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於樞老子道德經
Ⅰ 求:元代書法家 鮮於樞 作品名
1、杜工部行次昭陵詩卷:這是鮮於樞以行書大字錄寫的杜甫五言《行次昭陵詩》。此帖結體疏朗,筆勢雄渾,與鮮於樞個人性情正相吻合。如柳貫所評:「公毅然美大夫,面帶河朔偉氣,每酒酣驁放,揮毫結字,奇態橫生,勢有不可遏者。」此卷是鮮於樞大字行書的代表作品。
2、老子道德經卷:此卷書法節錄老子《道德經》卷,從「天長地久」寫起,末書「老子道經卷上」,因缺下半部分,所以未署款。此卷書法學虞世南,體態修長,筆法精美,清爽勁利,是鮮於樞僅見的存世楷書長篇。從其成熟俊健的書風來看,當是他中年時期的佳作。
3、秋興詩冊:這是鮮於樞為和仇遠詩而作並書的三首五言律詩,詩中充滿濃郁的思鄉之情。從「北望空思汴,南遊未厭吳」一句可知作者此時正身處江浙一帶。此帖書法俊爽勁健,略顯蒼疏,是鮮氏中晚年眾多作品中較具代表性的一件。
4、臨神仙起居帖:這是他臨寫的楊凝式《神仙起居帖》手跡。對照原帖,我們可以發現鮮於樞此帖臨得如何形神兼備。
5、唐詩卷:此卷筆法縱肆,欹態橫發。他自己說過,寫草書要把筆離紙三寸,取其指實掌平虛腕法圓轉,寫出的字則飄逸飛縱,體態自能絕出,觀其草書,確有懸腕回鋒之妙。
6、韓愈送李願歸盤谷序卷:行句系自「夫前呵從者塞途」起(據《韓昌黎集》),其前尚缺一百零八字。有「清森峭勁、風骨稜稜」之評。 傳世的鮮於樞墨跡有40多件,分楷書、行書、草書三大類,藝術成就以草書為最。代表作有《老子道德經卷上》、《蘇軾海棠詩卷》、《韓愈進學解卷》、《論草書帖》等。
Ⅱ 鮮於樞生平
鮮於樞(1257~1302),字伯機,號困學山民,寄直老人,漁陽(今北京薊縣)人,官太常博士,趙孟頫對他的書法十分推崇,曾說:「余與伯機同學草書,伯機過余遠甚,極力追之而不可及,伯機已矣,世乃稱仆能書,所謂無佛出稱尊爾.」二人書法當時並稱「二妙」.他的功力很扎實,懸腕做字,筆力遒健,同時代的袁褒在《書林藻鑒》中說;「困學老人善回腕,故其書圓勁,或者議其多用唐法,然與伯機相識凡十五,六年間,見其書日異,勝人間俗書也.」而書法家陳繹曾也說:「今代惟鮮於郎中善懸腕書,余問之曰:膽!膽!膽!」可見他敢於創新的精神.他的楷書有《李願歸盤谷序》現藏於上海博物館,筆法古樸,字體嚴謹,氣魄恢宏.行草有所寫的自做詩《大字書贊》和《唐詩草書卷》,更現筆法縱肆.此卷若與鮮於樞的《大字書贊》和《杜詩卷》〔現藏故宮〕相比,在氣度開放和筆鋒節奏上要遠遠超過前二者.
在唐代,曾有兩位大詩人寫過《石鼓歌》,一是韋應物,一是韓愈.鮮於樞所寫的《石鼓歌》是韓愈所做的七言詩.韓愈〔768-824〕是唐代的文學家和哲學家.字退之,河南河陽〔今孟縣〕人,郡望昌黎,史稱韓昌黎.因官吏部侍郎,又稱韓吏部,謚號「文」又稱韓文公.他三歲而孤,受兄嫂撫育,早年流離困頓,有讀書經世之志.20歲赴長安考進士,三試不第.25~35歲,他先中進士,三試博學鴻詞科不成.先後赴卞州董晉和徐州張建封兩節度使處任幕府任職,後回京任四門博士.36~49歲任監察御史,因上書論天旱人飢狀,請減免賦稅,貶陽山令.憲宗時北歸,為國子博士,累官至太子右庶子,但不得志.50~57歲先從裴度征吳元濟,後遷刑部侍郎.因諫迎佛骨,貶潮州刺史,後移袁州.不久回朝,任國子祭酒、兵部侍郎、吏部侍郎、京兆尹等職,政治上較有作為.
石鼓文,亦稱獵碣或雍邑刻石,是我國現存最早的刻石文字.無具體年月,唐人韋應物和韓愈的《石鼓歌》都認為是周宣王時期的刻石.宋人歐陽修的《石鼓跋尾》雖設了三個疑點.但還是認為屬周宣王時史籀所作.宋人鄭樵《通志略》則認為《石鼓》系先秦之物,作於惠文王之後,始皇之前.近人羅振玉《石鼓文考釋》和馬敘倫《石鼓文疏記》都認為是秦文公時物,於韋、韓說法出入不大,只相差十七年.據郭沫若考證,《石鼓》作於秦襄公八年,距宣王更近.所不同者,出於宣王時史籀手筆或秦臣手筆罷了.《石鼓》於唐朝初出土於天興三疇原〔陝西省寶雞市鳳翔三疇原〕以後被遷入鳳翔孔廟.五代戰亂,石鼓散於民間,至宋代幾經周折,終又收齊,放置於鳳翔學府.宋徽宗素有金石之癖,尤其喜歡《石鼓》,於大觀二年〔1108年〕,將其遷到卞京國學,用金符字嵌起來.後因宋金戰爭,金兵進入卞京後,看到石鼓認為是「奇物」,將其運回燕京〔北京〕.此後,石鼓又經歷了數百年的風雨滄桑.抗日戰爭爆發後,為防止國寶被日寇掠走,由當時故宮博物院院長馬衡主持,將石鼓遷到江南,抗日戰爭後又運回北京,1956年在北京故宮展出.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清高宗為更好的保護原鼓,曾令人仿刻了十鼓,放置於辟雍〔大學〕.現仿鼓在北京國子監,其形狀於刻字位置與原石鼓有不少差別.石鼓的拓本,唐代就有,但沒有流傳下來.石鼓文比金文規范、嚴正,但在一定程度上保留的金文的特徵,它是從金文向小篆發展的一種過渡性字體.傳說在石鼓文之前,周宣王太史籀曾經對金文進行改造和整理,著有大篆十五篇,故大篆又稱「籀文」石鼓文是大篆流傳後世,保存比較完整且字數較多的書跡之一.宋安國所藏石鼓宋拓本,被民國秦文錦售給日本東京河井荃廬氏.
鮮於樞行書《石鼓歌》傳世有二件,一在美國紐約大都會博物館,作於大得五年辛丑,年45歲,伯機即逝於此年,蓋絕筆也.書於經折紙上,表為橫卷.其二即此卷,雖無款,而筆法圓勁雍容,揮灑自如,望而知其為鮮於樞最成熟期之精品,且紙墨完結,又勝大都會一籌.
請樓主注意!由於原地址無法復制我可是一字一句的打出來的!
這是原地址:http://www.cangdian.com/RenWu/RenWu.asp?ID=A-00134
Ⅲ 當代著名書法家有哪些
中國當代著名書法家:
歐陽中石、 沈鵬、 王鏞、石開、陳錦城、言恭達、林岫、 張海、張旭光、王冬齡。
中國當代著名書法家藝術簡介:
歐陽中石,1928年生於山東省泰安市肥城。著名的學者、教育家、書法家、書法教育家。首都師范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書法文化研究所所長、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書法家協會顧問、中國畫研究院院務委員.
歐陽中石既是一位學問家、又是一位教育家。上個世紀50年代初,年輕的歐陽中石考取了輔仁大學哲學系,一年後進入北京大學哲學系,主修中國邏輯史,拜在邏輯學大師金岳霖的門下。1954年,歐陽中石畢業於北京大學,開始在中學從事基層教育工作。他教過中學的各門課程,深得學生敬重。在長期從事中學教學的實踐中,他對語文教學中長期存在的一些問題進行了積極深入的思考,運用他敏銳的目光和明辨的思維,以及對中國語言文字特點獨到而深刻的理解,提出了一套科學的語文教育改革方案,並在中學試點,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果,得到了各界的一致好評。面對歐陽中石,就彷彿面對一本厚厚的書,讓你敬重,讓你深思,讓你味之不盡。只是目前價位已高,如能遇上每平尺5000元以下的作品是可以投資與收藏的。
沈鵬,齋名介居。1931年9月出生於江蘇江陰,曾任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書法家協會主席、中國美術出版總社顧問以及《中國書畫》主編等職。現為中國書法家協會名譽主席。
沈鵬先生書法擅長行草,並兼及隸、楷多種書體。行草以帖派風格為主,對漢魏碑刻,米芾等宋代書家作品都有較深的研究,論其草書主要得筆於懷素《大草千文》並柔和自家隸書的筆法,形成自己草書特色,有強烈的時代風貌與個人風格。是當代為數不多的達到相當高度的草書家之一。
沈鵬先生在北京按排名除了啟功之外,應排名第一。沈鵬先生作品報價:每平尺10000元,2000年以後的作品市場價在6000 元左右,建議藏家如遇每平尺5000元以下作品,可以購買。沈鵬先生書法作品將來不但收藏價值高,而且升值空間還會很大 。
王鏞,1948年3月出生於北京。山西太原人。一九七九年考取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畫系李可染、梁樹年教授研究生,攻山水畫和書法篆刻專業,得到葉淺予、梁樹年等先生的指導,一九八一年在研究生畢業展中獲葉淺予獎金一等獎並留校執教。現任中央美術學院教授、書法藝術研究室主任、中國書法家 協會篆刻藝術委員會副主任、全國中青年書法篆刻展評審委員會副主任。作品曾多次在國內外展出和發表,被多家美術館、博物館收藏,並出版專集數種。現任中央 美術學院教授、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東方美術交流學會副理事長。
王鏞先生是「中國當代書法的開派人物」他和石開、、何應輝、沃興華等被稱作「流行書風」的領袖人物和「中國書壇的重量級人物」。 王鏞先生的書法取向主要是民間書法,他廣泛的吸收了「墓誌」、「摩崖」、「簡帛」、「瓦當」、「金印」、「磚銘」、「鼎銘」、「秦權」等,要論對民間書法的涉獵之廣堪稱舉世無雙。雖然王鏞先生是當今書壇頗具爭議的人物,但是他對「當代書法」——「流行書風」的影響是無人齊肩的。王鏞先生的地位、學問、影響、印、書、畫、堪稱佼佼者。
王鏞先生的書法作品目前每平尺8000元左右,市場價格:早期作品(指90年代)約在4000左右,他是這幾年價格增長比較快的書家之一。從收藏角度出發,也是藏家必須收藏的書家之一。
石開,1951年生,福建福州市人。原姓劉,別名吉舟,從事藝術職業後改姓石。可以這樣說:石開先生是中國印壇頂尖人物。其印風影響當代印壇。早在80年代中期,印壇被稱做「三足鼎立」即曰:王鏞高步京華;韓天衡雄居海上;石開領風騷於閩南。石開先生也是「流行書風」的領袖人物之一,在當今書壇石開更是頗具爭議的人物。石開先生書法帶有孤峭奇逸的強烈個性色彩,有人說石開書法如鬼畫符一般,給人一種神秘的感覺,因他的書法個性太強烈,以至與當代任何一位書家都拉開距離。其實解析石開先生書法也是很傳統的,特別是早期作品不難看出。他受明清書家影響更大一些,在他書法里隨處可見深受黃道周和傅山的影響。石開工篆刻,書法,繪畫,詩文皆達上乘,石開無疑是既能繼承傳統又最具創造性的一位書家。將來必成大器。
石開是最早作為書家(辭去福建書協副主席職務)成為「北飄」一員的,後來乾脆辭去中國書協一切職務,以職業書畫篆刻為職業。其作品價格是一步一步地提升的,石開性格如同其書法一樣有強烈的個性,所出售作品的價格一視同人,作品從不應酬。有人說:因石開篆刻好,在他各種書體中所以篆書最好。我不這樣認為,舉例說明:如同一名汽車修理工,汽車修得好,不一定汽車開得就好。我認為石開草書最好,石開本人可能也這樣認為,從2006年石開作品報價中也不難看出:篆書與行書每平尺2000元,草書每平尺2500元,小字或小品每平尺3000元。目前市場價位:每平尺5000元左右,石開先生作品無論作為投資或收藏都是可以的。
陳錦城, 1958年生。福建福州長樂人。常來往於北京、武漢等地。陳錦城是我國唯一五體均能雙手雙筆齊下分寫異字的書法家.。雙筆五體書法開拓者、奠基人。中國歷史第一人,楷、行、草、隸、篆五體書法均能同起同落雙管齊下,左右開弓雙手、雙筆分寫異字, 並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把雙手、雙筆漢字書寫推至藝術的高度。刷新書壇紀錄,填補歷史空白。
陳錦城先生重視傳統,又能超越傳統,書畫印俱精,書法功力扎實,是當代民間書法與實力派書法代表人物。陳錦城八十年代書法作品展出於北京中國美術館,並開始潛心研究雙筆書法。九十年代被媒體譽為「全能雙管,五體俱佳」,書畫作品開始銷往全國各地和美國、日本、加拿大、法國、德國、香港等國家和地區。作品價位逐步提升。
陳錦城先生五體書法均有很高造詣,行草最好,行草書主要得力於孫過庭《書譜》,王羲之《十七帖》,對米芾,徐渭、王鐸,黃道周等古代書家作品都有較深的研究,並柔和《石鼓文》《漢魏碑刻》等篆、隸筆法,形成自家風貌。他創作形式多樣,單筆有左筆,右筆,還有雙筆創作。他的雙筆書法既能用於表演,還可用於創作,且實力雄厚——特別是雙筆行草書創作更加突出。他通過雙筆不同水墨形成的豐富變化與不同的速度變化,使筆法與墨法互補相發,創作了許多精品,這是陳錦城書法對中國書法技法寶庫提供的創造性成果。而這一神奇的技巧,成了其書法創作的一個重要表現手段。陳錦城先生書法精品目前市場價位:每平尺3000元--5000元 。市場價位尚不算高,具有很大的升值空間。投資陳錦城先生的作品歷史意義不容忽視,投資和收藏前景看好,收藏意義與價值相當高。
言恭達,1948年生,江蘇常熟人。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全國委員會委員,中國書法家協會副主席,中國書法家協會教育委員會主任,中國國家畫院院務委員,江蘇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副主席,江 蘇省文化發展基金會理事長。南京大學、東南大學兼職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東南大學書法研究院院長。國家一級美術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
從言先生書藝來看,也是了不得。言先生各種書體皆能,以草書和篆書最佳。言先生書法師從沙曼翁先生,得沙翁真傳。言先生先生篆書主要從《散氏盤》而出,寫出了《散氏盤》的真諦——字體用筆渾朴雄偉,豪放質朴,敦厚圓潤,結字寄奇雋於純正,壯美多姿。有金文之凝重,也有草書之流暢。草書則在傳統的基礎上融入自己強烈的書寫個性和淋漓盡致的性情揮灑。觀其草書氣勢磅礴,結體多變,轉化跌宕,線條富有立體感,圓潤中又不失疾澀,勁健而又不失柔美,富有旋律的美感。
近年來投資和收藏言先生作品的人愈來愈多,特別是06年下半年以來形成高峰。言先生06年作品價位:每平尺3000元 ,目前市場價位:每平尺2500——3000元 。從目前分析,言先生的作品還有很大升值空間,具有相當大的收藏投資潛力 。
林岫(1945-)女,字蘋中、如意,號紫竹居士、頤陽書屋主人。浙江紹興人。漢族,林岫不僅書法家,而且是詩人。在書協擔任主要職務:中國書協副主席、書法教育委員會主任, 北京書法家協會主席等職。在中國女書法家中排名前三位。當前在北京作品價位已高,但與外地價格形成很大差距,每平尺千元以下作品的時常能遇到,存在地域差別。藏家如遇低價位作品亦可收藏。
張海,1941年9月生於河南省偃師市。現任中國書法家協會主席,鄭州大學美術學院院長。全國政協常委,國務院批准有突出貢獻的專家。曾任第八、九、十屆全國人大代表,河南省文聯主席,河南省書法家協會主席,河南省書畫院院長等。書協改選前,張海先生的價格為:每平尺2000元,改選後為:每平尺4000元。目前已達近萬每平尺,一般藏家難以接受。不過市場上能見到低價位作品: 每平尺2000元至5000元 。隨著先生的名氣越來越大,且作品價位俞來俞高,造假的數量也隨之增高,贗品充斥市場,藏家要特別小心!
張旭光,是當今書壇比較走紅書法家,曾任中國書法家協會培訓中心副主任兼《中國書法學報》執行主編,曾任中國書法家協會分黨組成員,副秘書長,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中國書法家協會評審委員會、創作委員會、學術委員會副主任,《中國書法通訊報》主編。 2008年 8月調任到中國美術家協會任副秘書長,目前市場價位尚不算高:每平尺2000元左右,很有投資潛力
王冬齡,1945年生,江蘇省如東縣人。現為中國美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書協評審委員會委員,浙江省書協副主席等。1966年與1981年先後畢業於南京師范大學美術系、中國美術學院書法研究班,獲碩士學位,並留校任教。1989年應美國明尼蘇達大學之邀赴美國講授中國書法,為該校及加州大學教授,在哈佛、伯克萊等20多所大學舉辦講座與展覽。1992年底由國家教委招聘歸國,到中國書法家協會研究部工作,1994年回中國美術學院執教。1996年赴韓國漢城參加「第四屆國際茶文化書畫藝術展。」1998年2月巨幅草書參加紐約古根海姆現代藝術博物館的「中華五千年文明藝術展」,1999年參加巴黎「現代中國書法藝術展」,東京「中國二十世紀書法大展」、韓國漢城「現代文字藝術展澳大利亞」「China46」藝術展。2001年3月參加了中國蘭亭國際書法節,王冬齡的書法展覽與書法藝術專題講座深受觀眾歡迎。王冬齡早年師從「當代草聖」林散之,其行草書得林、陸二師真意間又參合了沙翁之磅礴。王先生成名很早,他草書在當代書壇影響很大,特別是他長篇巨作,氣勢磅礴,震撼心扉。他是一位非常活躍的書家,研究書法藝術如何走向國人和世界,並成功地舉辦杭州國際草書展;他也是一位非常包容的書家,盡管注重傳統、親和經典,但他也熱衷於「現代書法」的探索。
王先生作品06年報價:每平尺3000元。市場價:每平尺2000元左右。王先生作品很受藏家的青睞,無論投資與收藏都是很好的選擇
Ⅳ 高分求【鮮於樞】楷書《老子道德經卷上》
看來要我有時間才能給你了。首先要查【鮮於樞】的內容,查完再寫,回再拍照,再傳,有點麻煩。不答過我確實需要懸賞。
另外,如果你方便就把 【鮮於樞】楷書《老子道德經卷上》的文字內容發郵件給我。這樣我就不用再查了。 [email protected]
Ⅳ 鮮於樞存世的墨跡有什麼風格特點
鮮於樞存世墨跡(包括題跋)有40件左右,其中大部分是行草書,楷書很少。他的中楷書《老子道德經》上卷是他40歲左右的作品,有些筆法學虞世南,但書中出筆頓挫藏鋒,入筆折鋒入畫,牽連細致入微,轉折須作搭筆,顯而易見帶有趙孟頫的風格。
透光古鏡歌冊
他的大楷書《透光古鏡歌》結體疏朗,筆勢剛健有力,雖然筆畫也不甚計較工拙,但運筆得法,因而顯得雄偉奔放。書中結體用筆雖受古人熏陶,但更多的是自己創造。
Ⅵ 鮮於樞的詩詞作品
鮮於樞墨跡有40多件,分楷書、行書、草書三大類,藝術成就以草書為最。代表作有《老子道德經卷上》、《蘇軾海棠詩卷》、《韓愈進學解卷》、《論草書帖》等。
【仙呂】八聲甘州
江天暮雪,最可愛青簾搖曳長杠。生涯閑散,占斷水國漁邦。煙浮草屋梅近
砌,水繞柴扉山對窗。時復竹籬旁,吠犬汪汪。
【幺】向滿目夕陽影里,見遠浦歸舟,帆力風降。山城欲閉,時聽戍鼓<音┭>
<音┭>。群鴉噪晚千萬點,寒雁書空三四行。畫向小屏間,夜夜停釭。
【大安樂】從人笑我愚和戇,瀟湘影里且妝呆,不談劉項與孫龐。近小窗,
誰羨碧油幢?
【元和令】粳米炊長腰,鯿魚煮縮項。悶攜村酒飲空缸,是非一任講。恣情
拍手棹漁歌,高低不論腔。
【尾】浪滂滂,水茫茫,小舟斜纜壞橋樁。綸竿蓑笠,落梅風里釣寒江。
Ⅶ 中國書法家有哪些
楷書四大名家——顏真卿、柳公權、歐陽詢,元之趙孟俯
初唐四大家--虞世南、歐陽詢、褚遂良、薛稷
鍾王——三國魏鍾繇、東晉王羲之
二張——指東漢張芝、唐代張旭二位善草書之書家
趙董——指元代趙孟俯,明之董其昌
邢張米董: 指晚明四大家邢侗、張瑞圖、米萬鍾、董其昌四人。其中董其昌、
邢侗又有「南董北邢」之說。
昊中四才子: 指明代居於蘇南的書法家唐伯虎(唐寅)、文徵明、徐禎卿、祝允明。
二沈: 指明初沈度、沈粲兄弟二人,又號稱「大小學士」。前者以婉麗勝,後者以遒逸勝。
鮮趙:指元代書家趙孟俯、鮮於樞。又稱元「二雄」。趙氏代表作如《仇鍔墓碑銘》、《三門記》、《汲黯傳》、《二陸文賦跋》、《嵇康絕交書》,《蘭亭十三跋》等;鮮於樞代表作如《韓愈進學解》、《漁父詞》、《透光古鏡歌》、《韓愈石鼓歌》、《蘇軾海棠詩》、《老子道德經》等。
米薛: 指北宋米芾、薛紹彭,後者代表作如《雜書卷》等
蘇黃米蔡:指宋「四大家」蘇軾、黃庭堅、米芾、蔡襄。蘇氏代表作如《天際烏雲帖》、《洞庭春色賦》、《中山松醪賦》、《寒食詩》、《醉翁亭記》等;黃氏代表作如《松風閣》、《蘇軾寒食詩跋》、《花氣詩》、《諸上座帖》等;米氏代表作如《多景樓詩》、《苕溪詩帖》、《蜀素詩》等;蔡氏名作如《萬安橋記》《顏真卿自書告身跋》。「四家」之蔡一說為蔡京。
顏柳: 指唐之書家顏真卿、柳公權,書史上又有「顏筋柳骨」之稱。前者的代表作如《多寶塔感應碑》、《郭家廟碑》、《元吉墓碑》、《顏勤禮碑》,《顏家廟碑》、《祭侄季明文稿》、《爭座位帖》等;後者的代表作如《李晟碑》、《金剛經》、《神策軍碑》等。
顛張醉素: 顛張即張旭,代表作如《肚痛帖》;醉素指懷素,代表作如《自序帖》、《千字文》、《苦筍帖》等,二人亦唐草聖。
虞歐褚薛: 指初唐的四大書法家虞世南、歐陽詢、褚遂良、薛稷。虞氏的代表作有《孔子家廟碑》,歐陽氏代表作如《九成宮醴泉銘》、《化度寺邕禪師舍利塔》、《虞恭公溫顏博碑》、《皇甫誕碑》,褚氏名如《雁塔聖教序》、《孟法師碑》等,薛氏代表作如《信行禪師碑》等。
羊薄: 指南朝宋書法家羊欣、薄紹之。前者善隸(正)書,後者善行草。
二王: 指東晉王羲之、王獻之父子。前者為書聖,代表作如《蘭亭序》等,後者代表作如《鴨頭丸》、《十二月帖》等。
三謝: 指東晉的謝尚(從兄)、謝奕(兄)、謝安(弟)三人。他們不僅在政治上著名,在書法上也頗有造詣,並因此得名。
崔杜: 指東漢崔援、杜操(又改杜度),為徒師關系,皆善章草。
鍾張: 指東漢張芝、三國魏種繇。張氏創今草,被推為「草聖」,鍾氏代表作如《宣示表》,《賀捷表》等。
中國書法博大精深,就先從歷史記載的說起:
秦:李斯---秦石刻
漢:《史晨碑》、《乙瑛碑》,《禮器碑》、《曹全碑》,《張遷碑》,《西狹碑》,《石門頌》,《熹平石經》
魏晉:王羲之--蘭亭序(天下第一行書)、快雪時晴貼
、姨母貼
王獻之--中秋貼
王珣---伯遠貼
唐宋:褚遂良--雁塔聖教序碑
張旭--郎 官石柱記序
懷素--自敘貼
顏真卿--顏勤禮碑、顏家廟碑、祭侄稿(天下第二行書)
柳公權--玄秘塔碑、神策軍紀聖功德碑
黃庭堅--松風閣、蘇軾寒食詩跋
蘇軾--黃州寒食詩帖、新歲展慶帖
米芾--蜀素帖、珊瑚帖
蔡襄--萬安橋記、澄心堂帖
趙佶--淳化閣帖
元、明、清:
趙孟頫--膽巴碑、湖州妙嚴寺記
文徵明--前後赤壁賦
董其昌--三世誥命
劉墉--臨米芾詩帖
鄧石如--語摘
「三絕」之書——張旭
張旭,字伯高,一字季明,吳郡(江蘇蘇州)人。初仕為常熟尉,後官至金吾長史,人稱「張長史」。其母陸氏為初唐書家陸柬之的侄女,即虞世南的外孫女。陸氏世代以書傳業,有稱於史。張旭為人灑脫不羈,豁達大度,卓爾不群,才華橫溢,學識淵博。與李白、賀知章相友善,杜甫將他三人列入「飲中八仙」。是一位極有個性的草書大家,因他常喝得大醉,就呼叫狂走,然後落筆成書,甚至以頭發蘸墨書寫,故又有「張顛」的雅稱。後懷素繼承和發展了其筆法,也以草書得名,並稱「顛張醉素」。唐文宗曾下詔,以李白詩歌、裴旻劍舞、張旭草書為「三絕」。又工詩,與賀知章、張若虛、包融號稱「吳中四士」。
張旭的書法,始化於張芝、二王一路,以草書成就最高。他自己以繼承「二王」傳統為自豪,字字有法,另一方面又效法張芝草書之藝,創造出瀟灑磊落,變幻莫測的狂草來,其狀驚世駭俗。相傳他見公主與擔夫爭道,又聞鼓吹而得筆法之意;在河南鄴縣時愛看公孫大娘舞西河劍器,並因此而得草書之神。顏真卿曾兩度辭官向他請教筆法。張旭是一位純粹的藝術家,他把滿腔情感傾注在點畫之間,旁若無人,如醉如痴,如癲如狂。唐韓愈《送高閑上人序》中贊之:「喜怒、窘窮、憂悲、愉佚、怨恨、思慕、酣醉、無聊、不平,有動於心,必於草書焉發之。觀於物,見山水崖谷、鳥獸蟲魚、草木之花實、日月列星、風雨水火、雷霆霹靂、歌舞戰斗、天地事物之變,可喜可愕,一寓於書,故旭之書,變動猶鬼神,不可端倪,以此終其身而名後世。」這是一位真正的藝術家對藝術的執著的真實寫照。難怪後人論及唐人書法,對歐、虞、褚、顏、柳、素等均有褒貶,唯對張旭無不贊嘆不已,這是藝術史上絕無僅有的。
鄭板橋
蘭竹聖手書畫怪傑。清代詩人,書畫家,搖晃「揚州八怪」之一。為人恃才傲物。他的書畫以「清、勁、怪」遺世,給了後人很獨特的美學啟示。他的書法很「另類」,篩檢真草隸篆用筆,獨創一體,自稱「六分半書」;字形變化多端,章法詭譎有致,搖曳多姿,真可謂是書中奇寶,性情大自由的「表演秀」。
劉 墉
心口錦綉的「羅鍋宰相」。清代乾隆年間宰相,善書好文。書法與王、梁、翁並稱「清初四大家」;初師從趙孟兆頁、董其昌,深得其中三昧。中年學顏、蘇,晚年又潛心於北朝碑版,終於憑借堅實的功力,蛻變成獨具個性的一人大家。劉墉書法筆短墨厚,體勢少變,曾遭行內非議,甚至譏之為「墨」。這說明認識劉墉書法是需要很高眼力的。清代習顏者眾,大多得其形意,而真正奪其神髓者僅劉墉一人。用顏字距度而略作柔婉,正得魏晉小楷精華蘊蓄的風致;墨濃勢厚而結體寬舒,更顯從容不迫包羅萬有之佳妙
唐伯虎
江南第一風流才子。明代書畫家,在民間頗富傳奇色彩。唐氏繪畫初師周臣,尤精山水人物,與沈、文、仇合稱「明四家」。書法源於趙孟兆頁,寫得圓轉遒麗豐潤優雅,形成勁骨於內美形於外,縝密流便的獨特風格。此處摘選他的《落花詩帖》,詩書並美,珠聯璧合,讓我們欣賞到往昔「江南第一風流才子」的儒雅韻致。
蘇東坡
千秋翰墨一代文宗。宋代大文學家蘇東坡散文列入唐宋八大家,詞章開創了「豪放派」先河。其書法一變唐「尚法」傳統,追求個性解放的「尚意」,充當了不斷改革書法藝術的「鋒線人物」,與黃、米、蔡並稱「宋四家」。坡之書法喜用卧筆偏鋒,字勢往往偃仰傾仄,故能給人圓勁寬博意忘工拙的酣暢感覺,也使我們領略到縱逸豪放、平淡天真的人生。
Ⅷ 鮮於樞的行書圓轉勁健,以什麼名世
鮮於樞的傳世書法作品約有四十件,多為行草書,且以墨跡為主。代表作有《老子道德經卷上》、《蘇軾海棠詩卷》、《韓愈進學解卷》、《論草書帖》等。他的書法由唐人書法入手,再上溯東晉二王。他功力扎實,善懸腕作字,喜用狼毫,強調骨力。他的大字楷書雄逸健拔,圓潤遒勁,氣勢磅礴而不失規矩。行書結體謹嚴,真力飽滿,瀟灑自然。草書學懷素並能自出新意,筆法縱肆,氣魄恢宏。
明代王世楨嘗雲 『鮮於博學,負材氣,貌偉而髯,類河朔傖父。余見其行草,往往以骨力勝,而乏姿態,略如其人,以故聲稱漸不敵趙吳興。』
由於一生官位都不高,常賦閑家中,鮮於樞得以充分發揮自己的藝術才能,他除具書法專長外,更是一位文學家,寫下了許多詩詞。他還能作曲,彈得一手好琴,而且精通文物鑒定。正因為有廣泛的藝術修養,且將之融合到書法中,鮮於樞方成為書法大家。鮮於樞早歲學書法,未能如古人,偶於野外看見二人挽車泥淖中,頓有所悟。他寫字時多用中鋒回腕,筆墨淋淳酣暢,氣勢雄偉跌宕,酒酣作字奇態橫生。鮮於樞兼長楷書、行、草書,尤以草書為最。他的功力很扎實,懸腕作字,筆力遒健,著有《困學齋集》。鮮於樞與趙孟頫齊名,同被譽為元代書壇「巨擘」,並稱「二妙」、「二傑」,但其影響略遜於趙孟頫。
摘錄 網路 鮮於樞
Ⅸ 我想自學書法,但完全不懂,不知道怎麼入門,求高手指點
《零基礎學習書法課》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書法作品常與繪畫並舉,是我國文化的資產,這里有零基礎也能學好的書法課,15天輕松寫出漂亮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