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道德經七十七章

道德經七十七章

發布時間: 2020-12-22 15:32:43

❶ 《道德經》四十七章改編的歌曲

《道德經》: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恆無欲,以觀其妙;恆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第一章白話文:

道是所有事物的運行規律,這個運行規律人類是可以探索並按照它去生活的;這個運行規律非常重要。事物的本質德性用名字表現出來,這個本質德性人類是可以根據他的不同性質分別認識的,名字表示的本質德性才是最重要的。這個大道的運行規律是:事物在沒有產生以前稱「空無 沒有」階段,這個「無」的本質其實是天地間所有事物的內部已經開始運作了。也就是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孕育新生事物的過程。一旦條件成熟,孕育完成就產生延續性新生事物,就是我們認為的「有」,這個「有」的本質其實是:所有事物都是由他們的母體產生以後的結果。因為這個運行規律,我們就應該經常保持沒有太多的慾望,把人體能量節省下來,讓能量在體內部轉化,這樣我們可以觀察、感覺人體能量在體內轉化的奇妙反應;如果經常有「這樣那樣」的慾望,能量都轉化成勞動、工作、學習以及娛樂了,我們觀察到的就是平常的人的「生老病死」的表象變化。(徼:jiao意:邊沿,邊界)「常無欲」和「常有欲」這兩個意識行為同時出現在人的大腦意識之中,只是他們的本質德性完全相反(無欲是養生;有欲是消耗)。我們同時稱他們為玄妙的生命科學,生命科學的玄妙是伴隨人類整個過程的玄妙科學,也是最玄妙的科學,也是符合所有事物運行規律的科學。因此稱玄之又玄。這個事物共同遵循的運行規律是所有玄妙的總門徑,不管是物理、化學、「事」和「物」以及是動植物的生命健康,或者是已知世界、未知世界,宏觀的有形世界、微觀的無形世界,都遵循這個「萬能」的運行規律。因此,自然界所有事物的玄妙問題都可以運用道的這個運行規律加以解釋的,因此都在道的這個「眾妙之門」中。

❷ 百思不解《道德經》第四十七章

不出戶,知天抄下;不窺牖,見天道。其出彌遠,其知彌少。是以聖人不行而知,不見而明,不為而成不出門戶,就能夠推知天下的事理;不望窗外,就可以認識日月星辰運行的自然規律。他向外奔逐得越遠,他所知道的道理就越少。所以,有「道」的聖人不出行卻能夠推知事理,不窺見而能明了「天道」,不妄為而可以有所成就。

❸ 解析道德經第二十七章

《老子》第二抄十七章 善行,無轍跡;善言,無遐謫;善數,不用籌策;善閉,無關楗而不可開;善結,無繩約而不可解。 是以聖人常善救人,故無棄人;常善救物,故無棄物。是謂襲明。 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師;不善人者,善人之資。不貴其師,不愛其資,雖智大迷,是謂要妙。 譯文: 善於駕車的人,不會在路上留下絲毫的車輪痕跡;善於說話的人,不會在言語上留下任何的破綻;善於記數的人,不要籌碼也能計算;善於閉守的人,不需要機關,別人也無法把它打開;善於打繩結的人,不需捆起,別人也無法解脫。 所以聖人總想拯救每一個人,所以他眼裡絕不會有無用的人;聖人總想愛惜每一件物品,所以在他眼裡絕不會有無用之物。這叫做內藏的絕頂的聰明。 所以,聰明的人是不聰明的人的老師,不聰明的人也可以成為聰明人的後事之師。如果不尊重老師,不珍惜後事之師,即使絕頂聰明也會辦下糊塗之事,這叫做為人處世的訣竅。 大意: 本章闡述了「無為」的妙處。「無為」之人,做事能恰到好處,待人接物也能使人盡其才,物盡所用。因為無為就是順其自然,不以偏見對外界事物。

❹ 老子五章六十七章告訴我們什麼道理

《老子心解》讀後感(三)]五老子給人類開出的葯方只有四個字:「修道、養德」大道至簡至易,《老子心解》讀後感(三)。這個葯方比霍金的葯方要切實可行。但是老子在論道時告訴天下人:「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進道若退;夷道若纇;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廣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質真若渝。」所以老子的《道德經》雖然洋洋五千言,但還是讓人感到「若昧」、「若退」、「若纇」。有一種「天下莫能知、莫能行……知我者希」的感覺。其實,「被褐而懷玉」的老子已經盡力了。他把如何修道,如何養德的基本方法已經散落到五千言的各個角落。老子的「有無相生」是在告訴天下人:「無」不僅能生「有」,「有」還能生「無」,人是「有」,所以人能生「無」。「無」是什麼?「無」就是「天下母」、「無」就是「一」、「無」就是「朴」,得「無」就是得「道」。得「道」並不難,因為「同於道者道亦樂得之;同於德者德亦樂得之」。這不是擬人而是真實。要想得道,首先,要「滌除玄覽」(《道德經》第十章),清心寡慾、排除一切雜念。排除「令人目盲的五色」、「令人耳聾的五音」令人口爽的五味」、「令人心發狂的馳騁畋獵」(《道德經》第十二章)還要「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等等。只有排除雜念、挫銳,解紛,和光,同塵才能「寵辱不驚」、才能「致虛極,守靜篤」。因為「重為輕根,靜為躁君」、「靜勝躁,寒勝熱。清靜為天下正」。如果萬物「化而欲作」,「吾將鎮之以無名之朴。無名之朴,夫亦將無欲。不欲以靜,天下將自定」。其次,是如何養德。修道之養德與我們現在的道德修養有所不同;修道中的養德與得道後的養德也不相同。現在的道德觀基本遵照儒家的「仁、義、禮、智、信」的原則。而老子卻認為「大道廢,有仁義」,「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道德經》第三十八章)。老子的這種說法並不是象莊子那樣貶低儒家的「仁」、「義」、「禮」,相反,老子認為大道被廢之後,只有「仁」、「義」、「禮」才能支撐社會的進步與發展。「禮」是忠信的不足也是禍亂的開始。當一個人、一個民族、一個國家連「禮」都拋棄了的時候,這個人、這個民族、這個國家就會是一個野蠻人、一個沒有人性的民族、一個喪心病狂的國家。在彬彬有禮的表象下干出「燒、殺、搶、掠的野獸勾當。那麼老子為什麼又提出要「絕仁棄義」呢?這是修道的需要。而不是大道廢了以後的需要。現在的道德觀要提高人們的思想、文化素質,智者治國。而老子卻認為:「古之善為道者,非以明民,將以愚之。民之難治,以其智多。

❺ 如何理解《老子》第四十七章「其出彌遠,其如彌少」

意思是人要體得真道,首先要修其身,堅守自己的信念,不受外界干擾。

出自——春秋戰國老子《道德經》。

原文: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其出彌遠,其知彌少。是以聖人不行而知,不見而明,不為而成。

譯文:不出門戶,就能夠推知天下的事理;不望窗外,就可以認識日月星辰運行的自然規律。他向外奔逐得越遠,他所知道的道理就越少。所以,有「道」的聖人不出行卻能夠推知事理,不窺見而能明了「天道」,不妄為而可以有所成就。

(5)道德經七十七章擴展閱讀:

作者簡介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伯陽,或曰謚伯陽。春秋末期人,生卒年不詳,大約出生於公元前571年春秋晚期陳(後入楚)國苦縣(古縣名)。中國古代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和史學家,道家學派創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

老子是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歷史名人之一,與莊子並稱老莊。在道教中,老子被尊為道教始祖,稱「太上老君」。在唐朝,老子被追認為李姓始祖。

老子思想對中國哲學發展具有深刻影響,其思想核心是樸素的辯證法。在政治上,老子主張無為而治、不言之教。在權術上,老子講究物極必反之理。在修身方面,老子是道家性命雙修的始祖,講究虛心實腹、不與人爭的修持。

老子傳世作品《道德經》(又稱《老子》),是全球文字出版發行量最大的著作之一。

❻ 道德經七十一到七十七講的是什麼問題

第七十一章
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聖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第七十二章
民不畏威,則大威至。
無狎其所居,無厭其所生。夫唯不厭,是以不厭。
是以聖人自知不自見;自愛不自貴。故去彼取此。
第七十三章
勇於敢則殺,勇於不敢則活。此兩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惡,孰知其故?
天之道,不爭而善勝,不言而善應,不召而自來,□然而善謀。天網恢恢,疏而不失。
第七十四章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若使民常畏死,而為奇者,吾得執而殺之,孰敢?
常有司殺者殺。夫代司殺者殺,是謂代大匠□,夫代大匠□者,希有不傷其手矣。
第七十五章
民之飢,以其上食稅之多,是以飢。
民之難治,以其上之有為,是以難治。
民之輕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輕死。
夫唯無以生為者,是賢於貴生。
第七十六章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
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
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是以兵強則滅,木強則折。
強大處下,柔弱處上。
第七十七章
天之道,其猶張弓歟?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餘者損之,不足者補之。
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
孰能有餘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是以聖人為而不恃,功成而不處,其不欲見賢。
這幾章主要講的是治民要術,第七十一章是說統治者要實事求是對老百姓要誠相待,第七十二章是說要尊重民俗,所謂不幹涉,干涉太甚則民反矣,第七十三章是講治民行為以天道為標准。第七十四章世上常有不得已而為之事,即便如此仍應遵循道,第七十五章是奉勸統治者應愛民體恤民情。第七十六章是說治民手段應以柔為主以剛為輔剛柔並濟,第七十七章是說愛國治民應以天道為最高准繩

❼ 解析道德經第二十七章

《道德經》第二十七章 〖原文〗: 善行,無轍跡①;善言,無瑕謫②;善數,不用籌策③;善閉,無關楗④而不可開;善結,無繩約⑤而不可解。是以,聖人常善救人,故無棄人⑥;常善救物,故無棄物。是謂襲明⑦。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師;不善人者,善人之資⑧。不貴其師,不愛其資,雖智大迷,是謂要妙⑨。 〖注釋〗: ①轍跡:車子在泥土的路上走過,車輪輾過留下的痕跡。②善言,無瑕謫:善言,順物之性。瑕謫,缺點、毛病。③籌策:古代運算所用的竹製籌碼。④關楗:古代門戶的關楗是木製的,橫的叫關,即栓,豎的叫楗。⑤約:捆的意思。⑥常善救人,故無棄人:有救人,就有棄人。聖人善救人故無棄人。⑦襲明:承襲了聰明。⑧資:借鑒、幫助。⑨要妙:要,通「杳」。要妙,無影無聲的妙。〖譯文〗:善於行事,不留痕跡,無跡可尋;善於談話,不留破綻,無瑕可指;善於運算,不用籌碼,心中有數;善於閉門,不用門閂而不可開,以道自守,堅不可破;關於團結,不用繩索捆綁而不可解,同心相結,密不可分,因此,聖人總是善於挽救人,所以沒有被遺棄的人;總是善於拯救物,所以沒有被廢棄的物;這就叫襲用了道的聰明。所以,善人是惡人的老師,惡人也是善人借鑒。不重視他的老師,不愛惜他的借鑒,雖絕頂聰明也會做下糊塗之事。這就叫做無影無聲的妙。 【讀後題解】:這一章是老子的人生論。先提出五善。「善行」,就是指善於行「無為」之政,「善言」就是指善於行「不言」之教。「善數」、「善閉」、「善結」各句,也都是以自然為道,無所著跡之意。其次指出,聖人常善於救人救物,了解人各有才,物各有用,所以廢人廢物都轉為有用的人物器材,如巨匠之無棄材,視凡材無不可用。此種「襲明」,即因人之明,因襲乃道家之一術。最後指出,善人與不善人有互補的關系。本章不僅寫出有道者乃任自然的待人接物,也表達了有道者無棄人棄物的自然心懷。

❽ 道德經第七十八章的感悟

下面的來自網路,你自己閱讀消化後用自己的話寫出來。
第七十八章
[原文]
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以其無以易之①。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聖人雲:"受國之垢②,是謂社稷主;受國不祥③,是為天下王。"正言若反④。
[譯文]
遍天下再沒有什麼東西比水更柔弱了,而攻堅克強卻沒有什麼東西可以勝過水。弱勝過強,柔勝過剛,遍天下沒有人不知道,但是沒有人能實行。所以有道的聖人這樣說:「承擔全國的屈辱,才能成為國家的君主,承擔全國的禍災,才能成為天下的君王。」正面的話好像在反說一樣。

[注釋]
1、無以易之:易,替代、取代。意為沒有什麼能夠代替它。
2、受國之垢:垢,屈辱。意為承擔全國的屈辱。
3、受國不祥:不祥,災難,禍害。意為承擔全國的禍難。
4、正言若反:正面的話好像反話一樣。

[引語]
本章以水為例,說明弱可以勝強、柔可以勝剛的道理。八章說「水善利萬物而不爭」,本章可與八章的內容聯系起來閱讀。老子所舉水的例子是人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水最為柔弱,但柔弱的水可以穿透堅硬的岩石。水表面上軟弱無力,卻有任何力量都不能抵擋的力量。這就清楚地說明,老子所講的軟弱、柔弱,並不是通常人們所說的軟弱無力的意思。此處,由於水性趨下居卑,因而老子又闡揚卑下屈辱的觀念,實際上反而能夠保持高高在上的地位,具有堅強的力量。本章後面有一句話:「正言若反」,集中概括了老子辯證法思想,其含義十分深刻、豐富。

[評析]
本章內容主要包括兩點:一是對水的贊美;二是「正言若反」。張松如說:「在世界上,弱能勝強,柔能制剛的事例是不乏見的。生活在春秋末年的老子,他親身經歷了這個時代的許多大變化,看到了曾為天下共主的周王朝由盛到衰的演變,這不能不對他的思想發生重大影響;同時,在這個時期,隨著鐵器的廣泛使用,人類在征服自然界的斗爭中,對自然現象的認識也在不斷發展。」「在更遠的時代,水的特點還沒有為人們所了解,保留《山海經》中禹治洪水的傳說,和老子書中對於水的柔性和作用的認識,是很不相同的。」老子認為,水雖然表面上看來是柔弱卑下的,但它能穿山透石,淹田毀舍,任何堅強的東西都阻止不了它戰勝不了它;因此,老子堅信柔弱的東西必能勝過剛強的東西。這里,老子所說的柔弱,是柔中帶剛、弱中有強,堅韌無比。所以,對於老子柔弱似水的主張,應該加以深入理解,不能停留在字面上。由此推而言之,老子認為,體道的聖人就像水一樣,甘願處於卑下柔弱的位置,對國家和人民實行「無為而治」。
再說「正言若反」。老子所說「正言若反」是老子對全書中那些相反相成的言論的高度概括,例如:「大成若缺」、「大盈若沖」、「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明道若昧」、「進道若退」、「夷道若類」、「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廣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質真若渝」、「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等等。孫中原說:「這里連句子的結構都是類似的。……他們本來是彼此相異的、互相排斥的、對立的,但在某種條件下,某種意義上,表示某種特定事物的概念和它的對方具有了統一性,二者互相包含,互相融合,互相滲透,彼此同一、一致。這樣,在同一個判斷中,就包含了對立概念的流動、轉化,體現了概念的靈活性。這種靈活性是有條件的,老子中的話也只在一定條件下才有意義。」

❾ 求道德經第七十四章的全文翻譯

第七十四復章
原文:民不畏制死,奈何以死懼之?若使民常畏死,而為奇者,吾得執而殺之,孰敢?
常有司殺者殺。夫代司殺者殺,是為代大匠斫。夫代大匠斫者,希有不傷其手矣。
意譯:
當人民到了連死都不畏懼的時候,(統治者)用死來威嚇他們又有何用?為使人民畏死,對於那些為非作歹的人,我(指統治者)把他捉來殺掉,誰還敢為非作歹?
人的生死有天道(自然規律)司管。代天道行事,猶如代高明的木匠削砍木頭,代木匠削砍木頭很少有不自傷其手的。
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到你^_^

❿ 《道德經》第七十七章的譯文

天之來道,其猶張弓歟?高自者抑之,下者舉之;有餘者損之,不足者補之。
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
孰能有餘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是以聖人為而不恃,功成而不處,其不欲見賢。

自然的法則,不是像拉開弓弦一樣嗎?高了就把它壓低,低了就把它抬高;過滿了就減小一些,不夠滿就補足一些。自然的法則,是減去有餘的並且補上不足的。人世的作風就不是如此,是減損不足的,用來供給有餘的。誰能把有餘的拿來供給天下人?只有悟道的人能夠如此。因此,聖人有所作為而不仗恃己力,有所成就而不自居有功,他不願表現自己的過人之處。

熱點內容
鐵路法法律法規 發布:2025-01-23 03:03:11 瀏覽:403
農業發展公司管理規章制度範本 發布:2025-01-23 02:40:29 瀏覽:507
新婚姻法夫妻共同財產司法解釋 發布:2025-01-23 02:26:07 瀏覽:293
初中籃球競賽規章制度 發布:2025-01-23 02:12:16 瀏覽:258
南通十大律師 發布:2025-01-23 01:41:49 瀏覽:609
法官宋魚水的故事 發布:2025-01-23 01:41:39 瀏覽:424
法院員額人大 發布:2025-01-23 01:17:52 瀏覽:600
法院怎樣找到被執行人 發布:2025-01-23 00:40:09 瀏覽:227
小悅悅事件社會道德 發布:2025-01-23 00:27:10 瀏覽:869
一站式供應鏈法律責任 發布:2025-01-23 00:15:38 瀏覽: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