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法治應聲

法治應聲

發布時間: 2022-05-02 05:13:30

A. 進一步加強法制宣傳從哪些方面入手

一、下城區青少年法制教育取得的成效

近些年來,杭州市下城區依普辦和區教育局致力於健全和完善以學校教育為主,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有機結合的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體系,不斷提高青少年學生的法律素質和法律知識水平,取得了一些成效,具體講,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充分發揮中小學在法制教育中的主陣地作用

下城區是杭州市的中心城區,現有區屬中小學共37所(含特殊教育學校1所、國有民辦學校6所),其中小學22所、中學11所、九年一貫制學校4所。在校學生數33457人,為完善在校學生的知識結構,使法律知識成為學生的必修內容,確保青少年學生在九年義務教育期間,完成基本法律知識的普及任務,區司法局、依普辦、教育局聯合下發了《下城區關於加強青少年學生法制教育工作的意見》,推進青少年學生法制教育工作的科學化、制度化、規范化建設。區各中、小學因地制宜,因材施教,依託主題班會、思品課、政治課,並根據不同年齡段學生的生理、心理特點和接受能力,有針對性地進行法制教育、教學,充分發揮中小學在法制教育中的主陣地作用。

1、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根據不同學齡階段學生的生理、心理特點和接受能力,有針對性的開展法制教育。小學法制教育結合思想品德課、班會課中近20篇涉及法律知識的課文,運用生動、形象的教學方式,對學生進行法律啟蒙教育,向學生普及有關法律的基本常識,培養他們的愛國意識、交通安全意識、環境保護意識、自護意識、以及分辨是非的能力,從小養成遵紀守法的好品德。初中法制教育,結合政治課中有關法律知識,著重對學生進行有關《憲法》是國家根本大法的教育、社會主義民主與法治觀念教育,如何預防和減少青少年違法犯罪等方面的教育,以增強學生的國家意識、權利義務意識、守法用法意識。同時,區教育局、學校實行政治教師持證上崗的制度,定期組織法制課教師的法律知識培訓,提高他們的法律水平,還通過組織集體備課活動、公開課、教學觀摩等,以提高思品課、政治課教師的授課水平,提高法制教育內容的教學質量,如2002年10月,在全區各中學舉辦了為期一個月的「初二年級教師法律課教學研討活動」,開出了兩堂示範課:《法律對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作用》和《未成年人保護有法可依》,這兩堂課同時參加了市裡優質課的評比。

2、精心設計並依託青少年學生喜愛、樂於參與的豐富載體,組織生動活潑、寓教於樂的法制教育活動。如,在小學高年級、中學生及教師中開展《法官媽媽》觀後感徵文比賽,通過幾千人次觀看電影,從幾百篇稿子中評選出了一、二、三等獎;還有編法制小報比賽、法制宣傳園地,少年模擬法庭,建立少年軍校、小小交警隊等多種形式,讓廣大中小學生參與法制教育實踐,培養法律意識,提高法律知識水平。

3、加強學生的網路安全教育,推進青少年學生網路文明行動。區各中小學結合「青少年安全放心網吧」創建活動的開展,依託學校電教室以及校外管理規范的網路陣地,廣泛開展在校學生網路知識培訓普及活動,利用網路開展法制教育,提高自我保護意識。

4、普遍建立法律顧問制度,提高依法治教、依法治校的能力。下城區教育局及各校園積極探索依法治校的新機制,普遍建立法律顧問制度,區教育局及各校園每有重要決策,必有法律顧問參與,自始至終以法律的角度對各項決策進行規范,以確保決策的合法性、有效性、延續性,保障下城教育各項事業的順利發展。

(二)職能部門通力合作,精心構建「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體系

在緊緊抓好中、小學生課堂教學主陣地的同時,下城區依普辦,教育局,街、鎮和區各相關單位通力合作,堅持校內與校外教育相結合,積極推廣「青少年法制學校、法制副校長、警校共建」等實踐中創造出來的成功經驗,認真探索「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青少年法制教育體系。重點抓好以下幾方面:

一是法律知識進課堂。如區屬鳳起中學積極將《國防教育法》納入到日常的教育教學,採取多種載體開展國防教育活動。區國動委也專門在該校開展國防教育觀摩課活動,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區教育局還積極組織系統全體教師和學生共2萬餘人參加國防知識競賽。青藍小學、刀茅巷小學兩家單位獲國防連著你我他「八個一」活動,優秀組織獎,區青少年活動中心、鳳起中學、安吉路實驗學校獲得國防教育三項競賽先進單位。區教育局榮獲杭州市國防教育先進單位。鳳起小學與杭州商學院實踐教育基地簽訂協議,開展法律進課堂活動,該校法律專業的大學生,積極參與學校舉辦的普法宣傳教育,如義務教育法的宣傳,法律咨詢,舉辦學生參加的有關法律知識的講座。學校與巡特警大隊、交警大隊,建立共建關系。巡特警、交警到學校宣傳有關法律、法規知識。

二是充分發揮法制副校長的作用。目前全區37所中小學校都設置了法制副校長。法制副校長積極參與學校的法律知識宣傳,定期給學生上法制教育課等等。

三是整合街、鎮,社區資源,建立青少年法制學校。在寒暑假、節假日,通過舉辦法制講座、參觀少管所、旁聽法庭審判,看電影、錄象、圖書,對青少年進行法制教育。如武林街道立足武林地區實際,依託社區共建機制和社區的教育資源,調動社區各方力量,形成合力,創辦了武林街道青少年法制學校。街道黨工委書記擔任校長。在場地十分緊張的情況下,專門落實了60平方的場地作為教育陣地。針對青少年不同年齡段的心理和生理特點,提出了以「五個一」為主線,以課堂教育與專題活動相結合的法制宣傳教育工作思路,即組織一次法制教育的參觀或觀看一次VCD,舉辦一次法制知識演講會,上好一堂法制知識教育課,舉辦一次法制知識徵文比賽,組織一次大型法制宣傳活動。做到教育工作有計劃、活動有目的。2003年的教育主題是「禁毒」。對在校中小學生,充分利用寒暑假、節假日,組織學生參觀戒毒所,並將《禁毒一百句》、《中學生禁毒教育讀本》、《珍愛生命,拒絕毒品》等宣傳資料發放給他們,觀看禁毒圖片、VCD,通過生動的圖片、錄像,系統地向學生們宣傳我國嚴懲吸、販毒,走私毒品的相關法律、法規,以及毒品的危害等常識。請戒毒者現身介紹,參加轄區的禁毒宣傳、禁毒知識競賽、深講比賽。還先後舉辦了3次「珍惜生命,拒絕毒品」徵文比賽,收到各類徵文1900餘篇。對已離開校門的青少年,抓住5月20日—6月26日的禁毒宣傳月,組織他們上課、參觀,參加座談會、出禁毒黑板報等。對那些來武林地區打工的外來青工,有時教員就直接到建築工地舉辦禁毒圖片巡迴展,播放VCD,在工地上禁毒法制教育課。有時把他們請到法制學校來學習,今年暑假在法制學校內舉辦了青少年禁毒知識競賽和禁毒演講比賽,就有外來民工參加,7個社區分別派出代表隊,市公安局禁毒支隊領導來親臨現場作指導。武林街道青少年法制學校多種形式、卓有成效的青少年禁毒宣傳教育,最近被公安部命名為全國的先進。

二、目前,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環節

從「一五」到「四五」的普法教育,我國的青少年的法制教育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四五」普法規劃,還把青少年列為普法教育的重點對象之一。廣大青少年的法律意識和法制觀念有了較明顯的增強,許多青少年懂得了運用法律同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維護國家、集體及自身的合法權益。然而,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由於多方原因,也存在著一些薄弱環節,主要是:

1、在應試教育的陰影下,法制教育還未得到應有的重視。

學校是青少年法制教育的主陣地,但在學校教育中,與其他課程相比,法制教育還未得到應有的重視。目前,雖然社會各界都認識到素質教育的重要性,但應試教育的影子仍然揮之不去,升學率還是家長、社會以至學校自身對教育成果的評判標准,雖然大多數學校的領導、教師都知道法制教育非常重要,但因為受升學率的左右,在課程安排上,法制教育與中考、高考課目相比,重視程度上還很不夠。

2、沒有統一、規范的教材

目前,在中小學法制教學中,尚缺乏成套,統一的教材,除了初中開設的《思想政治》課里,有少量法律知識外,小學和高中均無法制教育的正式教材。小學的法制教學,教師只能依託思想品德課、班會課中近20篇涉及法律知識的課文,對學生進行法律啟蒙教育,向學生普及有關法律的基本常識。

司法、共青團等職能部門也曾聯合搞過法制教育的輔助教材,但因未列入正式教材,在當前陣陣「減負」的呼聲中,無論是基層依普部門,還是學校、教師,對上述法制教育的輔助教材,都未能放到應有的位置。

3、中小學缺少專業化的法制教學教師

目前,大多數學校的法制課教師,基本上是由思想品德、政治課教師兼任,個別學校是由班主任或校長兼任,一方面缺少必要的法學理論和法律知識,另一方面又缺乏實踐經驗,大部分僅依靠自學課本掌握一些理論知識,遇到實際問題,就顯得束手無策,甚至解答不了學生生活中遇到的問題,教學質量大打折扣,有的學校雖然聘請了法制副校長或兼職法律教師,但因受課程安排和兼職教師時間、精力有限的制約,不能滿足實際需要。

三、進一步抓好青少年法制教育的對策

如何抓好青少年的法制教育,筆者認為應採取以下幾種對策:

1、教學要規范。要全面貫徹中央《關於基礎教育與發展的決定》、《關於進一步規范中小學德育教育的意見》、《關於進一步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意見》精神和中央兩部「四五」普法規劃的要求,加強中小學法制課程建設,進一步改革和完善法制教育教學內容,要把法制教育課納入教學大綱,規定具體的課時安排,在升學考試中加入法律知識的內容。司法、教育等部門要根據學生的不同年齡、心理特點、接受能力、知識結構編寫出統一標准、通俗易懂的法制課教材。

2、在緊緊抓好中、小學生課堂教學主陣地的同時,堅持校內與校外教育相結合。「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精心設計並依託青少年學生喜愛、樂於參與的豐富載體,組織生動活潑、寓教於樂的法制教育活動,對學生進行生動、直觀的法制教育,提高法制教學的質量。如製作優秀教學課件,觀看電影、錄象,舉辦法律知識競賽、徵文,組織模擬法庭,開辦法制宣傳園地,開展法律咨詢,參觀少管所,旁聽有關刑事、民事、經濟、行政案件的審判活動,請政法幹警講法制課,讓學生在實踐中提高法律素質。

3、要定期對任課教師、班主任、法制副校長進行法律知識培訓和考核。並逐步配備專職法律教師,提高法制教師專業素質,同時,在教學課時安排上與主科同等對待,。

4、舉辦家長學校是搞好青少年法制教育的一個有效載體。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通過家長學校法律、教育學、心理學知識的輔導,提高家長法律素質,改進家教方法,對孩子言傳身教,對青少年法制教育能起到事半功倍作用。

5、普遍推行學校法律顧問制度。學校的重要決策及規章制度的制定有法律顧問的參與,以提高依法治教、依法治校的能力。同時,法律顧問還可參與對學生的法制教育,解答學生提出的一些法律問題。

B. 有什麼關於法治的句子

  1. 法律的價值不止在於界定正義與邪惡,更多的意義在於用一種文明的方法定紛止爭。

  2. 法律是一種有益而溫柔的枷鎖,最驕傲的頭顱也柔順地帶著這種枷鎖。——盧梭

  3. 法律的力量應當跟隨著公民,就像影子跟隨著身體一樣。——切薩雷•貝卡利亞

  4. 法律的作用是約束,受約束其實是權衡利弊而已;我內心的底線是要比法律底線高的,不要以為踩在法律線上欺負人很安全。

  5. 法律是顯露的道德,道德是隱藏的法律。——林肯。

  6. 法律並不能使所有的人都平等,但是所有的人在法律面前都是平等的。——波洛克

  7. 言論的自由是建立在平等互愛,互相尊重,恪守法律和道德底線的基礎上的,不然會引發沖突和傷害。

  8. 正義的審判只會遲到,從不缺席。

  9. 在一個法治的政府之下,善良公民的座右銘是什麼?那就是「嚴格地服從,自由地批判」。——邊沁

  10. 百姓怨聲載道、沸反盈天,這是法治的最低層次;百姓道路以目、敢怒不敢言,這是法治的次低層次;百姓口無怨言、依法守法,這是法治的最高層次;百姓口無怨言、心有服意,受罰者刑之而不怨、誅之而不怒,這是先秦法家實踐不可能達到的層次。——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通史紀錄片——01諸葛亮治蜀》

  11. 法治比任何一個人的統治來得更好。所謂法治,應包含兩重含義:已成立的法律獲得普遍的服從,而大家做服從法律又本身是制定良好的法律。——亞里士多德

  12. 法治的意思就是指政府在一切行動中都受到事前規章的約束。這些規章使得個人可以十分肯定地預見到當局在某種情況下,會如何使用它的強制能力,再根據這種預見計劃他的個人事務。 ——哈耶克《哈耶克談論法治》

  13. 法治意識不強、法治思維缺乏的根源。思維一旦缺失,法規就會休眠、制度就會麻木、落實就會踏空。

  14. 要理解法律,特別是要理解法律的缺陷。——邊沁

C. 法治的名言警句大全

1.法不阿貴,繩不繞曲。
——韓非子

2.治民無常,唯法為冶。
——韓非子

3.家有常業,雖飢不餓;國有常法,雖危不亂。
——韓非子

4. 石以砥焉,化鈍為利;法以砥焉,化愚為智。
——劉禹錫

5.治國無法則亂,守法而弗變則悖,悖亂不可以持國。
——呂不韋

6.法者,所以禁民為非而使其遷善遠罪也。
——歐陽修

7.法治比任何一個人的統治來得更好,所謂法治,應包含兩重含義:已成立的法律獲得普遍的服從,而大家做服從法律又本身是制定良好的法律。
——亞里士多德

8.法治意味著,政.府除非實施眾所周知的規則,否則不得對個人實施強制。
——哈耶克

9.法治概念的最高層次是一種信念,相信一切法律的基礎,應該是對於人的價值的尊重。
——陳弘毅

10.法律提供保護以對抗專斷,它給人們以一種安全感和可靠感,並使人們不致在未來處於不祥的黑暗之中。
——布魯納

11.法者,非從天下,非從地出,發乎人間,合乎人心而已。
——慎到

12.要使事物合乎正義(公平),須有毫無偏私的權衡;法律恰恰正是這樣一個中道的權衡。
——亞里士多德

13.法制時代的來臨,實際標志著公眾表達願望的不可逆轉,同時也標志著人們對公平正義的渴望。

14.在這樣一個社會意識增強的時代,對法制的忠誠,即是對民本的回歸。

15.一個人的迷失可以被原諒,但一種法制觀念的缺失,就會積淀成社會之傷。

16.如果社會走的太快,法制跟不上,那麼是否可以停停腳步等等他,一個人的旅途不如兩個人的平坦。

D. 什麼是法治,法治在政治生活中的作用

法治,顧名思義,法治就是"法的統治"。法治是一種貫徹法律至上、 嚴格依法辦事的治國原則和方式。它要求作為反映社會主體共同意志和根本利益的法律具有至高無上的權威, 並在全社會得到有效的實施、普遍的遵守和有力的貫徹。

法治作為一種先進的治國方式, 要求整個國家以及社會生活均依法而治, 即管理國家、治理社會, 是憑靠法律這種公共權威, 這種普遍、穩定、明確的社會規范;而不是靠任何人格權威, 不是靠掌權者的威嚴甚至特權, 不依個人意志為轉移。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在當代中國,"法治"和"依法治國"這兩個概念是根本一致的,依法治國實際就是法治的另一種表述,二者之間是一體兩面的關系。 要全面認識法治的內涵,必須對法治與法制、法治與人治、法治與德治的概念做一下辨析,搞清楚它們之間的關系。

法治在政治生活中的作用:

一、法治在民主政治建設中的必要性

(一)法治與民主相互依存,密不可分。

法治與民主具有十分密切的聯系,民主促進法治,法治保障民主。法治強調用法律治理國家,而法律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超然於政治體系之外的法律是不存在的,法律需要民主以保證其合理性和有效性;

與此同時,法治通過規范政治行為、協調政治關系、解決政治問題等方式,保障民主在政治中的參與性以及民主權利的實現,促進民主政治生活的良性運行。

(二)法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的必由之路。

法治,對於限制政府公權力,保障公民私權利具有重要意義。

二、建設法治中國是我們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法治在中國的推行具有重要意義

(一)法治是保障公民權利奠基石

(二)法治是市場經濟的護航員

(三)法治是社會和諧穩定的「安全閥」

(四)法治是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守護神

(五)法治是實現中國夢的助推器

(4)法治應聲擴展閱讀

法治與人治是根本相對立的,是不同的治國理念。人治強調個人權力在法律之上,而法治理念正好與其相反。要法治就不要人治,要人治就沒有法治。

但要強調,國家依靠法治並不是不要依靠人的力量和人的作用,因為再好的法律與制度都需要人來實現與執行。但是,不可以將「人的作用」與「人治」相等同,兩者是根本不同的概念。

綜上所述,可以看出:法治包含兩個部分,即形式意義的法治和實質意義的法治,是兩者的統一體。形式意義的法治,強調「以法治國」、「依法辦事」的治國方式、制度及其運行機制。

實質意義的法治,強調「法律至上」、「法律主治」、「制約權力」、「保障權利」的價值、原則和精神。形式意義的法治應當體現法治的價值、原則和精神,實質意義的法治也必須通過法律的形式化制度和運行機制予以實現,兩者均不可或缺。

法治是以民主自由為基礎,需要民主的力量,而我們的法治卻看上去好像是官方在發動和推進,民眾似乎處在旁觀者的地位而表現出「被動」和「冷漠」。在理論上如何印證現行法治推行方式的科學性和合理性,在現實的法治實踐中確實存在缺少政府和民眾的有效「互動」。

冷靜地思考分析和對「依法治理」現狀的觀察,我們不難發現缺少這種「互動」的現實表現,主要原因在於:民眾對於自身的權利不知道,知道不執行,執行不徹底,導致了21世紀初的這個結果。民眾們在經歷義務教育之後,依舊對於介紹法治的課程並不重視,法治觀念、理念很難進入民眾內心。

使得法治推動成為看似官方在發動和推進,民眾似乎處在旁觀者的地位而表現出「被動」和「冷漠」。

法治是依據法律的治理。

法治實際上包含了許多層面的含義,它是指一種治國的方略、社會調控方式,法治是與人治相對立的一種治國方略。法治強調以法治國、法律至上,法律具有最高的地位。亞里士多德就明確提出「法治應當優於一人之治」。

法治還是指一種法律價值、法律精神,一種社會理想,指通過這種治國的方式、原則和制度的實現而形成的一種社會狀態。

總的來說就是法治包括實質意義上的法治和形式意義上的法治,也就是強調兩者的統一,形式意義上的法治強調「依法治國」、「依法辦事」的治國方式、制度及其運行機制。實質意義的法治強調「法律至上」、「法律主治」、「制約權力」、「保障權利」的價值、原則和精神。

E. 法治的格言

1、無論何人,如為他人制定法律,應將同一法律應用於自己身上。——阿奎那
2、真想解除一國的內憂應該依靠良好的立法,不能依靠偶然的機會。——亞里士多德
3、憲法是一個無窮盡的、一個國家的世代人都參與對話的流動的話語。——勞倫·卻伯
4、解釋法律系法律學之開端,並為其基礎,系一項科學性工作,但又為一種藝術。——薩維尼
5、法律是人類為了共同利益,由人類智慧遵循人類經驗所做出的最後成果。——強森
6、法治意味著,政府除非實施眾所周知的規則,否則不得對個人實施強制。——哈耶克
7、有理智的人在一般法律體系中生活比在無拘無束的孤獨中更為自由。——斯賓諾莎
8、法律顯示了國家幾個世紀以來發展的故事,它不能被視為僅僅是數學課本中的定律及推算方式。——霍姆斯
9、憲法創制者給我們的是一個羅盤,而不是一張藍圖。——波斯納
10、法律提供保護以對抗專斷,它給人們以一種安全感和可靠感,並使人們不致在未來處於不祥的黑暗之中。——布魯納
11、民眾對權利和審判的漠不關心的態度對法律來說,是一個壞兆頭。——龐德
12、在一個法治的政府之下,善良公民的座右銘是什麼?那就是「嚴格地服從,自由地批判」。——邊沁
13、一項法律越是在它的接受者那裡以惡行為前提,那麼它本身就越好。——拉德布魯赫
14、自由就是做法律許可范圍內的事情的權利。——西塞羅
15、由於有法律才能保障良好的舉止,所以也要有良好的舉止才能維護法律。——馬基雅弗利

F. 大學生應該怎樣增強法制觀念

雖然現在的大學生接來受了比較好的教源育,能夠為國家、為社會貢獻不少力量,不過有的大學生因為法治觀念比較薄弱,容易受到一些不良社會現象的引誘,從而犯下錯誤。那麼,您認為大學生如何樹立法治觀念更好呢?

01
首先大學生要知法懂法。
作為一名大學生,首先要對國家的憲法、法律等做到認識和了解,甚至進一步深入透徹的去學習。大學生如果連法律都不懂,又如何去體會到憲法精神,又如何去維護法律呢。

02
其次大學生應該多參加一些與法有關的活動。
有的時候一些社會媒體,或者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等也會組織一些與法律有關的活動,或者一些競賽、考試等,大學生其實有機會的話也可以去參加的。

03
再次大學生應該多接受法治方面的教育。
如果大學生的法治教育課程設置得過少了,他們得到的教育變少了,很有可能會讓不少大學生對法律的認識不到位、不全面,這樣對法治觀念就顯得淡薄一些。所以,應該加強對他們的法制教育。

04
最後還要加強對國家安全方面的教育。
大學生僅僅接受法制教育還是不行的,還應該加強國家安全方面的教育,這樣才能夠更好的樹立大學生的愛國之心,讓他們更自覺的去維護法律。

G. 關於法治的經典事例

清朝末期,頒布了欽定憲法大綱,規定了臣民的義務和權力 中華民國建立時,頒專布了臨時屬約法,那是中國第一部資產階級憲法,對袁世凱的權利進行了約束。還提出了五權分立,國民的權利等等。 在1922年,國民政府收回了部分關稅自主權,在1943年完全...

H. 中國法治應該怎樣向前走

中國「改革開放30年就是法制建設30年」;「法治之路不可逆轉」,「人治是死路一條」;保證法律正確實施的問題是當前最迫切的問題;「中國的法治建設已經到了一個十字路口,需要認認真真地討論,把似是而非的東西搞清楚」;對中國的法治進程持謹慎樂觀態度;甚至「法律職業化不可逆轉」、「不能為了讓人民喜聞樂見,而把法律的語言的專業性去掉」等等,我都同意。

除了中國的法治是否應以中國實際為出發點外,我與賀的根本分歧在於:法律職業群是否應遵循社會各界共同倡導的道德規范;對法律的理解、適用能否違背一個社會基本的常識、常理、常情;離開了人民的參與,能否最終保證司法公正。簡言之,現代法治歸根結底應該是 「機械的規則之治」、「法學家之治」,還是 「人性之治」、「人心之治」、「常識、常理、常情之治」。我認為,正是對上述問題的錯誤回答,導致了較長時期內中國的法治建設進程與目標的漸行漸遠。

強調法律與社會基本倫理分離,主張「法律職業並不是要遵循社會各界共同倡導的道德規范」,是(至少長期以來曾經是)我國法學理論界普遍流行的觀念。將「法律」凌駕於常識、常理、常情之上,凌駕於司法人員的良心之上,這種觀念不僅與「司法人員必須依照良心履行職責」這一世界各國憲法普遍規定的現代法治的基本原則相悖,更是在實踐中導致了法律職業群基本倫理迷失的惡果。記得在一次講座中,當我談到 「司法必須講良心」、「講法必須講理」時,一大批來自全國的一流的法學家幾乎是異口同聲地問我:什麼是良心?什麼是常識、常理、常情?常識、常理、常情到哪裡去找?良心到哪裡去找?當這些法學權威們普遍不知良心為何物,不知常識、常理、常情為何物時,我們能夠奢望「法律在法官之上」嗎?在相當長一段時間里,司法人員的犯罪率以大大超過司法人員的職業化進程速度增長,司法腐敗成為民眾最不滿意的社會現象,2003年以前的5年中,司法工作人員涉嫌犯罪率幾近普通民眾的5倍,難道就真的不足以引起我們法律人的深思嗎?

認為對法律的理解可以偏離社會基本的常識、常理、常情,強調合情合理不合「法」的必須依「法」辦,這種「講『法』不講理」的主張,可以說是傳統法學不民主、假民主、反民主的集中體現,在實踐中必然導致人治、導致專制,必然結出「權大於法」,「有權就是法」。

為什麼主張法律可以偏離一個社會民眾普遍認同的常識、常理、常情,必然導致人治,必然導致專制?首先是因為這種理論的基礎是一個神話。幾千年來的法學家們都追求著這樣一個法治之夢:好的法學家與好的統治者一起制定出好的法律,然後讓普通民眾都知道法律的內容;當人們知道法律的內容後,就會按照法律的規定來指導自己的行為,一個良好的社會就會因此而建立。這個「法治夢」的實現,顯然必須以普通民眾都了解法律的具體規定,並按照法律的具體規定來規范自己的行為為前提。然而,在現實的日常生活中,這個前提是根本不可能存在的。大家可以想一想,在日常生活中,有多少人會先學「交通法」再上街?又有多少人會先學有關銀行、金融管理的法律法規再到銀行存款、取款?多少人可能先學「民法通則」、「合同法」或者「消費者保護法」再到商店買東西?我常說,如果真有一個人先學法,再按法律的具體規定來規范自己的日常生活,這個人一定是精神病!事實上,指導普通民眾日常生活的,只可能是買賣要公平、不能無故損害他人利益、做事要考慮對方的感受、敬慕英雄、鄙視小人等一個社會人與人相處、人與自然相處的基本常識、常理、常情。當普通民眾在日常生活中只可能按常識、常理、常情行為,常識、常理、常情就應該是人民利益最基本的要求,人民意志最基本的體現。主張法律可以偏離一個社會民眾普遍認同的常識、常理、常情,意味著什麼?難道不是意味著少數人可以將自己意志(少數人對法律的理解)強加到了民眾的身上嗎?這不是人治,不是專制,是什麼?

關於中國司法改革的基本方向,我的一貫主張是:(1)觀念上,對法律人的業務教育必須與良心教育相結合,良心教育優於業務教育,以良心教育來促進業務;(2)制度上,司法體制的職業化必須與民主化相結合,民主化必須優於職業化,必須以民主化來促進職業化。為什麼司法體制的職業化必須與民主化相結合?我只想說一個簡單的事實:中國古代幾千年,西方近代近200年,中國改革開放近30年的法治發展史無一不在證明:一切沒有人民參與的司法,最終必然是走到人民對立面的司法;離開了人民的有序參與,要建立「一種權威的、公正的機制」來解決「誰的權力大誰說的就是『真理』」等社會問題,要保證「法律在法官之上」,保證「教皇、國王、法院院長、蘇丹」這「四種統治者都要在正義之下、在法律之下」,無論在何種社會制度下,都只可能是一個永遠不可能實現的神話!

I. 一篇關於法制的作文,800字左右!!

山中清流,潺潺不息,奔流而下,乃因山凹疏導之功也;石間野草,兀然向上,百折不撓,乃是石縫引導之勞也。
五千年悠久燦爛文明,法制如一朵奇葩,傲然挺立於中華文明的歷史長河中,走過漢唐風雨,走過宋韻之聲。在浩瀚的歷史煙雲中回盪。商鞅明法令而強秦國,太宗減刑罰乃成盛世。在中國這樣人治盛行的國家,法制如此瑰麗。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百年大計,教育為本。在全社會努力構建和諧社會的今天,對學生進行法制教育顯得如此重要。人生會面臨許多選擇,當你正處於十字路口不知道該何去何從時,你將做出如何決擇?在現實生活中,有許多人不能明辨是非而選錯了道路使自己後悔一生,當然尤其是我們青少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對未滿18歲的青少年進行保護。於是,就出現了這樣的事:年少輕狂人們拿著法律賦予的免死金牌,用來填補沖動的罪過。憑著法律的庀佑,他們無所顧忌,年輕的心被逐漸扭曲。法律或許會為你生命買單,但你的青春也將付出代價。

幾聲槍響總在不經意間打破校園的寧靜,美國,芬蘭等國校園內槍擊案不斷,而釀成悲劇的皆為一些在校生。因為一些口角,因為遭人歧視,因為無人關心,狂妄的心被激怒。最終,扣響罪惡的扳機,幾個如花的生命瞬間凋零。這血的教訓告訴我們:法制進校園,刻不容緩!你還可曾記得馬加爵,這個平日默默無聞的人,轉瞬成為了惡魔。生命有時可以是天使,也可以是魔鬼!

青春有悸動的夢,也有沖動的夢。我們的情緒喜怒無常,不加以正確引導,往往會後悔終生。我們對法律的認識,往往斷章取義,以偏蓋全,這是一種悲哀。

那一個個光影瞬間把一個個鮮活的生命送到我們面前。看著一個個案例,我被震驚了,多少生命的悲劇在反復上演,徒留一份悲涼。

學校重智育而輕德育,盲目追求升學率,於是,慘劇發生!那一個個血淚悲劇下,是對法的曲解與無知。多少美好而年輕的夢就此夭折。對法制的淡薄,使我們的思想缺乏應有的理性。試想一下,這樣的人長大後,危害的又何止一兩個人?因為沒有法律的束縛,再理智的人也會成為屠夫。

血一樣的教訓刺痛了我們的心,我們有必要反省一下,我們的社會,我們大家,該為他們承擔什麼呢?我們懂法而不知用法,不懂帶動同學學法,我們的社會有法而缺乏對大眾的灌輸。罪惡背後,每個冷漠法制的人都有一份不可推卸的責任!

法,是違反紀律的「五指山」,常言道:魔高一尺,道高一丈。我們青少年必須自尊、自重、自強、自愛,必須知法、懂法、守法,做一名合格的公民。

法制滿校園,和諧溢神州!構建和諧法制社會,指日可待!
本文章來自樂樂課堂

J. 求翻譯荀子強國一段

模子平正,銅,錫的質量好,冶煉工人技藝高明,火候和配料得當,那
么打開模子而莫邪寶劍就鑄成了.但是如果不除去它表面的硬皮,不磨礪它,
就不能用它來斬斷繩子;除去了它的硬皮,磨礪它,那麼用它切割銅器,宰
殺牛馬就很輕快了.那國家,也是強國"剛出模時的毛坯".但如果不進行
教育,不使人民協調一致,那麼在國內就不能依靠他們來守衛,到國外就不
能用他們去作戰;如果教育他們,使他們協調一致,那就會兵力強勁,城防
牢固,敵國不敢來冒犯.國家也有"磨刀石",禮義法度就是這種"磨刀石".
所以人的命運取決於上天,國家的命運取決於禮義.作為君主,推崇禮義,
尊重賢人,就能稱王天下;注重法治,愛護人民,就能稱霸諸侯;喜歡財利,
多搞欺詐,就會危險;玩弄權術,坑人害人,陰暗險惡,就會滅亡.

熱點內容
電大勞動與社會保障法小抄 發布:2025-01-12 05:54:29 瀏覽:915
廉潔法規案例 發布:2025-01-12 04:24:50 瀏覽:976
楊謙教授的三商法 發布:2025-01-12 03:51:48 瀏覽:500
港區國安法執法與司法 發布:2025-01-12 03:27:58 瀏覽:688
下列法律責任形式中屬於行政罰款 發布:2025-01-12 03:03:39 瀏覽:156
撿到東西毀壞法律責任 發布:2025-01-12 03:01:13 瀏覽:701
新疆流動人口管理條例 發布:2025-01-12 02:42:34 瀏覽:403
大學生的戀愛道德觀 發布:2025-01-12 02:26:07 瀏覽:496
公務員職業道德的目的 發布:2025-01-12 01:43:57 瀏覽:144
勞動法婦女節 發布:2025-01-12 01:37:44 瀏覽: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