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道德感意義

道德感意義

發布時間: 2022-04-30 17:22:44

① 心理學名詞解釋 道德感與理智感

道德感:是人依據一定的道德需要和規范評價自己和他人的言行時所產生的內心專體屬驗。
理智感是人在理智活動過程中認識、探求和維護真理的需要是否得到滿足而產生的主觀體驗。它是與人的求知慾、認識興趣、解決問題的需要等的滿足與否相聯系的

② 良好道德的作用和意義

作用:

道德調節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平衡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它要求人們端正對自然的態度,調節自身的行為。

環境道德是當代社會公德之一,它能教育人們應當以造福於而不貽禍於子孫後代的高度責任感,從社會的全局利益和長遠利益出發,開發自然資源發展社會生產,維持生態平衡,積極治理和防止對自然環境的人為性的破壞,平衡人與自然之間的正常關系。

意義:

引導人們追求至善的方向。它教導人們認識自己,對家庭、對他人、對社會、對國家應負的責任和應盡的義務,教導人們正確地認識社會道德生活的規律和原則,從而正確地選擇自己的生活道路和規范自己行為。

以善惡為標准,通過社會輿論、內心信念和傳統習慣來評價人的行為,調整人與人之間以及個人與社會之間相互關系的行動規范的總和。道德作用的發揮有待於道德功能的全面實施。道德具有調節、認識、教育、導向等功能。與政治、法律、藝術等意識形式有密切的關系。中華傳統文化中,形成了以仁義為基礎的道德。

(2)道德感意義擴展閱讀:

人類擬定道德原則的目的是調節利益關系,實現本階級(社會或團體)利益最大化。道德是社會矛盾的調節器。人生活在社會中總要和自己的同類發生這樣那樣的關系。

因此,不可避免地要發生各種矛盾,這就需要通過社會輿論、風俗習慣、內心信念等特有形式,以自己的善惡標准去調節社會上人們的行為,指導和糾正人們的行為,使人與人之間、個人與社會之間關系臻於完善與和諧。

道德主體藉助於對客觀世界的認識,藉助於對現實生活條件的認識,自願地認同社會道德規范,並結合個人的實際情況踐行道德規范,從而把被動的服從變為主動的律己,把外部的道德要求變為自己內在良好的自主行動。

③ 道德情感

個人道德意識的構成因素。指人們依據一定的道德標准,對現實的道德關系和自己或他人的道德行為等所產生的愛憎好惡等心裡體驗。
在個人的道德品質構成中,道德情感具有 3種作用:①評價作用,即能以某種情緒狀態,表明某種道德關系和道德行為是否具有正當性和合宜性;②調節作用,即能以某種情緒傾向,強化或削弱個人對某種道德義務的認識和實踐;③信號作用,即能以特有的情緒形式如表情、動作,向他人傳遞其道德行為價值的信息,或從他人的某種情緒形式獲取自己道德行為價值的信息。個人一旦對某種義務和行為形成道德情感,就會積極地影響其道德選擇。某種道德情感一旦擴展為社會性的情感,也就會程度不同地影響社會道德風尚。
陶冶道德情感是道德教育和道德修養的重要環節。它包括兩方面的任務:一方面是形成和增強同所獲得的道德認識相一致的道德情感;另一方面是改變那種與應有的道德認識相抵觸的道德情感。形成和增強健康的、正當的道德情感,不但要訴諸個人理智,訴諸個人對理想人格的追求,而且更需要個人在實踐中經受長期的甚至痛苦的磨練。
道德情感是人類獨具的高級社會性情感,又是與人的非理性因素之——情感機制——結合最牢的一種道德意識。盡管人們實際上總是把這樣那樣的道德情感帶進自己的生活和勞動中,但遠不是所有人都自覺意識到道德情感的存在,也不是所有人都能正確理解道德情感的功能和作用。對道德情感功用的低估、無視,甚至否定,是當今社會一部分人產生「情感冷漠」、「情感壓抑」、「情感枯竭」、「情感危機」的主觀認識根源之一。而對道德情感功用的高估或誇大,又導致一部分人產生「情感濫用」、「情感泛濫」、「情感至上」、「情感主義」行為。所以,全面、深入地考察並科學地闡明道德情感的功能和作用,就不僅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而且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人不僅是自然存在物和社會存在物,具有自然屬性和社會屬性,而且是有意識的存在物,具有精神屬性。「有意識的生命活動,把人踉動物的生命活動直接區別開來」。①人的精神屬性包括理性和非理性兩大部分。理性指人們認識事物本質和規律的抽象思維形式和思維能力。人類理性的作用極其巨大:客觀規律的發現,對自然的改造和利用,社會進步的實現,都依靠理性的力量。非理性指不屬於理性范圍的直覺、靈感、無意識、情感、意志、慾望等認識形式和心理因素的總和。
什麼是道德情感呢?道德情感是人對道德原則、規范在情緒上的認同、共鳴,又是人對道德理想、道德建構的嚮往之情。它們可能表現為積極的、肯定性的情緒反應,如:道德自豪感、尊嚴感,利他行為後的愉悅感,也可以表現為否定性的,但同樣是積極的情緒反應,如:羞愧感、內疚感等。但無論哪一咱情緒反應都以當下或者未來出現滿足、愉快、安心、尊嚴等自我肯定的情緒體驗力精神報償。
」道德情感是從社會形成的道德出發,用道德原則的觀點感知各種現實的觀點時,人所體驗的所有情感.」<馬克思恩格斯全集>見論文P10

這樣給道德情感下定義會把道德教育引向唯認知主義的道路.近來許多有關情感的研究對這儀定義提出了質疑.道德情感不是依附於道德認知的產物.它有它自己的特點和獨特的運行機制.有著道德認知不可取代的作用和地位.

心理學研究表明,人的情感發生的過程包括情緒激活,認知評估,情緒體驗三個相互關聯,過渡的環節.道德情感既是人對道德的認知,評價的結果,也是人對道德的感受,體驗的結果.它可以不藉助於理論,觀念等手段,不通過邏輯思維而直接通過感覺,知覺,想像,依靠情緒記憶中的生活積累進行道德判斷.道德情感的發生即包含了人的邏輯思維形式,又包含了人的感覺知覺形式.在道德情感中既有清楚的道德的」自我意識」,又有個體的強大的下意識的東西.在道德情感中,人的意志能力不是懾於外在的強制的約束,而是出於情感體驗所轉換成的個體的需要和願望.其情感是理性中的情感;其理性是有情感滲透的理性.在道德情感里理性,意志,情感水乳交融,對道德的形成起著巨大的作用.
道德情感在道德的形成和發展中佔有重要地位.

許多人對道德情感教育重視不夠,在進行道德教育是片面強調道德認知的教育,注重提高學生的道德判斷和推理能力,而忽視了道德情感教育.這樣,德育的收效就不理想.

道德認知不一定能導致道德行為,其中介是以道德情感為核心的意向系統.一種道德行為的發生,除了取決於道德認知外,還取決於個體對道德認知在情感上的共鳴.一個人如果僅僅只有道德認知能力,而無情感上的需要,那麼他和外部所建立的道德關系只能是一種被動的反映和被反映的關系,個體很難產生強烈的道德動機,形成正確的道德態度,主動地進行道德活動。

1)休謨認為"理性,由於冷漠而又超然,因而不是行為的動機,它僅僅通過給我們指明到達幸福或避免痛苦的手段而引起我們出自慾望或愛好的沖動。而情感,由於它產生快樂或痛苦並由此構成幸福和苦難,因而就能變成行動的動機,是慾望和意欲的第一源泉和動力。"(《道德原則研究》,論文P12)

2)列寧說「沒有人的情感,就從來沒有,也不可能有對真理的追求。」(《列寧全集》見論文P12)

3) 朱小蔓說「關注人的情感發展是教育中的一個本源性,根基性的問題。因為只有情感才是真正屬於個人的,它是內在的,獨特的,視人類真實意向的表達。從這個意義上說,人的本質正是其情感的質量及其表達。我們確信一個人的認同、遵循某種價值,乃至於形成人格,雖然需要以一定的認知為條件,但根本上是一個人情感變化、發展,包括內在情感品質與外在情感能力提升和增長的過程。」(《兒童情感發展與教育》見論文P12)
道德情感在道德形成中的作用
玲 發表於 2007-3-24 10:36:00

1. 它是道德行為的動力

人類先天具有趨向積極情感體驗和迴避消極情感體驗的傾向.這種傾向使得情感具有調節人的行為的功能,決定著人對某種情境是迴避還是接近,是喜歡還是厭惡,從而決定人採取何種行為方式. 斯賓諾沙認為 "愛不是別的,乃是為一個外在的原因的觀念所伴隨著的快樂.恨不是別的,乃是為一個外在的原因的觀念所伴隨著的痛苦.凡我們想像著能足以增進快樂的東西,我們將努力實現它;反之,凡我們想像著違反快樂或者足以引起痛苦的東西,我們將努力祛除它或消滅它."<倫理學>見論文P13

2. 它影響道德認知的選擇

道德情感制約著個體對道德認知對象的選擇,規定著道德認知的重點,影響道德認知的速度和走向,因為人的情感具有強化定勢的機能.過去在生活實踐中所產生的道德情感體驗,會儲存在我們的記憶中,構成橫常的心理背景.在我們遇到新的問題時,他它會對當前的信息加工進行協調。積極健康的情感能是道德認知充滿活力;消極的,不健康的情感回壓抑人的道德認知能力,或將道德認知引想歧途.

3. 使個體情感內容泛化."愛屋及烏"

道德情感不但會指向道德情感客體本身,還會擴展到與該客體相關的一切方面,出現擴散、泛化現象。假如我們發現某人對我們所愛之物感覺快樂,則我們將對他有一種愛的感覺;反之,如果我們發現某人對我們所愛之物感覺痛苦,則我們將對他有一種恨的感覺。比如:母親因為愛其子女,可能會愛喜歡他孩子的老師。愛國主義不僅僅表現為對祖國的熱愛,而且會因為這種情感而萌發愛一切為國作出貢獻的人,憎恨一切背叛祖國的敵人。.斯賓諾沙認為「假如我們想像某物具有與平常引起心靈快樂或痛苦的對象相似的性質,雖然某物不是這些情感的致動因,我們仍然會僅僅因為這些相似之處,而對那事物發生愛或恨的情感。」《倫理學》見論文P13
道德情感的生成
玲 發表於 2007-3-25 10:26:00

道德情感:個體與外部進行具有道德的性質的活動所產生的心理上的情緒反應和內心感受。它要以一定的道德認知,道德判斷和推理為基礎,兒童沒有道德情感。隨著他的成長,個體與外界交往增多,個體需要與社會需要的矛盾和沖突著增加,個體的體驗和感受不斷豐富,就逐漸形成了相對穩定的有社會含義的道德情感。有的人能養成社會所希望的道德情感而有的人卻不能。原因很多:自身的認知,個性差異,環境,教育,安全感,歸宿感,敬畏感,自尊感等一些紮根於人類本性的、自然的,對道德情感的發生發展具有驅動和保證作用的情感。

皮亞傑認為:「有三種情緒或情感能夠影響兒童的道德生活:1)愛的需要,它以各種形式在人叢嬰兒到青少年期的發展中起主要的作用;2)兒童對比他自己強大的人有一種畏懼感,這在他的服從和信奉行為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可忽視的。3)混合感情,同時由愛和恐懼構成,這是所有倫理家所著重強調的重要情感。」《皮亞傑教育論著選》見論文P14。

④ 簡述形成良好個人品德的意義

形成良好個人品德的意義如下:

1、良好個人品德的形成是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目標要求。

2、良好個人平品德的形成是個體精神境界的提高和全面發展的要求。

3、良好個人品德的培養及時個人修養的目的,也是社會教育的任務。

4、為實現自身人生的理想打下基礎。為順利開展各項工作聯系與外部事物的溝通鋪平道路。

5、就團體而言,良好的個人品德,起到帶頭的引領作用。有這樣的個人築成的團隊,有著鐵一樣的意志。具備堅定的信心。

(4)道德感意義擴展閱讀:

個人品德主要是指個人依據一定的道德行為准則在行動時所表現出來的穩定心理特徵及價值趨向,是個人道德自覺的結晶,也是社會道德規范、道德原則在個人身上的綜合體現,它涵蓋道德認知、道德情感、道德行為、道德意志等各個方面。良好的個人品德形成是社會公德、家庭美德、職業道德的基礎,有利於奠定全社會道德建設的基石。

個人品德形成一般經過三個階段:

一是學習。學習是個人品德形成的起點和基礎,它包括道德知識、道德典範、道德經驗的學習。人通過學習不斷增強道德認識,提升道德境界。

二是自省。反省是外在道德規范內化的必經之路。一個具備了道德責任感和使命感的人,會努力去促使自己按照社會公共的道德規范和要求去行動,並能隨時警醒自己的行為,及時調整以保證正確的方向,學會自省是道德主體成熟的表現。

三是踐履。人的道德修養並不是脫離具體實現的「閉門造車」的結果,只有在豐富社會實踐中,才能鍛造出高尚的人格。當一個人具有了道德認知,就會在實踐中躬行。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社會公德與個人品德

⑤ 道德情感是什麼

道德情感作為品德結構的組成部分之一,它在品德的形成中究竟有什麼作用呢?
1.激發、引導道德認識
首先,道德情感對道德認識有一種激發作用。它促使一個人積極接受某種道德教育,努力掌握有關的道德知識,並推動道德知識轉化為道德信念,甚至是構成道德信念必不可少的因素。其次,道德情感對道德認識有一種引導作用。個體接受某種道德概念或准則之前總帶有某種傾向性,這種傾向性促使個體樂於接受某種道德概念或准則,而拒絕另一些道德概念或准則,或者樂於接受某人的教育,而不願接受另一人的教育。這就是道德情感的引導作用。
2.調節、控制道德行為
道德情感對道德行為的調節和控制是通過情感的信號功能和感染功能實現的。情感通過信號功能傳遞信息,溝通思想。一個人可以通過他人的情緒、情感表現,了解他人的願望和需求,並據此做出相應的情緒,情感反應,並推動自己採取相應的道德行動。[1]
3.評價作用
即能以某種情緒狀態,表明某種道德關系和道德行為是否具有正當性和合宜性。
4。信號作用
即能以特有的情緒形式如表情、動作,向他人傳遞其道德行為價值的信息,或從他人的某種情緒形式獲取自己道德行為價值的信息。個人一旦對某種義務和行為形成道德情感,就會積極地影響其道德選擇。某種道德情感一旦擴展為社會性的情感,也就會程度不同地影響社會道德風尚。
陶冶道德情感是道德教育和道德修養的重要環節。它包括兩方面的任務:一方面是形成和增強同所獲得的道德認識相一致的道德情感;另一方面是改變那種與應有的道德認識相抵觸的道德情感。形成和增強健康的、正當的道德情感,不但要訴諸個人理智,訴諸個人對理想人格的追求,而且更需要個人在實踐中經受長期的甚至痛苦的磨練。
道德情感 - 培養
道德情感是可以培養的,培養的方式又是多種多樣的。
1.以理育情
情感是在認識的基礎上產生的,道德情感則是在道德認識的基礎上產生的,並隨道德認識發展而發展。一般說來,只有對某一道德規范認識深刻,對某一類道德概念掌握牢固,才有可能在此基礎上產生豐富的心嚮往之的道德情感,這正所謂「知之深,愛之切」。許多論理性道德情感的產生往往是以一定的道德理論為基礎的。反之,如果缺乏對某些道德現象、道德原理的深刻認識,缺乏對某一類道德概念的深刻領會也就不可能產生深厚豐富的情感。比如一個對祖國的過去,現狀了解甚微、缺乏常識的人,就不可能產生深厚的愛國主義情感。豐富知識,提高道德認識水平是促使道行情感不斷升華的一條重要途徑。
2.以情育情
情感的一個特點,就是它具有感染性,一個人的情感可以感染其他人,使其具有同樣的情感,並與自己產生感情上的共鳴。教師對學生真摯的愛,會激起學生對教師的信任感,親切感,從而樂於接受教師所講的道理,即所謂「親其師而信其道」。教師的愛又是學生獲得積極情感體驗的重要來源。學生取得進步時能得到教師的及時肯定和表揚,遇到困難時能得到教師的關心和幫助,這些都會引起學生積極的情感體驗。這些體驗可激勵學生奮發向上,也有利於他們的身心健康。前蘇聯教育家馬長連柯曾說:「我從來不讓自己有憂愁的神色,抑鬱的面容,甚至有不愉快的事情。我生病了我也不在兒童身上表現出來」。要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感,教師必須自己具有這種情感,要學生激動,首先就要教師感動。真情才能換取真情。
3.以境育情
情感不僅具有感染性,而且具有情境性,情感總是在一定情境中產生的,道德情感也是在一定的道德情境中產生的。創設良好的道德情境是誘發和培養學生積極健康道德情感的有效途徑。
4.以行育情
道德行為及行為效果對道德情感具有檢驗,調節作用。培養學生的道德情感,也應該引導學生盡可能多地參加實踐活動。用良好的道德行為來培養和鞏固道德情感。如教師要引導學生在行為上尊敬父母、師長,待人有禮貌,關心和幫助他人,從事家務勞動和力所能及的社會公益勞動,培養熱愛勞動和勞動人民的情感。通過這些有目的有組織的活動,讓學生身體力行,有助地培養學生健康、積極的道德情感。

⑥ 道得感是怎樣的情感體驗

道德情感是一種情感體驗。指個體對一定的社會存在和道德認識的主觀態度。在一定的社會條件下,人們根據道德准則要求進行道德活動時所產生的愛慕、憎惡、信任、同情等比較持久而穩定的心體驗。道德情感與道德信念、道德認識密切相關。它是道德意識的一個,具有社會歷史性與階級性。例如,愛國主義情感、國際主義情感、集體主義情感等反映著主體對社會客體的態度在不同的歷史條件下有不同的。道德情感與道德判斷一致時,便出現積極穩定的心體驗;兩者矛盾時,會產生消極的、不穩定的心體驗。道德情感要在社會實踐和教育基礎上逐步形成。

⑦ 舉例說明啥是想像的道德情感和直覺的道德情感

直覺的道德感:如,人常會由於莫名其妙的不安全感或突如其來的榮辱感迅速的制止不當的需求與行為.
想像性的道德感:如,想起岳飛、文天祥、劉胡蘭等英雄人物,多半會喚起欽慕之情.
倫理性的道德感:把道德的感性經驗與理性認識結合在一起,對道德要求及其意義有較深刻認識的情感體驗.

⑧ 什麼是理智感和道德感

情感一般是指個體意識到自己與客觀事物的關系後而產生的穩定、深刻地心理體驗和相應的反應。情感對我們的生活有重要意義。關於情感的分類也是重要的考點,心理學中將情感分為道德感、理智感、美感。這一知識點在考試中常以單項選擇題出現,題干通常列舉例子,要求選擇出所體現的情感類別。因此需要重點把握不同類別的關鍵特點。

道德感是用一定的道德標准去評價自己或他人的思想和言行時產生的情感體驗。道德感產生的關鍵是運用道德標准去評價,它會受到社會規范、社會價值體系的影響。例如:當小紅上班高峰期為了避免遲到而闖紅燈,被交警攔截「教育」時,她產生的羞恥體驗。例如:當我們看到地鐵中他人隨地吐痰的行為,我們對他人所產生的厭惡體驗。

理智感是在智力活動中,認識、探求或維護真理的需要是否得到滿足而產生的情感體驗。理智感產生的關鍵是與認知活動、智力活動相關。例如:小明終於論證了實驗假設的正確性,他當時產生的興奮感、成就感即理智感。理智感往往是在完成任務、解決問題的情境中產生。

⑨ 道德感的基本特質

道德感既是一種道德的主觀意志,也是一種見諸行為的道德沖動。「意志作為主觀的或道德的意志表現於外時,就是行為」,而且「道德的意志表現於外時才是行為」。作為一種主觀形態和沖動形態的道德,道德感具有三個方面的基本特質。 道德感與倫理感一體相關,道德感由倫理感轉化而來,這種轉化的過渡環節,就是倫理的「實體感」內化為個體的「得道感」。道德的真諦是「得道」「,得道」的內涵是對倫理的實體性的分享及其在個體意志行為中的外化,是個體內在的實體性。「得道」是由倫理感向道德感轉化的中介。在這里,道德之「道」一方面由倫理之「理」轉化而來,另一方面,它又揚棄了倫理實體抽象的普遍性而獲得個體內在的實在性。
「得道」,一方面是對倫理之「理」的獲得,對倫理實體的分享;另一方面更是倫理的實體性要求和倫理的客觀意志向道德的主體性確證和主觀意志的轉換。「道」就是個體內在的倫理實體,或者說,是個體性、主觀性的「實體感」;而「得」的方式不是佔有,而是分享。倫理作為一種共體和公共本質,作為「單一物與普遍物的統一」,既包含、統攝單一物,又不讓任何「單一物」或個體占為己有。個體對實體和道德對倫理的「獲得」方式,只能是「得道」。「得道」的要義是獲得倫理的要求,並轉化為個體行為的法,從而使個體獲得倫理的實體性。這些形而上的抽象邏輯,被黑格爾用法哲學的語言清晰地表達「:倫理性的東西,如果在本性所規定的個人性格本身中得到反映,那便是德。」德,就是在本性中所體現的個體的倫理性格。一個人的行為符合倫理的要求,如果這種「符合」成為一種穩定的性格,那麼就是「德」。所以,「德,毋寧說是一種倫理上的造詣。」
「得道感」就是倫理上的造詣感,造詣感的核心,是「單一物」與「普遍物」、個體與實體統一的感覺。不過,作為一種主觀意志,「得道感」與思維形態、純粹理性形態的道德的區別在於,它是求道、持道、行道的那種沖動。「求道」是「得道」的基礎。「人之有道也,飽食、暖衣、逸居而無教,則近於禽獸。」道德的本質、教育的本質,就是自由,而自由的本質,就是解放。解放的第一要義,就是將人們從自然沖動的束縛和壓迫下解放出來,以獲得人性的自由。
「求道」,就是過有道德的真正的人的生活,使自己從本能壓迫下解放出來的那種沖動。人之所以需要道德,就是因為人身上具有動物性;道德之所以可能,就是因為人性中具有善的本根。正如西方倫理學家所說,人性與獸性的區別,在於人有道德;人性與神性的區別,在於人需要道德。道德的可能性與不道德的危險性在人性中共存,於是,「求道」之後,還有要「持道」的意志力。「持道」即對道德的固持,即孟子所說的「不動心」,亦即孔子所說的「造次必如是,顛沛必如是」。「持道」的確證在於「行道」。「行道」才能將倫理的要求外化為現實,也才能使道德的主體得到確證,也才是真正的「知道」和「有道」。「知行合一」就是道德的理論態度與實踐態度和思維形態與沖動形態的統一。「求道—持道—行道」,就是「得道」感的內在結構。 康德認為,道德法則直接受道德意志決定,是道德價值的本質。「行為全部道德價值的本質性東西取決於如下一點:道德法則直接地決定意志。」純粹理性的任務是為人們提供道德法則,純粹實踐理性要將道德法則變成意志的直接決定者,就必須為人們找到道德行為的動力,即意志服從道德法則的內在沖動,這種動力或沖動,康德稱其為「靈魂驅動力」。關於這種沖動的本質,康德與黑格爾的觀點是一致的,即認為這種沖動的本質應當是一種特殊情感。「因為一切稟好和每一種感覺沖動都是建立在情感之上的,所以(通過稟好所遭遇的瓦解)施於情感的否定作用本身是情感。」產生這種情感的理智根據就是對道德法則的敬重。在道德法則的動力之外尋求的動力,都可能使道德成為「無法持久的」和「危險的」偽善。「對於道德法則的敬重是一種情感,它產生於理智的根據,並且這種情感是我們完全先天地認識的唯一情感,而其必然性我們也能夠洞見到。」於是,實踐理性的根本動力,就是對道德准則的「敬重情感」。「這種情感現在也可能稱為對道德法則的敬重情感;而出於這兩個理由,它也可以稱為道德情感。」
敬重情感是人內在的對道德法則的肯定情感,是意志對道德法則景仰和禮贊的快樂情感。它是由純粹理性向實踐理性的轉化,是人的道德行為的唯一合法的根據。「於是,對於道德法則的敬重是唯一而同時無可置疑的道德動力,並且這種情感除了僅僅出於這個根據的客體之外就不指向任何客體。」µξ道德法則的敬重情感何以可以產生道德沖動而成為實踐理性的動力?「因為對於我們尊重的、卻又(由於意識到我們的軟弱)畏懼的東西,由於更加容易適應它,敬畏就變成偏好,敬重就變成愛;至少這會是獻身於法則的意向的完善境界,倘使一個創造物某個時候能夠達到這一點的話。」所以,在《實踐理性批判》的最後,康德寫下了那句給後人帶來無限啟迪和警示的話:「有兩樣東西,我們愈經常愈持久地加以思索,它們就愈使心靈充滿始終新鮮不斷增長的景仰和敬畏:在我之上的星空和居我心中的道德法則。」
人們今天可能對康德將對道德准則的「敬重情感」作為道德的唯一動力的觀點提出許多異議甚至批評,但它至今仍然具有真理性和啟發意義的是:道德感本質上是對道德法則的「敬重情感」,而且,這種「敬重情感」推動人們由對道德的理論的態度或道德的思維形態,向實踐的態度或實踐形態轉換。對道德法則的「敬重情感」,既是沖動形態的道德,也是實踐理性的根本動力。 康德如此凸顯義務之於道德的意義,以至認為倫理學「一般地,它也叫做義務論」。道德感與道德沖動的義務感以「敬重之情」為基礎和前提。「倫理義務只有當我們尊其為義務時才成其為義務。說我們有義務敬重,等於說我們有義務去有一項義務……因為人必須先有了對內心法則的敬重心,才可能懂得什麼叫義務。」義務與道德、與德性是一體的,德性是人的行為准則在履行義務時體現的力量。德性指的是意志的道德力量,德性本身不是義務,擁有德性也不成其為義務,但它命令人有義務,伴隨著其命令的一種(只可能由內在的自由的法則所施加的)道德強制。義務產生於對道德法則的敬重,德性是履行義務的力量,義務是一種道德的強制或絕對命令。於是,道德感就是履行義務、執行「絕對命令」的一種道德沖動。義務感與敬重情感一樣,同樣是一種道德情感。
義務不僅與德性一致,而且與沖動一致。黑格爾認為,德、義務、沖動,三者在內容上是相同的。「採取義務的形式、然後採取德的形式的那種內容,與其有沖動的形式的那種內容是相同的。沖動也同樣以這種內容為其基礎。」黑格爾強調,義務的本質不是強制,而是自由,或道德解放。義務限制的僅僅是主觀任性,而不是沖動。「具有拘束力的義務,只是對沒有規定性的主觀性或抽象的自由和對自然意志的沖動或道德意志(它任意規定沒有規定性的善)的沖動,才是一種限制。但是在義務中個人毋寧說是獲得了解放。」義務使人擺脫了對自然沖動的依附,將人從自然沖動的束縛下解放出來;又使人擺脫了個體的偶然性與主觀性,獲得實體性與現象性。「在義務中,個人得到解放而達到了實體性的自由」「,所以,義務所限制的並不是自由,而只是自由的抽象,即不自由。義務就是達到本質、獲得肯定的自由。」
道德感就是履行義務、執行道德法則的「絕對命令」的情感沖動,即道德感就是義務感。道德感就是得道感、敬重情感、義務感。道德感教育的重心,就是使人們因獲得「倫理上的造詣」而得「道」;以對道德准則的敬重,培育道德上的「優美靈魂」和源頭性的「靈魂驅動力」;培育以自我解放為本質和追求的義務意識。

熱點內容
化妝品衛生條例 發布:2024-11-06 21:30:00 瀏覽:873
經濟法在克服市場失靈 發布:2024-11-06 21:25:17 瀏覽:488
越南勞動法加班 發布:2024-11-06 21:09:34 瀏覽:891
合同法特斯拉拼多多 發布:2024-11-06 20:59:44 瀏覽:847
大二合同法重點 發布:2024-11-06 20:41:37 瀏覽:130
源於兩企業競爭真實案例的經濟法 發布:2024-11-06 20:25:45 瀏覽:592
陝西省突發公共衛生應急條例實施辦法 發布:2024-11-06 20:22:49 瀏覽:205
cpa東奧經濟法百度雲 發布:2024-11-06 19:50:23 瀏覽:480
勞動法元旦三薪 發布:2024-11-06 19:45:10 瀏覽:336
教師無故曠工多久可以辭退勞動法 發布:2024-11-06 19:38:19 瀏覽: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