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上海自貿區立法

上海自貿區立法

發布時間: 2022-05-01 17:25:45

① 上海自貿區成立一年,帶來了什麼

幸運的是,自由貿易區擴大了,廣東、福建和天津的自由貿易區陸續掛牌。許多自由貿易區的存在導致了每一個自由貿易區的競爭和學習的存在。


由於競爭關系的存在,所有自由貿易區的創新速度都會更快。而且學習的狀態會使每個自貿區很容易移植其他自貿區的創新措施。下一步,上海自貿區將與其他自貿區一道迎來創新高峰。

② 香港特區和上海自貿區區別

香港特別行政區是自治的,除了國家主權和外交之外,什麼事都可以根據區內的發展需要自主立法執行。
上海自貿區只是在世界貿易上可以自主立法執行,其它的立法必須在國家憲法框架之內。

③ 自貿區涉及法律調整的政策有哪些

第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二次會議28日決定授權國務院在中國(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中國(天津)自由貿易試驗區、中國(福建)自由貿易試驗區以及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擴展區域內暫時調整《外資企業法》、《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中外合作經營企業法》、《台灣同胞投資保護法》規定的有關行政審批,但是國家規定實施准入特別管理措施的除外。

據悉,此次調整涉及上述四部法律共計十二條規定。2013年,上海自貿區部分法律暫時調整時所涉及的條文為12條,此次增加了台灣同胞投資企業設立審批的調增。上述行政審批的調整自2015年3月1日起施行,並在3年內試行。

作為上海自貿試驗區的「基本法」, 《上海自貿試驗區條例》集中反映了自貿試驗區立法引領制度創新的全貌,投資開放、貿易便利、金融服務、綜合監管和法治環境五方面的制度創新,譜寫了上海 自貿試驗區法治建設的嶄新篇章,也讓上海自貿試驗區奏響了立法引領制度創新的最強音。
在投資開放領域,上海自貿試驗區實現了由「正面清單」向 「負面清單」管理模式的重大立法轉變,對外商投資管理模式進行了改革。即在外資進入上海自貿試驗區之前就對能夠獲得准入的領域與限製程度通過負面清單予以 明示,但凡沒有在清單上列明的內容,都可以視為可以自由准入的投資領域。迄今為止,上海市政府已經先後發布了兩次負面清單,並且清單中的限制投資領域不斷 減少、投資限制措施逐漸開放。
在負面清單發布之後,這項重大立法轉變也得到了眾多外國投資者的一致認同,極大地推動了外資進入外資保險、外資銀行等領域。而究其原因,負面清單管理模式遵循的是「除非法律禁止的,否則就是法律允許的」解釋邏輯,體現的是「法無禁止即自由」的法律理念。
貿易便利化是上海自貿試驗區建設的重要目標任務,3年中,上海自貿試驗區在既有立法的基礎上,著力改革原有監管理念,採取「一線放開、二線安全高效管 住,區內流通自由」的原則,保證了自貿試驗區內各項貿易的高效流轉。同時積極開展海關和檢驗檢疫監管制度的改革,規定包括海關和檢驗檢疫推出通關無紙化、 先報關後進港等改革措施。除此之外,上海自貿試驗區還積極推行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制度,形成了區內跨部門的貿易、運輸、加工、倉儲等業務的綜合管理服務平 台,而企業可通過單一窗口一次性遞交各管理部門要求的標准化電子信息,處理結果也可以通過單一窗口反饋。通過這三項主要措施,貿易企業的時間成本得到大幅 度減少,全面保證了上海自貿試驗區國際貿易的通關迅捷。
金融領域開放也是上海自貿試驗區制度創新的點睛之筆,按照國務院《總體方案》的設定 目標,《上海自貿試驗區條例》在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金融市場利率市場化、人民幣跨境使用和外匯管理改革等方面都進行了立法先行先試,一年多以來的實 踐說明,上海自貿試驗區的金融改革已經初見成效。
由於上海自貿試驗區放鬆了對投資、貿易、金融等領域的事前准入監管,所以為了防範相關風險產 生,監管體制也相應發生了改變,這一點上,上海自貿區專門加強了四大類事中、事後監管措施,包括在自貿試驗區內建立國家安全審查與反壟斷審查機制;加強 區內信用管理,建立統一的監管信息平台,打擊交易失信行為;將企業年檢制改為年報制,同時建立企業經營異常名錄制度,加大對不規范企業的事後監管;鼓勵 社會力量加入市場監管,推動行業協會、商會等制定行業管理標准和行業公約,加強行業自律。具體監管措施的首創也充分體現了上海自貿試驗區對接國際、進一步 提升競爭力的迫切需求。
而在踐行透明度原則上,上海自貿試驗區專門出台了包括規定上海自貿試驗區的管理部門必須制定並公布政府的權利清單、在制定法規文件時必須向社會公眾及厲害關系人公布草案並徵求意見、建立行政異議制度和同一信息發布機制四項舉措。

④ 上海自貿區的任務

《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明確了試驗區建設的主要任務措施。

一是加快政府職能轉變。積極探索建立與國際高標准投資和貿易規則體系相適應的行政管理體系,推進政府管理由注重事先審批轉為注重事中、事後監管。提高行政透明度,完善投資者權益有效保障機制,實現各類投資主體的公平競爭。

二是擴大投資領域開放。選擇金融、航運、商貿、文化等服務領域擴大開放。探索建立負面清單管理模式,逐步形成與國際接軌的外商投資管理制度。改革境外投資管理方式,支持試驗區內各類投資主體開展多種形式的境外投資。

三是推進貿易發展方式轉變。積極培育貿易新型業態和功能,推動貿易轉型升級。深化國際貿易結算中心試點,鼓勵企業統籌開展國際國內貿易,實現內外貿一體化發展。提升國際航運服務能級。

四是深化金融領域開放創新。加快金融制度創新,建立與自由貿易試驗區相適應的外匯管理體制,促進跨境融資便利化。推動金融服務業對符合條件的民營資本和外資金融機構全面開放,鼓勵金融市場產品創新。

五是完善法制保障。各部門要支持試驗區深化改革試點,及時解決試點過程中的制度保障問題。上海市要通過地方立法,建立與試點要求相適應的試驗區管理制度。

⑤ 上海自貿區相關政策問題

國務院關於印發中國(上海)
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的通知
國發〔2013〕38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
國務院批准《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以下簡稱《方案》),現予印發。
一、建立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是黨中央、國務院作出的重大決策,是深入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在新形勢下推進改革開放的重大舉措,對加快政府職能轉變、積極探索管理模式創新、促進貿易和投資便利化,為全面深化改革和擴大開放探索新途徑、積累新經驗,具有重要意義。
二、上海市人民政府要精心組織好《方案》的實施工作。要探索建立投資准入前國民待遇和負面清單管理模式,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加快轉變政府職能,全面提升事中、事後監管水平。要擴大服務業開放、推進金融領域開放創新,建設具有國際水準的投資貿易便利、監管高效便捷、法制環境規范的自由貿易試驗區,使之成為推進改革和提高開放型經濟水平的「試驗田」,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發揮示範帶動、服務全國的積極作用,促進各地區共同發展。有關部門要大力支持,做好協調配合、指導評估等工作。
三、根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授權國務院在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暫時調整有關法律規定的行政審批的決定》,相應暫時調整有關行政法規和國務院文件的部分規定。具體由國務院另行印發。
《方案》實施中的重大問題,上海市人民政府要及時向國務院請示報告。
國務院
2013年9月18日
(此件公開發布)
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
建立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以下簡稱試驗區)是黨中央、國務院作出的重大決策,是深入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在新形勢下推進改革開放的重大舉措。為全面有效推進試驗區工作,制定本方案。
一、總體要求
試驗區肩負著我國在新時期加快政府職能轉變、積極探索管理模式創新、促進貿易和投資便利化,為全面深化改革和擴大開放探索新途徑、積累新經驗的重要使命,是國家戰略需要。
(一)指導思想。
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緊緊圍繞國家戰略,進一步解放思想,堅持先行先試,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率先建立符合國際化和法治化要求的跨境投資和貿易規則體系,使試驗區成為我國進一步融入經濟全球化的重要載體,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出貢獻。
(二)總體目標。
經過兩至三年的改革試驗,加快轉變政府職能,積極推進服務業擴大開放和外商投資管理體制改革,大力發展總部經濟和新型貿易業態,加快探索資本項目可兌換和金融服務業全面開放,探索建立貨物狀態分類監管模式,努力形成促進投資和創新的政策支持體系,著力培育國際化和法治化的營商環境,力爭建設成為具有國際水準的投資貿易便利、貨幣兌換自由、監管高效便捷、法制環境規范的自由貿易試驗區,為我國擴大開放和深化改革探索新思路和新途徑,更好地為全國服務。
(三)實施范圍。
試驗區的范圍涵蓋上海外高橋保稅區、上海外高橋保稅物流園區、洋山保稅港區和上海浦東機場綜合保稅區等4個海關特殊監管區域,並根據先行先試推進情況以及產業發展和輻射帶動需要,逐步拓展實施范圍和試點政策范圍,形成與上海國際經濟、金融、貿易、航運中心建設的聯動機制。
二、主要任務和措施
緊緊圍繞面向世界、服務全國的戰略要求和上海「四個中心」建設的戰略任務,按照先行先試、風險可控、分步推進、逐步完善的方式,把擴大開放與體制改革相結合、把培育功能與政策創新相結合,形成與國際投資、貿易通行規則相銜接的基本制度框架。
(一)加快政府職能轉變。
1.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加快轉變政府職能,改革創新政府管理方式,按照國際化、法治化的要求,積極探索建立與國際高標准投資和貿易規則體系相適應的行政管理體系,推進政府管理由注重事先審批轉為注重事中、事後監管。建立一口受理、綜合審批和高效運作的服務模式,完善信息網路平台,實現不同部門的協同管理機制。建立行業信息跟蹤、監管和歸集的綜合性評估機制,加強對試驗區內企業在區外經營活動全過程的跟蹤、管理和監督。建立集中統一的市場監管綜合執法體系,在質量技術監督、食品葯品監管、知識產權、工商、稅務等管理領域,實現高效監管,積極鼓勵社會力量參與市場監督。提高行政透明度,完善體現投資者參與、符合國際規則的信息公開機制。完善投資者權益有效保障機制,實現各類投資主體的公平競爭,允許符合條件的外國投資者自由轉移其投資收益。建立知識產權糾紛調解、援助等解決機制。
(二)擴大投資領域的開放。
2.擴大服務業開放。選擇金融服務、航運服務、商貿服務、專業服務、文化服務以及社會服務領域擴大開放(具體開放清單見附件),暫停或取消投資者資質要求、股比限制、經營范圍限制等准入限制措施(銀行業機構、信息通信服務除外),營造有利於各類投資者平等准入的市場環境。
3.探索建立負面清單管理模式。借鑒國際通行規則,對外商投資試行准入前國民待遇,研究制訂試驗區外商投資與國民待遇等不符的負面清單,改革外商投資管理模式。對負面清單之外的領域,按照內外資一致的原則,將外商投資項目由核准制改為備案制(國務院規定對國內投資項目保留核準的除外),由上海市負責辦理;將外商投資企業合同章程審批改為由上海市負責備案管理,備案後按國家有關規定辦理相關手續;工商登記與商事登記制度改革相銜接,逐步優化登記流程;完善國家安全審查制度,在試驗區內試點開展涉及外資的國家安全審查,構建安全高效的開放型經濟體系。在總結試點經驗的基礎上,逐步形成與國際接軌的外商投資管理制度。
4.構築對外投資服務促進體系。改革境外投資管理方式,對境外投資開辦企業實行以備案制為主的管理方式,對境外投資一般項目實行備案制,由上海市負責備案管理,提高境外投資便利化程度。創新投資服務促進機制,加強境外投資事後管理和服務,形成多部門共享的信息監測平台,做好對外直接投資統計和年檢工作。支持試驗區內各類投資主體開展多種形式的境外投資。鼓勵在試驗區設立專業從事境外股權投資的項目公司,支持有條件的投資者設立境外投資股權投資母基金。
(三)推進貿易發展方式轉變。
5.推動貿易轉型升級。積極培育貿易新型業態和功能,形成以技術、品牌、質量、服務為核心的外貿競爭新優勢,加快提升我國在全球貿易價值鏈中的地位。鼓勵跨國公司建立亞太地區總部,建立整合貿易、物流、結算等功能的營運中心。深化國際貿易結算中心試點,拓展專用賬戶的服務貿易跨境收付和融資功能。支持試驗區內企業發展離岸業務。鼓勵企業統籌開展國際國內貿易,實現內外貿一體化發展。探索在試驗區內設立國際大宗商品交易和資源配置平台,開展能源產品、基本工業原料和大宗農產品的國際貿易。擴大完善期貨保稅交割試點,拓展倉單質押融資等功能。加快對外文化貿易基地建設。推動生物醫葯、軟體信息、管理咨詢、數據服務等外包業務發展。允許和支持各類融資租賃公司在試驗區內設立項目子公司並開展境內外租賃服務。鼓勵設立第三方檢驗鑒定機構,按照國際標准採信其檢測結果。試點開展境內外高技術、高附加值的維修業務。加快培育跨境電子商務服務功能,試點建立與之相適應的海關監管、檢驗檢疫、退稅、跨境支付、物流等支撐系統。
6.提升國際航運服務能級。積極發揮外高橋港、洋山深水港、浦東空港國際樞紐港的聯動作用,探索形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航運發展制度和運作模式。積極發展航運金融、國際船舶運輸、國際船舶管理、國際航運經紀等產業。加快發展航運運價指數衍生品交易業務。推動中轉集拼業務發展,允許中資公司擁有或控股擁有的非五星旗船,先行先試外貿進出口集裝箱在國內沿海港口和上海港之間的沿海捎帶業務。支持浦東機場增加國際中轉貨運航班。充分發揮上海的區域優勢,利用中資「方便旗」船稅收優惠政策,促進符合條件的船舶在上海落戶登記。在試驗區實行已在天津試點的國際船舶登記政策。簡化國際船舶運輸經營許可流程,形成高效率的船籍登記制度。
(四)深化金融領域的開放創新。
7.加快金融制度創新。在風險可控前提下,可在試驗區內對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金融市場利率市場化、人民幣跨境使用等方面創造條件進行先行先試。在試驗區內實現金融機構資產方價格實行市場化定價。探索麵向國際的外匯管理改革試點,建立與自由貿易試驗區相適應的外匯管理體制,全面實現貿易投資便利化。鼓勵企業充分利用境內外兩種資源、兩個市場,實現跨境融資自由化。深化外債管理方式改革,促進跨境融資便利化。深化跨國公司總部外匯資金集中運營管理試點,促進跨國公司設立區域性或全球性資金管理中心。建立試驗區金融改革創新與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聯動機制。
8.增強金融服務功能。推動金融服務業對符合條件的民營資本和外資金融機構全面開放,支持在試驗區內設立外資銀行和中外合資銀行。允許金融市場在試驗區內建立面向國際的交易平台。逐步允許境外企業參與商品期貨交易。鼓勵金融市場產品創新。支持股權託管交易機構在試驗區內建立綜合金融服務平台。支持開展人民幣跨境再保險業務,培育發展再保險市場。
(五)完善法制領域的制度保障。
9.完善法制保障。加快形成符合試驗區發展需要的高標准投資和貿易規則體系。針對試點內容,需要停止實施有關行政法規和國務院文件的部分規定的,按規定程序辦理。其中,經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授權,暫時調整《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企業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作經營企業法》規定的有關行政審批,自2013年10月1日起在三年內試行。各部門要支持試驗區在服務業擴大開放、實施准入前國民待遇和負面清單管理模式等方面深化改革試點,及時解決試點過程中的制度保障問題。上海市要通過地方立法,建立與試點要求相適應的試驗區管理制度。
三、營造相應的監管和稅收制度環境
適應建立國際高水平投資和貿易服務體系的需要,創新監管模式,促進試驗區內貨物、服務等各類要素自由流動,推動服務業擴大開放和貨物貿易深入發展,形成公開、透明的管理制度。同時,在維護現行稅制公平、統一、規范的前提下,以培育功能為導向,完善相關政策。
(一)創新監管服務模式。
1.推進實施「一線放開」。允許企業憑進口艙單將貨物直接入區,再憑進境貨物備案清單向主管海關辦理申報手續,探索簡化進出境備案清單,簡化國際中轉、集拼和分撥等業務進出境手續;實行「進境檢疫,適當放寬進出口檢驗」模式,創新監管技術和方法。探索構建相對獨立的以貿易便利化為主的貨物貿易區域和以擴大服務領域開放為主的服務貿易區域。在確保有效監管的前提下,探索建立貨物狀態分類監管模式。深化功能拓展,在嚴格執行貨物進出口稅收政策的前提下,允許在特定區域設立保稅展示交易平台。
2.堅決實施「二線安全高效管住」。優化卡口管理,加強電子信息聯網,通過進出境清單比對、賬冊管理、卡口實貨核注、風險分析等加強監管,促進二線監管模式與一線監管模式相銜接,推行「方便進出,嚴密防範質量安全風險」的檢驗檢疫監管模式。加強電子賬冊管理,推動試驗區內貨物在各海關特殊監管區域之間和跨關區便捷流轉。試驗區內企業原則上不受地域限制,可到區外再投資或開展業務,如有專項規定要求辦理相關手續,仍應按照專項規定辦理。推進企業運營信息與監管系統對接。通過風險監控、第三方管理、保證金要求等方式實行有效監管,充分發揮上海市誠信體系建設的作用,加快形成企業商務誠信管理和經營活動專屬管轄制度。
3.進一步強化監管協作。以切實維護國家安全和市場公平競爭為原則,加強各有關部門與上海市政府的協同,提高維護經濟社會安全的服務保障能力。試驗區配合國務院有關部門嚴格實施經營者集中反壟斷審查。加強海關、質檢、工商、稅務、外匯等管理部門的協作。加快完善一體化監管方式,推進組建統一高效的口岸監管機構。探索試驗區統一電子圍網管理,建立風險可控的海關監管機制。
(二)探索與試驗區相配套的稅收政策。
4.實施促進投資的稅收政策。注冊在試驗區內的企業或個人股東,因非貨幣性資產對外投資等資產重組行為而產生的資產評估增值部分,可在不超過5年期限內,分期繳納所得稅。對試驗區內企業以股份或出資比例等股權形式給予企業高端人才和緊缺人才的獎勵,實行已在中關村等地區試點的股權激勵個人所得稅分期納稅政策。
5.實施促進貿易的稅收政策。將試驗區內注冊的融資租賃企業或金融租賃公司在試驗區內設立的項目子公司納入融資租賃出口退稅試點范圍。對試驗區內注冊的國內租賃公司或租賃公司設立的項目子公司,經國家有關部門批准從境外購買空載重量在25噸以上並租賃給國內航空公司使用的飛機,享受相關進口環節增值稅優惠政策。對設在試驗區內的企業生產、加工並經「二線」銷往內地的貨物照章徵收進口環節增值稅、消費稅。根據企業申請,試行對該內銷貨物按其對應進口料件或按實際報驗狀態徵收關稅的政策。在現行政策框架下,對試驗區內生產企業和生產性服務業企業進口所需的機器、設備等貨物予以免稅,但生活性服務業等企業進口的貨物以及法律、行政法規和相關規定明確不予免稅的貨物除外。完善啟運港退稅試點政策,適時研究擴大啟運地、承運企業和運輸工具等試點范圍。
此外,在符合稅制改革方向和國際慣例,以及不導致利潤轉移和稅基侵蝕的前提下,積極研究完善適應境外股權投資和離岸業務發展的稅收政策。
四、扎實做好組織實施
國務院統籌領導和協調試驗區推進工作。上海市要精心組織實施,完善工作機制,落實工作責任,根據《方案》明確的目標定位和先行先試任務,按照「成熟的可先做,再逐步完善」的要求,形成可操作的具體計劃,抓緊推進實施,並在推進過程中認真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重大問題要及時向國務院請示報告。各有關部門要大力支持,積極做好協調配合、指導評估等工作,共同推進相關體制機制和政策創新,把試驗區建設好、管理好。
附件

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服務業擴大開放措施
一、金融服務領域
1.銀行服務(國民經濟行業分類:J 金融業——6620 貨幣銀行服務)
開放措施 (1)允許符合條件的外資金融機構設立外資銀行,符合條件的民營資本與外資金融機構共同設立中外合資銀行。在條件具備時,適時在試驗區內試點設立有限牌照銀行。
(2)在完善相關管理辦法,加強有效監管的前提下,允許試驗區內符合條件的中資銀行開辦離岸業務。
2.專業健康醫療保險(國民經濟行業分類:J 金融業——6812 健康和意外保險)
開放措施 試點設立外資專業健康醫療保險機構。
3.融資租賃(國民經濟行業分類:J 金融業——6631 金融租賃服務)
開放措施 (1)融資租賃公司在試驗區內設立的單機、單船子公司不設最低注冊資本限制。
(2)允許融資租賃公司兼營與主營業務有關的商業保理業務。

二、航運服務領域
4.遠洋貨物運輸(國民經濟行業分類:G 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5521 遠洋貨物運輸)
開放措施 (1)放寬中外合資、中外合作國際船舶運輸企業的外資股比限制,由國務院交通運輸主管部門制定相關管理試行辦法。
(2)允許中資公司擁有或控股擁有的非五星旗船,先行先試外貿進出口集裝箱在國內沿海港口和上海港之間的沿海捎帶業務。
5.國際船舶管理(國民經濟行業分類:G 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5539 其他水上運輸輔助服務)
開放措施 允許設立外商獨資國際船舶管理企業。

三、商貿服務領域
6.增值電信(國民經濟行業分類:I 信息傳輸、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6319 其他電信業務,6420 互聯網信息服務,6540 數據處理和存儲服務,6592 呼叫中心)
開放措施 在保障網路信息安全的前提下,允許外資企業經營特定形式的部分增值電信業務,如涉及突破行政法規,須國務院批准同意。
7.游戲機、游藝機銷售及服務(國民經濟行業分類:F 批發和零售業——5179 其他機械及電子商品批發)
開放措施 允許外資企業從事游戲游藝設備的生產和銷售,通過文化主管部門內容審查的游戲游藝設備可面向國內市場銷售。

四、專業服務領域
8.律師服務(國民經濟行業分類:L 租賃和商務服務業——7221 律師及相關法律服務
開放措施 探索密切中國律師事務所與外國(港澳台地區)律師事務所業務合作的方式和機制。
9.資信調查(國民經濟行業分類:L 租賃和商務服務業——7295 信用服務)
開放措施 允許設立外商投資資信調查公司。
10.旅行社(國民經濟行業分類:L 租賃和商務服務業——7271 旅行社服務)
開放措施 允許在試驗區內注冊的符合條件的中外合資旅行社,從事除台灣地區以外的出境旅遊業務。
11.人才中介服務(國民經濟行業分類:L 租賃和商務服務業——7262 職業中介服務)
開放措施 (1)允許設立中外合資人才中介機構,外方合資者可以擁有不超過70%的股權;允許港澳服務提供者設立獨資人才中介機構。
(2)外資人才中介機構最低注冊資本金要求由30萬美元降低至12.5萬美元。
12.投資管理(國民經濟行業分類:L 租賃和商務服務業——7211 企業總部管理)
開放措施 允許設立股份制外資投資性公司。
13.工程設計(國民經濟行業分類:M 科學研究與技術服務企業——7482 工程勘察設計)
開放措施 對試驗區內為上海市提供服務的外資工程設計(不包括工程勘察)企業,取消首次申請資質時對投資者的工程設計業績要求。
14.建築服務(國民經濟行業分類:E 建築業——47 房屋建築業,48 土木工程建築業,49 建築安裝業,
50 建築裝飾和其他建築業)
開放措施 對試驗區內的外商獨資建築企業承攬上海市的中外聯合建設項目時,不受建設項目的中外方投資比例限制。

五、文化服務領域
15.演出經紀(國民經濟行業分類:R 文化、體育和娛樂業——8941 文化娛樂經紀人)
開放措施 取消外資演出經紀機構的股比限制,允許設立外商獨資演出經紀機構,為上海市提供服務。
16.娛樂場所(國民經濟行業分類:R 文化、體育和娛樂業——8911 歌舞廳娛樂活動)
開放措施 允許設立外商獨資的娛樂場所,在試驗區內提供服務。

六、社會服務領域
17.教育培訓、職業技能培訓(國民經濟行業分類:P 教育——8291 職業技能培訓)
開放措施 (1)允許舉辦中外合作經營性教育培訓機構。
(2)允許舉辦中外合作經營性職業技能培訓機構。
18.醫療服務(國民經濟行業分類:Q 衛生和社會工作——8311 綜合醫院,8315 專科醫院,8330 門診部
〔所〕)
開放措施 允許設立外商獨資醫療機構。

⑥ 上海自貿區有哪些優惠政策

1、首先給各位網民介紹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是中國第一個自由貿易試驗區,到目前為止已回經有很高知名度和答各項成熟的配套服務,上海自貿區范圍涵蓋上海市外高橋保稅區、外高橋保稅物流園區、洋山保稅港區和上海浦東機場綜合保稅區、陸家嘴金融貿易試驗區、張江自貿區試驗區、金橋自貿區等7個區域,每個自貿區爭對各行業企業的優惠政策也大不相同,外高橋爭對進出口貿易行業,張江爭對高新科技技術行業,陸家嘴針對金融服務行業,其他也各有不同。
2、自貿區優惠政策詳解:
A、出口退稅、進口保稅、轉口免稅;
B、金融貸款利率低;
C、企業退稅、返稅快,並且比例高;
D、品牌知名度大,有利於企業品牌推廣;
E、銀行賬戶兌外幣自動結匯;
F、外資企業政策優先使用,門檻低,外資股東要求少

⑦ 結合上海自由貿易區的改革,談談我國政府應怎樣轉變職能

一、市場經濟中政府的經濟職能

經濟社會的發展歷史已經證明,市場經濟是人類社會目前為止最具效率和活力的經濟運行機制和資源配置手段,但由於市場本身具有盲目性、自發性和滯後性,會出現諸多市場失靈的情況,如公共產品的提供問題、市場壟斷的產生、外部性問題、社會收入分配不公、信息不完全等。為應對市場失靈,保證經濟的有序、健康運行,政府需要介入經濟過程中,履行相應的職能。

首先,提供市場經濟運行的基本框架,維護市場秩序。經濟主體的各種平等、自由的權利、界限都需要政府通過制定法律來保護,提供和維護市場健康所需要的一系列的法律法規、規章制度並監督規則的執行是政府所必須具備的基本經濟職能。其次,進行微觀經濟管理。政府可以直接生產或通過直接或間接的財政補貼、政策優惠等方式刺激私有企業生產那些市場供給不足的產品,也可執行價格管制、市場准入管制、環境管制[1],或是通過在市場上的購買活動間接影響社會資源配置。第三,進行制度創新。制度是影響經濟發展的根本因素,激勵的制度創新可以促進促進經濟發展的實現。第四,維持宏觀經濟穩定,著重宏觀調控。政府必須運用財政政策、貨幣政策等宏觀經濟調控對經濟活動進行干預,以達到「熨平」波動、解決失業和通貨膨脹等問題。

二、我國政府履行經濟職能存在的問題

從新中國成立初期的計劃經濟體制到目前的市場經濟體制,我國政府經歷了五次大規模的改革和調整,政府的經濟職能也經歷著從「全能型政府」向「服務型政府」的轉變,從程序到方法,從人員到設備,從法律規范到思想觀念,都有了不同程度的變化和更新。但從深層次的角度觀察,仍然存在不少問題。

政府經濟職能的「越位」是指政府對微觀經濟活動干預范圍過廣,束縛了經濟主體積極性的發揮。受計劃經濟體制的深刻影響,政府通過各種渠道控制著各種資源的分配權,對社會生活過多干涉。例如政府通過市場自治組織(如行業協會、商會等)直接管理社會、企業,直接干預社會經濟活動,主動負擔起過多的社會責任等[2]。「錯位」是指在處理政府與社會關系時,由於缺少市場經濟制度條件下的約束和規定,政府及其工作人員沒有正確把握住應有的尺度,將社會的自治和自主意識限制住。例如金融行業的准入、長官意志、行業壟斷、法規體系的薄弱,程序性法規的匱乏,政府官員大量的尋租行為等。「缺位」主要是指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出現了需要政府發揮一定職能,但是政府沒有發揮或者發揮的不充分現象,主要表現在政府宏觀調控的范圍和力度不足或方式失當,不能提供滿足社會需要的公共物品及服務,不能保障公民的自身福利,缺乏保護公平競爭的法律法規和措施等。

我國在向市場經濟轉軌的過程中,政府對部門管理方面工作明顯強於對行業管理工作,這就導致大量行政性企業的出現,這些行業部門利用自身行政特點阻止其他經營者進入和參與本行業的經營活動,如石油、電力、電信和鐵路等行業。同時利用自身對國有企業的所有權干涉企業經營決策戰略,領導人任免等;其次是地區壟斷,地方政府利用地方行政權力資源,設置貿易壁壘,提高市場准入資格,阻止其他地區的等同商品進入本地區,來確保該地區商品的壟斷地位。其後果是將我國整體市場分割開來,形成若干個小市場,嚴重的阻礙了商品、資金、物質的流通;同時造成了市場中各個經濟主體的分配不公,嚴重影響了市場經濟的全面健康發展。

當前我國政府通過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取消了一大批行政審批項目,並在各地廣泛設立行政服務中心,推行「一站式辦公、一條龍服務、並聯式審批、陽光下作業、規范化管理」的運行模式,但依然存在許多問題。

首先,我國行政審批依舊過多,例如2014年2月,海南省人大代表展示了一個投資項目到辦完所需要的手續,包括了30多項審批,蓋上百個章,最少經歷272個審批日。其次,我國僅僅依據國家部委現有法律、法規、規章和上級政府文件來推動行政審批改革,缺乏統一科學合理的標准,而且各級行政機構都有行政審批定權,行政機關可以根據自身利益隨意設置審批事項。第三,我國政府在行政審批環節普遍存在「重審批、輕監管」,「重權利、輕義務」,「重利益、輕服務」的現象。一些政府部門只注重與自身既得利益相關的項目,在審批過後很少對審批項目的實施過程進行管理,許多符合審批條件的經濟主體進入市場後因為質量不高,競爭力不強,效益不好,很快就被淘汰,甚至有利用審批獲得合法身份後在市場中大肆侵犯公共利益,對公共財產和人身權益造成極大傷害[3]。此外,政府機構的盲目擴張導致政府部門機構過度龐大,人員質量參差不齊,人浮於事,無法實現市場經濟中政府理應體現出的高效、便捷等特點。

市場經濟也是法治經濟,要求資源在市場經濟規則下實現合理配置和有效分配。但在我國市場經濟環境還缺乏完備的法律保障,沒有一套健全的法律體系和機制,也欠缺對有限法律的靈活運用,同時現在主要以「人治」為主,「長官意志」、「拍腦袋決策」時有發生的前提下,政府執法意識和觀念缺失,人治色彩依然存在與某些環節和過程中,造成執法的隱蔽和主觀臆斷[4]。由此造成市場競爭的不公平。不能限制市場壟斷,不能有效禁止市場不正當交易,因此市場經濟不能得到正常的發展。

三、上海自貿區實踐中我國政府經濟職能的轉變與創新

2013年8月,國務院正式批准設立上海自貿區。自由貿易試驗區是以本國(地區)法律和規定為基礎,在本國(地區)境內設立的區域性經濟特區。這種方式屬一國境內關外的貿易行為,也就是某一國(或地區)在其轄區內建立一個區域進行對外貿易,對貿易活動不過多干預,且優惠或免除對外運入貨物的過路費。上海自貿區由上海外高橋保稅區、機場保稅區和洋山港臨港新城組成,實行政府職能轉變、金融制度、貿易服務、外商投資和稅收政策等多項改革措施,試圖成為中國經濟、政治新的試驗田。根據目前國務院以及商務部公布的方案和具體實施的政策來看,上海自貿區管理中政府進行經濟職能轉變主要採取了監管模式創新、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及完善法制保障、進行地方立法實驗等舉措。

自貿區實施「一線徹底放開、二線安全高效管住」的創新監管服務新模式,「一線」指國境線,「徹底」被不斷強調。同時探索施行負面清單管理模式,即法無禁止即合法,規定企業「不能做什麼」,讓市場較以前發揮更大的作用。而且借鑒國際通行規則,對外商投資試行准入前國民待遇,研究制訂試驗區外商投資與國民待遇等不符的負面清單,改革外商投資管理模式②。對外資施行准入前國民待遇而不依賴當前已有的「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主動放棄行政控制,這點說明此次對監管模式創新的目的是消解政府部門因其行政管制而產生的設租、尋租的機會。因此,自貿區建設最重要的工作之一是利用現有的開放試點里,簡化步驟,減少政府行政管制,提供一條整合現有海關特殊監管區的有效路徑。

以「輕審批、重監管」為中心,減少對自由貿易區經濟發展產生阻礙的行政審批。建立統一受理、綜合審批、並聯審批和高效運作的服務模式,建立和完善信息網路平台,使不同部門協同管理,擺脫傳統的各個部門各自為政的現象,提高效率。更改12項行政審批事項為備案制,降低了行業准入門檻,並意味著政府從事前審批向事後監管的方向轉變,減少了行政審批事項、打破壟斷,防範目前體制中因政府行政干預而產生的設租現象。而負面清單管理模式在減少政府行政干預經濟過程方面也用相似作用,所以負面清點管理模式在未來應當應用於國內企業而不僅限於外資企業。

建立行業信息跟蹤、監管和歸集的綜合性評估機制,加強對試驗區內企業在區外經營活動全過程的跟蹤、管理和監督。建立集中統一的市場監管綜合執法體系,提高執法效率,在質量技術監督、食品葯品監管、知識產權、工商、稅務等管理領域,社會力量被積極鼓勵參與市場監督,實現高效監管,體現了政府在市場監督方面向社會放出本屬於它們的權力,並且可能在未來會形成統一的市場行政監管機構。提高行政透明度,完善體現投資者參與、符合國際規則的信息公開機制。完善投資者權益有效保障機制,實現各類投資主體的公平競爭。

由國務院提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討論並授權,試驗區內,對負面清單之外的外商投資暫時停止實施《外資企業法》、《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中外合作經營企業法》等3部法律的有關規定,暫時停止實施文物保護法的有關規定,試行期為3年。同時強調地方立法對於上海市的重要性,上海為了符合自貿區發展需要可以制定相關有利的法律法規。

總的來說,在上海自貿區內,政府對監管市場經濟活動的創新以及轉變政府職能、加強宏觀調控和監管職能、減小對微觀經濟的干預力度、「重監管、輕權力」、改革審批制度,並進行地方立法試驗等舉措,甚至進行整個管理體系的創新再造,以期建立統一的市場監管體系,消除市場分割,都是在實踐「小政府,大社會」和服務型政府,理清政府與市場的關系,努力實現高效的、市場化的宏觀調控管理,以及有效、審慎的風險管理。這是創新的改革思維,也是理清市場和政府最優邊界,進行政治體制改革的最新嘗試。

四、推進我國政府經濟職能轉變的政策建議

現代市場經濟是信用經濟、法治經濟,與市場經濟相適應的政府,必須做到依法行政,明確落實政府行為的法律責任[5]。而實現法治化管理,必須樹立法律的權威以及政府乃至整個社會的法治意識,要用完善的切合市場經濟法律和規則代替政府的發號施令,代替政府的政策措施。政府在履行職能的過程中要明確立法先行的思想,應當在《憲法》、《立法法》和《行政法》的基礎上,進一步明確劃分政府的經濟管理許可權,在充分發揮政府市場監督的作用,限制政府行為過程中的恣意和專斷,使其更好完成協調、監督、引導和宏觀調控的作用。同時,這次國務院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在上海自貿區暫停施行的外貿三法和文物保護法的部分條款的舉措是我國法制史上首次出現的暫停現行法律制度的現象,說明我國法律制度仍有部分與國際自由市場經濟貿易相沖突的部分,同時說明我們政府亟須進行更適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法制、法規建設,加強自身法律體系與國際貿易大環境的聯系。

政府應逐步向市場放權,將精力投入到宏觀調控和對市場的監督中,營造公平、高效的市場環境和保證市場的有序進行,建設服務型政府。同時政府機構還能相應落實法定質詢、罷免等追究責任的具體程序,創設引咎辭職、責令辭職等責任制度,強調對市場經濟政策制定的責任意識,建設責任型政府。在促進政府經濟職能轉換的前提下,政府應精簡經濟職能相重合的機構,提高工作效率。裁汰冗員,營造人才創新新環境,提高行政人員本身的素質,增加公務員瀆職、腐敗的風險和成本,修改和完善國家公務員制度,採用績效管理和全面質量管理,量化政府效率的評估指標,多方面確定評價政府效率的標准,使政府效率易於評斷,容易監督。同時可以採用科學化、電子化手段和方法解決工作效率低下的問題,方便政務及時向公眾公開,如推行電子政務,加強各級政府網站建設等,可以更好實現政府行政管理高效、公平、合理。

政企合一是計劃經濟體制遺留下來的問題,使得國有企業不能成為市場主體,干擾了統一的市場規則對各個市場主體的平等[6],而政企分開的要求是政府不得再擔任企業經營權主體,即將現有政府所擁有的所有權的企業實行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離,通過設立董事會,實行股權多元化,將所有權從政府手中轉移到多數代表公民所有者的其他機構。因為國有企業的所有權最終屬於人民,所以所有權必須交由代表人民意志的機構,而不是由政府具體代理,最終形成「政府所有」的經營機制。同時,政府應當承擔起本應由政府承擔但實際由國有企業承擔的公民福利和失業人員再就業問題,減小國有企業應承擔政府的社會職責而付出的成本,做到政府向國有企業放權讓利的同時也要收回本應由政府承擔的責任。

⑧ 上海自貿區的設立原因和意義是什麼

上海自貿區設立的原因:

(1)對內,推動政府從審批型向監管服務型的轉變,要素價格市場化(包括利率、匯率等),推動央企和國企改革。


(2)對外,盡快完成從2008年開始的中國雙邊投資協定談判 (BIT談判),促使發達國家認可中國市場經濟地位 ,盡快加入到新一波區域資本、貿易和服務的協定談判中去,包括提問者所說的TPP協議,以及另一個重要的PSA協議。

上海自貿區設立的意義:

對內:
(1)外資和民資進入原來壟斷或者審批門檻很高的行業,帶來新的活力和商機。
(2)降低政府審批權,減小權力尋租的空間,改變政府職能。
(3)摸索出一套可以推向全國的改革模式,從而使得國企和央企面臨劇烈的競爭,逼迫既得利益集團放棄壟斷權,倒逼國企和央企改革創新。

對外:
(1)加快中美雙邊貿易談判,獲得美國承認的市場經濟地位。
(2)獲得進入Tpp和Psa談判的機會,從而獲得進入下一輪以服務和資本為主的全球游戲的入場券。



⑨ 什麼是自由貿易區,目前上海貿易區的主要規則包括哪些內容

自由貿易區中的所謂"自由",更多意義上是指在特定區域內貿易、物流和關稅的自由,核心是通過放鬆管制,加快貨物進出、人員往來、資金流動、信息傳遞。相對比"境內關內",這種"境內關外"無疑能夠更大限度地減少貿易成本,促進貿易與交流。

上海自貿區肩負四項重大使命。
一、貿易的自由化:即沒有海關監管、查禁、關稅干預下的貨物自由進口、製造和再出口。上海的目的不是做集裝箱吞吐量最大的港口,而是做轉口貿易和離岸貿易。這裡面最核心部件有兩個,一是吸引跨國公司總部,另一個就是構架大宗商品交易平台。離岸貿易的最核心是解決跨國公司的資金管制問題,自貿區內企業允許搞一個國際資金池和國內資金池,當中設計有互聯互通的管道。這樣的貿易就是訂單和資金環節是在上海完成的,貨物未必經過上海的港口。
自貿區不會做成集裝箱的堆場,並探索同大長三角周邊地區的錯位競爭和協同合作。更重要的是,推進與自由貨物貿易相關的服務貿易的發展,特別是配套國際大宗商品交易平台以及航運金融交易平台,允許境內外企業參與商品期貨和航運遠期交易。在自貿區內將允許境外期貨交易所指定或設立商品期貨的交割倉庫,一旦建成,將替代韓國釜山和新加坡LME倉庫的部分作用。這些設計不僅會促進相關的服務貿易、服務外包行業(包括融資租賃、檢測維修、審計會計等)的發展,還降低了跨國企業進行全球資源調配和商品價格風險管理的門檻和成本,將助力於自由貿易港的繁榮。
二、投資的自由化:全面實施准入前國民待遇和負面清單管理。非禁即入,除了負面清單規定不能乾的,其他都可以干。這特別針對的是服務業:金融服務、航運服務、商貿服務、專業服務、社會服務、文化服務,六大領域全部開放。實踐證明,不管是製造業還是服務業,凡是對外開放比較徹底、積極參與全球資源競合的領域,都會發展較好、競爭力變強。因此自貿區內投資會大部分實行備案制,取消外資持股比例或經營范圍等諸多限制。預期率先在試驗區范圍內改革投資項目管理、外商投資企業設立及變更管理、工商登記這三個環節。而船舶運輸、資信調查、融資租賃、檢測維修、演出經紀、娛樂文化、教育培訓、醫療保健等眾多現代生產型和生活型服務性行業,都將對內外資實施公平的准入標准,歡迎國內民營資本和海外直接投資。
其實這應該也是正在進行的中美雙邊投資協定BIT談判的預演,中方同意以准入前國民待遇和負面清單為基礎與美方進行實質性磋商。對外資的「國民待遇」將首次延伸至「准入前」,並不再依賴當前的「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來進行行政控制,用以交換美國對等的更透明的外資准入審核流程。這一點對於中國政府機構改革來說也是意味深長,目的是消解既有政府部門的審批權以及相應的設租、尋租能力。此外,投資也是雙向的,鼓勵中國資本從自貿區向海外直接投資。可能未來在自貿區,對外投資只需要備案。鼓勵成立對外股權投資基金,並提供相應的中介服務,讓自貿區同時成為中國資本走向世界的平台,大力推進「走出去」戰略。
三、金融的國際化:其終極目的就是推動人民幣國際化。必須要過的一關是放開資本項目管制。預期在自貿區內,投資和貿易相關的資金可以自由兌換,利率、匯率都是市場決定的,積極探索麵向國際的外匯管理改革試點,建立與自貿區相適應的外匯管理體制。同時允許符合條件的外資金融機構設立外資銀行,以及民營資本與外資金融機構共同設立中外合資銀行(可能具有有限牌照)。鼓勵其建立綜合交易平台,全面放開產品創新。也允許自貿區的金融機構去海外發債,拿錢回來之後可以貸款給自貿區裡面的企業,並突破現有存貸比的限制。同時變革自貿區內企業外債管理方式,力圖實現外匯資金集中運營,以便建立跨國企業的全球資金管理中心。
未來自貿區金融方面的發展願景是很大的,首先是初步實現香港、新加坡、澳門、瑞士、開曼、維京群島等具備的自由貿易和離岸金融等功能,允許區內符合條件的中資銀行從事離岸業務;同時考慮藉助類似紐約的國際銀行便利設施(IBF)、東京的JOM等的設計,培育在岸離岸分離型的金融中心(國際板),再通過建立適當的通道和管道(可以是額度、地域、賬戶類型、交易類別等),部分打通離岸和在岸市場,實現有限的互聯互通,允許資金在一定的范圍或者限額內相互滲透,建立分離滲透型(先單向再雙向)金融市場。在風險可控和效率提升的前提下,最終形成類似倫敦的,全面滲透型和內外一體化的真正的全球金融中心。
四、行政的精簡化:自貿區將實施「一線徹底放開、二線安全高效管住、區內貨物自由流動」的創新監管服務新模式,「一線」指國境線,「徹底」被不斷強調。因此自貿區建設最重要的工作之一是要在現有的開放試點里,化繁為簡,減少行政成本,提供一條整合現有海關特殊監管區的有效路徑。可以預見,未來在自貿區內,質檢工商等所有的市場行政管理職能都會匯總到一個機構,而分散在一行三會的金融監管也可能都並在一起只有一個金管局,所以真正意義的大部制改革完全可以在試驗區里實現。其最終目的是──建立集中統一的市場監管體系,轉變政府職能,提高行政透明度,並進行地方立法試驗和履行投資者權益保護功能,這即是實踐「小政府」的全新的執政理念,也是理清市場和政府最優邊界的最新嘗試。

⑩ 上海自貿區和深圳經濟特區有什麼區別

明顯不是一個檔次的呀!
深圳經濟特區遵循WTO規則是商務部為主管的產物。上海自貿區是遵循WCO規則是海關總署為主管的產物。海關是商務配套的一環,因為經濟建設的三駕馬車分別是出口、投資、消費,出口和投資都是商務部職能,可見上海自貿區遠不如深圳經濟特區。
再者深圳地位特殊,深圳有的政策國內不一定有,國內有的政策深圳都有,在於深圳擁有全國人大授予的地方立法權,可以抵觸國務院法規(不想給自己難堪的話都會給足深圳政策)。所以深圳是目前國內三個FTA疊加FTZ政策的高地之一,上海自貿區待遇前四都排不上,還有海南也在申請自貿區和汕頭。
需要提醒的是,沒有FTA政策保護的FTZ政策非常脆弱,具有加劇失業、食品健康、生命安全三大客觀危害,也是國內一致反對設立的(當權者光頭強強制執行,引發非洲豬瘟等危害)。

上海問題體現在常住人口新增太少遠不如深圳每年50萬人口規模增加,這是因為上海失業嚴重使得人口流入流出對沖。而且上海免稅年都是組織官員黨員去消費的因為當地民眾擔憂可能引發的地溝油食品危害健康而上海又不得不製造繁榮景象。像非洲豬瘟存在數百年之久被發現及阻止進入中國,而且自貿區之後特別是近幾年都成卷席全國狀態,令豬肉價格水漲船高。都足以說明上海自貿區就是官員借機「勒索」民脂民膏的傳銷工具,不具有經濟特區等與民互惠互利的特點。
表現在深圳只有2000不到平方公里人口突破1300萬大關人口密度超6500人開發區域計算破1.3萬人口每平方公里密度還具有人口龐大吸引力。反觀上海超6000平方千米僅有2500萬人口不到,人口密度只有4100多點就沒有吸引力了,這就是最好的自貿區與經濟特區的對比。

熱點內容
根據突發公共衛生應急條例 發布:2025-01-12 08:39:18 瀏覽:523
法學會研究課題 發布:2025-01-12 08:30:37 瀏覽:90
最新勞動法工傷界定 發布:2025-01-12 08:24:57 瀏覽:816
無錫市蠡湖景區條例 發布:2025-01-12 08:12:04 瀏覽:288
公司工作股東承擔公司法律責任嗎 發布:2025-01-12 07:52:31 瀏覽:1000
大連海事大學法律碩士教育中心 發布:2025-01-12 07:50:53 瀏覽:265
律師參與虛假訴訟 發布:2025-01-12 06:49:12 瀏覽:203
陳井法院電話 發布:2025-01-12 06:36:29 瀏覽:416
婚姻法二婚夫妻 發布:2025-01-12 06:26:49 瀏覽:235
電大勞動與社會保障法小抄 發布:2025-01-12 05:54:29 瀏覽: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