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章道德經
① 《道德經》第8章 上善若水
三個問題的回答
1:全來八章並沒自有表達要用「道」去感化誰,「上善若水」只是老子表達的一種理想狀態:。個人覺得,全八章要表達的其實是四個字「不爭,無憂。」
2:「無(名)」才是萬物的本源,「有(名)」只是從我們開始認識萬物開始的,更無邪念一說。
3:「老子」本身的思想就是辯證的,全篇都對立,但卻統一。「天下皆知美之為美」全章就是辯證的體現。你問的這句「如果,怎樣怎樣」也有別人提出過類似的疑問。有疑問是對的,但是有人卻引申出「老子是主張愚民思想的。」
總結
讀道德經有三個階段的感覺 1字字珠璣 2全是空話 3沒感覺
別拘泥於章句,在明確含義的情況下去理解思想。
在下愚見 歡迎指正
② 《老子道德經》第八章
道經·第八章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③ 如何理解《道德經》第8章關於"上善若水"的論述它反映了老子怎樣的人生智慧
水善利萬物而不爭,即無為;處眾人之所惡,即守柔處弱。因此說上善若水。大概反映了柔弱勝(優於)剛強,無為而無不為的論斷
④ 《老子道德經》第八章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居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
夫唯不爭,故無尤。
釋讀
最美好的善,如同水一樣。水的美好在於造福萬物而又與世無爭,甘居眾人厭惡之位。因而最接近道的真諦。
居處善於選擇地方,心態善於沉穩如淵,交往善於與人仁善,言行善於講求誠信,為政善於管理處治,做事善於發揮能力,舉措善於選擇時機。
唯有不爭,也就沒有患憂咎怨。
評說
其一,以水論道。老子論道,例證最多且最詳盡者,莫過於天與水。天和水,恰恰是所有生命賴以存活繁衍的空間與條件。地球有環地圈和水循環,才有「天得以清,地得以寧,神得以靈,谷得以盈,萬物得以生」(39章)。知此理,便懂得道之本。
其二,水性至柔。水養火化,對萬物演化起了巨大作用。人類加速進化,與妙用火息息相關。老子用水不用火。一曰水性至柔。水養成萬物,無條件無止盡。火化成萬物,有條件有限度,其剛烈,不當則毀萬物。二曰水乃天成。鑽木可取火,燧石可留火。水則不然,天不降,地不納,則無。
其三,水德至聖。水德至善,所謂「水利萬物」。又曰水德至堅,所謂「弱水攻堅」(78章)。又曰水德至慧,所謂「江海能下」(66章)。又曰水德至高,所謂「不爭」,「幾於道」。
其四,若水之境。向善而處,向深而往,給予以仁,舉止有信,偌大能治,為之能妥,動之有時。水乎?人乎?上善若水,心境如水,聖人也,至境也。
[關楗] 知水性,懂水德,便知老聃貴柔乃知雄守雌,道崇無為乃順天而為。
啟示
水,在老子那裡,是至善的化身。細細考究,的確如此。於是,上善若水,便成為中華民族琅琅上口的格言。
水潤萬物,水流往下,是自然本性,流水不爭則是人格特徵,水居卑下更是人化意識。老子不過是借水性之必然說人道之應然。知其當為,雖難為,而盡力為;不知當為,雖易為,難免亂為。
人心思上,人性向上,向上求進乃人之本質,亦人類發展和社會進步之動力。水的純化和循環,也是通過氣化升騰來實現的。聖人之「政善治」,在於明其應然而盡力昌之,知其難為而盡力為之,知其不宜為而絕不妄為。又曰,人心向上,必然相爭。人有智,而有謀,與自然爭、與社會爭,與人爭,難免不善,難免失諧。社會必須公正,公必處善,善必有則,則必需正。這便是善政。政者,持正,秉持公正也。
上善若水,是對應然人性終極思考的結論和比喻。在等級壁壘、人性扭曲、社會紛爭的強霸時代,老子呼喚人性復歸,卓識難能可貴。
⑤ 道德經第八章
《道抄德經》第八章
原文: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 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同諸葛卧龍所注《人力無為。人意爭萬物而不讓,取萬物之所善,故幾於盜矣。居福地,心魔淵,與偽善,言偽信,政自治,事利能,動善上善若水時。夫無不爭,故深尤。》之意水相反也!
譯文:最善的人好像水一樣。水善於滋潤萬物而不與萬物相爭,停留在眾人都不喜歡的地方,所以最接近於「道」。最善的人,居處最善於選擇地方,心胸善於保持沉靜而深不可測,待人善於真誠、友愛和無私,說話善於恪守信用,為政善於精簡處理,能把國家治理好,處事能夠善於發揮所長,行動善於把握時機。最善的人所作所為正因為有不爭的美德,所以沒有過失,也就沒有怨咎。[1]
⑥ 上善若水出自老子的《道德經》第幾章
「上善若水」出自老子的《道德經》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其意思就是最高的德如同水一樣。水善於幫助萬物而不與萬物相爭,它總是處於人們所厭惡的低微之處,因此接近於道。上善之人,居住之地像水一樣不爭名利,心靈像水一樣玄淵深沉,接人待物像水一樣仁愛相親,言語像水樣准時守信,治理國家像水一樣安定清明,處事像水一樣靈活應變,行動像水一樣靈活應變。正是因為他像水一樣與世無爭,所以聖人從來沒有過錯、沒有積怨。
在此,老子的重點不在於水,面是通過水形象來表現「道」體的品性,通過對水品性的詳細描述,來引導人們在為人處事當中應該像水那樣利萬物而不爭,如果人們可以這樣做的話那就是對「道」的最高領悟。
(6)八章道德經擴展閱讀:
《道德經》主題思想為「道法自然」。
「道法自然」是《道德經》中老子思想的精華。「道」作為《道德經》中最抽象的概念范疇,是天地萬物生成的動力源。「德」是「道」在倫常領域的發展與表現。「道」與「法」在規則、常理層面有相通點,但不同於西方自然法。「法」應效法自然之道,在辨證的反向轉化之中發揮其作用。
哲學上,「道」是天地萬物之始之母,陰陽對立與統一是萬物的本質體現,物極必反是萬物演化的規律。倫理上,老子之道主張純朴、無私、清靜、謙讓、貴柔、守弱、淡泊等因循自然的德性。政治上,老子主張對內無為而治,不生事擾民,對外和平共處,反對戰爭與暴力。
這三個層面構成了《道德經》的主題,同時也使得《道德經》一書在結構上經由「物理至哲學至倫理至政治」的邏輯層層遞進,由自然之道進入到倫理之德,最終歸宿於對理想政治的設想與治理之道。也就是從自然秩序中找出通向理想社會秩序的光明正道。
⑦ 老子道德經第八章,包含什麼人生哲理
一、水善利萬物而不爭
當一個人得道,成為一個真正有能力的人的時候,她在做任何事情的時候就無需考慮自己做什麼事情是利於自己,什麼事情會讓自己得到什麼,更不用表露出自己做的事情會給他人和社會帶來什麼好處,因為他做的每一件事情就是在無形中就會幫忙到別人。
所以合道的人只是專注於做自己該做的事,能做的事,他們積極面對做事的機會,成功了也不炫耀自己的功勞,像水一樣自然流走,大家反而在心裡敬重他。
二、處眾人之所惡
在我們的生活和工作中,假如一個人總是不聽取別人的意見,總覺得自己有本事,也不能配合別人,不把別人放在眼裡,不能做到反躬自省,這樣的人,大家肯定是不喜歡的。
只自滿於已取得的成績,停滯不前,將會招來損失和災害;而謙虛的人就會時刻反思自己,改掉自己的不足,就能因此而得益處,謙虛可以得到益處也會讓大家親近於你。
三、故幾於道
第一,虛懷若谷,不斷進步,以此實現人生的價值。『水善利萬物」,告訴我們要虛懷,若谷、保持謙虛。水能利萬物,告誡我們要不斷提高自己的個人品質、品德與能力,那麼我們不管做什麼都會自然而然利於他人成就自己。
第二,要認准目標,鍥而不舍。水無論如何運動,總有一個不變的目標,就是向下。不論周圍環境如何變化、周圍地勢如何,它都不改其志。水總是在不停地運動,一刻也不會靜止,「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我們在認准目標的同時,也要不斷地努力,鍥而不舍,不達目的不罷休。
第三,要有不爭之德。
(7)八章道德經擴展閱讀
原文:
水善利萬物而不爭 ,處眾人之所惡, 故幾於道 ,居善地 ,心善淵 ,與善仁, 言善信 ,政善治 ,事善能 ,動善時 ,夫唯不爭故無尤。
譯文:
最高的善就好像水一樣 ,水善於利益萬物卻不爭回報 ,處在所有人不喜歡的地方 ,所以跟道很相近,幾乎一樣。
心態要像水一樣善於處於低下, 心胸要像水一樣善於深藏玄機 ,待人要像水一樣善於親近仁愛, 說話要像水一樣善於守住信譽, 為政要像水一樣善於清靜治理, 做事要像水一樣善於發揮能力 ,行動要像水一樣善於把握時機 ,正因為什麼也不爭,所以才沒有憂患。
⑧ 老石解讀道德經,第八章上善若水,你怎麼看呢
聖人老子為了讓人們對“道”有更清晰的認識,可謂煞費苦心。因為道若隱若現,普通人難以琢磨,所以老子先生就在道德經中用一樣物質來比喻道,此物質可被看做道的化身,可以為道代言,這種物質就是我們司空見慣也離不開的水。
第三句描述了水的七種本事和品德,第一種水向下流,善處謙卑之地,亦能匯聚成海、亦能蒸騰而上天際,循環往復,滋養萬物;第二種心胸深沉博大,容納萬物;第三種具備仁愛之心,養育所有動物、植物;第四種誠實守信;第五種洗滌容納一切污垢,正直而善於治理;第六種具備很強的實力和能力,比如環境越寒冷水越堅強。第七種水的行動符合天時,不早也不晚。
第四句描述了水不爭的特性,比如水往低處流,就是不爭,最終卻能匯聚成海。
⑨ 《道德經》第八章全文及翻譯
第八章 [原文]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譯文] 最善的人好像水一樣。水善於滋潤萬物而不與萬物相爭,停留在眾人都不喜歡的地方,所以最接近於「道」。最善的人,居處最善於選擇地方,心胸善於保持沉靜而深不可測,待人善於真誠、友愛和無私,說話善於格守信用,為政善於精簡處理,能把國家治理好,處事能夠善於發揮所長,行動善於把握時機。最善的人所作所為正因為有不爭的美德,所以沒有過失,也就沒有怨咎。 【導讀】 水是最普通最常見的東西。老子借用水的無形無體的特徵來比喻人的心法(邏輯思維)也應該達到無形無體的境界。人因為受到形體的影響,所以總是難於達到「無」的境界。老子認為心法就要如同水一樣不受形體的拘束,如此才能使心法獲得無所不能的效果。「爭」是以「手」抓「物」的形象,而所謂「不爭」,就是要拋棄萬物的意思。拋棄萬物是心法的基本要求。「不爭」和「無憂」指的都是「非常道」才能看到的的境界,是與宇宙相對待的范疇。老子認為,只有通過心法拋棄了萬物才算是做到了「不爭」,如此才算是達到了「無(憂)」的境界,也只有如此才能真正找到「憂」。所謂「憂」,指的是宇宙中的種種因素。而第一個「憂」出現時,就可以被認為是宇宙的第一個因素,這個因素其實就是宇宙的始點。「上善」是「道德」的另外一種稱謂,表示已具有了最高貴的品質「道德」。老子把「道」作為宇宙的第一個因素,把「德」作為宇宙的第二個因素。能找到這兩個因素,就等於達到了「上善」的境界。達到了這樣的境界,就會表現出:「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
⑩ 道德經第8章賞析
最善的人好像水一樣。水善於滋潤萬物而不與萬物相爭,停留在眾人都不喜歡的地方,所以最接近於「道」。最善的人,居處最善於選擇地方,心胸善於保持沉靜而深不可測,待人善於真誠、友愛和無私,說話善於格守信用,為政善於精簡處理,能把國家治理好,處事能夠善於發揮所長,行動善於把握時機。最善的人所作所為正因為有不爭的美德,所以沒有過失,也就沒有怨咎。
在上一章以天地之道推及人道之後,這一章又以自然界的水來喻人、教人。老子首先用水性來比喻有高尚品德者的人格,認為他們的品格像水那樣,一是柔,二是停留在卑下的地方,三是滋潤萬物而不與爭。最完善的人格也應該具有這種心態與行為,不但做有利於眾人的事情而不與爭,而且還願意去眾人不願去的卑下的地方,願意做別人不願做的事情。他可以忍辱負重,任勞任怨,能盡其所能地貢獻自己的力量去幫助別人,而不會與別人爭功爭名爭利,這就是老子「善利萬物而不爭」的著名思想。
大道原無他妙,惟是神氣合一,還於無極太極,父母生前一點虛靈之氣而已矣。人若不事乎道,則神與氣兩兩分開,鉛走汞飛,水火所由隔絕也。孟子曰:民非水火不生活。是言也,淺之則為日用之需;深之則為修煉之要。有時以火溫水而真陽現,有時以水濟火而甘露生。水火之妙,真有不可勝言者。然水火同宮,言水而火可知矣。水性善下,道貴謙卑。是以上善聖人,心平氣和,一腔柔順之意,任萬物之生遂,無一不被其澤者焉。究之,功蓋天下而不知功,行滿萬物而不知行。惟順天地之自然,極萬物之得所,而與世無忤,真若水之利濟萬物毫無爭心。不但此也,萬物皆好清而惡濁,好上而惡下;水則處物以清,自處以濁,待物以上,自待以下。水哉水哉,何與道大適哉!聖人之性,一同水之性,善柔不善剛,卑下自奉:眾人所不能安者,聖人安之若素;眾人所為最厭者,聖人處之如常。所以於己無惡,於人無爭。非有道之聖人,不能如斯。故曰:「處眾人之所惡,幾於道矣。」夫以道之有於己者,素位而行,無往不利。即屬窮通得失,患難死生,人所不能堪者,有道之人,總以平等視之。君子論理不論氣,言性不言命,惟反身修德焉耳。雖然,德在一起,修不一途,又豈漫無統宗,浩浩盪盪,而無所底極哉!必有至善之地,止其所而不遷,方能潛滋暗長,天真日充,而人慾日滅。《易》曰:「艮其背不獲其身,行其庭不見其人」,此即聖人之居善地也。居之安,則資之深。內觀其心,虛而無物,淵淵乎其淵也。外觀所與,擇人而交,肫肫乎其仁也。至於發之為言,千金不及一諾,「言善信」也。施之於政,大惠何如大德,「政善治」也。推之一物、一事、一動、一靜之間,無不頭頭是道。任人以事,惟期不負所能。慮善以動,只求動惟其時。聖人之修身治世如此。此由「止於至善」,得其所安,而後發皆中節也。惟其在在處處,無一毫罅漏,無一絲欠缺,又何爭之有耶?夫惟不爭,而人感恩戴德,刻骨銘心者,方具瞻依不志,又有何怨、又有何尤?雖有惡人,亦相化為善矣。及其至也,無為自然,群相安於不識不知之天,幾忘上善之若水,柔順而利貞,無往不吉焉。 塞上風論壇.
指點上善之心,平平常常,無好無惡,浩浩盪盪,無陂無偏,極其和柔。是以居上不驕,為下不倍;於己無尤,於人無怨。顧其所以能至此者,究非世俗之學所能造其巔,亦非無本之學所能建其極也。故太上處眾人所惡之後,旋示一善地。究竟此地何地?寸衷寸地是也。得其地則性命有依,失其地則神氣無主。無主則亂,安能事事咸宜,合內外而一致,處人己而無爭哉?然,謂其地為有,則多墮於固執;若謂其地競無,又落於頑空。此殆有無不立,動靜不拘者也。欲修至道,請細參其故,予以多積陰功,廣敦善行,庶幾上格神天,或得師指,或因神悟,予以會通其地,而始不墮旁門左道,得遂生平志願也。此地瞭然,道過半矣。以下曰「心」、曰「言」數語,明在在處處,俱將檢點至善,使不先得善地而居。以後所雲,無一可幾於善者,此真頭腦學問,本原工夫,如或昧焉,則持己接物,萬事皆瓦裂矣。吾故略泄於此,願世之有志者,勿自恃才智,妄猜妄度,而不修德回天;惟虛心訪道可也。
老子在自然界萬事萬物中最贊美水,認為水德是近於道的。而理想中的"聖人"是道的體現者,因為他的言行有類於水。為什麼說水德近於道呢?王夫之解釋說:"五行之體,水為最微。善居道者,為其微,不為其著;處眾之後,而常德眾之先。"以不爭爭,以無私私,這就是水的最顯著特性。水滋潤萬物而無取於萬物,而且甘心停留在最低窪、最潮濕的地方。在此後的七個並列排比句中,都具有關水德的寫狀,同時也是介紹善之人所應具備的品格。老子並列舉出七個"善"字,都是受到水的啟發。最後的結論是:為人處世的要旨,即為"不爭"。也就是說,寧處別人之所惡也不去與人爭利,所以別人也沒有什麼怨尤。
《荀子·宥坐》記載了孔子答第子子貢問水的一段對話:"孔子觀於東流之水。子貢問於孔子曰:君子之所以見大水必觀焉者,是何?孔子曰:夫水,偏與諸生而無為也,似德。其流也埤下,裾拘必循其理,似義。其洮洮乎不屈盡,似道。若有決行之,其應佚若聲響,其赴而仞之谷不懼,似勇。主量必平,似法,盈不求概,似正。淖約微達,似察。以出以入,以就鮮潔,似善化。其萬折也必東,似志。是故君子見大水必觀焉。"在此處,孔子以水描述了他理想中的具備崇高人格的君子形象,這里涉及到德、義、道、勇、法、正、察、志以及善化等道德范疇。這其中的觀點與道家有顯而易見的區別,但也有某些相似之處。可以此段引文與《道德經》第八章參照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