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性道德起源

性道德起源

發布時間: 2022-04-28 23:15:11

① 人類的道德是怎麼起源和發展的

道德一詞,在漢語中可追溯到先秦思想家老子所著的《道德經》一書。

老子說:「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

其中「道」指自然運行與人世共通的真理;而「德」是指人世的德性、品行、王道。但,德的本意實為遵循道的規律來自身發展變化的事物。在當時道與德是兩個概念,並無道德一詞。

「道德」二字連用始於荀子《勸學》篇:「故學至乎禮而止矣,夫是之謂道德之極」。在西方古代文化中,「道德」(Morality)一詞起源於拉丁語的「Mores」,意為風俗和習慣。

(1)性道德起源擴展閱讀

道德是引導人們追求至善的方向。它教導人們認識自己,對家庭、對他人、對社會、對國家應負的責任和應盡的義務,教導人們正確地認識社會道德生活的規律和原則,從而正確地選擇自己的生活道路和規范自己行為。

馬克思主義認為,道德是一種社會意識形態,它是人們共同生活及其行為的准則和規范。不同的時代、不同的階級有不同的道德觀念,沒有任何一種道德是永恆不變的。

道德不是天生的,人類的道德觀念是受到後天的宣傳教育及社會輿論的長期影響而逐漸形成的。這是一種道德相對主義,與之相反的主張則稱為道德絕對主義。道德很多時候跟良心一起談及,良心是指自覺遵從主流道德規范的心理意識。

② 道德起源和本質是什麼

關於道德的起源,在馬克思主義學說誕生以前有幾種不同的見解(神啟論、天賦論、進化內論、感覺慾望論)容。道德的本質是社會經濟關系的反映,歸根到底是由經濟基礎決定的,社會經濟關系的性質決定著相應的道德體系的性質,它所體現的利益關系決定著道德的基本原則和主要規范。

簡述道德的起源和本質

神啟論:道德來源於神的啟示。

天賦論:道德是人先天所具有的稟賦。

進化論:道德觀念起源於動物的「社會」意識或互助性。

感覺慾望論:道德來源於人的自然本性的欲求。

馬克思主義的道德起源論:馬克思主義認為,道德的產生有其主觀條件和客觀條件,其客觀條件是指人類在社會生活中,由於生產和生活的需要,形成了復雜的社會關系,在這種復雜的社會關系中存在著各種復雜的利益關系和矛盾;其主觀條件是指人的意識有了一定程度的發展,開始意識到這種利益關系和矛盾需要加以調整。

③ 人之初性本善屬於哪一種道德起源說

起源於儒家和道家。性本善,那個性指的是本性。性本惡,那個性指的是習性。六祖慧能大師講的何期自性,本自清凈,那個自性指的是佛性,沒有善惡,沒有對立。

④ 什麼是道德的起源

道德起源是道德在人類歷史上發生和形成的過程。中外倫理思想史上回對道德起源有各種不同著法。答宗教神學的倫理學把道德歸結為上帝或神靈的意志和啟示。奧古斯丁《天國》認為人間的善惡是按「造物主法則」和「神聖的天道」安排的「天然的順序。伊斯蘭教《古蘭經》說,人間的善惡乃真主的旨意。
除獨一的安拉以外別無主宰"。中國古代,董仲舒把天視為最高的人格神,認為仁義制度之數,盡取於天'唯理主義說把道德說成是理念或「天理」的產物。蘇格拉底、柏拉圖斷言「善的理念」是「超乎存在之上」的至善或善本身,德行是靈魂對至善的回憶;黑格爾也認為美德是對精神或倫理精神的向我意識;中國宋明理學家二程和朱熹認為「天理」、太極只是個極好至善的道理,是天地人物「萬善至好的良德;另一些倫理學家把道德起源歸結為人的先天的「善良意志」或良心。康德認為道德律令是由「先於經驗純乎自發」的善良意志所產生的,聲稱:位我上者燦爛星空,道德律令在我心中。

⑤ 道德的起源的科學解釋及其本質是什麼

道德的起源

實踐或活動起源於慾望,而非理性。理性只能分辨對錯,而不引起任何活動,慾望正好相反,它能夠引起活動,卻不能分辨對錯。慾望能夠服從理性,也能夠反對理性。

服從理性的慾望導致良好的選擇,反對理性的慾望導致較差的選擇,而道德正在於這種良好的選擇,所以說道德從根本上起源於慾望和理性的統一。

進一步來講,慾望是由感覺引起的,感覺又分為快樂和痛苦。快樂來源於愛好,痛苦來源於討厭。凡熱愛一事物者,該事物就能夠給他以快樂,所以愛好道德者,道德也使得他快樂。因此,道德與快樂並非不可兼得。

在沒有養成習慣之前,快樂常常誘導我們選擇做不道德的事,痛苦則迫使我們選擇做不道德的事,所以做一個道德的人並不容易。但是,良好的選擇習慣一旦養成,道德的活動本身就能夠帶來快樂,這種快樂又誘導我們選擇做道德的事情,所以做一個道德的人也可以說並不難。

特別要注意乃是從小就養成一個好習慣,因為好習慣既然特別的有助於增進人的幸福,壞習慣自然也就特別的能夠損害人的幸福。

道德的本質

馬克思主義認為,道德是一種社會意識形態,它是人們共同生活及其行為的准則和規范。不同的時代、不同的階級有不同的道德觀念,沒有任何一種道德是永恆不變的。

道德不是天生的,人類的道德觀念是受到後天的宣傳教育及社會輿論的長期影響而逐漸形成的。這是一種道德相對主義,與之相反的主張則稱為道德絕對主義。道德很多時候跟良心一起談及,良心是指自覺遵從主流道德規范的心理意識。

(5)性道德起源擴展閱讀

「道德」這個詞我們都很熟悉,每個人也都願意做一個有「道德」的人,你要說某個人沒有「道德」,他肯定會跟你急。

並且每個人都覺得「道德」 在自己這邊,沒「道德」的全是別人,所以大家都喜歡用自己定的「道德標准」評判別人,現在的名詞叫「道德綁架」,那究竟什麼是「道德」呢?下面簡單聊一下個人看法。

最早「道德」這兩個字其實是分開的,「道」到「道」,「德」是「德」。

「道」指的是萬事萬物運行的規律,大自然的次序關系,這個很容易理解,春種秋收,這就是道;蘋果熟了自然落地,也是道;白天太陽升起,晚上月亮出來,這也是道。

「德」者「得」也,既然明白了宇宙萬物的運行規律,那就要隨順大自然的規律,按照自然規律去做人做事,這就叫做德,比如父母慈愛兒女,這就叫德;兒女孝順父母,也叫德;與自然環境和諧相處,也是德。

「道德」這兩個字最早連起來用,見於荀子著的《勸學》篇:「故學至乎禮而止矣,夫是之謂道德之極」,從此人們就一直沿用下來,什麼意思呢?

那就是做人做事應該遵循自然規律,道德代表了社會的正面價值取向,用以衡量人們行為是否正當合理,與法律相輔相成,共同起到維護社會穩定、促進社會和諧的作用。

但我們現在社會,道德的觀念已經很模糊了,所以大家總覺得「道德」這個詞很空洞,很虛,沒什麼固定標准,其實就是因為我們傳統文化教育缺失太嚴重了。道德其實是有標準的,但你首先得了解這個「道」,不懂得「道」,當然就不知道什麼是標准了。

道德一般是建立在宗教信仰的基礎上的,沒有信仰為基礎的道德,是很脆弱的,往往只停留在口頭上,不堪一擊。

比如,孝順父母這一條,就是隨順人的本性,就是道德,無論儒釋道哪家,首先都是講孝道,孝道是做人做事的基礎;你孝順父母,就是道德;不孝順父母,就是違背道德。現在很多人不相信道德,就是因為缺乏信仰,缺乏正確的人生價值觀,才迷惑茫然、浮躁不安。

我們平日經常說的「良心」,也是一種道德,因為我們每個人的本性其實都是善的,所以我們做善事的時候,就會感覺很舒服,很喜悅,就是因為順應了我們的自然本性:做惡事的時候,就會感到不安,做賊心虛,就是因為違背了我們的本性,這叫不道德。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道德

⑥ 道德起源的說法

#先談談道德起源的問題,一個事物的起源無非有兩種:一個是大自然中原生的,這個世界上本來就存在的;另一個是來自人類的,在人類生存發展當中創造出來的。對於道德起源的考察也可從這兩個方面展開:

道德源於世界本身:
超自然論:討論道德肯定繞不開宗教,道德行為准則一直是各種宗教的重要組成部分。宗教的道德觀認為:道德來源於某個更高級的存在物:神,上帝,阿拉,佛陀等等。這些存在本身就體現了至善,啟示人民什麼事公正或善,什麼是不公或惡。如果人們要有道德就得奉行這些原則或者這些存在物的教導,否則即是不道德的有罪的,並且通常因其罪過受到現世或永恆的懲罰。

超自然論存在的問題:宗教是基於信仰的,僅僅是一種信念,從古至今無數的神學家對神進行過論證,但至今也沒有任何確定性的證據表明超自然存在物的存在。此外,各宗教信仰的神和道德原則也各不相同,即使確證神的存在,那人們應該接受和遵循哪一種呢?
自然法則論:道德總是以某種形式蘊含於自然界當中,存在著物理定律般的道德「自然法則」,如果人們有道德就會從自然當中發現並堅守這些法則。

自然法則存在的問題:仔細考察物理自然法則,比如萬有引力定律,它們同我們有關道德的法則是大不相同的。向空中拋出物體,物體總要落回地面,受萬有引力定律支配。牛頓描述了這種不斷發生的物理現象,並稱之為「自然法則」。這一過程的關鍵詞為「描述」,因為所謂的自然法則是描述性的,而道德法則是規定性的,規定人們「應該」或「應當」怎麼做。我們不能說空中的球應該落下,如同我們說人應該行善一樣。萬有引力定律說的是球將要落下,從而描述而不是規定了球的動作。

道德源於人類創造:

考察我們所知的道德命題幾乎都是關於人的,人應該怎麼做,人應該遵循哪些原則和行為准則等等。設想有一天世界上如果沒有了人,那麼還有道德的存在嗎?當且僅當有了能夠評價事物的有意識的人在場時,事物才有了本身的道德價值,能被分為善,惡,正當或不正當。換句話說,若沒有人就沒有道德。

那麼道德如何在人類文明的過程當中產生呢?
人擁有趨利避害的本能。去做有利自己的事,避開對自己有傷害的不利因素,從人類這個物種誕生以來都是人類的生存策略。我們可以合乎邏輯的設想,在遠古時代作為群居動物的人類很早就發現他們團結在一起比相互隔絕能做更多的事。無論是狩獵,耕種,抵禦外敵,繁衍下一代,在結為團體的環境中比作為孤立的個人更能順利的完成這些生存任務。所以結群而居成為了人類最重要的生活方式,最符合人類自身利益的生存手段。
群居生活有其優勢,但也隨即產生了一些問題。許多個體結為一個團體,雖然團體符合絕大多數成員的生存利益,但也無法完全避免團體成員與成員之間,成員與團體整體之間的利益沖突與矛盾。若每個成員都為一己私利與其他成員發生爭斗,就會陷入「一個人與每個人的戰爭」,結果就是個體與種群都走向衰落。所以當這些沖突與矛盾發生之時,團體需要有一個評判標准一個大家共同遵守的行為准則,每個人都犧牲一部分非必要的個人利益,換取更基本更必要的個人利益與團體利益。所謂道德也就此確立。人類依靠確定和遵循道德原則,鼓勵人們相互合作,使人們免於恐懼,不必擔心自己被殘害,被殺死,被欺騙,被偷竊等等。
道德規范即已產生,那麼保證其得以實行的社會手段也應運而生。人固有的一些原始的,自私的沖動有些必定會道德規范的實施起阻遏作用,此時道德就藉助團體中全體成員的輿論,宗教先知或政治領袖而施行。遵循道德得到社會輿論的贊賞與支持。違背道德的行動,必定遭到社會輿論的譴責與排斥。宗教由於鼓吹道德規范的背後有全知全能之神的賞罰權力支持,「行善進天堂,作惡入地獄」成為一股強大的制裁力量鞭策人們按照道德規范行動。而政治領袖也將道德同他們的政治權威相聯系,頒布各種道德律令,告訴人們需要做什麼,禁止做什麼,遵守可得到相應獎賞,違背將得到嚴重處罰,這也是法律的起源。這時團體中的每個成員都懂得:「要做好事不做壞事符合我的自身利益,因為這樣做我就受益,不這樣做就會被排出團體或受到懲罰。」
綜上,道德起源於人類的需要,由於認識到以合作和有意義的方式生活在一起的重大價值,所以依靠生活經驗和理性,制定了一套社會生活中共同遵守與維護的行為准則和價值觀,宣布善與惡的內容,鼓勵人們行善,禁止人們做惡,以促進共同的福利與發展,使得人們盡可能一起生活得和平幸福。

⑦ 道德的起源

在馬克思主義產生以前,關於道德起源的觀點,要麼是主觀唯心主義,要麼是客觀唯心主義,要麼是舊唯物主義形而上學的分析,均無法正確揭示道德的起源。
馬克思主義道德觀認為,道德的起源問題必須從「物質生活的生產方式制約著整個社會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過程」這一實際出發來認識和把握。
第一,勞動是道德起源的首要前提。道德是人類社會的特有現象,動物的本能行為中不存在真正的道德。
勞動創造了道德主體,勞動在創造人的同時,也形成了人與人之間的關系,隨著勞動的進一步發展,人與人之間、群體與群體之間的利益關系日漸清晰,包含自由、責任等內容的道德逐步得到確認。
因此,勞動創造了人和社會,是道德起源的第一個歷史前提。
第二,社會關系是道德賴以產生的客觀條件。
可以說正是社會關系的形成和發展產生了調節各種關系,特別是利益關系的需要,道德恰恰是適應社會關系調節的需要而產生的。
第三,人的自我意識是道德產生的主觀條件。意識是道德產生的思想認識前提,人只有在社會實踐中充分意識到自我作為社會成員與其他動物的根本區別。意識到自我在社會中的角色與地位意識到自我與他人或集體不同的利益關系,並由此產生調節利益矛盾的迫切要求是道德才得以產生。

⑧ 簡述道德的起源和特徵。

道德的起源:

道德從根本上起源於慾望和理性的統一,實踐或活動起源於慾望,而非理性。理性只能分辨對錯,而不引起任何活動,慾望正好相反,它能夠引起活動,卻不能分辨對錯。

慾望能夠服從理性,也能夠反對理性服從理性的慾望導致良好的選擇,反對理性的慾望導致較差的選擇,而道德正在於這種良好的選擇。

道德的特徵:

道德的准則是自由,而把自由又定義為既不壓迫人,也不受人壓迫,具體來說,不可以強求古人遵循今人的道德,也不可以強求小孩遵循成人的道德,也不可以強求女人遵循男人的道德。

也不可以強求窮人遵循富人的道德,也不可以強求發展中國家遵循發達國家的道德,這種說法反過來也是正確的,不可以強求今人遵循古人的道德。

也不可以強求成人遵循小孩的道德,也不可以強求男人遵循女人的道德,也不可以強求富人遵循窮人的道德,也不可以強求發達國家遵循發展中國家的道德。

(8)性道德起源擴展閱讀:

道德是人類社會生活中所特有的,由經濟關系決定的,依靠社會輿論、傳統習慣和人們的內心信念來維系的,並以善惡進行評價的原則規范、心理意識和行為活動的總和。

是社會物質條件的反映,是由一定的社會經濟基礎所決定的一種社會意識形態。社會經濟基礎的性質決定各種社會道德的性質,有什麼樣的經濟基礎,就有什麼樣的社會道德。

而在社會經濟關系中居於統治地位的階級,其道德也必然居於統治地位。社會經濟基礎的變化,又必然引起社會道德的變化。可以說,利益是道德的基礎。

⑨ 性文化的起源

中國古代性文化是中華民族在長期歷中形成的性觀念、習俗、行為,以及有關於性的知識、文藝、道德規范和諸般社會體制等。
中國屬大陸性多民族國家,中華民族由50多個民族所組成,受不同地域、經濟、文化因素的影響,有著各具民族特色的性文化。中國各民族的發展極不平衡,雖然隨著交通的發達,人員交往(包括通婚、商貿往來和爭戰)等民族之間的交融,在不同程度上促進了相對落後民族的文化發展,但始終不能達到同步,因而表現出一定的性文化差異。另一方面,性文化又有其特殊性,在同一時代的不同地區之中性文化便可有相當的差異,例如游牧地區一般較農業地區對性更為寬容。而即便在一時代同一地區中也還存在著階層上的區別,例如「士大夫——市民——鄉民」之間的區別,但見於經傳的通常只是士大夫的性文化觀,市民的性文化觀或可見於小說和野史,而鄉民的性文化觀卻較難考查。在朝代更迭戰亂飢荒時期人口大規模流動的情況下,性關系常變得鬆散,而在農業定居已穩定若干世代的情況下,宗族和宗教等傳統勢力就會給性關系帶來種種難以逾越的限制。
漢族是中國的主體民族,佔全國人口的90%以上。漢族先民曾經歷漫長的原始公社時代,經過「知母不知父」的母系氏族部落階段。至黃帝以後,轉為父系氏族部落,並進入部落聯盟時期。歷史傳說反映出,漢族遠古先民包括來自羌、夷、苗、黎等不同氏族部落集團的人,經過漫長的歷史年代的接近、交往和斗爭,逐步融合為同一族體。這一融合過程延至春秋戰國時期,分布區域也擴展至東北遼河中、下游,西北洮河流域,西南巴蜀黔中,東南湖湘吳越等廣大地區,在秦朝漢代國家統一的條件下,形成為漢族。自秦漢至今的2000多年間,歷代都有不少漢族人民通過屯墾、移民、擄掠、流亡等方式移居邊疆各地,與邊疆少數民族交錯雜處,共同開發邊疆,其中不少從而融入當地少數民族之中。
另一方面,邊疆各民族內遷,與漢族雜處,往往大都融入漢族之中。由於漢族歷代均佔全國人口的絕大多數,故在經濟、文化、政治制度等方面的發展中,起了主導作用。
古代漢族社會倫理道德和立法的基礎是「三綱」和「五常」。即「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和「仁、義、禮、智、信」。這是漢代思想家董仲舒(公元前179-前104)根據「天人相與」的神學觀點、發揮春秋時期孔、孟儒家學說總結而來,其後一直成為中國封建社會的國家觀念。與此相聯系的是中國古代社會根深蒂固的宗族觀念。漢族通行一夫一妻制婚姻,但封建士紳階層普遍存在納妾現象,在親屬的親疏觀上,以父系為中心。父系家族的延續被認為是至關重要的頭等大事,故漢族古代的人口觀主張「多子多福」。在此基礎上,子對父應盡忠盡孝,其中孝是忠的基礎,忠是孝的最高體現。這種宗法制度的擴大,則表現為「子民」對最高統治者「天子」的道德規范。所以神權、政權、族權、夫權成為禁錮人們思想,尤其是禁錮和壓迫女性的工具。
在高度發達的農業與手工業生產的基礎上,古代中國創造了燦爛的文化,具有鮮明的特色,在世界文明發展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無論政治、軍事、哲學、經濟、史學、文學和藝術等方面,都擁有眾多影響深遠的代表人物和作品,其中在諸如漢文史學、文學和藝術的文獻中,保存有不少性文化內容。古代科學技術如天文、數學、農學、醫葯學、建築學和冶煉術等方面,都對世界科學技術的發展作出了突出的貢獻。屬於古代醫學分支之一的中國古代房中術,遠在2000多年前的秦代前後即已基本成型,其學科內容已相當於今日的性學。
中國性文化博物館
中國性文化博物館目前收藏了2000多件罕見的性文物,陶瓷、春宮圖、青銅器等等。
這些性文物都是過去深藏不露、秘不示人、難得一見的,而且形式千姿百態,雕塑、繪畫、雕刻、書法、詩詞等濟濟一堂,有不少展品已經是國家的孤品和珍品,全國罕見。
中華民族是一個歷史悠久、文化遺產豐富的民族,其社會、風俗、生活習慣有著濃厚的東方色彩,與西方各國有著顯著的文化差異。孟子曰:「食、色性也」。說明我們的祖先對性文化持有非常開明的態度。隨著人類文明的不斷進步,今天的我們更會用異樣的眼光去看待性文化。

⑩ 道德起源的四種理論

一、神源論(亦稱「神啟論」):道德來源於神的啟示。客觀唯心主義。 董仲舒:「王道之三綱可求於天」,「道之大源出於天」之說。孔子「天生德於予」,把道德起源歸於天。 歐洲中世紀的科學家認為道德起源於上帝,基督教的「摩西十戒」(孝敬父母,不殺人,不姦淫,不偷盜,不作假證陷害他人,不貪不義之財等);佛教「五戒」(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飯酒)說成是上帝神明對人的啟示,後來,成為宗教的道德戒律,這是一種客觀唯心主義的理論。
二、 心源論(亦稱「天賦論」):道德是人先天所具有的稟賦。人的先天固有善良或邪惡的意志。主觀唯心主義。 孟子「人之初,性本善」的「性善說」,荀子「人之初,性本惡」的「性惡說」等。孟子說:「仁義禮智,非由外鑠吾也,吾固有之也」,意思是說仁義禮智之類的道德規范不是後來形成的,根源於人心,是先天固有的良知。 德國近代哲學家費爾巴哈認為,道德根源於人的「趨樂避苦」的天性。快樂的有益的是善,痛苦的有害的是惡,善良是從本性中產生的。
三、庸俗進化論:道德觀念起源於動物的「社會」意識或互助性。機械唯物主義。 德國的思想家考茨基從動物的本能中尋找道德的根源,如「合群」、「母愛」等,把人的道德看成是動物本能的演化。
四、感覺慾望論(亦稱「自然論」):道德來源於人的自然本性的慾望 舊唯物主義者反對從神出發,而從人出發,反對神道主義,主張人道主義,認為道德的本質是人性的自然表現,是人的真實的、健康的「本性」,而惡行、罪過只不過是人性的歪曲。它使道德從虛幻的天國拉回到了世俗的人間,但他們所說的人的本性是抽象的人性,脫離了社會關系的永恆的人性,因而最終與唯心主義殊途同歸。

熱點內容
包攬合同法律責任 發布:2025-01-12 22:29:39 瀏覽:548
日本民法典原則 發布:2025-01-12 22:04:20 瀏覽:273
簽具有法律效力的協議怎麼寫 發布:2025-01-12 21:56:01 瀏覽:818
按合同法的規定合同生效後 發布:2025-01-12 21:26:15 瀏覽:941
人類道德的最初表現形式 發布:2025-01-12 21:02:00 瀏覽:377
財政撥款屬於企業所得稅法規定的不征稅收入 發布:2025-01-12 20:29:09 瀏覽:577
什麼叫具有法律效力的合同 發布:2025-01-12 20:26:00 瀏覽:336
招商管理條例 發布:2025-01-12 20:12:39 瀏覽:931
王哲律師 發布:2025-01-12 20:09:00 瀏覽:161
一村一法律顧問責任 發布:2025-01-12 19:59:30 瀏覽: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