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貴州建設
❶ 改革開放40年來貴州創造了西部樣本具體表現在哪些方面
摘要 "中新網貴陽2月6日電 題:改革開放40年:看貴州「三個變化、兩個創新」
❷ 貴州省普法責任清單
法律分析:貴州省普法責任清單主要包括(一)落實普法責任。(二) 深入學習宣傳黨內法規。(三)深入開展法治宣傳教育主題活動。(四)加強全體工作人員學法用法。(五)適時開展新頒布法律法規專題宣傳。(六)充分運用各類平台開展普法宣傳。(七)深入開展以案釋法工作。(八)加強法治文化建設。
法律依據:《貴州省省司法廳省法宣辦關於實行普法責任清單制度的通知》 四、行動計劃
(三)深入開展法治宣傳教育主題活動。
主要內容:持續開展「常態化疫情防控」「掃黑除惡斗爭」「早婚早育社會治理」等重點領域的法治宣傳,結合「12.4」國家憲法日、中華慈善日、老年節、社工宣傳周、清明節、兒童節等重要時間節點和不同時期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精心策劃和組織開展富有針對性和實效性的民政主題法治宣傳活動,增強全社會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濃厚氛圍,提高全民法治意識。
責任單位:廳機關各處(室、局)。
完成時限:全年。
(四)加強全體工作人員學法用法。
主要內容:廳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帶頭開展憲法、民法典等法律法規和黨內法規的學習;把重大事項依法決策、依法履職等情況納入領導幹部工作實績的考核內容,在晉升和入職人員培訓中加入法治教育內容;認真組織開展在線學法及考試,網上學法參考率、合格率均達到95%以上。
責任單位:廳辦公室(機關黨辦)、人事處、政策法規處、廳機關各處(室、局)。
完成時限:全年。
(五)適時開展新頒布法律法規專題宣傳。
主要內容:對新頒布施行的《未成年人保護法》《退役軍人保障法》《貴州省法治宣傳條例》等適時開展專題普法宣傳,力求上述法律法規深入人心、正確實施。
責任單位:廳兒童福利處、政策法規處等。
完成時限:全年。
(六)充分運用各類平台開展普法宣傳。
主要內容:在廳門戶網站及微博、微信公眾號等網路平台加強普法、釋法。積極參與全國、全省年度法治人物評選、法治作品徵集展播活動,製作推介優秀民政法治文化作品,講好民政法治故事,普及法律知識,弘揚社會正氣。
責任單位:廳信息中心、政策法規處、廳機關各處(室、局)。
完成時限:全年。
(七)深入開展以案釋法工作。
主要內容:按照《省司法廳 省法宣辦關於建立法官、檢察官、行政執法人員、律師等以案釋法制度的實施意見》規定,結合立法、執法、管理、服務全過程開展普法宣傳。通過執法公開、開設「以案釋法」專欄等形式開展經常性以案釋法活動。
責任單位:廳政策法規處、信息中心、各執法處(局)。
完成時限:全年。
(八)加強法治文化建設。
主要內容:大力加強民政法治文化建設,把法治文化納入廳機關文化建設內容,通過組織開展法治講座、執法培訓等活動,在廳機關大樓顯示屏、法治宣傳欄發布法治宣傳內容等方式引導廳機關全體人員廣泛參與,營造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圍。
責任單位:廳政策法規處、辦公室(機關黨辦)、信息中心、各相關處(室、局)。
完成時限:全年。
❸ 法治建設的目標是什麼
1、目標: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堅持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
2、要求:必須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堅持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
3、任務:維護憲法法律權威,把全面貫徹實施憲法提高到一個新水平,完善人權司法保障制度。
4、強調:各級政府必須堅持在黨的領導下、在法治軌道上開展工作,創新執法體制,完善執法程序,推進綜合執法,嚴格執法責任,建立權責統一、權威高效的依法行政體制,加快建設職能科學、權責法定、執法嚴明、公開公正、廉潔高效、守法誠信的法治政府。
中國法治建設的最高目標:
中國法治建設的最高目標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
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貫徹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形成完備的法律規范體系、高效的法治實施體系、嚴密的法治監督體系、有力的法治保障體系,形成完善的黨內法規體系。
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堅持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實現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實現這個總目標,必須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堅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堅持從中國實際出發。
❹ 貴州省法制宣傳教育工作應當堅持貫徹什麼
法律分析:法治宣傳教育工作應當堅持貫徹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按照統一規劃與分類實施、普及教育與重點教育、法治宣傳與法治實踐、法治教育與道德教育相結合的原則,增強法治宣傳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開展法治宣傳教育是全面依法治國的重要基礎,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國家機關、人民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及其他組織應當依法開展法治宣傳教育。一切有接受教育能力的公民,都應當接受法治宣傳教育,增強法治觀念,依法行使公民權利和履行公民義務。國家工作人員應當帶頭尊法學法守法用法,增強法治思維,提升法治素養和依法辦事能力。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鄉村振興促進法》 第四十八條 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基層執法隊伍建設,鼓勵鄉鎮人民政府根據需要設立法律顧問和公職律師,鼓勵有條件的地方在村民委員會建立公共法律服務工作室,深入開展法治宣傳教育和人民調解工作,健全鄉村矛盾糾紛調處化解機制,推進法治鄉村建設。
❺ 貴州省撥亂反正過程中落實的政策有( )。
法律分析:統戰政策、民族政策、幹部政策、知識分子政策。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第一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
社會主義制度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根本制度。禁止任何組織或者個人破壞社會主義制度。
第二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權力屬於人民。
人民行使國家權力的機關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
人民依照法律規定,通過各種途徑和形式,管理國家事務,管理經濟和文化事業,管理社會事務。
第三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家機構實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則。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都由民主選舉產生,對人民負責,受人民監督。
國家行政機關、審判機關、檢察機關都由人民代表大會產生,對它負責,受它監督。中央和地方的國家機構職權的劃分,遵循在中央的統一領導下,充分發揮地方的主動性、積極性的原則。
第四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各民族一律平等。國家保障各少數民族的合法的權利和利益,維護和發展各民族的平等、團結、互助關系。禁止對任何民族的歧視和壓迫,禁止破壞民族團結和製造民族分裂的行為。國家根據各少數民族的特點和需要,幫助各少數民族地區加速經濟和文化的發展。各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實行區域自治,設立自治機關,行使自治權。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不可分離的部分。各民族都有使用和發展自己的語言文字的自由,都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的風俗習慣的自由。
第五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實行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
國家維護社會主義法制的統一和尊嚴。一切法律、行政法規和地方性法規都不得同憲法相抵觸。
一切國家機關和武裝力量、各政黨和各社會團體、各企業事業組織都必須遵守憲法和法律。一切違反憲法和法律的行為,必須予以追究。
任何組織或者個人都不得有超越憲法和法律的特權。
❻ 貴州經驗形成五個綠色,五個結合,的建設格局分別是什麼
「五個綠色」:
一是因地制宜發展綠色經濟。堅持多彩貴州拒絕污染,聚焦發展生態利用型、循環高效型、低碳清潔型、環境治理型「四型」產業。目前,全省綠色經濟「四型」產業占生產總值的比重已提高到37%。
二是因勢利導建造綠色家園。率先劃定生態保護紅線,25個縣被列為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30%的縣(區、市)完成縣域鄉村建設規劃編制,城市污水處理率、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均達到90%以上,創建「四在農家·美麗鄉村」省級新農村示範點157個、新農村環境綜合治理省級示範點192個。
三是持續用力築牢綠色屏障。大力實施「青山」「碧水」「藍天」「凈土」四大工程,完成退耕還林607萬畝,治理石漠化面積2708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積5406平方公里。
強力實施六盤水市水城河環境污染源等十大污染源治理和磷化工、火電等十大行業治污減排全面達標排放專項行動,啟動實施磷化工企業「以渣定產」,實施草海綜合治理五大工程,全面全域取締網箱養魚;中央環保督察組交辦的3478件群眾舉報投訴件全部辦結。
四是與時俱進完善綠色制度。開展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省級空間規劃、自然資源資產管理體制、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編制、領導幹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改革等國家試點,全面加強生態文明法治建設,取消地處重點生態功能區的10個縣GDP考核,強化環境保護「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實行黨政領導幹部生態環境損害問責。
五是久久為功培育綠色文化。連續十年舉辦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將每年6月18日確定為「貴州生態日」,舉辦了「保護母親河·河長大巡河」和「巡山、巡城」等系列活動,編制了大中小學、黨政領導幹部生態文明讀本,全面開展了生態縣、生態村等生態文明創建活動。
「五個結合」:
一是大生態與大扶貧相結合。實施生態扶貧十大工程,計劃用三年時間助推全省30萬以上貧困戶、100萬以上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實現增收。最近正在開展單株碳匯精準扶貧試點,探索「互聯網+生態建設+精準扶貧」的扶貧新模式。
二是大生態與大數據相結合。在加快大數據產業發展的同時,運用大數據手段改造提升傳統產業,推動環境大數據監控全覆蓋。2016年以來,國家大數據綜合試驗區、國家綠色數據中心等獲批建設,蘋果中國雲服務、華為數據中心、騰訊數據中心等項目落地貴州。
三是大生態與大旅遊相結合。2017年貴州成為西南地區唯一的「國家全域旅遊示範省」,接待遊客人次、旅遊總收入分別增長37%和41%。梵凈山成功申遺,貴州世界自然遺產地達4處,數量居全國第一位,多彩貴州正風行天下。
四是大生態與大健康相結合。促進綠色與健康相得益彰。2017年大健康醫葯產業重點工程累計完成投資780億元,中葯材種植總面積達650萬畝,產業增加值突破1000億元。
五是大生態與大開放相結合。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正確處理「五個關系」,以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為導向積極融入長江經濟帶發展。
與雲南、四川共同設立赤水河流域橫向生態保護補償基金。與重慶、四川、雲南共同建立長江上游四省市生態環境聯防聯控、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公共服務共建共享機制和長江上游地區省際協商機制。與重慶建立綠色產業、綠色金融等領域務實合作機制。
(6)法治貴州建設擴展閱讀
根據中辦國辦印發的《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貴州)實施方案》,貴州要圍繞長江珠江上游綠色屏障建設、西部地區綠色發展、生態脫貧攻堅、生態文明法治建設、生態文明國際交流合作「五大示範區」戰略定位,開展綠色屏障建設、促進綠色發展、生態脫貧、生態文明大數據、生態旅遊發展、生態文明法治、生態文明對外交流合作、綠色績效評價考核等八項制度創新試驗。
兩年來,通過積極探索實踐,貴州基本建立了多元參與、激勵約束並重、較為系統完整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
一是探索有利於守住生態底線的制度。大力推動「多規合一」試點、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編制、自然資源統一確權登記等工作,在全國率先開展生態保護紅線劃定、領導幹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探索完善橫向生態保護補償制度、生態文明建設目標評價考核等工作。
劃定永久基本農田5257萬畝,建成省市縣三級「三條紅線」指標體系,實現所有河流、湖泊、水庫河長制全覆蓋。率先在全國實行全域取消網箱養魚。
二是培育激發綠色新動能的制度。掀起振興農村經濟的深刻產業革命,下大力調減玉米種植面積,促進農村發展和生態保護協同共進。建立培育發展環境治理和生態保護市場主體、加快節能環保產業發展等政策機制,改革礦業權出讓收益由收繳制變為徵收制,實現排污權有償交易1.53億元。
貴安新區獲批為國家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生態文明大數據共享和應用平台基本建成。開展綠色經濟統計試點。農村「三變」改革深入推進。
三是建立大生態與大扶貧深度融合制度。探索建立了易地扶貧搬遷「貴州模式」,對遷出地進行土地復墾或生態修復。率先在全國出台生態扶貧專項政策,實施生態扶貧十大工程,推動「大生態」與「大扶貧」相互融合、相互促進。
四是出台與生態文明建設相適應的地方生態環境法規體系和環境資源司法保護制度。率先出台全國首部省級層面生態文明地方性法規《貴州省生態文明建設促進條例》,頒布實施30餘部配套法規。率先設置環保法庭並成立公檢法配套的生態環境保護專門機構,率先開展由檢察機關提起環境行政公益訴訟的探索,全省環境資源司法機構達108個,實現全覆蓋。
五是建立以生態文明為主題的國際交流合作機制。連續成功舉辦十屆生態文明貴陽國際會議和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建立中外前政要、國際組織負責人組成的國際咨詢會,與聯合國環境署等國際組織以及瑞士等發達國家建立了務實的國際交流合作機制。
❼ 貴州哪一年實現,法制社會的階段性,具體目標
貴州哪一年實現法制社會的階段性具體的目標啊,法制社會它肯定是分化這個階段的,它不同的階段實現的目標的年數也是不一樣的,具體的目標也認為是不一樣的。
❽ 十八大三中全會以來貴州社會治理過程中實施的六項工程是什麼
摘要 您好,六項工程是:實施法治政府建設工程、公正司法天平工程、全民守法宣教工程、法治惠民服務工程、生態文明法治工程、法治監督檢查工程等法治建設「六大工程」
❾ 法治貴州建設的目的
法治文化建設的目的大致有三個:1、增強全民的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是社會主義文化的核心內容。特別是注重引導領導幹部和執法人員深刻理解和准確把握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本質要求,圍繞「依法治國、執法為民、公平正義、服務大局、黨的領導」等內容,確立起實現以憲法和法律治理國家的最具權威價值的取向;2、培育公民的法治精神。法治文化建設的目的,不僅是法律知識的傳播,重要的是通過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傳播法治文化,創新法治實踐,培養起全民發自內心崇尚法治、尊重法律的意識和法律信仰;3、構建以公平正義為核心的法治文化價值體系。增強全民的法治觀念,提高公民的法律素質,促進全民學法、知法、守法、用法、尊法,深化普法宣傳,強化法制宣傳教育是可以實現的。但以公平正義為核心的法治文化價值觀的真正形成,需要從根本上通過公正司法和嚴格執法,提高司法公信度來實現。
❿ 法治貴州建設的目標是什麼
建設「法治貴州」是一個漸進過程,是一項系統工程,一項長期任務。
力爭用五年至七年時專間,推進依法治國屬基本方略深入落實,地方立法更加完備,公共權力運行更加規范,各類社會主體合法權益得到切實保障,公民法治意識和法律素質普遍提高,經濟社會秩序良好,人民群眾安居樂業
努力實現涉農地方法規規章制度更加完善,鄉村公共法律服務更加完善,鄉村執法質量明顯提高,鄉村法治宣傳教育工作更加精準有效,幹部群眾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自覺性明顯提高,鄉村治理法治化水平明顯提高。
到2035年,鄉村法治可信賴、權利有保障、義務必履行、道德應遵守,鄉風文明達到新高度、鄉村社會和諧穩定開創新局面,鄉村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基本實現現代化,法治鄉村基本建成。
健全完善與貴州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的涉農法規體系,根據《土地管理法》的修改情況,加快推進我省土地管理方面法規制度的研究工作。
圍繞鄉村振興戰略實施過程中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重點就培育新型經營主體,推動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民,鄉村集體經濟的實現形式和運行機制等立法研究。
依法開展涉農規章的立法後評估工作,提高農業農村領域立法科學性,促進相關規章有效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