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治解道德經
Ⅰ 歷史上有哪四位皇帝御注過《道德經》
老子《道德經》博大精深,震古爍今,歷史上曾有四位皇帝(唐玄宗、宋徽宗、明太祖、清世祖)詮注,史稱「御注道德經」。現采其自序,以饗網友。
唐玄宗序
昔在元聖,強著玄言。權輿真宗,啟迪來裔。遺文誠在,精義頗乖。樶其指歸,雖蜀嚴而猶病;摘其章句,自河公而或略。其餘浸微,固不足數。則我玄元妙旨,豈其將墜?朕誠寡薄,嘗感斯文。猥承有後之慶,恐失無為之理。每因清宴,輒叩玄關。隨所意得,遂為箋注。豈成一家之說,但備遺闕之文。今茲絕筆,是詢於眾。公卿臣庶,道釋二門,有能起予,類於卜商針疾,同於左氏渴於納善。
朕所虛懷,苟副斯言,必加厚賞。且如諛臣自聖,幸非此流。縣(懸)市相矜,亦雲小道。既其不諱,咸可直言。勿為來者所嗤,以重朕之不德。
宋徽宗序
《道經》:道者,人之所共由;德者,心之所自得。道者,亘萬世而無弊;德者,充一性之常存。老子當周之末,道降而德衰,故著書九九篇,以明道德之常,而謂之經。其辭簡,其旨遠,學者當蔽識而深造之。
《德經》:道無方體,德有成虧。合於道,則無德之可名;別於德,則有名之可彼辨。仁義禮智,隨量而受,因時而施,是德而已。體道者異乎此,故列於下經。
明太祖序
朕本寒微,遭胡運之天更,值群雄之並起。不得自安於鄉裏,遂從軍而保命,幾喪其身而免於是乎。受制不數年,脫他人之所制,獲帥諸雄,固守江左,十有三年而即帝位,奉天以代元,統育黔黎。
自即位以來,罔知前代「哲王」之道,宵晝遑遑,慮穹蒼之切,鑒於是,問「道」諸人。人皆我見,未達先賢。
壹日,試覽群書,檢間有《道德經》壹冊,因便但觀,見數章中盡皆明理。其文淺而意奧,莫知可通,罷觀之。後旬日,又獲他卷,注論不同。再尋較之,所注者人各異見。因有如是,朕悉視之,用神盤桓其書久之,以壹己之見,似乎頗識。意欲試注,以遺方來。恐今後人笑,於是弗果。
又久之,見本《經》雲:「民不畏死,奈何以死而懼之?」當是時,天下初定,民頑吏弊,雖朝有十人而棄市,暮有百人而仍為之。如此者,豈不應《經》之所雲?朕乃罷「極刑」,而囚役之。
不逾年,而朕心滅恐,復以斯經。細睹其文之行用,若濃雲靄群山之疊章,外「虛」而內「實」,貌態「彷彿」,其境又不然。架「空谷」以秀「奇峰」,使昔有嵬巒,倏態成於幽壑,若不知其意,如入混噸鴻蒙之中。方乃少知微旨,則又若皓月之沈澄淵,鏡中之睹實象,雖形體之如,然探親不可得而捫撫。況本《經》雲:「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以此思之,豈不明鏡水月者乎?
朕在中宵,而深慮明鏡水月,形體雖如,卻乃虛而不實,非著象於他處,安有影耶?故仰天則水月象明,棄鏡捫身則知已象之「不虛」。是謂物外求真,故能探其壹二之「旨微」。遂於洪武七年冬十二月甲午,著筆強為之辯論,未知後世果契高人之志歟?
朕雖菲材,惟知斯經乃萬物之「至根」,王者之「上師」,臣民之「極寶」,非金丹之術也。故悉朕之丹衷,盡其智慮,意利後人,是特注耳。
是月甲辰書成,因為之序。
清世祖序
朕聞:道者,先天地而為萬物宗,生生化化,莫得而名者也。惟至人凝道於身,故其德為玄德,而其言為聖言。老子道貫天人,德超品匯,著書五千餘言,明清凈無為之旨。然其切於身心,明於倫物,世固鮮能知之也。
嘗觀其告孔子曰:「為人子者,無以有已;為人臣者,無以有已。」而仲尼答曾子之問禮,每曰「吾聞諸老耽」,豈非以人能清凈無為,則忠孝油然而生,禮樂合同而化乎?猶龍之嘆,良有以也。
自河上公而後,注者甚眾。或以為修煉,或以為權謀,斯皆以小智窺測聖人,失其意矣。開元、洪武之注,雖各有發明,亦未彰全旨。朕以聖言玄遠,末學多岐,苟不折以理衷,恐益滋偽誤。用是博參眾說,艾繁去支,厘為一注。理取其簡而明,辭取其約而達。未知於經意果有合否。
然老子之書,原非虛無寂滅之說,權謀術數之談。是注也,於日用常行之理,治心治國之道,或亦不相徑庭也。愛序諸簡端,以明大旨雲。
順治十有三年,歲次丙申仲春朔日序。
Ⅱ 道可道非常道 明可明非常明 是什麼意思呀
是《老子》的開頭兩句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最初老子的原文是「道可道,非恆道。名可名,非恆名。」在漢代為避恆帝的諱,才改為「常」
這句話可以從二方面解釋。
一是從修仙方面解釋;二是解釋萬物的起源與運行之理。
下文「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修仙方面相對簡單:第一個「道字」表示修仙修真的方法,「可道」可以依據修煉道法的方法去修行的。「非恆道」,不是永遠不變的,意思「道」是變化的是因人而異的。「名可名」
前一「名」是事物寶器法器或修煉方法的名稱,是可以命名定義出來的,「非恆名」,也不是一層不變的,意思你見到的事物和方法並不是前人見到的事物或方法,除了事物會變化這層意思外,還有每個人的經歷和角度不一樣,即使是同一時刻看到事物也會盲人摸象,只見到其中的一面。老子是道教的祖宗,按修煉方法解釋是最常見不過的,只是現代人不修真了。。。
尤其「玄之又玄,眾妙之門」是指出前面「同」修真基礎是一樣,但也有各種修真方法的多樣性也都是必然的、可行的
按解釋萬物的起源與運行之理,非常困難,也眾說紛紜。以下是本人理解: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標點符號與前有區別,各人理解不一樣。
老子在《道德經》的首先提出的「道」與「名」兩個關鍵名詞,古時,「道」與「天」字相通,在這里「天」和「道」是相通的,一般是指自然運行法則。 「道」是代表抽象的法則、規律,以及實際的規矩,也可以說是學理上或理論上不可變易的原則性的道。《左傳》:「天道遠,人道邇。」《中庸》:「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孫子:「兵者,詭道也。」等。又如老子說「道常無為」、「道常無名」,以及「道法自然」等的觀念。
「可道」,意思可法,按「天道」運行法則去做,「非恆道」不是永遠不變的,即普遍性與特殊性的關系。有人說「不怕一萬就怕萬一」,實際上是錯的,事實上每一個一都是萬一,都是不一樣的,不能混同。
關於宇宙萬物的「有生於無,無中生有」的形而上與形而下問題,其中就包涵了宗教哲學中宇宙萬有的來源論,以及純粹哲學的唯心、唯物、一元、多元、有神、無神等學說的尋探。其中形而上也是修真修仙的基礎,即自我的小宇宙是大宇宙的表象。萬物確是從「無」中而生出「有」的種種萬類。無中何以生有?便是一個莫大的修煉問題。
「常無」與「常有」,是從萬物之「道」講。如果從事學習修仙或專講修心養性之道的立場來講,讀成「常無欲」與「常有欲」是從自己修煉角度看問題。「本無」是天地的原始,「妙有」是前人或自己命的「名」,因此從無生有從一生二二生四,四生八直到萬物萬有,是萬物的源。讀著:「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檄。」就是——人們要想體認大道有無之際,必須要修養到常無的境界,才能觀察——體察到有生於無的妙用。再說,如果要想體認到無中如何生有,又必須要加工,但從有處來觀察這個「有」而終歸於本來「無」的邊際。「徼」字,就是邊際的意思。
玄元之妙。更是修煉必經課程。玄門要義的深不可測。
首,他提出「道」,同時提示我們,不可執著道是一般永遠不變的恆道。接著又強調,不可執著「名」相而尋道,也沒有永恆的「名」,如法國革命先烈追求的「名」,在今天許多人看來也是不理解的。其次,便說到形而上道與形而下萬有「名器」的關系,「名是道的外相」,是有無相生,綿綿不斷的。因此,在形而下(名)的情況下而要體認形而上之「道」,必須從常無的境界中去體認它的本源和本體,這樣才能更好理解「名」。如要更透徹精闢,又需要在常有之中領悟它的無邊無際。
「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玄」即「元」 說了一個玄,又不是一元、兩元可以究盡的,玄的裡面還有玄,分析到空無的裡面還有空無,妙有之中還有妙有。由這樣去體認道的體用,有無相生,真是妙中有妙,妙到極點更有妙處。等於佛教和尚們手裡拿著的念佛珠,一念接著一念,同樣都是代表如環之無端,永無窮盡。
Ⅲ 清代《道德經講義》宋常星的生平簡介資料,有請大家解惑,謝謝!
據查,宋來常星,號龍源淵子,山西人,順治六年探花,曾任國史館總裁、都察院都御史兼經筵講官、侍讀學士。康熙十八年致仕還鄉後,專修清凈無為之道,歷二十餘年,內功圓滿,著《道德經講義》一書,由其子進呈御覽。康熙極為推重此書,認為「其言洞徹,秘義昭融,見之者如仰日月於中天,悟之者如探寶珠於滄海,因此特命鋟梓,用廣流傳,凡宗室皇胄暨文武臣工均皆勅讀。」
宋常星還注釋道教經典《高上玉皇本行集經》寫了一部著作——《皇經講義》。
希望能夠幫到您!
Ⅳ 中國歷史上有哪四位皇帝為老子《道德經》做過注
中國歷史上有四位皇帝為老子《道德經》做過注 他們分別是:唐玄宗李隆基, 宋徽宗 趙佶 , 明太祖朱元璋, 清世祖愛新覺羅·福臨。
Ⅳ 《道德經》是誰寫的
老子寫的
《老子》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版。
故常無權,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
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由於字太多請道http://www.chinesezhouyi.com/laozi.html看完整的
Ⅵ 怎樣理解老子的「治大國,若烹小鮮」
老子《道德經》中的「治大國,若烹小鮮」,自古以來一直是中國的治國名言。2500年前的老子就已經看到,治理國家跟烹飪一條小魚,是一樣的道理。
道德經
「治大國,若烹小鮮」這句名言在當代中國仍然受到重視。我國當代的一位著名治國理論家就說過,「治理國家既要有如履薄冰的自覺,也要有治大國若烹小鮮的輕松態度」。
老子的治國思想在西方也有一定的影響。美國前總統里根在任內發布國情咨文時,就引用了老子的「治大國,若烹小魚」這句話,而且在美國引發了一場學習老子的熱潮。
Ⅶ 順治改制是怎麼回事
順治七年十二月初九日(1650年12月31日),攝政王多爾袞病逝喀喇城獵所,順治帝福臨在粉碎英親王阿濟格繼為攝政的陰謀活動後,於順治八年正月十二(1651年2月1日)舉行親政大典。順治帝在其執政期間,曾對關外舊制及攝政時期的弊政予以改革,緩和了滿洲貴族同漢族地主階級之間的矛盾,擴大了清王朝的統治基礎。
倡興文治。
青花龍紋直頸瓶滿族以騎射崛起於遼左,尚武輕文由來已久。順治親政之後特令增開八旗鄉試、會試,且於順治十年(年)設八旗宗學,「選滿洲生員為師,凡未封宗室子弟十歲以下,俱入學,習清書(即滿文)」。該年一月二十八日,順治針對滿、蒙、漢八旗子弟「皆蹋石球為戲」,降諭禮部,令彼等於「騎射之暇,旁涉書史」,並責成各牛錄予以督察。
在順治帝的倡導下編纂《資政要覽》、《勸善要言》、《順治大訓》、《易經通注》、《孝經注》、《孝經衍義》、《內則衍義》、《人臣敬心錄》、《道德經注》等書籍;且組織編輯《太祖聖訓》、《太宗聖訓》;令滿漢學士把《五經》、《三國》譯成滿文,賜予滿洲官員。
順治在《資政要覽》一書的序中寫道:「朕孜孜圖治,學於古訓,覽四書、五經、通鑒等編,得其梗概,推之十三經、二十一史及諸子」。「乃採集諸書中之關於政事者,為三十篇」。「於每篇貫以大義,聯其文詞,於忠臣孝子、賢人廉吏,略舉事跡;其奸貪不肖悖亂者亦載其內,使法戒迥然。」
改革官制。
依照明官制建立內閣、翰林院。順治十五年(1658年)七月,諭令在內三院的基礎上建立內閣,「除去內三院秘書、宏文、國史名色,大學士改加殿閣大學士」,「設立翰林院,設掌院學士一員」,「至各衙門滿、漢啟心郎原因諸王貝勒管理部院事務而設,今宗人府啟心郎仍照舊,其餘部院滿漢啟心郎俱著裁去」。
將滿、漢官員品級劃一,亦是改革官制的重要一環。長期以來,擔任同一官職的滿官比漢官品級高,同為大學士,滿官為一品,漢官為二品;同為學士滿官為二品,漢官為三品;同為尚書,滿官為一品,漢官為二品;侍郎、郎中等皆如是。順治十五年七月將官職品級劃一,大學士、各部尚書,不論滿漢俱為正二品;侍郎俱為正三品;學士及郎中俱為正五品;員外郎俱為從五品;主事俱為正六品。
順治十七年(1660年)定八旗漢字官名,固山額真稱都統;梅勒章京稱副都統;甲喇章京稱參領;牛錄章京稱佐領;昂邦章京稱總管。
嚴禁殺掠。
順治十七年(1660年)七月,貝勒尚善因出征雲南時縱兵掠民降為貝子,罰俸兩年;都統巴思漢、胡沙均被降革,罰俸一年;副都統傅喀解任,罰銀百兩;負責調查此事的學士麻勒吉、審理此案的刑部尚書能圖均,因徇庇尚善等人而受到革職、削世職的懲處。
滿洲高級官員因縱兵掠民而受到較為嚴厲的懲處,在清初還是第一次。受尚武習俗熏陶的滿洲貴族,在攻城略地時從不受軍紀約束,殺掠成性,對尚善的處理,表明清朝統治者對關外陋習的拋棄。
滿漢聯姻。
聯姻是統治階級為實現其政治目的所採取的一種手段。努爾哈赤起兵後先是把女真各部首領作為聯姻目標,一俟其內部統一後即將聯姻的目標轉向蒙古各部。
順治一改滿蒙聯姻的傳統,於順治十年(年)八月將幼妹和碩純恪公主(皇太極十四女)下嫁平西王吳三桂之子吳應熊;順治十二年(1655年)六月將侄女(肅親王豪格之女)下嫁靖南王耿繼茂之子耿精忠;順治十七年(1660年)六月將侄女(承澤親王碩塞之女)下嫁平南王尚可喜之子尚之隆;順治本人亦屢納漢女為妃。
限制圈地。
自順治四年三月二十九日,下達「民間田屋不得復行圈撥」的命令後,零星圈佔土地房屋時有發生。順治八年二月二十七日,面諭戶部官員:「田野小民,全賴地土養生,朕聞各處圈佔民地,以備畋獵放鷹往來下營之用」,「奪其耕耨之區,斷其衣食之路」,「爾部速行文地方官,將前圈土地盡數退還原主,令其乘時耕種。」幾天後順治批准兵科都給事中李運長免圈良鄉、涿州十三州縣「未圈田舍」的題本,制止了一場數萬百姓流離失所的災難。
順治帝在親政後即對已故攝政王多爾袞追奪封爵、「籍沒所屬家產人口入官」,但對於順治四年圈地中多爾袞偏袒所統轄的正白旗,把本應分給鑲黃旗的京東一帶撥給正白旗,並未予以糾正,一旦更換兩旗圈地,就會釀成殃及周圍民地的新的圈地之舉。順治九年在處理清苑縣民路斯行等三百餘人「控告房地被王儀奪帶投充」一案時,念及該三百人房地,雖非「王儀等帶投」,但戶部在圈佔後「未曾補還」,路斯行等屢次上告、屢受刑責,遂令將「王儀等所領八莊房地退還受責之三百餘民,仍全免九年地租」,並令將「戶部尚書車克等及原任知縣周瑋分別處訖」。
順治十年,將八旗退圈地九萬九百五十四垧,「交付地方官,均攤給民耕種」,「照開墾荒田,三年起科之例」。
以農為本,獎勵墾荒。
滿族在入關之前,以狩獵為主要生產方式,入關之後即處於農業文明的包圍之中。
中原地區在明清之際迭經戰亂,土地荒蕪,人口流亡,農業凋敝,經濟蕭條。順治帝在親政後以屯田方式組織墾荒,通過興屯道向難民提供耕牛、種子、農具;對於「自首投誠者,悉隸興屯道,授以無主荒田,聽其挈家耕種為業」;亦令軍隊中的老弱兵丁在駐地附近開辟屯田,此為軍屯,鑒於民屯「屯租數倍於民糧」,屯民氣相率畏懼」,從順治十三年(1656年)起取消民屯,把各省屯田荒地「歸並有司,即照三年起科事例,廣行招墾」。順治十四年(1657年),把墾荒作為考核官員政績的一項內容,「督、撫、按,一年內墾至二千頃以上者紀錄,六千頃以上者加升一級;道、府,墾至一千頃以上者紀錄,二千頃以上者加升一級;州、縣,墾至一百頃以上者紀錄,三百頃以上者加升一級」,「若開墾不實,及開過復荒,新、舊官員分別治罪」。
順治改制是在不觸犯滿洲貴族的既得利益的前提下進行的,圈地、投充、逃人法等弊政所釀成的社會問題,並不可能得到徹底解決。
Ⅷ 北京故宮的乾清宮是干什麼的
1、日常用途:
乾清宮是皇帝處理日常政務,批閱各種奏章的地方,後來還在這里接見外國使節。清朝康熙皇帝以前,這里沿襲明制,清朝順治、康熙年間,乾清宮與政務關系相當密切,皇帝在這里讀書學習、批閱奏章、召見官員、接見外國使節以及舉行內廷典禮和家宴。
自雍正皇帝移住養心殿以後,這里即作為皇帝召見廷臣、批閱奏章、處理日常政務、接見外藩屬國陪臣和歲時受賀、舉行宴筵的重要場所。一些日常辦事機構,包括皇子讀書的上書房,也都遷入乾清宮周圍的廡房,乾清宮的使用功能大大加強。
2、停靈之所:
清朝時,乾清宮還是皇帝死後停放靈樞的地方。即使皇帝死在其它地方,也要先把他的靈樞(也稱梓宮)運往乾清宮停放幾天,再轉至景山內的觀德殿,最後正式出殯。
順治皇帝死在養心殿,康熙皇帝死在暢春園,雍正皇帝死在圓明園,咸豐皇帝死在避暑山莊,他們的靈樞都曾被運回乾清宮,停放在這里並按照規定舉行祭奠儀式。
3、舉行家宴:
除夕是中國人傳統的團圓日,普通百姓都要在這天吃頓團圓飯。對於身居皇宮大內的清朝皇帝來說,也不能脫離人之常情,他們也要在除夕和皇後及眾妃嬪們一起在乾清宮舉行家宴。因為皇帝與他的後妃們平時都不同吃,所以相對於民間百姓,乾清宮家宴更有特殊的團聚意義。
從十二月二十四日開始,乾清宮就開始營造過年的氣氛了。乾清宮丹陛左右就開始安設萬壽天燈,每天晚上天燈都要點亮。
在萬壽燈後面,左右都懸掛萬壽寶聯,每幅寶聯兩面都用金絲綉上聯句。萬壽燈光映照在寶聯及其金字上,使得黑暗的夜晚特別透亮,營造出濃烈的新年來臨的喜悅氣氛。
乾清宮家宴前夕,相關人員忙忙碌碌,按照禮制布置宴會現場。乾清宮檐下陳設了中和韶樂,乾清門內陳設了丹陛大樂,交泰殿檐下陳設了中和韶樂。
在乾清宮內,每人一張的宴桌按照嚴格的等級秩序排列:皇帝寶座前設金龍大宴桌,左側地平上,面西座東擺著皇後的宴桌,其餘嬪妃的宴桌排在左右。他們所用的餐具也不一樣。
酉時(下午6點),皇帝入宴,皇後等人在座位處向皇帝行禮,禮畢,皇後等人各入座進饌。過了一會,皇帝與後妃們開始欣賞承應宴戲。他們一邊欣賞演出,一邊進果,進酒,皇帝進酒時,後妃們各出座,跪拜。
承應宴戲演出結束後,後妃們出座謝宴,行跪拜禮,皇帝起座離開,皇後以下各還本宮。在以上的宴會過程中,各種音樂依次演奏。
乾清宮家宴極盡奢華,據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乾清宮家宴檔案,皇帝的大宴桌所擺膳食一開始就有109碗(盤),加上宴禮中所進湯膳、酒宴,合計可達153品。這些美味佳餚,雖然有的在宴會後作為賞賜,但仍會產生極大的浪費。
除夕之外,凡遇皇帝萬壽等節日,乾清宮也要舉行家宴。
(8)順治解道德經擴展閱讀:
乾清宮的名字出自《道德經》:(原文)「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而以為天下貞。」
在古代皇帝是天子,是老天爺、是昊天的代表,代表著天,而帝王之位極尊,謂之唯一,就是天之唯一的意思,清氣上升謂之天,濁氣下降謂之地,是故乾就是天,就是清的意思。
而道德經裡面又有天得一以清,為表示帝王是天地間唯一的、最尊貴的,他的居所故名乾清宮。
乾清宮(Palace of Heavenly Purity)是故宮內廷正殿,內廷後三宮之一。面闊9間,進深5間,高20米,重檐廡殿頂。殿的正中有寶座,兩頭有暖閣。
乾清宮始建於明朝永樂十八年(1420年),明清兩代曾因數次被焚毀而重建,現有建築為清朝嘉慶三年(1798年)所建。
Ⅸ 《道德經》的主要哲學思想和意義
,《道德經》首先應是抄一部哲學著作,比較集中地反映了中國古代哲學思想。老子的思想產生於春秋末期,此時社會正處於奴隸所有制向封建所有制變革過渡階段。政治上周天子已經失去統治天下的權勢,出現了不貴而富的新興階級;經濟上賦稅制度改變,刑書、刑鼎等一類反映階級利益的法律隨之出現;生活上的尊卑有序的觀念、准則和倫常等也發生變化並開始走向破裂;特別是由於階級斗爭、生產技術的發展進步,人們的思想觀念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這種大的變動和變革,迫使一些先哲賢達,開始了先注意「身外之物」,然後再認識自己的有利本階級利益的哲學思考。古今中外,哲學的產生發展,大都是從「天道觀」開始,而後「天人合一」,各抒己見,導致各種學派林立,爭斗也十分尖銳。從老子的「天道觀」來看,也客觀說明了萬物起源產生、運動爭斗、變化更新以及萬物相互轉化等一系列哲學的基本問題,應該說是沉重打擊了「天道有知」的神鬼迷信思想的,這也就是老子哲學思想的本原、基石即「道」。我以為,老子的「道」和「德」同屬於哲學范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