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價值定位
『壹』 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總體要求是什麼
在黨中央堅強領導和各方面大力支持下,全國疫情防控阻擊戰取得重大戰略成果,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取得積極成效。在疫情防控斗爭中,全國各族人民風雨同舟、和衷共濟,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精神廣為弘揚,涌現出大批英雄模範,鑄就起團結一心、眾志成城的強大精神防線,充分展示了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大意義,充分展示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強大力量,也反映出這些年來黨中央高度重視公民道德建設,推動思想道德建設取得了顯著成效。
但還要看到,加強公民道德建設是一項長期而緊迫、艱巨而復雜的任務。在國際國內形勢深刻變化、我國經濟社會深刻變革的大背景下,特別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已經進入新時代,對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2019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以下簡稱《綱要》),堅持目標導向和問題導向相統一,明確了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的總體要求。我們要深刻把握其內涵和規律,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持續強化教育引導、實踐養成、制度保障,持之以恆、久久為功,推動全民道德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達到一個新高度。
始終保持公民道德建設的社會主義方向
道德是有立場和方向的。加強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必須始終保持社會主義方向。道德是歷史的產物,只有與社會發展進步的方向一致的道德,才能構成推動歷史發展的精神力量。在當代中國,道德建設必須堅持社會主義方向。這就要求:一是堅持馬克思主義道德觀、社會主義道德觀,倡導共產主義道德。只有以馬克思主義道德觀、社會主義的道德觀引領社會文明進步,倡導共產主義道德,才能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道路同向同行。二是堅持以為人民服務為核心。人民群眾是創造歷史的動力,為人民服務是中國共產黨的根本宗旨。只有堅持以為人民服務為核心加強社會主義道德建設,才能更好地實現先進性要求與廣泛性要求的有機結合。三是堅持以集體主義為原則。在當前歷史條件下,只有倡導把國家、集體利益放在首位,充分尊重和維護個人的正當利益,才能正確處理國家、集體、個人的利益關系,促進社會和個人的和諧發展。四是堅持以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愛社會主義為基本要求。在道德養成過程中,唯有心中有他人、心中有集體、心中有人民、心中有祖國,才能在日常生活中逐步養成良好的道德品質和文明行為習慣,才能把愛國情、強國志、報國行自覺融入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奮斗之中。
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
道德是有價值取向的。加強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必須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核心價值觀是一個民族賴以維系的精神紐帶,是一個國家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當代中國人民精神家園的價值追求和價值定位,也是人們在生活中調節人際關系和人與社會之間關系的行為准則和倫理規范。可以說,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規范社會日常道德和中國人民精神生活的基本價值框架。只有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要求貫穿到道德建設各方面,堅持貫穿結合融入、落細落小落實,融入日常生活,使之成為人們日用而不覺的道德規范和行為准則,以主流價值建構道德規范、強化道德認同、指引道德實踐,才能引導人們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充分發揮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凝魂聚氣、強基固本的作用
『貳』 為什麼說道德區別於其它社會意識的根本特徵就在於它是一種實踐精神
道德的基本定位:實踐主體的一種品性
唐永澤 朱冬英
我國現行的倫理學教科書一般都將道德定位為一種「規范」,認為它是「行為規范的總和」。這樣的道德界定被稱之為「規范說」或「社會規范說」。其實,這種道德定位似是而非。馬克思早就指出:「全部社會生活在本質上是實踐的。凡是把理論引向神秘主義的神秘東西,都能在人的實踐中以及對這個實踐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決。」如何將道德放到「人的實踐中」去解讀?如何在「對這個實踐的理解中」合理解決道德的基本定位問題?筆者認為,這就要把道德理解為人在實踐(行為活動)中顯現出來的一種品性(品質、素質、素養)。這就是說,道德的基本定位是實踐主體的一種品性。這樣的定位,可稱之為「品性說」或「主體品性說」。
首先,將道德定位為實踐主體的一種品性,符合人們對道德的通常理解。
現實生活中,人們經常使用「四有公民」一詞,其中「有道德的公民」之「道德」二字,即是指公民的一種品性(品質、素質),而不是指社會的一種規范。即使使用「社會道德」這個概念,也總是指特定社會的實踐主體(包括個人和單位、群體)的品性、德性之總體狀況,而不會是指這個社會標榜了什麼樣的道德規范;也總是指這個社會成員的道德的集合,而不是脫離社會成員之道德的抽象物。
在《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中,雖然沒有對「道德」概念作嚴格的界定,但通讀全文可以悟出,這個《綱要》是將公民道德視為公民的一種素質(品質、品性),進而從公民道德建設的主要內容、公民道德教育、公民道德實踐活動、公民道德建設的社會氛圍、為公民道德建設提供法律支持和政策保障等方面來具體論述如何加強公民道德建設的。在《綱要》中,諸多道德規范是作為道德建設主要內容的外在形式、作為公民道德素質要求的概念表述而提出來的。這說明,將道德定位為實踐主體的一種品性,更符合《綱要》的基本精神。這也說明,只有將公民道德理解為公民的一種素質,即通過公民的行為活動(實踐)顯現和確證的一種品性,才能全面、准確地理解和貫徹《綱要》。
從「道德」一詞的詞源學意義上看,道德也是指人的一種品性。「道」本義為人行走的道路。《說文》曰:「道,所行道也。」引申為事物運動變化的規律或萬物的本體。「德」本義與「得」相通。老子的《道德經》曰:「德者,得也」。宋代朱熹說:「德者,得也,行道而有得於心者也。」(《四書集注·學而篇》)《辭海》說:對於「道」的認識修養有得於己,稱為「德」。所以,「道德」就是將外在的客觀規律轉化為內在的人的素質而成的一種品性、品德、德性。
其次,將道德定位為實踐主體的一種品性,是道德界定糾正偏頗、還歸正本的內在要求。
道德本是人(實踐主體)的一種品性,這是從內容、實指的意義上對道德作的定位。這種內容和實指在用語言來表達時就獲得了一定的形式和名稱(如克己讓人、損人利己等)。由於正道德的稱謂反映和體現了社會對人們的道德要求,因而便成為社會的道德規范,進而也就成了一定社會進行道德評價的直接的、直觀的標准。所以,「克己讓人」這一類正道德的概念稱謂,它的本義和內涵是指人的一種道德——實踐主體的一種品性,而它作為一種衍生形式才是社會規范——一種社會道德要求和評價標准。這樣一來,人們往往容易從「直觀的形式去理解」,把道德概念如「克己讓人」在本原意義上也理解為一種社會規范,而漠視了它本來是指人(實踐主體)的一種品性。馬克思說過:「從前的一切唯物主義(包括費爾巴哈的唯物主義)的主要缺點是:對對象、現實、感性,只是從客體的或者直觀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們當作感性的人的活動,當作實踐去理解,不是從主體方面去理解。」「規范說」之道德釋義所以發生基本定位上的偏頗,正是犯了舊唯物主義式的毛病,對道德只是從直觀的形式去理解,而沒有把它放到作為主體的人的實踐活動中去理解。
如果承認和接受了「規范說」對道德的定位,那麼,勢必會導致「道德本體失缺症」,也即「道德評價對象失缺症」。因為,「在具體的道德評價中,行為善惡與否,首先要看其是否符合一定的道德規范。」這就是說,道德評價的直接標準是道德規范。道德評價的對象是什麼呢?顯然,作為道德評價標準的規范不能再作為評價對象。道德評價對象應該是道德——人的行為活動(實踐)的一種品性。但是,在主張「規范說」的倫理學體系中,「道德是……規范」,也就是說,作為道德評價標準的「規范」又成了道德評價對象了,又成了道德本身了——這是不合邏輯和自相矛盾的。由此可見,將道德定位為實踐主體的一種品性而不是一種規范,是糾正道德界定中的誤解和偏頗,還歸道德之本真面目的需要。
第三,將道德定位為實踐主體的一種品性,符合馬克思關於道德是一種「實踐精神」的基本思想。
馬克思在《〈政治經濟學批判〉導言》中論述了政治經濟學的方法,在說到由具體上升到抽象,再由抽象上升到具體這一方法時,提出人類掌握世界的方式有四種,即科學精神的方式、藝術精神的方式、宗教精神的方式和實踐精神的方式。根據筆者的理解,這四種方式的主要適用范圍和特點是:科學精神的方式主要體現在理論認識活動中,採用抽象思維(也稱邏輯思維)來求得認識世界之真理;藝術精神的方式主要體現在審美活動中,採用形象思維來求得欣賞之愉悅;宗教精神的方式主要體現在宗教信仰活動之中,採用假想思維以求得超脫現實世界、步入虛幻世界之慰藉;實踐精神的方式主要體現在改造世界的活動之中,採用價值思維(價值判斷、價值選擇、價值評價等)以求得改造世界之價值。
道德活動屬於哪一種掌握世界的方式呢?我國倫理學著述在談及這一問題時一般都將它歸入實踐精神的方式,這是對的。但是,這些著述大都只是在某個章節中順便談及,而在總體思路中並沒有將道德視為屬於實踐精神的方式,視為人們(主體)改造對象世界的行為活動(實踐)的一種精神品格。真正按照道德是「實踐精神」的思路來研究道德,那麼首先應把著眼點放到主體的行為活動(實踐)上來,把倫理學作為行為科學的比鄰學科,認真考察行為活動之前、之中、之後的種種情況,看這種種情況體現了主體的何種精神;並且,把行為活動(實踐)作為貫通倫理學體系的主軸,由它來聯結、負載道德的其他的方方面面——通過研究道德形成發展的過程、要素、結構、條件、功能、作用方式以及評價、導控等問題,來建構倫理學的體系。我國現行倫理學教科書並沒有這樣做,它們往往把「道德行為」作為龐大體系中的某一章節或其中的某一點來論述,形成這種體系格局的根本原因在於它們把道德定位為一種原則規范。所以,糾正「社會規范說」對道德定位的偏頗,確立起「主體品性說」之道德定位,有助於使我國的倫理學回歸到馬克思關於道德是一種「實踐精神」的基本觀點上來,有助於構建合乎道德本性要求的倫理學體系。
『叄』 個人見解什麼是人生觀,道德觀,價值觀
人生觀。
你對你自己對待生活的態度
道德觀。
別人做的事能否觸及你心目中道德衡量的標准
底線
價值觀。
就是你自己對社會所產生的價值。你在你身邊
愛人
朋友
情人之間的
感情價值
『肆』 簡述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總體要求的六個堅持
始終保持公民道德建設的社會主義方向
道德是有立場和方向的。加強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必須始終保持社會主義方向。道德是歷史的產物,只有與社會發展進步的方向一致的道德,才能構成推動歷史發展的精神力量。在當代中國,道德建設必須堅持社會主義方向。這就要求:一是堅持馬克思主義道德觀、社會主義道德觀,倡導共產主義道德。只有以馬克思主義道德觀、社會主義的道德觀引領社會文明進步,倡導共產主義道德,才能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道路同向同行。二是堅持以為人民服務為核心。人民群眾是創造歷史的動力,為人民服務是中國共產黨的根本宗旨。只有堅持以為人民服務為核心加強社會主義道德建設,才能更好地實現先進性要求與廣泛性要求的有機結合。三是堅持以集體主義為原則。在當前歷史條件下,只有倡導把國家、集體利益放在首位,充分尊重和維護個人的正當利益,才能正確處理國家、集體、個人的利益關系,促進社會和個人的和諧發展。四是堅持以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愛社會主義為基本要求。在道德養成過程中,唯有心中有他人、心中有集體、心中有人民、心中有祖國,才能在日常生活中逐步養成良好的道德品質和文明行為習慣,才能把愛國情、強國志、報國行自覺融入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奮斗之中。
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
道德是有價值取向的。加強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必須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核心價值觀是一個民族賴以維系的精神紐帶,是一個國家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當代中國人民精神家園的價值追求和價值定位,也是人們在生活中調節人際關系和人與社會之間關系的行為准則和倫理規范。可以說,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規范社會日常道德和中國人民精神生活的基本價值框架。只有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要求貫穿到道德建設各方面,堅持貫穿結合融入、落細落小落實,融入日常生活,使之成為人們日用而不覺的道德規范和行為准則,以主流價值建構道德規范、強化道德認同、指引道德實踐,才能引導人們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充分發揮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凝魂聚氣、強基固本的作用。
堅持在繼承傳統美德中創新發展
道德是具有民族性和時代性的。加強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必須堅持在繼承傳統美德中創新發展。我們應該自覺傳承中華傳統美德,繼承我們黨領導人民在長期實踐中形成的優良傳統和革命道德,適應新時代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要求,積極推動中華傳統美德在新時代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發揚光大我們黨領導人民在長期實踐中形成的優良傳統和革命道德,不斷增強道德建設的時代性實效性,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凝聚起強大精神力量。
堅持提升道德認知與推動道德實踐相結合
道德是善良動機和效果的統一。加強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必須堅持提升道德認知與推動道德實踐相結合。這就要求我們既要加強思想道德教育,又要以先進模範的示範作用引領道德風尚,更要提倡每個人持之以恆的道德實踐。要尊重人民群眾的主體地位,鼓勵人民群眾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各類群眾性創建活動,激發人們形成善良的道德意願、道德情感,培育正確的道德判斷和道德責任,提高道德實踐能力尤其是自覺實踐能力,引導人們嚮往和追求講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
堅持發揮社會主義法治的促進和保障作用
道德與法律是相輔相成的。加強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必須堅持發揮社會主義法治的促進和保障作用。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內心的法律。要發揮法治對道德建設的促進和保障作用,把道德導向貫穿法治建設全過程,及時把實踐中廣泛認同、較為成熟、操作性強的道德要求轉化為法律規范,推動社會誠信、見義勇為、志願服務、勤勞節儉、孝老愛親、保護生態等方面的立法工作。發揮司法裁判定分止爭、懲惡揚善功能,以法治承載道德理念、鮮明道德導向、弘揚美德義行,把社會主義道德要求體現到立法、執法、司法、守法之中,引導人們增強法治意識、堅守道德底線,以法治的力量引導人們向上向善。
堅持積極倡導與有效治理並舉
道德建設需要自律和他律的結合。加強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必須堅持積極倡導與有效治理並舉。只有既發揮榜樣示範引領作用,又加大突出問題整治力度,才能達到樹立新風正氣、祛除歪風邪氣的社會效應。為此,首先要堅持重在建設、立破並舉。譬如,加快個人誠信、政務誠信、商務誠信、社會誠信和司法公信建設,構建覆蓋全社會的徵信體系,健全守信聯合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機制,開展誠信缺失突出問題專項治理,讓誠信的人得到社會褒獎,讓失信的人付出代價。其次要遵循道德建設的規律。譬如,加強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就要遵循不同年齡階段的道德認知規律,而不同職業的公民道德建設則要創建適合職業特點的道德實踐活動。再次要營造見賢思齊的氛圍。精心選樹時代楷模、道德模範等先進典型,綜合運用宣講報告、事跡報道、專題節目、文藝作品、公益廣告等形式,廣泛宣傳他們的先進事跡和突出貢獻,讓道德模範、先進人物成為人們學習的榜樣。只有這樣,才能形成道德建設的良好氛圍,樹立新時代鮮明的價值取向,彰顯社會道德水平的高度。
『伍』 什麼是道德價值觀
「劃一根數軸,男人就正一百,女人就是負一百,那女人都出軌了」是偽命題。
參考網上:中華民族在漫長的文明發展歷程中,孕育形成了傳統道德及其價值觀。善、孝、禮、勤、新,業已積淀成為中國人的文化道德基因,成為中華民族生存與發展的基本精神及核心價值觀。
「善」的追求與實踐是人道之本
在中國傳統價值理念中,善的崇尚、追求、實踐是一以貫之的主線。首先,善是人性之本。「人之初,性本善」成為中國人啟蒙教育及做人的信條。其次,善是立身之基。《中庸》言:「自天子以至於庶人,亦是皆以修身為本」。修身的核心在養善。最後,善是宇宙之理。「黃天無親,唯德是輔」。人秉善而行,即秉天道的規律而行事。在這個意義上,中國人的天道觀即是良心觀,天人合一是在這一價值層面得到普遍的認同與實踐的。
中國傳統道德要求必須將善在個體及群體的現實生活中全面推進,以實現人道之本。在個體層面,善是愛人和利人的修為和行動。首先要學會自律,做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其次要利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善與愛相連,「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要「泛愛眾」;再進一步便是「民胞物與」。善與愛的情懷在人類社會的實踐推進就是追求大同社會的實現,「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這是個體社會價值觀的最高追求,也是鼓勵無數志士仁人不斷為之奮斗的目標。
在群體層面,善的追求是將個體與他人、家庭、群體聯系起來,並在其中有所奉獻的價值實踐過程,其導向歸之於以群體(集體)為本。在群體中,善的實現是以仁愛為根本的。所以,仁愛主義是群體主義的基礎。同時,善利群體的價值追求在於以鄰為善,互利共生,這構成了群體與群體交往的和平主義的價值理念。群體主義、仁愛主義及和平主義的實現,是中國傳統道德價值觀所謀求的人類共同生存的道德理想。
「孝」的培育與推進是和諧之始
中國傳統道德價值觀培育與實踐的重要場所之一在家庭,其核心價值理念為孝。家的和諧是社會和諧的基礎。
中國傳統道德認為維系家的核心在孝。「自天子至於庶人,孝無終始而患不及者,未之有也。」孝首先是熱愛自己的生命並能發展延續生命。其次,孝是對父母、先祖的愛、養、畏、敬。孝的基礎在愛,即「父子有親」;孝的實踐在贍養父母;孝的升華在敬畏;孝的終極關懷在慎終追遠;孝的最高價值追求在有所成就。中國孝道的特殊性在於:孝與個人在社會上的成就作為相聯系,與忠君愛國相聯系。這是孝的家庭價值觀與忠的社會價值觀內在合一性的體現,是個人、家庭、社會和諧穩定的價值維系。
孝的價值觀的本質在和諧。首先,孝是德之本。孔子言:「孝悌也者,其為仁之本與。」孝道的實踐與人性、人情、人道的培育其本質合一。其次,孝是教之源。立教在孝,現實地實現著家庭教育與社會教育的和諧統一。教育貫穿著感恩、為他、奉獻、責任、有所成就等基本理念。最後,孝是天之道。中國傳統道德將孝同天理、天道相聯系,使中國人孝道德觀同天人合一宇宙觀、價值觀相合一。這既體現了中國人宗教性的終極追求,又將和諧的價值理念貫穿於宇宙人生,植根於每一個人的心中。
「禮」的普及與踐行是治理之道
中國傳統道德價值觀的外在維系核心在「禮」。對個體而言,「禮」是立身達人之本。對群體而言,「禮」是交往之道、秩序之源、道義之樞、天地之理。禮儀對個人的實踐重在冠、昏、喪、祭、朝、聘等人生的重要環節和重大場合。應該說,中國古人的一生都在學習禮儀、踐行禮儀、維護禮儀。人的文明化、社會化的標志就是禮儀化。
在群體社會生活層面,禮在士相見禮、鄉飲酒禮、鄉射禮、賀慶之禮、飲食之禮、養老禮、喪禮、祭禮等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各個環節進行規范,使群體生活的每一位成員均了解在社會生活中的角色定位。禮業已成為中國人生活的文化符號,成為鄉規民俗的基本准則和理念。
中國傳統禮儀同社會制度的結合,使「禮制」成為中國傳統社會政治制度的基本價值追求。「禁於將然之前」的道德教化與「禁於已然之後」的法制規范在「禮制」的具體推進實踐之中緊密結合起來。當然,其中的遵從、固化等級制的部分是我們今天要堅決剔除的。
「禮」上升到社會普遍價值觀層面,則是別、讓、敬、同、和。「禮」的核心是實現人與動物的區別。在禮的實踐中,中國人首先要培養敬畏的心理與意識,即敬畏天地、敬畏規律、規則。其次,禮培育了中國人的「誠」。「心誠則靈」是中國人的普遍行禮准則。最後,禮使中國人走向和平。「禮之用,和為貴」。禮使中國道德價值觀的和平、友好進入到人際交往之中,進入到與群體、自然的友善相處之中,使中華民族走向「禮儀之邦」。
「勤」的固化與應用是存續之則
中國傳統道德價值觀在中國人生產、生活和發展方面的核心理念是勤。
中華民族在道德價值上第一是生存。而生存的第一要務是勤勞。《左傳》言:「民生在勤,勤則不匱。」首先,在榜樣的樹立、輿論的導引上進行推動。其次,在天道的理念性上進行導引。《周易》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人應法天,要努力奮斗。於是,中國人的理念就是「天道酬勤。」最後,在價值觀念的確立上堅持不懈。「賴其力者生,不賴其力者不生。」在教育中,生存觀也是首要的。《中庸》言:「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這是中國「重生」文化的價值觀基礎。
中國人是以家庭為本位的。所以,勤在家庭的實踐一是開源,即勞作、奮斗;二是節流,即節儉戒奢。《尚書》言:「克勤於邦,克儉於家」。
在創建事功上,中國文化既倡導「夙夜在公」的勤勞公忠價值觀;又將「一沐三捉發,一飯三吐哺」的周公式勤政及「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諸葛亮式為民作為楷模,全面培育「勤之勤之,至道非彌」的理念及實踐觀。可見,勤已成為指導中國人的存續法則和生生不息的價值圭臬。
「新」的締造與日進是超越之源
在中國傳統道德價值觀中,「新」與中國人的理想、夢想與超越境界的追求與實現相聯系。
《周易》是對上古文化價值的總結和對後世中華文明價值奠基的巨著,「新」是其中的核心理念之一。首先,《周易》強調「日新」。其次,強調要「與時偕行」。最後,要謀求變化和發展。《周易》奠基的「新」的理念及儒家、道教、法家等為代表的中國文化的共同弘揚及實踐,使創新成為中國傳統道德價值觀的重要組成部分。
中國傳統「新」的價值觀在社會實踐層面的運用也處處體現。人的德和行的要求均在「日新」。在處事安身上,強調「敬其在己」;在立業上,追求「備物致用,立成器以為天下利」。這種求「新」的精神,在中國古代儒商的開拓實踐中,在科技的進步上,在文學的創作上,甚至在中醫理論及實踐中等諸多方面均能夠實現不斷發展與突破。中國文化中的求新求變與不斷創新使中華文明不斷進步。
中國傳統道德價值觀「新」的本質在於追求超越。其核心理念認為:人是理想的存在者,人是在追求超越中才能真正實現對生命尊嚴和生命價值的肯定的。這種超越的特點在於:其一,在肯定主體的存在,在肯定現實、現世的存在中實現人的超越。其二,在每一件事情之中追求超越,「在事上磨煉」。其三,在群體之中追求超越。中國文化強調「三不朽」,即立德、立功、立言。有所「立」是中國傳統價值理念在人的終極追求上的價值導引,強調在群體中實現理想、夢想。這種倡導現實超越性及在群體中追求實現理想的價值理念使中國傳統道德價值觀具有了穿越時空的永恆的價值與意義。
『陸』 道德的功能和作用
本質:道德作為一種特殊的社會意識形式,歸根到底是由經濟基礎決定的,是社會經版濟關系的反映。道德權對社會經濟關系的反映不是消極被動的,而是以能動的方式來把握世界和引導、規范人們的社會實踐活動。
功能:道德的功能,是指道德作為社會意識的特殊形式對於社會發展所具有的功效與能力。其主要功能是認識功能和調節功能。道德的認識功能是指道德反映社會現實特別是反映社會經濟關系的功效與能力。道德的調節功能是指道德通過評價等方式,指導和糾正人們的行為和實踐活動,協調人們之間關系的功效與能力。此外,道德還具有其他方面的功能,如導向功能、激勵功能、辯護功能、溝通功能等。
作用:道德功能的發揮和實現所產生的社會影響及實際效果,就是道德的社會作用。道德的社會作用主要表現在:道德能夠影響經濟基礎的形成、鞏固和發展;道德對其他社會意識形態的存在和發展有著重大的影響;道德是影響社會生產力發展的一種重要的精神力量;道德通過調整人們之間的關系維護社會秩序和穩定;道德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促進人的自我完善、推動人的全面發展的內在動力;在階級社會中,道德是階級斗爭的重要工具。
『柒』 人生觀、道德觀、價值觀是什麼,怎麼理解
三者是相互相存的,缺一不可;但最為重要的是道德觀,一個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再高,而一個人沒有高尚的道德觀的也是不會得到社會歡迎的。價值觀影響著人生觀和道德觀,屬於更根本的東西。人生觀(life,outlook of): 關於人生目的、態度、價值和理想的根本觀點。它主要回答什麼是人生、人生的意義、怎樣實現人生的價值等問題。其具體表現為苦樂觀、榮辱觀、生死觀等。人生觀是一定社會或階級的意識形態,是一定社會歷史條件和社會關系的產物。人生觀的形成是在人們實際生活過程中逐步產生和發展起來的,受人們世界觀的制約。不同社會或階級的人們有著不同的人生觀。 在人類歷史上曾出現過以下幾種有代表性的人生觀:①享樂主義人生觀。它從人的生物本能出發,將人的生活歸結為滿足人的生理需要的過程,提出追求感官快樂,最大限度地滿足物質生活享受是人生的唯一目的。②厭世主義人生觀。宗教的厭世主義認為,人生是苦難的深淵,充滿各種煩惱與痛苦,唯有脫俗滅欲,才能真正解脫。③禁慾主義人生觀。它將人的慾望特別是肉體的慾望看作一切罪惡的根源,主張滅絕人慾,實行苦行主義。④幸福主義人生觀。一種觀點是強調個人幸福是人生的最高目的和價值;另一種觀點是在強調個人幸福的同時,也強調他人幸福和社會公共幸福,認為追求公共幸福是人生的最高目的和價值所在。⑤樂觀主義人生觀。它認為社會發展的前途是光明的,人生的目的在於追求社會的文明和進步,在於追求真理,對人生抱著積極樂觀的態度。⑥共產主義人生觀。它是無產階級的科學的人生觀。它把人的生命活動歷程看作是認識和改造客觀世界的過程 ,把消滅資本主義,實現共產主義,為絕大多數人謀利益,看作是人生的崇高目的和最大幸福。人生的價值和意義在於對社會所盡的責任和所作的貢獻,人生的最大價值和意義,在於努力為人民服務,無私地把自己的一切精力貢獻給共產主義事業。 什麼是人生觀? 答:人生觀是指人們對人生的根本態度和看法,包括對人生價值、人生目的和人生意義的基本看法和態度。它是世界觀的重要組成部分。人生觀主要回答人為什麼活著,人生的意義、價值、目的、理想、信念、追求等問題。人生觀的基本內容包括幸福觀、苦樂觀、榮辱觀、生死觀、友誼觀、道德觀、審美觀、公私觀、戀愛觀等等。由於人們所處的社會地位、生活環境和文化素養不同,因而形成了不同的人生觀。我們必須提倡和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人生觀。用人民的利益高於一切的原則戰勝形形色色的個人主義,把自己鍛煉成為一個高尚的人,純粹的人,脫離低級趣味的人,一個有益於人民的人。 什麼是價值觀? 價值觀是指一個人對周圍的客觀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義、重要性的總評價和總看法。像這種對諸事物的看法和評價在心目中的主次、輕重的排列次序,就是價值觀體系。價值觀和價值觀體系是決定人的行為的心理基礎。 價值觀的特點 價值觀具有相對的穩定性和持久性。在特定的時間、地點、條件下,人們的價值觀總是相對穩定和持久的。比如,對某種事物的好壞總有一個看法和評價,在條件不變的情況下這種看法不會改變。但是,隨著人們的經濟地位的改變,以及人生觀和世界觀的改變,這種價值觀也會隨之改變。這就是說價值觀也處於發展變化之中。 價值觀取決於人生觀和世界觀 價值觀取決於人生觀和世界觀。一個人的價值觀是從出生開始,在家庭和社會的影響下,逐步形成的。一個人所處的社會生產方式及其所處的經濟地位,對其價值觀的形成有決定性的影響。當然,報刊、電視和廣播等宣傳的觀點以及父母、老師、朋友和公眾名人的觀點與行為,對一個人的價值觀也有不可忽視的 價值觀的影響效應 價值觀不僅影響個人的行為,還影響著群體行為和整個組織行為。在同一客觀條件下,對於同一個事物,由於人們的價值觀不同,就會產生不同的行為。在同一個單位中,有人注重工作成就,有人看重金錢報酬,也有人重視地位權力,這就是因為他們的價值觀不同。同一個規章制度,如果兩個人的價值觀相反,那麼就會採取完全相反的行為,將對組織目標的實現起著完全不同的作用。 價值觀的類型 1、理性價值觀 它是以知識和真理為中心的價值觀。具有理性價值的人把追求真理看的高於一切。 2、美的價值觀 它是以外形協調和勻稱為中心的價值觀,他們把美和協調看的比什麼都重要。 3、政治性價值觀 它是以權力地位為中心的價值觀,這一類型的人把權力和地位看的最有價值。 4、社會性價值觀 它是以群體和他人為中心的價值觀,把為群體、他人服務認為是最有價值的。 5、經濟性價值觀 它以有效和實惠為中心的價值觀。認為世界上的一切,實惠的就是最有價值的。 6、宗教性價值觀,它以信仰為中心的價值觀。認為信仰是人生最有價值的。世界觀也稱宇宙觀,是人門對整個世界的總的看法和根本觀點。世界觀是人人都有的,是人們在長期的社會實踐中逐漸形成的。在生活實踐中,人們為了自己的需要,每時每刻都同周圍的事物打交道,力求認識並按照自己的需要改造它們。開始時,接觸到的只是個別事物和現象,形成對各種具體事物和現象的看法。隨著人們在實踐中接觸的事物日益增多、眼界日益擴大,就由認識個別事物和現象深入到認識事物一般的或共同的本質,逐漸形成對整個世界的總的看法、根本的觀點,即世界觀或宇宙觀。世界觀形成以後,對人們的言行起著指導作用。不過,這些世界觀一般是樸素的、零散的、不系統的,缺乏理論論證和嚴密的邏輯。
『捌』 如何實現自我人生價值從而到達道德境界
實現自我的人生價值呢?首先呢,就要三觀很正,有一個為社會人,為人民貢獻自己力量的心嗯,只有把全部的聰明才智貢獻給國家人民,這樣的人生價值才能達到你的道德境界,才能很高
『玖』 道德的第二層含義
一、對現行道德的定義的分析
現代漢語詞典對道德的定義,道德是「指社會意識形態之一,是人們共同生活及其行為的准則和規范。道德通過社會的或一定階級的輿論對社會生活起約束作用」。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教科書對道德的定義,「道德屬於上層建築的范疇,是一種特殊的社會意識形態。它通過社會輿論、傳統習俗和人們的內心信念來維系,是對人們行為進行善惡評價的心理意識,原則規范和行為活動的總和」。筆者認為,這兩概念有三點不足:一是缺乏鮮明的價值判斷,在人類社會發展的歷程中,道德應該以什麼作為價值標准,沒有提及。沒有價值的東西或者價值不明確的東西肯定沒有必要作為人們的操守和追求。我們通常說「有道德」、「講道德」、「以德治國」,實際賦予了道德極高的社會價值和個人價值。二是「人們」一詞帶有范圍的模糊性。如果包含地球上所有人那理所當然就應該叫人類了。從我國現行使用的教材中關於道德的特徵的論述也可以看出,「人們」很顯然不是指「人類」,而是指一定地域一定歷史時期甚至於某特殊階層的共同體。 「人們共同生活」的范圍有地域性、民族性、階層性甚至宗教區域性,所以就有不同的行為准則和規范,道德也就具有多樣性、民族性、階級性了。這么一來,道德沒有一個共同的價值標准。例如農村普遍重男輕女,世界各地的種族歧視,基督教歧視婦女的教約,一些國家的冷戰、霸權主義思維,都可能代表「人們」的價值取向,行為方式,看來統統可以是「道德」。三是道德這種社會意識形態與宗教、風俗習慣等其他社會意識形態有何本質區別沒有界定。「社會意識形態之一」、「特殊的社會意識形態」的「道德」特殊在哪裡? 「對人們行為進行善惡評價的心理意識,原則規范和行為活動的總和的社會意識形態」,很顯然是傳統習俗、倫理、宗教、統治階級的意識和思想家的一些學說,諸多因素錯綜交織引起的,這就意味著道德是復雜的多因素引起的社會意識形態的「大染缸」。筆者認為,如果這樣定義「道德」,道德並不具有先進性,這是因為,第一它具有鮮明的階級性,統治階級可以用它來作為控制人們思想,愚弄民眾維護其統治的工具。作為統治階級禁錮被統治階級的思想工具,本身就沒有正義性,因而階級性的本質是反道德性。第二它具有民族性,道德的民族性根源主要是宗教性,宗教大多是信奉上帝、神之類的(無神論的宗教只有我國的道教,它沒有成為我國的民族宗教),其思想基礎是唯心主義的,因而是非科學的。一個反道德的,非科學的東西,我們為什麼要給它被上華麗的「道德」外衣?基於以上原因,筆者認為,「道德」必須進行重新科學定義。
二、科學道德定義的要素
如果我們分析古今中外思想家的思想,不難發現,其中有一些跨越時空仍然具有普遍的積極意義,例如,仁愛、誠信、自由、民主、平等、公平、正義等等,成為了跨民族跨地域的人們的普遍的追求,與宗教和統治階級愚弄民眾的伎倆格格不入,經過歷史長河的滌理砥礪,越發綻放出奪目的光芒。筆者認為,這才是道德的范疇,也才符合我們今天通常所說的「講道德」的語義。
科學定義的「道德」必須有科學的思想基礎
現行定義的道德的思想基礎五花八門,派系林立。讓我們先看看歐洲曾經占統治地位的道德思想基礎。舉三例:1、神學宗教思想。宗教在古代西方社會意識形態領域長期占據著統治地位,這些宗教所供奉的都是神靈,遵守神的旨意就是道德(讓神的旨意成為社會習俗和行為規范),通過神使社會的不平等,奴隸制度,民族的仇殺「合法化」。比如《聖經》中有戰俘為奴隸的規定,甚至有要猶太人去滅絕其他民族的文字。
2、倫理教化思想。柏拉圖的教化理論認為,靈魂分為慾望、激情和理智三個部分,相應的德性分別是節制、勇敢和智慧,這三個部分各自的功能發揮到優秀狀態,同時又能和諧,就是整體心靈的正義之德。城邦也相應由三個等級構成:即農工商階層,他們負責社會的物質財富的生產,所以節制是他們的德性;護衛者階層,主要職責是護衛城邦,所以勇敢是他們的主要德性;以及統治者,他們要為整個城邦的利益而謀劃,所以,他們的主要德性是智慧。這三個階層各司其職、各盡其分,又能達到社會的總體和諧,整個城邦就是正義的。他認為,除了生產階層由於理智的羸弱無法獲得理性對慾望的統治,而被從教化與政治生活中排除外,道德教化從護衛者階層開始。很顯然,柏拉圖的教化理論具有鮮明的維護奴隸制度統治秩序的色彩。
3、社會達爾文主義。社會達爾文主義根據自然界「食物鏈」現象提出「弱肉強食,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觀點,並以此解釋社會現象。社會達爾文主義和尼採的超人哲學被認為是臭名昭著的納粹的思想武器。
正是這些偽道德、反道德的「道德」怪胎演繹著古代一直到近代的歐洲的階級統治、政治紛爭和民族屠殺並蔓延到全球。然而,我們給它們穿上「道德」的華麗外衣,然後再去用道德的階級性民族性讓它合理化,再然後去用道德去斗道德。
我國的道家和儒家思想也沒有跳出機械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泥潭。
隨著哲學和社會科學的發展,道德建構在科學的思想基礎上已經成為現實可能。一是馬克思辯證唯物主義思想已經成為認識自然界、人類社會、思維發展的科學思想武器。二是正在興起的新的公共哲學思想正為公共管理、市場經濟、道德和政治等領域開闊嶄新的理論視野。公共哲學主張「共媒(相互媒介)--共働(相互作用)--共福(共同幸福)」,促進「活私開公--公私共創--幸福共創」;倡導「世界同胞」、「世界市民」、「公眾」和摒棄「第三人稱」(共同參與,不把某群體排除在外)理念等等。這些無疑比區域(民族、國家)分割、階層(階級)分割的對立對抗式的理念要進步,更易為全球各國各民族所接受而國際化、全球化。
科學定義的「道德」必須與宗教、非科學的思想體系和習俗劃清界限
道德應不應該與宗教、非科學的思想體系和習俗區分?是否應該是一種獨立的意識形態?查閱相關資料,不同的語境會有截然不同的觀點。
語境一:「世界上根本沒有一種普世的道德觀」。這句話的根源在於把道德定位為民族化、階級化、宗教化、世俗化、政治化等諸多因素影響下的民族道德、階級道德、宗教道德、世俗道德、政治道德雜合的「道德體系」。這種雜合的不與宗教、非科學的思想體系和習俗切割分離的道德肯定不具有普世性,從哲學和邏輯的角度講,沒有一種特殊性能夠等同普遍性,因此,世界上根本沒有一種普世的道德觀。這一觀點與現行道德定義的語義一致。
語境二:「宗教是一種缺乏實證支持的世界觀,和道德沒有必然聯系,道德先於任何宗教,獨立於任何宗教存在。宗教為了取得世俗的容忍和合法性,寄生在道德之上,這就是為什麼世界上的宗教彼此間沖突但是道德觀彼此近似的原因,因為道德中有很多普世的人類社會規范。道德是宗教的傳銷品,剝離了道德,宗教沒有辦法讓人們支付贖罪卷和功德箱。」這段話中作者把宗教與道德進行了分離,對宗教道德的虛偽性進行了深刻揭露。
如果把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宗教、不同階級道德中的宗教因素、政治因素、不良習俗因素從「道德」雜合體中剝離,是不是應該剩下純粹的道德呢?這種純粹的道德是不是具有普世性呢?我想,誰也不會否認吧。這樣的道德當然不會是一種現存地域性階級性的道德範式,卻是諸多道德特殊性中的普遍性。筆者所主張的正是這種與其他因素分離的抽象的寓於特殊性中的普遍性的道德。
科學定義的「道德」必須有明確的價值取向
現行的道德概念,在階級社會,把道德的價值取向定位為維護階級統治的工具,在宗教社會,把道德的價值取向定位為宗教服務,是維護宗教秩序的工具,在非階級社會,其價值取向定位為通過社會輿論、傳統習俗和人們的內心信念來維系的維護社會秩序的工具。筆者認為,這樣認識道德,一方面,與政治、宗教、習俗混在一起,功能上沒有作區分;另一方面,貶低了道德的價值。道德應該是與道德哲學相關聯的十分理性十分智慧的社會意識和行為規范,不能與傳統習俗、宗教的價值混同在一起。不管以前是怎麼樣,至少現在我們應該給道德賦予這樣的價值: 「促進社會和諧進步,促進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和諧發展」。
科學定義的「道德」應該惠及全人類
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之間的交往日益頻繁和密切,這往往需要人們在價值觀念上面求同存異。在道德領域各說各話很多時候是站不住腳的,也不符合實際情況。比方說,種族歧視會受到道義上的普遍譴責,公共場所抽煙會普遍受到限制(並且作為文明的標志),中國人在國外上廁所後不沖水也並沒有人看成是民族習俗或者道德的差異性而倍加尊重。在全球環境,人權等問題上道義方面並不存在什麼分歧(如:都肯定要保護環境、尊重人權),分歧的恰巧是基於各自政治的考慮(如:環境責任分擔,以人權為借口乾涉他國內政)。道德的標准好像更具有全球性,那種民族的階級的道德好像不見了蹤影。有民族性階級性的成分恰恰是宗教、政治、習俗。我們通常說尊重民族宗教、習俗,但從來也沒有誰說過尊重民族道德。人們在價值觀念上面求同存異恰恰是求道德之同存宗教、政治、習俗之異。道德只有惠及全人類,促進人類社會的共同進步,才能成為人們崇高的價值追求。需要說明的是,筆者決非想以道德普世性為借口淡化國家界限和國家合理、正義的利益,道德的普世性與維護國家的尊嚴和符合道德規范的利益一點也不矛盾,並且可以把捍衛國家合理正義利益作為道德的普世價值而使國家的尊嚴和利益得到強化。
隨著市場經濟在全球的縱深發展,資本、技術、信息、人才、勞動、商品以及其他各種資源都可以在全球范圍流動,經濟層面的流動必然帶來精神層面的流動,即各種文化的相互碰撞、相互交流、相互融合成為常態。尤其是媒體和互聯網的發展,使世界各地人們的交流日益密切和頻繁,我們還用落後的區域分割、階層分割的道德觀來否認道德的普世性和普世價值已經不符合歷史潮流了。
三、重新定義道德
筆者拋出這個議題的目的在於,我國的學術道德概念與日常用語道德含義存在巨大偏差,這一現象應該引起學界和廣大愛好者廣泛關注和高度重視。如果不從理論上根本解決這個問題,關於道德的認識就會長期處於混亂狀態。至於應該怎麼定義道德,希望能夠得到廣大愛好者的積極參與和廣泛討論。筆者初步拋出一個定義作為「磚」,希望能夠引出無暇之「碧玉」。
筆者認為,道德可以定義為:道德是人們的崇高價值追求,是與促進人類社會和諧進步,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相關的精神追求、情感意識、行為操守和社會規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