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八種道德取向

八種道德取向

發布時間: 2022-04-29 04:48:50

① 「八德樹人」中的八德指哪八種道德品質怎樣理解內涵

摘要 忠、孝、誠、信、禮、義、廉、恥,意在承接中華傳統美德,並賦予新的時代內涵,體現民族生命力的全新價值。在十年的"中華美德"教育實驗的實踐中,通過確定德目體系、編寫教材,逐漸發現"忠、孝、誠、信、禮、義、廉、恥"八種道德,是建構當今學校德目體系的重要依據,這"八德"不僅是5000年來中華民族世代相傳,不斷創造、更新和發展了的中華傳統美德;而且是當今社會生活之中、在大中小學的"學生守則"當中、在市民公約當中、在各行各業的職業道德當中、在治家之道、興業之道、治國之道當中,所浸透著的民族精神。

② 道德層次包括哪些道德

道德層次通常來是指道德自要求的高低、程度上的差別及其上下從屬和相互制約的關系。在中國社會主義階段,道德的層次性主要為以下幾個情況:(1)與社會主義經濟基礎和政治制度相適應的倫理道德要求的總體,可分為三個層次,即人類公共生活准則、國民公德、社會主義或共產主義道德有的分為四個層次,即增加社會主義的職業道德。這些層次,都不包括與社會主義相矛盾的道德在內。(2)共產主義道德體系中道德基本原則和具休道德規范屬不同的層次性,即道德基本原則制約和規定著具體道德規范,具體道德規范是道德基本原則在,定范圍、一定方面的表現和運用:(3)共產主義逍德體系中的每一基本原則和具體規范,因道德境界的高低而分別表現出的不同層次,正確認識道德的"層次」性,有利於團結和引導全體人民在道德上由低層次向高層次發展。

③ 道德表現有哪些方面

個人品德、社會公抄德、職業道德襲、家庭美德,思想品德。

1、「二十字」基本道德規范:

愛國 守法 明禮 誠信 團結 友善 勤儉 自強 敬業 奉獻

2、「五講」

講文明、講禮貌、講衛生、講秩序、講道德。

3、「五愛」

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愛社會主義。

4、社會公德

文明禮貌、助人為樂、愛護公物、保護環境、遵紀守法。

5、職業道德

愛崗敬業、誠實守信、辦事公道、服務群眾、奉獻社會。

6、家庭美德

尊老愛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儉持家、鄰里團結。

④ 公務員職業道德價值取向包括哪些方面

公務員職業道德價值取向是關於公務員在職業道德觀念指導下,在執行公共權力,提供公共產品和服務中,形成的穩定的心理和行為傾向。

加強公務員的職業道德修養的方式有:

1、健全對公務員進行教育的長效機制,加強公務員道德教育和培訓工作,提高公務員道德素養。我們要提高公務員職業道德認識,使公務員深刻理解和把握「以為人民服務為核心」"的行政職業道德要求形成服務人民、服務國家的職業道德觀念。

2、建立和完善道德規范體系。公務人員正確的行政行為,不僅要靠法律規范,而且還要有—定的道德覺悟,特別是正確的行政道德和規范作為判斷是非,評價善惡的標准。我國目前還沒有一套完整的規范體系,使得公務員在日常工作和處理突發事件時在道德上沒有—個可以遵循的統—標准,這也將導致公務員道德失范的現象發生。


3、建立有效的社會監督機制。建立透明的行政機制,政府在實施公共管理過程中,除法律、法規規定不宜公開的以外,與公民個人切身利益密切相關的事項應公開公示,並且把這些信息由媒體通過最容易理解的形式發布。

⑤ 公務員職業道德價值取向的基本內容都有什麼

1、基礎價值取向;(謀求利益最大化)

2、核心價值取向;(建立健全責任監控機制)

3、根本價值取向;(維護社會公正)

4、目標價值取向。(培育高尚人格)

⑥ 請問,「仁、義、禮、智、信」出自傳統文化的哪家學說是什麼意思請詳細解釋和說明。

孟子提出「仁、義、禮、智」,董仲舒擴充為「仁、義、禮、智、信」,後稱「五常」。這「五常」貫穿於中華倫理的發展中,成為中國價值體系中的最核心因素。
仁,不僅是最基本的、最高的德目,而且是最普遍的德性標准。以仁為核心形成的古代人文情懷,經過現代改造,可以轉化為現代人文精神。
義,與仁並用為道德的代表:「仁至義盡」。義成為一種人生觀、人生價值觀,如「義不容辭」,「義無反顧」,「見義勇為」,「大義凜然」,「大義滅親」,「義正辭嚴」等;義是人生的責任和奉獻,如義診、義演、義賣、義務等,至今仍是中國人崇高道德的表現。
禮,與仁互為表裡,仁是禮的內在精神,重禮是「禮儀之邦」的重要傳統美德。「明禮」從廣義說,就是講文明;從狹義說,作為待人接物的表現,謂「禮節」、「禮儀」;作為個體修養涵養,謂「禮貌」;用於處理與他人的關系,謂「禮讓」。這些已經成為一個人、一個社會、一個國家文明程度的一種表徵和直觀展現。北京為迎奧運正大力開展禮儀教育。「禮之用,和為貴」,其價值取向為「和諧」。繼承發揚禮,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需要。
智,從道德智慧可延伸到科學智慧,把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結合和統一起來,這是我們今天仍要發揚的。
信,是做人的根本,是興業之道、治世之道。守信用、講信義是中華民族共認的價值標准和基本美德。
孔子之仁、義、禮、智、信

仁者:仁愛,仁慈,仁義之師之仁。
義:義務,大義,義舉之義。
禮者:禮貌,禮讓,禮義之邦之禮。
智者:智慧,智力,睿智之智。
信者:誠信,信譽,公信之信也。

孔夫子的社會理想「大道之行,天下為公,舉賢任能,修信講睦…..」說的是大同世界。但是他的理想是沒有被當時的社會接納的。春秋五霸、戰國七雄,個個講的是王霸之術,要的是富國強兵,沒有時間聽他鼓噪什麼「禮」、「仁」呀!這樣一個失意者,死後理想也沒有被他的弟子實現,以王霸之術得天下的君王,沒有把他放在眼裡,秦始王「焚書坑儒」、漢高祖劉邦可以「尿溺儒冠」;後來帝王們重視孔夫子了,把他尊為聖人,可只是重提「愚忠」、「愚孝」,在我們所以看到論語里並沒有這么提。
相反,還可以看到「君子事天而不事人」、「良禽擇木而棲,良臣擇主而事。」要是「愚忠」、「愚孝」的話,孔夫子就不應該離開魯國,周遊列國,不該再去求「苟我用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
歷代帝王,並不想實現他的理想「大道之行,天下為公,舉賢任能,修信講睦…..」,只是想採用儒學保得王權不變,因為「夫子」的學說不主張造反,主張的是「仁義禮智信」。
夏、商、周"三代",商因道德腐敗而亡國。周代上下800年,以"禮樂"治國、平天下,逐步形成了一個龐大而復雜的"禮制"體系。"禮"成為調整尊卑貴賤,上下左右人際關系的規范。"我周公,作周禮",周代已成為一個禮的社會、禮的國家,為中國成為"禮儀之邦"開出先河。

春秋時期的齊國,不僅成為當時的霸主,而且道德文化也有了高度發展。管仲(?--前645年)不僅幫助齊國對政治、經濟、軍事進行改革,使國家得以振興和強大,而且對道德在治國中的價值,提出了新的主張。他以為,人的道德行為與其經濟生活狀況有直接關系,故曰"倉廩實而之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又曰"治國之道,必先富民。民富易治,民貧難治",故"治國常富,而亂國常貧"。他提出,"禮、義、廉、恥,國之四維,四維不張,國乃滅亡"。如果全國上下"絕禮"、"絕義"、"絕廉"、"絕恥",人民就會失去正直的本性.民眾的思想就會反復無常.社會就沒有了法度,社會風尚就會遭受危害,國家必然滅亡。這反映了當時社會發展的需要,也是中華道德發展的新標志。禮、義、廉、恥"四維"傳至當今2600餘年,歷久彌新,仍然是當代"以德治國"的核心內容。

春秋末期的孔子(前551年-前479年),在承繼前人智慧的基礎上,創造了以"仁"為核心的哲學思想體系。但是,當時社會上通行的主導道德規范,仍然是自周以來形成的"禮",而不是"仁"。孔子本人的政治主張是"吾從周",其道德理想是用"克己復禮"改變"禮崩樂壞"的時局,從"仁"與"禮"的關繫上,他主張"內仁外禮",從"禮"的政治價值上,他提出"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禮之用,和為貴",能使人際關系和諧是"禮"的最高價值,他認為所有的人都要學禮,懂禮,行禮,否則就不能立足於社會,這就是"不學禮,無以立",他要求學生做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這算是一種道德修煉的真功夫。綜觀孔子以"仁"為中心的道德哲學,他集千年中華道德智慧之大成,是"周人道德之代表"。

孟子(約前372年-前289年)是戰國中期的儒學大師。他的"仁政"思想,主張"民為貴,君為輕,社稷(國家)次之",為後世"民為邦本"等政治倫理奠定了思想基礎。他在哲學上提出了"性善論",為道德及其教育提供了理論依據。他首創了"五倫",提出了"四德":仁、義、禮、智。他將"仁"列為首位,是對孔子思想的繼承和發揚,將"禮"降到第三位,表明周代以"禮"為首的退位。將"智"作為一德,也是對孔子智、仁、勇"三達德"的一種繼承。他認為"四德"源於人的"心",於是提出了"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辱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他認為"無惻隱之心,非人也;無羞惡之心,非人也;無辭讓之心,非人也;無是非之心,非人也"。有無"四心"乃人與禽獸之別也。他還提出"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人格與氣節的標准,對於中國人形成獨立的意志與人格,對形成中華道德精神一直起著重要的作用。

通觀春秋戰國時期,管子早於孔子百餘年,孔子早於孟子百餘年,先後經過三百餘年,完成了對周代以"禮"為核心社會道德的"推陳出新"。從"四維"到"四德",為後世千年中華倫理道德思想的發展奠定了思想基礎。

到了漢代,中華倫理道德進一步系統化。漢代董仲舒提出的"五常":仁、義、禮、智、信。只是在孟子"四德"的基礎上增加了"信",可見"信"已經成為一種公共生活准則,若世人皆不守信,社會生活就難以維持,以致造成社會混亂。從此,自春秋以來所逐步形成這五種道德規范,才真正成為被官方認定、推向社會並影響深遠的道德規范

到宋代,有了"八德":孝、悌、忠、信、禮、義、廉、恥,這其中再次恢復了管仲提出的"四維",去掉了"仁",增加了"孝"與"悌",將家族道德置於首位。隨著中國農業社會的發展,以家庭為本位的農業經濟日益穩定與發展,"家"對於農業經濟的發展,對於社會的祥和與穩定等功能日益突出,"家"乃國之基,"家和萬事興",因此"齊家",家庭與家族的凝聚也就日益重要。多子女大家庭中的人倫關系,已經不僅需要縱向倫理的"孝",更需要調整橫向倫理的"悌",有了縱向的"父慈子孝",又有了橫向的"兄友弟恭",建構一個縱橫交錯的家庭倫理十字架,就有可能實現"家和萬事興"。"家"是"國"的細胞,只要這個細胞健康而充滿生機,整個社會、國家就有可能祥和穩定、發展繁榮,"家固而國寧"。故宋代從"家"與"國"的辯證關繫上,突出"孝悌",並將其置於"忠信"的前面,是一種審時度勢的創造。這"八德"是宋代對中華道德的新建構,是對中華道德的新發展,它一直影響到明清,以致影響到朝鮮、韓國等東亞各國。

從清末到民初,面對西方強勢文化對於中國弱勢文化的沖擊,康有為、梁啟超、孫中山都認為,道德是中國之長項,只要推陳出新,就能夠建構中國的新道德。梁啟超等維新派,試圖以"孝、悌、忠、信"這"四德"為基礎,吸收西方近代道德精華,建構中國新道德。孫中山、蔡元培等提出了"忠、孝、仁、愛、信、義、和、平"新"八德",這是"中體西用"、中西道德精華相融合的傑作。這"八德",調整了"孝"與"忠","家"與"國"的位置,表明民族和國家觀念,高於家族的觀念,既是對古人"教孝即教忠"的繼承,也適應了現代"國家至上"的價值觀。中國在宋代以前,沒有"亡國"意識,只要"家固"便可"國寧",故有"以家為本"的倫理道德觀。到了近現代,西方列強是要吞掉一個個的"國",淪為殖民地國家的人民,在血和淚中領悟了"國破"必然"家亡"的真理。因而,各國人民的"國家觀念"、"愛國意識"不斷強化。孫中山立足中國、面對世界,順乎歷史潮流,將"忠",也就是將忠於祖國、忠於人民放在首位,建構"以國為本"的中華倫理道德觀,代表了中國人民的根本利益。

中華道德發展的歷程表明,以孟子"五倫"為標志,形成了"以人為本"的倫理道德觀,千年之後,宋代以"八德"為標志,形成了"以家為本"的倫理道德觀,又過近千年,清末民初,孫中山以新"八德"為標志,形成了"以國為本"的倫理道德觀。"三個為本"分別成為不同時期道德教化的著重點,反映了不同時代對道德發展的必然要求。道德是歷史的產物,又推動歷史的不斷進步。

而今,中國又從一個全新的視角相繼提出"三個主義"和"三德",即集體主義、愛國主義、社會主義,家庭美德、社會公德、職業道德,進而又鮮明地提出了"以人為本"的思想。"人"、"家"、"國",這"三個為本"在當代的辯證統一,必將反映當今人際關系的新倫理、新道德,並做出新概括,從而建構與小康社會相適應的新道德,在新的千年推動中華道德有新⒄埂?

中國傳統道德發展的歷史告訴我們,道德的產生與發展都是人類社會生活的需要,並隨著社會生活的變遷而變化,這種變化既有基本道德規范數量的增減,也有每個道德規范在不同歷史時期自身內涵的豐富與發展。一些恆久不變的道德規范,是由人類社會生活長久不變的內容決定的,即使這些似乎"千古不變"、相對穩定的道德規范,也是隨著社會的發展而不斷"更新"自己的內涵。因此,每個歷史時代的中國人,都有繼承前人道德智慧的責任,又有"推陳出新"發展中華道德的義務。

承接中華美德與公民道德規范

"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愛、勤儉自強、敬業奉獻",這"20個字"公民道德規范的面世,是新中國成立以來道德建設的新發展,也是對中華美德的新承接。

"愛國守法"中的"愛",是一種"情感",這種"愛"的情感來源於"親情"的"孝"。"孝"乃德之本,在親情"愛"的基礎上,才逐步形成:愛人、愛地、愛天,愛己、愛群,愛家、愛國、愛天下。從個體道德品質形成來看,講"愛"必先講"孝"。

"明禮誠信"中涉及到中華美德的三個"德目","禮"、"誠"、"信"。 突出誠信,是公民道德規范體系的時代特色。誠信建設,要從開發中華民族傳統美德資源當中,去尋求智慧。誠信,是儒家道德體系的基礎,誠者,天之道;思誠,人之道。誠,是真實無妄,是道德的根本,是人間之常道。信,是重諾守信,人無信不立、業無信不興、國無信不寧。誠信之道,是求真務實之道,是人、集體與國家尊嚴的體現,是"立人之道","立政之本",是市場經濟健康發展和社會穩定的黃金律。要極大地提升公民對誠信品德的認同度,要建立維護與建設誠信的相關制度,以營造當代中國誠信之道。正是因為誠信如此重要,黨和政府才明確提出,公民道德建設要以誠信為重點。

"團結友善"體現了中華美德的"寬"與"恕"。這是"多元"社會與國際環境所需要。

"勤儉自強",體現了"勤"、"儉"、"廉"與"恥"四種美德。因為"勤以養廉","儉以養德","知恥近乎勇"。"恥"是個人的"臉",是人的尊嚴,也是國家和民族的尊嚴。無恥,何談自尊、自強。

"敬業奉獻",體現了"忠"與"義"。"忠"的本質是"責任",盡職盡責,忠於職守。"責任",是"敬業"靈魂。"義"是追求、是氣節、是利他,奉獻是"重義輕利","見義勇為","殺身成仁,捨生取義"。

上述解釋若能成立,那末"20個字"公民道德規范之中,就至少包涵了,忠、孝、誠、信、禮、義、廉、恥、勤、儉、寬、恕等,中華美德中的12個基本"德目"。因此,2001年國家頒布的"20個字"公民道德規范,是中國人用了50餘年的時間,付出了巨大歷史代價,經歷了反復探索的歷程,終於形成的基本符合時代發展要求的"公民道德規范"新體系。

中華美德現代轉化與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

任何新道德的生成與發展,都不能脫離民族文化的血脈,都不能割斷本民族道德文化的歷史。歷史已經證明,那種企圖全盤否定歷史,另起爐灶,建構"新的道德體系"的"大手筆",只能是用自己的手提著自己的頭發,離開土地的愚想。歷史也證明,作為民族價值觀的道德建設,不能依靠"進口",否則,民族原有的道德文化被"丟掉",引進來的道德又長期不能在我中華文化沃土上紮根,也就不能為中國人所認同,於是,"舊的"扔掉了,新的建立不起來,造成道德文化的長期"斷裂"與"空白"。道德建設是一個歷史過程,需要一兩代人的不懈奮斗,決非實用主義、急功近利、立竿見影者所能成就。

十年來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和國家教育科學規劃,連續開展重點研究課題"大中小學中華傳統美德教育實驗研究",鎖定的八個核心德目是:忠、孝、誠、信、禮、義、廉、恥,意在承接中華傳統美德,並賦予新的時代內涵,體現民族生命力的全新價值。在十年的"中華美德"教育實驗的實踐中,通過確定德目體系、編寫教材,逐漸發現"忠、孝、誠、信、禮、義、廉、恥"八種道德,是建構當今學校德目體系的重要依據,這"八德"不僅是5000年來中華民族世代相傳,不斷創造、更新和發展了的中華傳統美德;而且是當今社會生活之中、在大中小學的"學生守則"當中、在市民公約當中、在各行各業的職業道德當中、在治家之道、興業之道、治國之道當中,所浸透著的民族精神。為了建構學校傳統美德的德目體系,也為了幫助參加教育實驗的教師與教育工作者,了解"八德"的歷史演變;把握和分辨"八德"精華與糟粕的兩重性;認識"八德"的歷史價值;探討"八德"對現代社會道德問題的回應;掌握提升自身道德修養的路徑。課題組在1999年用了一年的時間,組織 8位文科博士編寫、並由紅旗出版社於2000年初,出版了《大眾道德》叢書,每位博士撰寫其中一部,這8部書是:

《忠——盡己報國的責任》

《孝——生生不息的愛心》

《誠——求真務實的品質》

《信——立身興業的基點》

《禮——人際文明的規范》

《義——人間正道的向導》

《廉——清白正氣的根基》

《恥——人之為人的底線》

依據每個德目的不同功能,這八德又大致可分為四個層面:

第一、"義"與"忠"

"義"——人間正道的向導,是道德靈魂,是道德精神境界和價值導向;

"忠"——盡己報國的責任,是道德核心,是道德自覺意識和價值目標;

第二、"誠"與"信"

"誠"——求真務實的品質,是道德品質,是道德人格要求和經濟價值;

"信"——立身興業的基點,是道德品質,是道德人格要求和經濟價值;

第三、禮"與"廉"

"禮"——人際文明的規范,是道德品質,是道德外在表現和文明價值;

"廉"——清白正氣的根基,是道德良心,是道德外在表現和政治價值;

第四、"孝"與"恥"

"孝"——生生不息的愛心,是道德情感,是道德情感基礎和價值動源;

"恥"——人之為人的底線,是道德心理,是道德心理基礎和價值選擇。

這"八德",從社會、經濟、政治等等領域,涵含蓋了個人與家庭、社會的道德關系。一個中國人,如果能夠在不同程度上具備了這八種品德,就是一個有道德的人,不僅不會落後於時代,而且會成為新世紀的強者。整個國家,建立這種道德規范體系,就可以逐步建成新世紀的"禮儀之邦"。

⑦ 我國傳統道德包括哪些

我國傳統道德即中華傳統美德:是指中國五千年歷史流傳下來,具有影響,可以繼承,並得到不斷創新發展,有益於下代的優秀道德遺產。概括起來就是:中華民族優秀的道德品質、優良的民族精神、崇高的民族氣節、高尚的民族情感以及良好的民族習慣的總和。它標志著中華民族的「形」與「魂」。它也是我國人民兩千多年來處理人際關系、人與社會關系和人與自然關系的實踐的結晶。
一、仁愛孝悌
這是中華民族美德中最具特色的部分。「仁」是中華民族道德精神的象徵,是各種道德中最基本的也是最高的德目,而且在世俗道德生活中也是最普遍的德性標准。「仁」德的核心是愛人,即「仁者愛人」;孝悌之德的基本內容是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它形成了一種濃烈的家庭親情,對家庭的關系,從而也對中國社會的穩定起了極為重要的作用,是民族團結的基石,孝悌之情擴展時「忠恕」,「忠恕」之德的基本要求是以誠待人,推己及人,即「四海之內皆兄弟」,「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的社會風尚。由此形成了中華民族大家庭社會生活中濃烈的人情味和生活情趣。愛人、孝悌、忠恕是仁德的基本內容,也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集中體現。
二、謙和好禮
中國是世界聞名的禮儀之邦,「禮」是中國文化的突出精神,好禮、有禮、注重禮義是中國人立身處世的重要美德。「禮」是中華民族的母德之一,她根源於人的恭敬之心,辭讓之心,處於對長上,對道德准則的恭敬和對兄弟朋友的辭讓之情。「謙受益、滿招損」這是中國人自古就懂的道理,謙德亦根源於仁德辭讓之心,其集中體現就是在榮譽、利益面前謙讓不爭,以及人際關系中的互相尊重。「和德」體現在待人接物中的「和氣」,在人際關系中為「和睦」,在價值取向上為「和諧」,而作為一種德性為「中和」,「禮」、「謙」、「和」都體現了中華民族的美好情操。
三、誠信知報
「誠」即真實無妄,其最基本的涵義是誠於己,誠於自己的本性。以「誠」為基礎,中國人形成了許多相關的道德,如為人的誠實,待人的誠懇,對事業的忠誠。「信」是守信用、講信義、她的基本要求是言行相符,「言必行,行必果」。「報」即知恩圖報,「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這些也都是組成中國人道德良知和道德良心的重要成分,是中國道德質朴性的重要表現。

四、精忠報國
對祖國深厚的愛國主義情感是最質朴的情感和品性,她作為一種「千萬年來鞏固起來的對自己的祖國的一種深厚的感情」是愛親人愛家的情感升華,由此也形成一種捍衛民族尊嚴、維護祖國利益的崇高品德。精忠報國、保家衛國的精神是中華民族巨大的凝聚力,也是推動民族發展的巨大精神力量。
五、克己奉公
中華民族由於家庭本位的社會結構和禮教文化的傳統,培育了一種整體主義的精神,並在此基礎上形成克己奉公的美德。「禮」的精神本質上是一種秩序的精神,突出的是整體秩序對個體的意義,要求個體服從並服務於整體。因而奉公就必須克己,克盡己私便是公,亦即是天理,「克己」即克制己私超越自我,服從整體。克己奉公的精神本質上是先公後私,個人私利服從社會公利的精神。這種「公」的精神培育是強化對社會、民族的義務感和歷史責任感。
六、修己慎獨
性善的信念和性善論的傳統,使得中國倫理道德,乃至整個中國文化,都建立在對人性尊嚴的強調與期待上。這種集中體現以律己修身為特徵的道德修養學說強調自主自律、自我超越以維護人倫關系和整體秩序,建立道德自我,其基本精神是「求諸己」,「慎獨」就是在自我獨處時要嚴於律己,戒慎恐懼,「如臨深淵,如履薄冰」,修己慎獨的修養傳統培養了中華民族踐履道德的自覺性於主動性,造就了許多具有高尚品質和堅定節操的君子人格。
七、見利思義
對義利關系的處理集中體現了中國倫理道德的價值取向。先義後利以義制利是傳統義利觀的基本內容和合理內核,也是中華民族十分重要的傳統美德。以義為人的根本特點和價值取向,是中華道德精神的精髓,她升華為「生以載義」,「義以立生」的人生觀,升華為中華民族「殺身成仁,捨生取義」的崇高道德境界。這種道德觀念是鼓舞志士仁人為民族大業義無反顧地獻身的重要精神力量,也是中華民族崇高道德人格的光輝寫照。
八、勤儉廉政
中國人民歷來就以勤儉節約、廉明正直著稱於世。他們以勞動自立自強,形成了熱愛勞動,吃苦耐勞,誠實勤奮的優質品質。「儉以養德」就是要求「淡泊明志,寧靜致遠」,對為政者說則主要是廉德。廉既是對為政者的要求,也是一般人應有的品德,因為無「廉」則不「潔」,無「廉」則不「明」。「廉」的本意是在取捨之間,取道義,舍邪心,嚴格自我約束。有了「廉」才可能做到「正」。「正」是遵循公益和道德。勤儉廉政既是中華民族共同的價值取向,也是中國人共有的美德。
九、篤實寬厚
中國傳統道德崇尚質朴、樸素的精神。中國人在為人處事方面,以「實」為標准,反對虛偽虛妄。在長期的道德實踐中,中華民族形成了許多以「實」為價值標準的規范和美德。如老實、誠實、求實、踏實、實在等等,形成崇尚實干,反對空談的務實精神和實踐精神。在待人接物上,中華民族一向以寬厚為美,嚴於律己,寬以待人。在人際交往中,中國人「將心比心」,「以心換心」。在現實生活中,通過寬厚的道德人格來打動別人,達到任我溝通的目的。日常生活中的寬容大度,寬宏大量,忠厚長者等道德評價,都是中華民族寬厚品德的體現。
十、勇毅力行
這是中華民族在踐履道德方面所具有的德性和德行,或者說是在道德意志方面所體現的美德。「勇」有憑力氣的血氣之勇,有憑意志的意氣之勇,理直氣壯、恪守堅定的道德信念的「大勇」。「毅」是在艱難困苦中堅持下去的毅力,以及在遵守道德准則方面的毅力。中國人十分重視「力行」的美德。中國文化認為,人格的完善,社會的進步,重心不在知遇言,而在於行。「君子納於言而敏於行」,正是這種勇毅力行的美德,使得中華民族在各種險惡的環境中能夠化險為夷,自強不息,不斷前進。

⑧ 傳統文化八德八念的內容是什麼

八德 [bā dé]
宋代有八德:孝、悌、忠、信、禮、義、廉、恥。這其中再次恢復了管仲提出的四維,去掉了仁,增加了孝與悌,將家族道德置於首位。隨著中國農業社會的發展,以家庭為本位的農業經濟日益穩定與發展,家對於農業經濟的發展,對於社會的祥和與穩定等功能日益突出,家乃國之基,家和萬事興,因此齊家,家庭與家族的凝聚也就日益重要。

目錄
詞條推薦
17
八德 [bā dé]
宋代有八德:孝、悌、忠、信、禮、義、廉、恥。這其中再次恢復了管仲提出的四維,去掉了仁,增加了孝與悌,將家族道德置於首位。隨著中國農業社會的發展,以家庭為本位的農業經濟日益穩定與發展,家對於農業經濟的發展,對於社會的祥和與穩定等功能日益突出,家乃國之基,家和萬事興,因此齊家,家庭與家族的凝聚也就日益重要。

中文名
八德
朝代
宋代
包括
孝、悌、忠、信、禮、義、廉、恥
性質
傳統文化
快速
導航
介紹

清末民初

當代社會

道德規范

八德教育
釋義
中華傳統文化表彰的八種德行,即孝、悌、忠、信、禮、義、廉、恥。[1]

八德須知碑
介紹
多子女大家庭中的人倫關系,已經不僅需要縱向倫理的「孝」,更需要調整橫向倫理的「悌」,有了縱向的「父慈子孝」,又有了橫向的「兄友弟恭」,建構一個縱橫交錯的家庭倫理十字架,就有可能實現「家和萬事興」。「家」是「國」的細胞,只要這個細胞健康而充滿生機,整個社會、國家就有可能祥和穩定、發展繁榮,「家固而國寧」。故宋代從「家」與「國」的辯證關繫上,突出「孝悌」,並將其置於「忠信」的前面,是一種審時度勢的創造。這「八德」是宋代對中華道德的新建構,是對中華道德的新發展,它一直影響到明清,以致影響到朝鮮、韓國等東亞各國。

八德
清末民初
面對西方強勢文化對於中國弱勢文化的沖擊,康有為、梁啟超、孫中山都認為,道德是中國之長項,只要推陳出新,就能夠建構中國的新道德。梁啟超等維新派,試圖以"孝、悌、忠、信"這"四德"為基礎,吸收西方近代道德精華,建構中國新道德。孫中山、蔡元培等提出了"忠、孝、仁、愛、信、義、和、平"新"八德",這是"中體西用"、中西道德精華相融合的傑作。這"八德",調整了"孝"與"忠","家"與"國"的位置,表明民族和國家觀念,高於家族的觀念,既是對古人"教孝即教忠"的繼承,也適應了現代"國家至上"的價值觀。中國在宋代以前,沒有"亡國"意識,只要"家固"便可"國寧",故有"以家為本"的倫理道德觀。到了近現代,西方列強是要吞掉一個個的"國",淪為殖民地國家的人民,在血和淚中領悟了"國破"必然"家亡"的真理。因而,各國人民的"國家觀念"、"愛國意識"不斷強化。孫中山立足中國、面對世界,順乎歷史潮流,將"忠",也就是將忠於祖國、忠於人民放在首位,建構"以國為本"的中華倫理道德觀,代表了中國人民的根本利益。
共17張
孫中山
中華道德發展的歷程表明,以孟子"五倫"為標志,形成了"以人為本"的倫理道德觀,千年之後,宋代以"八德"為標志,形成了"以家為本"的倫理道德觀,又過近千年,清末民初,孫中山以新"八德"為標志,形成了"以國為本"的倫理道德觀。"三個為本"分別成為不同時期道德教化的著重點,反映了不同時代對道德發展的必然要求。道德是歷史的產物,又推動歷史的不斷進步。
而今,中國又從一個全新的視角相繼提出"三個主義"和"三德",即集體主義、愛國主義、社會主義,家庭美德、社會公德、職業道德,進而又鮮明地提出了"以人為本"的思想。"人"、"家"、"國",這"三個為本"在當代的辯證統一,必將反映當今人際關系的新倫理、新道德,並做出新概括,從而建構與小康社會相適應的新道德,在新的千年推動中華道德有新發展。
中國傳統道德發展的歷史告訴我們,道德的產生與發展都是人類社會生活的需要,並隨著社會生活的變遷而變化,這種變化既有基本道德規范數量的增減,也有每個道德規范在不同歷史時期自身內涵的豐富與發展。一些恆久不變的道德規范,是由人類社會生活長久不變的內容決定的,即使這些似乎"千古不變"、相對穩定的道德規范,也是隨著社會的發展而不斷"更新"自己的內涵。因此,每個歷史時代的中國人,都有繼承前人道德智慧的責任,又有"推陳出新"發展中華道德的義務。
當代社會
隨著社會的發展,八德的故事已經逐漸被人們所淡忘。後來網友「重任在肩」通過自己的經歷重新定義了「八德」,其中的內容分別是:容忍、謙遜、真摯、歡愉、善良、涵養、堅持和決絕。從個人修養到處事的成功法則都作出了一一闡述。並在他的博客里詳細講述了每一個品德誕生的故事。
道德規范
"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愛、勤儉自強、敬業奉獻",這"20個字"公民道德規范的面世,是新中國成立以來道德建設的新發展,也是對中華美德的新承接。"愛國守法"中的"愛",是一種"情感",這種"愛"的情感來源於"親情"的"孝"。"孝"乃德之本,在親情"愛"的基礎上,才逐步形成:愛人、愛地、愛天,愛己、愛群,愛家、愛國、愛天下。從個體道德品質形成來看,講"愛"必先講"孝"。

公民道德規范
"明禮誠信"中涉及到中華美德的三個"德目","禮"、"誠"、"信"。 突出誠信,是公民道德規范體系的時代特色。誠信建設,要從開發中華民族傳統美德資源當中,去尋求智慧。誠信,是儒家道德體系的基礎,誠者,天之道;思誠,人之道。誠,是真實無妄,是道德的根本,是人間之常道。信,是重諾守信,人無信不立、業無信不興、國無信不寧。誠信之道,是求真務實之道,是人、集體與國家尊嚴的體現,是"立人之道","立政之本",是市場經濟健康發展和社會穩定的黃金律。要極大地提升公民對誠信品德的認同度,要建立維護與建設誠信的相關制度,以營造當代中國誠信之道。正是因為誠信如此重要,黨和政府才明確提出,公民道德建設要以誠信為重點。
"團結友善"體現了中華美德的"寬"與"恕"。這是"多元"社會與國際環境所需要。
"勤儉自強",體現了"勤"、"儉"、"廉"與"恥"四種美德。因為"勤以養廉","儉以養德","知恥近乎勇"。"恥"是個人的"臉",是人的尊嚴,也是國家和民族的尊嚴。無恥,何談自尊、自強。
"敬業奉獻",體現了"忠"與"義"。"忠"的本質是"責任",盡職盡責,忠於職守。"責任",是"敬業"靈魂。"義"是追求、是氣節、是利他,奉獻是"重義輕利","見義勇為","殺身成仁,捨生取義"。
上述解釋若能成立,那末"20個字"公民道德規范之中,就至少包涵了「忠、孝、誠、信、禮、義、廉、恥、勤、儉、寬、恕」等,中華美德中的12個基本"德目"。因此,2001年國家頒布的"20個字"公民道德規范,是中國人用了50餘年的時間,付出了巨大歷史代價,經歷了反復探索的歷程,終於形成的基本符合時代發展要求的"公民道德規范"新體系。
中華美德現代轉化與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
任何新道德的生成與發展,都不能脫離民族文化的血脈,都不能割斷本民族道德文化的歷史。歷史已經證明,那種企圖全盤否定歷史,另起爐灶,建構"新的道德體系"的"大手筆",只能是用自己的手提著自己的頭發,離開土地的愚想。歷史也證明,作為民族價值觀的道德建設,不能依靠"進口",否則,民族原有的道德文化被"丟掉",引進來的道德又長期不能在我中華文化沃土上紮根,也就不能為中國人所認同,於是,"舊的"扔掉了,新的建立不起來,造成道德文化的長期"斷裂"與"空白"。道德建設是一個歷史過程,需要一兩代人的不懈奮斗,決非實用主義、急功近利、立竿見影者所能成就。
十年來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和國家教育科學規劃,連續開展重點研究課題"大中小學中華傳統美德教育實驗研究",鎖定的八個核心德目是:忠、孝、誠、信、禮、義、廉、恥,意在承接中華傳統美德,並賦予新的時代內涵,體現民族生命力的全新價值。在十年的"中華美德"教育實驗的實踐中,通過確定德目體系、編寫教材,逐漸發現"忠、孝、誠、信、禮、義、廉、恥"八種道德,是建構當今學校德目體系的重要依據,這"八德"不僅是5000年來中華民族世代相傳,不斷創造、更新和發展了的中華傳統美德;而且是當今社會生活之中、在大中小學的"學生守則"當中、在市民公約當中、在各行各業的職業道德當中、在治家之道、興業之道、治國之道當中,所浸透著的民族精神。為了建構學校傳統美德的德目體系,也為了幫助參加教育實驗的教師與教育工作者,了解"八德"的歷史演變;把握和分辨"八德"精華與糟粕的兩重性;認識"八德"的歷史價值;探討"八德"對現代社會道德問題的回應;掌握提升自身道德修養的路徑。課題組在1999年用了一年的時間,組織 8位文科博士編寫、並由紅旗出版社於2000年初,出版了《大眾道德》叢書,每位博士撰寫其中一部,這8部書是:
《忠——盡己報國的責任》
《孝——生生不息的愛心》
《誠——求真務實的品質》
《信——立身興業的基點》
《禮——人際文明的規范》
《義——人間正道的向導》
《廉——清白正氣的根基》
《恥——人之為人的底線》
依據每個德目的不同功能,這八德又大致可分為四個層面:
義與忠
義——人間正道的向導,是道德靈魂,是道德精神境界和價值導向;
忠——盡己報國的責任,是道德核心,是道德自覺意識和價值目標;
誠與信
誠——求真務實的品質,是道德品質,是道德人格要求和經濟價值;
信——立身興業的基點,是道德品質,是道德人格要求和經濟價值;
禮與廉
禮——人際文明的規范,是道德品質,是道德外在表現和文明價值;
廉——清白正氣的根基,是道德良心,是道德外在表現和政治價值;
孝與恥
孝——生生不息的愛心,是道德情感,是道德情感基礎和價值動源;
恥——人之為人的底線,是道德心理,是道德心理基礎和價值選擇。

⑨ 中國的傳統道德觀有哪幾種

中國的傳統道德觀有5種
1、「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整體利益和奉獻精神
2、推崇「仁愛原則」,追求人際和諧
3、提倡尊老愛幼,強調人倫價值
4、注重大義,講求奉獻。注重大義,講求奉獻,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又一重要方面。
5、注重道德踐履,強調自我修養

中國傳統哲學中的道德觀主要是指以儒家為正統的傳統道德。其精華和糟粕並存,天下為公的道德理想,忠恕之道的道德原則,中庸之道的道德規范。迄今仍閃爍著禮儀之幫的中國傳統文化的光輝。儒家要求人們按照中庸之道行事做人,不偏不倚謂之中、平平常常為之庸。中庸之道的道德規范迄今為止仍然是中國人的為人處世的准則。大道之行,天下為公,選賢任能,各得其所,各盡其力是儒家的道德理想。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是儒家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實現其天下為公的政治理想的基本途徑。

儒家注重人格氣節,提倡仁義禮智的人格價值,認為人格氣節關系著國家民族的興衰存亡,把仁義道德、禮儀廉恥看得比生命還重要,要求人們做到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忠恕之道的人際和諧思想是傳統道德中人際關系的心理和行為原則。仁者愛人,和為貴,忠恕之道千百年來為統治者和老百姓所推崇。忠恕之道就是善待別人之道,人與自然要和諧相處,人與人也要和諧相處。

⑩ 道德包括哪幾方面

道德包括:

一、一般慾望部分

行動方面的道德有自信和勇敢,不道德有魯莽,遲鈍和怯懦等。感情方面的道德有節制和自製,不道德有放縱和冷漠,病態和變態等。

二、特殊慾望部分

交易方面的道德有慷慨和節儉,不道德有揮霍,浪費和吝嗇等。交流方面的道德有嚴肅和溫和,不道德有暴躁和麻木等。交談方面的道德有風趣和誠實,不道德有滑稽和乖戾,誇張和刻板等。交際方面的道德有大方和謙遜,不道德有驕傲,虛榮和虛偽等。交往方面的道德有博愛和公正,不道德有自戀和諂媚等。

三、理智部分

考慮方面的道德有周詳和謹慎,不道德有繁瑣,沖動和馬虎等。

四、理性部分

思辨方面的道德有深刻和廣博,不道德有膚淺和狹隘等。

(10)八種道德取向擴展閱讀:

道德的起源為:

實踐或活動起源於慾望,而非理性。理性只能分辨對錯,而不引起任何活動,慾望正好相反,它能夠引起活動。慾望能夠服從理性,也能夠反對理性。服從理性的慾望導致良好的選擇,反對理性的慾望導致較差的選擇,而道德正在於這種良好的選擇,所以說道德從根本上起源於慾望和理性的統一。

進一步來講,慾望是由感覺引起的,感覺又分為快樂和痛苦。快樂來源於愛好,痛苦來源於討厭。凡熱愛一事物者,該事物就能夠給他以快樂,所以愛好道德者,道德也使得他快樂。因此,道德與快樂並非不可兼得。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道德

熱點內容
財政預算的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4-11-07 03:27:27 瀏覽:608
長沙市律師事務所 發布:2024-11-07 03:06:23 瀏覽:825
三個道德品質 發布:2024-11-07 03:02:39 瀏覽:156
經濟法概論平時作業答案 發布:2024-11-07 02:41:58 瀏覽:299
民法典改了 發布:2024-11-07 02:31:39 瀏覽:811
關於招投標的法律法規 發布:2024-11-07 01:39:33 瀏覽:920
2013年司法考試真題解析 發布:2024-11-07 00:56:39 瀏覽:485
幼兒園對幼兒承擔的法律責任有哪些 發布:2024-11-06 23:59:57 瀏覽:542
禁狗肉條例 發布:2024-11-06 23:28:05 瀏覽:320
條例審核 發布:2024-11-06 22:48:36 瀏覽:3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