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學生增強法治觀念

學生增強法治觀念

發布時間: 2022-04-26 23:14:34

❶ 學生如何培養社會主義法治思維方

1,要有法律意識:
對於大學生來說,如果希望自己擁有法治思維,首先自己本身一定要具備法律意識,只有具備法律意識才能主動的去培養自己法治方面的思維。當然對於大學生來說要有法律方面的意識也不是那麼簡單的,此時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制定相關計劃,努力去培養法律意識和法治思維。
2,認真學習法律知識
大學生如果要具備法治思維,除了具備意識之外更重要的是自己要懂得基本的法律常識,只有懂得法律才能通過法律去判斷一件事情的對錯,才能通過法律來維護自己和保護他人。因此認真學習法律知識是培養法治思維的前提和基礎。
3,端正權利義務觀念:
培養大學生的法治思維還需要大學生自己端正權利義務觀念。這就需要大學生知道自己哪些可以去做,哪些不能做,哪些做了自己需要承擔什麼責任。只有明確自身的權利和義務,才能符合法治思維的本質,才會提高個人的法治思維。
4,參加法律社會實踐活動:
大學生培養自身的法治思維除了平時努力學習法律知識外,也應該多參加法律有關的社會實踐活動,需要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只有多參加法律社會實踐活動,才能在實踐中積累經驗,並對自身的不足進行反思,這樣會大大提高自己的法治思維意識的。
5,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大學生要想形成正確的法治思維,首先自己一定要樹立起正確的人生觀。只有自己的三觀正確,將來所走的路才不會偏移軌道,將來才會讓自己成為有用的社會主義人才。因此樹立正確的人生觀才能培養自身正確的法治思維,這一點非常的重要。

❷ 大學生應該怎麼增強法制觀念

大學生應該如何增強法制觀念呢? 法律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並以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反映由特定社會物質條 件所決定的統治階級意志的規范體系。我國制定和實施的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社會主義法律精神貫穿了我國法律體系的始終。作為當代大學生不能對於法律一無所知,也不能因為好奇心而去做違反法律的事。大學生都是滿18周歲的成年人,要承擔所有的法律責任。大學生既要具備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也應具備相應的法律素質,樹立「以遵紀守法為榮,以違法亂紀為恥」的觀念。 作為當代大學生要增強法制觀念,要從自身做起。第一,要學習法律知識。沒有一定法律知識作為基礎,增強法制觀念,維護法律權威都會成為空談。第二,是要宣傳法律。通過對法律的宣傳,不僅增強了別人對法律的了解,更重要的是使法律在自己心中的烙印更加深刻和神聖。第三,努力樹立法律信仰是增強法制觀念,維護法律權威的重要方法。只有在我們的內心深處真正的認同、信任和信仰法律,我們才會自覺地維護法律的權威。第四,大學生要敢於同違法犯罪行為做斗爭。 當然,不是自身守法遵法就能增強法制觀念,維護法律的權威的。大學生所在的社會環境對於大學生的影響是巨大的。如果大學生經不住社會的誘惑,就極有可能做出違反法律的事來,那麼作為成年人,就要開始承擔法律的制裁。作為學校,要營造有利於大學生培養法制觀念的校園氛圍,使學生們能夠感覺到處處有法,處處學法。學校也可以開展有關法律的這回活動,增強學生的法律知識。另外,,學校可以組織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具體來說就是加深同學們對心理衛生知識、性知識、性道德等方面的正確認識;建立健全校園心理咨詢機構,從而能夠提高大學生的自身素質,對預防違法犯罪行為的發生起到很大的作用。

❸ 大學生加強法制觀念的重要性

大學生加強法制觀念的重要性有以下兩點:

1、大學生肩負時代使命,在促進社會民主和文明法治的進程中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大學生接受法律教育,樹立法治觀念,不僅有利於傳承和弘揚法律精神,而且對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2、大學生是參與和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力量,在具備自身過硬的專業知識的同時必須具備牢固的法律知識。這樣一來大學生既能在市場交易中維護自身合法權益,又能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進行經濟活動,更好地適應和推動市場經濟的發展。

(3)學生增強法治觀念擴展閱讀

當代大學生法治觀念培育路徑:

國外對學生的法治教育展開比較早,也比較嚴格,對我國的法治教育具有一定的借鑒價值。法治教育在法治觀念養成中有重要地位和作用,基於教育角度,建議通過以下路徑培養大學生法治觀念。

一、「知行合一」教育理念的樹立。

首先,加強大學生對法治運行基本理論與實務的理解。一方面增加大學生法律知識教育;另一方面,大學生法治教育應融立法、執法、司法、守法等法治運行理論與實務於一體,幫助大學生理解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基本要求。

其次,加強法治思維和法治行為方式的訓練。大學生法治思維教育注重以下三個維度的培養:以規則意識為核心、以合法性意識為基礎的思維;以權利意識為中心、以責任意識為條件的思維;以程序意識為重點、以證據意識為依託的思維。

最後,改革高校大學生法治教育評估方式。針對現實問題,高校大學生法治教育的評估方式應作出合理的調整,鞏固「知行合一」的法治教育目標和理念。

二、「三個並重」教育機制的構建。

首先,創新靈活性、多樣化並重的法治教育模式。多樣化的法治教育模式需要拓展法治教育的方法和渠道。法治教育工作者可以結合時事熱點,運用多媒體或者以案例分析的形式吸引大學生的注意力,提升其學習興趣,幫助大學生更快理解法治理論知識。

其次,遵循科學性、層次性並重的法治教育規律。大學生法治教育的實效性取決於教育內容的科學性以及大學生這一主體的接納性,在教育內容和教育方法的設置上要探討這兩者間的關系,將二者有機結合、協同一致。

法治教育是從簡單的普法教育逐漸向深層次的思維訓練、行為養成過渡的,具有循序漸進的規律。不僅要在大學的各個階段根據大學生不同的特徵和需求適時調整法治教育目標和內容,而且還應加強大、中、小學法治教育的聯動與配合。

最後,建構互動性、參與性並重的新型師生關系。為了更好地發揮大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培養其自覺學法、守法、用法、護法的良好習慣,高校理應從「教師中心論」的舊模式轉變為堅持「大學生主體性」原則的新模式。

三、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目標。

大學生正確價值觀念的樹立,需要家庭、社會和學校的共同努力。家長要從自身做起,嚴格要求自己,為孩子樹立起「勿以惡小而為之」的行為准則。

執法部門要嚴格執法,做好宣傳,在全社會形成尊重法律的良好風尚;高校對於大學生的規范效果將會起到最為明顯的作用,高校應當加強誠信教育,建立制度規范,通過社團活動、科創活動、教學活動鼓勵大學生守法用法,對學生的行為進行規制和引導,讓大學生在理論學習和實踐中樹立起正確的價值目標。

❹ 青年學生如何提高自身法律意識和法律素質

青年學生提高自身的法律意識和法律素質的關鍵在於在平時生活中多多積累法律常識,尤其是日常能用到的法律常識,方法很多,比如收看法制節目,閱讀法律條文以及關注法治新聞等。

❺ 如何增強法制觀念,做遵紀守法的大學生

最近幾年大學生違法犯罪現象屢有發生。並明顯地呈上升趨勢。在這種形勢下,高等院校必須將培養大學生法制觀念列為大學生素質培養的一項重要內容,形成大學生較完備的法制觀念。為此,我認為應從以下方面做努力:
一、解決大學生法制觀念的缺失問題,讓法律得到尊重。
近年來一升再升的大學生犯罪數據,頻頻向我們告示:校園並不平靜,大學生們的法律素養還十分貧瘠。一些所謂的富二代,官二代。他們不知道創業的艱辛,過著富足的生活,沒有憂慮,沒有生活上困境的擔憂,自然也無法體會窮人家孩子的疾苦,在他們看來,錢就可以擺平一切。可是這個世界上,有多少東西是用錢沒法買的呢,比如愛,比如青春,比如時間,比如友誼,比如生命。他們不在乎錢,當然也就不會在乎他人的生命,看看李剛兒子的一句:我爸是李剛!再看胡斌在事發後若無其事,甚至談笑風生,我不得不感嘆,要是這樣的人成了我們社會的下一代主人,這個社會會變成什麼樣。但是我們卻不能忽視當代大學生道德和法律的缺失,這不得不讓我們深思,大學生為什麼會走上犯罪的道路,是教育本身的問題還是社會不良風氣帶來的負面影響?是的,我們不能說我們的教育不存在任何問題,看看胡斌也是杭師院的學生,而李啟銘也是河北傳媒大學的學生,雖說大學自擴招以來,學生素質下降也是在所難免,可是一個大放厥詞:我爸是李剛!一個下毒手,沒撞死卻把人捅死!試問,這難道也是我們教育的「成果」?在配套的教育措施和師資力量不能及時跟上步伐的時候,學校教育難免有缺失之嫌,一味的狠抓「應試教育」和「專業技巧」,對於涉及到人格修養或品德操守的教育卻被束之高閣。
另外,除了學校之外,家庭教育的不足,家境殷實,孩子性格內向、孤傲,父母的溺愛,養成了家裡的「小皇帝」類型,缺少有關人性和起碼的道德水準的教育,以至於在面對違法犯罪事件的發生時無法正常的選擇。
二、增強大學生的法制觀念
維護法律權威性。
成為一名合格大學生應當具備哪些法律意識呢?首先,應培養學生遵紀守法的法治理念,堅決同一切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使社會主義法製得以真正實現;其次,培養和樹立法律權威的觀念。任何個人和機關、組織都不具有超越干法律之上的權力,都必須依法辦事,堅決反對「權大於法」,「人情大於法」的法律虛無主義觀念。同時,應杜絕一切不勞而獲的錯誤思想,培養只有付出才有收獲的良好觀念;最後,應培養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觀念。不分性別、民族、種族、職業等一律平等地享有法律規定的權等地承擔法律規定的義務,不管是什麼人,只要是犯了法,都要依法受到追究。公民在運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許任何人享有特權,所以要教育大學生樹立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觀念
三、加大宣傳力度、培養良好的法律思維方式。
一是要對大學生法律思維方式的薄弱環節教育,大學生由於年齡、閱歷、心理等因素的影響,在法律思維方式方面存在一些薄弱環節,認為「只要平平安安做人,踏踏實實做事,認認真真學習,我一輩子都不會違法」,對法律不聞不學,自我法律保護意識差,也有一部分大學生法制觀念淡薄,遇事愛沖動.欠思考,「不該出手的時候出了手」,造成不必要的後果,另外還有的大學生在思考和處理問題時僅憑主觀臆斷,就下結論,胡亂猜忌,導致人際關系緊張,甚者會走向違法犯罪;二是把大學階段作為培養學生良好思維方式的最佳時期。大學階段是當代青年學子受教育最關鍵的時期,由予他們社會經驗不足,加上年少輕狂,尤其是「80後」、90後,受成長環境的影響,思想上幼稚、道德上清高、思維上魯莽等等弱點都在影響著他的健康成長。因此,培養大學生法律思維方式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三是加強對大學生的法律基礎知識教育。對於現今社會上的一些著名案例,諸如「胡長青受賄案」、「遠華特大走私案」等一些重大復雜案例,可組織學生看錄像,或請有關辦案人員或著名法學專家來校開講座,既能讓學生了解時事,也能更深切體會法律的權威,樹立「法大於權」的論點,培養良好的法律思維方式,從而使他們做到學法知法、懂法透徹、用法正確、守法堅定和護法頑強。
四、身為大學生的我們,做法律的忠實踐行者。
如今我們經過十年的寒窗苦讀,走進了大學,去學習更多、更廣的知識,這樣才會得到了社會更多的尊重,在新的人生階段我們有了更多的自由時間,但我們不能丟掉做人的本性,如果自由習慣放鬆自我,這樣發展下去,我們的大學生將何去何從,這是我們當代大學生都應該去深思的問題。大學生不僅要學知識,更要學做人,做一個最基本的公民,做一個守法護發時代青年學子,如果國家培養出一個有知識而沒有道德底線、沒有法律意識的大學生,那我們的未來、家人的期待、國家的希望,將是無從談起。
總之,我們當代大學生應增強自身道德素質建設,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樹立責任意識,學會用於承擔責任,不能再遇到問題時選擇用逃避的方式來對待,從小事做起,從點點滴滴做起,嚴格要求自己,就算不能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才,最起碼要成為一個有素質、有法律意識的合格的公民,扛起自己的重任,拿出自己的風格,不辱祖國和人民給我們的殷切期望。

❻ 大學生如何培養法治思維

01 一方面是學校要為此付出努力,另一方面就是自身也要積極學習,為自己以後在社會上生活打一個基礎。在學校方面要營造良好的環境、注重課堂的教學;在自身方面學習並熟知法律知識、培養自己的邏輯思維、樹立正確的價值取向等。

法治思維是指以法治價值和法治精神為導向,運用法律原則、法律規則、法律方法思考和處理問題的思維模式。對於培養大學生的法治思維一方面是學校要為此付出努力,另一方面就是自身也要積極學習,為自己以後在社會上生活打一個基礎。在學校方面要營造良好的環境、注重課堂的教學;在自身方面學習並熟知法律知識、培養自己的邏輯思維、樹立正確的價值取向等。

在學校方面:

1、營造良好的環境

如果想要讓同學們把法治思維重視起來,就要先營造一個具有法治思維的校園氛圍。學校可以在宣傳欄上面多發表一些有關法治思維的文章,或者是舉辦一些法治知識問答活動,一邊鼓勵一邊獎勵同學們踴躍參與,讓同學問在潛移默化當中重視法律。

2、注重課堂的教學

不管是哪個階段的學生,知識的來源主要是課堂,學校要利用好這一途徑來向學生傳授法治思維。但需要注意的是,教學的老師應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法律知識,這樣才能保證把正確的知識傳授給學生。而且應有考試這一環節,因為只有考試才能引起學生的重視。

在自身方面:

1、學習並熟知法律知識

這是大學生培養法律思維方式的前提,只有在了解法律條款熟悉法律知識的基礎上,才能進行正確的法律思考,形成法治思維。

2、在學習中培養自己的邏輯思維,提高思考能力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思維能力

邏輯思維是法律思維的核心之一,清晰的頭腦、縝密的邏輯思維是大學生培養法治思維的必須條件。在很多時候,犯錯了不要緊,要緊的是知道是誰錯了,知道怎麼就錯了。其實很多時候,大學生犯法不是因為我們不知道這條法律是什麼樣子的法律,而是不明白怎樣就觸犯了這條法律。

3、樹立正確的價值取向,樹立社會正義感

高校教育培養的應該是高素質的全面發展的人才,而不應是一個高科技的高危險的犯罪分子。我們大學生作為新一代青年,應當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樹立社會正義感,勇於捍衛社會正義,勇於承擔社會責任感。只有這樣,一個大學生才能形成正確的法治思維,做一個健全的人。

4、參加法律社會實踐活動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准,紙上談兵終是空。只有在社會中,在不斷地實踐中,大學生才能培養正確的法治思維。 大學生即將成為社會的中流砥柱,大學生的法律素質必將影響到整個社會的發展。要提高大學生法治觀念,培養大學生法治思維,絕非是一朝一夕就可以辦到的,這需要整個社會、高校、大學生的自我長期的共同努力。在參加法律社會實踐的活動中,我們可以接觸到形形色色的人物,看到各式各樣的案件,這不僅能幫助我們更好的融入社會,更會在我們的心中形成法律至高無上的觀念。

❼ 大學生應怎樣提高法制觀念

(一)進行普法教育:學校應注重《法律基礎》課的教學改革。學校的《法律基礎》課應實行以法律意識教育為中心的教學改革,從而提高課堂教學質量、豐富教學內容,增強教學的說服力和吸引力,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從而來提高大學生的法律意識。老師也應該改善教育手法,多舉一些案例,通過實際案例來教育學生。並組織學生進行案例分析和討論,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從而達到掌握法律知識,使大學生形成正確的法律意識的目的。
(二)多組織學生進行與法律有關的活動:學校可以組織「模擬法庭」一類的活動來,讓學生在假設的環境中了解並利用法律知識。能夠更加深刻地把我國一些訴訟法程序掌握,也通過模擬對犯罪分子的審判,對旁聽的學生起到震懾作用,提高他們守法的警惕性,從而自覺守法。或者開展一些競賽活動,在競賽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學習熱情。並且還應該在假期多組織社會實踐活動,讓學生深入社會,了解社會的某方面,從而使學生能更深切地體會到用法律保護自己的重要性。
(三)社會和學校應加強法制氛圍的製造:社會應該通過多種媒體,宣傳法制觀念,進行普法教育。佔領網路思想教育陣地,讓互聯網同樣也成為法律宣傳的一個新平台。摒棄網路弊端,發揚網路平台的廣泛性。
加強社會注意榮辱觀的教育,創造良好的道德環境氛圍,進而創造良好的學術環境。大學是一個學術重鎮,要有活躍而濃厚的學術氛圍,有寬松而自由的創新環境,從而,有利於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探索精神和創新思維。最後要有良好的文化環境。讓大學生在良好的文化氛圍中接受教育。從而讓大學生自覺學習法律知識,維護法律權威。

❽ 大學生如何加強法治觀念

【摘要】大學生法治觀念的培育對於大學生成長、法治國家建設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國一些大學生法律知識欠缺、法律意識不強、法律運用能力不足,鑒於此,大學生法治觀念的提高可從「知行合一」教育理念的樹立、「三個並重」教育機制的構建和大學生的自我教育培養三個方面著手。

【關鍵詞】大學生 法治觀念 法治教育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大學生法治觀念是大學生法律素質的核心。實現依法治國的關鍵要素是建立健全完備的法律體系和全體公民法治素養的普遍提高,作為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大學生法治觀念和法治素養關系著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和建設法治國家宏偉目標的順利實現。加強大學生的法治觀念的培育,能夠為我國未來法治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當前,一些在校大學生的法治觀念薄弱,法治觀念教育亟待加強。

大學生法治觀念現狀和成因

大學生法治觀念缺乏主要表現為:一是法律知識欠缺。二是法律意識不強。大學生對於身邊發生的相關法律事件敏感度低,反映出大學生的法律意識不強。三是法律運用能力不足。當代大學生在日常生活中運用法律的能力也較為缺乏,不能夠做到「知行合一」。

大學生法治觀念淡薄的原因可歸納為以下幾點:一是傳統觀念的影響。正如勒內·達維德所言:「立法者可以大筆一揮,取消某種制度,但不可能在短時間內改變人們千百年來形成的習慣和看法。」傳統的「德主法輔」的仁治觀、「以言代法」的等級觀、「以訟為恥」的避訟觀、「重義輕利」的義務本位觀都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大學生法治觀念的形成。個別學生甚至認為人情凌駕於法律之上。

二是高校缺乏相應的教育。首先,法治觀念教育理念陳舊,一些高校的教學任務主要集中在專業課程教育,在觀念上並未給予法治教育足夠的重視,法治教育觀念的落後也導致了相關教育課程欠缺合理性,課程設置少;其次,知識產權法律教育實踐性不強,大學生不能將所學的法律知識與現實生活中的法律現象聯系起來,很難使大學生的法治觀念有所提升。

三是大學生功利心愈發顯著。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一些大學生的價值目標也變得有些急功近利。非法律專業的學生學習法律相關課程在獎評優、保送研究生、就業等方面無用武之地,所以大學生不願深入學習法律知識,更遑論在實踐中運用。

國外法治教育經驗借鑒

美國法治教育的核心內容是向學生傳授美國法治社會所需要的知識、技能及價值觀,並要求他們積極參加社區的服務和實踐,盡到一個公民的責任。美國學校實施法治教育的途徑主要有兩個:一是課程教育。美國要求學生最大限度地學習美國法律並能夠熟練運用,且美國大部分州已經把法治教育納入小學課程,大多數的州用法律明確規定學校必須對學生進行美國憲法教育。不僅如此,各個學校同時開設多門與法律相關的課程,形成了法治教育體系。二是社會參與,主要是邀請知名人士舉辦講座,對著名案例進行講解模擬,並且鼓勵學生走入社區,面對真實情景,接觸相關的法律人員。

日本的公民教育由於受到傳統文化和西方民主教育的雙重影響,成為融傳統道德教化和現代公民教育於一體的混合體。這主要表現為兩點:一是資產階級議會民主制和日本君主立憲制國體教育的混合。在日本,一個人從出生進入幼兒園,就已經開始了法治精神的初淺啟蒙,受儒家精神影響,日本法的精神保留了濃厚的「集體」「團結」與等差秩序的色彩。二是個性教育和集體主義教育主義相結合。日本中小學的道德課和社會課中集中體現了其法治教育的主要內容,對於不同年齡階段的學生有不同的要求,且日本從小學三年級開始就開設社會課,還在小學和初中開設道德課,且經過了多次修訂。

新加坡是世界范圍內法治國家的典型代表,十分看重法治環境的建設,要求學校、社會和家庭必須做好公民規則意識的培養。在建國早期,新加坡就開設了公民與道德教育課程,培養公民的愛國、效忠等意識。從小學開始,新加坡就有各種法治教育課程,同時除了課程教學外,也加強對學生的道德訓練和紀律訓練。

當代大學生法治觀念培育路徑

筆者調查發現,國外對學生的法治教育展開比較早,也比較嚴格,對我國的法治教育具有一定的借鑒價值。法治教育在法治觀念養成中有重要地位和作用,基於教育角度,建議通過以下路徑培養大學生法治觀念。

一是「知行合一」教育理念的樹立。首先,加強大學生對法治運行基本理論與實務的理解。一方面增加大學生法律知識教育;另一方面,大學生法治教育應融立法、執法、司法、守法等法治運行理論與實務於一體,幫助大學生理解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基本要求。其次,加強法治思維和法治行為方式的訓練。大學生法治思維教育注重以下三個維度的培養:以規則意識為核心、以合法性意識為基礎的思維;以權利意識為中心、以責任意識為條件的思維;以程序意識為重點、以證據意識為依託的思維。最後,改革高校大學生法治教育評估方式。針對現實問題,高校大學生法治教育的評估方式應作出合理的調整,鞏固「知行合一」的法治教育目標和理念。

二是「三個並重」教育機制的構建。首先,創新靈活性、多樣化並重的法治教育模式。多樣化的法治教育模式需要拓展法治教育的方法和渠道。法治教育工作者可以結合時事熱點,運用多媒體或者以案例分析的形式吸引大學生的注意力,提升其學習興趣,幫助大學生更快理解法治理論知識。其次,遵循科學性、層次性並重的法治教育規律。大學生法治教育的實效性取決於教育內容的科學性以及大學生這一主體的接納性,在教育內容和教育方法的設置上要探討這兩者間的關系,將二者有機結合、協同一致。法治教育是從簡單的普法教育逐漸向深層次的思維訓練、行為養成過渡的,具有循序漸進的規律。不僅要在大學的各個階段根據大學生不同的特徵和需求適時調整法治教育目標和內容,而且還應加強大、中、小學法治教育的聯動與配合。最後,建構互動性、參與性並重的新型師生關系。為了更好地發揮大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培養其自覺學法、守法、用法、護法的良好習慣,高校理應從「教師中心論」的舊模式轉變為堅持「大學生主體性」原則的新模式。

三是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目標。大學生正確價值觀念的樹立,需要家庭、社會和學校的共同努力。家長要從自身做起,嚴格要求自己,為孩子樹立起「勿以惡小而為之」的行為准則;執法部門要嚴格執法,做好宣傳,在全社會形成尊重法律的良好風尚;高校對於大學生的規范效果將會起到最為明顯的作用,高校應當加強誠信教育,建立制度規范,通過社團活動、科創活動、教學活動鼓勵大學生守法用法,對學生的行為進行規制和引導,讓大學生在理論學習和實踐中樹立起正確的價值目標。

(作者為西南交通大學公共管理與政法學院講師)

【註:本文系四川省教育廳教育部高校輔導員培訓和研修基地(西南交通大學)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課題(高校輔導員專項)(項目編號:CJSFZ16-06,主持人:余小英)階段性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①盧濤:《大學生法治觀念和契約精神養成三論》,《經濟研究參考》, 2016年第22期。

責編/陳楠 姜成(見習) 美編/楊玲玲

聲明:本文為人民論壇雜志社原創內容,任何單位或個人轉載請回復本微信號獲得授權,轉載時務必標明來源及作者,否則追究法律責任。

熱點內容
考法院書記員 發布:2025-01-13 10:41:50 瀏覽:733
2016並購基金政策法規 發布:2025-01-13 10:30:11 瀏覽:110
員工安全責任書有法律效應嗎 發布:2025-01-13 10:29:49 瀏覽:685
法院團委 發布:2025-01-13 10:08:27 瀏覽:680
檢察院和法院領導班子成員 發布:2025-01-13 09:25:05 瀏覽:281
七五普法老年人法律援助 發布:2025-01-13 08:34:39 瀏覽:19
2018年學生法律知識 發布:2025-01-13 07:48:00 瀏覽:200
勞動法在私企 發布:2025-01-13 07:41:46 瀏覽:9
什麼道德問題 發布:2025-01-13 07:29:46 瀏覽:392
法律碩士非法學兩年制 發布:2025-01-13 07:26:04 瀏覽: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