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嬋然道德經

嬋然道德經

發布時間: 2022-05-01 22:36:43

① 如何理解禪和道二者的區別體現在哪裡不要說太高深的宗教語言,請用簡明易懂的話介紹

阿彌陀佛!
禪為佛教禪定,即打坐入定。
道在《道德經》中成為大,為道家最高境界,得道則仙!

② 佛,道和禪各自是怎麼定義的三者之間的區別怎樣

三者的定義:

1、佛:梵語「佛陀」,是對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的簡稱,亦是佛教徒對修行圓滿的人的稱呼。梵文 Buddha音譯「佛陀」的簡稱,意譯為「覺者」、「知者」、「覺」。覺有三義:自覺、覺他(使眾生覺悟)、覺行圓滿,是佛教修行的最高果位。

小乘講的「佛」,一般是用作對釋迦牟尼的尊稱。大乘除指釋迦牟尼外,還泛指一切覺行圓滿者。宣稱三世十方,到處有佛。

2、道:作為哲學概念,最早出自黃帝時期《廣成子.自然經》,與漢字同在,與中華文明同在。是中華民族為認識自然為己所用的一個名詞,意思是萬事萬物的運行軌道或軌跡,也可以說是事物變化運動的場所。

3、禪,是一種基於「靜」的行為,源於人類本能,經過古代先民開發,形成各種系統的修行方法,並存在於各種教派。先秦時期就有關於此種行為的記載,但是未有固定稱呼。直至印度詞彙jana傳入,漢語音譯為「禪那」,後世便以「禪」字稱謂此類行為。

三者有2點不同:

1、三者的所存在的教派不同:

(1)、佛存在於佛教。

(2)、道存在於道教。

(3)、而禪經過古代先民開發,形成各種系統的修行方法,並存在於各種教派。

2、三者代表的含義不同:

(1)、佛代表的含義:如:佛天(佛;西天;美好的地方);佛化(佛的教化);佛光(佛所帶來的光明);佛會(佛菩薩眾聖會聚的地方);佛圖(佛塔);佛位(成佛正果之位)。

(2)、道代表的含義:「道」是推動宇宙運行最根本的規律,是「天」的意識,它不受時空的限制。意識分為意和識,意就是思考,就是基於概念達成目的的過程,識就是感受,就是詮釋概念的過程。

當去思考「道」時,它從一個巨巢中生生不息,於是萬物生,當去感受它時,天人合,於是萬物靜。道是宇宙最根本的力,它無時無處不在,它超越時空,即在變又不變,若一定有規律則「大道至簡」。

(3)、禪代表的含義:人生中的煩惱都是自己找的,當心靈變得博大,空靈無物,猶如倒空了煩惱的杯子,便能恬淡安靜。人的心靈,若能如蓮花與日月,超然平淡,無分別心、取捨心、愛憎心、得失心,便能獲得快樂與祥和。

水往低處流,雲在天上飄,一切都自然和諧地發生,這就是平常心。擁有一顆平常心,人生如行雲流水,回歸本真,這便是參透人生,便是禪。

(2)嬋然道德經擴展閱讀:

禪,通「蟬」,萬變而不離其宗,如蟬(蠶)與蛹,雞與蛋,因緣使然,輪回變化,無有先後,無有始終,不同時空,不同體態,終是其宗。禪變,禪讓,不論咋變或讓位與誰,終是其精神之延續。

禪首先要求追尋自我,其過程和手段,往往不順人情,不合知識,違反常理。禪不講知識,因此,不受知識的障礙,也更視知識為最大的敵人。知識教人起分別心,在知識領域里,人們會因此迷失了自我,甚至為邪知邪見所掌握,形成危害眾生的工具。

因為在禪師的心目中,花不一定是紅的,柳不一定是綠的,他們從否定的層次去認識更深的境界。他們不用口舌之爭,超越語言,因而有更豐富的人生境界。傅大士善慧說:「空手把鋤頭,步行騎水牛;人從橋上過,橋流水不流。」

這是不合情理的描述語句,完全是在與迷妄的分別意識挑戰,以破除一般人對知識的執著。掃除迷妄分別的世界,使人進入一個更真、更美、更善的心靈境界。禪語是不合邏輯的,但它有更高的境界;禪語是不合情理的,但它有更深的涵意。

③ 為什麼禪宗經是六祖壇經

因為六祖慧能是禪宗的真正創立者,主張教外別傳、不立文字,提倡心性本凈、佛性本有、直指人心、見性成佛。這是世界佛教史尤其是中國佛教史上的一次重大改革。

④ 蟬有什麼品質古代詩人為什麼喜歡寫蟬

在古代蟬文化中,蟬的品質是立身高潔、能夠脫胎換骨、使精神升華。

古代詩人喜歡寫蟬,是因為蟬作為自然界中客觀存在的弱小生命體,朝飲甘露,暮咽高枝,夏生秋亡,在蒼茫宇宙中雖然顯得微不足道。然而正是它的這一生命規律博得了文人墨客的厚愛,蟬被帶入詩詞中成了較多的描寫對象。

1、唐代詩人虞世南從這種蟬鳴中聽出了一個人名聲的重要。

《蟬》唐代:虞世南

垂緌飲清露,流響出疏桐。

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

釋義:

蟬垂下像帽纓一樣的觸角吸吮著清澈甘甜的露水,響亮的聲音從挺拔疏朗的梧桐樹枝間傳出。蟬正是因為在高處發聲它的聲音才能傳得遠,並非是憑借秋風的力量。

2、宋代詞人王沂孫則聽出了悲傷。

《齊天樂·蟬》宋代:王沂孫

一襟余恨宮魂斷,年年翠陰庭樹。乍咽涼柯,還移暗葉,重把離愁深訴。西窗過雨。怪瑤佩流空,玉箏調柱。鏡暗妝殘,為誰嬌鬢尚如許。

銅仙鉛淚似洗,嘆攜盤去遠,難貯零露。病翼驚秋,枯形閱世,消得斜陽幾度?餘音更苦。甚獨抱清高,頓成凄楚?謾想熏風,柳絲千萬縷。

釋義:

宮妃滿懷離恨,忿然魂斷,化作一隻衰蟬,年年都在庭院的綠蔭叢中哀嗚。它剛剛還在枝頭上嗚咽,不一會兒又飛到幽暗的密葉叢中嗚叫,一遍又一遍地將生死離別的愁緒向人深深傾訴。西窗外秋雨初歇,蟬兒驚動的聲音如玉佩在空中作響,又如玉箏調柱般美妙動聽。

昔日的明鏡已經昏暗,容貌已經憔悴,可為何蟬翼還像從前那樣嬌美?金銅仙人鉛淚如洗,去國辭鄉,只可嘆她攜盤遠去,不能再貯藏清露以供哀蟬了。

秋蟬病弱的雙翼驚恐清秋的到來,那枯槁的形骸在世上已滄桑歷盡,還能承擔起多少次斜陽的折磨?凄咽欲斷的啼叫更讓人覺得悲苦,可為什麼她還欲獨自將哀怨的曲調吟唱,讓自己頓時承受這無盡的哀傷?而當此之時,她只能徒然追憶當年自己歡笑在薰風中,柳絲萬縷飄飛的美景。

3、而柳永更是借寒蟬道盡了離愁別緒。

《雨霖鈴·寒蟬凄切》宋代:柳永

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好景 一作:美景)

釋義:

秋蟬的叫聲凄涼而急促,傍晚時分,面對著長亭,驟雨剛停。在京都郊外設帳餞行,卻沒有暢飲的心緒,正在依依不捨的時候,船上的人已催著出發。握著對方的手含著淚對視,哽咽的說不出話來。想到這一去路途遙遠,千里煙波渺茫,傍晚的雲霧籠罩著南天,深厚廣闊,不知盡頭 。

自古以來,多情的人總是為離別而傷感,更何況是在這冷清、凄涼的秋天!誰知我今夜酒醒時身在何處?怕是只有楊柳岸邊,面對凄厲的晨風和黎明的殘月了。這一去長年相別,我料想即使遇到好天氣、好風景,也如同虛設。即使有滿腹的情意,又再同誰去訴說呢??

4、古人的詠蟬詩多托物言志,富有哲理,南朝詩人王籍的《入若耶溪》是這類詩中的名篇之一。王籍從鳴蟬雜訊中感受出了夏之靜美,升華到了「禪境」,這乃是「禪悟」——此時的「蟬」與「禪」達到了殊途同歸之妙。

《入若耶溪》南北朝:王籍

艅艎何泛泛,空水共悠悠。陰霞生遠岫,陽景逐迴流。

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此地動歸念,長年悲倦遊。

釋義:

小船暢行在若耶溪的溪水中,遠遠看去像是要與天際相接。遠處的山峰北面生出層層雲霞,陽光照耀著蜿蜒曲折的水流。蟬噪陣陣,林間愈見寂靜,鳥鳴聲聲,山中更覺幽深。這樣美好的地方讓我生了歸隱之心,我因多年來厭倦仕途卻沒有歸隱而悲傷起來。


5、西晉文學家陸機在其著名的《寒蟬賦序》中,稱贊蟬有「五德」,即文、清、廉、儉、信,將蟬喻為君子。

《寒蟬賦序》(節選)西晉:陸機

夫頭上有緌,則其文也;含氣飲露,則其清也;黍稷不享,則其廉也;處不巢居,則其儉也;應侯守節,則其信也。

釋義:

它頭上有花紋,是有文採的體現。它吞霧氣喝露水,是清高的體現。它不吃麥黍糧食,是廉潔的體現。它不住在巢穴里,是節儉的體現。它順應氣候恪守節操,是有信義的體現。

⑤ 禪宗教給我們哪些積極的生活心態

佛語禪心(1)

佛說,「人的生命,只在一個呼吸間。」

生命短促,我們應該善待自己的菩提身,思索活著的意義。生命不是用來尋找答案,也不是用來解決問題的,他是用來愉快地生活的,人生多一分煩惱,就需要有一分禪心來解救。

紅塵凡夫,人人都需要有一顆禪心。

佛語禪心(2)

夢窗國師詩雲:「青山幾度變黃山,世事紛飛總不幹。眼內有沉三界窄,心頭無事一床寬。」

境由心造,心即主人,心無物慾,方寸之間皆海闊天空永無崖畔。胸懷坦盪,宛若長空旭日煩惱則無處藏身。

我們何不也做一個這樣的快樂佛呢!

佛語禪心(3)

初祖達摩說:「不謀期前,不慮其後,不念當今。」

行也安然,坐也安然;窮也安然,富也安然;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得失無意,看天際雲卷雲舒。

這才是真正的解脫。

佛語禪心(4)

燃燈法師說:「如果我們破除一切執著塵勞,丟掉身外亂性的貪婪和物慾,找回自己,這樣就能獲得身心的自然安寧、愜意、舒適、安逸;幸福的生活也隨之而來。」

一切只知道追逐名利,而不知道享受的人心最苦累,可惜世上仍有大多數人,為了各種慾望拚命佔去所有清醒時刻,只餘下少許時刻來追尋生命的意義。

佛語禪心(5)

證嚴法師說:「寧靜是美,安定最樂,這是習禪,修身,養性,怡悅,且最崇高最美好的境界。

佛經的本質就是安詳,我們可以在佛經中找到「安詳」的真正意義和追求安詳的途徑,無論是誰要追求,要達到愉快、美滿、充實、瀟灑的人生境界,都絕對不能缺少一顆安詳的心。

佛語禪心(6)

耕耘先生說:「人一旦失去了安詳,同時便會褪去了生命的華彩,是女孩子,不會再容光照人,是男孩子,就面目可憎。」

是啊,倘使生活中缺少了安詳,而懷著挫折、無奈、懷疑、憂慮的心態去過活人生,那生活對生命來說,毫無疑問就是一種懲罰了,一個人要學會安頓自己的心靈,做到內心寧靜安適,我們的人生一定才會美好。

佛語禪心(7)

靜慧大師說:「學佛幾十年,我對佛教最重要的體會只有六個字,看破、放下、自在。」

所謂放下就是去除你的分別心,是非心,得失心,執著心。萬物皆為我所用,但非我所屬。我們要拋棄的是一切的執著,淡薄明心放下貪嗔痴,不絕望於人生的苦,也不執著於人生之樂。

佛語禪心(8)

靜慧大師說:「苦在一切人面前都是平等的,只不過苦的方式不同而已,人活著為什麼會感到很累很累呢?就是因為總是被種種外在的事相鎖迷惑,總希望得到的越多越好以至於肩上的擔子越來越沉重,以至於連步子都邁不開了。

人生是苦的,充滿煩惱,如果放下執著,苦當下就是空,煩惱就是菩提,人生就是解脫,當下就放下,無分別,凡夫就是佛,婆娑世界就是凈土,在繁忙的人生中就能實現最大的自在。

佛語禪心(9)

靈泉宗一禪師有詩雲:「美玉藏頑石,蓮花出淤泥,須生煩惱出,悟得即菩提。」

凡有奢求,必得煩惱,所以不要去追求什麼,只問自己該做什麼,這就是安分,求心安,求解脫,首先該做個明白人,知道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麼,怎麼樣獲得。明白人既能努力改變環境,更能努力改變心境,改變環境靠聰明,改變心境靠智慧。

佛語禪心(10)

弘一大師說:「人生隨緣便會活的自在,能夠安分守己,不被環境所轉,心中就不會有障礙。」

佛之隨者,不是跟隨,不是隨便,是順其自然,不怨尤、不強求、不激進,不明此意的人只是在聽天由命,他所認為的隨緣只是任之棄之,悲觀之見溢於言表。其實一切隨緣並不是消極的等待或放棄追求,而是,要用一顆平常心去看待我們身邊的每一個人,每一件事,不刻意要求結果,關鍵是你自己是否已經做到了你該做的,你的心裡是否滿意你自己,有了這樣的心態,你就不會過於執著,也就有了一顆平常心,此即隨緣。

佛語禪心(11)

尊者米拉日巴說:「遠離嗔恨損害得安樂,拋棄傲慢嫉妒得安樂。平等安住萬法亦安樂,以心觀心即得此安樂,無別智慧法界中安樂,自然而然本性之安樂,此樂於我樂樂有許多,無所希盼世間之歡樂!

若能一切隨他去,便是世間自在人。安樂一直存在於心性光明中,了悟這一本性就會「生亦安祥,死亦安祥」了

佛語禪心(12)
尊者米拉日巴說:「遠離嗔恨損害得安樂,拋棄傲慢嫉妒獲安樂,平等安住萬法亦安樂,以心觀心即得此安樂,無別智慧法界中安樂,自然而然本性之安樂,此樂於我樂樂有許多,無所希盼世間之歡樂!」
若能一切隨他去,便是世間自在人。安樂一直存在於心性光明中,了悟這一本性就會「生亦安詳,死亦安詳。」了。

佛語禪心(13)
耕雲先生說:「內心安適,俯仰無愧,從一天到一年,從一年到一生,都能夠俯仰無愧,心安理得,活得很踏實,秒秒感受安詳,活在至真、至善、至美當中,這才是人生的最高幸福。」
現代人都有事業心,而且志向不小,要想有所成就,須知欲安天下必先安心的道理。古語雲: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可見,古時之人就把修身放在了第一位。安家、安國、安邦,必先安心,之後才能安天下。

佛語禪心(14)

《四十二章經》中說:「心若調適,道可得矣。於道若暴,暴即身疲。其身若疲,意即生惱,行即退矣。其行即退,罪必加矣。但清凈安樂,道不失矣。」
其意是說:心意如果調整適宜道就可得了。在修道過程中,如果一味地急躁冒進,身體就會疲倦。如果身體疲倦了,心意就會惱恨,惱恨如果產生了,自然會後悔而不願繼續修行。修行一旦悔退,罪業必定會增加了。只有心身清凈,道才不會失去。佛曰:「度人自度」也許這就是安心的最高境界。

佛語禪心(15)
耕雲先生說:「人活著只求心安無愧,你我生命的意義與價值,並不建立在少數主觀和偏見者的好惡之上。人要是沒有這種堅持,沒有這種自我做主的態度他會活得很無奈。」
沒有自我的生活是苦不堪言的,沒有自我的人生是索然無味的,沒有自我和喪失自我是悲哀的。所以,你只管活你自己的,不必去介意別人的扭曲與是非。

佛語禪心(16)
《菜根譚》中說:「持身涉世,不可隨境而遷。須是大火流金而清風穆然,嚴霜殺物而和氣藹然,陰霾翳空而慧日朗然,洪濤倒海而砥柱屹然,方是宇宙內的真人品。」
真人品的持身涉世是在各種環境都立定不變,即使是在流金鑠石、嚴霜殺物、陰霾翳空、洪濤倒海的時候,也依然不隨境而遷。

佛語禪心(17)
證嚴法師說:「同樣一個'得』字,有'捨得』,也有'得失』,兩種完全不同的心境。有智慧的人就能夠舍,能'舍』也就能'得』,能得無限的快樂;不能'舍』就會有'失』,失去了心境的安寧。」
舍棄不是失掉幸福,而是成就完美這是經過淘洗的完美。人生不能追求絕對的完美,但我們可以追求經過舍棄的完美。就像背上包袱太多,我們須舍棄一些輕松上路一樣。放棄自我,真我就出現了;放棄有限,就會贏得無限;放棄偏執,就可得到內心的安詳。如果能夠保持一顆平實不亂的真心,佛性當下就會開顯。

佛語禪心(18)
《佛遺教經解》中說:「汝等比丘,若欲脫諸苦惱,當觀知足。知足常樂,即是福樂安穩之處。知足之人,雖卧地上,猶為安樂;不知足者,雖居天堂,亦不稱意。不知足者,雖富而貧;知足之人,雖貧而富。不知足者,常為五欲所牽。」
做人不可讓貪欲堵塞自己的心智,蒙蔽住自己的眼睛。物慾太強會讓人的靈魂變態,變得永不知足以致精神上永無寧靜永無快樂。

佛語禪心(19)
證嚴法師說:「才華橫溢的人,一方面很容易達到目的,很快就獲得了世俗的滿足;另一方面,因所求沒有止境,又永遠不容易尋得內在的圓滿,才華反而成了自苦的根源。」
做人必須要有節制,節制是抵制誘惑的力量,不節制只會是煩惱和痛苦纏繞的人生甚至會走向災難。人生有節制,生活就有幸福。

佛語禪心(20)
趙州禪師說:「你不缺少的東西,正是你沒有的東西;你沒有的東西,恰恰就是你本來不缺的東西。」
人生是場無休無情的戰斗,做人要時時刻刻向無形的敵人作戰。本能中那些致人死命的力量,亂人心意的慾望,曖昧的念頭,使你墮落使你自行毀滅。在人生追求的過程當中,我們應該保持知足的心態,心靈安定才是最大的幸福

佛語禪心(21)
證嚴禪師說:「心田要多播善的種子,多一粒善的種子,就減少一棵雜草。及時行善,以免你的心裡再起壞念頭。凡是做善拖延的人,內心不易與惡事絕緣。」
善心對堅硬而言是柔和,對難以克制而言是容忍,對冷酷而言是溫暖,對厭世而言則是樂趣。善心代表著一種能夠被他人欣賞和尊重的巨大的內在力量,隨和、仁慈可以激勵人們忘我地工作而孤意、強硬則無能為力。

佛語禪心(22)
達摩大師說:「若一念心起,則有善惡二業,有天堂地獄。若不以心生心,則心心入空,念念歸靜,從一佛國至一佛國。若以心生心,則心心不靜,念念歸動,從一地獄歷一地獄。」
一念不生,萬法庄嚴。一念不生的時候就正,萬法歸一,無處不庄嚴,無處不是妙有。修行的根本就在正念,平時一定要提起正念。

佛語禪心(23)
慈航法師說:「一個好人,一生當中最耀眼的,是他那充滿仁慈的行動,雖然微不足道,默默無聞,也沒有人會記住。一切天性仁慈的人,總是熱心地做些不求報償的善事。」
仁慈的底蘊是高尚的情操,慷慨豪邁是它的風格,仁慈是自覺自願地投入,與人同行讓人一生快樂。人生在世,要做好人好事善於給予愛,這樣才能獲得更多的愛和幸福。

佛語禪心(24)
佛陀說:「毀滅人只要一句話,培植一個人卻要千萬句話,請你多口下留情。」
惡言,永遠不要出自於我們的口中,不管他有多壞有多惡。你罵他,你的心也就被污染了。說話不要有攻擊性,不要有殺傷力,不誇己能不揚人惡。業障深重的人,一天到晚都在看別人的過失與缺點;真正修行的人,從不會在意別人的過失與缺點而是懂得寬容。
做人,應該看到他人的優點寬容他人的不足。

佛語禪心(25)
《佛陀的格言》中說:「莫輕視小惡,以為我不會受報應。莫輕視小善,小水滴不斷地落下,最後能灌滿整個瓶子。所以聰明的人逐漸積集小善,而致使他整個人充滿著福德。」
人應當「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如果不能防微杜漸,小惡可以積成大惡,終必釀成大害。

佛語禪心(26)
《阿含經》有偈:「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凈其意,是諸佛教。」證嚴法師說:「土地不耕種,則必雜草叢生,所以行善,要日日行,時時行,不斷去行,哪怕是舉手投足也要存有一分善念。」
一個人作惡時,他的心智就有了污垢;一個人不作惡時,他的內心就清凈。清凈與污垢完全在你自己,別人幫不上忙。我們要一輩子都不懈地身體力行,才能屏絕惡而不斷接近善,人格才會日臻完善人生才會日臻完美。

佛語禪心(27)
黃檗禪師有首詩:「心如大海無邊際,廣植凈蓮養身心;自有一雙無事手,為做世間慈悲人。」
古詩雲:「善惡到頭終有報,只爭來早與來遲。」有了慈悲心,我們的生命才能夠是善的循環,而不是惡的疊加;有了惡性,就會無法突破自我。博愛者必得人愛,作惡者終害自己。

佛語禪心(28)
《佛陀的格言》中說:「在這個世界上,永遠不可能用仇恨來止息仇恨,仇恨只可以用慈愛來止息,這是一個永恆的真理。」
不要把別人帶來的傷害,深深地留在你的記憶中,在那裡繼續侵蝕你的心;忍辱求和,受辱不怨,既是一種處世方法,也是一種高尚情操。
寬容是一種雅量,是文明和胸懷,更是一種人生的境界。你寬容了別人就等於寬容了自己,寬容的同時也創造了生命的美麗。寬容還是制止報復的良方,善於寬容的人不會被世上不平之事所擺弄,即使受了他人的傷害,也絕不去冤冤相報,而是時時提醒自己:「邪惡到我為止。」

佛語禪心(29)
《佛經譯本》上說:「愛產生愛,恨產生恨。若以怨報怨、以惡待惡,將會形成惡性循環!和氣致祥、誠心和氣比疾言厲色、怒發沖冠的效果好。若能人人誠心和氣,勢必乾坤朗朗、霽日光和、祥瑞普降。」
報復是一柄雙刃劍,它在將劍刺進對方身體與心理的同時也傷害了自己。但願我們生活的世界,多一些懷有仁愛寬容之心的人少一些對人施報復的人!

佛語禪心(30)
凈空老法師說:「凡夫看佛菩薩,佛菩薩也是凡夫;佛菩薩看凡夫,凡夫也是佛菩薩。」
心裡光明的人看別人也是光明的;如果心裡陰暗,看別人也是陰暗的。一個人應該時時保持內心光明,不要讓任何邪惡念頭萌發,防微杜漸使自己的品質更加高尚。

佛語禪心(31)
凈慧禪師說:「古語講:愛出者愛返,福往者福來。人世間的事情,有了付出才有回報,付出越多得到的回報越大,只想別人給予自己,那麼得到的源泉終將枯竭。」
佛家說「善有善報」,並非是唯心的因果報應之說。多行善事,或許別人不會報答你的善舉,但至少不會給你帶來禍端。行善的人,在心理上容易心安理得,幫助別人自己也常處在快樂之中,這本身就是對你的善報。所以,人生在世,要樂於助人,要善於給予愛,這樣才能獲得更多的愛和幸福。
慈愛是人類重要的美德,在眾多重要的美德中,憐憫、同情、善良、慷慨、服務、忠誠、寬恕,這一切構成了慈愛的美德。愛是不希圖回報的無私情懷,是宇宙當中最強大的力量,它對於愛者和被愛者的影響都是無法估量的。

佛語禪心(32)
《佛陀的格言》上說:「高尚的人施捨東西時,心中不存在有任何意圖或目的。這種不求果報的施捨所產生的功德是很難測量的。」
做好事不要為求名,也不要為求功德,只有抱著「盡本分」的心去做好事,才是真正的好事才是至誠無私的善事。付出與得到互為轉化,懂得其中奧妙的人會樂於付出,做慈善事讓它發揮出意想不到的效果。

佛語禪心(33)
耕雲先生說:「我們積功德莫過於救人,救人最好是救他的心。你要救他的心,把他的顛倒心變成安詳心,你就徹底地救了他。」
一個善良的人,能用自己的善良去感染去改變那些迷失了方向的人,使他們最終能夠找到自己的方向,為實現自己的人生目標而拼搏。

佛語禪心(34)
《輔教篇》雲:「孝出於善,而人皆有善心。」
百善孝為先,沒有孝心的人,所謂的善心只是一幢空中樓閣,是虛幻的或者說是徒俱形式的。孝心是稍縱即逝的眷念,是無法重視的幸福是一旦錯過成為千古恨的往事。不要讓你的孝心來得太遲,更不要留下「子欲養而親不待」的傷痛和遺憾。

佛語禪心(35)
證嚴法師雲:「行善要及時,功德要持續。如燒開水一般,燒開之前千萬不要停熄火候,否則重來就費事了。」
修行是點滴的功夫,要有耐性,一直保持一顆行善的心。常有人把修行誤認為是出家人的事,其實修行表現在日常生活中,是人人應有的生活修養:「修」是修身養性,「行」是端正行為。

佛語禪心(36)
《大慧普覺禪師語錄》上對人們提出警告:「有一種人,早晨看經、念經、懺悔,晚間縱口業罵詈人,次日依前禮佛懺悔。卒歲率年,以為日課。殊不知,梵語懺摩,此雲悔過,謂之斷相續心,一斷永不相續,一懺永不復造。」
修行就是學會文明的生活,文明的生活就是於己於人都有健康向上的意義的生活,或者說是逐漸遠離一切過失遠離一切違背生命與自然規律的生活。

佛語禪心(37)
海濤法師說:「為了修持慈悲心,一個人必須丟開自私的愛,這個世界有太多的愛是以自我為中心,人們只愛個人的自我。」
與任何人接觸時,要常常問自己,我有什麼對他有用使他得益?我們要用個人的道德、修養和學問、修持的力量來使人受益把善良修煉成一種信念。

佛語禪心(38)
證嚴法師曰:「天堂和地獄,是用心和行為造作的。不要怕天堂和地獄,要怕的是心的偏向。」
我們之所以做出善惡的行為,是由於我們起善惡之心的結果。人們的一切善惡言行,都是由心而生起。「若能伏心,則伏眾法。」要想防止做惡業,就必須制服我們的心。

佛語禪心(39)
佛說:「一念天堂,一念地獄。」宣化上人曰:「一念光明就是佛,一念黑暗就是鬼。你念念光明就時時都是佛,你念念黑暗就時時都是鬼。這個心,一念的善,就造天堂的因;一念的惡,會結地獄的果。」
佛和魔也許只在一念之間,運用之妙存乎於心。所有的境界都是由心造成的,當你的心趨向惡時,地獄之門便打開了;當你的心趨向善時,天堂之門則打開了。

佛語禪心(40)
達摩大師說:「無妄想時,一心即是佛國;有妄想時,一心即是地獄。眾生造作妄想,以心生心,故常在地獄;菩薩觀察妄想,不以心生心,故常在佛國。」
我們應該經得起各種物慾的考驗,堅守正義守持清心寡慾這樣最終才能避開災禍迎來吉運。

⑥ 將夜書院所有人結局

寧缺與桑桑一起引領人間的意志,寫出神符「人字元」,打敗了知守觀觀主,而桑桑也親自打破了昊天世界,使整個人間重回平靜,寧缺與桑桑在歷經磨難後終成眷屬,幸福的生活在了一起,收獲圓滿大結局。

大師兄和三師姐在一起。二師兄和七師姐在一起。葉紅魚和莫山山將一起去探索宇宙。

在劇版中,寧缺與桑桑為了給家人洗雪沉冤來到都城進入書院,之後他憑借過人的天賦,堅韌的毅力成為夫子的親傳弟子,後成功為家人平反。



(6)嬋然道德經擴展閱讀:

《將夜》是由金色傳媒製作,楊陽執導,陳飛宇、宋伊人、袁冰妍、孟子義、胡軍、童瑤、倪大紅、金士傑領銜主演,鄭少秋、郭品超、安志傑等特別出演,黎明特別友情出演的古裝玄幻劇,於2018年10月31日在騰訊視頻播出。

該劇改編自貓膩所著的同名小說《將夜》,講述了大唐邊軍寧缺帶著小侍女桑桑來到帝都,為了給自家冤案昭雪,經一番努力考入至高學府書院,步入世間強者行列的故事 。

2019年1月12日,該劇獲得第三屆金骨朵網路影視盛典年度IP改編網路劇獎。

⑦ 禪宗是佛教視角下的道教老莊思想,怎麼理解

可以這么簡單的說,禪宗更像是道教外衣下的佛教。不過這個不能簡單的認為是相同體系和構架基礎的,只是在古代儒道佛文化不斷融合的大背景下,三教相互借鑒,相互補充。又如道教中的全真派則是借鑒了部分儒家和佛教的思想。

以下是參考:
在中國傳統思想中,儒佛道三家思想都重「人」,三家的理論歸根結底是要解決人如何生存處世這一人生根本問題。禪宗創立時期道家學說已經成熟,所以在特定歷史條件和社會環境下,禪宗以老莊思想學說為依託,藉助佛教大乘理論,提倡心性「本覺」思想,強調主體精神的自覺。
禪宗同傳統佛教的一致性僅僅表現在解脫俗世的出世心境上,但是在人生境界上,它表現出與道家相似的超越性。《道德經》第一、二兩章便說出了禪的形而上基礎,所以說禪師們最根本的悟力是和老莊的見地一致的。禪和莊子的關系體現在禪師身上最明顯的特質是強調內心的自證。這種自證,和莊子的坐忘、心齋和朝徹如出一轍。如果這種說法不錯,那麼可以說莊子的根本精神是禪的核心。
莊子「真人」的思想也影響很多禪宗的禪師,最顯著的是臨濟宗,這個宗派就以真人為最高境界。莊子提出「夫有真人而後有真知」,這是強調存在先於知,這也是禪宗修行禪的一大特色,禪宗也承認先存在而後能知。禪宗思想的心性論就是強調「我在故我思」,這是老莊思想的延伸。

⑧ 道在屎溺;吃睡皆禪什麼意思

禪是很玄妙的東西,可意會不可言傳,勉強為之,事倍而功半。我就不怕麻煩,給你講講吧!
先說道在屎溺:
老子《道德經》開篇就說:「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家的玄機與佛家的禪機一樣,高深莫測。到了戰國時期,東郭子向道家代表人莊周(莊子)請教:「所謂道,究竟存在於什麼地方呢?」莊子說:「道無所不在。」東郭子說:「必定得指出具體存在的地方才可以吧。」莊子說:「在螻蟻之中。」東郭子說:「怎麼處在這樣低下卑微的地方?」莊子說:「在稊稗之中。」東郭子說:「怎麼越發低下了呢?」莊子說:「在磚瓦之中。」東郭子說:「怎麼越來越低下呢?」莊子說:「在大小便里。」東郭子無語了。
這就是莊子名言「道在屎溺。」以道眼觀一切物,物物平等,本無大小塹久貴賤善惡之殊。即使是在最低賤的事物中都有「道」的存在。

再說吃睡皆禪:
馬祖道一的學生慧海有一段著名的對話錄:
法師來找慧海,問道:"您現在修行還用功嗎?"
慧海回答說:"用功呀。"
法師問:"那您是怎麼用功的?"
慧海說:"餓了就吃,困了就誰。(飢來吃飯,困來即眠。)"
法師被搞糊塗了,問道:"只要是個人,誰不是餓了就吃,困了就睡呢?難道他們這也叫用功修行么?"
慧海說:"其他人吃飯睡覺和我的吃飯睡覺那是大不一樣的。"
法師問:"怎麼個不一樣法?"
慧海說:"他們該吃飯的時候不吃,百種需索;該睡覺的時候不睡,千般計較。這就是我們的不同之處呀。"
如果從修行境界角度來談,慧海大師的該吃就吃、該睡就睡,雖然和普通人一樣,甚至和豬一樣,但境界大有不同。普通人該吃就吃、該睡就睡,這就是禪法修為里最初階段的"見山是山,見水是水",後來一修行,事情就復雜了,於是"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這是第二階段,等修行到了慧海大師這種程度,由繁入簡,返璞歸真,似乎又回到該吃就吃、該睡就睡的第一階段了,但這只是貌似而已,境界卻已經大不相同了。

懂與不懂,就看我們的緣份了!

⑨ 關於禪和道的區別

道是無法用語言說明的,要用心體會,正如<<老子>>第一章所說:"道可道,非常道".
一般人認為道指的是一切事物的規律,其實說的很片面,是遠遠不夠的,但是勉強可以這樣理解.你如果仔細言讀了
<<道德經>>之後估計會有更深的體會,
凡是對佛教有研究的人都知道,這個題目嚴格說來是有問題的,因為禪是不能講的。禪的境界是言語道斷,心行處滅,是與思維言說的層次不同的;但是,「妙高頂上,不可言傳;第二峰頭,略容話會」。為了把禪的境界介紹給大家,不得已,仍然要藉言語來說明。

現在的社會到處煩亂,物質生活奢侈浮華;但是,有不少人卻感到生活空虛,精神焦慮,苦痛倍增。所以,這個能解決生命問題,提高生命境界的禪學,乃在世界各地,引起知識份子和社會人士的重視。

「禪」可以開拓我們的心靈,啟發人們的智能,引導我們進入更超脫的自由世界。禪合乎真善美的條件;雖然不容易談,可是要知道什麼是禪,那我們就不能不盡力弄清楚。現在我分成三個部分來敘述,這三部分是禪的歷史、禪的內容與禪的修法。

一.禪的歷史 A

佛陀談經三百餘會,說法四十九年,三藏十二部經典浩瀚無涯,可是,這些無數的文字般若,與禪宗的起源並沒有直接的關系。相傳有一天,佛陀在靈山會上,登座拈起一朵花展示大眾,當時眾人都不明所以,只有大迦葉微笑了一下,佛陀當時就說:「吾有正法眼藏,涅盤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付囑摩訶迦葉。」佛陀於是將法門付囑大迦葉,禪宗就這樣開始傳承下來。

印度禪師代代相傳,第二十八祖菩提達摩到中國來,時值南朝梁武帝在位。梁武帝篤信佛法,曾經三次捨身同泰寺,布施天下僧眾,造橋建廟,依常人眼光看,真是功德無量。當達摩祖師見梁武帝時,梁武帝問他說:『我所做的這些佛教事業有無功德?』

達摩祖師說:『並無功德。』

梁武帝被潑了一盆冷水,心想我如此辛勞,怎麼會毫無功德?所以,他對達摩祖師的回答,並不滿意。

其實,從深一層面來說,梁武帝所得的只是人天果報,應屬福德,並非功德。在禪的立場看,達摩祖師所說,正是直心之言,但是卻不得梁武帝的欣賞,因此,達摩乃轉往嵩山少林寺面壁。

從這一段記載中,我們可以體會到禪的高妙,確實不能以一般的見解去論斷的。像梁武帝的這種用心,只求為善得福,並不是禪宗的究竟目標,即使有所得,也是人天福報而已,在禪師的眼裡,是與開悟的道無關。

神光慧可,河南人,少年精通世學,壯年在龍門香山出家,後入嵩山少林寺,拜謁達摩,要求開示,並請為入室弟子,達摩不準許,神光遂在門外佇候。時值風雪漫天,過了很久,雪深及腰。達摩見他確實真誠求法,允許入內。並問他:『汝究竟來此所求何事?』

神光答道:『弟子心未安,乞師安心。』

達摩喝道:『將心拿來,吾為汝安!』

神光愕然地說:『覓心了不可得!』

達摩這時居然說道:『吾與汝安心竟!』

神光慧可豁然大悟。煩惱本空,罪業無體,識心寂滅,無妄想動念處,是即正覺,就是佛道。若能會心,佛性當下開顯。

神秀博通三藏,為五祖弘忍座下的大弟子,講經說法,教化四方,當時的人,莫不以其為五祖的傳人。這時卻從南方來了一個惠能,根性甚利,雖處南蠻猶獦獠之地,求法熱忱,並不落人之後。

當他見到五祖時,五祖曾試探他說:『南方人沒有佛性。』

當時惠能答道:『人有南北,佛性豈有南北?』

五祖經他這一反駁,知道這人是頓根種姓,非常人所及。為了考驗他的心志,就要他到柴房舂米,暫避眾人耳目。

後來,五祖令眾人各舉一偈,以為傳法的依據,若是見性,即得衣缽,成為五祖傳人。這時大眾都以為衣缽非神秀莫屬,所以沒有人敢與他競爭。

當時,神秀日夜思量,終於提出一偈:

「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

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這一偈子,五祖認為雖然不錯,但卻仍未能見性。所以衣缽沒有傳給他。

惠能在柴房裡得悉此事,心想我也來呈一偈如何?遂央人替他把偈語題在牆上。這偈語是這樣的: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五祖見了,知道惠能已經見性。為恐其招忌,乃著人將偈拭去。然後到柴房敲門。問道:『米熟了沒有?』

惠能答曰:『早就熟了,只等著篩耳。』

五祖遂又在門上敲了三下,惠能會意,乃在半夜三更,到五祖座下,請他開示。

五祖傳授他《金剛經》,至「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時,惠能頓然大悟。五祖遂將衣缽傳他,並命他南行,以待時機。五祖送到江邊說:『我操船送你。』

惠能說:『迷時師度,悟時自度。』遂自行到南方弘化,終成為震爍古今的六祖。

從這些歷史記載,可知禪的風格確是相當獨特的,所謂教外別傳,不立文字,實是得其真機。但是由於禪門宗旨,並非人人能解,所以也常受人曲解。然而禪的機鋒教化,都是明心見性之方,全是依人的本性而予以揭露。他的原則是建立在「眾生皆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的道理上。所以進一步言「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又有多少人能把握這一層的意義?梁武帝的希求人天福報,不就是典型的一例嗎?至於今天誰才能直探禪門本源?這就要靠眾生求法的宏願和實踐了!

⑩ 禪是佛家的還是道家的啊坐禪具體是指什麼

禪是佛家的.

坐禪:意思是閉目端坐,凝志靜修。用心看著頭腦中紛飛的念頭,念頭會慢慢地靜下來,靜下來的頭腦則會出現一片晴朗的天空(比喻)。

禪:chán

(1)表示與佛教有關的事物 。如:禪門(佛教禪宗的教門);禪床(和尚用來打坐和睡覺的床)

(2)指禪房。如:禪室(禪房);禪閣(禪房)

(10)嬋然道德經擴展閱讀:

坐禪方法

一、單純放鬆肢體。

如意坐,或跏趺坐。眼微閉。直背。頭頸正。舌輕接上顎。面微笑。自然呼吸。意念之,全身細胞可自由呼吸--呼濁吸清。從頭頂發絲頭皮起,開始一點一點地放鬆。不緊張,給其自由自在,就是放鬆了。

一直往下,一點一點地,放鬆到腳趾。注意的一點是,放鬆的意念不用緊急和生硬,似有似無的感覺最佳。【重點放鬆的部位,是雙眼,特別是眼睛感覺緊澀和目痛頭痛的,這里可以搓熱雙掌,先溫熱按揉眼部,和十指從前額到後發梢梳理頭皮幾分鍾,效果最好。】

身體各個部位依次放鬆下去,一次約1-3分鍾。越慢的,放鬆的效果越好。越是慢的放鬆,越是精妙的功夫。

放鬆3次。是坐禪入靜的准備功夫。

二、結合腹式呼吸、收肛的「吞咽」動作,協調身體的放鬆。

即,口鼻自然呼吸。

腹式逆呼吸。

肛門吐納的功夫。

三者合一 。 和著放鬆的統一。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禪

網路-坐禪

熱點內容
公司工作股東承擔公司法律責任嗎 發布:2025-01-12 07:52:31 瀏覽:1000
大連海事大學法律碩士教育中心 發布:2025-01-12 07:50:53 瀏覽:265
律師參與虛假訴訟 發布:2025-01-12 06:49:12 瀏覽:203
陳井法院電話 發布:2025-01-12 06:36:29 瀏覽:416
婚姻法二婚夫妻 發布:2025-01-12 06:26:49 瀏覽:235
電大勞動與社會保障法小抄 發布:2025-01-12 05:54:29 瀏覽:915
廉潔法規案例 發布:2025-01-12 04:24:50 瀏覽:976
楊謙教授的三商法 發布:2025-01-12 03:51:48 瀏覽:500
港區國安法執法與司法 發布:2025-01-12 03:27:58 瀏覽:688
下列法律責任形式中屬於行政罰款 發布:2025-01-12 03:03:39 瀏覽: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