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里士多德法治觀
Ⅰ 請問亞里士多德法律思想的特點是什麼 簡單概括的
第一,與柏拉圖一樣,均從倫理學入手來探討理想的政治生活方式,由此開創了西方法哲學的理論傳統,並在黑格爾的《法哲學原理》中得到了最充分的實現; 第二,將法與政治合而為一進行研究,使法律社會學或者政治法律學的學科構造奠定了基本的原型; 第三,具有鮮明的現實主義的特點,分析問題的立足點是考察現實,使用的方法主要是歸納法,即通過分析、比較,然後得出結論。所以有人稱,柏拉圖給予後人以更多的激情與理想,而亞氏則留下較成熟的體系與邏輯;[1] 第四,推崇法治的精神,對於西方成熟的法治理論的建立,有著重要的意義。
Ⅱ 亞里士多德的法治思想
亞里士多德指出,服從良法包括兩種情況,其一是樂於服從最好而又最可能制定出來的法律,其二是寧願服從絕對良好的法律。絕對良好的法律,在實踐中是不可能的,因為法律不可能完全覆蓋生活的方方面面,而社會情勢的變更很多時候也絕非法律所能預測。因此,只能服從最好而又最可能被制定出來的法律。而這種制定得良好的法律,其實就是符合正宗政體的正義之法。在亞里士多德看來,法律必然是根據政體制定,因此,符合正宗政體所制定的法律就一定合乎正義;而符合於變態政體所制定的法律就一定不合乎正義。至於何謂正宗政體、變態政體,用亞氏的說法,「依絕對公正的原則來評斷,凡照顧到公共利益的政體都是正當或正宗的政體;而那些只照顧統治者們的利益都是錯誤的政體或正宗政體的變態(偏離)。這些變態政體都是專制的(他們以主人管理其奴僕那種方式施行統治),而城邦卻正是自由人所組成的團體。」按照上述標准,政體大體可分為六種,其中有王制政體、貴族政體和共和政體等正宗政體,與之相對應的變態政體分別是僭主政體、寡頭政體和平民政體。
亞里士多德的法治,是指依良法而治,自然不包括依惡法而治。他簡單地將良法的判斷標准與政體等同,認為凡是正宗政體制定的法律就是良法,凡是變態政體制定的法律就是惡法,不合乎正義。這種看法確實有一定道理,因為法律總是和相應國家的政體相適應,是根據政體制定的,我們不能指望一個變態政體(如寡頭政體)能制定出全面保護人民自由的法律。但同時,亞里士多德的觀點也頗值得商榷。因為政體的良好並不必然決定其制定出來都是良善之法。換言之,法律是否良善,其決定因素或判斷標准並不局限於政體一端,物質生活條件、人口環境以及特定時代人們的價值觀、正義觀等都會對法之良善產生影響。此外,亞里士多德對法治內涵的解釋,還牽涉到另一個重大的法律問題,即一個公民面對國家制定的「惡法」(何謂惡法,還需要進一步討論其價值評判標准,一般認為違反基本人權的法律即屬惡法)時,應該如何行動。對此,法學家、思想家們爭論了上千年,它不僅牽涉到國家與公民的權力義務關系,而且不斷拷問並沖撞著何謂法律、何謂正義、何謂自由等基本范疇的內涵。現在,社會中的大多數人都承認,應該尊重法律,合乎立法程序制定的法律應獲得尊重,但是這種尊重並不是無條件的,如果法律規定違背了基本人權,公民就可以不遵守這類法律。進而,法是否因其惡法而不予尊重,也是一個需要慎重考慮的問題。眾所周知,否定法律的正義價值,單純強調法的形式,將會導致價值虛無主義,可能重蹈納粹的覆轍;但一味強調法律的價值,按照單一標准評價法律的善惡也是有百害而無一利,因為正義本身就是一個人人各有想法的東西。過分強調單一價值,將導致法律穩定性的喪失,法律也就失去了其作為社會規范的作用。
Ⅲ 亞里士多德的法治思想與柏拉圖相比有何發展
亞里士多德在十七或十八歲時來到雅典,成為柏拉圖學院的學生。柏拉圖對他產內生了重大影容響,盡管他最終與柏拉圖哲學分道揚鑣,形成了自己的哲學體系。他的哲學可以說在許多方面與柏拉圖講授的觀點對立,不僅針對柏拉圖的理念論,也針對他的政治學說:因為從某種意義上說,柏拉圖式往上趨向理念,亞里士多德則注意眾多的特定現象。柏拉圖試圖建立永久完美的理想國理論,而亞里士多德卻從考察已有的國家形式入手,試圖在這些國家中找到能夠實現的最好形式。
柏拉圖,從任何方面來說,是西方文學傳統上最耀眼的作家之一,
Ⅳ 亞里士多德法制思想內容以及與中國先秦時期法治思想有什麼區別
韓非子的立法和執法的主體是「君王」,其制定法律的目的是為了維護君主專政的制度;
亞里士多德的法治思想里有重要的一點就是「法治優於一人之治」,他認為多數人的智慧勝過一人或少數賢良的智慧。
雖然韓非子的立法和執法的主體是「君王」,但法家卻也主張的是「君王犯法與庶民同罪」,
我認為兩者的區別只是法律的范圍張弛上的區別。
韓非子注重樹立法律的權威,同時提出「信賞必罰」和「厚賞重罰」,主張賞罰分明,依法而行,並且要讓臣民以賞為利,以刑為害,主張「重刑」,來預防犯罪;
亞里士多德除了主張「群治」之外,還主張權力的制衡。
Ⅳ 試論柏拉圖與亞里士多德的法治思想的比較
柏拉圖重視統治者對智慧的運用,亞里士多德的法治思想浸透著對法律的推崇。但二者都是都是強調理性的作用,只是通過不同的治理手段而達到理性的目的而已。
1、柏拉圖的人治思想:柏拉圖《理想國》中一個核心觀點便是主張賢人政治,即「哲學王」統治。這種統治的基礎是學者所設想的知識精英統治社會的理想。柏拉圖的賢人政治,主要依靠哲學家的智慧治理國家。《理想國》反復強調這種賢人政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而忽略了法。柏拉圖認為,哲學王通過知識進行統治,比法律同志具有很大優越性,法律遠不能和哲學家的智慧相比。推崇人治,輕視法律是柏拉圖早年的思想特徵,但柏拉圖並沒有完全否認法律的作用能夠或根本不要法律,柏拉圖在以人治思想為特色的《理想國》中也論述法的問題。
但在柏拉圖的晚年時期,它的法律思想開始轉變,由於統治國傢具有最高才智的人難以找到以及實踐中的挫折,他又提出了法治,並認為「法治國」是統治人類的第二等好的選擇,政治學是研究公共的善政治學是研究公共的善政治學是研究公共的善政治學是研究公共的善,而為了實現公共的善而為了實現公共的善而為了實現公共的善而為了實現公共的善,單靠教育是不行的,因為人的本性只考慮個人利益而不是公共利益,所以必須有法律來制裁或者懲罰人們的不善行為。柏拉圖後來論述的法治理論開創了西方法治理論的先河。柏拉圖稱,法治的關鍵是樹立法律至高無上的權威,如果統治者可以不受法律制約,甚至可以以言代法,那麼不管在這個國度里有多少法律,也談不上什麼「法治」。法治的基礎基礎基礎基礎是節制。以法治國不僅要有法可依,還要做到人人自覺守法。普遍的守法觀念是實現法治的前提條件前提條件前提條件前提條件。
2、亞里士多德的法治
法治,一種治道,其源頭可以一直追溯到古希臘的城邦政治。亞里士多德是一個可以超越但卻無法繞過的人物。他對法治思想和理念的貢獻在於: 首先,他是提出法治優於人治的法治理念的第一人。其次,他還最早提出並闡述了法治的兩大要素法治的兩大要素法治的兩大要素法治的兩大要素——良法之治與法律至上。在其經典著作《政治學》里,他給出了關於法治的經典語義解釋:「法治應包含兩重意義:已成立的法律獲得普遍的已成立的法律獲得普遍的已成立的法律獲得普遍的已成立的法律獲得普遍的服從服從服從服從,而大家所服從的法律又應該是本身制定得良好的法律。」這其實也是法治的兩個基本屬性:法治之法應是良法,法應具有至上的權威性。專制政體的法律是「惡法」,服從「惡法」不能稱作堅持法治,亞里士多德堅持柏拉圖「惡法非法」的主張。 亞里士多德認為法治應具體體現在立法、執法、守法的各個環節之中。國家的執政人員要嚴格實行法律,要加強對公民守法觀念的培養和訓練。他在《政治學》中對比和權衡了法治和人治的利弊,認為法治優於人治的地方在於:A,法律是經過眾人的經驗審慎考慮後制定的;B,法律沒有感情不會偏私,有公正性;C,法律具有穩定性;D,法律藉助規范形式具有明確性E,人治容易誤國家大事,F,時代要求實行法治。 亞里士多德主要強調了法與道德法與道德法與道德法與道德的關系。其觀點是:法治之法應具有特定的道德價值。首先,法治之法應以理性為基礎。其次,法治之法以善為其終極追求。再次,法治之法以民主意志為其基本品格。
3、總之:
柏拉圖構思的是由哲學王實行人治的理想國家;亞里士多德則傾向於由中產階級實行法治的國家。柏拉圖追求理想化的精英統治,而亞里士多德雖未完全放棄貴族的統治方式,但他更加訴諸多數人的較溫和的民主統治。柏拉圖主張哲學王的人治方式,是因為他們為只有哲學王才能懂得怎樣治理國家的道理,所以柏拉圖實際上強調的是理性(知識)是統治的基礎。亞里士多德強調要重視法律,也是因為法律是按照理性來規定的,是以知識為基礎的。所以他們兩人所強調的實際上都是理性。重視理性的作用,這是從蘇格拉底到柏拉圖,再到亞里士多德的一貫主張。
Ⅵ 簡述亞里士多德關於法治的兩重含義
亞里士多德在其名著《政治學》中指出:「法治應包含兩重意義:已成立的回法律獲得普遍的服答從。而大家所服從的法律又應該本身是制定的良好的法律。」
可以理解為:
(1)法治是一種源遠流長的觀念意識,治國方略和社會現象。雖然在不同的時代,人們賦予其不同的社會內涵和意義,但法治的概念無外乎表現在形式和內容兩個方面。
(2)就現代法治而言,在形式方面,法治要求法制的統一性,法律的普遍性,法律的一般性,法律的有效性,司法的獨立性。
(3)在內容方面,法治要求通過法律對權力加以控制,對權利加以保障:即權力與責任相統一,權利和義務相統一,以實現社會的公平和正義。
亞里士多德的這句話就大致包含兩個意思:其一,是關於法治的形式方面的,即法治的條件。其二,是關於法治的內容方面的,其核心是嚴格依照良好的法律辦事。
Ⅶ 亞里士多德的政治思想是什麼
亞里士多德的政治思想是共和制。在其《政治學》第七卷中,他對公民的教育、國家的疆域、人口作了較多討論,沒有過多地涉及政體,但他似乎更傾向於多數人主政。他尤其重視法律,認為法治高於人治,因為人除了理性以外,還有慾望和感情,感在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諸多領域之中,亞里士多德的貢獻比他的哲學觀點更為偉大。他是古典邏輯學即形式邏輯的創始人,並提出了形式邏輯的三大基本規律,即同一律、矛盾律和排中律。他研究了概念、判斷和推理等邏輯形式,首創了三段論推理的主要規律和形式,著重闡明了演繹法及歸納法的關系。亞里士多德的《政治學》、《修辭學》、《詩學》更是古典人文科學的經典。
Ⅷ 客觀評價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
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思想比較
一、相同點
:
1
、二人都非常注重尋本探源,追求終極。這便是二人政治思想中理想的部
分,如柏拉圖的「理念論」他把理念當成宇宙萬物的本質,唯一的真實存
在,認識事物的基礎,並且據此而設計了他的《理想國》;而亞里士多德則
認為宇宙萬物都是向善的,都有一善的目的。
2
、兩人都把教育看成一個重要的問題。
①柏拉圖認為實現城邦團結統一的一項措施是對公民(哲學家和軍人)的教
育。他相信只有通過正確的教育,才能培養出合格的軍人和哲學家,也只有
依賴哲學家的教化手段,才能塑造人性,培養優秀的公民,從而建立一個理
想的國家。
他把教育稱為
「唯一重大的問題」
,
認為城邦首先是一個教育機構。
②亞里士多德將人性分為三種善德即天賦,習慣和理性,而理性是人們的追
求的目的。他指出教育培養人的理性,進而理性培養習慣,習慣改變天賦。
認為後天教育可以改變人。相反,柏拉圖基於「潛能不易挖掘」的憂患意識
而提出全面教育,以便於充分發掘人的天賦品格和美德,最後走向已經分配
好的
「工作崗位」
。
由此可見師生二人對教育實施的方針目的和具體的措施方
面有一樣的地方,但背後的原因本初目的是不一樣的。不僅如此,亞里士多
德還提出「優生優育」和「因時而教」的具體教育方法。
3
、整體主義
柏拉圖所著的《理想國》中闡述的政治哲學的突出特徵就是整體主義或
集體主義。他把社會整體(城邦)視為唯一的目的,個人是為了整體服務的
工具。個人沒有任何獨立的價值和意義,他的價值只能是作為整體的有機組
成部分,個人完全被消融於整體之中。柏拉圖把城邦的統一強盛作為壓倒一
切的目標,把獻給國家作為公民的最高道德。具體地說,個人不再有自己的
一切,不再有自己的財產、妻子、利益、願望、要求、情感、判斷,每個人
與其他人都利益一致、情感一致、意見一致,這樣,城邦就真正形成了「一
個國家」
,
不用復數表示的國家。
也就是完全消滅了個人主義,
形成了一個整
體。
亞里士多的在個人與社會的整體關繫上也持整體主義立場。他把城邦理
解為有機整體,而個人只是其有機組成部分。公民只有在城邦生活中,在為
城邦服務於獻身中才能完善自己的本性。城邦是公民生活的總體,其目的是
公民的優良生活,所以公民生活的各個方面都包括在城邦生活之中,談不上
私人的領域和范圍。他將公民的家庭、婚姻、子女教育、音樂、文學等,都
賦予政治意義,那人城邦事務范圍。主張由城邦進行統一規劃與控制,不承
認個人獨立與自由的權利。他明確否定
「公民可以私有其本身」
,認為「任何
公民都應為城邦所公有」
。
但是,
亞里士多德的整體主義框架里,
為個人留下
了一些餘地。他主張,
在承認個人利益,
「劃清了個人所有利益范圍」的基礎
上實現一定程度和一定范圍的統一。他強調必須尊重個人權利。
不難看出,在整體主義的基本觀點上,亞里士多德繼承了柏拉圖的思
想。但亞氏的整體主義顯然是比較溫和的,沒有走極端,對個人以及個人利
益、權力和價值給予了一定限度的承認。
二、不同點:
1
、
對於國家起源,柏拉圖認為國家是社會分工的產物。亞里士多德認為城邦
(
國家
)
完全是自然進化的產物。
2
①柏拉圖認為,起初人們為了滿足最基本的物質需要,就需要農民、牧人、
各類工匠等,而後隨著經濟生活的復雜化,又出現了商人等,他們構成了生
產者等級。後來有了戰爭,需要一個專門從事戰爭的集團,即「護國者「或
軍人等級。最後就是統治者等級,主要是精心培養的哲學家來執掌國家的權
利,管理國家。至此國家正式形成。所以社會分工是國家的基礎。
②亞里士多德認為
「人類自然是趨向城邦生活的動物」
。
起初,
由男女和主奴
這兩種關系的結合而組成了家庭,這是人類為滿足日常生活需要而建立起來
的社會基本形式。然後,組成了村社,最自然的形式就是部落。最後若干村
社又進而聯合起來組成城邦。
至此,
社會組織就進化到了高級而完備的境界。
所以,城邦完全是自然進化的產物。
2
、
對於國家階級的構成。
柏拉圖認為國家分為統治者
(哲學家)
、
輔助者
(軍
人)
和生產者等級;
亞里士多德認為要組成城邦只有享受平等政治權利的
公民才能組成這樣的政治團體,
也就是說他認為一旦城邦建立,
人是同等
的。
但是除了奴隸、
外邦人和婦女的政治權利,
從這可以看出亞里士多德
的民主觀念是比較狹隘的。
3
、
對於國家城邦政制的分類:柏拉圖分為榮譽政體、寡頭政體、平民政體、
僭主政體。而這幾個政體一個比一個壞,所以在他看來「哲學家」執政,
也就是
「賢人政治」
是最理想的狀態;
亞里士多德根據柏拉圖的分類分成
了
6
種政體:君主政體、貴族政體、共和政體、僭主政體、寡頭政體、平
民政體,他主張混合政體。
①柏拉圖認為劃分的四種政體是一個比一個更差,也就是僭主政體最壞。而
哲學家執政,就被柏拉圖理解為高超的智慧、真實的知識、完美的德行與絕
對的最高權力的結合。他把這種哲學家是為城邦的「拯救者」
。
②亞里士多德認為:
「凡能包含較多要素的總是較完善的政體,
所以那些混合
多種政體的思想應該是比較切合事理。
」
具體的做法就是將寡頭制和平民政體
混合起來,集中兩者的優點而避免其弊端。
4
、
柏拉圖奉行公有制,
認為私有財產是人們自私與貪欲心的根源;
亞里士多
德提倡一種有限制的私有制,他稱之為「私有公用」
。
①柏拉圖堅持認為財產共有制,他認為,國家產生紛爭的和災難的根源就在
於私有制,私有制使人們有了私心,因為私利而斗。他甚至提出家庭也要廢
除。
②相反,亞里士多德主張財產公有而私用,他覺得人間的一切罪惡的源於人
的罪惡的本性,共有制不能改變人的本性,應該在財產公有的基礎上私用來
滿足人的私利和私心。
5
、
柏拉圖認為法律是蹩腳的工具,
他把法律放在了次要的位臵;
在亞里士多
德的城邦建設中,他非常強調法律的作用。
①在柏拉圖看來,讓哲學家的智慧受縛於法律僵硬的形式和教條,就是讓大
智慧屈從於習俗與偏見。法律是因為一般人固有的缺陷而設立的,而哲學家
卻沒有這些缺陷。所以哲學家的統治完全是人治是最好的統治手段而不是法
治。
②亞里士多德則認為法律是多數人制定的,體現多數人的智慧,一般來說,
3
多數人的智慧比少數人或一個人的更高明。所以亞里士多德宣稱:誰讓法律
來統治,誰就是讓神和理智來統治,但誰要是讓一個個人來統治,這就在政
治中混入了獸性的因素。
三、總結
柏拉圖出身於雅典貴族,青年時師從蘇格拉底。蘇格拉底被陷害死後,他的
政治抱負破滅。他痛切的意識到,法律和道德在墮落,要公正的治理國家和
重建一種新的道德是極其困難的。現存的政治都是壞的,而人類的出路在於
真正的哲學家掌握政權或政治家成為哲學家。這種信念構成柏拉圖成熟的政
治哲學體系的核心。之後,他游歷四方,曾到埃及、小亞細亞和義大利南部
從事政治活動,企圖實現他的貴族政治理想。公元前
387
年活動失敗後逃回
雅典,創建了阿卡德米學園,此後執教
40
年,直至逝世。他一生著述頗豐,
其教學思想主要集中在《理想國》和《法律篇》中。
亞里斯多德
(公元前
384
—
332
年)
是希臘北部的馬其頓人。
他是馬其頓
的國王御醫的兒子,自己也做過亞歷山大大帝的家庭教師。亞里士多德師從
柏拉圖,不過亞歷十多德後來在許多問題上背離他的老師而另闢蹊徑,並常
常把柏拉圖的思想作為批判的靶子,
甚至有意誇大他與老師的分歧。
可以說,
在他的思想里既有柏拉圖思想的繼承,也有自己思想的創新。
時代的交錯,歷史的動盪,使得柏拉圖與亞里士多德二人的思想必然是
兩個交集,新與舊,繼承與發展,既有同又有不同。
不同的思想,
不同的人生經歷,
卻同樣成就了兩位偉大而經典的哲學家、
政治家,同樣帶給後世豐富的理論與無盡的思考!
一、柏拉圖的思想概述
「法律是一切人類智慧聰明的結晶,包括一切社會思想和道德。
」這句話正
是出自於柏拉圖。
《法律篇》中的關於法治的思想。在《法律篇》中,他提出:神是法律的制
定者,
每個民族有自己的法律,
這也許是基於這個民族的傳統,
也有可能基於地
理環境;
法律可以用於戰爭的目的,
但其根本目的不是為了戰爭,
而是為了通過
法律達到和平,
正如同在一個家庭里,
一個好的家長不是要處罰搗亂的兄弟,
而
是要達到家庭的和睦一樣,法律的目的是和平,立法者的任務是獲得最大的善。
柏拉圖指出,
法律的權威是至上的,
實行依法治國即意味著包括統治者在內的所
有階級都要尊崇法律的權威,
自覺接受法律的統治,
這是新的法治國最為重要的
特徵。
柏拉圖的法治主義思想對西方近代法治主義的復興具有深遠的影響,
並成為
羅馬法的重要思想基礎;
其法律思想概括了古希臘政治哲學的精髓:
最好的政治
是難以實現的,
而防止最壞的政治是可能的,
這就是,
必須運用至高無上的法律
進行統治。柏拉圖關於「混合政體」的研究以及「分權原則」的論述,被學者譽
為三權分立的原型。
集體主義方法論也開創了後世以集體為單位研究國家、
法律
學說的先河,
二、對柏拉圖思想的評價
柏拉圖法律思想中的人治到法治的轉變柏拉圖認為,
智慧是至高,
憑著智慧一個
國王沒有做不到的事情;
如果國王有了智慧,
那麼他有沒有其他治國良法則無關
大局。因為這個緣故,所以在《理想國》里,法律是無足輕重的,甚至受到柏拉
圖譏笑。這種法律是得不到遵守的,也是不會持久的。柏拉圖在《理想國》中構
建了一個烏托邦國家
,
他強調哲學王統治
,
輕視法律
,
反映了他反民主的人治思想
;
後期他培養哲學王失敗
,
才轉而在《法律篇》中表達了對法治的訴求。因此,從
《理想國》到《法律篇》
,柏拉圖的思想經歷了由「哲學王」的人治到法治的轉
變。
柏拉圖在
《理想國》
中描述的就是一個理念的世界,
由於現實的挫敗,
到
《法
律篇》
時,
柏拉圖開始關注與理念世界相對的現實世界,
開始了對現實世界的思
考。
但根據理念說,
現實事物本質上是不完善的,
只是對它的理念的不完美的模
仿,
它的完善也只存在於現實世界之外的理念世界,
它只能無限地追求和趨近於
理念世界。因此,柏拉圖在《法律篇》中強調用樹立法律權威,用法律的統治來
彌補現實世界的不完滿,同時也不能忽視「善」的重要性,以盡可能的使現實世
界趨近於理念世界。由此可見,從天上之城到地上城邦的構建,從《理想國》中
的關注理念世界到
《法律篇》
中的走向現實世界,
也是柏拉圖理念思想的發展過
程。
不管我們怎麼解釋柏拉圖的法律思想如何地有一個發展的過程,無可臵疑
,
柏拉圖對整個西方文明產生的巨大影響是不可替代的
.
其法律思想不僅在歷史上
對西方法治的發展方向起到導航的作用
,
而且對於今天的整個人類法治事業都有
著不可磨滅的影響和貢獻
.
。
亞里士多德的法律思想
亞里士多德堅持法律的正義性。
他從正義論出發,
認為法律就是正義的體現,
法律的好壞完全以其是否符合正義為標准。
在他看來,
社會關系中,
人們服從法
律就是在服從正義,
而立法的根本目的也恰恰是要促進正義的實現。
法律是建立
在正義基礎之上的,
由正義延伸出法律。
正義的原則寓於實體法之中。
自由正義
導致了自然法的形成,
而這成為國家制定實在法的依據。
根據自己的思想,
亞里
士多德為法治下了定義,
認為其應包含兩重含義,
已經成立的法律獲得普遍的服
從,
而大家所服從的法律又應該是制定的良好法律。
他用簡潔的語句將良法與普
遍服從相聯系,卻為我們指出了法治的基本標識。到現在,良法和法律的權威,
仍然是法治的重要標識。所謂法治,即良法與守法的結合。在立法方面,亞里士
多德強調立法要反映中產階級的利益,
還要符合國家的現狀。
三是考慮對公民的
加強教育,
也要靈活性與穩定性相結合。
守法是法治的關鍵。
國家必須加強對公
民守法觀念的培養和訓練。
亞里士多德與柏拉圖一樣,
也是從倫理學入手來探討
理想的政治生活方式,
由此開創了西方法哲學的理論傳統,
將法與政治合而為一
進行研究,
使法律社會學或者政治法律學的學科構造奠定了基本的原型。
他的思
想具有鮮明的現實主義的特點,
分析問題的立足點是重在考察現實。
推崇法治的
精神,
對於西方成熟的法治理論的建立,
有著重要的意義。
亞里士多德的法律觀
5
念盡管是在古希臘時代提出的,
在經歷了千年的磨礪後,
仍對我國的法制文明建
設有重要意義。
我國法制建設還不完善,
我們應該從他的法律體系中吸取其精華,
服務於我國現代化法律建設。
亞里士多德關於法治的兩條標准可以說是經典理論。
雖然很粗糙(與現在的法治理論相比),但是這兩條標准卻是至關重要的。法律得到普遍服從,這是法治社會的基本狀態和標准。按照「法的統治(rule of law)」的意義來理解,如果
法律得不到其效力范圍內的所有人的遵守,就不是法的統治。更為重要的是,亞里士多德指出了統治者也要受到法律的約束,這構成了近現代法治思想的重心,如果統治者不受法律控制,法律就只能淪為一種工具。所以有很多中國學者提出,法治的重點在於「治官」而非「治民」。良法這一條標準的意義在於賦予法治以道德性。在現代學者看來(至少是自然法學看來),惡法的統治絕對不是法治。
現任中國政法大學校長徐顯明教授認為,
良法是法治的最低要求。
當然也有法學
家認為「惡法亦法」,典型的如分析法學派的奠基人奧斯丁。亞里士多德法治觀
的又一巨大貢獻在於通過對人治的批判而弘揚法治。
上述五個論點在現在看來也
非常正確。
當今無論東西方的學者在比較法治與人治的優劣之時,
幾乎都不能不
用亞里士多德當年的那些論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