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道德啦效應

道德啦效應

發布時間: 2022-04-29 09:15:37

A. 【知道日報】關於道德行為的七個真相,你知道嗎

為了解人們在道德問題上的真實現狀,心理學家們通常會採用一些想像出來的情境來考驗人們。例如,他們讓參與研究的人面臨一個想像的道德兩難困境:一輛失控的電車沖向5個人,唯一拯救這5個的方法是把它轉上另外一個軌道上去,但是另一個軌道上有一個人會犧牲,你會把軌道扳過去嗎?或者,他們會詢問參加研究的志願者:「一個人從超市買回來一隻雞,跟它性交之後把它吃掉,你覺得這個事情是道德的嗎?」。通過這些研究,心理學家確實發現人們道德生活的一些重要現象,例如,政治上的民主派和保守派似乎生活在不同的世界裡(見喬納森·海特(Johnathon Haidt)的《the righteous mind》)、情緒比理性更能決定我們的道德判斷、以及道德許可效應(moral license, 當我們做了一件好事情之後,會覺得自己得到了做不道德行為的通行證)。

然而,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真的有那麼具有道德含義的行為嗎?我們真的是像心理學研究中表現出來的那樣嗎?最近,德國科隆大學的心理學家霍夫曼(Hoffman)及其同事突破了傳統心理學研究的限制,調查了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的真實道德行為的狀況。他們通過社交網站招募到了1252名來自美國和加拿大的成年人志願者,通過手機的應用軟體來隨機在不同時間點提醒這些志願者,讓他們回答一系列道德相關的問題。在《科學》雜志上發表的結果中,他們基本證實了先前實驗室研究的結論,也揭示出了日常生活中關於道德行為的7個現象:

1.別人的不道德行為多

調查結果顯示,在人們的個人日常交流中,更多地是去了解他人不道德的行為,而了解他人的道德行為要少得多。這個結果正好印證了2004年Dunbar提出來的關於八卦(gossip)的作用:人們之所以相互八卦就是為了更好地了解他人的人品,從而避免那麼喜歡搭便車而自己不付出的人。八卦作為一種社會機制,可以讓人們有效地結成聯盟。所以如何你做了什麼壞事兒,不要奇怪人們會在背後對這些壞事進行相當有效地傳播。
2.自己的道德行為多

在這個調查中,研究者問到了志願者自己做的與道德相關的事件,志願者對此問題的回答表現出了非常明顯的自我偏見(self-bias):自己做的好事明顯多於自己做的不道德行為。這個結果是社會心理學中自我偏見的一種:人們有意識無意識地更加關注於自己好的一面,而不是一個公正的旁觀者一樣去客觀地觀察自己。正如80%的人都覺得自己的智商高於群體的平均水平,相信自己做好事次數高於群體平均水平的人,也是遠高於50%的。
3.政治立場可能決定你的道德視野

紐約大學斯特恩商學院教授喬納森?海特近十年的研究表明,人類的道德應該包括關愛/傷害、公平/不公平、忠誠/不忠誠、權威/服從、純潔/墮落和自由/壓迫六個維度,政治立場不同的人,對這些維度的重視程度不同:自由派會更加關注於公平/不公平和自由/壓迫;而保守派則比自由派更加關注於忠誠/不忠誠、權威/服從和純潔/墮落;在關愛/傷害這個維度上兩派相似。霍夫曼等人的調查結果支持了這一結論,發現自由派報告的道德行為中,與關愛/傷害、公平/不公平和自由/壓迫較多,而保守派則更多地報告於忠誠/不忠誠、權威/服從和純潔/墮落方面的道德行為。
4.宗教信仰不影響人們道德行為

宗教與道德的關系一直撲朔迷離,關於兩者關系的研究在社會心理學雜志中占據很大的比例。但是,霍夫曼等人對有宗教信仰和無宗教信仰的所報告的道德事件進行比較之後,未發現他們在積極的道德行為上有顯著的差異。但有趣的是,宗教人士在面對道德事件時經歷更強烈的情緒體驗,他們會對自己的不道德行為表現出更強的內疚、尷尬和厭惡,對自己做的道德行為則會更加驕傲和感恩。
5.做好事不增加幸福感,被做好事才行

我們教導小朋友做好事兒時通常會說:助人為樂。那麼助人行為真的會讓助人者 「樂」嗎?沒有這么簡單。霍夫曼等人調查的結果顯示,比起不道德行為,道德行為確實與幸福感相伴,但這種快樂並非在自己做好事最強,而是在被他人「助」的時候。但做好事確實有助於增加志願者的目的感(sense of purpose)。要讓人生充滿意義,恐怕還是得多做好事兒。
6.道德行為會傳染

道德傳染(moral contagion),即將道德行為從一個主體傳遞到另一個主體,被許多人當作一碗美味的心靈雞湯,也曾經激勵過許多人行善。在霍夫曼等人的這個大規模的研究中,確實發現了道德傳染的現象:當某個志願者成為一個道德行為的受益者之後,他自己去做出類似善舉的可能性會更大。這個調查可能告訴我們,做好事確實是可以傳染的,不要吝惜你的善意。
7.道德行為會使壞

當你自己做過一件好事之後,你做壞事的可能性是否會增加?心理學先前的研究表明,確實會。這種現象被稱為道德許可現象,即人們好像將善行當作自己今後做壞事的許可證或者免責牌。這個現象在霍夫曼所調查的志願者身上也得到了印證:他們在做了一個道德行為之後,再做出好的行為的可能性就下降了,而做出壞的行為的可能性卻上升了。
霍夫曼等人進行的這個大規模調查是社會心理學家嘗試使用手機移動端進行研究的初步成果,引起了其他社會心理學家的高度關注。加州大學心理學系的傑西?格雷姆(Jesse Graham)認為,霍夫曼的這個研究讓道德的學術研究走出了實驗室,是了解人們真正道德生活的一大步。美國弗吉尼亞大學的心理學教授布雷恩?諾斯克(Brian Nosek)提醒我們對這個結果保持謹慎,因為畢竟這只是我們道德生活的「粗略草稿而不是精確的腳本」,還有更多的問題,需要研究者在今後的研究中進一步去釐清。

參考文獻:

Graham, J. (2014). Morality beyond the lab. Science, 345(6202), 1242. doi: 10.1126/science.1259500
Hofmann, W., Wisneski, D. C., Brandt, M. J., & Skitka, L. J. (2014). Morality in everyday life. Science, 345(6202), 1340-1343. doi: 10.1126/science.1251560
Benedict Carey (2014). In a Study, Text Messages Add Up to a Balance Sheet of Everyday Morality, NewYork Times, retrieved from: http://www.nytimes.com/2014/09/12/science/a-window-into-everyday-morality-via-text-message.html
補註:上市三日榮登當當社科類新書熱賣榜首,4億網友熱捧的大數據辟謠寶典,網路知道邀您共同求真溯源,《那些年我們一起信過的謠言》,再不買就要搶光啦!http://..com/s/book/index.html

B. 群體規范的道德效應

1、利用正式群體的壓力寓教於道德生活實踐中
我們每一個個體都隸屬於某一個群體,甚至是多個群體,最為正式的群體則是工作單位、學校等。正式群體之中既有成文的正式群體規范,如單位的各項規章管理制度,職業的規范等,也有約定俗成的一些規范。無論是正式的還是非正式的群體規范,一旦形成以後,會對群體成員產生無形的壓力,迫使個人順從它、遵守它。之所以如此,是因為群體規范及對於群體規范的共同遵守,往往是群體內大多數成員的意向或願望。群體內大多數成員的意見會產生一種無形的力量,它使群體內每一個成員自覺或不自覺地保持著與大多數人的一致性,這個力量就是群體壓力。群體壓力與權威命令不同,它不是由上而下明文規定的,也不強制個體改變自己的行為,而是通過多數人一致的意見,形成壓力去影響個人的行為。群體壓力雖然不具有強制的性質,但它對於個體來說卻是一種難以違抗的力量。因為當一個人的意見與群體內大多數人的意見和行為不一致時,就會感到緊張,這種緊張來自於對偏離群體的恐懼。每個人都有歸屬於一定的群體的需要,而偏離大多數人的意見,則意味著對這種歸屬感的威脅。所以,如果一個人不願意處於孤立的境地,他就會在群體壓力面前,順應大多數人的意見。
2、利用非正式群體的內聚力強化成員對道德規范的認同
群體成員對規范的遵守,除因群體壓力外,還有群體內團結一致或結成一體的力量,即群體內聚力。群體內聚力是為使群體成員留在群體內而施加影響的全部力量的總和。具體說來,群體內聚力就是指群體對其成員的吸引力和群體成員之間的吸引力,以及群體成員的滿意程度。人們發現,內聚力高的群體一般比內聚力低的群體具有更好的協調和更大的「我們感」,或更為團結一致。相比與非正式群體,以親情、血緣關系為主要特徵、以情感友誼為紐帶的非正式群體,其內聚力的影響更為重要。
非正式群體的規范並沒有明文規定,是無形的約定俗成的,它是每個成員行為的准則。非正式群體規范的形成是受到歷史的、群體首領的、習慣的、群體目的性的和社會因素的影響,同時也是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模仿、暗示、順從等心理因素的制約,在群體成員彼此相互作用的條件下,發生的一種內化的過程。例如,由於受到電影和小說中不良成份的耳濡目染,一些中學生和社會上無所事事的青少年往往容易進行簡單的模仿,形成各種「幫」、「會」等非正式組織,並且模仿文藝作品中的情節,借鑒各種群體現成的規范,形成一些十分復雜而又極其有害的群體規范,並利用該非正式群體的壓力與內聚力迫使群體成員「服從」,導致不少青少年走上犯罪道路。
非正式群體成員往往是因為一些共同的興趣、愛好、利益而聚集在一起,有著更多的相似性。相似性對人們的交往、友誼和吸引,有著重要的影響。在某個方面相似,容易使人感到彼此接近,從而產生好感,發生認同。成員間彼此相似性高將會在很大的程度上增加彼此的的吸引力,它自然能增強群體的內聚力。
道德效應可以發生在內聚力高的非正式群體中。內聚力的存在會促使群體成員對他人關心和准備做他人所期望的事情,這是與所承擔的義務相關的。群體內聚力會使群體成員緊密地團結在一定的道德目標之下,使群體成為一個具有高度整合性的群體。一般來講,內聚力高,成員就會自覺保持一致,整合性就強,成員間的吸引就會牢不可破;內聚力低,整合性就弱,成員各掃門前雪,群體就會像一盤散沙。內聚力使成員有著強烈的歸屬感,歸屬於某個群體並得到重視。在內聚力的作用下,個體害怕偏離,會遵從群體的各種道德規范。戈夫曼提出每一個個體在人生舞台上扮演著不同的角色,當個體用混合的道德標准來指導他自己的私人行為時,他就可能把這些標准和某些參照群體聯系起來,這樣就為他的行為創造了一個事實上不存在的觀眾。因而一個人可能私下保持著他個人並不相信的行為標准,他這樣做是因為他相信一個看不見的觀眾在場並會評價一切偏離這些標準的行為。即不管參照群體是否事實存在,都會對選擇的個體產生道德效應。

C. 世界上著名的幾大效應有哪些

最常用到的35種心理效應1.瓦拉赫效應
奧托·瓦拉赫是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他的成功過程極富傳奇色彩。瓦拉赫在開始讀中學時,父母為他選擇了一條文學之路,不料一學期下來,教師為他寫下了這樣的評語:「瓦拉赫很用功。但過分拘泥,難以造就文學之材。」此後,父母又讓他改學油畫,可瓦拉赫既不善於構圖,又不會潤色,成績全班倒數第一。面對如此「笨拙」的學生,絕大部分老師認為他成才無望,只有化學老師認為做事一絲不苟,具備做好化學實驗的素質,建議他學化學,這下瓦拉赫智慧的火花一下子被點燃了,終於獲得了成功。瓦拉赫的成功說明了這樣一個道理:學生的智能發展是不均衡的,都有智慧的強點和弱點,他們一旦找到了發揮自己智慧的最佳點,使智能得到充分發揮,便可取得驚人的成績。後人稱這種現象為「瓦拉赫效應」。

2.門坎效應
所謂門坎效應,是指一個人接受了較低層次的要求後,適當引導,往往會逐步接受更高層次的要求。該效應是美國社會心理學家弗里德曼與弗雷瑟於1966年在做無壓力屈從:登門坎技術的現場實驗中提出的。

3.共生效應
自然界有這樣一種現象:當一株植物單獨生長時,顯得矮小、單調,而與眾多同類植物一起生長時,則根深葉茂,生機盎然。人們把植物界中這種相互影響、相互促進的現象,稱之為「共生效應」。事實上,我們人類群體中也存在「共生效應」。英國「卡迪文實驗室」從1901年至1982年先後出現了25位諾貝爾獲獎者,便是「共生效應」一個傑出的典型。

4.刻板效應
社會心理學認為,那種用老眼光看人造成的影響稱為「刻板效應」。它是對人的一種固定而籠統的看法,從而產生一種刻板印象。在學校經常可見到這種現象,教師對那些天資聰穎、學習成績優秀的學生,臉上往往流露出喜愛的神色,並受到器重和青睞。而天資愚笨、學習成績較差的學生則往往受到歧視,教師表現出急躁、厭煩的情緒,令人沮喪的話常掛在嘴邊。實踐證明,經常受到這種「待遇」的學生,會頓覺涼水澆身,喪失了學習信心,失掉了克服困難的勇氣,以至產生頹廢情緒。

5.首因效應
首因效應有時又稱為第一印象的作用,指的是知覺對象給知覺者留下第一印象對社會知覺的影響作用。具體說,就是初次與人或事接觸時,在心理上產生對某人或某事帶有情感因素的定勢,從而影響到以後對該人或該事的評價。所以,我們可以看出,對決策中收集正確的情報加以分析而言,這種效應是不利的。無論第一印象是好或是壞都是片面的,不利於全面地了解、分析。
第一印象所產生的作用稱之為首因效應。根據第一印象來評價一個人的好壞,往往比較偏頗。如果在招聘考試和考察員工績效時,只憑第一印象,就會被某些表面現象蒙蔽。
首因效應在招聘過程中主要表現有兩個方面:一是以貌取人。對儀表堂堂、風度翩翩的應聘者容易贏得主考官的好感,二是以言取人,那些口若懸河、對答如流者往往給人留下好印象。因此在選拔人才時,既要聽其言、觀其貌,還要察其行、考其績。

6.近因效應
近因效應指的是某人或某事的近期表現在頭腦中占據優勢,從而改變了對該人或該事的一貫看法。近因效應與首因效應是相對應的兩種效應。首因效應一般在較陌生的情況下產生影響,而近因效應一般在較熟悉的情況下產生影響。兩者都是對人或事的片面了解而主觀臆斷,使得決策信息失真。

7.暈輪效應(光環效應)
暈輪效應是指某人或某事由於其突出的特徵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忽視了其它的心理和行為品質。它有時會產生「積極肯定的暈輪」,有時會產生「消極否定的暈輪」,這都會干擾對信息的評價,要克服暈輪效應就必須堅持客觀,不摻雜主觀成分。

8.蝴蝶效應
1960年,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教授洛倫茲研究「長期天氣預報」問題時,出現了疑難問題:她在計算機上用一組簡化數據模擬天氣的演變,原本是想利用計算機的高速運算來提高天氣預報的准確性。但是,事與願違,多次計算表明,初始條件的極微小差異,會導致錯誤的結論。心理情緒也是如此,有一組漫畫顯示,一個人在單位被領導訓了一頓,心裡很惱火,回家沖妻子發起了脾氣,妻子無來由地被訓,也很生氣,就摔門而去。走在街上,一條寵物狗攔住了去路,「汪汪」狂吠,妻子更生氣啦,就一腳踢過去,小狗受到踢打,狂奔路過一個老人面前,把老人嚇了一跳。正巧這位老人有心臟病,被突然沖出的小狗一嚇,當場心臟病發作,不治身亡。
洛倫茲發現了微小差異導致的巨大反差,她用一個形象的比喻來表達這個發現,一隻小小的蝴蝶在巴西上空振動翅膀,它煽動起來的小小漩渦與其他氣流匯合,可能在一個月後的美國得克薩斯州會引起一場風暴——這就是混沌學中著名的「蝴蝶效應」。
在對人力資源的管理中,人事管理工作者如果靈活運用人事心理效應,就能充分調動下屬或人才的積極性,使人盡其才,才盡其能,從而使工作效能達到最優。

9.羅森塔爾效應
美國心理學家羅森塔爾考查某校,隨意從每班抽3名學生共18人寫在一張表格上,交給校長,極為認真地說:「這18名學生經過科學測定智商很高。」事過半年,羅氏又來到該校,發現這18名學生的確表現超常。
羅森塔爾效應就是期望心理中的共鳴現象。運用到人事管理中,就要求領導對下屬要投入感情、希望和特別的誘導,使下屬得以發揮自身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如領導在交辦某一項任務時,不妨對下屬說:「我相信你一定能辦好」、「我想早點聽到你成功的消息。」這樣下屬就會朝你期待的方向發展,人才也就在期待之中得以產生。

10.貝爾效應
英國學者貝爾天賦極高,有人說他畢業後若研究晶體和生物化學,定會贏得多次諾貝爾獎。但他卻心甘情願地走另一條道路,把一個個開拓性的課題提出來,指引別人登上了科學高峰,此舉被稱為貝爾效應。
貝爾效應要求領導者具有伯樂精神和人梯精神,要以單位和集體為先,慧眼識才,放手用才,敢於提拔任用能力比自己強的人,積極為有才乾的下屬創造機會。

11.鯰魚效應
從前,挪威人在海上捕得沙丁魚後,如果能讓它們活著抵港,賣價就會比死魚高好幾倍,但只有一條漁船能做到帶活魚回港。後來,人們發現這條船的魚槽內不過是多了一條鯰魚而已。原來當鯰魚裝入魚槽後,由於環境陌生,就會四處游動,而沙丁魚發現這一「異類」後,也會因緊張而加速游動。如此一來,沙丁魚便延長了壽命。這就是「鯰魚效應」。
運用鯰魚效應,通過個體的「中途介入」,對群體起到競爭作用,它符合人才管理的運行機制。目前,一些機關單位實行的公開招考和競爭上崗,就是很好的典型。這種方法能夠使人產生危機感從而更好地工作。

12.海潮效應
海水因天體的引力而湧起,引力大則出現大潮,引力小則出現小潮。此乃海潮效應。人才與社會時代的關系也是這樣。社會需要人才,時代呼喚人才,人才便應運而生。對於一個單位來說,要通過調節對人才的待遇,以達到人才的合理配置,從而加大本單位對人才的吸引力。現在很多知名企業都提出這樣的人力資源管理理念:以待遇吸引人,以感情凝聚人,以事業激勵人。

13.名片效應
有一位求職青年,應聘幾家單位都被拒之門外,感到十分沮喪。最後,他又抱著一線希望到一家公司應聘,在此之前,他先打聽該公司老總的歷史,通過了解,他發現這個公司老總以前也有與自己相似的經歷,於是他如獲珍寶,在應聘時,他就與老總暢談自己的求職經理,以及自己懷才不遇的憤慨,果然,這一席話博得了老總的賞識和同情,最終他被錄用為業務經理。這就是所謂的名片效應。也即兩個人在交往時,如果首先表明自己與對方的態度和價值觀相同,就會使對方感覺到你與他有更多的相似性,從而很快地縮小與你的心理距離,更願同你接近,結成良好的人際關系。在這里,有意識、有目的地向對方所表明的態度和觀點如同名片一樣把你介紹給對方。
恰當地使用"心理名片",可以盡快促成人際關系的建立,但要使"心理名片"起到應有的作用,首先,要善於捕捉對方的信息,把握真實的態度,尋找其積極的、你可以接受的觀點,"製作"一張有效的"心理名片"。其次,尋找時機,恰到好處地向對方"出示"你的"心理名片",這樣,你就可以達到目標。掌握"心理名片"的應用藝術,對於人際交往記憶處理人際關系具有很大的實用價值。

14.異性效應
李女士是某公司公關部經理。她聯系頗廣,出師必勝,為公司立下赫赫戰功。公司的原料奇缺,材料科的同志四處奔走,卻連連碰壁,而李女士外出聯系,不久問題便迎刃而解。公司資金周轉嚴重失靈,急需貸款,急得總經理像熱鍋上的螞蟻一樣。又是李女士風塵僕僕,周旋於銀行之間,竟獲得貸款上百萬元。李女士因此備受領導器重,工資、獎金一加再加。有人試圖總結李女士成功的秘訣,發現她除了具有清醒的頭腦,敏捷的口才,豐富的知識和閱歷,接物待人靈活之外,和她端莊的容貌、嫻雅的儀表也有很大的關系。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可以看到男營業員接待女顧客,一般要比接待男顧客熱情些。上述李女士成功的原因主要在於:如今的社會還是一個男性占很大優勢的社會,外出辦事多數要和男性打交道,由女性出面較為順利,這便是心理學上所謂?quot;異性效應"。這種現象是建立在異性相吸引的基礎上的。人們一般比較對異性感興趣,特別是對外表討人喜歡,言談舉止得體的異性感興趣,這點女性也不例外,只不過不如男性對女性那麼明顯。有時為了引起異性注意,男性還特別喜歡在女性面前表現自己,這也是"異性效應"在起作用。不過"異性效應"不能濫用。女性外表漂亮,討人喜歡,如果再加上交往得當,在異性面前辦事容易,這是正常的;反之,若為達到某一目的,用色相去引誘別人那就不道德了。男性對異性,尤其是年輕漂亮的異性熱情些,客氣些也無可非議,但把異性當作刺激,想入非非,讓人感?quot;色迷迷"的,就超過限度了,因此,與異性接觸要把握住"度"。

15.責任分散效應
1964年3月13日夜3時20分,在美國紐約郊外某公寓前,一位叫朱諾比白的年輕女子在結束酒吧間工作回家的路上遇刺。當她絕望地喊叫:"有人要殺人啦!救命!救命!"聽到喊叫聲,附近住戶亮起了燈,打開了窗戶,兇手嚇跑了。當一切恢復平靜後,兇手又返回作案。當她又喊叫時,附近的住戶又打開了電燈,兇手又逃跑了。當她認為已經無事,回到自己家上樓時,兇手又一次出現在她面前,將她殺死在樓梯上。在這個過程中,盡管她大聲呼救;她的鄰居中至少有38位到窗前觀看,但無一人來救她,甚至無一人打電話報警。這件時引起紐約社會的轟動,也引起了社會心理學工作者的重視和思考。人們把這種眾多的旁觀者見死不救的現象稱為責任分散效應。
對於責任分散效應形成的原因,心理學家進行了大量的實驗和調查,結果發現:這種現象不能僅僅說是眾人的冷酷無情,或道德日益淪喪的表現。因為在不同的場合,人們的援助行為確實是不同的。當一個人遇到緊急情境時,如果只有他一個人能提供幫助,他會清醒地意識到自己的責任,對受難者給予幫助。如果他見死不救會產生罪惡感、內疚感,這需要付出很高的心理代價。而如果有許多人在場的話,幫助求助者的責任就由大家來分擔,造成責任分散,每個人分擔的責任很少,旁觀者甚至可能連他自己的那一份責任也意識不到,從而產生一種"我不去救,由別人去救"的心理,造成"集體冷漠"的局面。如何打破這種局面,這是心理學家正在研究的一個重要課題。

16.詹森效應
有一名運動員叫詹森,平時訓練有素,實力雄厚,但在體育賽場上卻連連失利。人們藉此把那種平時表現良好,但由於缺乏應有的心理素質而導致競技場上失敗的現象稱為詹森效應。
在日常生活中,有些名列前茅,力雄厚"與"賽場失誤"之間的惟一解釋只能是心理素質問題,主要原因是得失心過重和自信心不足造成。有些人平時"戰績累累",卓然出眾,眾星捧月,造成一種心理定勢:只能成功不能失敗,再加上賽場的特殊性,社會、國家、家庭等方面的厚望,使得其患得患失的心理加劇,心理包袱過重,如此強烈的心理得失困擾自己,怎麼能夠發揮出應有的水平呢!另一方面是缺乏自信心,產生怯場心理,束縛了自己潛能的發揮。
如何走出"詹森效應"的怪圈呢?首先,要認清"賽場"的目的,克服恐懼感,賽場並不可怕,只是比平常正規一些而已。其次,要平心靜氣地走出狹隘的患得患失的陰影,不貪求成功,只求正常地發揮自己的水平。賽場是高層次水平的較量,同時也往往是心理素質的較量,"狹路相逢勇者勝",只要樹立自信心,一份耕耘必定有一份收獲。最終定會交付滿意的答卷。

17.「酸葡萄」心理和「甜檸檬」心理
「酸葡萄」心理是指自己努力去做而得不到的東西就說是「酸」的,是不好的,這種方法可以緩解我們的一些壓力。比如:別人有一樣好東西,我沒有,我很想要,但實際上我不可能得到。這時不妨利用「酸葡萄」心理,在心中努力找到那樣東西不好的地方,說那樣東西的「壞話」,克服自己不合理的需求。
「甜檸檬」心理就是認為自己的檸檬就是甜的,「甜檸檬」是指自己所有而擺脫不掉的東西就是好的,要學會接納自己。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點,都有自己的優勢,每個人也都有自己的特點,千萬不要輕易說自己這不好,那不如人,不妨試試「甜檸檬」心理學會接納自己,逐漸增強自信。

18.「南風效應」
法國作家拉封丹曾寫過一則寓言,講的是北風和南風比威力,看誰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脫掉。北風首先來一個冷風凜凜寒冷刺骨,結果行人為了抵禦北風的侵襲,便把大衣裹得緊緊的。南風則徐徐吹動,頓時風和日麗,行人因為覺得很暖和,所以開始解開鈕扣,繼而脫掉大衣。結果很明顯,南風獲得了勝利。這就是「南風效應」這一社會心理學概念的出處。 「南風效應」給人們的啟示是:在處理人與人之間關系時,要特別注意講究方法。北風和南風都要使行人脫掉大衣,但由於方法不一樣,結果大相徑庭。比如:有些同學與大家在一起時很兇很要強,一次、兩次可能因為你很兇,要了別人強,佔了上風,但不久你就會發現你已經失去了朋友。我們可以還看到,在與別人發生矛盾,各不相讓,到最後往往是兩敗俱傷,想想如果學學「南風」兩人平心靜氣地好好談談,結果是否會好許多呢?

19.心理學中的巴納姆效應
朋友一次問我世界上什麼事最難。我說掙錢最難,他搖頭。哥德巴赫猜想?他又搖頭。我說我放棄,你告訴我吧。他神秘兮兮地說是認識你自己。的確,那些富於思想的哲學家們也都這么說。
我是誰,我從哪裡來,又要到哪裡去,這些問題從古希臘開始,人們就開始問自己,然而都沒有得出令人滿意的結果。
然而,即便如此,人從來沒有停止過對自我的追尋。
正因為如此,人常常迷失在自我當中,很容易受到周圍信息的暗示,並把他人的言行作為自己行動的參照,從眾心理便是典型的證明。
其實,人在生活中無時無刻不受到他人的影響和暗示。比如,在公共汽車上,你會發現這樣一種現象:一個人張大嘴打了個哈欠,他周圍會有幾個人也忍不住打起了哈欠。有些人不打哈欠是因為他們受暗示性不強。哪些人受暗示性強呢?可以通過一個簡單的測試檢查出來。
讓一個人水平伸出雙手,掌心朝上,閉上雙眼。告訴他現在他的左手上系了一個氫氣球,並且不斷向上飄;他的右手上綁了一塊大石頭,向下墜。三分鍾以後,看他雙手之間的差距,距離越大,則暗示性越強。
認識自己,心理學上叫自我知覺,是個人了解自己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人更容易受到來自外界信息的暗示,從而出現自我知覺的偏差。
在日常生活中,人既不可能每時每刻去反省自己,也不可能總把自己放在局外人的地位來觀察自己。正因為如此,個人便藉助外界信息來認識自己。個人在認識自我時很容易受外界信息的暗示,從而常常不能正確地知覺自己。
心理學的研究揭示,人很容易相信一個籠統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特別適合他。即使這種描述十分空洞,他仍然認為反映了自己的人格面貌。曾經有心理學家用一段籠統的、幾乎適用於任何人的話讓大學生判斷是否適合自己,結果,絕大多數大學生認為這段話將自己刻畫得細致入微、准確至極。下面一段話是心理學家使用的材料,你覺得是否也適合你呢?
你很需要別人喜歡並尊重你。你有自我批判的傾向。你有許多可以成為你優勢的能力沒有發揮出來,同時你也有一些缺點,不過你一般可以克服它們。你與異性交往有些困難,盡管外表上顯得很從容,其實你內心焦急不安。你有時懷疑自己所做的決定或所做的事是否正確。你喜歡生活有些變化,厭惡被人限制。你以自己能獨立思考而自豪,別人的建議如果沒有充分的證據你不會接受。你認為在別人面前過於坦率地表露自己是不明智的。你有時外向、親切、好交際,而有時則內向、謹慎、沉默。你的有些抱負往往很不現實。
這其實是一頂套在誰頭上都合適的帽子。
一位名叫肖曼?巴納姆的著名雜技師在評價自己的表演時說,他之所以很受歡迎是因為節目中包含了每個人都喜歡的成分,所以他使得「每一分鍾都有人上當受騙」。人們常常認為一種籠統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十分准確地揭示了自己的特點,心理學上將這種傾向稱為「巴納姆效應」。
有位心理學家給一群人做完明尼蘇打多相人格檢查表(MMPI)後,拿出兩份結果讓參加者判斷哪一份是自己的結果。事實上,一份是參加者自己的結果,另一份是多數人的回答平均起來的結果。參加者竟然認為後者更准確地表達了自己的人格特徵。
巴納姆效應在生活中十分普遍。拿算命來說,很多人請教過算命先生後都認為算命先生說的「很准」。其實,那些求助算命的人本身就有易受暗示的特點。當人的情緒處於低落、失意的時候,對生活失去控制感,於是,安全感也受到影響。一個缺乏安全感的人,心理的依賴性也大大增強,受暗示性就比平時更強了。加上算命先生善於揣摩人的內心感受,稍微能夠理解求助者的感受,求助者立刻會感到一種精神安慰。算命先生接下來再說一段一般的、無關痛癢的話便會使求助者深信不疑。

20.培哥效應
在有些電視節目中,曾有人做過所謂奇特的記憶表演。一般都是在舞台上立一塊黑板,然後隨意讓觀眾說出一些詞語、數字、節目名稱、公式、外語單詞等等,並按序寫在黑板上。表演者在這一過程中不看黑板,但他卻能根據觀眾的要求准確地講出其中的任意一項內容,甚至還能把全部內容倒背出來。
這種表演看起來十分神奇,其實只不過是運用了培哥記憶術,產生了「培哥效應」罷了。這種方法實際上並不難,它是自創一套記憶編碼,比如,⑴——帽子,⑵——眼鏡,⑶——圍巾,⑷——衣服,⑸——腰帶,⑹——褲子……並熟練地記下來,然後通過聯想與要記的材料相連接。比如要求你記住這樣幾個詞:⑴大象,⑵打氣,⑶洗澡,⑷電風扇,⑸自行車,⑹水……這樣你就可以把大象與固定編碼的第一號帽子聯系起來,聯想到大象的鼻子上戴了一頂帽子。要記住第六個詞「水」時,把它與褲子產生聯想——水把褲子弄濕了。
通過這樣的編碼聯想,記起來就不困難了。因為在聯想時,我們有意識地把聯想的事物放大,表象清晰而奇特。例如要記住第四個詞——電風扇與衣服發生聯想時,如果表象是電風扇吹開了衣服就很一般,但如果想像成電風扇穿了一件羽絨服,就非常奇特,這就更便於記住這一對象。
培哥記憶術的固定編碼有很多種,如按照自己身體各部分的上下編號,按進門後能看到的東西編碼,按自己的親朋好友的姓名編號等等。
在學習過程中我們掌握了這種方法,就可以避免記憶的枯燥單調,使其妙趣橫生了。當然,這種方法的掌握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需要我們去經常鍛煉,並盡可能地使自己的聯想奇特醒目非同一般。

D. 道德模範的輻射效應

公民的道德水平,體現著一個民族的基本素質,反映著一個社會的文明程度。道德模範是時代的道德標桿,引領著公民道德建設的價值觀導向,而堅持和提倡什麼樣的價值觀,直接影響著公民道德建設的進程和成效。我國公民道德建設的實踐證明,發揮道德典範、道德榜樣的引領和示範作用是提高公民道德水平的一個有效途徑。
目前,我國的道德狀況還不能令人滿意,但和諧社會的構建又需要良好的社會道德氛圍予以支撐。近日,第三屆全國道德模範評選表彰揭曉,一批來自群眾身邊看得見、摸得著、學得到的「平民英雄」脫穎而出,他們用實際行動告訴我們,道德模範不是高高在上的道德「神仙」,不是「高大全」式的遙不可及,他們的善行義舉就體現在自身的日常生活中。每個公民只要願意提升自己的道德素質和道德品性,將一般的道德要求化為切實的具體行動,經過不斷的道德努力,都可以成為一個有道德的人。
對普通公民來說,學習道德模範、崇尚道德模範、爭當道德模範,積極參與道德建設,關鍵是如何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主動地實踐道德的要求、自覺地培育公民美德。道德實踐的第一步是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從身邊小事做起,學會自尊、懂得自愛,樹立「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道德觀。整個社會的道德環境與每個人微小的道德行為息息相關,涓涓溪流可以匯聚成汪洋大海,如果每個公民都能在道德上有所作為,全社會就能形成良好的道德氛圍,這是實現和諧社會的道德基石。
道德模範的評選表彰活動在一段時間內能夠在全社會掀起關注社會道德建設的熱潮,但更重要的是在道德模範評選表彰之後,如何將道德模範的「典型效應」擴展為持續長久的「社會輻射效應」。從道德建設的有效性角度看,需要重點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一是充分利用全國道德模範評選表彰的契機,創新公民道德建設的機制和方法,積極發揮道德模範強大的影響力和感召力。要在各個地區、各個行業中發現和樹立道德模範人物,開展地區性和行業性道德模範評選表彰活動。一個鄉村、一個社區、一個企業和一所學校,都可以推舉和評選出鄉村道德模範、社區道德模範、企業道德模範和學校道德模範,這些道德模範對周圍人的影響與感召更為直接,示範作用更容易發揮。
二是尊重和愛護道德模範,在政治上、工作上、生活上給他們實實在在的幫助和支持。以國家和政府的名義評選和表彰道德模範,使道德模範們深切感受到來自國家和政府的敬重與關懷。道德模範們受到如此的榮譽和嘉獎,必將增強繼續在平凡的工作崗位和日常生活中做好道德模範的信心,自覺自律,持之以恆,並激發更多的公民踐行善行義舉。
三是積極推進志願者行動,調動公民參與道德建設的主動性和自覺性,尊重公民在提高自身道德水平中的主體地位。道德模範是全國千千萬萬志願者的傑出代表,他們能夠主動地、自覺地做對社會和他人有益的好事,體現了新時代志願者的道德價值。積極推進在我國城鄉日益興起的志願者行動,是道德模範「典型效應」向全社會廣泛延伸的有效路徑。
全國道德模範評選活動則是由中央文明辦、全國總工會、共青團中央、全國婦聯共同主辦評選的,是新中國成立以來規模最大、規格最高、選拔最廣的道德模範評選, 分為「助人為樂」、「見義勇為」、「誠實守信」、「敬業奉獻」、「孝老愛親」5個類型。時代進步需要健康向上的道德風尚來引領,社會發展需要道德楷模的力量來推動。全國道德模範評選活動的舉行不僅感動人們,更使人們堅信了道德的力量。

E. 人性中的道德鬆懈:讓過座以後就能隨地吐痰了嗎

什麼是「對」,什麼是「錯」?關於人類的道德感,研究者進行過相當豐富且全面的實驗研究。然而,這些研究大多建立在相對復雜的實驗室設定之上。在日常生活,人們實際的道德或不道德行為有怎樣的特點?政治取向和宗教信仰怎樣影響生活中的道德相關行為?《科學》雜志上最新發表的一項社會心理學研究利用手機對生活中的人們進行了調查。
德國科隆大學的心理學家威爾翰·霍夫曼(Wilhelm Hofmann)希望挖掘人們日常活動中的道德經歷及其發展機制,以探究科學界和公眾中存在爭議的,有關道德感的重要問題。他和同事們開發了一個手機應用,對美國和加拿大地區1252名的成年人進行了調查:在3天的實驗時間內,實驗人員在每天早上9點到晚上9點的區間內給參與者發送5條簡訊,參與者通過簡訊上的鏈接登陸網頁輸入數據。

在每次訪問中,參與者需要回答他們收到調查推送信息的這段時間內是否聽說、目睹、實行或被實行了道德/不道德行為,並描述這些事件及其情境。參與者還需要對9種不同的道德情緒進行評分,包括當時所感到的罪惡感、幸福感(「你當時感到多高興?」)和使命感(「你當時是否感到人生有明確的目標?」)。在分析所有參與者匯報的經歷之後,研究得到了一系列新鮮有趣的結果:
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

經研究人員評定,參與者報告的13240個案例中,只有28.9%屬於道德相關事件,其中道德事件(15.3%)與不道德事件(13.6%)比例相近。有趣的是,參與者實行和被實行的多數是道德的行為,他們多發生在發生在公共場合、參與者家中、和親戚朋友家中。他們聽說道德或不道德事件的主要來源是人際交流、社會媒體、網路新聞或雜志,而且聽回來的內容大多是不道德行為——通過人際交流和社會媒體獲知的不道德行為是道德行為數量的2倍。

政治和宗教怎樣影響道德相關行為?
研究者把報告的道德相關行為分類時發現,有相當一部分不能被傳統的六維度道德模型概括,他們將道德模型擴充,增加了誠實/不誠實,自律/不自律兩個維度。研究者發現,從參與者的手機上報的事件所涉及的道德維度會受到參與者政治取向的影響:自由主義者更多提及公平、自由以及誠實層面的事件;而保守主義者更多提及與忠誠、服從,聖潔這幾個維度相關的道德經歷。

以往有觀點認為,宗教信仰可能促進道德行為而抑制不道德行為的發生。然而這項研究的結果提示,實情並非完全如此。事實上,有無宗教信仰與報告的道德相關行為沒有直接聯系,他們在實行道德或不道德行為方面沒有顯著差異。霍夫曼和同事指出,盡管有宗教信仰的人所報告的不道德行為更少,但這並不說明他們比無宗教信仰者更少實行這些行為。在很大程度上,他們只是更少聽說不道德行為——而這很可能是選擇性暴露(selective exposure)所造成的結果。但另一方面,有宗教信仰者經歷道德/不道德行為時情緒反應更強烈。他們在實行善行時更自豪,受惠時更感激,經歷不道德行為時感到更羞愧、尷尬和惡心。
道德傳染與道德鬆懈
最後,研究者試圖對道德/不道德行為進行預測。他們發現,參與者被實施道德行為後,其做好事的可能性上升,這符合「道德傳染」(受他人道德行為的感染而實行道德行為)理論。而不幸的是,當參與者實行一次道德行為後,當天再次實行道德行為可能性降低,相反實行不道德行為可能性升高,即發生了「道德鬆懈效應」。為了增強全社會的道德風氣,找到傳染效應適用於公共政策的原則,和設計機制削弱鬆懈效應的發生具有重要意義。

F. 道德許可效應只存在於做過的實際行為中嗎

道德許可效應,不只存在於做過的實際行為中也存在與將來要做的實際行為一種。

G. 道德許可效應只能存在於做過的事中嗎

道德許可效應只能存在於做過的事中嗎?其實道德許可效應只能坐在做過的事了,還有沒做過的史上

H. 道德許可效應為什麼大家做了偽君子

我們應該努力的去用道德約束自己,而不是去約束別人,並不是所有人都在道德許可效應下,做了你口中的偽君子。
道德許可效應是指:我們的思想中存在著正反兩方,那麼,我們只要有了好的行為就總是允許自己做一點壞事。認為縱容自己做一點壞事,就是對自己美德最好的獎勵。什麼是壞事呢?就是那些我們做完後不會感到一陣惡心,不會有強烈的負罪感,不會有巨大的焦慮感的事。最簡單的例子就是每取得一點成功,獲得一點成績,我們就開懷暢飲,盡享美食。雖然明知有害健康,心理上卻認為這是小小的「壞事」,是自己應得的獎勵。

I. 人的道德與社會效應

道德是文明社會的基礎,沒有道德,所謂的文明都是虛偽的。就如時下的經濟社會一般,道德早已淪喪,剩下的除了利益外很難找到其他的,9.10教師節,學生在家長的帶領下給老師送禮,鮮花和賀卡,這本無可厚非,舉個例:昨天我一表親給他孩子幼兒園的老師送的居然是購物卡1000元,這樣的禮居然也有老師收!夾雜了成人的思維,一切都變味了,孩子們從小就耳濡目染。送禮是打開知識大門的鑰匙,那送禮將來會是打開通往任何地方的鑰匙,難怪我們現在的貪污盛行,這和道德的缺失不無關聯,而這又僅僅是冰山一角的現象。

熱點內容
簽具有法律效力的協議怎麼寫 發布:2025-01-12 21:56:01 瀏覽:818
按合同法的規定合同生效後 發布:2025-01-12 21:26:15 瀏覽:941
人類道德的最初表現形式 發布:2025-01-12 21:02:00 瀏覽:377
財政撥款屬於企業所得稅法規定的不征稅收入 發布:2025-01-12 20:29:09 瀏覽:577
什麼叫具有法律效力的合同 發布:2025-01-12 20:26:00 瀏覽:336
招商管理條例 發布:2025-01-12 20:12:39 瀏覽:931
王哲律師 發布:2025-01-12 20:09:00 瀏覽:161
一村一法律顧問責任 發布:2025-01-12 19:59:30 瀏覽:964
中國電影關於法律法規 發布:2025-01-12 19:18:02 瀏覽:681
屬於商法的是什麼法 發布:2025-01-12 19:00:48 瀏覽:5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