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精神法治文化
『壹』 什麼是法治精神,它的作用是什麼
在中國特色社會的法治語境中,我們所說的“法治精神”當然是指中國特色社會的法治精神。這種社會主義法治精神不僅吸收和體現了人類法治文明的普遍規律和基本價值,而且立足和體現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中國民主特定價值文化。
第四,權利與義務對稱的精神
權利與義務對稱的精神是法治社會正義理念的具體體現。羅爾斯認為:“正義的主要問題是社會的基本結構,或者更確切地說,是社會主要系統對基本權利和義務的分配”。一個公正的社會制度要求每個人都有大致平等的基本權利和義務,並且否認特權的存在。
第五、依法維權和解決糾紛的習慣
中國社會正在進入“權利時代”。近年來,公眾的權利意識空前高漲,各級法院每年受理的案件數量急劇上升,信訪數量激增。一些重大司法案件和法律事件,特別是公民權利保護事件,引起了社會的極大關注。
『貳』 什麼是"法治精神
「法治精神」是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精神。這種社會主義法治精神,既吸納並體現了人類法治文明的共同規律和基本價值,又立足於並體現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中國民主法治建設的基本國情和特定價值文化。
社會主義法治精神的具體表徵有:
1、理性概念源於古希臘時期赫拉克利特提出的「邏各斯」(logos)說,它兼有客觀規律和主體理性思維的雙重含義,主要是指合客觀性(區別於信仰)和合邏輯性(區別於感性、情感和慾望等非理性)。
2、美國法理學家博登海默曾說過:「理性乃是人用智識理解和應對現實的(有限)能力。有理性的人能夠辨識一般性原則並能夠把握事物內部、人與事物之間以及人與人之間的某種基本關系。有理性的人有可能以客觀的和超然的方式看待世界和判斷他人。
(2)法治精神法治文化擴展閱讀
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就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治本之策。
其一,黨執政興國必須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發展是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發展,既要靠改革的力量,也要靠法治的力量。全面深化改革與全面依法治國,猶如車之兩輪、鳥之雙翼,並駕齊驅,不可偏廢。
其二,人民幸福安康必須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人民的權益要靠法治來保障。社會主義法治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是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護人民。當前,一些損害群眾利益、威脅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的事件的發生,有種種原因,法治精神不彰是一個重要原因。
其三,實現黨和國家長治久安,必須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實施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是黨和國家長治久安的根本之策。實踐證明,加快法治國家建設,既要注重法律制度建設,又要重視更深層面即精神層面的建設,使法治內化為人們的自覺意識,使依法治國基本方略的實施獲得強大的精神支撐。
參考資料來源: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社會主義法治精神的具體表徵
參考資料來源::中國共產黨員網-《求是》評論員: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
『叄』 領導幹部法制精神和法治文化缺失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
一、法治信仰認同普遍缺失。
這是一個最為嚴重而又被熟視無睹的問題。「法律必須被信仰,否則它形同虛設」。法在現實生活中不過是一個概念現象、一種實用工具,甚至沒有被廣泛認知,更不要說被普遍信仰。一些領導幹部在施政過程中,常常考慮的是GDP、看得見的政績或民心工程、上級領導的滿意度、協調甚至是媚順輿論媒體,依法治市(縣、區)、依法行政自然而然地成了擺設。現如今很少有不強調依法行政的,他們甚至會認真講,只是不會認真對待。
二、法治權威遠未形成。
桃李無言,下自成蹊。人們不信仰法,也在於實踐中,法治沒有形成應有的權威。法治一直在受到各種挑戰,並且似乎還沒有勝利過,更不用說顯得強勢。在影響地方和基層的事務中,法治無論如何排不上前列。本來「法治」或「依法行政」應該是理念、精神,而不是事務,但常常在地方黨委、政府的報告中成為一項具體事務。從量化工作而言也不能說不科學、不應該,但就其排位來講,肯定在較後的文字里出現。而作為一種社會現象,作為一種行政狀態,法治給人的力量還是輸給「人治」。
三、法治氛圍整體淡薄。
任何社會活動都與其環境密切關聯。如前所述,不少地方黨政領導的關注點其實不在法治,在我們這個強調「讓領導滿意、放心,讓群眾滿意、舒心」而重在「領導滿意」(因為即便群眾滿意了,領導不滿意也白搭)的施政思維中,難免分出輕重緩急,無形中「法治」的思維就淡了,氛圍當然也就淡了。而事實上,依法行政所處的環境也比較尷尬,一方面被較高期待,另一方面則被不信任、不支持、不寬容。特別是一些關繫到公民個體切身利益的執法過程,往往進行得不順利,大大增加行政成本,甚至付出形象代價。與此同時,人們骨子裡固有的傳統的「官本位」或是「權本位」思想至今還大行其是,沒有真正形成崇尚法治的氛圍。
再看看我們享受的法治之文化。滿眼、滿街的是商業廣告,法治廣告和欄目相形見少,有的地方幾乎是全面讓位。我們參與的活動如果不是統一的要求,幾乎不會與法治相關。文藝是人性的、煽情的、冷峻的、嬉皮的、批判的、娛樂的,如果要找和法治關聯的,就要很費心思地專門找,而且找得到的作品幾乎很少關心法治精神。電視劇上常有警匪片之類,主題很正義、正氣的也有,但多數更關注劇情的娛樂性。這也難怪,法治如果不找到看點或賣點,幾乎很難產生經濟價值。因此,整個社會實際消費和享受的文化作品和產品中,法治類作品或產品只佔極小的份額。這對於廣大的公民來說,受教育的頻率和強度顯然偏低了。
四、法治文化投入缺乏機制和保障。
文化建設無疑需要投入。但文化已經市場化,我們不能責備非財政資本的投資者和工作者沒有把他的作品創作成一部完好的法治作品,畢竟投資的目的首先是利潤。問題是,誰來創造影響公眾的法治文化產品,誰有這個當仁不讓的責任,誰應該投資。
當然是政府。遺憾的是,法治文化建設在地方被「輕」被「緩」了,幾乎很少有地方政府會把法治文化建設當重要工程做的。我們常看到公路、廣場、體育館場、劇院被當作民心或民生工程列入日程,甚至是舉全市(縣、區)之(財)力,加班加點趕進度,但沒有聽到哪裡的黨政領導把法治文化建設列進了工程項目表。地方黨政領導往往關注了「文化建設」的形,而沒有關注建設的實(內容)。因為要繁榮的文化太多,一地的一屆政府怎麼做得了,於是大家樂得裝糊塗,絕不想再為「法治文化建設」專門規劃專門投入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財政不列支,政府不主導,長此以往,法治文化建設的處境難免成沒有封地的王子,穿著黃馬褂,過著游手好閑的生活。
五、依法行政主體缺乏組織約束機制。
除了歷史文化的原因,為什麼主政者的執法主張、執法行為與執法理念之間會形成落差?組織約束機制失位是一個重要原因。這么講會令組織人事部門的同志不滿意,因為實在地講,組織人事部門在這方面的努力是自發的、巨大的,而且確有剛性舉措,但我們要探討的是實際效果。衡量一個幹部是否稱職,是否優秀,是否有作為,本來很難把握,當前我們往往從德、能、勤、績、廉幾個方面進行規制。但法治意識、法治能力怎麼體現在考評體系中就有難度了。特別是對於「沒有執法權」的公務員,如何評價其法治能力?幾乎沒有依據。但在整個公務員體系中,沒有具體執法權的人數巨大。這些人雖然不具體執法,但可能會決策執法、監管執法、保障執法。對這部分人,在法治考評時,往往是憑印象或虛擬為優。這剛好說明,許多行政人員游離在法治考評之外。而即便是具體行政執法人員,以其行政過程、程序是否合法、結果是否適當作為法治水平考評依據,已然不夠全面。執法的效果如何,不僅要考慮法律效果,還要考慮社會效果和政治效果,不僅是一時的社會效果,還有長遠的社會影響。對這個層面的關注,公務員的組織人事考評體系顯然不夠。
共產黨是執政黨,面臨如何執政和長期執政的問題。依法治國是執政理念,不可能不體現在組織人事制度這個關鍵環節中,畢竟「幹部是決定性因素」。那麼,在抽象行政行為暫時沒有法律調整之前,法治理念和能力納入組織考評就顯得尤為重要。黨委政府如何行使非法律調整的權力,如何規范約束抽象行政行為,其實對於法治的權威和信心至關重要,比如行政決策、行政審批制度、經濟規劃、城市規劃、行政收費等等,如果讓這些行為游離於組織考評機制之外,即便行政處罰、行政強制再體現依法,也難攏住群眾游離於法的心。
六、依法行政面臨新形勢新問題的挑戰。
中央政法委指出,我國社會主義建設事業正處在難得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同時也處在人民內部矛盾凸顯、刑事犯罪高發、對敵斗爭復雜的時期。地方政府執政執法面臨很多新情況新問題,發展和維穩的任務都相當繁重。比如信訪問題,「維穩是硬任務」,各級黨委政府莫不重視,為了緩解矛盾,中央、地方都高度重視信訪工作。為了解決信訪問題,地方受到高壓,總結出「搞定就是穩定,擺平就是水平」、「人民內部矛盾就是要用人民幣來解決」等經驗,因而措施服從於結果。各個部門紛紛在各種「特殊敏感時期和日子」無可奈何地急於處理一些歷史問題和社會矛盾,但往往不能堅持公平正義,常常求助於親情倫理,親戚宗族,最終都以政府出錢了事,將法與理的和了稀泥。「上訪就有理」、「政府最怕上訪」成為基層群眾的普遍認同。這種變態的文化認知,無疑成了法治精神的最大傷害。
之所以要加強法治文化建設,就在於文化具有導向性、先進性和滲透性。不認知、不重視、不投入、不弘揚,法治便沒有文化可言,依法行政便不會有執法氛圍,法治被信仰便是無稽之談,依法治省、治市(縣)便是紙上談兵。如是這樣,難免空談誤國!因此,必須從領導特別是地方首長做起,認真思考治國方略實施問題,真誠信仰,言行一致,表裡如一,率先垂範,做法治文化建設的倡導者、踐行者。如是這般,則重造法治信心,再造法治權威,建立法治秩序有望。
領導幹部認識上的誤區是制約其法治文化素質提高的重要原因。雖然大多數領導幹部都十分重視法律知識的學習和掌握,但是現實當中仍有相當一部分領導幹部對學習法律知識、提高法治文化素質缺乏應有的重視,認為法律是「說起來重要,忙起來次要,做起來不要」。這種思想認識上的誤區集中表現在以下方面。
一是認為懂業務是硬條件,學法律是軟要求。有的領導幹部只重視經濟工作,看重業務工作,認為在業務上要多下些工夫,學通弄懂,這樣有利於出成績、出政績,對職業發展有利。法律是不得已而為之的事情,平時用不上,不學法、不懂法照樣可以把工作做好,需要法律時再學也來得及,不行可以請律師及懂法律的人來幫忙。
二是認為學法、懂法是法律部門領導幹部的大事,是其他部門領導幹部的額外負擔。有相當一部分領導幹部認為法律是一項專業性很強的知識,學法、懂法是法律部門幹部的工作需要,對他們來說,學法、懂法、用法是一項很關鍵、很重要的事情,而其他部門的幹部職工有自己的專業及本職工作,不從事實際的法律工作,學不學法,懂不懂法不是什麼緊要的事情。
三是認為領導幹部從事的是日常的管理工作,學法、守法是群眾的事。不少領導幹部認為,黨政部門是為人民群眾謀利益的,黨政部門的工作是日常的工作,不必了解法律、學習法律。有的領導幹部將法治視為管理者的特權,僅僅當作治理老百姓的工具,對自己有利時就搬出來用一用,對自己不利時就擱在一邊。一些領導幹部對群眾缺乏信任,認為老百姓常常為了自己的利益破壞秩序,濫用法律條例,與政府「作對」,與官員「搗亂」,應該多學法,自覺守法,把普法工作看作是對老百姓的單向的法制教育。四是沒有從正面認識和理解法律普及工作的重要意義,反而認為通過多年的普法,使得老百姓動輒上法院去告政府或官員,「不那麼好管了」。這些認識誤區如果不及時消除,不僅影響領導幹部法治文化素質的提高,還會影響建設法治政府、服務政府的進程,也損害了領導幹部在群眾心目中的良好形象。
『肆』 法治精神是什麼
「法治精神」是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精神。這種社會主義法治精神,既吸納並體現了人類法治文明的共同規律和基本價值,又立足於並體現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中國民主法治建設的基本國情和特定價值文化。
社會主義法治精神的具體表徵
1、理性概念源於古希臘時期赫拉克利特提出的「邏各斯」(logos)說,它兼有客觀規律和主體理性思維的雙重含義,主要是指合客觀性(區別於信仰)和合邏輯性(區別於感性、情感和慾望等非理性)。
2、美國法理學家博登海默曾說過:「理性乃是人用智識理解和應對現實的(有限)能力。有理性的人能夠辨識一般性原則並能夠把握事物內部、人與事物之間以及人與人之間的某種基本關系。有理性的人有可能以客觀的和超然的方式看待世界和判斷他人。
『伍』 什麼是法治精神
一、深刻理解「法治精神」的科學內涵
「法治精神」的內函豐富精闢,它主要包括法治的善治精神、民主精神、人
權精神、公正精神和和諧精神。
善治精神: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善於運用法律、法治手段解決經濟社會發
展中的熱點、
難點問題,
依法促進民生問題的解決,
確保依法治國基本方略的深
入實施。
民主精神:擴大社會主義民主,更好保障人民的權益。公民政治參與有序
擴大。
全社會法制觀念進一步增強,
法治政府建設取得新成效。
基本民主制度更
加完善。
人權精神:一切權力屬於人民,並由人民依法行使;堅持公民在法律面前
一律平等,維護法制統一、尊嚴、權威;尊重和保護人權。
公正精神:從法律建設、制度建設、政策手段、工作方式等方面,依法建
立以權利公平、
機會公平、
規則公平、
分配公平為主要內容的社會公平保障體系,
實現社會公平正義。
『陸』 為什麼必須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建設社會主義法治文化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乾重大問題的決定》指出,「法律的權威源自人民的內心擁護和真誠信仰」,同時強調,「必須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建設社會主義法治文化,增強全社會厲行法治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形成守法光榮、違法可恥的社會氛圍,使全體人民都成為社會主義法治的忠實崇尚者、自覺遵守者、堅定捍衛者。」這些論述深刻闡述了守法意識、法治精神在法治中國建設中的重要性。
人類早期的成文法常常銘刻在石柱或銅表上,但鑄鼎未必傳世,勒石未必長存,真正流傳下來的是「銘刻」在全體社會成員心中的法治精神。歷史發展表明,只有法律成為人們自覺遵守的規則,內化於心、外化於行,法的意義、法的精神才能真正展現出來,法治的理想才能最終落地。因此,在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過程中,法治精神和法治文化具有特殊重要的意義。
要達到「全民守法」的目標,必須以法治政府的建立促進法治社會的發育,以司法的嚴謹、執法的嚴格來培育公民守法的自覺性。這就要求我們,一方面要加快建設職能科學、權責法定、執法嚴明、公開公正、廉潔高效、守法誠信的法治政府;另一方面要充分發揮司法公正對於社會公正的引領作用,並在此基礎上,推進覆蓋城鄉居民的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健全依法維權和化解糾紛機制、利益表達機制、協商溝通機制、救濟救助機制,暢通群眾利益協調、權益保障法律渠道。只有讓人民群眾在每一件具體的司法案件中建立對法治的信心、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感受到法律的權威,他們對法律的態度才能由認識到遵守,由信任到信仰。
守法需要自覺,自覺守法要靠各行業、各領域的自我管理來培育。在推進法治政府建設的同時,也要推進多層次多領域依法治理,深化基層組織和部門、行業依法治理,支持各類社會主體自我約束、自我管理,發揮市民公約、鄉規民約、行業規章、團體章程等社會規范在社會治理中的積極作用,使各行業、各領域的從業者,真正在實實在在的自律和自我管理中,一點一滴培養起社會責任意識和法治精神。
推動社會主義法治文化和法治精神建設,離不開類型多樣的宣傳與教育。從上個世紀80年代至今,我國已經完成了以全體公民為教育對象的五個法治宣傳教育五年規劃,「六五」普法規劃正在進行中,普法內涵不斷豐富、領域不斷拓寬,已經成為推進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一項重要基礎性工作。我們要在全民教育基礎上,繼續推進針對不同領域、不同群體的法治教育,不斷創新宣講和教育方式,把法治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和精神文明創建內容,以精準滴灌和春風化雨的形式,將法治教育送入街頭巷尾、百姓人家。只有經過多管齊下的法治教育、培育,遵法守法的意識才能蔚然成風,社會主義法治文化才能在廣大人民群眾中落地生根,並為全面深化依法治國夯實堅實的社會基礎。
參考:http://epaper.gmw.cn/gmrb/html/2014-10/31/nw.D110000gmrb_20141031_1-02.htm
『柒』 什麼是法治文化
法治文化是一種包含民主、人權、平等、自由、正義、公平等價值在內的人類優秀法專律類型的文化。包屬括法律制度結構和法律觀念結構,以及自覺執法、守法、用法等行為方式。
法治文化是以追求民主、自由和權利保障為目標,在一定的治國理念和與此相適應的制度模式確立過程中,形成的一種社會文化形態和社會生活方式。具體而言,法治文化就是在建立法治社會的過程中,形成的一種文化形態和社會生活方式,其核心是法治理念和法治思維模式的確立,以及在此理念支配下相應制度和組織機構的建立與運行。
『捌』 法制精神和法治精神的區別
1、范疇不同。
」法制」精神里,」法制」是法律制度的簡稱,屬於制度的范疇,是一種實際存在的東西;而法治精神里的」法治」是法律統治的簡稱,是一種治國原則和方法,是相對於「人治」而言的,是對法制這種實際存在東西的完善和改造。
2、存在性不同。
」法制精神」里」法制」的產生和發展與所有國家直接相聯系,在任何國家都存在法制;而法治的產生和發展卻不與所有國家直接相聯系,只在民主制國家才存在法治。
3、基本要求不同。
法制的基本要求是各項工作都法律化、制度化,並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而法治的基本要求是嚴格依法辦事,法律在各種社會調整措施中具有至上性、權威性和強制性,不是當權者的任性。
4、主要標志不同。
貫徹法制精神,實行法制的主要標志,在於:
「法制」與「法治」都是法律文化中的重要內容,都是人類文明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其中,「法制」是法律制度的簡稱,「法治」則是一種與「人治」相對應的治理社會的理論、原則、理念和方法。簡而言之,法制是一種社會制度,屬於法律文化中的器物層面;法治是一種社會意識,屬於法律文化中的觀念層面。
與鄉規民約、民俗風情、倫理道德等非正式的社會規范相比,法制是一種正式的、相對穩定的、制度化的社會規范。法治與人治則是相對立的兩種法律文化,前者的核心是強調社會治理規則(主要是法律形式的規則)的普適性、穩定性和權威性;後者的核心是強調社會治理主體的自覺性、能動性和權變性。
雖然法律也是由人來制定的,而且法治也不排斥人的能動性,但從法律的制定、執行到修改都必須按照法律本身制定的規則,人的能動性只能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發揮作用,而不能超越法律,這正是法治精神內在的本質要求。
『玖』 什麼是法治精神
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的語境下,我們講的「法治精神」當然是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精神。這種社會主義法治精神,既吸納並體現了人類法治文明的共同規律和基本價值,又立足於並體現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中國民主法治建設的基本國情和特定價值文化。
一、理性精神
理性概念源於古希臘時期赫拉克利特提出的「邏各斯」(logos)說,它兼有客觀規律和主體理性思維的雙重含義,主要是指合客觀性(區別於信仰)和合邏輯性(區別於感性、情感和慾望等非理性)。
二、誠信守法的精神
「誠信」作為一種道德准則,中國自古有之,但作為法律術語則是從西方移植而來。「誠實信用」直接語源來自德語Treu und Glauben,法語作bonnefoi,均與拉丁文bonafides有某些淵源關系。德國學者的主導觀點是:「誠信原則的內涵是信賴,它在有組織的法律文化中起著一種凝聚作用,特別是相互信賴,它要求尊重他人應受保護的權益。
三、尊重法律權威的精神
法律權威體現了法律在國家治理和社會管理過程中基礎性和主導性的地位和作用,表明法律的外在強制力和內在說服力得到普遍的支持和服從。關於法律權威的來源,分析法學「巨匠」奧斯丁認為,法律是主權者的命令,法律權威來源於強制力。而新自然法學家約瑟夫?拉茲則認為,之所以按照權威的指令行事,是因為受指令者更傾向於接受權威者的理由。
四、權利與義務對稱的精神
權利與義務對稱的精神是社會公正理念在法治方面的具體體現。羅爾斯認為:「正義的主要問題是社會的基本結構,或更准確地說,是社會主要制度分配基本權利和義務」。公正的社會制度要求每個人擁有大致相當的基本權利和基本義務,否定特權的存在。
五、依法維權和依法解決糾紛的習慣
中國社會正在步入「權利的時代」。近年來,公眾的權利意識空前高漲,各級法院受理的案件年度數量急劇攀升,信訪案件數量激增,一些重大司法案件、法治事件,尤其是公民維權事件受到了社會的高度關注。有學者統計:2003—2012年,「維權類」法治案件占據了每年度十大法治案件的很大比重。
(9)法治精神法治文化擴展閱讀:
1、靠法治為改革護航,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基本遵循。
經過30多年的實踐,中國改革的路徑正在發生鮮明變化。如果說,過去的改革更多靠的是「摸石過河」的勇氣、以「破」為主的血性、先行先試的闖勁,那麼今天,「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全面深化改革總目標的確立,明確了法治是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形成,標志著我們進入了有法可依的新時代;深水區的利益藩籬,攻堅期的復雜難題,則呼喚著用法治理念去破解。把改革主張轉換成法治主張,用法治方式化解改革風險,才能確保改革有秩序、不走樣,行穩致遠。
2、以法治作為改革的壓艙石,是轉型期中國的內在要求。
法的基本價值之一,是其安定性。這對於社會變革日新月異的當代中國而言,尤為重要。這種安定性,不僅體現為政策制定不能朝令夕改、決策出台必須於法有據,更體現為在一個高速前行的轉型社會中,對社會秩序和價值理念所起的穩定作用。
法治是指引中國改革這艘航船風雨中不變航向的燈塔,是阻攔奔騰的市場經濟之川不溢出河道的堤壩,是守護三十多年改革成果不被蠶食的堅強衛士。在法治的框架內處理各種矛盾和改革,尋求法治之下的最大共識,這是中國改革持續向前的制度保障,也是全體人民的福祉所在。
參考資料:社會主義法治精神的具體表徵-人民網
『拾』 一般認為 法治精神包括哪些內容
法治文化是一個大題目,理論上一般將法治文化分為三個方面,即精神文回化、制度答文化和物質文化。文化學者將文化分為顯性文化和隱性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質文化屬於顯性文化,精神文化屬於隱性文化。法律精神文化表現的是法律心理、意識、觀念和思想等無形的文化。無形文化雖然看不見摸不著,但是它浸潤於人們的言行舉止之中,彌漫於社會的方方面面。隱性文化既是顯性文化產生的基礎,也是顯性文化存在的依靠。在此我僅就如何在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指導下,推進法治精神文化建設談點粗淺體會。
由於制度文化相對精神文化,具有顯性和剛性的特點,我們一般比較重視法律制度文化建設,相對忽略法治精神文化建設。改革開放二十年來,我國法治建設取得長足發展,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已經初步建立,這是一個了不起的成就,可以說初步完成了制度文化建設。但是,我國社會法治精神文化的變化與發展不能適應法律制度的發展與變化,也就是說,制度文化在一定程度上不能得到精神文化的回應和支持。正如粱治平教授所說的「制度是現代化的或近於現代化的,意識則是傳統的或更近於傳統的。」 制度文化建設和精神文化建設發生脫節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