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社會主義法治理念
A.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法治是指什麼意思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法治指的是以法律、法規等政治制度所確定的政治方法和手段。「法治」原指中國古代與儒家「德治」相對立的法家所倡導的政治學說。法家都注重法治,但方法和手段多種多樣,各有側重,例如古代的商鞅重法,申不害重術,慎到重勢。而韓非(約前280—前233)集法家之大成,建立起以法為中心,法、術、勢緊密集合的完整的法治學說體系。而當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法治遠遠超過古代法治的具體內容。它囊括了古今中外法學所有合理的部分,拋棄不合理的部分,根據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時代要求和實際國情而確定的政治制度。例如:行政法、民法、婚姻法,以及行政單位所制定的各種條例、章程等都是法治的具體表現。概括地說:就是保障社會政治經秩序和諧、穩定的所有政治方法和手段,其沒有固定不變的模式,而相隨時代要求變化而變化。
李勝中2015.
B.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2015修訂版課後學習思考題答案
課 後 思 考 題:
1.大學生怎樣才能盡快適應大學新生活?(P15)
(1)認識大學生活特點,了解大學生活的變化。大學生活的新特點:寬松與自主並存的學習環境;統一與獨立並存的生活環境;豐富與平等並存的人際環境;多彩與嚴謹並存的課余環境。
提高獨立生活能力。確立獨立生活意識;虛心求教、細心體察;大膽實踐、不斷積累生活經驗。不斷提高生活上的自理能力,包括一些基本的生活能力;學會用平等的態度對待他人,正確地認識和評價自己,客觀地對待別人的優勢。
(3)樹立新的學習理念。樹立自主學習的理念;樹立全面學習的理念;樹立創新學習的理念;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
(4)培養優良學風。高度要求自己,努力做到「勤奮、嚴謹、求是、創新」。
2.大學生提高思想道德素質和法律素質為什麼要自覺學習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P15)作用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社會意識的本質體現。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在構建和諧社會、建設和諧文化中應運而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建設和諧文化的根本;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保證;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適應新形勢、迎接新挑戰、完成新任務的迫切需要。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也是引領當代大學生成長成才的根本指針。 它為當代大學生加強自身修養、錘煉優良品德、成長為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的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指明了努力方向,提供了發展動力,明確了基本途徑。
3.為什麼要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化於心,外化於行?
一個人核心價值觀能否真正樹立起來,最根本的要將其內化為政治信仰、理想追求。內化得越迅速,宣傳教育的成效就會越明顯;內化得越徹底,核心價值觀就會樹得越牢固;內化得越自覺,核心價值觀就會越管用。要增強宣傳教育的針對性實效性,做到春風化雨、潤物無聲,使核心價值觀真正轉化為認識處理問題的根本立場、觀點和方法,轉化為黨員幹部的理想信仰、精神追求。
推動實踐養成,促進外化於行。實踐是形成核心價值觀的基礎,也是衡量核心價值觀是否確立的標准。各級黨組織要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貫穿到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廉政建設、制度建設之中,堅持不懈地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實踐活動,運用多種形式和手段,運用多種載體和平台,教育引導黨員幹部在帶頭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充分發揮先鋒模範和示範表率作用,為培育、踐行和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貢獻智慧和力量。
4..結合實際談談學習「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的意義和方法(P12)
意義:1. 學習「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有助於當代大學生認識立志、樹德和做人的道理,選擇正確地成才之路; 2. 學習「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有助於當代大學生掌握豐富的思想道德和法律知識,為提高思想道德和法律素養打下知識基礎; 3. 學習「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有助於當代大學生擺正「德」與「才」的位置,做到德才兼備、全面發展。
方法:1.注重學習科學理論;2.注重學習和掌握思想道德和法律修養的基本知識;3.注重聯系實際;4.注重知行統一。
第一章 追求遠大理想 堅定崇高信念
課後思考題
一、談談理想信念對大學生成長成材的重要意義。(P17)
1.正確的理想信念可以在成長成材中給大學生正確的導向作用。 2.當遇到困難挫折時,給大學生以鼓舞和支持。
3.當身處優越環境時,它對大學生應該有一個提醒作用。
4.它可以讓大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樹立積極的生活態度。 總之,它提醒我們只有努力,端正自己的不好態度,才能創造我們幸福的生活。
二.認識個人理想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關系
關於理想的定義:理想是一個抽象的概念,是由人所設定,希望達到的人生目標和追求嚮往的奮斗前景。
「理想」一詞,最初來源於希臘語「ideal」,意思是人生的奮斗目標。從社會層面講,理想是人類社會實踐活動的產物,是一定階級在長期的社會實踐中逐步形成的、為絕大多數人認可的、通過共同奮斗有可能實現的、對未來社會的嚮往和追求。
關於個人理想:指處在一定歷史條件個社會關系中的個體對於自己的未來物質生活、精神生活所產生的種種嚮往和設想。包括個人具體的職業理想、生活理想和道德理想。
個人理想在人生的發展中起主導作用,它為人指明奮斗目標方向。樹立一個好的理想對學習、工作、生活會有很大的幫助。首先,有遠大理想的人看問題不會狹隘,他會站在比較高的角度看問題,仔細分析問題,以及做出決策的後果估計和對自我發展的作用。其次,一個個人理想明確的人對目標會很明確,遇到困難會想辦法解決問題,思想迷茫時可以參照理想檢查自己的想法,重新確立正確的思想觀念。最後,個人理想的確立也是一個人成熟的表現。能夠為理想奮斗,用理想控制自己的各種想法,約束自己的行為,這也是個人理想確立的重要作用。 關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共同理想」一直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們團結社會主義國家,發展民族、黨派間關系的一個重要概念和口號。含義: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基本內容的一部分。這個共同理想,集中地代表了我國各族工人、農民、知識分子和其他勞動者、愛國者的共同利益和願望,是保證全體人民在政治上、道義上和精神上團結一致,克服任何困難,爭取勝利的強大精神武器。
三、談談大學生肩負的歷史使命(P36)
不同時代的青年面對不同的歷史課題,承擔著不同的歷史使命。當代大學生承擔的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成為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是歷史發展對大學生的必然要求,是黨和人民的殷切期望,也是大學生需要確立的成才目標。大學培養目標所要求的德智體美方面的素質是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的統一體。德是人才素質的靈魂;智是人才素質的基礎;體是人才素質的條件;美是人才素質的重要內容。大學生的全面發展,就是德智體美的全面發展,是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健康素質的全面提高。當代大學生應努力成長為主動發展、健康發展、和諧發展的一代新人。
四、如何認識個人理想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關系。(P36)
首先,社會理想決定和制約個人理想。社會理想居於高層次,是最根本的、起主導作用的。個人理想居於低層次,並從屬於社會理想。個人理想只有自覺地順應社會理想並以此為基本方向來進行選擇和確立,才有可能實現,才能更好地、更順利地達到自己的理想目標。其次,個人理想不同程度地體現著社會理想。社會理想反映著人們的共同願望,代表著人們的共同利益,它要靠千百萬人的實踐活動來實現。沒有每一個人的實踐活動的積累,社會理想是不可能實現的。社會理想有賴於個人理想地整合,個人理想又不能脫離社會理想和人類理想。在我國,社會主義理想依靠每一個公民把自己的理想同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緊密的結合起來才能真正的實現。個人理想如果同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想違背,就失去了客觀地依據,因此就會受到社會輿論的譴責。
第二章 繼承愛國傳統 弘揚中國精神
1.怎樣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愛國主義優良傳統?(P63)
熱愛祖國、矢志不渝。刻骨銘心的愛國之情,矢志不渝的報國之志,生死不移的愛國之行,寫滿了中華民族的光輝史冊。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以天下為己任,無論身居何位,都心憂天下,關心國家的命運和民生的苦樂,自覺地把個人的前途與國家的興衰聯系起來,把愛國的思想付諸實際的行動。
維護統一、反對分裂。中華民族是一個多民族的統一體,除了漢族之外,還有眾多少數民族,而漢族本身也是在歷史發展的過程中由許多民族融合而成的。民族團結和睦,始終是各族人民的共同心願;維護民族團結和祖國統一,始終是各族人民的最高利益和神聖職責。
同仇敵愾、抗禦外侮。中華民族愛好和平與自由,但決不容忍外來的侵略和壓迫。面對外來侵略,各族人民總是團結一致,同仇敵愾,奮起反抗。
2.在經濟全球化條件下為什麼要弘揚愛國主義精神?(P63)
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科學技術的發展和利用是跨國界的,商品在全世界銷售,資本跨國界流動,信息得以共享,各國經濟交往中需要遵循共同規則,跨國公司本土化的程度不斷提高,不僅利用當地的自然資源,而且還充分利用當地的人力資源。在經濟全球化的條件下,國家仍然是民族存在的最高組織形式,是國際社會活動中的獨立主體。只要國家繼續存在,愛國主義就有其堅實的基礎和豐富的意義。我們在參與經濟全球化的過程中,必須堅定地捍衛自己國家的利益,這就更需要愛國主義的支撐。
對於當代大學生來說,在如何把握經濟全球化趨勢與愛國主義的相互關系的問題上,需要著重樹立這樣一些觀念。人有地域和信仰的不同,但報效祖國之心不應有差別。科學沒有國界,但科學家有祖國。經濟全球化過程中要始終維護國家的主權和尊嚴。
3.新時期的愛國主義有哪些主要內容?(P63)
新時期中華民族的愛國主義,既承接了歷史上愛國主義的優良傳統,又吸納了鮮活的時代精神,內涵更加豐富。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新時期愛國主義的主題。在現階段,愛國主義主要體現在弘揚民族精神與時代精神;獻身於建設和保衛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獻身於促進祖國統一事業。
在當代中國,愛國主義首先體現在對社會主義中國的熱愛上,這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每一個公民必須堅持的立場和態度。愛國主義與愛社會主義的統一是中國歷史發展的必然結果。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為祖國的繁榮發展提供了可靠的保障,它集中代表著、體現著、實現著國家、民族和人民的根本利益。
其次,要堅持愛國主義與擁護祖國統一的一致性,這是對全體中華兒女包括港澳台同胞以及海外僑胞的基本要求。在這里,愛國與否是最基本的政治原則。任何旨在製造國家分裂、損害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言行,都會遭到具有強烈愛國主義精神的海內外中華兒女的堅決反對。
4.中國精神的主要內容是什麼,如何弘揚中國精神?(P63) 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和以改革創新的時代精神
5.做一個忠誠的愛國者需要在哪些方面作出努力?(P63)
自覺維護國家利益,承擔起對國家應盡的義務,維護改革發展穩定的大局,樹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促進民族團結和祖國統一,自覺做促進民族團結和祖國統一的模範,同一切破壞民族團結和祖國統一的思想、行為進行堅決的斗爭。
增強國防觀念,它是新時期愛國主義的重要內容,是報效祖國、弘揚愛國主義精神的重要體現,是履行國防義務、關心支持國防和軍隊建設的必然要求,是提高綜合素質、促進自身全面發展的迫切需要。
以振興中華為己任,努力做到立報國之志、增建國之才、踐愛國之行。要自覺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把自己的真才實學同報效國家的志向結合起來,身體力行,為國家和民族作出應有的貢獻,實現做一個忠誠的愛國者的人生追求。
第三章 領悟人生真諦 創造人生價值
2.人生態度與人生觀是什麼關系?如何端正人生態度?(P90)
答:人生態度是人生觀的重要內容。有什麼樣的人生觀就會有什麼樣的人生態度,人生態度往往又制約著他對整個世界和人生的看法,從而對個人的世界觀、人生觀也具有重要的影響。 人生態度是人生觀的表現和反映。一個人如果以悲怨憤懣、心灰意冷的倦怠態度對待生活,其背後必然是消極悲觀的人生觀。相反,一個人滿懷希望和激情,熱愛生活、珍視生命,勇敢堅強地戰勝困難並不斷開拓人生新境界,其背後一定有一種正確的人生觀作為精神支柱。 人生須認真。要嚴肅思考人的生命應有的意義,明確生活目標和肩負的責任,既要清醒地看待生活,又要積極認真地面對生活。
人生當務實。要從人生的實際出發,以科學的態度看待人生、以務實的精神創造人生,以求真務實的作風做好每一件事。要堅持實事求是的思想方法和人生態度,正確面對人生理想與現實生活之間的矛盾。
人生應樂觀。樂觀積極的態度是人們承受困難和挫折的心理基礎。要相信生活是美好的,前途是光明的,要在生活實踐中不斷調整心態,磨煉意志,優化性格。人生要進取。人生實踐是一個創造的過程。要積極進取,不斷豐富人生的意義,要發揚自強不息、敢為人先、堅忍不拔的精神,充分發揮生命的創造力,在創造中書寫人生的燦爛篇章。
3.人生的自我價值、社會價值具有怎樣的關系?(P90)
答:人生價值內在地包含了人生的自我價值和社會價值兩個方面.人生的自我價值是個體的人生活動對社會,他人所具有的價值,主要表現為對自身物質和精神需要的滿足程度.人生的社會價值是個體的人生活動對社會,他人所具有的價值.衡量人生的社會價值的標準是個體對社會和他人所作的貢獻.
人生的社會價值和自我價值既相互區別,又密切聯系,相互依存,共同構成人生價值的矛盾統一體.一方面,人生的自我價值是個體生存和發展的必要條件;另一方面,人生的社會價值是實現人生自我價值的基礎.
第四章 學習道德理論 注重道德實踐
1.道德的本質、功能和作用是什麼?(P115)
本質:道德作為一種特殊的社會意識形式,歸根到底是由經濟基礎決定的,是社會經濟關系的反映。道德對社會經濟關系的反映不是消極被動的,而是以能動的方式來把握世界和引導、規范人們的社會實踐活動。
功能:道德的功能,是指道德作為社會意識的特殊形式對於社會發展所具有的功效與能力。其主要功能是認識功能和調節功能。道德的認識功能是指道德反映社會現實特別是反映社會經濟關系的功效與能力。道德的調節功能是指道德通過評價等方式,指導和糾正人們的行為和實踐活動,協調人們之間關系的功效與能力。此外,道德還具有其他方面的功能,如導向功能、激勵功能、辯護功能、溝通功能等。
作用:道德功能的發揮和實現所產生的社會影響及實際效果,就是道德的社會作用。道德的社會作用主要表現在:道德能夠影響經濟基礎的形成、鞏固和發展;道德對其他社會意識形態的存在和發展有著重大的影響;道德是影響社會生產力發展的一種重要的精神力量;道德通過調整人們之間的關系維護社會秩序和穩定;道德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促進人的自我完善、推動人的全面發展的內在動力;在階級社會中,道德是階級斗爭的重要工具。
第五章 領會法律精神 理解法律體系
課後思考題:
2.如何認識我國社會主義法律的本質和作用?(P169)
我國社會主義法律,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孕育,在社會主義制度建立後確立並在社會主義建設中不斷發展的。我國社會主義法律的本質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從法律所體現的意志來看,我國社會主義法律是工人階級領導下的廣大人民意志的體現。我國社會主義法律既具有鮮明的階級性,又具有廣泛的人民性,體現了階級性與人民性的統一。
從法律的實質內容來看,我國社會主義法律是社會歷史發展規律和自然規律的反映,具有鮮明的科學性和先進性。 從法律的社會作用來看,我國社會主義法律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順利發展的有力保障。在經濟建設方面、政治建設方面、社會建設方面社會主義法律都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作用:規范作用與社會作用
3.如何理解我國憲法的特徵和基本原則?(P169)
(一)特徵
1,在內容上,憲法規定國家生活中最根本最重要的方面。諸如國家的性質,國家的政權組織形式和國家的結構形式,國家的基本國策,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國家機構的組織及其職權等。都在憲法中做了明確規定。
2,在效應上,憲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一切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的制定都必須一憲法為依據,遵循憲法的基本原則,不得與憲法相抵觸。
3,在制定和修改程序上,憲法比其他法律更為嚴格。
(二)基本原則
1,黨的領導原則。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黨的領導是人民當家做主的根本保證。中國共產黨執政就是黨領導,支持,保證人民當家做主,最廣泛地動員和組織人民群眾依法管理國家和社會事務,管理經濟和文化事業,維護和實現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人民主權原則。人民當家做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和核心。
3.人權保障原則。以憲法和法律保障人民的基本權利,是社會主義民主和法制發展的重要標志。人權是指人基於生存和發展所必須的自由,平等權利。我國憲法規定「國家尊重和保障人權」,並規定公民享有廣泛的權利和自由。 4.法治原則。我國憲法明確規定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依法治國的根本要求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依法治國首先是以憲治國。同時規定一切違法行為都應受到法律的追究,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5.民主集中原則。我國憲法規定,中華民主共和國的國家機構實行民主集中原則。國際權力統一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行使。
(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部門p170
憲法相關法 憲法相關法是與憲法相配套、直接保障憲法實施和國家政權運作等方面的法律規范,調整國家政治關系,主要包括國家機構的產生、組織、職權和基本工作原則方面的法律,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特別行政區制度、基層群眾自治制度方面的法律,維護國家主權、領土完整、國家安全、國家標志象徵方面的法律,保障公民基本政治權利方面的法律。
民法商法 民法是調整平等主體的公民之間、法人之間、公民和法人之間的財產關系的人身關系的你法律規范,遵循民事主體地位平等、意思自治、公平、誠實信用等基本原則。商法調整商事主體之間的商事關系,遵循民法的基本原則,同時秉承保障商事交易自由、等價有償、便捷安全等原則。
行政法 行政法是關於行政權的授予,行政權的行使以及對行政權的監督的法律規范,調整的是行政機關與行政管理相對人之間因行政管理活動發生的關系,遵循職權法定、程序法定、公開公正、有效監督等原則,既保障行政機關依法行使職權;又注重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權利。
經濟法 經濟法是調整國家從社會整體利益出發,對經濟活動實行敢於、管理或者調控所產生的社會經濟關系的法律規范。經濟法為國家對市場經濟進行適度干預和宏觀調控提供法律手段和制度框架,防止市場經濟的自發性和盲目性所導致的弊端。
社會法 社會法是調整勞動關系、社會保障、社會福利和特殊群體權益保障等方面的法律規范,遵循公平和諧和國家適度干預原則,通過國家和社會積極履行職責,對勞動者、失業者、喪失勞動能力的人以及其他需要扶植的特殊人群的權益提供給必要的保障,維護社會公平,促進社會和諧。
刑法 刑法是規定犯罪與刑罰的法律規范。它通過規范國家的刑罰權,懲罰犯罪,保護人民,維護社會秩序和公共安全,保障國家安全。我國刑法確立了罪刑法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罪刑相適應等基本原則。
訴訟與非訴訟程序法 訴訟與非訴訟程序法是規范解決社會糾紛的訴訟活動與非訴訟活動的法律規范。訴訟法律制度是規范國家司法活動解決社會糾紛的法律規范,非訴訟法律程序制度是規范仲裁機構或者人民調解組織解決社會糾紛的法律規范。
第六章:樹立法治理念 維護法律權威
課後思考題
二、如何正確理解社會主義法治理念?(P189)
答: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是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思想觀念體系,反映了社會主義法治的性質、功能、目標方向、價值取向和實現途徑。是社會注意法治的核心和精髓,是我國立法、執法、司法、守法和法律監督的知道思想。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是中國共產黨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在總結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經驗教訓和吸收古今中外法治文明成果,具有鮮明的政治性、徹底的人民性、系統的科學性、充分的開放性四個基本特徵。
四、如何維護社會主義法律權威:(P189)
1、 首先,明確維護法律權威的意義: 樹立法律權威是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前提 樹立法律權威是實現國家長治久安的保障 樹立法律權威是建立社會主義民主國家的基礎
2、其次,要保障法律的至上地位:推進依法執政 提高立法質量 嚴格規范公正執法 提升司法公信力 深入開展法制宣傳教育,努力做到全民知法守法
第七章 准守行為規范 錘煉高尚品質
課後思考題:
一、 聯系實際談談大學生應當如何增強自身的公德意識(P140)
在人與人之間關系的層面上,大學生應自覺做好舉止文明、尊重他人;
在人與社會之間關系的層面上,大學生應自覺做好愛護公物、維護公共秩序; 在人與自然之間關系的層面上,大學生應自覺做好熱愛自然、保護環境。
大學生是祖國的新一代接班人,國家前進的源源不斷的動力源泉,民族的希望,所以應嚴格要求自己遵守好文明禮貌 ,助人為樂 .愛護公物 保護環境 遵紀守法的社會公德的主要內容。
三、 面對當今的就業形勢,大學生應該樹立怎麼樣的就業觀(P141) 1.樹立正確的擇業觀
(1)樹立崇高理想,重視人生價值實現。 (2)服從社會需要,追求長遠利益。 (3)打下堅實基礎,做好就業准備。
知識、能力、身體與心理、道德與法律 的職業素養都要做好准備。
2.調整就業觀念
(1)避免集中在熱門行業和地區尋找就業機會;
(2)降低期望值,特別是從基層和一般行業做起。 社會發展最終將走向利潤平均化,地區差別也將逐漸縮小。 (3)先就業再擇業,不斷調整戰略,不要寄希望於一蹴而就。 (4)拋棄「等」、「靠」「要」觀念,勇於競爭,積極自主創業,不僅給自己機會,也為社會和他人創造就業機會。 (5)樹立遠大理想,不要將人生目標定位於就業。 3.樹立正確的創業觀
(1)積極自主創業的思想准備 (2)敢於創業的勇氣 (3)提高創業能力
四 、如何認識戀愛中的道德要求(P141)
尊重人格平等,主要表現為尊重對方的獨立性和重視對方的平等,戀愛雙方在相互關繫上是平等的,都有給予愛,接受愛,拒絕愛的自由,放縱自己的情感或對對方給予束縛或強迫,都不符合道德要求。 自覺承擔責任,自願的為對方承擔責任,是愛情的本質表現。
文明相親相愛,文明的戀愛往往是戀愛雙方既相互愛慕,親近,有舉止得體,相互尊重,而絕不是在態度,舉止,語言等方面粗俗和放縱。 „„„„„„„„(共8)
五、 道德與法律對婚姻家庭關系調整的特點與作用(P141)
道德和法律作為社會行為規范對社會關系(包括婚姻家庭關系)的調整是普遍的,但各有不同。其中,道德是沒有外在的強制力(國家的強制力),靠的是對人們內心的強制,羞恥感以及社會的輿論,但是它的調整是全方位的。法律靠的是國家的強制力,它的調整是個別的,因為法律規定的有限性.
六、 談談如何加強個人品德與修養(P141)
關於個人品德與道德修養:加強個人道德修養的自覺性;採取積極有效的道德修養方法;自覺向道德模範學習;積極參與社會實踐。
關於個人品德與法律修養:講法律;講證據;講程序;講法理
C. 是什麼是社會主義法治的根本要求
2019-05-10 TA獲得超過9700個贊
關注
黨的領導是社會主義法治最根本的保證。
十八屆四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乾重大問題的決定》,立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社會主義法治建設實際,直面我國法治建設領域的突出問題,明確提出了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指導思想、總體目標、基本原則,提出了關於依法治國的一系列新觀點、新舉措,
決定明確指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總目標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這就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貫徹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形成完備的法律規范體系、高效的法治實施體系、嚴密的法治監督體系、有力的法治保障體系,形成完善的黨內法規體系,
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堅持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實現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3)2015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擴展閱讀:
社會主義法治具有以下幾個基本原則:合法原則、民主原則、平等原則、統一原則。
合法原則
合法原則。其基本含義是:社會主義的國家機關、社會團體、公職人員和公民個人都必須無條件地嚴格執行和遵守國家的法律,不允許任何人做法律所不允許的事情。
社會主義法治是工人階級領導下的廣大人民的意志和利益的體現,人民民主專政即無產階級專政是絕大多數人對極少數人的專政,社會主義法是廣大人民自覺的行為規范。所以,嚴格依法辦事,不僅是廣大人民應該做到的,也是完全能夠做到的。
民主原則
民主原則。社會主義法治所反映的民主是與社會主義緊密聯系的社會主義民主,是確保人民當家作主的民主,是在人民內部實行民主和對人民的敵人實行專政的民主。民主原則是社會主義法治的一項基本原則,社會主義法的一切規范都貫徹社會主義民主的精神。
它具體表現在:一方面,社會主義法律,庄嚴地、詳盡地規定了人民的各項民主權利;司法機關堅決地、切實有效地依法保護廣大人民的民主權利,並對破壞、侵犯廣大人民民主權利的敵對分子依法制裁。另一方面,社會主義法律,又是依靠廣大人民制定,依靠廣大人民執行,依靠廣大人民監督,依靠廣大人民遵守的。一句話,社會主義民主是社會主義法治的基礎,社會主義法治又是社會主義民主的保障。
平等原則
平等原則。社會主義法治是建立在社會主義生產關系的基礎上。社會主義社會建立起了生產資料公有制,實行「各盡所能,按勞分配」的社會主義原則,從而也就從根本上鏟除了產生一切不平等的社會根源。
社會主義法治的平等原則正是廣大人民在政治上、經濟上、文化上的平等的一種必然反映,也是對廣大人民在上述領域平等的一種確認和保障。由於社會主義法治上的平等和經濟上的平等緊密相聯系,是完全一致的,所以這是一種真正的平等。同時,社會主義法治所確認的平等又是權利義務相一致的平等,即不僅是享有平等權利,而且也履行平等義務。在社會主義法治里,權利義務是一致的。
統一原則
統一原則。其基本含義是:由社會主義國家統一制定的法律,要求在社會主義全國范圍內統一實施,不允許各地區、各部門擅自製定和推行與法律的原則精神和具體規定相違背的制度和規定。
D. 每年十二月四日定為國家憲法日,有什麼重要意義
每年十二月四日定為國家憲法日,凸顯社會主義法治必須堅持黨的領導,體現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得益彰。
1、凸顯社會主義法治必須堅持黨的領導。
國家憲法日的設立,是根據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通過的決定,由全國人大常委會依照法定程序,對黨的全會決定進行法定化的制度安排。全國人大常委會的決定具有立法性質,這使黨的意志上升為國家意志,充分凸顯了社會主義法治必須堅持黨的領導。
2、體現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得益彰。
法律和道德是相輔相成、相互支持、相互配合的。道德建設需要法律予以保障,道德是多層次的,不可能用統一標准去要求所有人。為了維護人民根本利益和國家長治久安,必須有法律強制力作保障,從而對違反基本道德的行為起到威懾和懲罰作用。
(4)2015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擴展閱讀:
歷屆國家憲法日的主題
2014年:弘揚憲法精神,建設法治中國。
2015年:弘揚憲法精神,推動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
2016年:大力弘揚法治精神,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
2017年: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維護憲法權威。
2018年:尊崇憲法、學習憲法、遵守憲法、維護憲法、運用憲法。
2019年:弘揚憲法精神,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E. 全國青少年普法網管理員登錄平台注冊
1、首先,打開瀏覽器輸入「全國青少年普法網」點擊進入官網。
F. 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教育的總體要求和主要任務是什麼
總體要求
對加強法制宣傳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為適應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十二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全面落實依法治國基本方略,推進法治江西建設,有必要組織實施法制宣傳教育第六個五年規劃(2011—2015年),進一步向全體公民宣傳普及憲法和基本法律知識,不斷提高全體公民的法律素質;進一步在全社會弘揚法治精神,不斷形成全社會自覺學法尊法守法用法的法治環境;進一步推進各項事業依法治理,不斷夯實依法治省的實踐基礎,服務和保障全省經濟社會各項事業又好又快發展
主要任務
兩大任務:
第一項任務:認真抓好法制宣傳教育,打牢依法治區工作基礎
一要突出學習憲法。二要深入學習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和國家基本法律。三要加強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學習。四要深入學習促進經濟發展的法律法規。五要深入學習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法律法規。六要深入學習宣傳社會管理的法律法規。七要加強反腐倡廉法制宣傳教育。八要積極推進社會主義法治文化建設。
第二項任務:堅持學用結合,全面推進依法治理工作實踐
一要充分發揮新聞媒體主渠道、主陣地作用,集中民意民智,推進法治實踐。要充分發揮大眾傳媒的積極作用,切實強化廣播、電視、報刊、網路等新聞媒體的社會責任,整合社會資源,構建全方位的法制宣傳教育網路。二要開展多種形式的法治實踐活動,不斷提高全社會法治化管理水平。三要加強和改進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質量。四要進一步強化制度建設與機制保障。五要在新疆發展和穩定的大局中謀劃和推進法律服務工作。六要加強執法檢查與監督。
G. 中央宣傳部、司法部關於在公民中開展法制宣傳教育的第六個五年規劃的詳細內容
中共中央國務院轉發《中央宣傳部、司法部關於在公民中開展法制宣傳教育的第六個五年規劃(2011-2015年)》的通知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黨委和人民政府,中央和國家機關各部委,解放軍各總部、各大單位,各人民團體:
《中央宣傳部、司法部關於在公民中開展法制宣傳教育的第六個五年規劃(2011-2015年)》(以下簡稱「六五」普法規劃)已經中央同意,現轉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執行。
法制宣傳教育是提高全民法律素質,推進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一項重要基礎性工作。深入開展法制宣傳教育,是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和十七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的重要任務,是實施「十二五」規劃、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保障。各級黨委和政府要把法制宣傳教育納入當地經濟社會發展規劃,納入黨委和政府目標管理,進一步完善黨委領導、人大監督、政府實施的領導體制,確保「六五」普法規劃各項目標任務落到實處。各級領導幹部要帶頭學法守法用法,進一步提高依法執政、依法行政、依法決策的意識和能力。廣大公務員要切實加強與履行職責相關的專門法律知識學習,不斷提高運用法律手段解決問題的能力。要有針對性地開展青少年法制宣傳教育,引導青少年增強法治意識,養成遵紀守法的行為習慣。要堅持法制宣傳教育與法治實踐相結合,深入推進依法治理,全面提高全社會法治化管理水平。要通過深入開展法制宣傳教育,傳播法律知識,弘揚法治精神,樹立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培育社會主義法治文化,形成自覺學法守法用法的社會氛圍,為推進依法治國進程,為實現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營造良好的法治環境。
中共中央
國 務 院
二○一一年三月二十三日
H. 2015國家公務員考試有沒有關於依法治國的詳細解讀最近這個點很熱啊
您好,中公教育為您服務。
依法治國實現兩次飛躍
第一次飛躍:從法制到法治
1949年新中國成立,為發展人民民主和建設法制國家,創造了前所未有的條件。1954年,中國第一部憲法正式頒布,標志著中國第一個法制建設高潮,但從1957年開始,中國的民主與法制建設進入低谷,特別是十年「文革」,中國社會主義法制遭到嚴重破壞。
1978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了實行改革開放的決策,明確提出健全社會主義民主和加強社會主義法制。全會指出,「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須加強社會主義法制,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
國家行政學院教授胡建淼認為,十一屆三中全會是現代中國依法治國歷史進程的起點,確立了「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的基本方針,為努力開創民主法制建設新局面創造了條件。
經過近20年的發展,中國進一步奠定了法治建設的經濟基礎。1997年中共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這是依法治國首次出現在黨代會報告中。大會把依法治國確立為治國理政的基本方略,實現了從「法制」到「法治」的歷史性飛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進入一個新階段。
胡建淼表示,「法制」重點落在法律制度建設上,側重在立法環節,是「文革」以後解決「有法可依」的重要一步。而「法治」不僅包括法律制度,還包括法的實施和遵守狀態,它包括立法、執法、司法和守法等法治建設的全過程。
此後,中國堅定走依法治國道路,法治建設不斷前進。1999年,依法治國被載入憲法,從黨的意志轉化為國家意志。
2002年,中共十六大明確提出「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有機統一起來」。2007年,十七大提出「全面落實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新要求。2010年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如期形成。2012年,中共十八大提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確保到2020年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宏偉目標時,「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全面落實,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司法公信力不斷提高,人權得到切實尊重和保障」。
第二次飛躍:從法治國家到法治中國
2013年,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推進法治中國建設」的新目標。並圍繞這一目標,提出「必須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堅持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
專家認為,「法治中國」是「法治國家」的「升級版」,這是中國法治建設的又一次飛躍,中國法治理論和法治實踐進入到一個更新的高度。
「升級」表現在哪些方面?胡建淼認為,一是「中國化」。法治中國已定位於中國,它是世界的法治共性與中國具體國情相結合的產物,是指在中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二是「綜合化」。法治中國建設是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堅持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的綜合工程,並且包括了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在內的全過程。只有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共同建成了,才能說「法治中國」實現了。「法治中國顯然是黨確定的包含更高要求的法治建設目標」。他說。
四中全會:在中國法治史上將起到里程碑作用
不同於歷次黨代會和中央全會,十八屆四中全會將史無前例地研究全面推進依法治國重大問題。
國家行政學院教授楊小軍說,中國已進入需要通過全面深化改革來增強發展內生動力的階段,改革必然會觸及既有利益格局和體制機制,這些都要需要法治來規范、實現,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十分必要。
胡建淼認為,十八屆四中全會專門研究推進「依法治國」,是對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中關於「推進法治中國建設」任務的具體落實和深化,非常及時,順應民心,順應國家治理現代化的需要。
「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關鍵是法治化。這次全會將豐富和創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全面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在中國法治史上將起到里程碑的作用。」胡建淼說。
楊小軍認為,十八屆四中全會將就新形勢下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必要性、法治建設走什麼樣的道路、如何進一步推進法治建設以及完善黨內法規體系等問題做出闡述、安排和全面部署,把法治中國建設進一步推向前進。
如有疑問,歡迎向中公教育企業知道提問。
I. 列舉兩條在2014或2015年,我國推動社會主義法制建設的重大舉措
我國推動社會主義法制建設的重大舉措有如下幾條:
1、2014年10月20號在北京召開的中共十八屆四中全會以依法治國為會議主題。
2、2014年11月1號,第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決定將每年的12月4號定為國家憲法日。
3、2015年3月15號,第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表決通過了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的決定
J. 新時期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思想有哪些新發展
應從五個方面著手正確認識和處理新時期人民內部矛盾:
第一,人民內部矛盾是存在於社會主義社會長期的歷史現象。
第二,把解決收入分配不公問題作為解決新時期人民內部矛盾的重要方面。
第三,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樹立科學的政績觀,強化公共服務,提高社會管理水平。
第四,加強和改進黨的群眾工作。
第五,積極穩妥地進行政治體制改革和法制建設,提高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制度化水平。
2015-09-10
1
其他回答 2條回答
醫然為伱つ
一、深刻認識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重要性。
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是關系改革發展穩定的全局性課題,是促進社會和諧的基礎性工作。雖然人民內部矛盾是在全體人民根本利益一致基礎上的矛盾,但必須高度重視,下大氣力做好工作。人民內部矛盾處理得好,就能激發社會活力、增強人民團結,促進黨和國家事業更好發展;處理得不好,就會影響社會和諧穩定,給黨和國家事業帶來不利影響。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巨大成就,綜合國力大幅上升,人民生活顯著改善,為我們解決好人民內部矛盾奠定了堅實物質基礎。同時,我們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國正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由於經濟體制深刻變革、社會結構深刻變動、利益格局深刻調整、思想觀念深刻變化,由於發展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問題短期內難以根本解決,由於我國改革發展穩定面臨矛盾和問題的規模和復雜性世所罕見,人民內部各種具體利益矛盾難以避免地會經常地大量地表現出來。現階段我國人民內部矛盾歸根到底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後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的反映。人類社會總是在矛盾運動中發展進步的,舊的矛盾不斷得到解決,新的矛盾又不斷產生,只是矛盾的具體內容、具體表現形式會有變化。總之,在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進程中,人民內部矛盾將長期存在。
我們黨歷來高度重視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問題, 同志當年就寫下了枟關於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枠這篇光輝著作,其中的寶貴思想今天仍然具有重要指導意義。面對復雜多變的國際形勢,面對艱巨繁重的改革發展任務,我們要深刻認識人民內部矛盾的長期性和復雜性,深刻認識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重要性和緊迫性,著眼於最大限度激發社會創造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諧因素、最大限度減少不和諧因素,更加積極主動地處理好人民內部矛盾,為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為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斗目標、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創造良好社會環境。
二、扎實做好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工作。
正確處理新時期人民內部矛盾,要以 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強化責任,創新機制,統籌兼顧,落實措施,認真解決影響社會穩定的源頭性、根本性、基礎性問題,加快推進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依法保障人民權益,不斷提高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能力和水平,扎實做好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各項工作。
第一,注重從源頭上減少矛盾。科學發展是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治本之策。要堅持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不斷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努力實現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不斷為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打牢物質基礎。要強化政府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完善公共服務體系,提高公共服務質量,使發展成果更多體現到保障和改善民生上,不斷使全體人民共享改革發展成果。要推進決策科學化、民主化,堅持把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作為制定政策、部署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把改革的力度、發展的速度和社會可承受的程度統一起來。要建立重大工程項目建設和重大政策制定的社會穩定風險評估機制,凡是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決策都要充分聽取群眾意見,凡是得不到多數群眾支持的事情都不能做,凡是損害廣大群眾利益的決策都要堅決糾正,使各項決策符合客觀實際和人民群眾根本利益。
第二,注重維護群眾權益。要健全黨和政府主導的維護群眾權益機制,正確反映和兼顧不同方面群眾的利益,注重維護社會公平正義。要把依法治國基本方略落實到社會管理各領域和全過程,牢固樹立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堅持依法行政,自覺依法辦事,善於用法律手段解決矛盾,依法保護群眾權益,依法維護社會穩定。要加強對重大社會矛盾積案的全面深入排查和妥善處理,認真解決土地徵用、城市建設拆遷、庫區移民、環境保護、土地礦產、企業重組改制和破產、工資福利、社會保障、勞動就業、涉法涉訴等方面的突出問題。群眾提出的要求,符合政策法律規定的要認真予以解決,確實合理但政策法律規定不完善的要在現有政策法律基礎上抓緊完善、積極予以解決,不合理或有一定合理性但不具備條件解決的要耐心細致做好思想政治工作。要從政策法律上研究和提出具有根本性、長遠性的舉措,正確處理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現階段群眾共同利益和不同群眾特殊利益的關系,為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提供有效的政策法律依據。
第三,注重做好群眾工作。要認真研究和把握新形勢下群眾工作的特點和規律,探索群眾工作新思路新方法,創新群眾工作機制,深入做好組織群眾、宣傳群眾、教育群眾、服務群眾工作。要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加強理想信念教育,鞏固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引導群眾擺正個人利益和集體利益、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當前利益和長遠利益的關系。要採取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加強黨和國家方針政策宣傳教育,加強國情和形勢宣傳教育,加強公民道德和法制宣傳教育,倡導和諧理念,培育和諧文化。要拓寬社情民意表達渠道,推行領導幹部接待群眾制度,完善黨政領導幹部和黨代會代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聯系群眾制度,健全信訪工作責任制,搭建多種形式的溝通平台,把群眾利益訴求納入制度化、規范化軌道。要建立健全社情民意分析機制,加強群眾心理研究,及時了解群眾心聲和實際需求。要加強公民意識教育,堅持享受公民權利和履行公民義務的統一,增強群眾通過理性合法形式反映和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自覺性。各級黨委和政府,工會、共青團、婦聯等人民團體的領導幹部要深入基層、深入群眾,發揮思想政治工作優勢,幫助群眾解決實際困難、化解具體矛盾。
第四,注重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要准確把握當前我國社會建設和社會管理領域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主動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社會管理發展變化,積極推動社會管理體制機制創新。要健全民主制度,豐富民主形式,從各個領域、各個層次擴大公民有序政治參與,依法保障人民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要建立健全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的社會管理格局,加強社會管理法律、體制、能力建設,全面提高社會管理和服務水平。要加強社會管理基層基礎建設,健全基層管理和服務體系,提高基層黨組織和基層政權的社會管理和依法辦事能力,提高基層群眾自治組織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教育、自我監督能力。要整合基層政法、維穩、信訪等力量,建立綜合平台,完善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制度和長效機制,提高工作效率和水平。要實行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司法調解有機結合,綜合運用法律、政策、經濟、行政等手段和教育、協商、疏導等方法,把矛盾化解在基層、解決在萌芽狀態。要規范發展社會組織,加強社會組織管理和服務體系建設,發揮各類社會組織提供服務、反映訴求、規范行為的作用。要提高社會管理信息化水平,形成有效的社會管理信息系統,健全社會輿情匯集和分析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