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道德之品

道德之品

發布時間: 2022-05-02 23:30:18

⑴ 生活中有哪些能體現多種道德品質的例子

生活中抄體現道德品質的例子,就猶如我自己,有一次我去圖書館,然後上衛生間的時候出來把廁所沖了,然後那個掃地阿姨就誇了我一句,說這孩子真好,有一次我到樓下去扔垃圾,把垃圾扔到了垃圾桶里的時候,然後身邊的保潔大叔也誇了一句,這孩子真好。

⑵ 如何評價道德品行方面

越是在不利的困境中,越能磨礪人的鬥志,凡不願經歷困難的人,是無法勝任重要工作的。

如果你不能公正公平的處置身邊的事,那麼就請你放下手中的權力,讓別人去干吧。
不要把糾結始終纏繞在心,而要盡可能的散去郁結,輕松愉快的投入生活,否則在憋屈中,對你的健康是極其不利的。

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和溝通,必須融於心,踐於行,隨於然,這樣的交流才是真誠的。

認真的學,勤奮的做,努力的趕,始終的求,持久的力,這就是事業成功的本,有了這個本,我們就不會去後悔。

心的離亂是錯誤的判斷照成的,只要對事物的判斷是正確的,就不會出現心的離亂。

別那麼小肚雞腸,還是應該大氣豁達一點,只要多擔待一點,就一定能化解許多人心中的疙瘩。

事情要一件件做,話要一句句說,幹事不能斷斷續續,說話不能吞吞吐吐,有時利索點,堅決點,這樣成事也就不難了。

做人要有原則和分寸,不要對任何事都採取讓步的態度,該進攻的時候你是不能放棄的,有時候就是因為你的一個放棄,而讓別人更加肆無忌憚,因此,任何時候都不能放棄自己的尊嚴。

任何事都不能做做的太絕,任何話都不能說的太過頭,事做了,傷人心,話過頭,傷感情。

知恩會圖報是高人,沬恩不領情是孬人,你做何種人,看行聽說便瞭然。

德不行,則品難正,德品亦以修煉為之,德品不行難修正身,不論何友之間當以德品為先,出口傷人何以為友。

⑶ 中國傳統美德有哪些

東漢時,張劭和範式一起讀書,成為好朋友,他們學成歸家後約定兩年後的中秋節再次相聚。兩年後的中秋,張劭殺雞備飯,家人們都說,都這么久了,他不會來的。張劭不以為意,到了中秋節,範式果然千里迢迢趕來,兩人把酒言歡。

在中國古代,傳頌著許多這樣的故事和人物,每每想起他們,都會心裡一暖。

⑷ 列舉良好的道德品質和心理品質

在當今眾多的志願者中,心理志願者是一支還沒有被社會大眾所熟悉、了解的公益性群體。那麼,面對這樣一個現實問題,該如何更好的奉獻自己的愛心和力量呢?
當我們在思考這個問題的時候,首先很有必要搞清楚一個心理志願者應該具備的基本素質。要幫助別人,要奉獻愛心,也是要建立在有幫助他人的素質基礎條件之上。心理志願者應該具備的素質是多方面的。
心理志願者本人必須要是道德素質很好的人,具備高尚的品德是幫助他人最基本的要求。只有真摯的熱誠和溫暖的情感,才能融化別人情感內心的冰冷。道德品質也是一個被社會所提倡和認可的美德,更是一個社會人應該具備的素質,尤其是對於心理志願者而言,更為重要、更為意義深遠。
有一定的專業素養,是從事心理志願者工作的保障。作為一名志願者要學會很好的與人溝通。具備一定的語言表達技巧可以很好的解決棘手的溝通問題,同時,通過學習的心理學專業知識基礎,學會通過他人的行為、動作反應,通過別人眼神、面部表情、說話語氣,以及整體語言和非語言動作的協調,把握溝通互動的最佳狀態。
誠實可信是心理志願者最為重要的素質,一個缺乏誠信的人,即使再有才華、再有能力,都很難在一個團隊里很好的協作,更難以形成很強的團隊力量。沒有誠信的人是很難得到別人的認可和信任的,更難讓人感覺到可靠、值得信賴。所以,一個有公益心的人,應該是一個具備誠信素質的人。在當今浮躁的社會氛圍里,誠信對一個人工作、學習、事業的發展顯得更為重要。
一個人再優秀、再有能力,很大程度上不僅僅是因為很努力,還因為其具備很強的自我反省意識。缺乏反省意識的人,往往很難認清自我;一個無法認清自我的人,更難以很好的幫助別人,也很難更快的進步。一個心理志願者,必須學會對自己進行建設性的發展。而自我反省是進行自我建設性發展的很關鍵的素質,自身建設、自身不斷更新的前提,就是自我反省。很多在各個領域做出傑出成就的人,都是很注意自我審視、反思的人,因為能夠更清楚的認識自己,所以才能更快的進行自我建設,也才能夠談得上所謂的發展。作為志願者,對自己本身的要求必須是要很高的,否則很難從事心理方面的公益性工作,更難以取得很好的工作效果。
心理學在人們的心目中,往往帶有很強的神秘感,這種神秘感給志願者開展相關工作,帶來了很多的障礙。所以,作為心理志願者,要學會較強的應對危機的能力。學會機敏應對、應機性發揮,同時還要注意時間上和尺度的把握。
近期網上報道令人關注的自殺事件,作為心理志願者就應該學會關注和思考,要有一定的敏感度。學會認識、了解自殺危機干預的相關知識。
比如:當一個人如果無法利用現有的資源解決問題,就很有可能去否定以往。一旦這種否定超過其本人的承受力,當事人很可能會選擇自殘、自殺行為,通過極端的做法來解決自己的苦惱。作為心理志願者,這是就必須學會調動當事人所有可以利用的資源進行危機公關。通過親情、當事人留念的東西等等資源,來喚起其生存下去的期望,同時還要積極通過各種積累、各種發揮,改變當事人不合理的觀念、不合理的認知,引導當事人除自殘、自殺,還有更好解決問題的辦法或方法,重塑合理認識。
那麼,自殺的行為有沒有一些徵兆呢?通過相關課程的學習,我們了解到自殺行為是有一定的徵兆的。最近香港大學的一個博士自殺前,就在日記、博克里寫了很多相關自殺徵兆的文字。除此之外,一個人自殺前,性格可能會有反常的變化、異常行為的極度變化、把私人的秘密毫無顧慮的抖露給別人知道等等,所以,對於抑鬱症患者要非常關注,並進行危機干預。這是很有必要的工作。
心理志願者還要認識到:救別人必須要有自我保護意識,在力量允許的范圍內,調動盡可能多的資源進行救援,所有可以利用的資源,都可以成為救援的手段,在第一時間保全他人生命的基礎上,還要明白救援是持續挽救的過程。建立危機干預機制是很有必要的。
志願者是一種光榮的稱號,一名心理志願者不僅僅是一種榮譽,更是一種責任和義務。這應該是每一位出色的心理志願者,所應該努力。

⑸ 描寫道德品質的成語

狐鼠之徒 〖解釋〗比喻品質低下的人。

材德兼備 〖解釋〗材:通「才」既有工作的才乾和能力,又有好的思想質。

真金烈火 比喻經過嚴重考驗而品質不變。

以容取人 只憑容貌來衡量人的品質和才能。

新人新事 具有新的道德品質的人和體現新的高尚社會風尚的事。

⑹ 品德的含義和功能

我的來這個是用教育心理學的定義,不源知是不是你想要的
品德:是道德品質的簡稱,是社會道德在個人身上的體現,是個體依據一定的社會道德行為規范行動時所表現出來的比較穩定的心理特徵或傾向。
品德的心理結構:三個:道德認識、道德情感和道德行為。其中品德的核心成分是道德認識。
功能:1品德反映了人的社會特性
2品德具有相對的穩定性
3品德是在道德觀念的控制下進行某種活動,參與某件事情或完成某個人物的自覺行為,是認識與行為的統一

⑺ 小學生應學習的道德品質有哪些

在古希臘特爾阿波羅神殿牆上,刻有這樣的文字:「了解你自己」。然而千百年來,人們對自身的認識仍然是一個謎。美國著名高等學府哈佛大學心理學家指出:盡管有腦力風暴、心智革命、智商、情商、心理分析和心理健康等人類研究課題風靡全球,但是我們還遠遠做得很不夠。

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在論述要建設我們高度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時明確指出:把培養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要求的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四有」人才,作為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一項重要任務。顯然,「四有」都屬於思想道德素質培養范疇,都屬於道德教育任務,培養中小學生良好道德行為習慣是當前學校教育的首要任務。下面結合筆者的教學實踐特別是在新課改下《思品與社會》教學,談談小學生道德行為培養的幾種途徑。

一、對小學生要重視德性認知教育

加強小學生認知教育是道德行為養成的重要途徑之一。一方面要形成科學的、系統的現代化德育課程體系,開展德性知識學習活動,做好德育教材建設。當前我們正面臨新課程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此時我們更應該把學生的德育任務擺在首位,從小學到時中學把德育內容注入各學科教學的始終,並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構成完整體系,使各學科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進行有的放矢的進行道德行為教育。另一方面,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做好德育認知應與小學生心理承受能力和道德發展水平相適應,並注重開發和調動學生心理潛能,從而去實現德育的內化。目前,有的教師自身道德素養和業務素質不高,超前、過高、或不按教育規律進行德育,導致學生無法接受、無法承受;有的教師脫離學生生活的環境,脫離現實生活,脫離學生實際,想當然的進行道德行為教育,只求形式、不講內函。致使學生無法接受,達不到內化的效果,也就取不到培養學生良好道德行為的目的。

二、增強學生強化與內化統一的自我意識

良好道德行為的養成是強化與內化的統一,強化包括認知強化,文明行為訓練和良好品德強化。例如:如何使學生學會待人接物,富有公德心,熱愛集體,熱愛祖國,報效祖國等,都需要教師在平時教學過程中,或日常生活中有意識地強化訓練。尤其要對學生進行行為方式示範,組織示範或模仿性道德實踐,讓小學生在直觀形象地強化過程中,領悟和掌握正確的道德行為方式示範,達到內化的目的,從而自覺養成良好的道德行為習慣。

三、挖掘學科教學中的德育素材

各學科的教材中,都有向學生進行道德行為教育的材料、內容,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積極、主動、有創造性的去挖掘、發現,並及時有效地加以滲透、利用。例如:《思品與生活》、《思品與社會》課是專門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的,就應充分的把它利用發好,它的育人作用是得天獨厚的。因此,教師應把《思品與生活》和《思品與社會》課的育人作用放在首位,使其充分發揮它的育人作用,而不應把灌輸知識目標、政治常識放在第一位。同樣《語文》課是向學生實施德育的重要學科,其它的一些學科中也蘊含著很多的德育因素,都應把它作為對學生進行道德行為教育的素材挖掘出來,用於教學之中。

四、加強課外延伸,滲透德育行為

英國學者萊基在《歐洲倫理生活晚》一書中,曾將人的德性分為四類,第一類是嚴肅德性;第二類是壯烈德性;第三類是溫和德性;第四類是實用德性。尤其是第四類德性,它是促使人們走向事業成功的德性。因此,我們除在學科教育中進行道德行為習慣的培養,還應豐富校園文化生活。如:開展課內外活動或各種實踐活動。比如:舉行一次「清潔沱江河——共創美好家園」為主題的實踐活動,培養學生保護環境的社會公德。可能會比一些反復灌輸道德觀念或社會意識的特定課程更能也更好地使學生去養成良好的道德行為習慣。

五、重視學生社會公德建設在道德養成中的重要作用

外國哲學家黑格爾說過:「人的品格就是人的一連串列為,人格的偉大和剛強只有藉助矛盾對立的偉大與剛強才能衡量出來。

按照「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的公民道德規范,去塑造良好文明的社會形象,制定學生道德行為規范和文明語言、文明行為公約等。號召學生開展「與文明握手,告別陋習」、「為貧困學生獻一份愛心」等主題活動,這種延伸於課外的德育活動,融知識性、趣味性、娛樂性、教育性於一體,深受學生歡迎,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養成良好道德行為習慣。六、提高教育工作者德育水平,形成良好育人環境

前蘇聯偉大教育家加里寧說:「教師世界觀,他的一言一行,都會使學生受到那樣這樣的影響。」學博為師,德高是范;教師完美人格是任何教科書、任何道德箴言、任何懲罰和獎勵制度都不能代替的一種教育力量,它會對學生成長起著耳濡目染、潛移默化的作用。「親其師,信其道」,「身教重於言教」,教師高尚的道德情操、良好的師德形象在課堂教學中有著深刻的意義。教師的舉止言行,儀表服飾,神態氣質,甚至習性無一不作為信息傳導給學生的大腦,反饋於教學的過程之中。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特別注意規范自己的形象。教師要嚴於律已、率先垂範,帶動學生自我教育和良好道德行為習慣的養成。,所以,要培養小學生良好的道德行為習慣,就必須努力提高小學教師的道德修養,給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育人環境。

七、實行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網路德育

如果學校、家庭、社會教育標准不統一,則會使受教育者產生許多不必要的倒行心理沖突,增加其混亂性,從而影響小學生的道德品性的養成和道德水平的提高。因此,我們今天之所以高度重視小學生道德行為習慣的養成,其根本原因在於道德在塑造人的心靈、秩序和人格結構方面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們面對當今社會要盡可能地優化當今的德育環境,去實現學校、家庭、社會教育三者有效協調,使小學生成為新世紀道德健全、人格健全的可造人才。當前,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中,在市場經濟的大潮中,有的家長為追逐眼前的利益,外出打工,把子女單獨留家就讀或實行隔代管理,給學校管理帶來諸多不便,致使部分學生從小養成不好的道德行為習慣。特別是現代社會的單親子女的增多,給德育工作者增大了教育的難度。為培育合格建設人才,全社會都應動員起來,實行學校、家庭、社會為一體的網路教育。

當然,中小學生道德行為培養的途徑還很多,作為新世紀的德育工作者,應在新形勢下,更新德育理念,努力探索新德育途徑,為培育社會主義事業全格人才而奮斗。

⑻ 個人品德指哪些

個人品德,即個人的道德品質,也稱德性或品性,是個體依據一定的道德行為准則行動時所表現出來的穩固的傾向與特徵。

品德就其實質來說,是道德價值和道德規范在個體身上內化的產物。從其對個體的功能來說,如同智力是個體智慧行為的內部調節機制一樣,品德則是個體社會行為的內部調節機制。

品德修養是一個人的第二身份證,雖然生活中以貌取人的還是有的,但是一個人的品德修養才是他真正的形象。

做到有品德、有修養,首先需要禮貌。俗話說禮貌是修養的外衣,如果一個人的言談舉止能夠優雅大方,那麼他在別人心目中的形象則是美好的,並且人的第一印象是非常重要的。

(8)道德之品擴展閱讀:

我們也可以把一個人品德修養的好壞分為下面六個等級:

一、損人損己——這種人簡直比禽獸還不如,好像虐待狂那樣,只愛用責罵和傷害的方式來求滿足自己心中的情慾。他們損傷別人,對自己也沒有任何益處。例如:殺人然後自殺。

二、損人利己——這種人是害群之馬,根本談不上修養。他們為了達到自利的目的,不擇手段,使用欺詐和損害眾生的手段,或者從事殺害動物職業。

三、不損人、不利己——這種人像行屍走肉一樣的地醉生夢死。譬如只知拚命去做一些無意義的工作,或游手好閑,專干無聊的勾當虛度光陰。

四、不損人、只利己——這是修養最起碼的工夫。又可分為兩類:

1、假利己——工作賺錢是假利己。賺來的錢換得物質享受,這是消福,到頭來還是一場空夢,得不償失。

2、真利己——讀書明理以後,自己閉門思過,下功夫修養品德和鍛煉心性。

五、利己利人——先求利己,站穩自己的腳跟以後,再兼善天下。

六、舍己利人——舍己不以為苦,利人永不疲勞。犧牲自己,幫助別人,這是菩薩的風范,是難能可貴的。

優良品德修養的熏陶和潤澤,能夠內化為個人價值選擇和價值判斷的准則,不斷豐富我們的精神世界,完善我們的人格和道德品質,成為個人成長成才的重要推進力量。

⑼ 如何培養良好的道德品質

培養良好的道德品質,要從小做起,要尊老愛幼,平昜近人,懂禮貌。

熱點內容
吳春燕民法 發布:2024-11-05 21:22:09 瀏覽:286
最新勞動法2013全文 發布:2024-11-05 19:11:30 瀏覽:105
比較中美涉外婚姻法的文化差異 發布:2024-11-05 18:47:44 瀏覽:561
勞動法離職後工作服的規定 發布:2024-11-05 18:42:47 瀏覽:855
勞動法直接辭職有工資嗎 發布:2024-11-05 18:36:40 瀏覽:117
玉溪紅塔區法院 發布:2024-11-05 18:35:12 瀏覽:204
2017勞動法流產假 發布:2024-11-05 14:20:40 瀏覽:255
頂級律師年薪 發布:2024-11-05 13:45:14 瀏覽:652
徐金桂行政法背誦2017 發布:2024-11-05 13:12:32 瀏覽:68
上訴法院流程 發布:2024-11-05 11:37:58 瀏覽: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