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商事立法理念

商事立法理念

發布時間: 2022-04-30 23:03:16

⑴ 商事行為的我國商行為立法模式的理論評價及可行選擇

(一)民法現代化與民商合一商行為立法模式
近代民法源於古羅馬市民法,而近代商法則濫觴於中世紀商人法。因此,二者產生的時代和場域不同,之間的區別也較為明顯。然而,隨著民法現代化進程的推進,這種涇渭分明的格局被打破。民法的現代化其實就是民法的商法化,其根源在於民事社會的商事化。為了因應發展了的社會關系,民法從近代開始就逐漸吸收商法的規則,以更好地發揮對發展了的民事交易的規范作用。比如,締約過失本來起源於商事交易,因為商人在締約過程中有交易成本的付出和機會利益的期望,而對於民事人而言,這些成本和利益可以忽略不計。但問題是,民法很早將該制度整合進民法典中並加以明確規定,後來的商事交易反過來還要「借用」民法的規定。近代以來民商分立立法模式國家之所以改采民商合一立法模式,在很大程度上也是源於民法現代化進程的推進。而民法商法化的主要發生領域就是契約關系,因此,有學者預言,在現代社會,幾乎不再有什麼規定對商事債與民事債區別對待。各國的債法往往會採用與商事法共同的原理,共同規范交易活動,其有關規定也多體現營利思想。這也就是瑞士將商法的內容統合進債法的主要原因。
民法商法化使得發展後的民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釋商事交易,而民商合一立法模式的採行,使得商事交易規則被納入民法典中進行規范。但民法的商法化並不是在否定民法的獨立性,而是說民法受到了商法更多的影響,而顯示出與時俱進的狀態。日本學者將民法的商法化形象地理解為「民商法在移動其界限的同時也繼續共存」。商法規范放入民法典中依然屬於商法規范,並不僅因為其所處法典位置而影響其性質。
近代以來,商事行為規則一方面有融入民法的趨勢,但另一方面卻也有遠離民事行為的傾向,比如,商自然人可以適用作為意思表示的法律行為,但到了公司那裡,商事交易基本上表現為一種程序化交易,公司與合夥主要由代表人從事活動,那麼傳統的意思表示是否還能解釋公司從事的交易行為也值得反思。
(二)割裂民商關系的民商分立商行為立法模式
關於民商分立立法模式,主要分為絕對意義上的民商分立模式和相對意義上的民商分立模式。前者主要指在民法典之外,另行制定商法典。後者是指在民法典之外,不制定商法典,但制定單行的調整商事關系的基礎性和原則性規則,這個單行規則加上其它如公司法、票據法等單行部門法,共同構築商事法律體系。
絕對意義上的民商分立國家,商事糾紛依然離不開民事規范的支持。在德國,「商法規范在解決案例中很少單獨適用,而往往是和民法規范的所有原則相結合的。」在日本,關於營業轉讓,商法典幾乎沒有規定該種合同的內容,而只是規定了轉讓人的債務承繼方面的問題,即受讓人繼續使用轉讓人的商號時,即使是該營業發生的債務受讓人不繼受的情形,受讓人也要承擔清償債務的責任。這就是一種民法和商法之間通過配合來對商事交易進行規范的表現。因為,關於營業轉讓的合同訂立及其內容等問題,就可以適用民法中買賣合同的有關規定,但關於債務繼承這個特殊問題,可以在商法中進行規定。所以,即使在有商法典的國家。
相對意義上的民商分立是我國學者的獨創。其做法就是借鑒《民法通則》的經驗,制定調整商事關系的共同性規則,即「商法通則」。但「商法通則」的頒布能否解決商事關系包括商行為的適用問題,值得懷疑。關於商事行為,商法通則的規定肯定會較為原則,缺乏更為具體的操作規則,對某些特定商事行為的適用必然會依賴民法關於相似民事行為的規定。比如我國已有的一般性商事法規文本《深圳經濟特區商事條例》在第5條第3款規定了商行為:「本條例所稱商行為,是指商人從事的生產經營、商品批發及零售、科技開發和為他人提供咨詢及其它服務的行為。」這種籠統和抽象的立法規定對法院解決商事糾紛可以說沒有任何幫助,法官最後還是要比照民法來進行定性,然後尋找其特殊的規定,加以適用。從某種角度而言,由於「商法通則」的原則性立法使得商事行為缺乏適用的前提,同時又要藉助於民法關於民事行為的有關規定,反而會助長司法界的「商法無用論」情緒。
縱觀各國的立法歷史和現狀,民商分立從來就不是絕對的,為了立法的簡約和技術銜接,商法往往將其與民法之間的交叉規定放在民法里,自己只規定不同於民法的特殊性問題。比如《德國商法典》關於買賣只有寥寥9條,在很大程度上還是要依賴民法關於買賣的規定,使得商事買賣關系以適用民事買賣規則為前提。因此,我們不應該關注商法規則放在哪裡,而是要關注哪些是商法規則,即使它們被「放進了」民法典里。不僅要知道哪些商法規則被放入民法典之中,而且還要知道有些已經被商法化了的「民法規則」其實也就是商法規則。
(三)「有合有分」的商事行為立法模式是未來的可行選擇
基於民法商法化和立法技術等一些現實原因,商事行為和民事行為制度開始出現融合的趨向,民法和商法之間的對立也逐漸淡化。德國有學者甚至認為商法的內容在本質上和民法沒有不同。但是,商事行為要被完全納入到民法之中似乎也難以實現。日本目前正值民法典修訂階段,有民法學者考慮乘此良機將商事行為納入到民法典之中。但國內學者的討論結果是:即使有一些商事行為可以被納入民法典中,但如批發商、中介商、運輸商等作為經營活動的交易類型,還是不可能納入民法來進行規定。
尤其需要注意的是,近十數年來,在全球范圍內,基於融資而產生的資本證券化、金融商品交易、連動性債權等現代資本交易行為在商事行為體系中的重要性逐漸增強,這些行為與傳統的民事行為甚至商事行為之間的差異巨大。雖然這些行為的基礎依然是買賣契約,但是,與傳統買賣契約比較起來,卻具有兩個與眾不同之處:一是這些交易的風險過大,對於其技術要求也甚高;二是投資者眾多,遠遠超越了傳統民事交易和商事交易的「一對一」交易方式。這就使得在該領域出現了新的規范觀念:一是行政管制的經濟法因素進入;二是金融消費者保護的社會法理念產生。這些交易雖然在本質上與民事買賣契約沒有不同,但由於例外規則越來越多,以至於人們已經忽視了它們的買賣契約基礎,這時就沒有必要將其統合入傳統的民事契約規則中來。
對於民商關系不能僅停留在描述性關系之上,既不能簡單地認為二者高度同一,也不得簡單地認為二者高度不同。交易的本質是相同的,這並不因為民事交易和商事交易而有所差別,只是在本質相同的交易基礎上處理方法往往出現差別。關於商法和民法的關系,有學者將其比作寄居蟹與空螺殼的關系,認為二者之間:「既有共享的空間,相互的利用,看似一體,實際上是兩個不同的個體。」這個比喻非常恰當,可以作為我國未來推行「有分有合」即下文所討論的「多元化立法模式」合理性的一個注腳。在商事行為立法方面實行「有合有分」的民商立法體例,即民法典與單行法並列制,不僅不會消弱商法的獨立性,反而能促使我們更好地研究商法和民法的關系,從實質上而非形式上構建現代商法制度體系。

⑵ 商法的基本原則是什麼

商法原則主要有:(1)強化商事組織原則;(2)維護交易安全的原則;(3)促進交易迅捷的原則;(4)交易公平的原則。

商事法的基本原則,是指反映一國商事法律的基本宗旨,對於商事關系具有普遍性適用意義或司法指導意義,對於統一的商法規則體系具有統領作用的某些基本法律規則。

這些原則是:

(1)強化商事組織原則

(2)維護交易公平原則,從兩個方面體現,一個是商事交易主體的地位平等,一個是誠實信用。

(3) 促進交易迅捷原則,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1 交易簡便,2 短期時效,3 定型化交易規則。

(4)維護交易安全原則。

拓展資料

商法的基本原則是商法具體規則與抽象的商法價值的交匯點,是現代商法性質的集中體現。對於商法的基本原則,我國商學界的學者們眾說紛紜,還沒有形成統一的觀點。

目前在我國主要有四種觀點:一是「二原則說」,代表人物主要有李玉泉、何紹軍;二是「三原則說」,代表人物主要是黎燕;三是「四原則說」,代表人物主要是覃有士;四是「五原則說」,代表人物主要是董安生。

雖然他們對商法基本原則的概括層面不同,但是他們的學說都體現了商法的基本價值觀念、綜合反映了商法的宗旨和任務。尤其是他們在「維護交易安全」這一基本原則上達成了高度的一致,說明了維護交易安全原則在商法基本原則體系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商法中確立維護交易安全原則的依據。現代商事活動,隨著交易標的額的增大、交易手段的復雜、交易周期的加快、交易范圍的擴大,交易風險日益加大。

為了增強商事主體的安全感、調動人們從事交易活動的積極性,維護交易安全便構成了商法的基本原則。維護交易安全就是要減少和消除商事交易活動中的不安全因素,確保交易行為的法律效用和法律後果的可預見性。

⑶ 商法的特徵

具有調整行為的營利性特徵,又具有商主體嚴格法定等原則。

商法是指調整商事交易主體在其商行為中所形成的法律關系,即商事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商法的調整對象是商事關系。

在我國,商人主要包括:

(1)個體工商戶和個人獨資企業;

(2)合夥企業:與獨資公司相對,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自然人通過訂立合夥協議,共同出資經營、共負盈虧、共擔風險的企業組織形式。

(3)公司和其他形式的企業法人;

(4)聯營企業:聯營企業(Associated Enterprises) 指兩個及兩個以上相同或不同所有制性質的企業法人或事業單位法人,按自願、平等、互利的原則,共同投資組成的經濟組織。

(5)外商投資企業: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的規定,在中國境內設立的,由中國投資者和外國投資者共同投資或者僅由外國投資者投資的企業。

(3)商事立法理念擴展閱讀

商行為的規制原則主要有三種:

(1)主觀主義原則。主觀主義原則的立法理念是以商人概念為出發點,在此基礎上推導出商行為的具體形態,並以列舉的方式揭示出商行為的范圍。大陸法系國家採用主觀主義立法原則的主要有義大利,德國,瑞士等國。

(2)客觀主義原則。客觀主義原則的立法理念是以行為的客觀性作為出發點來確定商事行為。《法國商法典》創造了這一原則,而《西班牙商法典》則繼承和發展了這一原則。

(3)折中主義原則。折中主義原則的立法理念是在主觀主義原則和客觀主義原則基礎上,依據行為的客觀性和商人的經營方法兩個標准來確定是否屬於商行為。日本現行商法典和法國修改後的商典法採取該立法原則。

⑷ 商事法律的制度是什麼

商事行為法律制度是商法中的重要分支,它是規范和引導商事行為的規則。我國的商事行為法律制度主要由企業直接融資的法律規則、間接融資的法律規則、預防和分散商業風險的法律規則、票據與票據交換的法律規則以及海上運輸法律規則構成。除由於我國實行「民商合一」立法體制,一些重要的商事行為法律規范含於民事法律(如合同法)之中外,主要的商事法律制度有:

1.證券法律制度

1998年12月29日制定的證券法全面規定了證券發行與證券交易,目的在於保護投資者利益,維護社會經濟秩序和社會公共利益。為了達到這一目的,我國證券法實行一系列重要原則,包括:證券的發行、交易活動,實行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證券發行、交易的當事人地位平等,遵守自願、有償、誠實信用的原則;證券業和銀行業、信託業、保險業分業經營、分業管理的原則;對全國證券市場的統一監管與證券業協會的自律性管理相結合的原則。證券法對證券的發行、交易,上市公司收購,證券交易所,證券公司,證券業協會和證券監督管理機構等作出了較詳細的規定。

依照我國證券法規定,公開發行證券,必須符合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條件,並依法報經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或者國務院授權的部門核准或者審批。公開發行股票,必須依照公司法規定的條件,報經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核准;發行公司債券,也必須依照公司法規定的條件,報經國務院授權的部門審批。證券交易當事人依法買賣的證券,必須是依法發行並交付的證券。非依法發行的證券,不得交易。依法發行的股票、公司債券及其他證券,法律對其轉讓期限有限制性規定的,在限定的期限內,不得買賣。經依法核準的上市交易的股票、公司債券及其他證券,應當在證券交易所掛牌交易。所有證券交易均以現貨進行交易。

證券法還規定了上市公司的信息公開義務。發行公司股票、債券、應當公告招股說明書、公司債券募集辦法。公司發行新股或者公司債券的,應當公告財務會計報告。上市公司發生可能對該公司股票交易價格產生較大影響,而投資者尚未得知的重大事件時,上市公司應當立即將有關該重大事件的情況向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和證券交易所提交臨時報告,並公告說明事件的實質。公司披露的信息必須真實、准確、完整,不得有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重大遺漏。這樣做,可以為保護投資者的利益和實現公正交易創造條件。

2.票據法律制度

1995年5月10日頒布的票據法, 是我國第一個全面規定票據事項的法律。它的宗旨是規范票據行為,保障票據活動中當事人的合法權益,維護社會經濟秩序。歷來,票據立法體制有「分離主義」和「包括主義」之別。票據立法的「分離主義」是指將匯票、本票歸於一項立法,將支票歸於另一項立法;票據立法的「包括主義」是將匯票、本票、支票合於一項立法。我國票據法屬於「包括主義」的立法,其特點是採用匯票、本票、支票三票合一的編纂體制,即以匯票為主,將匯票、本票、支票的出票、背書、承兌、保證、付款等規則統一規定於票據法之中。票據是出票人依照法律規定簽發的、約定自己或委託他人在見票時或指定日期無條件支付確定的金額給收款人或持票人的有價證券。票據有多種功能,包括支付功能、匯兌功能、信用功能、抵銷債務和融資的功能。因此,票據交換是加速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但是,在計劃經濟體制下,票據僅作為支付、匯兌手段。票據法的頒布和實施,為票據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充分發揮它的各種功能創造了條件。

3.保險法律制度

保險有商業保險和社會保險兩種。1995年6月30 日頒布的保險法是規范商業保險的基本法,對保險合同、保險公司、保險經營規則、保險業的監督管理、保險代理人和保險經紀人等作出了具體的規定。保險法通過對保險關系和保險業管理關系的調整,充分發揮保險作為經濟補償制度的功能,分散危險、消化損失,確保經濟和社會的安定。我國保險法主要實行下列原則:第一,財產保險業務和人身保險業務分業經營的原則,即同一個保險人不得同時兼營財產保險業務和人身保險業務。第二,保險利益原則。所謂保險利益,是指投保人對保險標的具有的法律上承認的利益。投保人對保險標的應當具有保險利益。否則,保險合同無效。保險利益原則的目的在於,限制損害填補的適用,避免賭博行為和防範道德危險。在人身保險中,則還在於維護被保險人的人身安全。第三,有利於弱者的原則。保險法實行保險合同法定解除權制度,除保險法另有規定或者保險合同另有約定外,保險合同成立後,投保人可以解除保險合同;除保險法另有規定或者保險合同另有約定外,保險合同成立後,保險人不得解除保險合同。同時,對於保險合同條款,保險人與投保人、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有爭議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應當作出有利於被保險人和受益人的解釋。第四,保險公司穩健、安全運營的原則。保險公司的經營涉及千家萬戶,必須作到穩健、安全運營。適應其需要,保險法規定了保險准備金提取制度、償付能力維持制度、資金運用制度等。

4.海商法律制度

海商法律制度是調整海上運輸關系和船舶關系的商事法律制度。我國1992年11月7日頒布的海商法是第一部規定海商制度的法律, 它是我國海商法律制度的集中體現。該法系統規定的船舶、船員、海上貨物運輸合同、海上旅客運輸合同、船舶租用合同、海上拖船合同、船舶碰撞、海難救助、共同海損和海事賠償責任限制,為調整海商關系、解決海事糾紛提供了重要的依據。

海商法是國內法,但由於海上運輸具有較強的國際性,因而各國在制定海商法時不得不參照國際立法和國際慣例,以求得國際海上運輸法律規則的相對統一。我國的海商法是第一部大量將國際公約的規定引入國內立法的法律。其中,有些部分將公約的實質性條款全部引入,有些部分有選擇地吸收。海商法還引入了國際慣例,諸如共同海損的確定、分攤和理算,均採用了國際慣例。由於海商法吸收了當前國際立法、國際慣例和國際海運實踐的最新成就,受到國際海商法學界和實務界的好評,被人們認為是同國際社會接軌最好的一部法律。

⑸ 商法的法律介紹

1 商法的調整對象
商法是指調整商事交易主體在其商行為中所形成的法律關系,即商事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商法的調整對象是商事關系。
2.商事關系
指一定社會中通過市場經營活動而形成的社會關系,主要包括商事組織關系和商事交易關系。
(組織法和行為法的結合,就是商法)。
3.商事關系的主要標志是商人和商行為。
商人,是以自己名義實施商行為並以此為常業的人,在我國,商人主要包括
(1)個體工商戶和個人獨資企業;
(2)合夥企業:與獨資公司相對,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自然人通過訂立合夥協議,共同出資經營、共負盈虧、共擔風險的企業組織形式。
(3)公司和其他形式的企業法人;
(4)聯營企業:聯營企業(Associated Enterprises) 指兩個及兩個以上相同或不同所有制性質的企業法人或事業單位法人,按自願、平等、互利的原則,共同投資組成的經濟組織。
(5)外商投資企業: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的規定,在中國境內設立的,由中國投資者和外國投資者共同投資或者僅由外國投資者投資的企業。
商行為,大陸法系學者一般認為是指以營利性營業為目的而從事的各種表意行為。其規制原則主要有三種:
(1)主觀主義原則。主觀主義原則的立法理念是以商人概念為出發點,在此基礎上推導出商行為的具體形態,並以列舉的方式揭示出商行為的范圍。大陸法系國家採用主觀主義立法原則的主要有義大利,德國,瑞士等國。
(2)客觀主義原則。客觀主義原則的立法理念是以行為的客觀性作為出發點來確定商事行為。《法國商法典》創造了這一原則,而《西班牙商法典》則繼承和發展了這一原則。
(3)折中主義原則。折中主義原則的立法理念是在主觀主義原則和客觀主義原則基礎上,依據行為的客觀性和商人的經營方法兩個標准來確定是否屬於商行為。日本現行商法典和法國修改後的商典法採取該立法原則。
4.形式的商法和實質的商法
我國沒有形式的商法,但存在實質的商法,主要表現為大量的商事單行法,公司法、證券法、票據法、保險法等。
5.商法與民法、經濟法既有緊密聯系,也有一定區別。
簡單而言,民法是一般法,商法是特別法,民法對商法具有領導指導的意義,而商法對民法具有補充、變更、限制的作用。商法與經濟法的區別主要在於商法以當事人意識自治為主導性原則,經濟法則強調國家意志和政府職能的介入,並以國家政策為主導。 商法的一般原則是市場經濟的客觀要求,在法律上的反映。現代商法主要有四大基本原則。
一 強化企業組織
1.提高企業素質。主要依靠兩套法律機制,一是,企業融資和確保企業財產基礎的法律機制,
如公司法上的有限責任、資本三原則。二是,實現企業優勝劣汰和實現資產優化組合的法律機制,如破產、重整、兼並制度。
2.完善企業結構。包括完善企業內部的治理結構(主要是合理分配投資者和經營者的權利)和協調企業內部關系(主要保護職工利益,加強職工民主管理)。
二 提高經濟效益 即 :降低交易成本,提高經營收益。商法的這一原則主要體現在保護產權、維護信用、促使交易便捷三個方面。
1.商法保護產權,主要體現在界定產權(明晰產權)和維護其權威上;包括在產權受侵害時,給予及時、充分的救濟。
2.信用的核心是信任。信任就意味著可以低成本地進行交易,從而提高經濟效率。破產法對維護信用有積極的作用。
3交易便捷可以節約時間成本。為此,商法提供了不少制度支持。如商事交易的技術化(定型化),大量運用默示行為、證明形式自由、時效短促、商事促裁等。
三 維護交易公平
就是要維護市場的正常秩序,主要體現為平等原則和誠信原則。例如,信息披露制度、一股一權原則、禁止內幕交易等,體現了平等原則。董事對公司的忠實義務、投保人的如實告知義務等,體現了誠信原則。
四 保障交易安全 商法為此提供的制度主要有:
1.強行主義;
2.公示原則;
3.外觀法則(客觀主義);
4.嚴格責任;
5.保護善意買受人(第三人)。 1.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
(1993年12月29日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五次會議通過根據1999年12月25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三次會議《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的決定》第一次修正根據2004年8月28日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一次會議《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的決定》第二次修正 2005年10月27日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八次會議修訂)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登記管理條例
(1994年6月24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156號發布 根據2005年12月18日《國務院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登記管理條例)的決定》修訂)
2.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夥企業法
(1997年2月23日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四次會議通過2006年8月27日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三次會議修訂)
3.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獨資企業法
(1999年8月30目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一次會議通過 1999年8月30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20號公布自2000年1 月1日起施行)
4.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
(1979年7月1日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通過 根據1990年4月4日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的決定》修正根據2001年3月15目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的決定》第二次修正)
5.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作經營企業法
(1988年4月13日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通過根據2000 年10月31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八次會議《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作經營企業法)的決定》修正)
6.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企業法
(1986年4月12日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通過 根據2000年10月31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八次會議《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企業法)的決定》修正)
7.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破產法
(2006年8月27日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三次會議通過2006年8月27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54號公布自2007年6月1日起施行)
8.中華人民共和國票據法
(1995年5月10日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三次會議通過根據2004年8月28日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一次會議《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票據法)的決定》修正)
9 、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
(1995年6月30日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四次會議通過 根據2002年10月28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次會議《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的決定》修正)
10.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商法
(1992年11月7日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八次會議通過 1992年11月7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64號公布自1993年7月1日起施行)

⑹ 商法原則是指

法律分析:商法原則主要有:(1)強化商事組織原則;(2)維護交易安全的原則;(3)促進交易迅捷的原則;(4)交易公平的原則。

商事法的基本原則,是指反映一國商事法律的基本宗旨,對於商事關系具有普遍性適用意義或司法指導意義,對於統一的商法規則體系具有統領作用的某些基本法律規則。

這些原則是:

(1)強化商事組織原則

(2)維護交易公平原則,從兩個方面體現,一個是商事交易主體的地位平等,一個是誠實信用。

(3) 促進交易迅捷原則,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1 交易簡便,2 短期時效,3 定型化交易規則。

(4)維護交易安全原則。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法》

1.商法的調整對象

商法是指調整商事交易主體在其商行為中所形成的法律關系,即商事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商法的調整對象是商事關系。

2.商事關系

指一定社會中通過市場經營活動而形成的社會關系,主要包括商事組織關系和商事交易關系。

(組織法和行為法的結合,就是商法。)

3.商事關系的主要標志是商人和商行為

商人,是以自己名義實施商行為並以此為常業的人,在我國,商人主要包括:

(1)個體工商戶和個人獨資企業;

(2)合夥企業:與獨資公司相對,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自然人通過訂立合夥協議,共同出資經營、共負盈虧、共擔風險的企業組織形式。

(3)公司和其他形式的企業法人;

(4)聯營企業:聯營企業(Associated Enterprises)指兩個及兩個以上相同或不同所有制性質的企業法人或事業單位法人,按自願、平等、互利的原則,共同投資組成的經濟組織。

(5)外商投資企業: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的規定,在中國境內設立的,由中國投資者和外國投資者共同投資或者僅由外國投資者投資的企業。

商行為,大陸法系學者一般認為是指以營利性營業為目的而從事的各種表意行為。其規制原則主要有三種:

(1)主觀主義原則。主觀主義原則的立法理念是以商人概念為出發點,在此基礎上推導出商行為的具體形態,並以列舉的方式揭示出商行為的范圍。大陸法系國家採用主觀主義立法原則的主要有義大利、德國、瑞士等國。

(2)客觀主義原則。客觀主義原則的立法理念是以行為的客觀性作為出發點來確定商事行為。《法國商法典》創造了這一原則,而《西班牙商法典》則繼承和發展了這一原則。

(3)折中主義原則。折中主義原則的立法理念是在主觀主義原則和客觀主義原則基礎上,依據行為的客觀性和商人的經營方法兩個標准來確定是否屬於商行為。日本現行商法典和法國修改後的商典法採取該立法原則。

⑺ 我國商事立法採用的什麼模式,為什麼要採用這種立法模式

實質商法主來義的民商合源一。
只制定一部民法典來規范民商事法律關系的基本內容和原則、原理,沒有形式意義上的商法典,只存在實質意義上的商法,即對於傳統和現代具體的商事法律關系另行制定商事單行法加以規制,是一種非完全意義上的民商合一。我國大陸與台灣地區採用了這種立法模式。此種立法模式通常被學者們視為民商合一的模式,並被歸納到民商合一的體例之中,

⑻ 法制史清末商事立法的特點

清末商事立法特點
1.以「模範列強」、「博稽中外」的立法原則
2.在法典編纂結構和立法技術上,它充分體現照顧商事活動的簡便性及敏捷性的要求,以寬為主。在吸收各國商法和中國大量商事習慣的基礎上,採取了與商為便的一系列規定。在客觀上有利於鼓勵私人投資近代企業,促進資本主義的發展。
3.帶有傳統社會封建殘余和半殖民地法律的烙印

⑼ 商法的基本原則有哪些

商法基本原則如下:

(1)強化商事組織原則。強化商事組織原則要求提高企業素質和完善企業結構。我國軍工企業在改革中存在著很多障礙。於是針對我國的國情,借鑒國外發達國家的經驗,我國應遵循強化商事組織原則。

(2)維護交易公平原則。從兩個方面體現,一個是商事交易主體的地位平等,一個是誠實信用。

(3)促進交易迅捷原則。主要體現交易簡便,短期時效,定型化交易規則三個方面。

(4)維護交易安全原則。維護交易安全原則在商法基本原則體系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9)商事立法理念擴展閱讀:

商法的一般原則是市場經濟的客觀要求,在法律上的反映。

一、強化企業組織。

1、提高企業素質。主要依靠兩套法律機制,一是企業融資和確保企業財產基礎的法律機制,二是實現企業優勝劣汰和實現資產優化組合的法律機制,如破產、重整、兼並制度。

2、完善企業結構。包括完善企業內部的治理結構和協調企業內部關系。

二、提高經濟效益。

1、商法保護產權,主要體現在界定產權和維護其權威上,包括在產權受侵害時,給予及時,充分的救濟。

2、信用的核心是信任。信任就意味著可以低成本地進行交易,從而提高經濟效率。破產法對維護信用有積極的作用。

三、維護交易公平。

就是要維護市場的正常秩序,主要體現為平等原則和誠信原則。例如,信息披露制度、一股一權原則、禁止內幕交易等,體現了平等原則。董事對公司的忠實義務、投保人的如實告知義務等,體現了誠信原則。

四、保障交易安全。

⑽ 1、商法具有哪些法律特徵2、商法的基本原則有哪些

一、商法的特徵
(一)兼容性(復合性):1.私法與公法的兼容,2.任意法與強製法的兼容,3.組織內法與行為容法的兼容。
(二)調整對象的營利性:商法中的一些重要制度的構造、重要規則德確立,都必須考慮營利性特徵。盡量減少交易成本和制度成本。

(三)商法規范有較強的技術性
(四)商法的國際性:1、商行為本身是一種跨國界的活動;2、商法產生之初具有國際性;3、商法的技術性4、大量的國際條約和國際商事組織的出現

二、商法的基本原則
(一)效益原則l源於商人和商行為的營利性
體現:在制度上減少加以成本和實現迅捷交易。如,短時時效、格式合同、權利的證券化等

(二)公平交易原則l源於民法,又有所發展
體現:注重機會公平、結果公平
(三)主體法定原則l商主體的創設、維持及解散需嚴格遵守法定條件和程序。
(四)維護交易安全原則l強調誠實信用、公示主義、外觀主義、行為獨立、以及嚴格責任,並建立風險分散機制

(五)業自由原則。在不違反法律和社會良俗的前提下。l商事結社自由l商事經營自由

熱點內容
執行司法解釋2015 發布:2025-01-12 10:47:32 瀏覽:521
青少年網路法治知識 發布:2025-01-12 10:29:31 瀏覽:95
程序道德性 發布:2025-01-12 10:24:37 瀏覽:253
產品銷售者責任糾紛的法律問題 發布:2025-01-12 09:17:13 瀏覽:872
開放大學勞動與社會保障法 發布:2025-01-12 09:17:13 瀏覽:261
根據突發公共衛生應急條例 發布:2025-01-12 08:39:18 瀏覽:523
法學會研究課題 發布:2025-01-12 08:30:37 瀏覽:90
最新勞動法工傷界定 發布:2025-01-12 08:24:57 瀏覽:816
無錫市蠡湖景區條例 發布:2025-01-12 08:12:04 瀏覽:288
公司工作股東承擔公司法律責任嗎 發布:2025-01-12 07:52:31 瀏覽: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