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違反法治思維的事例

違反法治思維的事例

發布時間: 2022-04-29 05:22:24

『壹』 舉例說明哪些習慣思維方式不符合法治思維方式百度文庫 0答

一個人為了就自己的孩子做了違法的事情,從思維習慣和傳統觀念都可以理解,但是從法內治角度來容說,犯法就是犯法。在中國,很大程度上我們還都是從人情出發,法治的結果我們不一定能接受。法治思維也需要一個漫長的培養過程,西方用了幾百年,我們中國才多少年?以後會向法治思維轉變,只是時間問題。

『貳』 結合實際,如何去理解法治思維 具體事例

治思維是將法治的各種要求運用於認識事物、判斷是非、處理問題的思維方式,是一種以法律規范為基準的邏輯化的理性思考方式。法治思維以嚴守規則為基本要求,強調法律的底線不能逾越、法律的紅線不能觸碰,凡事必須在既定程序及法定許可權內運行。法治思維是建立在法治理念的基礎上的,要求領導幹部和公務人員在處理問題的時候有一種法律規則的意識,堅持法律至上,堅持法律規則的運用,堅持公平、公正、公開等法治精神和原則。在面臨多種問題的解決方式、手段時,領導幹部能夠首先研判處理方式是否符合法律規定、法治精神等。 領導幹部的法治思維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關鍵所在。領導幹部是依法治國方略的倡導者與宣傳者,更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方略的組織者與實施者。推動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化建設,幹部是關鍵因素。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歸根結底要靠各級幹部來完成。黨員幹部法律素質的高低與法治理念的強弱,直接決定著其依法管理、依法決策和依法辦事的水平。只有各級黨員幹部特別是領導幹部擁有法治思維,才能在全社會營造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靠法、化解矛盾用法的良好法治環境。 現實工作中,一些黨員幹部特別是領導幹部在看問題、作決策、採取措施的時候,往往缺乏法治思維。他們認為,只要是有利於經濟社會發展,就可以成為各種施政行為的理由,不用過多考慮各種決策程序和操作程序,可以繞開各種法律的條條框框;認為依法辦事條條框框多、束縛手腳,只要能辦成事,什麼辦法都可以用。這種忽視各種法律規制而以發展的理由來衡量思考問題的思維方式,以合理性來代替合法性,顯然是錯誤的。這種錯誤思維方式指導下的施政行為,罔顧程序正義,丟棄規則規范,漠視權力邊界,功利性地強調發展,可能會有一些短期效益,長期而言恰恰會嚴重損害發展、和諧、民生,與這些目標完全相悖。正因為如此,解決好黨員幹部特別是領導幹部的法治意識不強問題,已經成為推進法治建設必須抓好的緊迫任務。 加快推進依法治國,必須著力培養和強化黨員幹部特別是領導幹部的法治思維。這種培養與強化是一個長期過程,也是一項系統工程,既需要領導幹部的追求與修煉,也需要組織的教育和培養,還需要社會的監督與約束。重點是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 ——強化法治思維規則至上,推進由合理向合法轉變。一是要求黨員幹部有規則意識。想問題、辦事情始終將合法性放在第一位,所有思考和決策都必須圍繞合法性展開,無論任務多麼緊急、事情多麼重要,都不能偷換概念,以其合理性替代合法性。二是要求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幹部強化規則制定,在權責范圍內,盡可能地完善法規規章配套、清理及解釋制度。三是要求黨員幹部嚴格按規則辦事,始終堅持法無授權不可為、法定職責必須為,工作中一切合理的行為都必須在合法的前提之下。 ——強化法治思維程序優先,推進由隨意向嚴謹轉變。法治思維強調程序優先,因為公正科學的程序是法治的基本構架,程序的完善程度是法治完善程度的基本標志。通過確立公正科學的法治程序,提升制度運行的規范化水平,消除制度運行中的不確定性,增強人們對未來的確定預期。在工作中,每一個環節、每一個步驟都必須始終堅持按照法律程序進行。遇到有爭議或糾紛的問題,即使是非對錯很清晰,也要善於考慮程序上的處理方式,讓爭議各方平等地發表意見,不能因為法律程序不到位,造成決定和行為的無效甚至違法。同時,要把程序作為一種良好的工作方法,在制定出台重大行政決策時把「公眾參與、專家論證、風險評估、合法性審查、集體討論決定」確定為法定程序,以「確保決策制度科學、程序正當、過程公開、責任明確」。 ——強化法治思維權利本位,推進由人治向法治轉變。保障權利是法治思維的靈魂。要把群眾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始終站在群眾的立場和角度思考問題,重視並採取切實有效措施保障群眾的正當權利。工作中,既不能以發展為理由,為了保護大多數人的正當權利而侵犯少數人的正當權利,也不能濫用職權,超出政府權力法定的作用空間,涉入政府權力的禁地,損害群眾的利益。要堅持積極依法履行政府職能,但不包辦一切,有所為有所不為。 ——強化法治思維科學權威,推進由短期向長效轉變。樹立法治思維要與堅持科學發展觀和正確的政績觀結合在一起,看問題、作決策、辦事情,要依法處理好當前與長遠、局部與全局、個別與一般以及合理與合法的關系,盡可能把事情考慮得更周全,把方案設計得更縝密,把措施行使得更規范,努力做到不留「後遺症」,經得起法律和歷史的檢驗、公眾和社會的監督。

『叄』 生活中,有哪些大家熟知卻不以為然的缺乏法治思維的行為或現象

每個人心裡都很明白,自己有一些不良習慣,或者不良嗜好,例如抽煙、喝酒內、玩游戲等。而且也容明白這些不良嗜好對自己是有危害的,但是不以為然。生活中,也有一些大家熟知卻不以為然的缺乏法治思維的行為或現象,例如婚外情,非法同居等。

『肆』 舉例說明如何用法治思維分析、處理現實問題

治思維是將法治的各種要求運用於認識事物、判斷是非、處理問題的思維方式,是一種以法律規范為基準的邏輯化的理性思考方式。法治思維以嚴守規則為基本要求,強調法律的底線不能逾越、法律的紅線不能觸碰,凡事必須在既定程序及法定許可權內運行。法治思維是建立在法治理念的基礎上的,要求領導幹部和公務人員在處理問題的時候有一種法律規則的意識,堅持法律至上,堅持法律規則的運用,堅持公平、公正、公開等法治精神和原則。在面臨多種問題的解決方式、手段時,領導幹部能夠首先研判處理方式是否符合法律規定、法治精神等。 領導幹部的法治思維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關鍵所在。領導幹部是依法治國方略的倡導者與宣傳者,更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方略的組織者與實施者。推動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化建設,幹部是關鍵因素。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歸根結底要靠各級幹部來完成。黨員幹部法律素質的高低與法治理念的強弱,直接決定著其依法管理、依法決策和依法辦事的水平。只有各級黨員幹部特別是領導幹部擁有法治思維,才能在全社會營造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靠法、化解矛盾用法的良好法治環境。 現實工作中,一些黨員幹部特別是領導幹部在看問題、作決策、採取措施的時候,往往缺乏法治思維。他們認為,只要是有利於經濟社會發展,就可以成為各種施政行為的理由,不用過多考慮各種決策程序和操作程序,可以繞開各種法律的條條框框;認為依法辦事條條框框多、束縛手腳,只要能辦成事,什麼辦法都可以用。這種忽視各種法律規制而以發展的理由來衡量思考問題的思維方式,以合理性來代替合法性,顯然是錯誤的。這種錯誤思維方式指導下的施政行為,罔顧程序正義,丟棄規則規范,漠視權力邊界,功利性地強調發展,可能會有一些短期效益,長期而言恰恰會嚴重損害發展、和諧、民生,與這些目標完全相悖。正因為如此,解決好黨員幹部特別是領導幹部的法治意識不強問題,已經成為推進法治建設必須抓好的緊迫任務。 加快推進依法治國,必須著力培養和強化黨員幹部特別是領導幹部的法治思維。這種培養與強化是一個長期過程,也是一項系統工程,既需要領導幹部的追求與修煉,也需要組織的教育和培養,還需要社會的監督與約束。重點是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 ——強化法治思維規則至上,推進由合理向合法轉變。一是要求黨員幹部有規則意識。想問題、辦事情始終將合法性放在第一位,所有思考和決策都必須圍繞合法性展開,無論任務多麼緊急、事情多麼重要,都不能偷換概念,以其合理性替代合法性。二是要求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幹部強化規則制定,在權責范圍內,盡可能地完善法規規章配套、清理及解釋制度。三是要求黨員幹部嚴格按規則辦事,始終堅持法無授權不可為、法定職責必須為,工作中一切合理的行為都必須在合法的前提之下。 ——強化法治思維程序優先,推進由隨意向嚴謹轉變。法治思維強調程序優先,因為公正科學的程序是法治的基本構架,程序的完善程度是法治完善程度的基本標志。通過確立公正科學的法治程序,提升制度運行的規范化水平,消除制度運行中的不確定性,增強人們對未來的確定預期。在工作中,每一個環節、每一個步驟都必須始終堅持按照法律程序進行。遇到有爭議或糾紛的問題,即使是非對錯很清晰,也要善於考慮程序上的處理方式,讓爭議各方平等地發表意見,不能因為法律程序不到位,造成決定和行為的無效甚至違法。同時,要把程序作為一種良好的工作方法,在制定出台重大行政決策時把「公眾參與、專家論證、風險評估、合法性審查、集體討論決定」確定為法定程序,以「確保決策制度科學、程序正當、過程公開、責任明確」。 ——強化法治思維權利本位,推進由人治向法治轉變。保障權利是法治思維的靈魂。要把群眾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始終站在群眾的立場和角度思考問題,重視並採取切實有效措施保障群眾的正當權利。工作中,既不能以發展為理由,為了保護大多數人的正當權利而侵犯少數人的正當權利,也不能濫用職權,超出政府權力法定的作用空間,涉入政府權力的禁地,損害群眾的利益。要堅持積極依法履行政府職能,但不包辦一切,有所為有所不為。 ——強化法治思維科學權威,推進由短期向長效轉變。樹立法治思維要與堅持科學發展觀和正確的政績觀結合在一起,看問題、作決策、辦事情,要依法處理好當前與長遠、局部與全局、個別與一般以及合理與合法的關系,盡可能把事情考慮得更周全,把方案設計得更縝密,把措施行使得更規范,努力做到不留「後遺症」,經得起法律和歷史的檢驗、公眾和社會的監督。

『伍』 違背法治思維的事例

特事特辦、刑訊逼供

『陸』 自己的思想里有哪些不符合法治思維

在剛剛閉幕的十八屆四中全會上,提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總目標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其實,早在2010年10月國務院《關於加強法治政府建設的意見》首次提出了行政機關工作人員的「法治思維」的要求。而在本次會議公報中,再一次強調提高黨員幹部法治思維和依法辦事能力,足以見得中央對其的重視。

法治思維就是以合法性為起點,通過法律來探討公平正義為中心的邏輯推理過程,貫穿於法律實施的全過程。早在希臘時期,亞里士多德就談過:「法治應當優於一人之治。」目前,法治已經成為世界上現代國家的共識。不過,法治要成為社會的常態,就離不開法治思維的普及。

那麼,法治思維與其他思維的區別在哪裡呢?簡單比較,政治思維在於權衡利弊;經濟思維就是付出與回報;道德思維偏重善惡理念;法律思維就是判斷合法與非法的區別。不過,法治思維推及全社會,就讓人心中擁有一個尺度,什麼能做,什麼不能逾越,在變化的社會中,給予人們更多的確定性的指導。

然而,我國的文化傳統因素,依法治國之路並非一帆風順。我國有著兩千多年的封建傳統,可以說,在實現法治道路上,這是先天不足。新中國建國之後,從制定法律——普法階段——法治理念——法治思維進行法治的實踐,基本上沿著建設法治思維的路徑上前行的。

有數據統計表明,我國有80%的法律都要依靠行政部門來實行。從歷史來看,只要權力在法治框架內運行,法治思維就能從口頭變為現實。當然,法治思維也是處理社會事務的「正激勵」,刺激政府部門依法行政。只有如此,才能使法治良性循環得到普遍的認同,也能讓法治思維成為常態。

可以看到類似的例子,一些上訪者只相信領導的能力,而不願相信法律的力量。「大鬧大解決,小鬧小解決,不鬧不解決」,成為很多人口口相傳的「法寶」。於是乎,他們就採用極端的方式表達訴求。讓人奇怪的是,這樣的方式竟屢試不爽。一些領導幹部只有維穩思維,但忽略了法治思維。看似一時解決了問題,本質上還是「摁下葫蘆浮起瓢」,本質上還是「鴕鳥心態」在作怪,導致矛盾越積越多。

處理類似的事件,不妨多一些法治思維,解決問題只有一個標准——法律。不過,意義絕不只是處理了個別事件本身,而是確立了一種依法、理性、文明的法治思維,法治思維才能深入人心,才能成為大眾的習慣。

培育法治思維,並不簡單,不僅僅是空泛地宣傳和學習法律文件。不妨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運行中,讓大眾熟知。對於邊界模糊的問題,法律明確釐清,特別是,地方經濟發展中,對於本地有利、道德上合理、政治上占理的問題,只要不符合法律規定,就應當「一票否決」。當然,在法治的框架內,也要爭取實現社會效益的最大化。在社會的微觀事務上,法治思維應當成為一種習慣,依法治國才能水到渠成。

可以暢想,對於社會,法治思維成為一種思維習慣,而不是偶爾想起的時候,法治被大多數人所信仰,依法治國才能成為「新常態」。但我們也需要清醒地看到,讓法治思維內化到每一個社會成員心中,也絕非易事。《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乾重大問題的決定》已經通過,接下來,黨員幹部率先垂範,從點滴做起,積累法律的權威,讓依法治國在生活中不再陌生。如此,法治思維才會轉變為習慣的力量。

『柒』 列舉在學校學習,生活中遇到的或看到的需要用法治思維處理的事例.

1、教師體罰學生,造成人身損害。

2、小區體育設施質量問題造成學生受傷。

3、職工食堂飲食不衛生,導致員工食物中毒。

4、校園暴力事件。

5、故意損壞公共設施。

6、未成年人去網吧。

7、計程車司機對於乘客丟失的貴重財物自己私吞。

(7)違反法治思維的事例擴展閱讀:

法治思維的實現途徑:

各級領導幹部應在實際工作中培養和運用法治思維。首先要堅持依法行政。無論是決策、執行,還是解決矛盾、推動發展、深化改革,都要不斷審視行政行為的目的、許可權、內容、手段、程序是否合法,自覺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

應該大力推進權力清單制定工作,將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保證權力在陽光下運行。其次要自覺守法、堅決護法,維護法律和制度的嚴肅性,維護他人和組織的合法權利。任何人不能搞權大於法、以言代法、選擇性執法。

尤其是在關涉自身利益時,要做到自律自省、遵章守紀,不搞特權、不搞潛規則。要大力推動政務公開,自覺接受社會和公眾監督,以公開透明保護自己、維護法律尊嚴。再次要大力支持深化司法體制改革,維護社會公平正義。

司法腐敗是危害最大的腐敗,是壓垮政府公信力的最後一根稻草,要堅決抵禦和打擊司法腐敗,加快司法體制改革,提高司法公信力,讓法律真正成為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最後一道防線,讓全社會充分相信法律、依賴法律。

最後要帶頭學法,有效普法,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以實際行動引導全社會自覺依法維護權益,又自覺履行法定義務。

『捌』 在你過往自身或身邊是否有過缺乏法治思維的事情

這樣的事肯定有過。在沖動之前,你可能是按照法治思維的方式考慮問題,但是一旦沖突沖動起來。往往會做出違背法律的事情,比如打架傷人這樣的事情。

『玖』 列舉你在校生活中看到的需要用法律思維處理的實例

1.未成年人在校被校外第三人造成人身傷害。常見的是在校生打群架,被校內外社會人員打容傷。
2.教師體罰學生造成人身損害。
3.教師沒收學生貴重財務後私吞或丟失。
4.學生損壞學校貴重設施。
5.學校提供飲食不衛生致學生食物中毒
6.學校體育設施質量問題造成學生受傷
7.在校生之間打鬧造成人身損害。等等

『拾』 在你過往自身或身邊是否有過缺乏法治思維的事情。 運用法治思維進行分析做法

你不往事說,或者身邊是否有個過濾缺乏政治思維的事情,運用政治思維進行分析,個個做具體的一座操作和主導的思想

熱點內容
合同法第170條 發布:2024-11-07 03:33:24 瀏覽:173
財政預算的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4-11-07 03:27:27 瀏覽:608
長沙市律師事務所 發布:2024-11-07 03:06:23 瀏覽:825
三個道德品質 發布:2024-11-07 03:02:39 瀏覽:156
經濟法概論平時作業答案 發布:2024-11-07 02:41:58 瀏覽:299
民法典改了 發布:2024-11-07 02:31:39 瀏覽:811
關於招投標的法律法規 發布:2024-11-07 01:39:33 瀏覽:920
2013年司法考試真題解析 發布:2024-11-07 00:56:39 瀏覽:485
幼兒園對幼兒承擔的法律責任有哪些 發布:2024-11-06 23:59:57 瀏覽:542
禁狗肉條例 發布:2024-11-06 23:28:05 瀏覽: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