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法治思想的形成
❶ 世界法制現代化的基本模式
世界法制現代化的基本模式分為內發型、外發型和混合型這三種樣式。
一、內發型法制現代化模式
內發型法制現代化的模式,是指由社會自身力量產生的內部創新、經歷海長過程的法律變革道路,是因內部條件的成熟而從傳統法制走向現代法制的轉型發展過程。這種類型的法制現代化模式一般以英國、法國等西歐國家為代表;內發型法制現代化模式的主要特點是:
1,它是因社會自身內部條件的逐步成熟而漸進式地發展起來的。在英國、法國等早走上近代資本主義發展道路的國家,在其創設和形成現代法律的過程中,盡管充滿著許多激盪風雲的重大社會變革事件,但從總體上看,卻是一個自然演進的自下而上的漸進變革的過程。因此,內發型法制現代化進程的動力來源,主要在於社會內部經濟、政治、文化諸方面條件的逐步變化和發展。
2,商品經濟的發展與發達是推動內發型法制現代化運動的強大的內在動力。內發性法制現代化之所以發軔於西歐,一個重要的基本原因,乃是由於在一些西歐國家,商品經濟有著悠久的發展歷史。西歐商業資本主義的涌動與擴張,以及新興的市民階級的廣泛活動,推動了經濟交往規則的革命性變化,也促進了法律意識的轉型與發展,從而為近代法制的建立提供了基礎。
3,民主代議制政治組織形式的發展成為內發型法制現代化運動的重要支撐力量。近代西歐民主代議制有著久遠的歷史淵源。從古希臘的城邦民主到古羅馬的共和體制,乃至中世紀城市共和國的發展,為近代西歐民主代議制系統的建構積累了較為豐厚的歷史資源。近代西歐的政治革命,不僅加速了政治國家與市民社會分離的進程,而且造成了代議制度這一近代民主政治的運行模式,從而推進了內發型法制現代化的持續發展。
4,法律的形式合理性與價值合理性的互動發展構成了內發型法制現代化運動的運作機理。西歐法制現代化的歷史運動,首先表現為法律形式主義的擴展與廣泛化,以憲法為中軸的諸法分立的法律系統蔚為大觀。然而,西歐法制現代化運動總是伴隨著廣泛而深刻的近代法律精神啟蒙運動。構成法律形式主義運動思想基礎的,乃是近代的自由、法治和人權觀念。
二、外發型法制現代化模式
比之內發型法制現代化模式,外發型現代化模式則是指因一個較先進的法律系統對較落後的法律系統的沖擊而導致的進步轉變過程。這一模式通常以日本、俄國等國家為代表。外發型法制現代化模式的主要特點是:
1,強大的外部因素的沖擊成為外發型法制現代化運動的生成動力。盡管在外發型法制現代化的國家,其社會內部存在著一些從傳統走向現代的生長因素或條件,但是這一轉型過程十分緩慢且困難,商品經濟和市民社會的發展較為薄弱。因而外來的法律文化系統的沖擊與滲透,就成為外發型法制現代化運動的強大推動力量。
2,政治變革運動往往成為外發型法制現代化運動的歷史先導,政府發揮著主要的推動作用。由於外發型法制現代化的國家是在外部環境影響以及外域法律文化的沖擊下而走上法制變革道路的,因而往往有著相對確定的時間起點,而這些時間起點通常又與特定的政治變革事件相聯系。
3,爭取法律主權的斗爭往往成為外發型法制現代化國家從事法制變革運動的重要目標。在外來法律文化的激盪和沖擊下,外發型法制現代化國家內部的各個方面和領域的矛盾都被激發起來,其中之一便是「西方化」與民族化的尖稅矛盾。因此,在外發型法制現代化運動中,民族主義情緒的激盪始終是一個重要的現象。爭取法律主權的斗爭,往往成為這些國家法制變革的動力和目標之一。
4,法律的形式合理性與價值合理性之間的悖離是外發型法制現代化進程的重要表徵之一。域外法律文化的沖擊,也催發了傳統法律精神與現代法律精神的劇烈沖突。傳統法律文化根深蒂固,有著頑強的生命力,對域外的法律又化產生排拒的作用。
三、混合型法制現代化模式
一般來說,在屬於混合式法制現代化模式的國家,域外法律文化的沖擊是引起該社會法律變革的重要動因,但是這種外部力量並不具有決定性意義,它終究要通過該社會內部的經濟、政治、社會、文化諸方面因素而發生作用。因此,混合式法制現代化模式是指因各種內外因素相互作用而推動傳統法制向現代法制的轉型與變革過程。
這種模式以中國為典型代表。混合型法制現代化的模式既具有內發型法制現代化模式的某些特徵,又兼具外發型法制現代化的相關屬性。二者內在融合,形成獨特的混合式的法律發展范型。具體言之,一方面,從法制現代化的啟動機制來看,在混合型法制現代化運動中,確實存在著域外法律文化的強大壓力和沖擊的問題,舶來的西方法律文化的影響和沖擊往往構成啟動法制變革運動的重要動因。近現代中國社會是一個劇烈變革的時代,在這一過程中,中國傳統法律文化遭遇到空前的挑戰,這一挑戰在近代西方文明的壓力下變得更加尖銳。近現代中國法律的發展進程,幾乎每一步都帶有西方法制沖擊的印跡。從戊戌變法到清末法制改革,從孫中山南京臨時政府的法制建設,到北洋政府及國民黨南京國民政府的法制實踐,盡管還保留著濃厚的傳統色彩,但是西方法律文化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因此,從這個意義上,西方法律文化的影響和沖擊,乃是近現代中國法制變遷的催化劑和外部條件。
推動近現代中國法律變革的主要根源,來自於中國社會內部存在著的處於變化狀態的經濟的、政治的和社會的條件。在這些條件的綜合作用下,形成了中國法制變革的運動能力和運動方向。在當代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迅猛發展。在這一新的經濟文明體系推動下,一個全新的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法制現代化模式正在逐步形成。
總之,法制現代化的歷史進程表明,雖然法律的交流與融合日益增進,但全球法制現代化的歷史進程並沒有因此而停滯不前。運用科學的法制現代化理論,從法律發展模式的多樣性中尋求統一性,從千差萬別的具有偶然性的大量具體法律現象中,探求法制現代化運動的普遍規律。
❷ 社會主義法治理念 什麼時候提出的
鄧小平社會主義法治思想,
是在深刻反思和科學總結我國建國後的前三十年,特別是「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中法制建設的經驗教訓的基礎上,在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偉大實踐中,立足當代中國實際和時代特徵,進行科學分析和清醒把握,創造性地運用馬克思主義法律理論的基本立場、觀點和方法,提出並解決社會主義中國法制建設的一系列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的過程中逐步形成和發展起來的。它是無產階級政黨執政規律和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規律的具體體現,是我們黨領導人民,不斷發展社會主義民主,健全社會主義法制,依法治國,建設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法治國家的科學指南和行動綱領。
❸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思想的內容是什麼
一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的價值理論思想體系,涉及政治哲學、法哲學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有關范疇和內容,主要包括五個方面的內容:(1)馬克思主義國家與法的學說,馬克思主義的國家觀、政黨觀、民主觀、法律觀、法治觀、人權觀、平等觀、正義觀和權力觀,馬克思主義法學思想等。(2)社會主義法治精神、社會主義法治意識、社會主義法治觀念、社會主義法治價值、社會主義憲制和法治原則、社會主義法治思想、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社會主義法治文化、社會主義法治學說等。(3)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學的理論體系、學科體系、課程體系等。(4)公民和國家公職人員的法治態度、法治心理、法治偏好、法治情感、法治認知、法治立場、法治信仰等。(5)關於法和法治的一般原理、價值、功能、原則、學說、方法和知識等的理論。
二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的制度規范理論體系,涉及法治的基本制度、法律規范、法律體系、法治體系、法治程序、法治結構等范疇和內容,主要包括四個方面的內容:(1)關於國家憲法和憲制的理論,如憲法規定的社會主義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和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基層民主自治制度、特別行政區制度等)的理論,我國基本經濟制度、基本社會制度、基本文化制度的理論,社會主義民主選舉制度、人權保障制度、立法體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等的理論。(2)關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的理論,如憲法實施監督體系、法律法規體系、法治實施體系、法治監督體系、法治保障體系、黨內法規體系等的理論。(3)關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政府、依法行政和行政執法制度的理論,司法權、司法體制、司法程序、法律監督體制、公正司法制度、依法執政體制等的理論。(4)關於法治的一般制度、體系、程序、規則、規范和架構等的基本原理。
三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的實踐運行操作理論,涉及法治原理的應用、法治行為、法治實踐和法律制度運行等范疇和內容,主要包括五個方面的內容:(1)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等法治建設各個環節的理論。(2)依法治國、依法行政、依法執政、依法治軍、依法辦事等法治實施各個方面的理論。(3)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法治經濟、法治政治、法治文化等法治發展各個領域的理論。(4)執政黨在憲法和法律范圍內活動,領導立法、保證執法、支持司法、帶頭守法等依規治黨和依法執政的理論。(5)關於法治運行實施的一般規律、特點、機制、行為、方式等的基本理論。
四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的相關關系理論,涉及法治存在發展的外部關系,涉及法治與若干因素的相互作用、彼此影響、共同存在等現象及其內容,主要包括七個方面的關系:(1)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全面深化改革、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關系。(2)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與市場經濟、民主政治、和諧社會、先進文化和生態文明的關系。(3)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與道德、紀律、政策、黨內法規、習俗、鄉規民約、社會自治規范等其他社會規范的關系。(4)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與民主、自由、人權、平等、公正、安全、秩序、尊嚴、和諧、權威、平安、幸福等的關系。(5)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與促進發展、維護穩定、構建秩序、化解矛盾、解決糾紛等的關系。(6)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與政黨、宗教、以德治國、依規治黨、國家治理現代化、良法善治等的關系。(7)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與人類法治文明、西方法學理論、中華法系文明、國際法治理論、全球化法治進程等的關系。
❹ 求西方現代法治的形成
中世紀的西歐各國,除了英國以外,主要是奉行神治的社會。但是,至中世紀後期,有人開始主張法治,德國神學家尼古拉斯在15世紀重申了古老的格言:「萬民之事應由萬民決之」;法律應由守法者(或由其中多數)定之。在法國,格爾森認為,人們所賴生活者,習俗也,非經此種習俗之認受,法律無效。英國的福蒂斯丘宣稱,未經王國三個等級之許可,國王無權立法。在西班牙,科爾特斯和萊昂也表達了類似的觀點:法律絕非僅為君王意志之物。當然,在這一時期,相反的論調也不絕於耳,許多人主張君王有無限制的立法權。
關於社會應服從何種權威的統治,一些人開始主張法律權威至上,其核心問題在於君王是否應服從法律的統治。法國的格爾森主張,未經正當程序,國王不得處死任何人;國王應服從最高法院的管轄;君王雖不受法律的羈束,但出於為其臣民樹立榜樣之故,也應依據他們自己所立的法律活動。英國的福蒂斯丘強調國王不得超越法律之上,即便與王命相違,法官仍可依法做出判決。在德國,尼古拉斯認為一切權力源自人民,並以耶穌為例指出:「耶穌服從法律,他不是廢棄它,而是成就它」。義大利的馬基亞維里也認為,法國的幸福狀態在於人民確知國王在任何時候都不違法,那裡「依法生活」,「如必要則由法院更新法律」,「甚至最高法院針對君王的判決,該判決也足以使君王就範」。在這一時期,關於法律權威高於君王的思想不斷被提出,當然,君王無須服從法律的觀點也十分流行。
進入17世紀後,法律權威至上的主張日益占據了上風,其中最著名的是英國1612年發生的一場爭論。在爭論中,英王詹姆斯一世宣稱自己是上帝之下的最高裁判者,有權對司法管轄權的沖突問題做出裁決。時任普通訴訟法院首席法官的柯克與國王的觀點針鋒相對,以「王居萬民之上,惟居神與法之下」 。
如果說其他人關於法治的主張還不夠明確的的話,那麼,在資產階級革命後,英國在實踐上已經提供了一個較明確的範例。經歷這個過程的洛克,在總結英國實踐的基礎上明確提出了法治的主張:「處在政府之下的人們的自由,應有長期有效的規則作為生活的准繩,這種規則為社會一切成員所共同遵守,並為社會所建立的立法機關所制定。」在洛克看來,法治就是「以正式公布的既定的法律來進行統治,這些法律不論貧富、不論權貴和莊稼人都一視同仁,並不因特殊情況而有出入」。可見,洛克明確主張一切人都應服從法律的統治,並堅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則。他雖然存有某種保留,認為國王享有某些特權,但同意英國國王詹姆斯一世在1609年的講演中所表達的觀點:國王一旦不依照「法律來進行統治,就不再是一個國王,而墮落成為一個暴君了」。
實際上,在16至19世紀,西方啟蒙思想家雖然論證角度不同,例如有的從自然法出發,有的從歷史角度出發,有的從功利角度出發,有的從哲理角度出發,但是,他們幾乎都直接或間接、明確或隱含地主張實行法治。在他們看來,神治是現代理性主義所旨在攻破的傳統堡壘,自然在摒棄之列;德治缺乏明確性和具體操作性,難以收到預期效果;人治不過是專制的代名詞,啟蒙思想家所極力反對的恰是披著神聖外衣的專制主義的人治。他們主張,人類應建立這樣一種人間秩序:生活於其中的人們既能享有自由又能實現群體合作,既能真實地表達民意又能進行有效的政府管理,既能享受增加的效率又能受到公平對待。為此,他們都在不同程度上寄望於法治。
❺ 我國現代意義上的法治思想來源於什麼時期
1、制定法律:「法者,編著之圖籍,設之於官府,而布之於百姓者也。」法的作用是約束百姓的行為。而君王擁有權勢可以懲罰違法之人,可以獎賞順服王法的人。通過賞罰來督促百姓的理論依據是人性趨利避害。同時韓非子不補充道:「夫聖人之治國,不恃人之為吾善也,而用其不得為非也。恃人之為吾善也,境內不什數;用人不得為非,一國可使齊。為治者用眾而舍寡,故不務德而務法。」聖人治國,不是要人人為善,而使人人不作惡,國家便能太平。君王治國,應著眼於大多數,而少數人無關宏旨。所以著力於執法,非立德。據此推論,君王只需掌握法律和威勢,不需要特殊德才能和品德,以法治民,非以德感化民眾,這是徒勞的。
2、循名而責實:這是法家對「正名」的解釋。君王需要有一套駕馭臣子的權術。而擔任一定職務的官吏有責任去完成其職務所要求的各項工作。君王的職責是把某項名義的職務授給某人,這項職務所要求的工作已經在相關法律中明確規定,君王只關心某個官吏是否恪盡職守,至於怎樣完成工作要求,是臣子本身的事,不需要君王指導。君王要做的只是:完成任務有賞,完不成任務受罰。關鍵是君王如何選擇合適人去擔任某項職務。「為人臣者陳而言,君以其言授之事,專以其事責其功。功當其事,事當其言,則賞;功不當其事,事不當其言,則罰。」這樣,能者居上位,無能者淘汰。
3、因此,總的說來,法家並不寄希望於通過教育將大眾改造成新人。而是通過從實際出發,制定法律,配以君王的權術與威勢,統治臣民。那為何韓非子對「立德」的文化教育如此不屑呢?其根源在於韓非子深信人性惡。因為他是荀子的學生
❻ 戰國時法家思想和現代法治思想不同點
法家主張「抄以法治襲國」以「權,術,勢」逐級統治為根本。 講究「以刑去刑」「輕罪重罰」
假如你偷了東西, 就有可能被砍頭, 如果你殺了人或是更嚴重的罪,就會被腰斬。
和現在的「以法治國」 有很大區別, 一個是用重罪來威懾人們,一個是用一個適當的刑罰來給予告誡。
至於中央集權制也是和法家有很大淵源。 法家也正是將一切的權力全都集中到了君王身上。讓君王擁有權勢可以懲罰違法之人。
法家的「法治」 是用重刑來威懾人他人,以達到懲罰威懾他人的作用。
而現在的「以法治國」更多的是來保護受害者的權益。 也讓那些違反了法律的人有的相應的處罰,以與警示。
❼ 現代法治觀念主要有哪些
即大學生在現代社會環境下對法及法律現象反應過程中所形成尚未系統化的思想觀念形態。它內是在法律心理基礎上形容成的法律意識,是法律心理與法律理論的中介和過渡,處於法律意識水平的中間層次,在大學生法律意識中居於重要的地位。法律觀念的有無以及是否正確,直接影響到法律意識的強弱。
大學生法律理論,即大學生在現代社會環境下對法及法律現象反應過程中所形成的整體化、系統化的理性思維體系,是現代法律觀的理論表現。具有系統化形態、指導性地位等特點,居於大學生法律意識水平的高級階段,為大學生法律觀念的形成和發展提供方向性指導。
大學生法律理論應包括以下內容:
(1)中國特色馬克思主義法學的一般理論(法理學)。它居於法學知識體系的最高層次,擔負著探討法律的普遍原理、為各部門法學和法史學提供理論根據和思想指導的任務。
(2)中國特色馬克思主義部門法學,即以馬克思主義法律觀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為指導,通過對現行法律(國內法、國際法)的研究而形成的理論體系。具體包括憲法學、民商法學、刑法學、行政法學、國際私法學、國際經濟法學等內容。除此而外,還包括中國特色的馬克思主義法律史學、比較法學及其與其它學科之間的邊緣學科。
❽ 現代法治的基本理念,內容是什麼
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是體現社會主義法治內在要求的一系列觀念、信念、理想和價值的集合體,是指導和調整社會主義立法、執法、司法、守法和法律監督的方針和原則。把握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必須從中國社會主義國體和政體出發,立足於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民主政治發展的時代要求,以科學發展觀和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思想為指導,深刻地認識社會主義法治的內在要求、精神實質和基本規律,系統地反映符合中國國情和人類法治文明發展方向的核心觀念、基本信念和價值取向。基本內容是:
[1]、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有機統一,是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核心和精髓;
[2]公平正義是社會主義法治的基本價值取向;
[3]尊重和保障人權是社會主義法治的基本原則;
[4]法律權威是社會主義法治的根本要求; [5] 監督制約是社會主義法治的內在機制; [6]自由平等是社會主義法治的理想和尺度。 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是建立在馬克思主義理論基礎上的、反映和指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實踐的現代法治理念。它既有包容一切先進的法治理念的進步性,又有立足現實、強調歷史發展階段的具體性。忽略其進步性,容易導致遷就人治的現實傾向;忽略其具體性,則容易導致超越現實可能性的空想或思想混亂。
❾ 什麼是法治思維,包括哪些基本內容
法治思維是將法律作為判斷是非和處理事務的准繩,包括:
1、法治思維是規則思維。法律實際上是一種規則。法律規則具有明確性、穩定性和可預測性,可以為人們提供基本的行為准繩。有了這種法律思維,人們對於自己乃至他人的行為及其法律後果就有了穩定的預期,便會依此對自己的行為進行調整和規范。規則思維要求制定良好的法律,並貫徹它、遵守它。
2、法治思維是平等思維。法律的一個重要價值取向是平等,即權利平等、機會平等、規則平等。平等思維要求每一個人都拋棄特權思想,自覺將自己置於法律的監督和制約之下。法律的制定需要貫徹平等原則,不允許個別人或個別集團將自己的特權法制化;法律的實施更要落實平等原則,任何人不得凌駕於法律之上,不得有法外特權。
3、法治思維是權力受制約思維。權力受制約思維要求制定科學的制度機制,使權力得到制約,使權力行使具有明確邊界。依據法治思維,權力體制與機制必須保證權力在相互制約的前提下相互配合。
4、法治思維是程序思維。程序正義是實體正義的重要保證。程序思維要求分析問題特別是處理問題按照法定程序進行。必須遵循規律,為公權力的行使設立科學、合理的程序,並確立違反程序的制裁性後果,從而防止破壞法定程序的行為。
(9)現代法治思想的形成擴展閱讀:
法治思維的作用: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人們的思想觀念多元多樣多變,各種利益分歧、矛盾沖突相互交織,只有法治才能有效整合各種張力、化解各種沖突,為社會和諧穩定奠定根基。當前各級領導幹部的法治思維和依法治國能力強弱,直接影響著黨的執政根基和國家的長治久安。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法治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