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呂祖道德經釋

呂祖道德經釋

發布時間: 2022-04-29 01:57:02

1. 呂祖呂純陽著書除了道德經心傳外還有哪些,請盡量全點

呂祖百字銘,很重要修證功夫,南懷瑾老師有過講解。

2. 呂洞賓祖先說的「五千言之書,盡人而知,為道德之經,而五千言之旨舉世而難傳,道德之脈非修人不能傳」何

可以來從史記、古文觀止等源書入手。直接閱讀原文。最好就是有些字句有注釋的,這樣一邊看一邊學古文閱讀。
呂純陽解道德經,那是呂純陽的解法。王弼有王弼的解法,河上公有河上公的解法。唐人解讀老子,則老子成為唐老子;宋人解讀老子,則老子成為宋老子。不同的人,不同時代的對道德經的解讀,都是不一樣的。
所以呂洞賓的說法也就是呂洞賓的說法而已,而不一定完全是道德經的真義所在。
所以,只有老子才能發現老子。也就是你是這樣的一個人,才會對老子產生興趣。道德經本身就說: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下士聞道,大笑之。
只能說,道德經本來是屬於」道家「的,到了東漢之後,就變成」道教「的了。修神仙是道教所涉及的領域,而非道家本義。

3. 道德經!不是呂洞賓寫的么

道德經的作者是老子。
《道德經》,又稱《道德真經》、《老子》、《五版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國古代權先秦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為其時諸子所共仰,是春秋時期的老子(即李耳)所作的遠古語錄體。在秦時《呂氏春秋·注》稱為《上至經》,在漢初則直呼《老子》。自漢景帝起此書被尊為《道德經》,至唐代唐太宗自認是老子李耳之後,曾令人將《道德經》翻譯為梵文。唐高宗尊稱《道德經》為《上經》,唐玄宗時更尊稱此經為《道德真經》。

4. 「道」這個字的含義應該怎樣理解

道是過程。這是道的第一層含義。道不僅是對萬事萬物的系統性、整體性的概括,而且是對萬事萬物發展過程的高度抽象和概括。道不是一種靜態的形而上實體,而是一個過程。道的過程性表現為道生萬物的過程,即老子說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就是說,道轉化為一,一轉化為二,二轉化為三,三轉化為萬物。在這一過程中,道循環往復,「周行而不殆」,它的運動周期是「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它逐漸的離開,離開得越來越遠,遠到一定程度又返回來。萬物又復歸於道。道的過程性是由只能用混沌理論說明的各種關系構成的,因此,道也是關系。

道是本原。這是道的第二層含義。道是天地萬物之母,無和有都來自道,是道的不同角度的名稱。這是最為玄妙和深奧的。道是萬物的本體和來源。天地萬物都是由道演化而來。道作為本原,是渾然一體的東西。老子指出,「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玄之又玄,眾妙之門」,「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天下有始,以為天下母」。就是說,道是天下萬物的本原,這里「始」、「母」、「根」、「門」等等都含有本原的意思,但是,它們有層次的區別。作為本原,它具有唯一性,它無前無後,無上無下,「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先」,它象是在天帝的前邊,然而在它之前卻沒有什麼存在。「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在沒有天地之前,它就存在了。作為本原,它是物質的東西,「道之為物,惟恍惟忽,其中有物,其中有精,」

道是規律。這是道的第三層含義。道是物質運動的規律,道是天地萬物變化的終極原因。老子指出,「道者萬物之奧」,就是說,道是萬事萬物運動的規律。道是普遍存在的,「大道泛兮」,道存在於一切事物之中,貫穿於一切事物發展過程的始終,萬物從道起源,又回歸於道,「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靜,復命曰常」,返回本性是事物發展的永恆規律。作為規律的道,是看不見,聽不著,摸之不得的。所謂「夷、希、微」,它是「無狀之狀,無物之象」,但是一切都受到它的支配和制約。道的規律是不可抗拒的,不能違反的。只有遵循道的規律,堅持「無為」的原則,才能把事情辦好。否則,「物壯則老,是謂不道,不道早已」,違背了規律要受到規律的懲罰,下場是極其可悲的。

道是法則。這是道的第四層含義。老子把道視為必須遵循的法則,他說,「故從事於道者,道者同於道」,他要求人們要堅持,遵循道的法則。又說,「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以知古始,是謂道紀」,意思是要遵循古代的法則,駕馭現實的實有,以認識歷史的規律,這就是遵循道的法則的具體表現。廢棄了這一原則,有了仁義,「大道廢,有仁義」老子主張「唯道是從」,「貴食母」,即是要堅持道的法則,按道的法則做事。道也是觀察事物的永恆法則。「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閱眾甫,吾何以知眾甫之然哉,以此」就是說老子自己就是用道的法則觀察萬事萬物的,給人們作出了榜樣。老子認為,人們對道的法則的態度是有區別的。「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上等人能夠堅持道的原則,而且身體力行。至於其他人,肯定是相形見絀了。「孰能有餘以奉天下,唯有道者」,堅持道的原則的人,才能把自己有餘的奉獻給社會。是否按道的原則辦事,結果是不一樣的。「天下有道,卻走馬亦糞,天下無道,戎馬生於郊」,堅持道的原則,天下和平安定,放棄道的原則,則會陷於兵荒馬亂之中。按道的法則去作,道會成全你的,「同於道者,道亦樂得之」。最後,道的原則是最高原則,而且有很高的價值,「天之道,利而不害」。

道的特徵

道的客觀性。道是客觀的,它是萬物的本原。作為本原的道與自然是同一的,它就是自然,老子說,「道法自然」。「道之為物,惟恍惟忽,其中有物,其中有精」,「夷希微」三者混而為一,它是沒有形狀的形狀,無物卻有象。道是真正的混沌,混沌是客觀存在的,它是無序的有序。「無」和「有」是道的別名,都是客觀的。道創生了萬物,而且養育萬物,道對萬物「生之畜之」。

道的普遍性。道是普遍存在的,「大道泛兮,其可左右」,道象泛濫的江河,到處流淌,上下左右,四面八方,都有道的存在。道無時不在,「自古及今,其名不去」,道是永恆存在的。道的普遍性決定了它的巨大的包容性和蘊含性。「道之在天下,猶川穀之於江海」,它把大江大海都能包容,可見它的普遍性與無限性。「上善若水」,「水幾於道」。水是普遍存在的,當然道也是普遍存在的了。

循環往復。道的運動過程是周而復始,循環往復的。道永恆存在,運動不息,循環運行。「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道從起點離開,越離越遠,達到一定限度,又返回來。它「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循環往復的運行,沒有衰敗的時候。總是從起點開始,最終又回到起點,形成一個圓圈。這與太陽一天的視運動形成的圓圈是很相似的,也與一個太陽年的周期類似,二者存在著同構性。東西南北的方位順序與春夏秋冬的時間順序相認同。空間聯系著時間,時間聯系著空間,時空是統一的。從時間可以認識空間,從空間可以認識時間。

對立統一。道是一個復雜矛盾的統一,最大的矛盾莫過於陰與陽的矛盾,這類似於黑格爾的肯定與否定的矛盾。「萬物負陰而抱陽」,「一陰一陽謂之道」。陰與陽是道的功能和屬性,而道是二者的統一。與此相聯系的是「無」與「有」的矛盾,這二者是道的別名,道的化身。它們是相輔相成,相互轉化的。沒有「無」就沒有「有」,沒有「有」,就沒有「無」。此外,還有一系列矛盾關系,諸如,難易、禍福、強弱、剛柔、美惡、善與不善等等。老子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辯證法大師。他的論述中,包含著豐富的辯證法思想。

無為。無為是道之子,是道的本性,道的體現。天道自然無為,道「無為而無不為」。它什麼也不做,但是什麼都做成了。天得到它,變得清朗,地得到它,變得寧靜,無為的思想貫穿全篇。老子把道的自然無為,轉化到人身上,要求人們象道那樣自然無為。他指出「為無為,則無不治」。人們只要堅持無為的原則,什麼事情都能辦好。道虛。道虛是道的狀態,它無形無象,無處不在,沒有邊際。它又無時不在,無始無終。它是最大的虛空,它產生出萬物,是萬物的宗主;裝載著萬物,永遠也裝不滿。它的作用無窮無盡,道虛的作用就是無的作用。它能化解萬物的矛盾,協調萬物的關系,與萬物混而為一。

《呂祖明道說》對「道」字的解釋

《呂祖明道說》中呂洞賓認為「道」字從「首」從「辵」,「首」指「先天一炁」;「辵」義為乍行乍止。「有先天一炁之道存焉。何言之?性非此道不能圓,命非此道不能了,其事非人不敢言。故道家巧譬曲喻,而有玉液了性,金液了命之說。夫玉液金液者,即先天一炁之道也。其所以生天生地生人生物者,此道也。鬼神所以能為造化之跡,而為二氣之良能者,亦此道也。」「首者先也,取先天一炁之義也;辵者乍行乍止也。」

道,是天地萬物的客觀規律,無論是自然規律,還是社會規律。都是客觀規律的一部分,所以老子道家提出無為而無不為。無為不是無所作為,而是不妄作為。從另一方面來說,就是不違背道的規則而妄為,也就是不違背宇宙萬物的客觀規律而妄自非為,因為不違客背觀規律,遵循客觀規律而為,所以無所不為,就是什麼都可以做,只要你遵循道,遵循客觀規律。

那為什麼說道是不能說出來的,一說出來就不是恆常的道呢?因為人總結出來的道不一定是准確的道,比如說牛頓的萬有引力,就是道,曾是自然客觀規律的一條不可違背的法則,但後來愛因斯坦不也證明這條法則在微觀世界中行不通。這不就是非常道嗎?但我們人要認識客觀規律,就要給它下個定義,定個概念,這個概念就叫名,而這個名不是更篇離了客觀規律的實質了嗎?但終究要比不下定義的好,這是我對道德經的一個感悟。

5. 請專業人士推薦幾部道家修行方法的書 簡單點的 比較容易入門

二、文始派必修書目:

關尹子、文始真經、仙學真詮

文始大道抉微、修真隱訣、通玄真經

文子纘義、文始經玄義

三、北派必修書目(兼參中派書目):

參同契闡幽、參同契發揮、參同契釋疑

邱祖全書、邱祖全書節輯、丹道秘書老子道德經講義、丹陽語錄、太乙金華宗旨

太上清凈心經、古書隱樓叢書、重陽祖心法

悟真篇闡幽(悟真為南宗書,闡幽則為北宗書)、悟真篇正義

悟真篇外書、玄宗正旨、紫清指玄集

靈源大道歌、孫不二女丹詩、列真語錄輯要

樵陽經、修道秘要、道書十二種

白玉蟾全集(白為南宗,書則為北宗必讀書)、龍門大成集

邱祖西遊記

四、南派必修書目(兼參東派書目):

悟真篇三注集注合刊(正統南宗聖經共十一宗注)、金丹真傳

悟真秘旨、大丹真傳問答語錄、陶素耜道言五種

悟真直指、悟真四注

馬祖心法秘傳(丹陽為北真,本書兼闡南派秘旨,以其究屬陰陽所成也。)

金丹四百字、還源篇、復命篇

翠虛篇、南宗修真指要、白玉蟾全集

五、東派必修書目(兼參南宗書目):

方壺外史(包括丹經之測疏注釋凡十三種,著作凡四種)、證道秘書十七種

證道一貫真機、金丹抉隱、呂祖心法五篇注

聖真修道全旨、大丹捷要、潛虛翁口訣秘鈔

六、西派必修書目(兼參三豐派書目)

太上十三經注釋(包括太上丹經十三種)、道竅談三車秘旨合刊

大洞老仙經發明、無根樹道情詩二注、文終經

後天串述、圓嶠內篇、性命雙修要旨

七、中派必修書目:

道統大成集、中和集、老子道德經精義

樂育堂語錄、性命圭旨、規中指南

毅一子、仙學正傳

八、三豐派必修書目:

張三豐全集、張三豐大道指要、玄譚全集

性天正鵠、無根樹詞注釋、太極煉丹秘訣三豐心脈、三豐玄指

九、青城派必修書目:

青城秘錄(包括書凡十三種)、青城玉房訣、玄宗雙修指要

大道玄指、崆峒微傳、通玄子道書四種

十、伍柳派必修書目:

天仙正理直篇、伍真人大丹問答、丹道九篇(即仙佛合宗)

金仙證論、慧命經(伍柳仙宗即繫上五種書)

養生內功秘訣(包括金仙證論與慧命經)、天仙論語

內金丹心法秘旨

十一、三峰派必修書目(兼參東派書目):

三峰丹訣、玄微心印、延生煉己捷要

陶真人養生丹訣、玄機中萃、崆峒秘典

青城秘鈔(非青城秘錄)

房木奇書、三峰丹術大成集、印權金丹秘法

綜上所述,只就各派約略擇要,列舉若干種以供參考而已,凡全出之乩筆或偽托之書,或類涉迷信誕怪之書,或涉膚淺而缺乏學術性之典籍,與乎宗教、方術、占卜、醫葯、神學、天文、輿地……等書目,概未選列。即自由出版社已選刊之書目,亦未列全。惟其中不少書目亦為未出版,或特陸續刋行,或根本無意刊行者,列之只在使世人明有此等經籍耳!

6. {出玄入牝若亡若存}是啥意思

意思是穀神在門戶之間出此入彼,出彼入此,呼吸之細而深,由口鼻之呼吸至於胎息。

該句出自《高上玉皇心印妙經》,是歌頌內丹修煉的法決,撰人不詳,約出於唐宋間,於2009年10月07日由閔智亭註解。

《道德經》曰:「穀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穀神是虛谷中之靈氣,即天谷元神。玄牝即一陰一陽。心中神為玄,腎中氣為牝,神氣合一產生之虛無一炁,便是穀神。若以呼吸論,也可以說呼是玄,吸是牝,呼吸所育之清,便是穀神。

(6)呂祖道德經釋擴展閱讀

《高上玉皇心印妙經》是道教典籍。呂祖曰「只修命,不修性,此是修行第一病;只修祖性不修丹,萬劫陰靈難入聖」。本經便是命功修行之法。

心印經,是闡敷至道之玄機,剖露性命之根蒂。實登真之路徑,為度世之梯航。學者苟能造其理,達其辭,窮神以知化,參玄以入妙,知心為一身之宗,操養不失。

勿塞勿閉,四闥光明,天宇泰定,虛室生白,即心是印,即印是心,心印相融,上下洞徹,如月現於江,如星涵於海,真空寂照,一性超然,不知孰為心,孰為印,至於心印俱忘,神與道俱返其天真,則心印之妙,自我而得之矣。

7. 老子《道德經》養生之道的目錄

第一章總序言
第一節黃帝、老子丹道益人天
第二節西方科學權威贊丹道
第三節中華各界泰斗煉丹道
第四節吳老煉丹道百歲童顏
第二章老子史傳與呂洞賓史侉
第一節《史記·老子列傳》
第二節《老子新傳》
第三節呂洞賓史傳
第三章老子《道德經》呂洞賓秘注之一
第一節張三豐贊老子《道德經》呂洞賓秘注詩
第二節老子《道德經》呂洞賓秘注全文
一、重刊老子道德經呂祖秘注二種肖天石序
二、老子《道德經》釋義河上公舊序
三、老子《道德經》呂祖秘注李明徹序
四、老子《道德經》呂祖秘注釋義凡例
五、道德經釋義卷之上
六、道德經釋義卷之下
第四章老子《道德經》呂洞賓秘注之二
第一節《道德經解》純陽山人序
第二節重刊《道德經解》劉沅序
第三節《道德經解》呂洞賓注
第五章《老子內丹經》
第一節《老子內丹經》原文
第二節老子五十六字內丹道功真訣
第六章尹喜傳承老子《道德經》養生之道
第一節尹喜尹真人傳
第二節尹真人《文始真經》
文始真經直解跋引
關尹子
第一卷一宇篇
第二卷二柱篇
第三卷三極篇
第四卷四符篇
第五卷五鑒篇
第六卷六匕篇
第七卷七釜篇
第八卷八籌篇
第九卷九葯篇
《文始真經》後序
第三節尹真人《東華正脈皇極闔辟證道仙經》序
一、添油接命章
二、凝神入竅章
三、神息相依章
四、聚火開關章
五、采葯歸壺章
六、卯酉周天章
七、長養聖胎章
八、乳哺嬰兒章
九、移神內院章
十、煉虛合道章
第四節尹真人廖陽殿問答
第一升座篇
第二吸提篇
第三始基篇
第四神室篇
第五河車篇
第六秘授篇
第七章老子《道德經》養生之道系列經典選集
第一節《老子說常清凈經》
一、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
二、太上老君清靜經敘
三、無極品第一
四、皇極品第二
五、太極品第三
六、三才品第四
七、道心品第五
八、人心品第六
九、六賊品第七
十、三屍品第八
十一、氣質品第九
十二、虛無品第十
十三、虛空品第十一
十四、真常品第十二
十五、真道品第十三
十六、妙有品第十四
十七、聖道品第十五
十八、消長品第十六
十九、道德品第十七
二十、妄心品第十八
二十一、人神品第十九
二十二、萬物品第二十
二十三、貪求品第二十一
二十四、煩惱品第二十二
二十五、生死品第二十三
二十六、超脫品第二十四
二十七、後記
第二節《道德經》(昆侖山秘本)
第三節《太上老君內觀經》
第四節《老子說五廚經》
第五節《太上老君日用妙經》
第六節《太上老君枕中經》
第八章易道名家唐明邦論老子《道德經》與道家養生要訣
第一節老子《道德經》與道家養生要訣
一、養性貴守和
二、煉身貴守恆
三、飲食貴守淡
四、起居貴守時
第二節老子《道德經》和諧觀
一、謹守心性和諧
二、促進社會和諧
三、維護自然和諧
四、世界企盼和諧
第三節唐明邦:《太極拳贊》
第四節老子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貢獻
一、老子思想涵化諸子百家
二、老子思想激發古代科學
三、老子的養生思想
四、老子是直覺思維的首創者
第五節老子「愛民治國」的政治理想
一、「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
二、「治大國若烹小鮮」
三、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
第九章修真圖淺釋
第一節「修真圖」淺釋
第二節「還精補腦」內丹成,生命再造的工程
第十章關於「中國老子《道德經》誕生地里河南三門峽申報世界文化遺產」
一、本文緣起
二、中國和世界「申遺」形勢競爭激烈
三、三門峽市「申遺」優勢與不足
四、「申遺」工作方略之建議
五、「申遺」工作具體方案
六、附言
第十一章與老子《道德經》養生之道的有關重要文章
一、老子度孔子
二、《鬼穀子全書》中的尹真人內傳
三、羅浮奇人蘇華仁話養生
四、老子《道德經》與養生大智慧
《中國道家養生與現代生命科學叢書》編輯緣起、致責任編輯趙志春的信
……

8. 看呂祖和我對老子道德經的解釋誰對誰非

時寂象滅,理存,是非未分,忠於智者迷於智。

9. 呂祖注道德經與河上公注道德經是一回事嗎

1923年俞平伯與朱自清同游秦淮河 但各寫了一篇散文 都叫《槳聲燈影里的秦淮河》
而呂祖跟河上公都讀了《道德經》 但各寫了一份註解 都叫《道德經解》

10. 道教歷史上的標志性人物都有誰道家祖師是誰

道教作為中國的本土宗教,是在道家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其發展歷史久遠,最早可以追溯到人文初祖黃帝,以下十位可以說是標志性人物:


1、黃帝:人文始祖

黃帝是人文始祖,炎黃子孫無人不知,可是如果說黃帝和道教的關系,可能還有很多人不知道。但是,如果說到另一個概念「黃老之術」,大家可能都聽說過,這里的黃就是黃帝,老指老子。「黃老」並稱,一部分原因在於二者的知識背景的相同,我們現談論「黃老」思想,是把數術方技之「黃」中的內容,與《老子》中的相關內容聯系起來的。

熱點內容
包攬合同法律責任 發布:2025-01-12 22:29:39 瀏覽:548
日本民法典原則 發布:2025-01-12 22:04:20 瀏覽:273
簽具有法律效力的協議怎麼寫 發布:2025-01-12 21:56:01 瀏覽:818
按合同法的規定合同生效後 發布:2025-01-12 21:26:15 瀏覽:941
人類道德的最初表現形式 發布:2025-01-12 21:02:00 瀏覽:377
財政撥款屬於企業所得稅法規定的不征稅收入 發布:2025-01-12 20:29:09 瀏覽:577
什麼叫具有法律效力的合同 發布:2025-01-12 20:26:00 瀏覽:336
招商管理條例 發布:2025-01-12 20:12:39 瀏覽:931
王哲律師 發布:2025-01-12 20:09:00 瀏覽:161
一村一法律顧問責任 發布:2025-01-12 19:59:30 瀏覽: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