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蒙昧
⑴ 素昧平生 愚昧 拾金不昧 蒙昧 昧的意思不同的是
素昧平生 昧:不了解;平生:平素、往常。彼此一向不了解。指與某人從來不認識。 愚昧 缺乏知識;愚蠢而不明事理 。
拾金不昧 金:原指錢財,現泛指各種貴重物品;昧:隱藏。拾到東西並不隱瞞下來據為己有。指良好的僕人道德和社會風尚。
蒙昧:知識未開。
⑵ 蘇格拉底認為,智慧是一種美德。一個人如果經常想一些世界和人生的大問題,對於俗世的利益就一定會比較超脫
善良的智慧是一種美德。一個人如果經常想一些世界和人生的大問題,若只是為了自己的利益,不但不會超欲,還會變本加利地世俗。謝謝
⑶ 談談對康德「自由=自律」的看法
西方倫理史上,康德第一個系統地闡述了自律概念,並把它確立為倫理學的基礎。自由是康德道德哲學的拱心石。康德的自律概念正是以自由意志為前提的。在康德看來,人作為理性存在物,其意志應當是自由的,自由是人的一種天賦權利,是每個人由於他的人性而具有的獨一無二的、原生的、與生俱來的權利。一個人只有作為純粹的意志存在物而不是作為一個自然的存在物,他才是自我決定的,才能「自己為自己立法」,才能在立法時不服從異己意志。(註:參見《道德形而上學原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86頁。)由此,康德把意志自由看成是闡明道德自律性的關鍵,從而高揚了道德的主體性,在倫理學上實現了所謂的「哥白尼式的革命」。
相應的,康德在道德上強調「自律」而擯棄「他律」,強調敢於運用理智的勇氣,而摒棄屈從於權威的懦弱。在康德看來,屈從於他律就是道德上的懦弱,道德懦弱是蒙昧主義盛行的前提;而自主的自律則是道德上的勇敢,道德上的勇敢是啟蒙得以普及的前提。
古希臘的箴言曰:「不經思考的生活,不是真正的生活。」現代思想啟蒙運動繼承了這一精神傳統,同時具有破與立兩個方面。破的一面是對等級制的批判,即在觀念上破除傳統社會所固守的「上智下愚」的精英主義,在政治上破除享有特權的英明少數與無權無勢的愚昧多數之分。立的一面是確立「天賦權利」的思想,即人在生而自由這點上,具有天賦平等的權利和尊嚴,無論是國家、政府、群體、個人,良性的社會秩序和社會公德的創建,都必須建立在對個人的自由和尊嚴的平等對待之上。也就是說,在啟蒙運動中,首先是無分賢愚地相信人皆有獨立的思考能力和自主能力,進而是無分貴賤地尊重每個人的自我思考和自主選擇權利,把人從等級秩序的束縛下解放出來,放手讓每個人成為自己的大腦和命運的主人。所謂「從來就沒有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全靠我們自己」,通俗地道出了康德式啟蒙的真義。
在此意義上,康德式啟蒙的批判方向,與其說主要是針對知識蒙昧主義,不如說主要是針對道德蒙昧主義。所以,康德關於啟蒙的論述與他對自由人的理解完全一致。他在論述個人與社會、與他人、與政體的關系時,在「人是目的而非工具」的前提下推出三條原理:1.社會中的每一個分子,作為人,都是自由的。2.社會中的每一個分子,作為臣民,同任何一個其他的分子,都是平等的。3.一個普通的政體中的每一個分子,作為公民,都是獨立的。
來自於「自由、平等和獨立」的啟蒙,就是讓每一個體成為自己的主人,在理智上自我思考,在道德上自我決斷,在行動上自我選擇,在後果上自我負責。發現你自己、把握你自己、為你自己選擇的後果承擔責任。必須強調的是,在康德式啟蒙中,自由與責任密不可分,自由的連帶方面是自我負責,承擔起與你的自由選擇相關的一切的責任。換言之,自由的時代也是個人責任的時代,要自由就必須為自由選擇的後果負責——無論是成功還是失敗。「個人責任沒有替代品」,此之謂也。
正如以賽亞•伯林在《反啟蒙運動》一文中對康德式啟蒙的解釋:「因為只有那些是其個人行動的真正主人的人,只有在做與不做之間享有自由的人,才能因他們的行為受到褒貶。既然責任必須伴之以選擇的權利,因此無法自由選擇的人,從道德上說不比木棍或石頭承擔更大的責任。」
在康德式啟蒙中,形式主義道德律把個人理性與公共理性結合起來:個人在公共領域內的道德決斷(正義感),應該與普遍的社會公德相一致。所以,福科在論及康德式啟蒙時,又將啟蒙引申到理性自由運用的公共性上。他說:「當人只是為使用理性而推理時,當人作為具有理性的人(不是作為機器上的零件)而推理時,當人作為有理性的人類中的成員而推理時,那時,理性的使用是自由的和公共的。『啟蒙』因此不僅是個人用來保證自己思想自由的過程。當對理性的普遍使用、自由使用和公共使用相互重迭時,便有『啟蒙』」。(見《啟蒙何謂》)在這里,福科進一步將「啟蒙」與理性的普遍、自由運用與公共性聯系起來,意在凸現「啟蒙」所賴以成立的個人理性的自由運用,對於形成公共輿論和社會公德的關鍵作用。
康德明確反對經驗論和神學論的幸福主義道德觀。他認為,這兩種倫理道德觀從苦樂、幸福、利益出發,認為人的道德建立在幸福之上,這種幸福主義的道德觀是大錯特錯的,因為每個人對「幸福」的理解和選擇是大不相同的,「但不幸的是,幸福的概念並不確定,盡管每個人都想得到它,但它從來不能確定而且始終如一地說出他真正嚮往的到底是什麼」[2]。這種以幸福作為道德的本質的道德觀,根本沒有共同內容和普遍必然性,是不能成立有效的。康德既然反對以經驗制約的道德觀,那麼就只有形式———「成為普遍立法的形式自身」,才是道德律令的最高原理。康德所謂的普遍立法的形式自身,即他所說的「自由意志」。自由意志也就是純粹的實踐理性。因此,康德認為人的道德根源不是追求個人經驗的享受、感官的愉悅,也不是為了報答神的恩寵。道德的根源就在人自身的實踐理性或自由意志之中,這種道德的歸宿不是為了「慾望」、「愛好」或某種神意,恰恰就在於其自身,作為一種「義務」,其本身要求應當這么做而已,並不在於外在的某個東西。這樣,康德就把道德的基礎和根源從經驗的外在對象(物)轉移到先驗的主體(人)的意志中來。道德不是一種外在要求的他律,而是一種自我義務要求的自律,全在於自我理性的自覺。把道德從他律拉向自律,揭示了人之為人的道德的本質特徵,反映了康德對人類理性的高度贊揚和道德自覺的熱情謳歌,具有一定程度的道德理想主義色彩。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道德的基礎是人類精神的自律」,並稱贊康德是「道德領域內的思想巨人」。[4]
⑷ 思想道德素質中什麼是根本
先有道後有德,道是德的基礎。
典型的西方文化思想基於理性,是具體思維的體現,自我意識清晰、強烈、獨立而覺醒。是否為人是可選的,力圖通過理解澄清關於一切的本質,然後面臨選擇。 理性是普遍的,這基於世界實證的絕對性,理性是實在的,理性導致同一。因此基於理性的共同體是可能的,在於同一,然而也是相當局限的,不會趨於堅定共同信念或者不必要的正義,人們追求自己而非公共。基於理性追求道德,感性是作為私人領域的,公私分明是基本的素質。
而東方文化思想基於道德感性,包括良知、心、仁等形成的道德感,道德感是一種特殊的感性。是否為人是不可選的,跟隨道德感覺,享受道德激勵,承擔道德使命。在這里,道德感成為了人們價值的支撐,而現實認識次於道德。道德感不具備任何可靠的普遍性,人生體驗以及環境的不同,使得感性必定導致差異。基於道德感的共同體是不可能的,不同道德感的人之間幾乎不可相處,更加強化了「他人即地獄!」。但也有優勢:趨於信念的堅定以及追求的公共性,也有難以察覺到的個人意志要替代公共意志的傾向。人們基於感性,追求無限的感性,也就是成為了人們的個人價值。這里人們的道德是一種道德感,也是先天的、被成長環境塑造的感性,如良知,追求良知、追求順心、追求問心無愧、追求平庸的正常等,反而自利、個人自由成為了一種故意被遺忘而難以察覺的本能,人們的信仰就是基於感性的道德。然而沒有覺醒的個人,算什麼個人呢?這是古代中國的道德枷鎖,這是從懵懂到蒙昧!道德審判才是真正的在構造「地獄」,人們處於道德枷鎖之中也自覺維護枷鎖審判他人,而不關心唯有理性可以到達的真相。
西方現代哲學基於理性,然而卻在探討道德與正義,如尼采、薩特、羅爾斯等。因為理性的實在而得到道德的相對實在,而不僅僅是一種感性,如作為道德實體的「自由意志」和人的道德基礎的「自由選擇」,道德作為新的形而上學。其實就是某種高級智能,是人意圖自我構建目的、價值以及意義驅動自我。
近現代以來我們一直都處於二者沖突融合的進程之中,當覺醒後如何面對深入自我的道德感?我們處於接受理性的追求之中,生活與工作需要太多的理性,有些人會陷入庸碌、墮落的痛苦掙扎之中。基於理性的個人意識對感性的的拒斥,如愧疚、自我譴責(就像另一個有良知的我在譴責意識之中的自己!因為我譴責故我在!),會致使感性構成了另一個分裂的我,集中了來自成長環境的良知、習慣、壓抑以及來自身體本能的恐懼、慾望、本能。而這構成了自我的地獄。比失敗更可怕的是他人的道德審判,就算過得了自己這一關也對人們構造的地獄無可奈何,看開是很難的。
基於道德感,現在人們追求理性,然而理性本身並不值得追求,因為人本身就應當是基於理性的,理性是必然、是不可選,是成為人的必要條件,這就是「我思故我在」吧!也就是智能,人的意識必須能夠在某種程度上作為目的的掌握智慧,而不僅僅把智能作為目的的附屬,人本身是目的意味著人的智慧本身就是目的。愚蠢還不願意改變真的是無葯可救!
理性的缺失應當在基礎教育和成長環境之中補,但先天的理性更重要還是先天的道德感更加重要?或許一個好的方式是並重吧!反正人的一生不可能脫離二者,並重即是最好的選擇了。基於理性才能真正的追求道德價值,但同時基於道德感可以更好的追求道德。
總之,只有基於理性的道德可能是真正的道德,而基於感性如道德感的不是,因為道德作為個人價值的一部分需要個人作為實體來承載,首先必須因為具備理性而作為一個能夠認清真相的人。道德是形而上,無關現實世界,存在於人的存在實體之中。道德枷鎖是基於道德感的,但並非要背叛良知、他人束縛和心意,而是要真正的重估和融合作為個人不可缺失的理性和感性,前者對應存在的認識和實現,給人選擇的機會,而後者對應人的追求、價值、歸宿、信仰、目的,讓人能夠選擇而不是落入虛無主義,如激情、德行、強力意志。人的生理功能結構決定了人不能脫離感覺帶來的感性,理性是相當復雜的通過思考獲得的高級智能,感性更加接近人的意識。人的生活是感性的!映射人的形而上道德到實際感性、行為之中有利於實現道德,即人格(如堅定、堅毅等對應強力意志)、習慣(如好的生活作息與樂觀積極的態度對應於激情與希望)等,真的需要靠感覺來不假思索的執行。虛無感也是一種契合於懶惰本能的感覺。
總結,道德產生於感性,首先是一種感覺,繼而是良知(對與錯的更加),然後可能通過理性重估升華到形而上作為人實體的一部分,也就是人作為追求的目的。
⑸ 道德常常能彌補智慧的缺陷,而智慧永遠也填補不了道德的缺陷為話題寫一篇作文
此為典型的話題作文,提供材料,確定了學生理解的范圍,提示了立意方向,既考查辨正分析能力,又考查認識水平。
從話題來看,是關系型話題作文,但是很明顯,材料暗示「道德」和「智慧」並不是並重的,在立意時應該偏於道德。論證要具體舉例,不能像材料一樣抽象晦澀。我想觀點可以定位為:道德是首要因素,然後才是智慧。可以從兩個方面論證,道德高尚的人可以充分利用智慧為人類發展為社會作出貢獻,而道德卑下的人有可能利用智慧做有悖於社會人性的事情。
舉例時可以分別從古今中外,從正反兩方面分別舉例。
供參考的素材有:宋朝秦檜,為當朝狀元,很有才華,也算是有智慧的了,但是道德敗壞,迫害岳飛,一心賣國求榮,如此智慧,於國於家,有害無益。
近代的汪精衛,風流倜儻,叱吒風雲,直至當一國之重,然而,一念之差,導致千古罵名,應該也能歸咎於道德問題。
日本的小泉,智慧不可謂不低,但為什麼如當街之老鼠?
法拉第和他的老師的故事。有了智慧,有了地位,成了權威,如果道德的天平稍一偏頗,就有可能阻礙科學的發展。
培根:科學上的巨人,道德上的小人。
——至於正面的例子,有道德,有智慧,從而讓智慧最大限度的發揮作用。
一個人,關鍵的是道德高尚,即使是沒有多少智慧,也是一個平常的人。但如果一個人沒有道德,那麼,不管他有沒有智慧,他都不是一個完整的真正的人。
另外,還應充分利用材料,特別是康德和但丁的話,可以靈活引用。
「智」同「道」合
高三(8)班 蔡朝靜
凝坐在窗前沉思,沖動地想站在高高的山崗上,坐觀歷史歲月,讓一切盡收眼底。失意如張繼,悲古如屈原,豪邁如蘇軾,瀟灑如莊子,這些從來不曾被人遺忘的遷客騷人,哪一個不是智者?哪一個不是道德守護者?
【以華麗的文采落筆,顯示語言功底,同時不慌不忙引入話題】
智慧是青峰的突兀,而道德卻是山腳的堅定;智慧是康橋的流水,而道德卻是冰雪消融的源頭。沒有一種智慧可以離開道德根源,沒有一種智慧的發揚可以超越道德的范疇。
【以形象的比喻來解釋「智慧」與「道德」的關系,避免了枯燥的政治教科書式解釋。形象與科學,這也許就是語文和政治的不同吧。解釋話題】
如今的社會,科技蓬勃發展,智慧所觸及領域無限延伸,然而我們精神家園卻逐漸荒漠化,我們的道德底線一再被擊穿。當某些人學會了咬文嚼字,媒體的異化報道於是鋪天蓋地;當人們學會了使用色素,那些市場上某些招搖過市的食品成了名副其實的毒品;當人們發明了網路,從此「黑客」橫行,很多「智慧人」玩起了高科技犯罪;當人們學會了制假,橫跨年度的著名「華南虎事件」也許又在考驗每個人的道德靈魂。讓我們無助和嘆惋的是,當事者始終不能意識到這是一種本末倒置的做法。萬丈高樓平地起,智慧如頂峰的輝煌和禮贊,如果沒有「道德」這一地基的穩固,它也許就會頃刻倒塌而砸倒我們自己。
【以排比等手法列舉「道德缺失」的社會現狀,闡釋「守護道德」的必要性】
如今大力宣傳精神文明建設,正是認識到光有智慧而忽略道德教育是不夠的。「智慧」越是發展,我們越要時刻呵護好自己的精神家園。守護道德將為我們享受智慧成果保駕護航,守護道德將幫助我們樹立崇高的人格,守護道德可以讓冷漠的世界充滿熱情的愛,守護道德必將穿越歷史滄桑給世世代代留下熠熠生輝的精神財富。
【以排比手法闡釋「守護道德」的重要性】
當越來越多的樓群,分割了廣袤的天空,阻礙了人與天籟的交融;當越來越多的智慧取代了最初的單純,淡漠著心對道德的嚮往。請你堅定,溫一壺道德的美酒給生命,溫住道德里所有華章和甘醇。即使進入曼谷的雨季,內心依然守候生命的陰晴圓缺。那麼所有的智慧將更容易地融入生活,運用自如,使你的生命璀璨奪目。
【收尾文采斐然,形象地說明我們應該怎麼樣的問題】
「智」同「道」合,不曾遺忘。即使一路執迷與匆忙,也不可讓風將自己埋葬……
【收尾點題,余韻徐歇,讓人久久回味,不忍棄卷】
沙漠中的文明與文明中的沙漠
鄞州高級中學教師 劉少龍 寫於2006年1月17日,本文是草稿,未修改,便於學生批評
前年我去北京探親,順便去內蒙走了一趟。在車上的十幾個小時里,透過窗子,看到外面的世界很單調。一路上,荒草陌路,偶爾會看見幾只北方的飛鳥和馬兒。雖然風景單調,卻也有些詩意。在一處沙漠我看到一棵枯死的胡楊,我竟被他震撼了,在胡楊樹前凝神很久。
原來這里也曾經繁榮過,胡楊樹穿越歷史滄桑,堅定地挺立於這一片荒漠,向世人展示它傲人的過去。霎時我明白一個道理:在智慧的沙漠里,人的道德精神,同樣可以綻放出文明之光。
【引入話題並開門見山點題】
在沒有火炮的古代,墨者卻能以「兼愛」「非攻」去感化世人,尋求出路;在沒有電力的時代,孔子卻要大聲疾呼「以禮治國」;在沒有電燈,僅靠油燈照明的時代,先賢們「仁義禮智信」的道德准則卻能光耀萬古!
雖然中國歷經千年的科學蒙昧,然而這種蒙昧卻成就了中國「禮儀之邦」的美名。古典的道德典範比比皆是。
【過去是智慧蒙昧而道德閃耀光輝】
現在呢?科學技術發展到那一世,我也不瞭然,但已經告別那蒙昧時代是顯而易見的,單是網路的發展,信息技術的進步就足以讓人瞠目結舌了。照理說,道德的發展應該是隨著科技共同進步,事實真的如此嗎?
時下網路上流行「博客」,無論是「大家」「小家」「名人」「平民」都流行一句:「我開博了!」我們且看面對博客的眾生相:博主極盡空虛寂寞之能事,粉絲熬紅了眼,奮力跟進,發奮回帖。從此,什麼「祖德兄」對明星們的「高談闊論」,什麼「鞏利偷情」導致「張鞏感情破裂」之類,花邊新聞滿天飛。
【如今是智慧發達,道德淪喪】
用魯迅先生的話說,這是一種集體無意識的「無聊」。科學技術的發展,反而讓社會提供了更多的「飯後的談資」,所謂的道德,已經很大程度上在這種科技進步和「集體無聊」中逐漸消解了。
所以,與其說是「博客」,還不如稱是「薄客」罷!
【用魯迅的觀點分析】
昨天我看新聞,又看到一些讓人痛心疾首的消息。比如人造雞蛋混入市場,雞翅加漂白粉更易賣,「地溝油」沉渣泛起等等,難道科技給我們帶來的竟然就是這些嗎?我們難道從沙漠走向文明,卻又要從文明走向沙漠?
在很多人眼裡,智慧是一切,而道德則是一種淡漠的概念,是不是真的要讓智慧從沙漠走向綠洲,而讓道德從文明走向野蠻,人類社會才能體味到文明的沙漠帶來的恐懼?
【表達自己的擔憂】
那風中挺立的胡楊樹,沙塵漫天,你還能站立多久?
【前後呼應並且含蓄點題】
⑹ 如何解讀老子的「民」「知」「智」「愚」
關於《道德經》「知」和「智」,其實就是指非蒙昧的「知道的多」,公認的解讀權威三國魏王弼的《道德真經注》解讀為「知為」,前人河上公解為「思慮深的」,他們自身就是黃老派。老子主張返樸歸真,這在《道德經》中很多自證,曾說「使人復結繩而用」、應「民至老死而不相往來」,即希望全民處於結繩記事的狀態,不用文而反質,要全民無所欲無所求。直白說,老子認為「智」即是知道的多和想法多,由此而機巧就會多,這與歸順自然的真是相抵觸的,是最大的「偽」。因此老子認為治好國家不應主張百姓多知多想,應反對民智,主張民愚。所以老子有「古之善為道者,非以明民,將以愚之,民之難治,以其智多」,其實「愚民」或「使民愚」就是不要讓百姓知道的多,不要太聰明而過機巧,希望百姓歸自然淳樸無知狀態。這里「愚」就是「蒙昧」,是如同童蒙的無知守真態,所以老子說「聖人皆孩之」。另外,「弱其志」也同樣輔證了這點。
望採納
⑺ 什麼是「道德行為」什麼是「文明行為」
在一定的道德意識支配下表現出來的具有道德意義並能對此進行道德評價的行為。與「非道德行為」相對。包括道德的行為和不道德的行為兩大類。不同時代、民族、社會和階級對這兩類行為有不同的標准。一般來說,道德的行為是有利於他人和社會的行為,反之則文明這個概念在科學著作和日常用語中都以各種不同的含義來使用。「文明」二字在中國古代文獻中最早見於《易·乾·文言》和《尚書·舜典》中,具有文採光明和文德輝耀的意思。17世紀中後期,清代戲曲理論家李漁在《閑情偶寄》中說過:「辟草昧而致文明。」這里的「文明」是把它與「野蠻」相對立,表明社會的進步程度。西方一些國家和地區進入資本主義社會後,比較多地使用「文明」這個概念,其時間不早於18世紀。這一概念主要是針對殖民地、半殖民地落後的生產方式、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提出的。它的標准、界限和出發點是把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視為「野蠻」。美國人類學家摩爾根在《古代社會》中把人類歷史的發展分為蒙昧、野蠻、文明三個時代。文明時代包括奴隸社會、封建社會和資本主義社會三個歷史發展階段。馬克思主義對文明作出了科學的闡述。馬克思、恩格斯在其著作中,對文明的論述很多,其中一個主要觀點是:文明是人類改造世界實踐活動的成果,它包括物質和精神兩個方面。這里的「成果」不是終結物,而是個有機體,是過去的發展所達到的和今後的發展所藉以起步的一個生生息息的過程。要全面、准確地理解「文明」的含義,為不道德行為。
⑻ 先有道德信仰,還是先走法律信仰
不懂你是什麼意思?要是問先有什麼的話,肯定是先有道德了,蒙昧的遠古回時代,什麼也沒有答,然後隨著人類社會進步才衍生出道德,倫理,階層,等等,再後來統治階層為了更好的維持社會秩序,妄圖永遠的統治他人,才又出現法律。法律最大的用處就是保持社會秩序的穩定。作為被統治的你我來說,法律就那麼回事,信仰法律?呵呵。
⑼ 作文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要求寫作。蘇格拉底說過:「美德即智慧。」周國平也說過:「說到底,道德敗壞是
略
⑽ 知悲者並不悲哀,不知悲者卻甚是悲哀。知悲者知羞恥,講良知,何悲之有不知悲者蒙昧道德良心,發不義
不義,指不合乎道義;不正當;行不義之事的人。語出《國語·周語中》:「佻天不祥,乘人不義。 熱點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