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詞源學
『壹』 倫理和道德一樣嗎
聯系:在通常情況下,這兩個詞意思相近,可以互換。在英語中,Ethics(倫理)直接具有「道德」的含義。
區別:
(1)作為日常用法,「倫理」更具客觀、外在、社會性意味;「道德」更多地或更有可能用於個人,更含主觀、內在、個體性意味。道德是倫理的載體和形式,倫理則構成了道德的基礎和前提
(2)作為價值本身,倫理的核心是正當(適當、合適、合宜等),道德的核心是善(或美德、德性、好等)。
(3)作為規范,倫理具有普遍性,道德具有獨特性。
(4)作為評價尺度,倫理的尺度是對與錯,道德的尺度是好與壞、善與惡。
倫理與道德的區別即不同的屬性
1, 倫理是生命個體內在的自我理性控制行為的原則,是個體動物性本能不可逾越的標准底線。比如懶惰,
在實際生活中懶惰既不違反道德,也不違反法律,但是它卻不是人類理性提倡的行為,或者說這種行為只是動物的一種惰性而已,在既不違法也不違反道德的前提下,它違反了生命積極進取的生物意志,也就是說它不是人類理性提倡的行為,因而也不是人類提倡的或說應該具有的基本品德或德行,所以一個好吃懶惰的人的懶惰行為是違反正常人的德行或反倫理的行為,即是惡的或消極的。
而道德是個體在實際生活中應該遵循的外在規則,即道德只是相等同的個體之間相互性約定或應該遵守的規則,它介於倫理與法律法規、職業規范等社會管理的條文之間,既是倫理的高級形式,又是社會化行為規范的下線,即當社會或群體的約定達到法制化規約或職業化限定時,就已經不是道德范疇,因而違反法制化規約或職業條例和時,應當受到相應的處罰,但是,道德沒有社會化法庭,道德法庭依然存在,只是正如康德所言,它存在於每個人的心中。比如,在現實生活中,往往人同動物一樣能夠盡到養育子女或後代的責任,但一定比例的人群,卻不願承擔瞻仰年老體弱的父母的義務——這一定程度上是同普通動物是一致的,事實上作為人,這樣的行為既不一定違法(受到法律的制裁),也不一定違背道德,但這樣的行為卻嚴重違背了倫理——人與動物的區別,這個基本倫理都做不到的人,也許任何人都別指望他會有高尚的道德或完整的人格,所以他在社會生活中的個體是殘缺的或德行是不能保障的。
2,倫理強調的是家庭內在或社會生活中作為生物性個體間的秩序與規則。除中國傳統倫理規定的父子有親、夫妻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等貫常的親情關系及它們之間和各自內在的內涵——父有父的尊嚴與責任,子者有子的角色與義務等外,在社會生活中,個體之間許多時間不是法律、職業、利益等關系相處或相遇,因而此時的個體與個體之間沒有任何社會性關系而純為生物性意義的個體關系,比如扶老攜幼、某個個體突然受到不可預測事情而需要幫助時的被幫助行為等,尤其表現在生命個體不平等狀態時的純自然性的行為選擇,以及你救助一隻無家可歸的貓咪或流浪犬、受傷的飛鳥等,這是人道主義的內涵也正是倫理的基本表象。在人類現有的文明中,唯一的倫理性機構就是沒有任何政治色彩、沒有國家概念、沒有利益企圖亦沒有任何人群或個體概念區別的國際紅十字組織——即國際紅十字會,它的本質只要一個:從倫理上救助一切需要救助的人類生命!當然,某些國家或某些人以國際紅十字會的名譽做的其他事,不是國際紅十字會成立的目的。
而道德以各個體的獨立為原則,強調的是個體自我的平等與規則,實現相互或相對的公平與公正,因而道德的主體是個體的自我,而不存在集體道德的概念,也就是道德的實踐本身只能標量個體德行而不可能代表別人也有這種或必須擁有這種德行。
3,倫理的義務與實踐具有雙向性,即倫理前提下的任何行為的實施本身,有施比有受,一方的付出,對方亦需要接受這種付出,比如愛心,關照,慈善行為等;而道德的義務與實施是單向,即只能這樣做或者不能這樣做,因而道德只有施方而無受方;比如不能隨便丟棄垃圾、高空住宅不可向外拋物,或公共場所不得大聲喧嘩等,它們都不屬倫理范疇,因為每個個體在心目中都應該明晰的知道這些行為的可能後果,所以個體自我的約束是道德的前提,但是如果在生活中這些行為一旦被法律法規限制,則已經不是道德的范疇,既它們上升到社會管理或群體管理的法制規范,因而,道德義務與守法一樣都只具有單向性,付出了當然不能企圖有任何回報.
4,倫理具有客觀性,即它往往客觀存在著相對固定的規則或限定著當事者行為的實施,存在必須或不可以、可以等肯定或否定的事實判斷;但道德往往帶有明顯的主觀性,即道德行為的判斷、實施的標准等因個體的變化而變化,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價值、情感、理智等決定著道德判斷的不同因素,所以正如康德第三個命題說的那樣,道德的立法都是自我的,因而不具有社會性,也就不可能要求別人同你一樣執行你自己認為的道德標准,或者說,倫理的實施本身是他律的,即倫理是建立在對他人的意志或群體意志的尊重或服從;而道德的實施本身是自律的,即道德是建立在自我的意志之上作出的自認為正確的事實判斷。
『貳』 如何理解道德的基本涵義
倫理道德
倫理道德是一種規范
堯新瑜在《倫理學研究》2006年第4期撰文指出,「倫理」與「道德」是倫理學或道德哲學中的兩個核心概念,但二者長期處於概念模糊和邏輯混亂狀態,導致倫理學和道德教育「名不正而言不順」。作者通過對這兩個概念進行以詞源學為基礎的三重比較:漢語言文化中的比較、英語文化中的比較、中西文化中的比較,進而得出結
論:當代「倫理」概念蘊含著西方文化的理性、科學、公共意志等屬性,「道德」概念蘊含著更多的東方文化的情性、人文、個人修養等色彩。「西學東漸」以來,中西「倫理」與「道德」概念經過碰撞、競爭和融合,目前二者劃界與范疇日益清晰,即「倫理」是倫理學中的一級概念,而「道德」是「倫理」概念下的二級概念。二者不能相互替代,它們有著各自的概念范疇和使用區域。
人們常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在社會生活中的每一個人,既有自我的要求,又受社會的政治、法律、倫理的支配和約束。為了使人真正成為人,社會成為真正的理性社會,就必須有道德的自覺規范。作為社會調控體系的重要手段,倫理道德與法律規定共同構成人們的行為規范內容。
本專題包括四個主要內容:倫理規范與道德傳統、品德與自律、誠信與德行,以及民事行為與法律規范。
本專題的教學目的在於:通過對道德傳統與倫理規范的學習,對品德與自律、誠信與德行、民事行為與法律規范的知識的掌握,使學生進一步了解道德品質和民事法律,引導學生自覺錘煉道德品質、恪守德行規范。
重點和難點是品德的特徵、個體德行由他律到自律、誠信的當代價值、民事行為和民事法律行為的區別與聯系。
本專題的教學要求是以道德、倫理與法律相結合,探討社會的德行規范。
1、倫理規范與道德傳統
總的來說,本節主要闡述了道德和倫理的含義、范疇、道德與倫理的異同;應用倫理學及其分類;中西方論理淵源與社會主義道德體系。
本節介紹了道德作為社會意識形態是指調節人與人、人與自然之間關系的行為規范的總和。倫理,從本質而言,是關於人性、人倫關系及結構等問題的基本原則的概括。倫理與道德是有著顯著區別的兩個概念,倫理范疇側重於反映人倫關系以及維持人倫關系所必須遵循的規則,道德范疇側重於反映道德活動或道德活動主體自身行為的應當;倫理是客觀法,是他律的,道德是主觀法,是自律的。
本節闡述了應用倫理學的目的在於探討如何使道德要求通過社會整體的行為規范與行為程序得以實現。應用倫理學包括生命倫理、環境倫理、網路倫理、休閑倫理等。中國傳統道德是以儒家的道德精神為主,西方倫理道德觀則以個人主意為核心。我國社會主義道德規范以為人民服務作為公民道德建設的核心,集體主義是公民道德建設的原則。
本節目標:讓學生掌握道德和倫理的含義和范疇,分清道德與倫理的異同,認識應用倫理學及其分類,更深刻地了解中西方倫理的淵源和社會主義道德體系,深化對社會主義道德規范和道德建設的認識,提高學生道德水平。重點和難點是道德與倫理的區別與聯系。2、品德與自律
本節的主要內容是品德的特徵;個體品德的歷史傳承和現代融合;個體德行由他律到自律。
品德也被稱作德性或道德品質,它是一定社會或某一時代的道德原則規范在個人思想和行為中的體現,是一個人在一系列行為中所表現出來的比較穩定的道德特徵和心理品質。人的思想品德形成、發展的因素是復雜的,其中環境和教育等社會因素是極其重要的條件,而直接現實的基礎則是人的社會實踐活動。
本節還闡述了個體德行的他律與自律,自律是公民道德意識的最高境界。實際上,法治本身就有很高的道德訴求,道德自律精神是現代法制國家本身的內在屬性。任何他律只有轉化為自律,才能有效地發揮作用。
這一節的目標是:提高學習者對品德特徵的認識,了解個體品德的歷史傳承和現代融合,清楚個體德行自律的重要性,培養具有優良品德的人才。重點和難點是品德的特徵、個體德行的自律及其重要性。
3、誠信與德行
本節闡述了誠信美德及其當代價值;民事法律制度中的誠信原則;人無誠信不立。
一般而言,誠信的基本含義是守諾、踐約、無欺,即說老實話、辦老實事、做老實人。在當代,誠信是現代社會倫理的主要德性,是市場經濟的內在要求,是全球化時代公正、合理和可持續發展的中心要義,具有辯證的實踐理性。
此外,本節介紹了民事法律制度中的誠信原則。誠信原則就是要求民事主體在民事活動維持雙方利益的平衡,以及當事人利益與社會利益的立法者意志。「人無誠信不立」,正心是做人的基本品質,修身是人生自我實現的重要途徑和過程,誠實守信的人生踐履是達到自我價值實現的重要途徑。
本節的目標是,讓學生更深一層地認識誠信的當代價值,了解民事法律制度中的誠信原則,讓學生懂得「人無誠信不立」的道理,培養學生更深的誠信意識,懂得誠信的重要性,德行天下,誠心為本,自覺踐履誠實守信,正心、修身。重點和難點是誠信的當代價值、民事法律制度中的誠信原則。
4、民事行為與法律規范
本節主要闡述了公民民事行為規范;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民事法律行為。
公民的民事行為在法律上被稱為是當事人的行為事實,是指公民或法人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權利義務關系的行為。民事行為包括民事習慣、民事傳統、民事法律等方面。本節還闡述了我國的民事法律制度的原則和民事行為與守法的關系。
本節還介紹了公民的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以及兩者的差異;描述了民事法律行為的含義及其分類、確認民事法律行為採取的形式、民事法律行為的有效條件、通過代理人的代理活動實施民事行為。
這一節的目標是:使學生了解公民民事行為規范,清楚公民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民事法律行為,從而提高學生遵守法律規范的意識,把道德與法律規法結合起來,恪守德行規范。重點和難點是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的區別、民事行為與民事法律行為的區別和聯系。
『叄』 請問「道德」和「倫理」有什麼具體區別
倫理和道德的含義基本相同,都與行為准則有關,但也有一些細微的差別。倫理主要指客觀的道德法則,具有社會性和客觀性;而道德是客觀見之於主觀的法,主要指稱個人的道德修養及其結果。
,「倫理」與「道德」是倫理學或道德哲學中的兩個核心概念,但二者長期處於概念模糊和邏輯混亂狀態,導致倫理學和道德教育「名不正而言不順」。作者通過對這兩個概念進行以詞源學為基礎的三重比較:漢語言文化中的比較、英語文化中的比較、中西文化中的比較,進而得出結
論:當代「倫理」概念蘊含著西方文化的理性、科學、公共意志等屬性,「道德」概念蘊含著更多的東方文化的情性、人文、個人修養等色彩。「西學東漸」以來,中西「倫理」與「道德」概念經過碰撞、競爭和融合,目前二者劃界與范疇日益清晰,即「倫理」是倫理學中的一級概念,而「道德」是「倫理」概念下的二級概念。二者不能相互替代,它們有著各自的概念范疇和使用區域。
『肆』 倫理道德什麼意思
您好,"倫理"概念蘊含著西方文化的理性、科學、公共意志等屬性,
"道德"概念蘊含著專更多的東方文化的情性、人屬文、個人修養等色彩。
"道德"是"倫理"概念下的二級概念。
二者不能相互替代,
它們有著各自的概念范疇和使用區域。
望採納,謝謝
『伍』 什麽是倫理什麽是道德怎麽規定的
到今天應用倫理學基本上還只是一個相當籠統的概念,它只不過是關於諸如醫學、經濟、政治、生態、科技及國際關系等不同領域的現實的倫理問題之研究的一個總稱。
而現代意義的醫學倫理、經濟倫理、政治倫理、生態倫理、科技倫理、兩性關系倫理、媒體倫理、網路倫理、動物倫理及國際倫理等等是最近二十年來隨著科技的迅猛發展與社會生活的深刻變化而興盛起來的哲學學科,它們試圖對各自領域中涌現出的緊迫的倫理道德問題,提出某種有說服力的解答。例如:
醫學倫理是應用倫理學中發展最為迅猛、爭議最為激烈的一門學科之一。眾所周知,珍視與保護生命是傳統倫理學的一項基本原則。然而這一原則在現實的醫療實踐中經常受到墮胎、植物人等問題的挑戰。這就在醫學倫理界引發了對一系列相關課題的論爭:生命有沒有價值等級?人類胚胎是否算人?如果不是,胚胎發展到何種階段才算是人?怎樣給死亡下一個定義?以腦死作為標准取代傳統的心臟停止跳動之標准,從心臟還在跳動但已腦死的人體中摘取健康器官的行為是否合乎道德?如何實現醫療資源的公正的分配?另外,傳統醫學倫理對醫護人員的道德要求主要是「關護」、「不傷害」,在這里並不十分注重診斷、治療和純粹研究過程中病人自身的同意或拒絕的權利。而當代醫學倫理則要求醫生應更多地考慮到病人在決策中的參與,並通過向病人告知未來治療活動的意義、機會、後果和危險而為病人的自我決斷創造條件。病人的知情權、隱私權、艾滋病病人的受尊重及受保護之權益、絕症病人選擇安樂死之權益以及如何處理醫生的救死扶傷的職責與病人的自決權之間可能發生的沖突等等,構成了當代醫學倫理學家研究與爭議的基本課題。
經濟倫理不僅涉及到國家經濟政策的宏觀調控,涉及到企業在生產、銷售、廣告等各個環節在道德方面的認知與自我約束,而且還關涉到個人在生活方式、物質消費上的道德選擇。在經濟倫理領域中人們曾經就如下課題進行過爭論:經濟主體如何理解贏利慾望與道德要求之間的關系,如何處理兩者之間的沖突?曾經有人認為,經濟行為原則上不受倫理的影響,贏利慾望是一回事,道德要求是另一回事。談經濟倫理對於企業家來說無疑是一種苛求。然而隨著市場經濟本身的成熟與發展,隨著人們對市場經濟之本質的認識的逐步深化,大多數人已經感受到:企業家不能滿足於充當只知賺錢的經濟動物,作為人他應當擁有一種對道德境界的嚮往與追求;退一步說,良好的道德形象從長遠來看對於企業而言實際上肯定也是一種寶貴的戰略投資。因而從本質上講,贏利慾望與道德要求是和諧一致的。然而市場經濟是競爭激烈的經濟,在這一前提條件下僅僅指望經濟主體的自我道德約束是遠遠不夠的。在企業家遭遇到由於宏觀制度的缺陷所造成的倫理沖突、道德悖論之時,重要的就不在於企業家個人的抉擇,而在於能否建立一種符合倫理要求的游戲規則。游戲規則是指經濟主體活動的外圍條件,它為經濟主體規定行為方式,指導他可以做什麼,不可做什麼;它規定競爭者們的起跑線。道德要求正是在這里體現的。在市場經濟的結構中,個體的行為不能說是善還是惡,而只能說是適應還是不適應市場。若某種經濟行為被證明是不道德的,因為市場逼迫經濟主體這樣做,那就不是企業家的問題,而是游戲規則的問題。所以在經濟活動中,不能僅僅強調個人的正當的行為,而是還更應強調正當的結構。道德應不再是作為對個體行為的評判標准,而應被視為在一個對所有市場參與者都有約束力的外圍條件中起作用的重要因素。每個經濟主體的道德義務就在於積極參與經濟制度與規則的改革。這就是目前倫理學界經常討論的所謂結構倫理或制度倫理。除了宏觀制度層面的倫理問題之外,經濟倫理也體現在中觀層面的企業行為內部。企業遇到倫理問題,如何解決呢?那就是要通過所有當事人都參與的對話交談來解決。企業應有這樣一種道德敏感性:任何一種經濟行為,在其後果有可能影響其他人的情況下,原則上就必須放棄。如果不放棄,就必須通過和平的對話和交談,在理性論證與自願的條件下,形成一個包括企業與被企業行為所影響的人在內的所有當事者都能接受的共識,保證利益的共享和後果的共同承擔。這樣一來,對話作為一種操作程序構成了企業倫理的核心。相應於所謂制度倫理或結構倫理之說,我們也可以稱這種意義上的企業倫理為程序倫理。
政治倫理一方面研究憲法、政體的倫理特徵,另一方面探求政治論爭的道德內涵。政治倫理中各種各樣的理論從古至今一直都是圍繞著對自由、平等與公正的論證來展開的。隨著應用倫理學的興起,除了兩種自由主義(亦被稱為自由主義與共同體主義)之爭外,有關社會財富的公正分配的問題也已成為政治倫理學的一個核心內容,這一內容在西方具體表現為如下的爭論:國家有沒有權利通過徵收累進稅的方式將富人合法獲取的財富的一部分提取上來,然後作為社會救濟金再轉發給貧困的人,從而使本屬道德范疇的扶貧濟困的行為法規化,即以強制性的方式實現社會的道德理想?贊同的一方認為只要符合絕大多數人的利益與共識,國家就有權這樣做。而反對的一方則主張國家行為的合法性來源於預先設定的法律原則。法律上的最高原則就是禁止強迫他人的意志,只要他並沒有以暴力或欺騙的手段強迫別人的意志。因此,國家只要超出禁止強迫他人意志這一最高的法律之界限而追求社會福利或繁榮的目標,具體而言通過強制性的稅收——盡管納稅人並不樂意——來實現對弱勢群體的援助,便完全是不合理的,甚至可以說是非法的。
法律倫理所探究的是立法程序與法律規範本身的道德性,其目標在於使倫理要求在相應的社會機制中得以實現。一般而言,道德是法律的基礎,法律則是最基本的道德。相對於道德,法律具有明確、時效、強制性的約束力與制裁力的特點,而道德則不然。因此從整個社會的宏觀角度來看,道德歸根到底必須依靠有效的法律體系才能發揮作用。然而在特定的情況下,法律與道德也會發生矛盾或沖突,如某種法律、法規本身並不公正、不道德。於是,就會出現兩難抉擇:人們是應當守法,還是違法並按照道德的要求行事?這大體上就體現了所謂天賦人權(das Naturrecht)與現行法(positives Gesetz)之間可能的矛盾與沖突問題。解決這一難題的前提,是先要區分下述三種情形:第一種是在法制國家裡,法律本身不夠完善,並不合乎公正概念的所有要求。在這種情況下,公民仍應遵守法律,因為此時法律在社會穩定與安寧方面所起的作用遠遠重於法律的某些不完善所帶來的後果。況且公正概念本身也包含著對社會穩定的保全以及與此相關的價值,換言之,對現行法律的恪守本身也就是公正概念的要求。第二種情況:雖是在法制國家,但法律已嚴重違背了基本的人權價值,甚至成了壓迫民眾的規范。在這種與公正概念根本沖突的法律面前,民眾的不順從便就是正當的了。如印度的甘地對英國殖民統治的反抗,美國黑人馬丁·路德金對種族歧視政策的抗爭等。公民公開的、非暴力的反抗的目的,在於從根本上改變這種不公正的法律秩序。第三種情況是在法西斯國家,民眾不可能也不應當守法,除了暴力革命推翻專制政權之外沒有其它出路。但是目的與手段的合宜性也是一項必須遵守的重要原則,例如對無辜平民的生命財產就不得傷害與破壞。然而上述三種情形往往是復雜地交織在一起的,如何作出有效的區分便是一個不小的難題。
生態倫理:從宏觀層面來看,與人類未來的生存問題關系最為密切的是生態倫理。這里最難理解的理論課題在於:我們保護動物、環境和大自然,最終是為了人類自己的利益還是這些被保護的對象本身就擁有著神聖不可侵犯的權利,因而人類不得予以危害?贊成前一觀點者被稱為人類中心主義派,而贊成後一觀點者則被稱為大自然權利派。生態倫理學中最難解決的實踐課題有兩個:第一,在生態危機日趨嚴重的今天,如何處理當代人利益與未來人利益的關系,具體而言,如何在不違背民主理念的前提下,促使民眾對已習慣化了的現實利益作出主動的放棄,從而使未來人類的權益得到切實的保障?第二,如何公正地分配與協調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在保護自然環境上的責任與義務?
『陸』 為什麼說道德區別於其它社會意識的根本特徵就在於它是一種實踐精神
道德的基本定位:實踐主體的一種品性
唐永澤 朱冬英
我國現行的倫理學教科書一般都將道德定位為一種「規范」,認為它是「行為規范的總和」。這樣的道德界定被稱之為「規范說」或「社會規范說」。其實,這種道德定位似是而非。馬克思早就指出:「全部社會生活在本質上是實踐的。凡是把理論引向神秘主義的神秘東西,都能在人的實踐中以及對這個實踐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決。」如何將道德放到「人的實踐中」去解讀?如何在「對這個實踐的理解中」合理解決道德的基本定位問題?筆者認為,這就要把道德理解為人在實踐(行為活動)中顯現出來的一種品性(品質、素質、素養)。這就是說,道德的基本定位是實踐主體的一種品性。這樣的定位,可稱之為「品性說」或「主體品性說」。
首先,將道德定位為實踐主體的一種品性,符合人們對道德的通常理解。
現實生活中,人們經常使用「四有公民」一詞,其中「有道德的公民」之「道德」二字,即是指公民的一種品性(品質、素質),而不是指社會的一種規范。即使使用「社會道德」這個概念,也總是指特定社會的實踐主體(包括個人和單位、群體)的品性、德性之總體狀況,而不會是指這個社會標榜了什麼樣的道德規范;也總是指這個社會成員的道德的集合,而不是脫離社會成員之道德的抽象物。
在《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中,雖然沒有對「道德」概念作嚴格的界定,但通讀全文可以悟出,這個《綱要》是將公民道德視為公民的一種素質(品質、品性),進而從公民道德建設的主要內容、公民道德教育、公民道德實踐活動、公民道德建設的社會氛圍、為公民道德建設提供法律支持和政策保障等方面來具體論述如何加強公民道德建設的。在《綱要》中,諸多道德規范是作為道德建設主要內容的外在形式、作為公民道德素質要求的概念表述而提出來的。這說明,將道德定位為實踐主體的一種品性,更符合《綱要》的基本精神。這也說明,只有將公民道德理解為公民的一種素質,即通過公民的行為活動(實踐)顯現和確證的一種品性,才能全面、准確地理解和貫徹《綱要》。
從「道德」一詞的詞源學意義上看,道德也是指人的一種品性。「道」本義為人行走的道路。《說文》曰:「道,所行道也。」引申為事物運動變化的規律或萬物的本體。「德」本義與「得」相通。老子的《道德經》曰:「德者,得也」。宋代朱熹說:「德者,得也,行道而有得於心者也。」(《四書集注·學而篇》)《辭海》說:對於「道」的認識修養有得於己,稱為「德」。所以,「道德」就是將外在的客觀規律轉化為內在的人的素質而成的一種品性、品德、德性。
其次,將道德定位為實踐主體的一種品性,是道德界定糾正偏頗、還歸正本的內在要求。
道德本是人(實踐主體)的一種品性,這是從內容、實指的意義上對道德作的定位。這種內容和實指在用語言來表達時就獲得了一定的形式和名稱(如克己讓人、損人利己等)。由於正道德的稱謂反映和體現了社會對人們的道德要求,因而便成為社會的道德規范,進而也就成了一定社會進行道德評價的直接的、直觀的標准。所以,「克己讓人」這一類正道德的概念稱謂,它的本義和內涵是指人的一種道德——實踐主體的一種品性,而它作為一種衍生形式才是社會規范——一種社會道德要求和評價標准。這樣一來,人們往往容易從「直觀的形式去理解」,把道德概念如「克己讓人」在本原意義上也理解為一種社會規范,而漠視了它本來是指人(實踐主體)的一種品性。馬克思說過:「從前的一切唯物主義(包括費爾巴哈的唯物主義)的主要缺點是:對對象、現實、感性,只是從客體的或者直觀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們當作感性的人的活動,當作實踐去理解,不是從主體方面去理解。」「規范說」之道德釋義所以發生基本定位上的偏頗,正是犯了舊唯物主義式的毛病,對道德只是從直觀的形式去理解,而沒有把它放到作為主體的人的實踐活動中去理解。
如果承認和接受了「規范說」對道德的定位,那麼,勢必會導致「道德本體失缺症」,也即「道德評價對象失缺症」。因為,「在具體的道德評價中,行為善惡與否,首先要看其是否符合一定的道德規范。」這就是說,道德評價的直接標準是道德規范。道德評價的對象是什麼呢?顯然,作為道德評價標準的規范不能再作為評價對象。道德評價對象應該是道德——人的行為活動(實踐)的一種品性。但是,在主張「規范說」的倫理學體系中,「道德是……規范」,也就是說,作為道德評價標準的「規范」又成了道德評價對象了,又成了道德本身了——這是不合邏輯和自相矛盾的。由此可見,將道德定位為實踐主體的一種品性而不是一種規范,是糾正道德界定中的誤解和偏頗,還歸道德之本真面目的需要。
第三,將道德定位為實踐主體的一種品性,符合馬克思關於道德是一種「實踐精神」的基本思想。
馬克思在《〈政治經濟學批判〉導言》中論述了政治經濟學的方法,在說到由具體上升到抽象,再由抽象上升到具體這一方法時,提出人類掌握世界的方式有四種,即科學精神的方式、藝術精神的方式、宗教精神的方式和實踐精神的方式。根據筆者的理解,這四種方式的主要適用范圍和特點是:科學精神的方式主要體現在理論認識活動中,採用抽象思維(也稱邏輯思維)來求得認識世界之真理;藝術精神的方式主要體現在審美活動中,採用形象思維來求得欣賞之愉悅;宗教精神的方式主要體現在宗教信仰活動之中,採用假想思維以求得超脫現實世界、步入虛幻世界之慰藉;實踐精神的方式主要體現在改造世界的活動之中,採用價值思維(價值判斷、價值選擇、價值評價等)以求得改造世界之價值。
道德活動屬於哪一種掌握世界的方式呢?我國倫理學著述在談及這一問題時一般都將它歸入實踐精神的方式,這是對的。但是,這些著述大都只是在某個章節中順便談及,而在總體思路中並沒有將道德視為屬於實踐精神的方式,視為人們(主體)改造對象世界的行為活動(實踐)的一種精神品格。真正按照道德是「實踐精神」的思路來研究道德,那麼首先應把著眼點放到主體的行為活動(實踐)上來,把倫理學作為行為科學的比鄰學科,認真考察行為活動之前、之中、之後的種種情況,看這種種情況體現了主體的何種精神;並且,把行為活動(實踐)作為貫通倫理學體系的主軸,由它來聯結、負載道德的其他的方方面面——通過研究道德形成發展的過程、要素、結構、條件、功能、作用方式以及評價、導控等問題,來建構倫理學的體系。我國現行倫理學教科書並沒有這樣做,它們往往把「道德行為」作為龐大體系中的某一章節或其中的某一點來論述,形成這種體系格局的根本原因在於它們把道德定位為一種原則規范。所以,糾正「社會規范說」對道德定位的偏頗,確立起「主體品性說」之道德定位,有助於使我國的倫理學回歸到馬克思關於道德是一種「實踐精神」的基本觀點上來,有助於構建合乎道德本性要求的倫理學體系。
『柒』 倫理與道德有何區別和聯系
1、當代「倫理」概念蘊含著西方文化的理性、科學、公共意志等屬性,「道德」概念蘊含著更多的東方文化的情性、人文、個人修養等色彩。「西學東漸」以來,中西「倫理」與「道德」概念經過碰撞、競爭和融合,目前二者劃界與范疇日益清晰,即「倫理」是倫理學中的一級概念,而「道德」是「倫理」概念下的二級概念。二者不能相互替代,它們有著各自的概念范疇和使用區域。
2、「倫理」與「道德」是倫理學或道德哲學中的兩個核心概念,但二者長期處於概念模糊和邏輯混亂狀態,導致倫理學和道德教育「名不正而言不順」。
3、通過對這兩個概念進行以詞源學為基礎的三重比較:漢語言文化中的比較、英語文化中的比較、中西文化中的比較,進而得出結論:當代「倫理」概念蘊含著西方文化的理性、科學、公共意志等屬性,「道德」概念蘊含著更多的東方文化的情性、人文、個人修養等色彩。
4、「西學東漸」以來,中西 「倫理」與「道德」概念經過碰撞、競爭和融合,目前二者劃界與范疇日益清晰,即「倫理」是倫理學中的一級概念,而「道德」是「倫理」概念下的二級概念。二者不能相互替代,它們有著各自的概念范疇和使用區域。
(7)道德詞源學擴展閱讀
1、倫理和道德的含義基本相同,都與行為准則有關,但也有一些細微的差別。倫理主要指客觀的道德法則,具有社會性和客觀性;而道德是客觀見之於主觀的法,主要指稱個人的道德修養及其結果。
2、孫正聿在《哲學導論》一書中,通過援引趙汀陽的觀點,闡述了「倫理」與「道德」這兩個倫理學基本概念的區別。他是這樣說的:
3、學者指出,在關於倫理學的理解中,我們還應當特別注意「倫理」與「道德」之間的關系。長期以來,「道德」與「倫理」這兩個概念常常被混為一談,或者至少是缺乏本質上的區分。這導致了對「倫理學」的許多誤解,「倫理」表明的是社會規范的性質;而「道德」表明的卻是生活本意的性質。
4、道德是一個存在論概念,是一個作為倫理學基礎的特殊的存在論概念。道德問題是倫理學的根本性問題。倫理規范作為一些禁令,總是為保護有意義的生活,而確立倫理規范只是依照道德要求的技術性處理。
5、因此,倫理學的主題是「道德」而不是「倫理」,道德主題引出兩個問題:一個是關於獲得幸福的生活方式,另一個是由獲得幸福的生活方式去澄清建立倫理規范的要求。
6、在對倫理學的了解中,提出並思考上述問題是必要的和重要的。這會使人們理解,人們「在社會機制中生活決不意味著為了社會機制而生活」,「社會必須服務於生活」。
7、這還會使人們理解,生活中最主要的不幸就是誤以為生活目的是某種結局,這種態度離間了生活與生活目的,生活目的成了遙遠的目標,生活也就似乎總是還沒有開始。
8、生活目的是與生活一起顯現的東西,它不是遙遠的目標而是與生活最接近的存在方向性,但又是永遠無法完成的追求。可以說,生活目的不是某種結局而是生活本身那種具有無限容納力的意義,生活是一種自身具有目的性的存在方式,這種目的性就是生活本身的意義。
9、應當說,在這種關於倫理學的思考中,體現的是一種哲學的前提批判的精神,因而有助於人們在哲學的意義上去思考和探尋倫理學問題。
『捌』 什麼叫倫理道德
倫理道德是一種規范,道德作為社會意識形態是指調節人與人、人與自然之間內關系的行為規范的總容和。倫理,從本質而言,是關於人性、人倫關系及結構等問題的基本原則的概括。倫理與道德是有著顯著區別的兩個概念,倫理范疇側重於反映人倫關系以及維持人倫關系所必須遵循的規則,道德范疇側重於反映道德活動或道德活動主體自身行為的應當;倫理是客觀法,是他律的,道德是主觀法,是自律的。
「倫理」與「道德」是倫理學或道德哲學中的兩個核心概念,但二者長期處於概念模糊和邏輯混亂狀態。當代「倫理」概念蘊含著西方文化的理性、科學、公共意志等屬性,「道德」概念蘊含著更多的東方文化的情性、人文、個人修養等色彩。「西學東漸」以來,中西「倫理」與「道德」概念經過碰撞、競爭和融合,二者劃界與范疇日益清晰,即「倫理」是倫理學中的一級概念,而「道德」是「倫理」概念下的二級概念。二者不能相互替代,它們有著各自的概念范疇和使用區域。
『玖』 倫理道德的定義是什麼
「倫理」或「道德」之謂(Ethics or Morality),在中文與西文中均可作兩個層面上的解釋,即:內在的價專值理想或者外在屬的行為規范。而在基督教與中國文化的實際碰撞中,由於「至簡、至圓」、「陰助教化」的本土傳統之引導,這兩個層面的發展是極不平衡的。就其總體情況而言,行為規范意義上的 「倫理化」或者「道德化」始終是漢語基督教的主要路向。這種「單向度」的闡釋框架,使「倫理化」的漢語基督教與基督教所應當包含的倫理資源之間,常常存有一定程度的錯位。不解決這一問題,基督教倫理便無法在中國文化語境中實現其潛在的可能性。
倫理道德是一種規范
堯新瑜在《倫理學研究》2006年第4期撰文指出,「倫理」與「道德」是倫理學或道德哲學中的兩個核心概念,但二者長期處於概念模糊和邏輯混亂狀態,導致倫理學和道德教育「名不正而言不順」。作者通過對這兩個概念進行以詞源學為基礎的三重比較:漢語言文化中的比較、英語文化中的比較、中西文化中的比較,進而得出結論。
『拾』 道德一詞的來源及含義
道德
道德 :
dào dé
以善惡評價為標准,依靠社會輿論、傳統習俗和人的內心信念的力量來調整人們之間相互關系的行為規范的總和。貫串於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如社會公德、婚姻家庭道德、職業道德等。它通過確立一定的善惡標准和行為准則,來約束人們的相互關系和個人行為,調節社會關系,並與法一起對社會生活的正常秩序起保障作用。有時專指道德品質或道德行為。
道德是對人的社會性的自我約束和心理約束意識。
不同的社會可以有不同的道德標准,但是任何一個社會的道德標准都是以維護社會的正常運轉秩序為目的。
對道德的維護,實際上就是對人的社會性的維護。需要從宗教、教育和國家機器的作用多方面來實現。
(一)道德是人類社會生活中所特有的,由經濟關系決定的,依靠社會輿論、傳統習慣和人們的內心信念來維系的,並以善惡進行評價的原則規范、心理意識和行為活動的總和。
道德是社會物質條件的反映,是由一定的社會經濟基礎所決定的一種社會意識形態。社會經濟基礎的性質決定各種社會道德的性質,有什麼樣的經濟基礎,就有什麼樣的社會道德。而在社會經濟關系中居於統治地位的階級,其道德也必然居於統治地位。社會經濟基礎的變化,又必然引起社會道德的變化。可以說,利益是道德的基礎。
起源問題非常復雜。馬克思主義認為,道德是社會關系的產物,
只有發生個人利益與他人利益和整體利益關系,而且人們自覺意識到這種關系時,才會出現道德問題。
道德得以產生的客觀條件和主觀條件是人類通過勞動形成的。
道德的特徵及其作用特徵:
1.把握世界方法的特殊性。
2.實施手段的特殊性。
3.主要是以個人為主體來認識和調節個人與他人,個人與集體之間的利益關系的。
4.道德具有特殊的穩定性。
5.判斷對象的特殊性
6.調節范圍的廣泛性。
(二)在中國哲學史上,「道德」指「道」與「德」的關系。孔子主張:「志於道,據於德。」(《論語·述而》)這里的「道」指理想的人格或社會圖景,「德」指立身根據和行為准則。因儒家以仁義為道德的重要內容,故也以仁義道德並稱。《老子》中的「道」指事物運動變化所必須遵循的普遍規律或萬物的本體。「德」和「得」意義相近,指具體事物從「道」所得的特殊規律或特殊性質;對於「道」的認識修養有得於己,亦稱為「德」。《老子·五十一章》:「道生之,德畜之……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認為「道」和「德」雖尊貴,卻不是什麽主宰(「命」),而是一切任其自然的。韓非認為:「德者道之功」,把「德」釋為道的功用。北宋張載提出:「德,其體;道,其用,一於氣而已。」(《正蒙·神化》)認為「德」是氣之體,「道」是氣之用。
老子所寫的《道德經》受全世界推崇,是相當出色的一部著作!
(三)合乎道德。例:這是不道德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