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人是道德存在的問題

人是道德存在的問題

發布時間: 2022-04-29 10:17:17

❶ 到底是人性的缺失,還是道德的淪喪

這兩者並不矛盾來,是相源輔相成的。

1、什麼是人性,人性就是在一定社會制度和一定歷史條件下形成的人的本性。 故而本性,並非是一直停留在"人之初,性本善"的,而是受所處社會環境影響的。 人性是從根本上決定並解釋著人類行為的那些人類天性。

2、道德淪喪這一觀點也不準確。並沒有什麼證據表明過去的人、歷史上的人類道德有多麼高尚。現代人在特定的條件下展現出來的失德,並不意味著道德淪喪。

3、很多人往往拿著某些其他的規則來約束別人,而自己缺踏破規則的底線,
只有每個人都規范好自己,不要只看到他人的缺陷,而忽視自身存在的問題,否則會惡性循環。

4、道德的淪喪是指嚴重違背社會道德規范的行為。
人性的扭曲是指人的自然、社會和精神屬性嚴重失常。

5、道德,指衡量行為正當的觀念標准,是指一定社會調整人們之間以及個人和社會之間關系的行為規范的總和。不同的對錯標準是特定生產能力、生產關系和生活形態下自然形成的。一個社會一般有社會公認的道德規范。

❷ 個人道德方面存在的問題

「道德」的含義及其本質

道德是以善惡評價為形式,依靠社會輿論、傳統習俗和內心信念調節人際關系的心理意識、原則規范、行為活動的總和,包括道德意識、道德規范和道德實踐等。道德作為一種實踐精神,是具體的歷史范疇,隨著社會經濟生產方式的發展而變化。進入階級社會之後,隨著社會經濟生產方式的發展,相繼出現了奴隸社會道德、封建社會道德和資本主義社會道德。在社會主義社會,佔主導地位的是社會主義道德,在社會先進分子中還體現為共產主義道德;同時一些社會成員的思想中還存在著封建社會道德和資產階級道德元素。一般而言,道德可分為客觀和主觀兩個方面的內容。客觀方面,指一定的社會對其成員的要求,包括道德標准、道德規范等,它貫穿在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體現為社會公德、家庭美德和職業道德等;主觀方面,指個人的道德意識和道德實踐,包括道德信念、道德情感、道德行為和道德品質等。道德的主要社會職能,是通過確立一定的善惡價值標准和行為准則來約束人們的相互關系和個人行為。道德的主要價值目標是實現個人的人格完善,通過對善的價值理想的自願踐行來實現人生的意義和人格的升華。

共產黨員必須遵守的公民道德規范

共產黨員是社會公民中的一員,所以,首先要在自覺遵守公民道德規范上做好表率。2001年中央印發實施的《公民道德實施綱要》,是弘揚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形成良好社會道德風尚,促進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協調發展,全面推進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指導性文件。在此基礎上,黨的十八大以來,又發展凝練形成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從我國歷史和現實的國情出發,社會主義道德建設要堅持以為人民服務為核心,以集體主義為原則,以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愛社會主義為基本要求。公民道德規范主要由基本道德規范和社會公德規范、職業道德規范、家庭美德規范構成,涵蓋了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適用於不同社會群體,是每一個公民都應該遵守的行為准則。

公民基本道德規范是「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公民道德基本規范不僅體現了道德的先進性與道德的廣泛性的統一,還體現了中華傳統美德、革命道德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產生的新道德的統一。「愛國守法」是公民對國家的最首要的道德義務;「明禮誠信」是公民如何待人的道德規范;「團結友善」是公民與公民之間應當如何相處的基本規范;「勤儉自強」是公民對待生活、對待自身的道德規范;「敬業奉獻」是公民對待職業活動的道德規范。

❸ 當一個人在的時候,也存在道德不道德的問題

如題,人是具有社會屬性的動物,社會的演變和文明的發展自然而然的產生了社會道德層面的問題。當一個人處於社會之中必然要講究社會道德,這本質上是道德這種東西對人性的捆綁,壓制人性的慾望和情感。
老子說,絕聖去智,絕仁去義。說的是贍養父母,助人為樂等行為不應該被道德綁架,而是應該出於人性的自然而為,本質是人的善念所使,根本不需要道德來約束。不然我贍養父母那是道德要求我做的,那不就是表現出精神的空白,對人性的極大諷刺嗎?
再者脫離了社會屬性,人還需不需要道德,我認為只要人心是善的,對其他人無害的為什麼還要道德來束縛呢?

❹ 個人道德品行方面存在的問題

那個人都要注意的,現在眼睛,品德,我覺得每個人都要修正自己的問題。

❺ 我國道德方面的現存問題

中國的道德觀從來都是君子的道德觀。對中國思想和道德觀影響最大的是儒家學說,而儒家道德有著較強的對象性,主要的約束對象是君子。改革開放以後,經濟飛速發展,但是在發展之中,中國社會出現了小小的偏差,很多指標都以經濟為導向,一種功利性的價值觀的出現,為了賺錢,不惜手段,各種影響人身體健康安全等層出不窮。在某些人的觀念中,是否有錢已經是衡量一個人是否成功的標准。

❻ 中國人道德問題

這個問題是一個很沉重的話題,中國人的道德走到今天這一步,是有一個過程回的,很多人都不去思考答為什麼,只就表面現象發些牢騷,這是解決不了問題的。其實在這個過程中,人人都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按照古人的說法,國人現在的行為簡直就是逆天判道。為什麼在這一過程中,人人都自覺或不自覺的在推波助瀾呢?這說明我們的思想、我們的行為受到了一種來自外部意志力量的控制。馬克思在《共產黨宣言》開頭就說:「一個幽靈,共產主義幽靈在歐洲游盪。」自從這個幽靈被國人引進了中國,中華大地可以說是進行了一場徹底底的革命,不論是好的還是壞的,真的是把一切都顛覆了。我們現在總是把這個錯誤歸結為這個人,把那個錯誤歸結為那個人,那麼在多次政治運動中,國人狂熱不理智的行為又如何解釋呢?這其實都是這個幽靈操控國人的思想行為而導致的,那麼它為何能操控國人呢?因為我們幾乎每個人都曾對著它發過誓言,並且自願把生命貢獻給它,它當然就可以為所欲為的操控你。如何擺脫這個幽靈,在於中國人的自我覺醒,你只要在思想上否定它,不承認它,它就沒有理由再控制你,這是打開國人心結的最好途征。望國人早日覺醒。

❼ 當代中國人的道德狀況及生存狀態存在什麼問題

低收入的斤斤計較,高收入的揮霍,中級收入的也有兩極分化,一方面力爭上游,一方面自傲。

這裡面道德,和生存狀態都有包含。

❽ 對於人類來說道德觀念存在的意義和價值是什麼

1、有助於人們的幸福生活
從道德修養的產生來看,道德修養是人類幸福的必要條件。道德規范的存在與人們的追求幸福的活動有直接關系,可以說道德的存在本身就是以人們在追求幸福的活動過程中可能存在的相互沖突為前提,如果人們所追求幸福的活動本身之間不存在任何沖突,彼此天然地相安無事,那麼,道德的存在就是無意義的。
對於一個社會成員來說,道德規范在很大程度上成了他追求幸福的活動的環境的構成部分。社會成員總是在一定的道德規范等制約因素之中從事自己追求幸福的活動,他如果要追求不合於道德、不合於法律的幸福,往往就會受到社會的譴責與阻撓,這對於他自己來說就已經是一種痛苦了,因此他是不可能得到幸福的。所以,道德教育有助於人們的幸福生活的實現。
2、有助於大學生的素養發展
對於接受道德教育的人來說,能提高思想道德素質與法律基礎,成長為有用的人,還可以幫助人正確認識「德」和「才」的辯證關系,深刻理解兩者的關系,避免走入:「重智輕德」的誤區,從各方面發展自我、完善自我。
從青年大學生自身發展狀況看,青年大學生正處在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和發展的重要時期,這個時期的大學生思想、道德和心理等方面有了一定的發展,但總的來說,社會生活經驗還不夠豐富,思想還不夠成熟,還存在有明顯的知行脫節的現象。
比如在成才問題上,一方面具有強烈的成才願望,另一方面又缺乏勤奮刻苦、勇攀科技高峰、耐得住清貧、耐得住寂寞的決心和恆心。這就需要在學校教育和引導下,不斷學習,加強思想道德修養,完善自己。
進行道德教育,對於提高大學生的政治理論素質和思想認識水平,幫助大學生分辨是非,汲取精神營養,獲得真、善、美的心靈啟迪,不斷提高思想道德修養,具有重要的意義。
3、有助於個人的發展
道德反映社會發展的的客觀必然性,就能引導和激發人們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不斷調節社會整體和個人的關系,使個人與他人、個人與社會的關系逐漸完善和諧,是人們的行為逐步從「實然」向「淡然」轉化。
道德往往藉助於道德觀念、道德准則、道德理想等形式,幫助人們正確認識社會道德生活的規律和原則,認識人生的價值和意義,認識自己對家庭、他人、社會的義務和責任,使人們的道德實踐建立在明辨善惡的認識基礎上,從而正確選擇自己的道德行為,積極塑造自身的道德人格。所以,道德教育有助於個人的發展。
最後,道德教育對人生的意義重大,幫助人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等,並形成自己關於責任和義務的觀念,確立自己的道德理想,自覺的揚善抑惡、明辨榮辱、選擇高尚、棄絕卑下,保持社會和個人的健康發展。 

❾ 現實生活中你遇到過什麼樣的道德難題

1、救助弱勢群體問題

救助弱勢群體的善舉,在產生善果的同時也可能會在兩個方向上造就惡果:可能救助了不該救助的懶漢、懦夫,使之不勞而獲;可能誘發不勞而獲的依賴思想。

2、救死扶傷問題

醫院或醫生在遇到一個身無分文的病人時,如果救治的話,費用自己出,這種情況一多,則醫院或醫生無法承受;如果不救,則是不人道的。按照傳統道德觀念,醫生或永遠應該救治;但這種以犧牲一方利益為代價而保全另一方的利益是不能夠作為普遍的道德規則堅持的。

3、分蘋果問題

兩個人分一大一小蘋果。從道德角度看,誰先拿,並拿了小的,就是道德的;另一方就是不道德的。但是先拿的人把善名留給了自己,而把不道德的惡名留給了對方。

4、拾金不昧事件

遼寧本溪市一位小學生金妮拾到巨款,還給失主,但是她希望失主能夠送給她一面錦旗。失主安英淑不但沒有這樣做,還振振有詞:錦旗我是不會送的,我一分錢也不給,拾金不昧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如果她不還給我就是犯法,我可以告她。



道德的目的

「道德」一詞的存在,目的在於個人的修身養性與精神發展,並進而形成群體性的「寬容」、「理解」、以及「尊重」。其存在不同於並高於法律,沒有任何強制性和規范性,是一種對模糊的「善」與「美」的渴望與追求,紮根於人的本性之中。

且不論社會對「道德底線」和「道德臨界點」的所在並沒有一個很好的定性——「道德底線」 一詞本身概念極其模糊,哪怕一個人跨越了「道德底線」,但凡他的行為還在法律范疇允許之內,其行為就可以被接納和理解。僅有對逾越法律底線的行為,社會才能夠比較客觀地評價其行為為「錯誤」。

但在一般情況下用「個人道德標准」或是毫無明確定性的所謂的「社會道德標准(公共善)」,即「道德底線論」對沒有違背法律法規的行為進行的道德批判(例如對「不給老弱病殘讓座」進行批判),從根本上即是「道德綁架」。

所以,正因為「道德」本身並不存在「義務」屬性,「道德義務」一詞犯了邏輯上的錯誤,本身不應存在。

❿ 一個人道德有問題會怎麼樣

一個人如果道德有問題,他會做有悖於常理的事情。
違反公德風俗的事例,有不少,比如說,在社會上做事,不誠實守信,坑蒙拐騙。
在家庭,他不忠心,不盡責,都是有違道德的表現。

熱點內容
中國電影關於法律法規 發布:2025-01-12 19:18:02 瀏覽:681
屬於商法的是什麼法 發布:2025-01-12 19:00:48 瀏覽:595
法是以為核心內容的社會規范 發布:2025-01-12 18:49:24 瀏覽:975
日本第四代民事訴訟法 發布:2025-01-12 18:47:49 瀏覽:358
社會與法普法欄目劇遠在身邊二 發布:2025-01-12 18:46:50 瀏覽:774
勞動法規定請病假 發布:2025-01-12 17:52:36 瀏覽:786
黨紀處分條例2015 發布:2025-01-12 17:17:05 瀏覽:932
欠條手寫有法律效力 發布:2025-01-12 16:17:19 瀏覽:757
八方啟航法律碩士 發布:2025-01-12 14:51:14 瀏覽:448
四川省最新勞動法 發布:2025-01-12 14:45:11 瀏覽:7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