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信道德
A. 求一些誠信道德有關的格言警句
1、民無信不立。——孔子
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孔子
2、君子憂道不憂貧。 —— 孔子
3、言不信者,行不果。——墨子
4、誠信者,天下之結也。——墨子
5、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孟子
6、小信誠則大信立。——韓非子
7、侈而惰者貧,而力而儉者富。 —— 韓非子
8、貧而無諂,富而無驕。 —— 子貢
9、強本而節用,則天不能貧。 —— 荀況
10、善氣迎人,親如弟兄;惡氣迎人,害於戈兵。 —— 管仲
11、惟誠可以破天下之偽,惟實可以破天下之虛。——薛瑄
12、人背信則名不達。——劉向
13、以誠感人者,人亦誠而應。——程頤
14、人無忠信,不可立於世。——程頤
15、精誠所至,金石為開。——王充
16、不信不立,不誠不行。——晁說之
17、內不欺已,外不欺人。——弘一大師
18、以實待人,非惟益人,益已尤人。——楊筒
19、一言之美,貴於千金。——葛洪
20、以信接人,天下信人;不以信接人,妻子疑之。——楊泉
21、自以為聰明的人,往往是沒有好下場的,世界上最聰明的人是老實的人,因為只有老實人才能經得起事實和歷史的考驗。——周恩來
22、禍莫大於無信。——傅玄
23、不須犯一口說,不須著一意念,只憑真真誠誠行將去,久則自有不言之信,默成之孚。——呂坤
24、惟誠可以破天下之偽,惟實可以破天下之虛。——蔡鍔。
25、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惟賢惟德,能服於人。 —— 劉備
26、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恥祿之不伙,而恥智之不博。 —— 張衡
27、土扶可城牆,積德為厚地。—— 李白
28、行一件好事,心中泰然;行一件歹事,衾影抱愧。 —— 神涵光
29、入於污泥而不染、不受資產階級糖衣炮彈的侵蝕,是最難能可貴的革命品質。—— 周恩來
30、一個人最傷心的事情無過於良心的死滅。 —— 郭沫若
31、誠信為人之本。——魯迅
32、是能在世界新潮流中游泳,不被淹沒的力量。 —— 魯迅
33、孩子是要別人教的,毛病是要別人醫的,即使自己是教員或醫生。但做人處事的法子,卻恐怕要自己斟酌,許多人開來的良方,往往不過是廢紙。 —— 魯迅
34、不是不能見義,怕的是見義而不勇為。 —— 謝覺哉
35、天下有大勇者,猝然臨之而不驚,不故加之而不怒。 —— 蘇軾
36、我們應該注意自己不用言語去傷害別的同志,但是,當別人用語言來傷害自己的時候,也應該受得起。 —— 劉少奇
37、靜以修身,儉以養德。 —— 諸葛亮
38、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諸葛亮
39、奢者狼藉儉者安,一凶一吉在眼前。 —— 白居易
40、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儉;斯以伐根而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長也。 —— 魏徵
41、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 —— 李商隱
42、霸祖孤身取二江,子孫多以百城降。豪華盡出成功後,逸樂安知與禍雙? ——王安石
43、人之所助者,信也。——《周易》
44、不寶金玉,而忠信以為寶。——《禮記》
45、丈夫一言許人,千金不易。——《資治通鑒》
46、馬先馴而後求良,人先信而後求能。——《准南子》
47、生命不可能從謊言中開出燦爛的鮮花。——海涅
48、誠實是力量的一種象徵,它顯示著一個人的高度自重和內心的安全感與尊嚴感。——艾琳·卡瑟
49、虛偽的真誠,比魔鬼更可怕。——泰戈爾
50、工作上的信用是最好的財富。沒有信用積累的青年,非成為失敗者不可。——池田大作
51、走正直誠實的生活道路,定會有一個問心無愧的歸宿。——高爾基
52、沒有誠實何來尊嚴。——西塞羅
53、當信用消失的時候,肉體就沒有生命。——大仲馬
54、失足,你可能馬上復站立,失信,你也許永難挽回。——富蘭克林
55、真話說一半常是彌天大謊。——富蘭克林
56、真誠是一種心靈的開放。——拉羅什富科
57、如果要別人誠信,首先要自己要誠信。——莎士比亞
58、誠實是人生的命脈,是一切價值的根基。——德萊塞
59、失去了誠信,就等同於敵人毀滅了自己。——莎士比亞
60、誠實的人必須對自己守信,他的最後靠山就是真誠。——愛默生
61、誠實和勤勉,應該成為你永久的伴侶。——富蘭克林
62、意志薄弱的人,一定不會誠實。——拉羅什夫利
63、要我們買他的誠實,這種人出售的是他的名譽。——沃夫格
64、說謊話的人所得到的,就只即使覺說直話也沒有人相信。——伊索
65、誠實比一切智謀更好,而且它是智謀的基本條件。——康德
66、誠實是智慧之書的第一章。——傑弗遜
67、信用是難得失的,費十年功夫積累的信用,往往由於一時的言行而失掉。——池田大作
68、欺人只能一時,而誠信都是長久之策。——約翰·雷
69、我寧願以誠摯獲得一百名敵人的攻擊,也不願以偽善獲得十個朋友的贊揚。——裴多菲
70、失真誠是一種心靈的開放。——拉羅什富科
71、欺人只能一時,而誠信才是長久之策。——約翰·雷
72、人類最不道德訂戶,是不誠實與懦弱。——高爾基
73、善良——這是天才者的偉大品質之一。——安格爾
74、老老實實最能打動人心。——莎士比亞
75、真誠與朴實是天才的寶貴品質。——斯坦尼斯拉夫斯基
76、在一個人民的國家中還要有一種推動的樞紐,這就是美德。—— 孟德斯鳩
77、人不能象走獸那樣活著,應該追求知識和美德。 —— 但丁
78、害羞是畏懼或害怕羞辱的情緒,這種情緒可以阻止人不去犯某些卑鄙的行為。—— 斯賓諾莎
79、應該熱心地致力於照道德行事,而不要空談道德。 —— 德謨克利特
80、感情有著極大的鼓舞力量,因此,它是一切道德行為的重要前提。 —— 凱洛夫
B. 怎樣理解誠信及其道德力量
誠信體現道德規約,反映法律內涵。誠信的約束不僅來自外界,更來自自律的心態和自身的道德力量。
古代聖賢孟子有雲:「車無轅而不行,人無信則不立。」體現了誠信對個人品格的影響。近代,蔡元培先生說:「誠字之意,就是不欺人,亦不為人所欺。」體現「誠」是一種高尚的品格。可見,誠信是道德建設中的重要內容。
2014年8月中央文明委發布《關於推進誠信建設制度化的意見》,勾畫出推進誠信建設制度化的目標任務和實現路徑,以制度的力量培育誠信自覺,用制度的籠子關住失信行為,成為建設「誠信中國」的重要指南。
隨著誠信建設制度化的出台,誠實守信由道德范疇提升到了法的范疇,實現由道德自律向法律規制的轉化。隨著史上最嚴高考的到來,誠信的問題又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2015年11月,《刑法修正案(九)》將組織作弊、買賣作弊設備、替考等作弊及幫助作弊行為納入刑法處罰的范疇。2016年6月1日起正式實施的《教育法》將國家教育考試作弊納入法規。
(2)誠信道德擴展閱讀:
『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誠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個人層面的基本規范和要求之一。」誠信是高尚的人格力量,是各行各業寶貴的無形資產,是社會正常運行的基本保證,是國家良好形象的基本表現。
立身處世以誠信為本,這是做人的基本要求。李明建指出,近年來發生的一些失信事件,讓人們對誠信問題有了更多關注和思考。新時期,大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加速推進社會誠信建設至關重要。
C. 有關誠信道德的歷史故事!
季布「一諾千金」使他免遭禍殃
秦末有個叫季布的人,一向說話算數,信譽非常高,許多人都同他建立起了濃厚的友情。當時甚至流傳著這樣的諺語:「得黃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諾。」 (這就是成語「一諾千斤」的由來)後來,他得罪了漢高祖劉邦,被懸賞捉拿。結果他的舊日的朋友不僅不被重金所惑,而且冒著滅九族的危險來保護他,綞使他免遭禍殃。一個人誠實有信,自然得道多助,能獲得大家的尊重和友誼。反過來,如果貪圖一時的安逸或小便宜,而失信於朋友,表面上是得到了「實惠」。但為了這點實惠他毀了自己的聲譽而聲譽相比於物質是重要得多的。所以,失信於朋友,無異於失去了西瓜撿芝麻,得不償失的。
曾子殺豬
曾子是孔子的學生。有一次,曾子的妻子准備去趕集,由於孩子哭鬧不已,曾子妻許諾孩子回來後殺豬給他吃。曾子妻從集市上回來後,曾子便捉豬來殺,妻子阻止說:「我不過是跟孩子鬧著玩的。」曾子說:「和孩子是不可說著玩的。小孩子不懂事,凡事跟著父母學,聽父母的教導。現在你哄騙他,就是教孩子騙人啊」。於是曾子把豬殺了。曾子深深懂得,誠實守信,說話算話是做人的基本准則,若失言不殺豬,那麼家中的豬保住了,但卻在一個純潔的孩子的心靈上留下不可磨滅的陰影。
韓信一飯千金
漢朝的開國功臣韓信,處幼時家裡很貧窮,常常衣食無著,他跟著哥哥嫂嫂住在一起,靠吃剩飯剩菜過日子。小韓信白天幫哥哥幹活,晚上刻苦讀書,刻薄的嫂嫂還是非常討厭他讀書,認為讀書耗費了燈油,又沒有用處。於是韓信只好流落街頭,過著衣不蔽體,食不果腹的生活。有一位為別人當用人的老婆婆很同情他,支持他讀書,還每天給他飯吃。面對老婆婆的一片誠心,韓信很感激,他對老人說:「我長大了一定要報答你。」 後來韓信成為著名的將領,被劉邦封為楚王,他仍然惦記著這位曾經給他幫助的老人。他於是找到這位老人,給予她千金為報答。
D. 什麼是誠信道德
誠信道德就是一個道德范疇,是公民的第二個「身份證」,是日常行為的誠實和回正式交流的答信用的合稱。即待人處事真誠、老實、講信譽,言必信、行必果,一言九鼎,一諾千金。1、概述
誠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之一。無論在過去或是現在,誠信對於建設人類社會文明都是極為重要的,我們將從以下幾方面為你一一闡釋。2、誠信 誠信是一種人人必備的優良品格,一個人講誠信,就代表了他講文明,講誠信的人:處處受歡迎;不講誠信的人,人們會忽視他的存在;所以,我們每個人都要講誠信。綜觀而言,誠信對於自我修養、齊家、交友、營商以至為政,都是一種不可缺少的美德,可見誠信在人類社會中是非常重要的。
E. 誠實守信道德要求的是
誠實來守信 (1)誠實守信的源含義 誠實,是指言行跟內心思想一致,不弄虛作假,不欺上瞞下,做老實人、說老實話、辦老實事。 守信,就是遵守自己所作出的承諾,講信用,重信用,信守諾言,保守秘密。誠實守信是做人的基本准則,是人類交往中產生出的最根本的道德規范,也是職業道德的精髓。 (2)誠實守信的基本要求 ①做老實人,說老實話,辦老實事,不搞虛假。 ②保密守信,不為利益所誘惑。
F. 誠信與道德有什麼區別
道德是一個人在生來活中自覺遵守的規則自,好比公民要遵紀守法一樣,必須要有法律來約束。但又有區別,道德不能用法律去制約,它需要我們自覺去遵循。如果一個沒道德的人談不上誠信,但誠信的人他一定有道德。道德不是強加與誰,是我們五千年古老文化的傳統,是我們人與人交往,為了更好地發展,和諧,自覺建立維護的。就好比父母教導我們說不要罵人,不要去偷等等,這就是道德的傳承,同時也是發展和延續。
G. 誠信的基本道德要求有哪些
1.是否具有講誠信的美德,對公民自身的人格形象影響巨大。
公民講不講誠信是其在社會生活和日常交往中是否具有信譽度的體現,並進而影響公民自身的人格形象。
當一個公民被他人和社會視為無誠信或低誠信之人的時候,其道德品性上的負面形象會破壞他(她)在日常生活和公共生活中的交往關系,而無誠信或低誠信的社會評價也將對其一生的生活道路產生無可估量的損失。
2.是否具有誠信品性,是公民能否承擔社會角色的道德基礎。
每個公民都是社會的一個成員,不可能脫離與他人和社會之間的倫理關系而生存和發展,既享有著公民應有的各項權利,同樣也必須履行公民應盡的各項義務。
因此,公民是否具有誠信品性不僅僅是公民個人的事情,也不是公民自己願不願意的問題,而是公民要接受作為社會成員這樣的角色,並承擔一個公民的社會責任,就必須講誠信。
這是由公民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倫理關系所決定的。
3.是否做一個誠信的人,是公民職業素質水準高低的標志之一。
在社會生活交往中,公民的行為不僅僅代表個人,還代表著其所在的部門、單位或組織。
如果公民在履行職務行為時,不能誠實守信或是出爾反爾,那麼在這個公民代表部門、單位或組織與社會其他成員打交道時,就不能得到他人的信任,當然也就無法與其他的個人、部門、單位或組織進行順利的交往活動,也就不能實現其職業和職務所要求的結果。
從這個意義上說,誠實守信不僅是公民個人的道德品性,它還是公民職業道德的一種表現。
只有認識到誠信對個人道德品性養成的重要意義,才能自覺地踐行誠信美德,而誠信本身所內含的「誠意」也是提高道德素質的一種修養方法。
中國古代思想家強調「正心誠意」和「反身而誠」在個人道德修養中的地位和作用,認為修德的關鍵是有一顆誠心和一份誠意,誠意所達到的程度決定了個人修德所能達到的高度。
這就進一步表明了誠信和道德修養的內在關系。
古人的一些格言警句就表達了誠信在個人道德修養中的巨大作用,如「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天下無不可化之人,但恐誠心未至;天下無不可為之事,只怕立志不堅。」
H. 誠信道德的感悟150字
誠信是每個人心中的美德,是一種品質,在我們這個人文社會,不管在哪一個版方面,都要講究誠信,誠信是權福,一個擁有誠信的人不管在事業方面,還是在生活方面都會取得成功,所以誠信是一個人最為重要的一項方面。
誠信是講究方方面面的,商業、工作、生活、交友……都要講究誠信,人們需要誠信維持關系;商業需要誠信來維持自己的生計,維持與其它公司的合作。誠信可以使他人對自己有好感,誠信也可以讓自己的事業和生活得到提高。誠信小到可以使自己的身心得到提高,大到可以使自己一舉成名。誠信能夠幫助自己取得在事業上的成就,也能取得在生活上的快樂。
誠信不僅是說,也要行動,學會誠信還要學會謹慎,不能對他人坦白對自己對他人不好的事,一顆誠實的心還需要謹慎,謹慎他人,當別人信任自己時,也要小心。誠信需要堅持,只有堅持才會提高,有一個成語叫做日行一善,我們也要做到日行一誠,只有堅持才能保持自己不變的品德,在誠實中可以改善自己的身心,磨練自己的耐力,這不是一個兩全其美的事嗎?
誠信就是誠實守信,一個守信用的人往往會被他人所接應。誠實需要勇敢和謹慎,信用需要堅持和完善,只有做到這樣,自己才能完完全全的是誠信的人。
I. 誠信與道德的關系
《清稗類鈔·敬信類》中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一個叫蔡嶙的人向一位朋友借了一千兩黃金,沒打借條。不多年,朋友去世了,他就把朋友的兒子叫到家,把一千兩黃金還給他。但朋友的兒子很驚愕,堅決不受,笑道:「沒有這回事,父親沒有留給我借條,也沒有口頭告訴我有這事。」蔡嶙說:「借條就在我心裡,不在紙上,心中的誠信才是根本,你父親知道我是個講誠信的人,才沒有告訴你。他如此相信我,我又豈能失信呢?」最後還是把黃金還給了他。該故事發人深思之處在於蔡嶙所言,借條、契約、合同等外在的法律性約束固然很重要,但人心中的誠信更重要。如果一個人沒有誠信,沒有道德上的「慎獨」自律,就可能去鑽外在的、法律的空子,甚至為了一己私利而置法律義務於不顧。
人們對道德規范的敬重,人們心目中的誠信、道德人格和做人的尊嚴,就是人們的道德信仰。道德是一種實踐理性,它要解決的是「我應該怎麼做?」的問題。「我應該怎麼做?」包括兩個方面:一是我應該怎麼做事?二是我應該怎麼做人?二者不可分割,後者比前者更根本,且要通過前者表現出來。道德信仰涉及這兩個方面,但其核心是第二個方面。道德信仰是對道德理想目標的確認和篤信,是對怎樣做人的設定,是對理想人格的設定。道德信仰以人格來證明或顯示人性的神聖和尊嚴,顯示人的價值。一種道德信仰的確立,代表著一個道德價值體系的形成,又是對人們的道德認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人格、道德觀念、道德動機的整合,從而將人們的各種關於道德的零散的信念和價值觀念統一起來,形成一個高低有序的道德價值觀系統,成為規范一個人全部人生活動和行為選擇的基本框架。整合一旦完成,作為一個價值系統整體,道德信仰又對道德生活的各個方面發揮重要的作用。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誠」非常接近道德信仰。孟子說:「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至誠而不動者,未之有也,不誠未有能動者也。」孟子所說的「誠」是真實無欺的意思。天是真實無欺的,人也應該追求真實無欺。達到至誠就能使人感動,達不到至誠就不能使人感動。荀子也重視「誠」,認為「誠」是所有德行的基礎。他說:「君子養心莫善於誠,致誠則無它事矣。」把「誠」當作最重要的道德觀念的是《中庸》。《中庸》說:「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誠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從容中道,聖人也。誠之者,擇善而固執之者也。」可見,至誠是一種盡性知天並達到天人合一的崇高境界。這是中國特色的道德信仰,它不依靠宗教,不通過神學,而從人性與天性、人道與天道的合一,從相信人性善並通過盡性知天的途徑,達到天人合一的理想的人生境界。
令人遺憾的是,在現實生活中,一些人經不起利益的誘惑,做出了很多傷天害理之事。出現這類現象的原因盡管是多方面的,但缺乏道德信仰是其中最普遍的原因。當前,在認真貫徹《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中,在加強誠信教育中,我們應高度重視道德信仰的重要性。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祝你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