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治國首次提出
1. 依法治國是在什麼時候提出的
依法治國是在1997年月中共十五大提出。
「奉法者強則國強,奉法者弱則國弱」。從「法制」到「法治」,一字之變,制度體系向囊括立法、執法、司法、守法各環節的動態體系轉變,意味著在法治軌道上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凡屬重大改革都要於法有據」,我們正確處理改革與法治的關系,確保社會在深刻變革中既生機勃勃又井然有序。
「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我們建立權力清單、負面清單等制度,用法治持續優化營商環境;「用最嚴格制度最嚴密法治保護生態環境」,我們修訂環境保護法、建立環保督察制度,用法治為美麗中國保駕護航……全面依法治國,不僅是制度文明的發展,更體現著「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動發展、化解矛盾、維護穩定、應對風險」的治理智慧。
從治國理政的全局出發,更能深刻理解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判斷:「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是著眼於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實現黨和國家長治久安的長遠考慮」。
(1)依法治國首次提出擴展閱讀
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內在要求。
「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提高黨依法治國、依法執政能力」的部署,為貫徹落實全會精神,必須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堅持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
要健全保證憲法全面實施的體制機制,完善立法體制機制,健全社會公平正義法治保障制度,加強對法律實施的監督。
改革發展穩定,離不開法治護航;經濟社會發展,有賴於法治賦能;百姓平安福祉,靠的是法治守衛。繼續推進全面依法治國,就能讓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讓發展更有質量,讓治理更有水平,讓人民更有獲得感,確保黨和國家事業蓬勃發展。
「堅持全面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切實保障社會公平正義和人民權利的顯著優勢」。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強調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提高黨依法治國、依法執政能力。
全面依法治國,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必然要求,事關我們黨執政興國,事關人民幸福安康,事關黨和國家長治久安。
2. "全民守法「作為法治建設新16字方針的重要內容的首次提出在什麼時候
2014年,十八屆四中全會為建設法治中國制定了路線圖,從立法、執法、司法、守法四大專方面作出了工作部屬署,形成了我國法治工作的基本格局。
十八屆四中全會《關於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乾重大問題的決定》明確提出:「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這十六字方針與34年前,即十一屆三中全會上提出的十六字方針——「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形成回應、比照。兩者有著銜接的關系,前者是在後者基礎上的發展,豐富了後者的內涵,擴大了後者的外延,更為科學地彰顯國家治理現代化的法治建構。
3. 在黨的哪次會議上首次提出依法治國的概念
中國共產黨第十五次全國代表大會上初次提出。
中國共產黨第十五次全國代表大會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總結了我國改革和建設的新經驗,把鄧小平理論確定為黨的指導思想。
把依法治國確定為治國的基本方略,把堅持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堅持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確定為我國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經濟制度和分配製度。黨的十五大對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事業的跨世紀發展作出了全面部署。
(3)依法治國首次提出擴展閱讀
依法治國的重大意義:
1、依法治國是中國共產黨執政方式的重大轉變,
2、依法治國是發展社會主義民主、實現人民當家作主的根本保證;
3、依法治國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擴大對外開放的客觀需要;
4、依法治國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顯著標志,是國家長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5、依法治國是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也是現代政治文明的基本標志;
6、依法治國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重要條件。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中國共產黨第十五次全國代表大會
4. 依法治國方略是什麼時候提出的
1997年黨的十五大
黨的十五大正式提出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十五大報告指出:「依回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答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客觀需要,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是國家長治久安的重要保障。」這就正式將依法治國提升為國家治理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國方略的提出,是對我們黨治國理政經驗的全面總結與升華,標志著黨在執政理念、領導方式上實現了一次歷史性跨越,為我國此後的國家治理和社會治理指明了方向,具有里程碑意義。
(4)依法治國首次提出擴展閱讀:
雖然「法治」和「法制」只有一字之差,但內涵卻有很大差別,即不再僅僅將「法」作為一種治理工具,而是作為國家制度的依據和基礎,作為治國理政的基本方略。自此,「法制」回歸其本意,成為法律制度的總稱,主要從法律規則的層面強調法律體系的完整性和統一性;而「法治」作為一種與人治相對立的治國方略,強調依法治理,不僅要求具備「依法辦事」的制度安排及運行機制,而且強調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規范權力、保障權利、程序公正、良法之治等精神和價值。
5. 什麼時候提出依法治國的基本方略
依法治國基本方略沒能在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前提出來的。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也不是一下子就輕而易舉地提出了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實際上,這一基本方略的提出,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可以十分肯定地說,在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伴隨著黨和國家對執政規律認識的逐步深化,相應地,對法制建設的重視也是空前的。
「過去我們曾經對法制建設的重要意義認識不夠,強調不夠,經過十年內亂,大家頭腦比較清醒了,認識到像『文化大革命』中那樣無法無天是要吃苦頭的,決不能再讓它重演。」正是基於對歷史的深刻反思和對經驗教訓的認真汲取,我們黨和國家作出了加強民主法制建設的重大決定。
(5)依法治國首次提出擴展閱讀
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更加重視發揮依法治國在治國理政中的重要作用,更加重視通過全面依法治國為黨和國家事業發展提供根本性、全局性、長期性的制度保障,專門作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決定;
提出並形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的戰略布局,把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提到了「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新高度。我們必須堅持把依法治國作為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把法治作為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不斷把法治中國建設推向前進。
6. 1997年,中共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這是依法治國首次出現在黨代會報告中這句話對嗎
這句話對抄,整個歷程是襲這樣的
1982年11月,全國人大五屆五次會議全面修改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它成為中國在歷史新時期治國安邦的總章程;1997年,中共十五大正式提出了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歷史任務;1999年,全國人大九屆二次會議通過的憲法修正案,正式將「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以國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確定下來。……制定了一大批法律及與法律有關的規章。——朱漢國主編《歷史必修第一冊教師教學用書》
7. 黨的第幾大報告首次提出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
依法治國方略提出的歷程:1996年,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制定的《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九五計劃和2010年遠景目標》指出,到下世紀初要初步建立社會主義法治國家。1997年10月,中共十五大報告首次明確提出「建立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目標。1999年3月,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對1982年憲法進行修改,將法治與法治國家予以憲法確認:「中華人民共和國實行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依法治國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一個根本任務和原則,也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的一個基本目標。2002年11月,黨的十六大正式提出了依法治國基本方略。
依法治國方略的內容:
一、依法治國的主體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人民群眾。
二、依法治國的本質是崇尚憲法和法律在國家政治、經濟和社會生活中的權威,徹底否定人治,確立法大於人、法高於權的原則,使社會主義民主制度和法律不受個人意志的影響。
三、依法治國的根本目的是保證人民充分行使當家作主的權利,維護人民當家作主的地位。依法治國是一切國家機關必須遵循的基本原則。
四、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基本方略的新方針:「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五、立法機關要嚴格按照立法法制定法律,逐步建立起完備的法律體系,使國家各項事業有法可依。有法可依是實現依法治國的前提條件。
六、行政機關要嚴格依法行政。依法行政就是要求各級政府及其工作人員嚴格依法行使其權力,依法處理國家各種事務。它是依法治國的重要環節。
七、司法機關要公正司法、嚴格執法。總之,依法治國要求各級國家機關切實做到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
依法治國方略的重大意義:
第一,依法治國是中國共產黨執政方式的重大轉變,有利於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
第二,依法治國是發展社會主義民主、實現人民當家作主的根本保證。
第三,依法治國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擴大對外開放的客觀需要。
第四,依法治國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顯著標志,是國家長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第五,依法治國是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也是現代政治文明的基本標志。
第六,依法治國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重要條件。
8. 提出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是在()
應當選 D ,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1)1994年《中共中央關於建設社會主義市場回經濟體制的決定》答,法制建設首次作為獨立主要問題提出,包括理發、執法、司法、法律監督等。
(2)1996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九五」計劃和2010年遠景目標綱要》,提出:「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方略的提出;
(3)黨的十五大,明確提出:「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治國的基本方略。
(4)1999年3月15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13條修正案在憲法第5條增加一款,明確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實行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這就以根本大法的形式把依法治國的治國方略上升為一項基本的法律原則。這預示著:中國將依靠政府的推進,輔之以社會(民間)的力量,走向法制現代化(法治化)的道路。
9. 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委員會第一次會議指出,要研究制定法治中國什麼
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委員會第一次會議指出,要研究制定法治中國:
1、要研究制定法治中國建設規劃,統籌考慮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狀況、法治建設總體進程、人民群眾需求變化等綜合因素,使規劃更科學、更符合實際。
2、要全面貫徹實施憲法,在全社會深入開展尊崇憲法、學習憲法、遵守憲法、維護憲法、運用憲法宣傳教育活動,弘揚憲法精神,加強憲法實施和監督。
3、要推進科學立法工作,圍繞黨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以及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涉及的立法問題,完善全國人大常委會和國務院的立法規劃,加強重點領域立法。
4、要加強法治政府建設,健全依法決策機制,深化行政執法體制改革,完善黨政主要負責人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的約束機制。
5、要深化司法體制改革,深入研究司法責任制綜合配套改革方案,加快構建權責一致的司法權運行新機制。
6、要推進法治社會建設,依法防範風險、化解矛盾、維護權益,加快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現代基層社會治理新格局,建設社會主義法治文化。
7、要加強法治工作隊伍建設和法治人才培養,更好發揮法學教育基礎性、先導性作用,確保立法、執法、司法工作者信念過硬、政治過硬、責任過硬、能力過硬、作風過硬。
(9)依法治國首次提出擴展閱讀:
會議的精神
會議指出,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進一步明確了全面依法治國的指導思想、發展道路、工作布局、重點任務,為推進全面依法治國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全區各級各部門要著力學懂弄通做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切實增強推進全面依法治區的責任感、使命感。
會議強調,要旗幟鮮明講政治。深學篤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全面依法治國的重要講話精神,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增強「四個自信」,不折不扣貫徹好黨中央決策部署。要對標對表抓落實。
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委員會會議精神及2018年工作要點,著力強化憲法學習宣傳教育,穩步推進司法體制改革,加快建設法治政府、法治社會,切實把各項任務落實好、完成好。要壓緊壓實履職責。
各級各部門和黨員領導幹部特別是單位主要負責人,要認真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的第一責任人職責,既以身作則、帶頭踐行法治,又扎實做好法治建設各項工作,確保黨中央決策部署落到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