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傳統法學學科

傳統法學學科

發布時間: 2022-05-02 15:07:49

法學怎麼樣其中有哪些專業好就業

想要混的不錯,你首先對法學的理解要上一個高度,不能停留在大學生的照本宣科的層次,要領會法的原則和精神,有人問到你,無論這個案件里所適用的法條是你接觸過學習過的還是完全陌生的,你都能給當事人提供一個框架,雖然具體的規定你可能不熟悉,但是按照你的思路走,原則上不會出現錯誤。能到了這個層次,你就可以勝任好多工作了,比如:單位里的企業法律顧問、辦公室的行政工作、機關單位的幹部、之類。總之,再稍微有點管理上的知識,那麼凡是涉及公司里的人事、行政、管理、事務性工作就都沒什麼問題了。雖然學的是法學專業,但是我覺得不一定非要把工作范圍圈定在律師法官、檢察官、司法局的公務員這一塊上,畢竟這一塊的范圍太有限。要都盯著這一塊不放,那就不上業就太正常了。

再有,法學專業人才如果配合其他一些職業資格證書,在職場上是非常有競爭力的。我有一同學,不是我在這埋汰他,他雖然和我一樣是法學科班出身但是絕對屬於那種對法學一問三不知的人物,所有的同學里,他的專業水平最差,不過人家很務實。他自己在聚會的時候就和我們說:「知道自己不是搞司法工作的料。」所以人家一出學校的門就考了一把證書,其中對他幫助最大的是《人力資源經理資格認證》和《物業管理經理資格認證》(大概是這兩個,具體名字可能不準確)。自打有了這幾個證,再加上法學學士的文憑,現在被多家物業公司挖來挖去,薪水是一跳一個台階,目前已經是北京某大廈的經理了。月薪也不算少,大概有1萬左右。

我覺得他走的路,值得很多學法學的大學生參考。

② 簡述中國的法學學科體系

中國當代法律體系主要受三大體系的影響:
一是清末和民初立法,基本照抄德國法回律體答系;
二是解放後立法,很大程度上學習蘇聯法律體系;
三是傳統法律(我國古代法律)思想。
八十年代之後,有受到英美海洋法律的若干影響。
總的來說,我國是以法典為主的,屬於歐洲大陸法系。但是也有一定的區別。某些法學家提出「中華法系」概念,還需要討論。
在法律系統方面,以憲法為總綱,部門法主要有:刑法、民商法經濟法)、行政法、程序法。

③ 中國的法學都包括那些學科法學與法律的區別。

法學總的來說有分法理學,憲法學,刑法學,民法學,商法學,行政法學,訴訟法學但每個學科下會有更細的分法。
法學是一種社會科學類學科的名稱。
法律狹義上講就是規定日常行為規范等的規范性文件。
法學的發展是制定出好的法律的前提。

④ 法律的主修課程有哪些

主要課程有:

1、法理學。是以整個法律現象的共同發展規律和共同性問題為研究對象的學科。它的研究范圍十分廣泛,主要包括法律的起源、發展和消亡、法律的本質和作用、法律和其他社會現象的關系、法律的創制和實現。

2、《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是政治教育專業學生的必修課程,是政治教育專業學生必須掌握的馬克思主義基礎理論知識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3、《憲法學》。憲法學是以憲法為研究對象的一門學科,屬於法學的分支學科。

4、《刑法學》。刑法學以世界各國刑法為研究對象,是研究犯罪和刑罰、刑事責任及其罪刑關系的科學。它屬於部門法學的范疇,是部門法學中最重要的學科之一。

5、《邏輯學》。研究思維規律的學問。邏輯和邏輯學的發展,經過了具象邏輯—抽象邏輯—具象邏輯與抽象邏輯相統一的對稱邏輯三大階段。

(4)傳統法學學科擴展閱讀:

課程介紹

《法理學》、《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大學語文》、《基礎英語》、《計算機基礎》、《憲法學》、《民法學》、《刑法學》、《民事訴訟法》、《刑事訴訟法》、《經濟法概論》、《鄧小平理論》、《婚姻法》、《國際法》、《法學基礎》、《行政法》、《邏輯學》、《律師實務》

《會計學基礎》、《審計學基礎》、《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原理》、《毛澤東思想概論》、《外國語》、《勞動法》、《婚姻家庭法(一)》、《國際私法》、《國際經濟法概論》、《合同法》、《知識產權法》、《公司法》、《環境與資源保護法》

法律文書寫作、(《中國法律思想史、》《外國法制史》、《西方法律思想史、》《票據法》、《保險法》、《稅法》、《金融》、《公證與律師制度》、《房地產法》任選三門)、畢業論文。

⑤ 我國法學體系的六大分支包括那些

中國當抄代法律體系主要受三大體系的影響:一是清末和民初立法,基本照抄德國法律體系;二是解放後立法,很大程度上學習蘇聯法律體系;三是傳統法律(我國古代法律)思想。八十年代之後,有受到英美海洋法律的若干影響。總的來說,我國是以法典為主的,屬於歐洲大陸法系。但是也有一定的區別。某些法學家提出「中華法系」概念,還需要討論。在法律系統方面,以憲法為總綱,部門法主要有:刑法、民商法(經濟法)、行政法、程序法。

⑥ 三大法學學派及其主要觀點是什麼

三大法學流派指的是新自然法學派,分析實證主義法學派和社會學法學派這三個在現代西方影響較大、占傳統地位的法學流派。他們的法學理論,是西方人在探索真理過程中留下的足跡,這對我們認識人類法的發展歷程、規律及本質,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對於中國的法制現代化和法治建設,亦具有重要的借鑒價值。

一、新自然法學的啟示意義

在西方法律思想史上,新自然法學是西方自然法思想傳統的繼承和發展。自然法思想的意識可以追朔到西方文明的起源並在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被人們在不同的時期為不同的目的而使用,它的形式不斷翻新,內容不斷完善。產生於20世紀特殊社會環境的新自然法學派,主要代表人物有馬里旦、富勒、羅爾斯和德沃金等等。他們的新自然法學說(或價值論學說)各有側重點,各不相同,然而卻共同的體現出自然法觀念的思維形式。他們不約而同地認為,法律應當關注某種應然性,法律的發展應當遵循一定的價值原則並體現一定的價值要求。無論是馬里旦的神學自然法、富勒的"程序自然法"、還羅爾斯的正義論或德沃金的權利論,無不"注重研究法產生和存在的根源或基礎,法的目的和意義以及法應追求的理想境界"③ 他們的手中都有一份"價值表",為應然的法律之制定和評價提供了所依據的標准。新自然法學派強調法本身是一個價值系統,必然反映一定的價值關系,極為重視法的合理性和道德性。他們通過總結、抽象和思考,為法律的建構鑄造了理想的框架和模型。

二、分析實證主義法學的啟示意義

分析法學在現代主要以凱爾森和哈特為代表,它基本上繼承了傳統的分析法學的理論,嚴格地區分"實際上是這樣的法律"和"應當是這樣的法律",著重對實在法進行邏輯分析而不作有關的價值判斷,否認價值和道德的必然聯系。 凱爾森指出,價值判斷在性質上是主觀的,因而只能是相對的;人們不能用理性認識來回答有關法的普遍和最高價值這一命題;對於自然法學中的絕對正義,他認為這"是一種自欺或者等於一種意識形態"。④ 既然對正義持道德懷疑論和不可知論的態度,⑤ 於是凱爾森認為,正義只能是一種"合法性",應當建立與價值無關的純粹研究法律結構的法律科學(即所謂"純粹法學"),"就其對象實際上是什麼來加以敘述,而不是以某些特定的價值判斷的觀點來規定它應該如何或不應該如何"。⑥ 哈特給法下的定義是"法律是

一種特殊的規則",這是他的"語義分析法學"的基本原理,他以奧斯丁的分析實證法學作為重要的理論淵源,主張法律與道德有聯系但"並無必然聯系",法律應當採用"廣義的概念",即將法律的效力和法律的非道德性區分開來,以體現除了道德之外法律的所有其它復雜的特徵。分析實證主義法學把我們從自然法學家法律的"理想國"中拉回到實證的 現實世界,在對法律形式的邏輯分析上運用了更多的新的方法,繼承了傳統分析法學對實定法的重視和研究,也吸收採納了其它法學流派的合理成分,內容豐富,頗具影響。

三、社會學法學的啟示意義

社會學法學誕生於19世紀末20世紀初。是在社會學的基礎上產生的一種實證主義的法學思潮,"它用社會學的理論和方法來認識和研究法律問題"⑦ 社會法學的主要代表人物有狄驥、埃利希和龐德。狄驥提出了"社會連帶主義"學說,體現出社會本位的價值觀,關注社會的整體利益,強調社會義務。埃利希則以提出"活的法律"的觀點而聞名於世。他認為,這種"支配社會本身的法律",盡管並不曾被制定成法律條文,但"即可預防糾紛的出現,在糾紛出現後,也可以籍以解決而毋需求助於國家的法律機構"。⑧ 他讓人們注意到國家制定法之外的其他行為准則(如習慣、職業道德、行業規定等等)對於社會秩序的意義,擺脫了"純粹"法律規范分析僵化的法學研究視角和方法,將法律分析的重點引向了更廣闊的社會生活和社會環境。龐德的社會學法學理論被認為是一種典型的功能主義和實用主義理論。他提出"法律是一種'社會功能'或'社會控制'",用法律的功能性概念來取代邏輯性概念,主張"有用即是真理"。他還提出了法律社會學的基本綱領,啟示人們關注法律制度和法律學說的實際效果,強調以社會學的觀點和方法來研究法律,關注法律的作用而不是抽象內容;並且注重法律與社會生活之間的聯系。總之,社會法學"從其誕生之日起就擔負起了打破'法律關門主義'禁錮的歷史重任",⑨ 它社會本位的立場,法律社會化的研究方法和視角,對於法律的發展和一定社會的變革,其重大的啟示意義是顯而易見的。

四、綜述三大法學流派的意義

如上所述,論及現代西方三大法學流派的意義,無庸置疑,其最大的意義正是他們本身--眾多的法學家們通過對前人的承繼和自身敏銳的思考,開創出一片浩瀚的法理學思想的海洋,它們雖然不是真理,但卻是人們永恆探索真理之路的台階。無論是宏觀的構築還是微觀的探索,都給後人的研究提供了珍貴的寶藏和無窮無盡的啟示。具體來看,三大法學流派的意義如下:

(一)讓我們從多個角度窺探到法律的本質、目的和研究方法。

正如博登海默所言,真理是人們在任何特定時間的經驗的總和。法律彷彿是一座有許多廳堂的大廈,用一盞燈很難同時照到每個角落。而一個法學流派,就如照亮法律大廈的一盞燈,"橫看成嶺側成峰",他們從不同的視角,勾勒出了法律的形象。三大法學流派被美國法學家霍爾(Jerome Hall)

總結為法律中三個不可分的因素,他們分別代表著法律的價值、概念和事實。不僅在實質性的內容上,更寶貴的,三大法學流派為後人認識、研究和發展法律,提供了豐富的途徑和方法。新自然法學 提示人們注重的法的價值支柱和道德性,在法制建構時必以某種准則為依據,從而避免了法律喪失實質的正義,也避免了法學墮落為純技術性的學科。分析實證主義法學注重對"實定法"的研究,對於法律規范、法律結構、法律秩序及法律體系內部各要素的統一等等命題均有深入的探討和卓越的貢獻。他們所採用的邏輯分析和實證主義的方法,更是後人研習法律的必要工具。社會法學派則倡導"社會本位"的理念,注重法律的實際效果,重視法律與社會生活及其它學科之間的聯系,不僅如此,他們所採用的法社會學的研究方法及實用主義的態度,更是深遠地影響了西方乃至全世界法學的發展趨勢。當然,無論三大法學流派的貢獻有多麼卓絕,他們都不可能是大寫的真理,都只是局部的、相對的。然而,站在歷史的尾頁,以"事後諸葛"的口吻批評他們的局限,是沒有任何意義的。真正有意義的是謙恭的弄清他們給了些什麼?我們得到些什麼?應當怎樣利用?除此之外,再沒有更大的價值了。

(二)三大法學流派適應了特定時期特定社會狀況的要求,具有歷史現實意義

任何事物的產生總是由於某種需要;而它產生之後,也必然首先服務於這種需要。西方三大法學流派正是應特定歷史時期社會經濟政治的需求而產生的;而論及它們的意義,首當其沖也正是滿足了當時社會生活的需要。19世紀中葉,隨著資產階級政權的穩固,古典自然法學"自由、平等、權利"的抽象口號已不能滿足他們鞏固既得利益、加強社會控制的要求,因此,歷史法學和分析實證主義法學應運而生,他們帶來了具體明確的法律觀念、嚴謹的邏輯體系從而維持了現實的法律秩序。二次大戰中,法西斯勢力給世界人民造成了巨大災難,這喚醒了人們法律不能沒有正義的標准和相對普遍的價值准則,⑩ "無論善惡"的法律只會助紂為虐,戕害人民。在這背景之下,新自然法學得以出現,重新正視和評價法律的道德性、正義、權利這些"古老的話題",確保了法的價值依託。而社會法學派的歷史背景則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期,西方資本主義發展陷入了"瓶頸",經濟危機連續爆發,百業蕭條,人心浮動,傳統的自由主義、經濟放任主義和"法律關門主義"均受到社會現實的質疑和轟擊,國家對社會經濟生活的干預、打破"法律系統獨立論"的束縛成為必然的趨勢。法社會學"對症下葯",倡導社會本位,注重法與社會生活與其他學科的聯系,主張充分發揮司法的能動性,因而出現伊始便受到變革者們的熱切歡迎。在"需求"最為迫切的美國,更是成為長期主導法學界的學派。由此可見,思想領域的任何發展和運動均產生於一個時代的社會經濟結構,同時也為這個時期提供了一種"自持之勢"⑾

,也就是產生著歷史的現實意義。

(三)三大法學流派繼承並發展了西方法哲學的傳統學說,使這些思想以更合理的形式得以流傳

三大法學流派除了法社會學派產生較晚,無所謂"新"、"舊"之分外,其餘二者都可以冠以"新"的名號。新自然法學派自不必說,凱爾森、哈特的分析法學也是在奧斯丁"舊"分析法學的基礎上進一步發展而成的。當代西方的法學流派,既繼承了各自"祖傳"的學說,又互相吸收對方的某些合理因素,呈現出相互靠攏的趨勢。如新自然法學較古典自然法學,少了一些"形而上"而多了一些"操作性",迎合了社會實證主義潮流的要求;而新分析法學則批判奧斯丁的"法律命令說",並在一定程度上承認法的價值即"自然法最低限度的內容"之存在,顯現出對自然法學說的吸納。正是這種"修補"和相互的借鑒,使得西方的傳統法律學說沒有因為歷史的發展和自身的缺陷而遭受淘汰的厄運。而是以一種相對當代社會經濟生活來說更合理的新形式得以傳承。西方法學,正是在這種否定之否定的循環中發展至今,它們對傳統--也就是民族文化的內在秩序承繼與遵從,同時又緊扣發展中的社會狀況而自我更新,因而產生和完備出一套與西方社會相適配的法律體系。在市場經濟的現代社會,具有某種普適性而為其他民族所競相學習和借鑒。

(五)現代西方三大法學流派對中國法治建設的啟示意義

斗轉星移,時光飛逝。人類社會步入"現代"的殿堂已五百年有餘。上世紀初葉,隨著西風東漸,中國社會開始由"古代的、傳統的社會體制向近現代文明過渡"⑿ 盡管中西法律文化的底蘊和發展的路徑大相徑庭;盡管"外國的經驗不可能代替中國的經驗"⒀ 但誰也無法否認人類社會和法律科學發展規律的客觀性,無法否認市場經濟社會關系的共同性,也無法否認西方法律文化發展至現代的先進性和一定程度的普適性。建立健全的、符合現代精神的法律文明體系已成為當今社會的共識。而在借鑒的過程中,我們必需首先關注西方的法哲學思想,因為它是法律文化首要的組成部分,思想代表著"知",而制度代表著"行",不知者,無以為行。⒁ 現代西方三大法學流派的法律思想,正是對幾千年來西方法學理論的承繼和發展,蘊涵著諸多西方法哲學思想的精髓。在我們虛心"求道"於西方,幾從"虛無"建設社會主義法治的今天,研究現代西方法學流派絕不是奢侈的娛樂;它"實體性"的思想、它對法學的研究方法乃至學術的精神,都當為我們所重視和學習。對待西方法律,盲目的排外自大或者"只求其用,不問其體"的盲目移植,都是不可取的。盡心研究西方法律文化及法哲學的"本真",以及這些法哲學思想與社會歷史條件的相互關系,從而發掘出西方法律"活的靈魂"為我所用,才是我們應當做的事情。

⑦ 法學包括哪些學科:法律是嗎

理論來法學

法理學自
法哲學
法律邏輯學
法律社會學
立法學
法律心理學
法律教育學
法律史學
法制史
法律思想史
法律解釋學
比較法學
外國法學
部門法學:六法全書
憲法學
行政法學
民事法學
民法學
經濟法學
勞動法學
環境法學
婚姻法學
知識產權法學
金融法學
訴訟法學
民事訴訟法學
行政訴訟法學
刑事訴訟法學
刑事法學
刑法學
司法鑒定學
刑事偵察學
軍事法學
安全法學
國際法學
國際公法學
國際私法學
國際經濟法學
國際刑法學
國際環境法學
國際知識產權法學
國內法學
訴訟程序法學
邊緣學科
法律信息學
法經濟學
科技法學
法醫學
司法精神病學
法律統計學
犯罪偵查學
證據學
刑事證據學
民事證據學
行政證據學
法律系統工程學
交叉學科
網路法學
新聞法學
交叉法學科專題

⑧ 法學專業的十四門核心課程包括那些

法學專業本科的課程設置,核心課程包括以下14科:

法理學、憲法、中國法制史、刑法、民法、商法、知識產權法、經濟法、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民事訴訟法、刑事訴訟法、國際法、國際私法、國際經濟法。

1、法理學(Jurisprudence)是以整個法律現象的共同發展規律和共同性問題為研究對象的學科。它的研究范圍十分廣泛,主要包括法律的起源、發展和消亡、法律的本質和作用、法律和其他社會現象的關系、法律的創制和實現、法律的價值等。

2、憲法學

憲法學是以憲法為研究對象的一門學科,屬於法學的分支學科。憲法學的研究對象主要包括以下方面:憲法的理論憲法的產生和發展、憲法的實施、國家的性質和形式、國家政權的組織及其根本制度、公民的基本權利和基本義務。

3、中國法制史

中國法制史的內容豐富,涵蓋了幾千年的傳統法律文化主要的發展變化過程。本門科目主要學習中國有史以來法律制度發展的基本脈絡和主要內容,以及在歷史的不同階段中國法律制度的基本特色。

4、刑法學

刑法學以世界各國刑法為研究對象,是研究犯罪和刑罰、刑事責任及其罪刑關系的科學。它屬於部門法學的范疇,是部門法學中最重要的學科之一。作為研究刑法的科學,是隨著刑法的產生而出現的。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中,隨著人類對犯罪和刑罰的認識不斷深入,積累了大量的刑法文化遺產,成為人類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

5、民法學

民法學是研究民事法律制度、民事法律現象和民法所反映的社會發展規律的科學。學習民法學的基本原理,掌握民法學的科學精神和豐富的知識體系,對於正確制定民事立法,指導司法審判實踐,提高人們的法治思想水平,推動經濟發展和社會文明進步,具有重要的理論價值和實踐意義。民法學也是法學領域當中重要的學科之一。

⑨ 中國傳統文化與法學

中國傳統與法學的關系,主要表現中國法律思想史。與法學的其他學科不同,中國法律思想史是一門土生土長的與中國傳統文化血肉相連的理論法學學科。中國古代法律思想的內容和特質無不可以從中國傳統文化中找到其原型。

從中國古代法律思想的特質來看。由於社會、歷史、文化等原因,中國古代的法律思想不具有明顯的質的獨立性或排他性。這表現在法律思想與諸如哲學思想、政治思想、經濟思想、教育思想等常常是密如凝脂般交融在一起的。站在古代思想寶庫的廬山面前,正是「橫看成嶺側成峰」。這一特徵也許和古代法律、法學發展得不充分相關。中國古代法律、法學沒有獲得古希臘、羅馬那樣充分發展的機會和條件。中國古代文明走著與西方恰恰相反的道路。因此,在中國古代,一種較為精湛的思想觀點,常常是賢智者在縱觀整個社會生活場景並經過深思熟慮之後創造出來的。比如《論語·為政》有一段話:「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大意是,作為統治者,如果用政令和刑罰來治理人民,人民可以循規蹈矩不去違法犯罪,但內心深處仍存有違法犯罪的念頭,因為他們不知道違法犯罪是可恥的、應當遠離的;如果對人民施以寬容的德政,讓人民富足起來,再進行忠孝仁愛的道德教育,使人民從內心裡樹立道德信念,這樣,自然會做到自我約束。這段話的內涵應當說兼涉政治思想、經濟思想、倫理思想、教育思想、法律思想的。而這些思想都是中國古代社會生活的一個反映,是中國傳統文化園地上的樹木花草,也是中國傳統文化成果的有機組成部分。

從思想者的品格來看。古代的法律思想是古代思想家——政治家、思想家、社會集團、學術派別等思維主體的思維成果。一定的法律觀點和理論是一定社會集團的政治經濟地位所決定的。在中國古代,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常常是身兼多種社會角色。比如,周公是西周初的攝政王,是政治家兼思想家。他提出「以德配天」的神權思想解決了當時的信仰危機和政治危機(新政權的合法性)。他還提出區別對待的刑法政策和區別犯罪行為人主觀狀態(故意、過失、累犯、偶犯)的思想。但是他很難稱得上是一位確切意義的法律思想家。比如,孔子是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他做過三個月的魯國司寇(主掌司法)。他的「德主刑輔」、「親屬相隱」主張對封建法制影響極大。但他也不是確切意義上的法律思想家。戰國時期的法家人物,大多參與變法實踐並身居要職。他們重視法制,對法律的研究亦頗深入。他們在諸如法律的起源、特徵、職能以及立法、司法政策方面所達到的深度,常常使其他學術派別相形見絀。但是,由於他們作出了與傳統文化決裂的姿態,故而當秦朝滅亡之後,法家學說便遭到冷遇,連他們重視法制、研究法律的優點也被當做瘟疫一般拋棄掉了。在整個封建社會,著名的思想家大都因通經而入仕,因入仕而有功,因有功而成名。他們既是國家的官吏,又是民眾的教師。他們也涉足司法事務,但那隻不過是行政和教化的輔助手段。當儒家經典成為欽定教材和通往官府的敲門磚之際,研究法律便成了左道旁門,而訟師們便被斥為「訟棍」。在這種文化氛圍中,法律思想便失去了自己獨立的形象和價值,成為官方御用學術的婢女。在中國古代,沒有也不可能形成歐洲工業國家的那種「職業法學者階層」。在中國古代社會,法律思想的生產傳播者本身就是傳統式的人們。他們都自覺不自覺地用傳統的價值觀和方法來審視法律問題,並付諸實施。這就使法律思想與傳統文化密不可分。

從法律實踐的風格來看。法律思想作為法律實踐的表現形式是以實際的立法、司法活動為對象的。因此,立法、司法活動的發展水平從總體上決定著法律思想的發展水平。當然,一定的法律思想也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立法、司法活動的發展方向,特別是在社會大變革時代尤為明顯。

在中國古代社會,立法、司法活動的價值目標常常是為著維系社會整體利益的。這種社會整體可以表現為家族、貴族、階級和國家。法律正是在維系整體利益的大前提之下來塑造個人的義務。當家族首長、國王、皇帝成為家族和國家利益的代表時,法律自然要求社會絕大多數成員承擔一系列義務,並把這些義務道德倫理化。因此,社會的統治集團一方面運用法律的強制性,同時更多的是運用寬惠的仁政和道德教化來實現其政治目標。於是,立法司法成為國家施政的一個幫手,一個失去獨立品格的配角。朝廷不急於亦不便於把一切行為規范盡可能地加工上升為法律規范,因為大量的風俗習慣禮儀早已悄悄地拱衛著天子和族長的權威。在司法活動中,地方行政首長與其說是充當法官的職能,勿寧說是擔任著社會教師和平民父母的職能。在法無明文規定或雖有條文卻有悖情理之際,法官們便毫不猶豫地援引天理人情來修補法條,用創制和適用判例的方法拯救成文法的銹蝕和僵化。而天理人情就在儒家的子曰詩雲裡面,他們在十年寒窗之際早已諳熟在腦且刻骨銘心了。一個有學問的大儒常常不屑於背誦法律條文,且更藐視只諳條文不明法理的俗吏。他們在疑難案件面前表現得沉著自信,他們的判決書寫得既有鮮明的個性又有深厚的理性,既不悖乖國法又符合人情,足以為後人欣賞、仿效和援引。面對親戚之間的爭財爭地之訟,他們便搖身一變成為循循善誘的教師,屈尊於農舍,對他們誦讀《孝經》、《論語》,最終使他們幡然醒悟,捐棄前嫌,抱頭痛哭,從而實踐著孔子「聽訟吾猶人也,必也使無訟乎」的教導。

在立法、司法實踐中,一方面,傳統的風俗習慣(禮)通過判例被加工抽象成為法律條文,宣示著凜然不可犯的權威;另一方面,大量的傳統風俗習慣(禮)仍保存在社會生活中,等待法官們去尋找和發掘。事實上法官們在讀書時就已經完成了尋找和發掘的工作,因為儒家經典不僅僅是敲門磚,學子們在舉起磚頭之前早已把它們的精神牢記心中了。而在中央政權鞭長莫及的廣大農村,傳統的風俗習慣(禮),通過家族長輩和地方賢達們主持的調解活動,成為解決民間糾紛的重要依據。

以上從法律思想的特質、思想者(思維主體)的品格、法律實踐的風格來看,中國法律思想不僅深深地植根於中國傳統文化,而且又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有機組成部分。

熱點內容
廉潔法規案例 發布:2025-01-12 04:24:50 瀏覽:976
楊謙教授的三商法 發布:2025-01-12 03:51:48 瀏覽:500
港區國安法執法與司法 發布:2025-01-12 03:27:58 瀏覽:688
下列法律責任形式中屬於行政罰款 發布:2025-01-12 03:03:39 瀏覽:156
撿到東西毀壞法律責任 發布:2025-01-12 03:01:13 瀏覽:701
新疆流動人口管理條例 發布:2025-01-12 02:42:34 瀏覽:403
大學生的戀愛道德觀 發布:2025-01-12 02:26:07 瀏覽:496
公務員職業道德的目的 發布:2025-01-12 01:43:57 瀏覽:144
勞動法婦女節 發布:2025-01-12 01:37:44 瀏覽:228
古田縣人民法院 發布:2025-01-12 01:10:23 瀏覽:4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