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唐朝的立法活動

唐朝的立法活動

發布時間: 2022-05-01 15:02:08

① 論述唐朝的主要立法成就

約法十二條:是唐高祖李淵在公元617年佔領長安之後,在劉邦約法三章的影響下制定的,其內容有:殺人、強盜、開小差、叛逆者處死刑。

新格五十三條:是唐高祖李淵在武德二年(公元619年)制定的,是唐朝立法的開端,其內容不可詳考。

《武德律》:唐高祖李淵命大臣以隋開皇律為藍本制定,共有十二篇500條,與開皇律相比有兩點不同:1)加入了五十三條新格的內容,2)將開皇律中的三流各增加1000里,並把配役的年限統一改為一年。

《貞觀律》:唐太宗李世民命大臣根據《武德律》制定的,在貞觀11年,即公元637年頒行,與《武德律》不同點在與:1)增加加役流,以減少死刑,2)反逆中的惡言犯法者的親屬,不再處死,以縮小緣坐處死的范圍,3)全面的規定了刑法原則、刑罰制度和罪名。所以貞觀律很有建樹,確立了唐律的體例,是唐律定型化的標志。

《永徽律》和《永徽律疏》:唐高宗李治命大臣根據貞觀律制定,於永徽二年(公元651年)頒行,永徽四年又頒行《永徽律疏》,即對永徽律的解釋,與《永徽律》有同等的法律效力。後世把唐律和以《永徽律疏》為基礎的法律解釋叫做《唐律疏議》,其中記載的唐律是中國保存最完整的法律。

《開元律》和《開元律疏》:是唐玄宗李隆基命大臣制定的,於開元25年,公元737年頒行,內容基本上沿襲永徽律和永徽律疏.

《唐六典》:共三十卷,編定於開元年間,是中國保存至今的最早、最完整的一部行政法典。

《大中刑法統類》:又叫做《大中刑律統類》,是唐宣宗命大臣張戣制定,共十二卷,121門,刑法統類,簡稱為刑統,這種法律形式是把律以及刑事方面的敕令格式分門別類合編在一起的法典。

② 唐朝的主要法律形式有哪四種

唐朝的主要法律形式是律、令、格、式四種,構成了唐代前期立法的整體,它們處理著國家社會生活中各個方面的問題。

(一)律

據《唐六典》的解釋:「律以正刑定罪」,主要是刑事鎮壓的法律條文,其中也包括民法婚姻法訴訟法的規范,涉及的領域和所調整的內容極為廣泛,幾乎囊括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律作為國家的基本法典,具有較大的穩定性和確定性。

(二)令

據《唐六典》的解釋:「令以設范立制」,是國家的組織制度方面的有關規定,涉及范圍比較廣泛。一般偏重於某個領域中的有關事務,如戶令、獄官令等。

(三)格

據《唐六典》的解釋:「格以禁違止邪」,是皇帝臨時頒布的各種單行敕令、指示的匯編,主要是皇帝針對某一事項制定的,內容具體、龐雜,效力最高,是法律法令的重要來源。

(四)式

據《唐六典》的解釋:「式以軌物程事」,是國家機關的公文程式和行政活動的細則,具有行政法規的性質。

唐朝創制的多種法律形式,標志著我國封建法律制度的系統化和周密性。統治者通過律、令、格、式四種法律形式,把各個方面的社會關系都納入法律調整的范圍以內。

③ 唐朝的法律是什麼

唐代法律的總稱。主要是《永徽律》,還包括《武德律》、《貞觀律》等法典。
《武德律》是唐高祖時以《開皇律》為藍本所制訂的法典,共十二篇五百條,內容與《開皇律》基本相同,於武德七年(公元624年)頒行。
《貞觀律》是唐太宗命房玄齡、裴弘獻等人根據《武德律》編撰的法典,共十二篇五百條,於貞觀十一年(公元637年)頒行。
《永徽律》是唐高祖命長孫無忌等人根據《武德律》和《貞觀律》編撰的法典,共二十篇,五百零二條,篇名依次為名例、衛禁、職制、戶婚、廄庫、擅興、賊盜、斗訟、詐偽、雜、捕亡、斷獄等,於永徽二年(公元651年)頒行。《永徽律》以保護封建土地所有制,維護封建宗法制度,加強皇帝的權力,統治和鎮壓農民為主要內容,是中國現存最完備的一部封建法典,全文保存在《唐律疏議》中。
唐朝的主要立法有:
(1)武德時期的《武德律》、《武德令》、《武德式》。
(2)貞觀時期的《貞觀律》、《貞觀令》、《貞觀格》、《貞觀式》。
(3)庸徽時期的《庸徽律》、《庸徽律疏》。
(4)開元時期的《開元律》、《大唐六典》。
(5)大中時期的《大中刑律統類》。
在封建社會,法律是維護封建秩序、維持封建禮教和對人民進行鎮壓的工具。根據這種原則制定的《唐律》,首先把謀反、某大逆、謀叛等定為「十惡」罪,犯者不得赦、減或贖免。其次,保護封建土地所有權,嚴禁妄認、盜賣、盜耕公私田。再次,竭力維護各種封建性的等級特權,皇族、官僚、富人犯法可以通過各種方式減刑或免刑,奴婢、部曲犯法則比「凡人」加等論罪。《唐律》還起調整統治階級內部各集團之間、各成員之間的關系,以及保證統治機構正常運行的作用。
《唐律》是傳世的中國古代最早、最完整的一部法典。它對亞洲許多國家產生過顯著影響。

④ 唐太宗對百姓以教化為主,在刑罰上做了怎樣的調整

為了管理國家,唐太宗主持制定了《貞觀律》,明確了賞罰制度,加強了法制建設,長孫無忌又和其他人為其作注,這就是後來所說的《唐律疏議》,成為封建社會成就最高的法典,而且一直保存下來。除律外,還有令、格、式,法製成了完整的體系。令是規定國家各種制度的法典基本上包括了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的各個方面。格也相當於律,是皇帝對國家機關或個人因時因事而頒行的詔書匯編。式則是國家機關經常和廣泛適用的辦事細則和公文程式。令、格、從積極的方面來規定國家機關和官民人等應當遵守的制度,而律則從消極方面規定違反令、格、式以及其他一切犯罪的刑罰制裁。四種法律形式互相協調,體現了唐朝立法技術的高度成就。

唐太宗還設立了死刑覆奏制度,以示對人命的重視。在京城要在兩日內五次覆奏,在各州要三覆奏。這種制度的建立有個慘痛的教訓,就是錯殺了大臣張蘊古,唐太宗後悔不已。因此決定設立這項制度,同時為了防止和嚴懲誣告行為,還規定誣告者要「反坐」,即誣告他人什麼罪名,就用這種罪名懲罰誣告人。

⑤ 唐初的立法思想包括哪些

唐初的統治者認真地總結並吸取了暴政亡隋的歷史教訓,得出了封建政權生死存亡的關鍵在於人心向背,提出了「為君之道,必須先存百姓」的道理。在這種思想的指導下,又提出了「安人寧國」的治國方針,其基本要點就是減輕對人民的剝削與壓迫,緩和階級矛盾,保證老百姓在喪亂之後得到休養生息,重建家園。

為了貫徹「安人寧國」的治國方針,唐初的統治者除了在經濟、政治領域里進行一系列重大改革以外,還積極地修訂法律,改革法律制度。從《唐律疏議》及唐初所制定的一系列律、令、格、式來看,唐初統治集團立法的指導思想有以下幾點:

(一)奉行禮刑並用、德主刑輔的思想

禮刑並用的思想在中國古代由來已久,經過兩漢的充實和發展,至唐代達到了一個新的階段,在立法和司法中貫徹禮刑並用、德主刑輔的法律思想。

唐初在如何確定治國方略時,曾在李世民主持下進行過激烈的辨論,以封德彝為首的一些人主張「以威刑肅天下」,以魏徵為首的一些人則主張以仁義治天下,魏徵等人認為「仁義,禮之本也;刑罰,理之末也」。李世民基本上採納了魏徵的意見,因為他看到隋文帝「不說儒術,專任刑名」,常因小過定以重罪的流弊,特別是隋煬帝「益肆淫刑」,召致「敗亡亦促」的悲劇。他用許多筆墨論證禮與法的本、用關系,以及二者的統一性,主張以德治為本,並不意味著放棄刑法。

這樣,唐初綜合了漢以來運用禮、刑進行統治的經驗,並以最高執政者——皇帝的權威身份,宣傳德禮與刑罰不是對立的,不能割裂二者的統一關系,這對當時的立法與司法產生了很大影響。許多原屬於禮的規范,被賦予法的形式。從漢初以來流行七百年的「春秋決獄」,也由於唐律完滿地體現了禮與刑的結合而終於被廢止。以繼承李世民遺訓著稱的高宗李治,在他執政以後制訂的《永微律疏》中便明確宣布,「德禮為政教之本,刑罰為政教之用,猶昏曉陽秋相須而成者也」。

(二)正法寬簡穩定,保持法律的連續性與穩定性

早在高祖李淵時,就以「務在寬簡,取便於時」作為立法指導思想。及至太宗即位以後,明確提出:「死者不可再生,用法務在寬緩」。他又對大臣們說:「國家法令,惟須簡約,不可一罪作數條。格式既多,官人不能盡記,更生奸詐,若欲出罪即引輕條,若欲重人罪即重條。數受法者,實不益道理,宜令審細,毋使互文」。寬與簡,是唐初立法的一個重要思想。貞觀修律時,基本貫徹了這一指導思想,貞觀律及其後的永微律,都是秦漢以來封建專制時代刑罰較為寬簡的法典。

唐初的統冶者不僅要求法律簡約易見,還強調保持穩定,變更法律一定要「詳慎而行之」,否則寬簡之法也將流於苛煩。唐太宗對大臣說,「法令不可數變,數變而煩,官長不能盡記,又前後差違,吏得以為奸」,「詔令格式,若不常定,則人心多惑,奸詐益生」,因此「不可輕出詔令,必須審定,以為永式」。在這種思想的指導下,一是不輕易地制定法令,立法時要慎重;二是一旦立了法就要堅決執行,不輕易改變和廢止法令。太宗時自房玄齡等修定律、令、格、式以後,一直沒有大變動。高宗永微年間修定律疏,對貞觀律的律文本身,也沒有作較大的改動,主要是撰修了一個解釋律文的疏議,對《貞觀律》有一字的修改,都要在《疏議》中鄭重聲明,可見唐朝的後代君主非常注意遵守祖制,決不輕易改變前代君主所制定的行之有效的法律。甚至直到唐末,「而高祖、太宗之法,僅守而存」。所以唐代的法律制度,除了武則大執政與安史之亂遭到兩次較大的破壞以外,基本上保持了連續性與穩定性。

(三)在法律適用上,強調執法審慎

法律適用是國家實現法律調整的一個重要的、也是最後的環節,法律適用正確與否直接影響到國家的整個法制。因此,唐初統治者強調審判案件、執行法律的嚴肅慎重。唐初不僅制定了十分完備的唐律及其他一些律令格式,而且法律執行情況也是較好的。

這種思想貫徹到法律規定中,就是對於重刑與死刑案件,唐初法律規定了嚴格的復核制度。死刑案件須經過九對會審,並且還要經「三復奏」、「五復奏」才能執行。史書說:貞觀四年「天下斷死罪二十九人,幾致刑措」,反映了唐初在法制上取得的成就。

唐初從執法審慎的思想出發,要求司法官重視證據,對於證據不足者,不得輕易判決。執法審慎還表現為嚴懲官吏貪贓枉法,唐太宗尤其「深惡官吏貪濁,有枉法受財者,必無赦免……由是官吏多自清謹」。既有較好的法治,又有較好的吏治,這就緩和了階級矛盾,穩定了社會秩序,促進了經濟和文化事業的高度發展,在我國封建社會的歷史上呈現出繁榮昌盛的盛世局面。

⑥ 唐朝空前完備的法律體系是什麼

唐朝建立了一套獨特而完備的封建法律體系,包括立法指導思想,立法體系和司法體系?唐朝法制指導思想重德重禮,以政教之本,刑罰為輔,立法技術空前完善,司法方面也有長足進展?唐朝空前完備的法律體系對唐朝的繁榮發展具有重大意義,也對亞洲許多國家產生過顯著的影響?李世民是我國歷史上開明的皇帝,他以隋代統治者驕奢淫逸?殘酷無道,終於在農民起義軍的打擊下,迅速亡國的教訓為鑒,由長孫無忌?房玄齡?杜如晦?魏徵等重臣輔佐,勵精圖治,推行了一整套比較開明的政策,出現了貞觀盛世的繁榮局面?

唐初統治集團深知人心向背的重要,提出了「安人寧國」的治國方針?以唐太宗為首的封建統治集團正是在這一方針指引下,確立了唐朝「德禮為本,刑罰為用」的立法指導思想?

唐朝承用隋朝的法律形式,主要有律?令?格?式四種:律是關於定罪量刑的法典;令是關於國家政治及社會生活各方面制度的法典;格乃經整理的皇帝的制敕,具有法規匯編性質;式是國家機關經常和廣泛使用的辦事細則和公文程式?

對律?令?格?式的關系,綜上可見,令?格?式是從積極方面規定國家機關和官民人等應當遵行的制度?准則和規范,律則是從消極方面規定違反令?格?式以及其他一切犯罪的刑罰制裁?四者明確區分,協調應用,這是初唐立法技術的高度成就,也是力求審慎處理刑獄和法制劃一的顯著反映?

唐朝的立法活動前期以修律為主,後期主要是編敕與制頒刑律統類?先後制定了《武德律》?《貞觀律》?《唐律疏議》?《大中刑律統類》?《開元律》及《開元律疏》,還有《大中刑律統類》?它們被統稱為「唐律」?

《武德律》由唐初光祿大夫?侍中劉文靜等在隋開皇律令的基礎上進行增刪,制定53條新格,並於624年頒行?共12篇,500條?

《貞觀律》是長孫無忌和房玄齡以隋朝《開皇律》為基礎,對《武德律》作了較大修改,主

要有:增設加役流作為死罪的減刑;區分兩類反逆罪,縮小緣坐處死的范圍;確定了五刑?十惡?八議?請?減?贖,以及類推?斷罪失出入?死刑三復奏?五復奏等斷罪量刑的主要原則?

《唐律疏議》又稱《永徽律》?《律疏》?唐高宗永徽年間由長孫無忌等修?當時為了在全國統一標准,長孫無忌等奉命對《唐律疏議》的律條和律注逐條逐句進行解說,並對司法中可能發生疑難的問題,自設問答,最後完成30卷,計12篇502條,經唐高宗批准頒行?

《開元律》及《開元律疏》為734年唐玄宗命李林甫等刊定,《開元律》12卷,《開元律疏》30卷,令?格?式等也有所刊定?

《大中刑律統類》是唐宣宗時由張戣編成?張戣將刑律分類為門,附以有關的格?敕?令?式,編成《大中刑律統類》12卷奏上,唐宣宗詔令刑部頒行?此法在法典編纂上是一種新的形式,對於五代和宋朝的立法技術有重大影響?

唐太宗

⑦ 唐朝的主要立法有哪些

問:唐朝的主要立法。

答:(1)武德時期的《武德律》、《武德令》、《武德式》。

(2)貞觀時期的《貞觀律》、《貞觀令》、《貞觀格》、《貞觀式》。

(3)庸徽時期的《庸徽律》、《庸徽律疏》。

(4)開元時期的《開元律》、《大唐六典》。

(5)大中時期的《大中刑律統類》。

問:唐朝的法律形式。

答:有律、令、格、式四種。律、令、格、式,互為配合,互相補充,構成了唐王朝完備的法律體系。

律是刑事法規,相當於近代的刑法典;

令是關於國家體制和基本制度的法規;

格是國家機關各部門在日常工作中據以辦事的行政法規;

式是國家機關的公文程式。

問:《唐律疏議》的結構。

答:(1)律文。即法律條文,十二篇,502條。

(2)疏議。即解釋律文,三十卷。

(3)問答。作者對可能出現疑問律文的疏議部分,採用問答的方式,對問題作進一步闡釋。

(4)注。作者對律文的解釋比較抽象的地方,再用贖議的方式加以解釋。

問:《唐六典》的主要內容及歷史意義。

答:《唐六典》是以唐朝現行各部門機關按卷分篇,包括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管理體制、機構組織、職權、官員品級、編制員額、考課以及相關制度等方面的明確規定。

《唐六典》是保存至今一部最早的、完整的、具有封建國家行政法典性質的文獻。在中國行政立法史上具有重大意義,對唐以後歷代會典的編纂具有深遠影響。

問:唐朝對科舉制度有何發展完善?

答:(1)擴大考生來源,參加考試的由國子監和州、縣學的生徒,還有不在學的自行向州、縣報考,合格後由州、縣舉送中央的鄉貢。

(2)增加考試科目,主要有秀才、明經、進士、明法、明字、明算、道舉、童子八科。

問:唐朝科舉制度的意義何在?

答:(1)打破了魏晉以來「門第」界限,改變了「上品無寒門」的現象,為中小庶族地主出身的知識分子入仕創造了條件;

(2)為唐朝選拔優秀人才進入政權,推動封建文化的繁榮與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問:唐代吏部考試科舉生的標準是什麼?

答:(1)體貌豐偉;(2)言詞辨正;(3)楷書遒美;(4)文理優秀。

問:唐代封建制五刑。

答:(1)笞刑。以十為一等,分五等,即從十到五十下。

(2)杖刑。以十為一等,分五等,即從六十到一百下。

(3)徒刑。刑期分一年、一年半、二年、二年半、三年五等。

(4)流刑。里程分二千里、二千五百里、三千里三等。

(5)死刑。分絞和斬二等。

問:唐代管理犯贓罪的種類。

答:(1)受財枉法贓,是指官吏受人請求收人財物違法處斷公事的行為。

(2)受財不枉法贓,是指官吏受人請求收取財物,對所請求之事並未違法處置。在量刑上比受財枉法較輕。

(3)監主受財枉法,是指官員接受下屬或所管轄內百姓財物的行為。

問:唐代法律規定的其他物權的取得方式。

答:其他物權的取得,除了買賣、繼承、增予等方式外,還有:

(1)山野之物的取得,以先佔為取得原則。

(2)宿藏物即地下埋藏物,應與地主均分。如果是古器物,須送官府,官府給一定酬金。

(3)闌遺物,應歸還原主。

(4)漂流物,先招人認領,原主要給予撈的人補償;若無人認領,撈的人取得所有權。

(5)孳息物,應歸原主。

問:唐代法律規定違律為婚的情況。

答:(1)同姓不婚; (2)非同姓有血緣關系的尊卑之間不得為婚;

(3)不準與逃亡婦女為婚; (4)不準監臨官與轄區內之監臨女為婚;

(5)不準良賤為婚; (6)不得妄冒為婚,如有意隱瞞身份、年齡、身體狀況等。

問:「兩稅法」的主要內容。

答:(1)中央根據財政支出定出總稅額,各地依照中央分配的數目向當地人戶徵收;

(2)土著戶和客居戶都編入現居州縣的戶籍,依照丁狀和財產的多少定戶等;

(3)兩稅分夏秋兩次徵收;

(4)租庸調和一切雜徭、雜稅全都取消,惟丁額不廢;

(5)兩稅依戶等納錢,依田畝納粟;

(6)沒有固定住所的商人,所在州縣依照其收入徵收三十分之一的稅。

問:唐代的中央司法機關。

答:中央司法機關為大理寺、刑部、御史台。

大理寺是中央最高審判機關,負責審理中央百官犯罪與京師徒以上案件,以及地方移送的死刑疑案。

刑部為中央司法行政機關,負責審核大理寺及州縣審判的案件,發現可疑,徒、流以下案件駁令原審機關重審或逕行復判,死刑案則移交大理寺重審。

御史台為中央最高監察機關,負責監督大理寺和刑部的司法活動,也參與某些案件的審判。

問:唐代御史台的組織。

答:(1)台院。參加大理寺審判和審理皇帝交付的案件。

(2)殿院,掌糾察百官在宮殿中的違法失禮之事。

(3)察院,是皇帝在地方上的耳目。

問:唐律的刑法原則。

答:(1)老、幼、廢疾、篤疾犯罪減免刑罰。

(2)自首減免刑罰。

(3)同居有罪相為隱。

(4)共犯區別首從。

(5)二罪以上俱發,合並處理。

(6) 本條別有制與例不同。

(7)斷罪無正條

(8)化外人相犯

問:唐律十二篇的篇名。

答:第一篇《名例律》;第二篇《衛禁律》;第三篇《職制律》;第四篇《戶婚律》;第五篇《廄庫律》;第六篇《擅興律》;第七篇《賊盜律》;第八篇《斗訟律》;第九篇《詐偽律》;第十篇《雜律》;第十一篇《捕亡律》;第十二篇《斷獄律》。

問:唐朝初期的立法指導思想。

答:(1)禮刑並用。唐太宗李世民總結歷史上正反兩方面的經驗教訓,在魏徵和封德彝辯論的基礎上,積極推行以教化為宗,刑罰為輔的政策,由他主持制定的《貞觀律》,就是以禮刑並用作為立法指導思想之一。高宗李治繼承「德禮」作為推行政治教化的根本,刑罰只是為保障「德禮」而設的遺風。

(2)法令簡約。法令簡約就是條文簡明,使人易知。唐統治者認為隋朝敗亡的原因之一就是法王太密,所以唐歷代統治者提出「簡而易從,約法之章,疏而不漏」的立法指導原則。

(3)寬仁慎刑。所謂寬仁就是提倡用輕刑,所謂慎刑,就是對罪犯處刑採取慎重的態度。唐統治者以隋滅亡為鑒,從長治久安的目的出發,採取寬仁慎刑的立法指導思想。在這一思想指導下制定的《貞觀律》是封建社會對同種罪行處罰最輕的法典。

問:《唐律疏議》的篇目內容。

答:第一篇《名例律》,相當於現代刑法總則,主要規定了刑罰制度和基本原則;

第二篇《衛禁律》,主要是關於保護皇帝人身安全、國家主權與邊境安全;

第三篇《職制律》,主要是關於國家機關官員的設置、選任、職守以及懲治貪官枉法等;第四篇《戶婚律》,主要是關於戶籍、土地、賦役、婚姻、家庭等,以保證國家賦役來源和維護封建婚姻家庭關系;

第五篇《廄庫律》,主要是關於飼養牲畜、庫藏管理,保護官有資財不受侵犯;

第六篇《擅興律》,主要是關於兵士徵集、軍隊調動、將帥職守、軍需供應、擅自興建和征發徭役等,以確保軍權掌握在皇帝手中,並控制勞役征發,緩和社會矛盾;

第七篇《賊盜律》,主要是關於嚴刑鎮壓蓄意推翻封建政權,打擊其他嚴重犯罪,保護公私財產不受侵犯;

第八篇《斗訟律》,主要是關於懲治斗歐和維護封建的訴訟制度;

第九篇《詐偽律》,主要是關於打擊欺詐、騙人的犯罪行為,維護封建社會秩序;

第十篇《雜律》,反不屬於其他「分則」篇的都在此規定;

第十一篇《捕亡律》,主要是關於追捕逃犯和兵士、丁役、官奴婢逃亡,以保證封越國家兵役和徭役征發和社會安全;

第十二篇《斷獄律》,主要是關於審訊、判決、執行和監獄管理。

問:唐朝維護貴族官員及其親屬的法定特權有哪些?

答:(1)議,即八議。指八種人除了犯「十惡」罪以外,可以享受「議」的特權。這八種人是議親、議故、議賢、議能、議功、議貴、議勤、議賓。這八種人犯死罪,司法機關不能直接審理,必須先將其所犯之罪行及符合「議」的條件,奏請皇帝,由大臣集議,最後由皇帝裁決。

(2)請,是通過上請的程序減輕刑罰。上請者的限制比享受「議」者嚴格。

(3)減,指七品以上的官員及有爵位應「請」者的祖父母、父母、兄弟、姊妹、妻、子孫犯流罪以下,可以享受減刑一等的優待。

(4)贖,指應議、請、減和九品以上的官及應「減」者的祖父母、父母、妻、子孫犯流刑以下的罪,享受以銅贖刑的優待。

(5)官當,指官員犯罪可以用官品和爵位折抵徒刑和流刑的刑罰。

(6)免官,指有品級的官員犯徒罪,通過免去官職折抵刑罰。

問:試述「十惡」。

答:「十惡」是以隋唐為代表的封建法律所規定的十種最嚴重的犯罪總稱。犯十惡者要受到嚴厲處罰,為「常赦所不原」,並不得享有議、請、減等優待辦法。

一曰謀反,企圖推翻唐王朝的統治,奪取皇位的行為。

二曰謀大逆,就是預謀毀壞宗廟山陵及宮闕的行為。

三曰謀叛,圖謀叛國投降敵方的行為。

四曰惡逆,指毆打和殺害尊親屬。

五曰不道,犯罪者手段殘忍,違背了做人的正道。

六曰大不敬,侵犯皇帝尊嚴的行為。

七曰不孝,嚴重違反孝道。

八曰不睦,即親族間互相侵犯的行為。

九曰不義,本非血緣關系,根據名分,應遵守道義,但卻被棄道義的行為。

十曰內亂,家族內部紊亂人倫的行為。

問:《唐律疏議》的主要特點。

答:(1)體例完備,結構嚴謹。

體例完善是說一部唐律幾乎把當時社會生活各個方面的法律關系,都囊括其中,從而使它成為具有典型性的封建法典。

結果嚴謹主要表現在《名例律》和其他各篇的關系,以及律條彼此之間的照應,特別是篇目排列的次序,反映了立法者運用法律調整各種社會關系的輕重緩急。縱觀唐律篇目的排列順序,結構嚴謹,一環扣一環,反映了唐代立法技術已達到相當成熟階段。

(2)用刑持平。

首先,主刑都是採用一罪一刑,而不是採用一罪數刑的辦法。

其次,唐朝處決死刑的方法比歷代律典少,指有絞和斬兩種。

再次,刑罰加減以從輕為原則。

最後,設立加役流,取代可殺可不殺而不殺的死刑犯。

問:《唐律疏議》的歷史地位。

答:(1)唐律將秦、漢以來的法律思想和行之有效的立法、司法經驗加以制度化、法律化,成為一部完備的具有代表性的封建法典;

(2)唐律不僅對唐朝封建法制秩序的形成以及保證經濟的恢復、政治的穩定起了重要的作用,而且在漫長的封建法制發展史中,處於承先啟後的重要歷史地位;

(3)唐律對亞洲許多國家的封建立法也有重要的示範作用。朝鮮的《高麗律》和日本的《大寶律令》都以唐律為藍本;

(4)唐律作為中華法系的典型代表,曾在古代大放異彩,在世界法律發展史上也佔有重要地位。

⑧ 唐朝的立法特點

唐朝立法的技術已經較為成熟,唐律對後世各朝各代立法的影響十分深遠。
唐律的特點主要有:
第一、禮法統一,唐律的內容「一準乎禮」,真正實現了禮教與法制的結合。
第二、唐律最顯著的一個特點,就是繁簡適中。唐律則科條簡要,精簡的同時,又具有十分強大的實踐生命力。《永徽律》共12篇,502條。
第三、唐律用刑持平,唐律所規定的刑罰比以往各朝代輕了不少,死刑、流刑等重刑大大減少。
第四、唐朝的立法技術空前完善 唐律的篇章結構井然有序,律令格式等法律形式相互配合,形成嚴密有序的法律體系。
唐律的概念精煉明確、用語簡要、邏輯縝密。

⑨ 唐朝的立法與行政是怎樣的

能否依法行政,是現代社會中人們衡量一個國家是否健康文明的重要標志。其實,在古代社會中,能否依法行政,也是決定一個國家是否健康文明發展的關鍵。隋唐封建社會的文明昌盛,尤其是「盛唐氣象」的形成。就與當時的統治者重視法制建設,注意寬猛相濟,妥善處理禮法關系,君臣帶頭守法,以及維護法律的統一與穩定,有很大的關系。

隋唐時期的法制建設,在中國古代法制史上具有承前啟後的重要地位。「中華法系」是世界上著名的法系之一,而唐律,被稱為「中華法系」的代表。這一時期,無論是立法形式、法律內容及司法實踐等方面,都有不少可以垂鑒後世的東西。

隋唐時期的統治者,比較重視立法工作。並注意總結借鑒前代的立法經驗與技術,使這一時期的法律形式達到空前完備的程度。

早在隋唐之前的秦漢、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都有過不少大的立法活動,並前後繼承革新,南北融合,一脈相承,為隋唐的法制建設奠定了可資借鑒的良好基礎。

隋唐的統治者,對立法工作比較重視。其中以修律為主的大的立法活動,進行過多次。如隋朝開皇元年(581年),隋文帝剛一即位,就命大臣高熲等總結魏晉南北朝以來的立法經驗,修定新律,強調要「取適於時」,貫徹寬簡原則,刪除前代殘酷的刑罰。開皇三年(583年),隋文帝在審閱刑部的奏報時,發現律文還是太嚴密,又命蘇威、牛弘等大臣更定新律,這就是垂範後世的《開皇律》。《開皇律》在篇章體例上繼承了《北齊律》「法令明審,科條簡要」的特色。到了煬帝即位時,由於在實際貫徹中已經出現法制混亂、刑罰濫酷的情況,為了標榜寬刑,又命牛弘等人更修新律,於大業三年(607年)頒行,即為《大業律》,基本上是《北魏律》的復舊,在立法技術上遜於《開皇律》。

唐朝的法律基本承襲隋朝的《開皇律》。同時根據當時的實際情況,不斷加以調整完善。大的立法活動,至少有10多次。其中前期的立法活動,以修律為主,兼及其他法律形式;後期的立法活動,以編敕(皇帝下達的詔敕)和刑律統類(類似法律匯編)為主。

隋唐時期的法律形式,以律為主,同時還有令、格、式等。對於律、令、格、式的解釋,史籍所載還不完全一致,綜合各種解釋,可以作一個大概的界定。①律。律是關於定罪量刑的法規,但涉及的范圍相當廣泛,不僅僅限於刑事方面。從唐初法制的指導思想及唐律的規定來看,律在4種法律形式中最為穩定,地位也最高。②令。令是關於國家各種制度的法規,幾乎包括了從經濟基礎到上層建築各個方面的制度,如均田制、賦役制等,都由令規定。③格。格是皇帝對國家機關分別頒行的,以及因人因事隨時發布的敕,經過整理匯編的法規,故又稱敕格。如唐太宗貞觀十一年(637年)刪定武德年間以來的敕格,定留700條,以尚書省諸司為篇名,其中有關諸司日常公務、留在司內施行的稱為「留司格」;唐高宗永徽年間特頒發州縣實施的稱「散頒格」。④式。式是國家機關的辦事細則和公文程式。其篇目比令更為繁多。國家的一切公務,都須依據令、格、式的規定進行。違背令、格、式以及其他犯罪行為,一律按「律」的規定斷罪量刑。因此,這4種法律形式構成唐前期的立法的整體,以此處理國家和社會生活各方面的問題,是封建法制協調發展的反映。

除了律、令、格、式外,皇帝的制敕,在唐代法律中具有特殊的作用和地位。唐律《斷獄》篇規定,「制敕」斷罪,是「臨時處分」,必須經匯編後確定為格的,才能引為斷罪的正常依據,否則要負刑責。但是,制敕既能臨時處分斷罪問題,便是這一原則的例外。事實上,制敕對一切問題都可隨時專斷,這是君主專制制度的必然。在這個意義上可以說,制敕雖未被定為一種法律形式,但其法律效力卻高於其他任何法律形式。

還需一提的是,唐代的法律中,還有一部《唐六典》。開元十年(722年),唐玄宗親自書寫六條:理典、教典、禮典、政典、刑典、事典,命大臣以《周官》為指導和模式,加以制定。《周官》是《周禮》的原名,大概是後人編撰的周朝的官制,分為天官(冢宰)、地官(司徒)、春官(宗伯)、夏官(司馬)、秋官(司寇)、冬官(司空)六官,分別主管治(唐玄宗寫成「理」是為了避高宗李治的名諱)、教、禮、政、刑、事六個方面的政務。由於這種分類法相當繁雜與困難,所以承擔此任務的大臣前後花了六七年時間,才於開元十六年(728年)完成。由於唐玄宗早已手書六條,故稱《六典》。《唐六典》是系統地記載規定唐朝官制的政書,主要內容是關於國家機構的設置,人員編制、職責,以及官員的選拔、任用、考核、獎懲、俸祿、退休等方面的制度規定。有人考證後認為,《唐六典》在唐代不曾頒行,卻又曾行用。說它不曾頒行,是指它制定後的200年問從未明詔頒行;說它又曾行用,是因為它是初唐百多年政治、經濟、文化等歷史經驗的總結,其內容多見諸於中唐以前的史實,它是這一時期簡化了的綜合性的「史錄」,在開元、天寶以後的長時期內,被唐人奉為不刊之典。

隋唐特別是唐朝法律的基本內容和特點,表明這一時期法制建設經驗的成熟。因此,唐律不僅對後世,就是對當時周邊國家,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隋唐是封建社會高度發展時期。這一時期的法律(包括律、令、格、式等形式的法律),尤其是唐朝的法律,其主要內容,是從各個不同的方面,來維護封建統治,鞏固統治基礎,保持經濟社會的穩定與發展。①鞏固封建君主專制政權。這是唐律的首要內容。具體體現在各個方面的法律條文中。其中最直接的,就是嚴厲鎮壓謀反、謀大逆、謀叛等危及封建政權的犯罪;確保皇帝個人的絕對安全和尊嚴;確保皇帝獨攬一切軍國大權。②維護封建等級制度。如規定官員、貴族依法享有種種特權;嚴格劃分良、賤,在婚姻、訴訟等方面加以嚴格區別等。③維護封建家庭的綱紀倫常。如確保尊長的權威;在婚姻關系中確保丈夫的優越地位;嚴懲親屬相奸等。④維護封建剝削的經濟基礎。如明確規定均田法和租庸調法;嚴懲脫戶、漏口、相冒合戶、私人道等行為,以保證國家控制充足的勞動力與納稅者。⑤保證封建國家機器的正常運轉。如要求官吏必須堅守崗位,依法辦事,忠於職守;必須廉潔奉公,嚴懲利用職權營私舞弊、貪贓枉法的行為;要求監臨主司或監臨主守這些握有實權的官吏,必須恪守禮法,辦事必須實事求是,嚴禁悖禮、詐欺以及弄虛作假;嚴懲對軍政事務的擅權、瀆職行為。⑥保衛封建國家安全,懲治一切不利於封建統治的行為。如強調封建國家的安全和經濟利益不受侵犯;維護社會的治安秩序,嚴懲強盜、竊盜,懲治斗毆、傷、殺,嚴懲放火、決堤,維護城市和市場管理秩序等。除此之外,在唐律中還對其他一切可能的犯罪行為,作了概括性規定,使違禮入律的所有行為,都無一能逃法網。

如果仔細研究一下唐律的具體內容,就可發現,它具有如下幾個特點。

首先,是「一準乎禮」。唐律的首篇《名例》指出:「德禮為政教之本,刑罰為政教之用。」這里的德,主要是指君主要以「寬仁治天下」,要注意「以民為邦本」;禮,主要是指以封建綱常對臣民進行教化。德禮與刑罰相比較,前者是本,應為主;後者是用,應為輔。但德必須以禮為理論指導,並付諸實踐。而以禮為准,賦予法的形式,或者說以禮入法,禮法結合,這個過程在漢朝便已開始,魏晉南北朝不斷加以發展,日趨完善。唐律則是這種發展與完善的典型。比如,唐律總的精神就在於貫徹封建「三綱」(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無論是《名例》篇還是其他各篇,都是如此。被認為是極其嚴重的十惡大罪,懲罰的都是直接危害封建「三綱」的行為。再如,唐律律條中,不少本來就是禮的內容,直接以禮入律。「八議」(議親、故、賢、能、勛、貴、勤、賓)、「三赦」(幼弱、老耄、憨愚者犯罪可寬容)、「同居相為隱」(即「父為子隱、子為父隱」等),這些原則本來就是封建禮教的內容,在唐律中就是法的規定。依據禮的精神而制定的其他律文,更是隨處可見。又如,唐律藉助《疏議》引用儒家經典,充分闡發封建禮教的「義理」,而《疏議》具有與律條同等的效力,使禮教廣泛滲透並指導律條的運用。正因為禮與律如此密不可分,才使得兩漢以來,歷久不衰的引經決獄成為多餘,從而宣告終結。這也說明了唐朝封建法制的成熟。

其次,是寬簡、劃一、持平。寬是寬大,簡是簡約。寬大主要指立法內容方面,基本要求是盡量輕刑,盡可能使人不致陷入犯罪,或犯罪後得到較輕處理;簡約主要指立法形式要簡明,盡可能使百姓了解法律的內容,也使司法官便於掌握。劃一,是要求法律條文精神要前後一致,該重則重,該輕則輕,不能法令不一,前後矛盾,使官民都有空子可鑽。持平,就是定罪量刑尤其是量刑的規定不偏頗,比較適中,這在唐律的「五刑」(笞、杖、徒、流、死)及其加減中,體現得較為明顯。

再次,是法律保持相對穩定。唐玄宗曾說:「法令不能經常變,經常變就煩瑣,官吏記不住,又前後矛盾,執法之吏就會鑽空子,營私舞弊。」這一思想在唐前期基本得到貫徹。唐初由房玄齡等人主持制定的律、令、格、式,終唐太宗在位之世,都無變更。當然,客觀形勢的發展變化,要求對某些不合時宜的內容進行修改,這是正常的。但是,修改法律一般按嚴格的程序進行,否則,要算違法犯罪行為,予以懲處。尚書省審議修改法律,須召集七品以上京官進行討論,作出決議,奏報皇帝裁定。

還有,是立法技術空前完善。一部法典的立法技術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當時的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情況。唐律是在初唐封建統治秩序相對穩定,經濟、文化蓬勃發展的情況下制定的。它充分運用前代王朝的立法經驗,吸取過去的律學研究成果,以名例篇為綱,其餘11篇為目,篇章結構井然有序,將人們各個方面不利於封建統治的種種行為,甚至是設想可能的行為,盡量納入。正如《名例》篇首疏議所說,唐律做到了「章程靡(無)失,鴻(大)纖(小)備舉」,而律文只有502條,的確「簡約」。《名例》篇與其他各篇之間的律條相互呼應,綱舉目張,在同一篇中的各條之間,以及同一條中的各項之間,彼此關照。全部律條緊密相扣,可說是「滴水不漏」。至於律條的文字簡要,概念明確,用語確切,邏輯嚴謹,疏議的理論深度和文字功夫等,在中國古代法典中,無疑是空前的。後世的封建立法,有些地方有所改進,有些則一直未能企及。

古代山水正因為唐律是集歷代封建法典之大成,且有以上特點,故對於後世的封建法制有極大的影響,並且及於東亞鄰國。

唐之後的五代時期,受唐律影響比較顯著的法律如《大梁新定格式律令》,其卷數與篇目同《唐律》完全一致。宋朝唯一的律《宋刑統》,幾乎是唐律的翻版,甚至原文照抄《唐律疏議》,只是將每篇律條分為若干門,在律條後附有關的敕、令、格、式,以及「起請條」,對刑制有所改革而已。元朝在司法實踐中,也經常引用唐律作為依據。明朝洪武初年制定的《明律》,篇目與唐律一樣,到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更修明律,才改為30門,分吏、戶、禮、兵、刑、工六律,仍以《名例律》為第一。《清律》採取明律的體例,但內容及原則基本因襲唐律。

唐律對東亞鄰國的法律也深有影響。在日本,有信史可考的《大寶律令》,有律文6卷,其中有11篇的名目與次序,一如《唐律》,律文內容也多相似。在朝鮮,當時的典章制度,大抵都仿照唐朝法律。此外,在越南和西域諸國的古代法典中,也可尋出與唐律的源流關系。所以,如果說《羅馬法》和《拿破崙法典》是西方奴隸制和資本主義社會中具有世界意義的法典,那麼,唐律至少在東亞鄰國的封建法典中具有典型意義,是完全可以肯定的。當然,唐律對於東亞鄰國封建法典的深遠影響,是唐朝全部政治、經濟、文化對這些國家產生深刻影響的一個具體方面和必然的結果。

在司法方面,對司法機構、訴訟制度、審判制度以及監獄管理等方面,都有比較明確、嚴格的規定。隋唐比較開明的君臣,也都注意審慎用刑,賞罰分明,不徇私情。同時,也存在有法不依、執法不嚴以至濫用刑罰的情況。這些,從正、反兩方面對當時社會發生著影響。

司法制度與執法的實際情況,是法制建設的重要一環。隋唐司法制度總的說來是健全的;在法律的具體實施中,則有好的方面,也有不良的時候。

隋唐時期的司法機構,中央以大理寺、刑部為司法機關,御史台也參與司法工作。大理寺是最高審判機關,負責審理中央百官犯罪及京師徒刑以上案件,對徒、流的判決,須送刑部復核,對刑部移送的地方死刑疑案,有重審之權,死罪的判決須皇帝批准。刑部是中央司法行政機關,負責復核大理寺及州、縣必須上報的徒刑以上案件,在審核中,如有可疑,徒、流以下案件駁令原審機關重審,死刑案件移交大理寺重審。御史台只是中央監察機關,在司法方面主要是監督大理寺和刑部的司法審判活動,遇有重大疑案,也參與審判或受理有關行政訴訟的案件。唐時,對大案、疑案,通常由大理寺、刑部和御史台的長官會同審理,稱「三司推事」。必要時,皇帝還命令刑部會同中書、門下二省集議,以示慎重。較次的案件,或各地發生的不便解送京師的大案,則派三司中的副職及其下屬前去審理,稱「小三司」。唐朝地方司法,由州(郡)、縣行政機關兼理,但屬吏較前增多。州設法曹參軍(或司法參軍),受理刑事案件;設司戶參軍,受理民事案件。縣設司法佐、史等,協助縣令處理民、刑案件。縣以下鄉官、里正、坊正、村正等,對有關婚姻、土地等民事案件也有一定調解或裁判權,不服者可上訴至縣重審,刑事案件則直接由縣審判。

訴訟制度比較嚴格。唐律規定,告訴必須由下而上,從縣、州到中央依法定程序上訴,一般不許越級上訴,否則,要處罰。司法機關應受理而不受理者,也要處罰。有嚴重冤案被壓抑不能正常申訴者,可以向皇帝直訴,但有一些相應的防範措施。為了防止濫訴和嚴懲誣告,規定告訴必須註明年月,指陳事實,不能稱疑(即自己不能確定是否實有其事),與事實不符,匿名告人,都有罪,誣告者則要反坐。對謀反、謀大逆、謀叛罪,任何人都必須揭舉告發。對有些犯罪,則根據情況,有一些限制,有時告了反而獲罪,主要是為了貫徹「親親得相為隱」、「卑為尊隱」、「奴為主隱」等禮教綱常。

審判制度比較嚴密。唐律規定,司法官在審訊時,必須首先弄清案件,仔細考察被訊對象的言辭、表情和陳述的理由,反復進行比較、考核、驗證,了解有關事實。如果事實仍然不夠明確,不能判斷,而必須拷訊者,應立案,與有關人員共同拷訊,否則,要受懲處。罪狀、證據已經明確,犯人即使不招,也可根據事實進行判決。在定罪量刑時,既不許「人人罪」,即把無罪斷成有罪,輕罪斷成重罪;也不許「出人罪」,即把有罪判成無罪,重罪判為輕罪。否則,也有相應的懲罰。司法官斷罪時必須嚴格依據律、令、格、式的正文,對於皇帝臨時就某人某事而發布的「敕」,凡是未經編入永格者,不得引用作為「後比」,如果任意引用出了差錯,也要負相應的責任。為了防止司法官因親仇而故意出、人人罪,規定了相應的迴避制度。對於司法中的「拷訊」,也有嚴格限制,如拷囚不得過3次。總數不得過杖200,拷滿200仍不招認者,取保暫放;依法應享有議、請、減者,均不得拷訊。孕婦犯罪應拷訊者,須等產後百日再拷,違者分別處徒、杖刑罰。案件審理完畢,凡是判處徒刑以上的人犯,應對囚犯本人及其家屬宣告判決的具體罪名,允許其「服辯」,即申訴對判決的意見。如果不服,應認真進行復審。對死刑罪犯,更為慎重,其判決必須奏報皇帝,定罪執行死刑前,還要3次或5次奏報,得到皇帝的許可,才可執行。婦女犯死罪而懷孕者,須待其產後百日方能執行。

監獄的設置和管理,也比較完善。中央設有大理寺獄,關押皇帝敕令逮捕和朝廷犯罪的官吏。在京師,有京兆府和河南獄,關押京都地區的罪犯;在地方,各州、縣都設有監獄,囚禁當地犯人。各監獄均設有專職的掌獄官,負責監獄管理。同時,對在押人犯應如何監禁,應上何種刑具,均有詳細的規定。

從具體的司法實踐看,隋唐時期比較開明的君臣,都十分注意依法行政辦事,維護法律的統一、公正,賞罰分明,不徇私親。如隋文帝開皇前期就是如此。唐太宗則更是以此作為治國安天下的一項基本原則,他尤其強調執法要審慎,不肯輕易給人下結論,死刑三復奏、五復奏,就是由他提出並訂入刑律中的。隋文帝、唐太宗及其他一些帝王也常常親錄囚徒,一旦發現冤濫,即刻昭雪。對於親貴犯法之人,也能做到依法懲處,不肯以私情壞公法。在君主以身作則的帶動下,這一時期出現了不少受到贊譽的循吏、良吏,如高熲、狄仁傑等,都能堅持「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的原則,執法不阿權貴,同時注意防止嚴刑濫罰,平反冤假錯案。這些都對當時的法制建設以及整個社會的穩定、安寧與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封建盛世在這一時期出現,與他們在這方面的努力,是分不開的。

但是,這一時期的某些君臣,在某些時候,又因各種因素所致,有法不依,執法不嚴,賞罰不公,甚至隨意變更法律,實行酷吏統治。如隋文帝末年,以及隋煬帝時期,往往將法律撇在一邊。任意定罪論刑,濫加賞罰,以致「以殘暴為能幹,以守法為懦弱」,使當時的法制尤其是司法制度遭到嚴重的破壞,從而加速了隋朝的滅亡。唐朝的有些時期也有嚴重破壞司法制度的行為,如武則天當政時,為了防止李唐宗室反抗,任用來俊臣、周興等酷吏,濫刑濫殺,造成無數冤假錯案,嚴重威脅到統治集團的安危,也給百姓帶來災難。到了唐後期,由於藩鎮割據,各自為政,他們在自己的勢力范圍內,任情刑殺,中央根本無力過問。宦官擅權,朋黨之爭,誣陷人罪,法外施刑,乃至大開殺戒,也成為常事。這也在很大程度上,加速著唐王朝的衰亡。

隋唐法制史中,有許多可以垂鑒於後世的東西,如重視法制建設,注意寬猛相濟,處理禮法關系,君臣帶頭守法以及維護法律的統一與穩定等,都不乏現實意義。

重視法制建設,是國家安定、富強的必要條件。現代社會中的一些人,往往以為在古代社會,包括封建社會,是根本沒有什麼法制的,全憑帝王一人獨斷,興盛衰亡,全在帝王一人賢明與否。其實不然,只要翻開幾千年中國史,稍作仔細一點的研究,就不難得出結論,帝王的賢明與否固然重要,但封建法制的建設狀況,也與王朝的興衰息息相關。秦的發家,靠的是商鞅變法,以及改法為律,健全法制,商鞅個人雖死,但秦法未敗。漢代的興盛時期也是與法制建設的良好時期相一致的。與之相反,凡是衰弱乃至衰亡的王朝,或者王朝的某個時期的衰弱,又都是與法制的不健全或遭到破壞有關,而法制的不健全或遭到破壞,又必然引起或加劇王朝的衰弱或衰亡。隋唐王朝的統治者,尤其是開國的和開明的統治者,對此是有比較清醒的認識的,作為封建帝王,他們當然迷信個人在歷史上的扭轉乾坤的作用;但同時,他們也意識到人民力量的厲害,意識到協調規范各階級、階層利益關系的重要,而法律,正是上升為國家意志的統治階級的意志。作為統治階級的意志,它可以代表統治階級的利益、願望和目的,自然有利於統治階級;作為國家意志,它又是代表了全體人民的利益和願望,是協調各種關系的權威力量。正因為如此,總的來說,隋唐時期的統治者,較此前歷史上其他王朝的統治者,更為自覺地重視和加強法制建設。這在這一時期重大的立法活動,法律形式的空前完備,以及法律內容、原則的豐富與貼近實際需要之中,都可以明顯地反映出來。而這一時期社會的空前繁榮發展,自然與重視和加強法制建設的保障作用分不開。

注意寬猛相濟,是中國古代的一條基本治國方法,也是法制建設應遵循的一條基本原則。所謂寬,就是指政平刑輕;所謂猛,就是指政陡刑重。寬猛相濟,是指要根據不同時期的情況,該輕時用輕刑,該重時用重刑,交替使用,互為補充。當年諸葛亮治蜀,用的是以猛濟寬。因為在他之前的蜀國,是刑網疏闊,政令廢弛,人們不知道害怕刑罰,需要用重典治理,而且10年不赦一人,終於使蜀國得到大治。而隋唐王朝,在各自建國之前,接收的都是刑網嚴酷、民不聊生的政權底子,所以應該以寬濟猛。故隋朝的立法,本意和內容都是禁網疏闊,刑罰輕減,果然收到顯著成效。而隋末刑制大壞,其嚴酷程度幾乎令人不敢相信,故到了唐高祖初起兵後,一切廢除,只是約法12條。建唐以後制定律令,也依照刑網疏闊的《開皇律》為藍本,直到《貞觀律》、《永徽律》以至《開元律》,基本貫徹了這一宗旨。同時隨著社會的發展,趨於適中,以更好地適應治國安邦,發展生產,繁榮經濟、文化的需要。到唐後期分裂割據,地方割據勢力濫用刑罰,必然又激起民變,加深了社會動亂的程度。

妥善處理禮與法的關系,是隋唐法制建設中最有特色的一條經驗。禮與法的關系,同樣也是中國古代政治家治理國家時非常重視,又一直難以處理好的一個問題。這與古代儒家和法家不同的治國主張的影響也有關系。西漢武帝以前,似乎法家及主張以法為主治國的理論與實踐占上風,這有成功的範例,也有慘痛的教訓,秦朝的興與亡,同時證明了這兩條,到西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後,儒家禮教在治國方略中漸占上風,與之相應,以「春秋決獄」(即以儒家經典定罪量刑)為方式的禮、法結合的實踐也開始進行。一直到魏晉南北朝,禮與法都在不斷地摩擦、碰撞之中漸趨統一。到了隋唐,特別是唐朝,則基本完成了這一結合的過程,故出現了「一準乎禮」的唐律。所謂「一準乎禮」,不是說全部禮教都直接成了法律條文,而是說法律條文中滲透了禮教的基本原則和精神。這樣的結合與統一,當然對統治階級治國安邦是非常有利的,同時對社會的文明進步,也是有利的,當然有時也有害。由此引出一個問題,就是唐律到底是寬還是嚴?有人說寬,因為它的確比前代的刑罰有明顯的輕減;有人說嚴,因為它把本來只是違禮的言行,變成了違法的言行,把本來不受法律制裁的言行,變成了要受法律制裁的言行。這兩說,當然都有道理,但又都只是看到問題的一個方面,而不是全部。綜合起來看,唐律的確是寬嚴適中,當然這里有個立場問題,評價的標准問題。我們只能用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去看待歷史問題。唐律的實踐效應,也證明了它在那個時代,是寬嚴適中的,有利於社會文明進步的,不然的話,它不會對後世及東亞鄰國產生那麼深遠的影響。

君臣帶頭守法,是唐朝法制建設成功的一個關鍵因素。這里指的君臣,並不是所有君臣,或君臣的所有言行。但相對前代而言,唐朝守法的君臣要多一些。在封建社會,君是至高無上的,法律的興廢,人臣的生死,往往在君主的一言之中。我們常講封建社會也有「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好像這里包括了一切人,其實仔細品味一下,這里沒有包括皇帝。皇帝在任何時候都是例外的,他是集立法權、司法權於一身的最高統治者。在這種君主專制體制下,皇帝本人的素質如何,他對待法律的態度如何,直接關繫到法制建設的成敗。隋唐時期法制建設卓有成效,首先與皇帝注意帶頭守法執法有直接關系。這裡面有許多可以使人信服的事例,在古籍中多有記載。法制破壞嚴重之時,與皇帝本身的不守法有很大關系,這同樣也有許多事例。而皇帝之下的眾多臣子,對待法律的態度也很重要。有一支良好的執法隊伍,就能在很大程度上保證法律的正確貫徹實施,有時,還可阻遏帝王的一些違法行為。開皇時期、貞觀時期、開元時期,就是因為皇帝本人注意帶頭守法,臣子中又多是依法辦事之人,才使得朝政清明,國家復興、興盛和中興。否則,即使有再多再好的法律,也不會自然生出良好的成果來。這涉及到一個長期以來爭論不休的話題,即人治與法治的關系問題。我認為在這一對關系中,起始和最終起作用的,還是人,不是法。因為法由人定,法由人來執行。只有到了人人自覺守法成為習慣之時,才可以做到法治優於人治或決定人治。這是一個運動的過程,不能只截下一段來加以論證。

維護法律的統一和穩定,也是隋唐法制過程中一條成功的經驗,其中也有失敗的教訓。這個道理很明白簡單,法不統一,人心不服;法不穩定,人難適存。因此,隋文帝也好,唐太宗也好,以及其他一些開明的君臣也好,都經常強調這一條。當然強調統一與穩定,不是不要調整與變革,只要實際情況發生變化,需要加以變通或變革時,就應該變通或變革,但這同樣要依法定程序進行,否則,就會引起混亂。隨意變更,朝三暮四,是歷代包括當代法制建設的大忌,切不可等閑視之。

⑩ 唐律的制定與修改有哪些

1.《武德律》

唐高祖李淵在平定長安時,約法十二條,惟制殺人、劫盜、背軍、叛逆者死,其餘一概廢除隋朝的苛法。及至唐朝建立以後,制定五十三條新格,是為唐朝立法的開端。不久,又命人根據唐初社會的實際情況,以隋《開皇律》為基礎,制定《武德律》,共十二篇五百條,於武德七年始頒行天下。《武德律》篇目完全依據《開皇律》,除了將五十三條新格編人律以外,沒有作什麼大的修改。

2.《貞觀律》

唐太宗李世民統治時期,隨著國家統治基礎的穩定,進行了大量的立法活動。他即位以後,即命長孫無忌、房玄齡等人修訂武德律,歷經十年,至貞觀十一年完成《貞觀律》,仍為十二篇五百條,是唐代一部重要的法典。《貞觀律》對《武德律》作了較大的修改,主要是:第一,降低了刑罰幅度,「減大辟者九十二條,減流人徒者七十一條」,縮小了連坐處死的范圍。許多條文都刪煩去苛,變重為輕;第二,增設加役流,即犯人到流放地後仍需強製作勞役二年的刑罰方法。當時以加役流作為寬恕死刑的辦法。此後,加役流即成為一種比流刑重、比死刑輕的獨立刑罰種類而被後世沿用;第三,確定了五刑、十惡、八議、請、減、贖以及類推、三復奏、五復奏等原則與制度。

3.《永檄律疏》(《唐律疏議》)

唐朝立法的高潮是在高宗李治統治時期,這時封建經濟經過了三十多年的恢復和發展,已經達到了全盛時代。唐高宗命長孫無忌等人以武德、貞觀兩律為基礎,編制《永徽律》十二篇五百零二條,於永徽二年頒行全國。為了闡明《永徽律》的立法原則和實質,對律文進行了統一的、逐字逐句註解,叫做「疏議」,經皇帝批准,於永徽四年頒行,附之於律文之下,與律文具有同等效力;疏與律合稱為《永徽律疏》,後人稱之為《唐律疏議》。疏議的制定,不僅對統一適用法律和加強封建國家的統治起到重要的作用,而且闡明了許多封建法制的理論原則與概念,大大地推動了封建法學的發展。

綜上所述,唐代大規模的立法活動,主要是在武德、貞觀、永徽等幾個著名的朝代。但迄今為止,除《唐六典》和《永徽律疏》完整地保存下來以外,其他均已散失。現在的《永徽律疏》是我國封建時代保留下來的一部最完整的封建法典,它的出現不是偶然的,是我國封建社會發展到全盛階段的產物,是秦漢以來歷代封建統治者立法與司法經驗的總結。其結構嚴謹、文字簡潔、註疏確切、舉例恰當,為唐以後各朝奉為封建法典的楷模,對我國以及亞洲其他國家的封建法律發展,都有深遠的影響。

熱點內容
根據突發公共衛生應急條例 發布:2025-01-12 08:39:18 瀏覽:523
法學會研究課題 發布:2025-01-12 08:30:37 瀏覽:90
最新勞動法工傷界定 發布:2025-01-12 08:24:57 瀏覽:816
無錫市蠡湖景區條例 發布:2025-01-12 08:12:04 瀏覽:288
公司工作股東承擔公司法律責任嗎 發布:2025-01-12 07:52:31 瀏覽:1000
大連海事大學法律碩士教育中心 發布:2025-01-12 07:50:53 瀏覽:265
律師參與虛假訴訟 發布:2025-01-12 06:49:12 瀏覽:203
陳井法院電話 發布:2025-01-12 06:36:29 瀏覽:416
婚姻法二婚夫妻 發布:2025-01-12 06:26:49 瀏覽:235
電大勞動與社會保障法小抄 發布:2025-01-12 05:54:29 瀏覽: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