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什麼是道德理論

什麼是道德理論

發布時間: 2022-05-03 05:30:10

道德是怎樣產生的,道德的本質是什麼

道德的一般本質:道德是一種社會意識。道德的特殊本質:道德是一種特殊的調節規范體系;道德是一種實踐精神。

道德的本質

倫理學是研究道德的科學。一個比較完整的倫理學體系,一般都應該包含兩大部分:規范道德和理論倫理(道德哲學)。前者所要解決的問題是:人應當怎樣做。後者則是人為什麼要這樣做。一般說來,道德信條體現在一定的風尚習俗之中,幾乎每一個人都能說出幾條道德箴言,從現實生活中將它們整理歸類並不難,問題在於這些箴言和信條的依據。所以後者才為研究的主要對象,人們不僅需要了解人的行為怎樣才符合道德,而且還要進一步了解道德何以成為道德。

㈡ 道德理論體系通常可以叫做什麼

道德的本質是由一定社會的經濟基礎所決定的社會意識形態,屬於上層建築。在階級社會道德即具有階級性,同時也具有一般的社會屬性。道德是具體的和發展變化的。道德:道德,指衡量行為正當的觀念標准,是指一定社會調整人們之間以及個人和社會之間關系的行為規范的總和。不同的對錯標準是特定生產能力、生產關系和生活形態下自然形成的。一個社會一般有社會公認的道德規范。只涉及個人、個人之間、家庭等的私人關系的的道德,稱私德;涉及社會公共部分的道德,稱為社會公德。道德相對主義者認為,道德和文化有密切關系:雖然人類的道德在某些方面有共通性,但是在不同的時代,不同的社會,往往有一些不同的道德觀念;不同的文化中,所重視的道德元素及其優先性、所持的道德標准也常常有所差異;同樣一種道德,在不同文化社會背景中的外在表現形式、風俗習慣往往也相去甚遠。

㈢ 「道德」的定義是什麼

下面是聽嬋釋禪先生給「道德」下的定義和相關道德理論,可供參考.
聽嬋釋禪先生給「道德」下的定義.所謂「道德」:就是人類、國家和民族,以及國家和民族統領下的政府、政黨、企業、家庭等各層級組織和人民等共同「倡導、認可、約定而形成」的,並需要「自覺或是強制性」發揚光大、遵循遵守的可以使其相對應人群獲得「和諧穩定共存共處」效果和權益的具有最基本「公共性和普適性」意義的行為規范和准則.
聽嬋釋禪先生認為:道德是一種常規性文化或是文化現象.「道德」的全稱應該叫做:「公共道德」.「政治道德、經濟道德、社會道德」的全稱應該叫:政治公共道德、經濟公共道德、社會公共道德.是全體「公」眾,「共」同倡導、認可、約定的在人類生存、生活和社會發展等過程中所形成的共識,並在其相應人群里「普」遍「適」用的「思想理念」集合的常規性、普適性文化或是文化現象.
「道德」離開了人類的群體性「公共」活動,也就不成其為「道德」.「道德」是針對「人類整體」而言的; 「道德」是針對各個國家和民族而言的;「道德」是針對各個國家內部的政府、政黨、行業、企業、家庭等各層級組織和其人民等的「人群集聚體」而言的.
他認為:道德是法律之母,是法律得以形成的基礎、基石和源泉.所有的法律、法規、政策措施和規章制度等都是「道德」所演化、演變、派生出來的「子孫後代」.馬列毛學、公有制和私有制學、科技學、經濟學、資本學、管理學、儒學、道學、法學、佛學等各門各派的「學說、學理、學技」等,都是這種「道德」的思想理念的基礎、基石和源泉.
聽嬋釋禪先生認為:法律、法規、政策措施和規章制度等(簡稱:法度),是程序性、規范性、操作性很強並需要強制力執行的「規范性」道德.所以,也有人把法律法規等叫做「硬道德」.「以德治國」,說的就是以「道德」治理國家,簡稱叫「德治」.法律、法規、政策措施和規章制度等「不能管轄、管理」的所有方方面面,都要由「公共道德」來全方位進行收底和管轄、管理.「公共道德」是人類可以維系和諧穩定共存共處的最基礎、最基本的底線.人類社會一旦無所顧及地沖破這個維系各層級組織體內部人們共同倡導、認可和約定並達成和諧穩定共存共處「共識」的道德底線,那麼不僅這些「公共道德」將會導致徹底地淪喪,而且依據已經淪喪的「道德之母」所制定出來的所有法律、法規、政策措施和規章制度等的「規范性道德」也必將充滿邪惡.

㈣ 「道德」的定義是什麼

道德,是由思想行為所表現的,有一定標準的,社會、風俗,習慣。美德,美就是美的事物;德,古稱之為得;合起來解釋就是,美的事物可以吸引和得到社會中的一切。丑德不稱其為德,所以,道德僅僅是一種表現形式,屬於中性。

(4)什麼是道德理論擴展閱讀

在歷史和生活里,迫於道德壓力而「自殺」者並不少見。道德雖不是生活必需品,可它對人的修養和身心健康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文明的人類是靠道德的建立來作保障的。道德的傳承也同樣離不開家庭、學校、社會、勞動和創造,以致分門別類地產生各自的要求和水準。——選自葉千華《心靈夜語》第348頁「淺說道德法律愛情」。

「道德」離開了人類的群體性「公共」活動,也就不成其為「道德」。 「道德」是針對「人類整體」而言的; 「道德」是針對各個國家和民族而言的;「道德」是針對各個國家內部的政府、政黨、行業、企業、家庭等各層級組織和其人民等的「人群集聚體」而言的。

耿閣認為:「若能較為全方位系統的徹悟老子的思想理論的話其結論大慨(這里只能用「大概」一詞)就是這樣的,即:「說到永恆的這個「道」它常常是以與同時無間的德無間結合的方式表現為「有大行大為」的這個大德的道德之功能的同時而既所本然又所必然的所能達到的無所不能為無所不可為的那種地步或之境界的。」

這一句話的意思說的是:「道」和「德」之間的關系的問題。」「道」和「德」之間是一體的。「道」和「德」之間是不可分割的。「道」和「德」之間是整體無間的。無道是無德的。有道是有德的。無德是無道的。有德是有道的。「道」和「德」之間是「無間整體」「整體無間」之一體的。

㈤ 人文主義的道德觀念和政治理想是什麼

道德觀念:以人為本,民本思想,人文歷史作為參考資料,以民為主,休養生息
政治理想:大同世界,小康社會,和諧社會,和平國度

㈥ 馬克思主義道德觀主要內容是什麼

所謂馬克思主義的道德觀是指馬克思主義對人的道德品質和行為准則的基本看法。它是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在道德領域的反映與體現。

馬克思主義的新聞職業道德觀則是馬克思主義對新聞工作者道德品質和行為准則的基本看法,是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在新聞職業道德領域的反映與體現。

馬克思主義新聞職業道德觀的內涵十分豐富,它包括馬克思主義對新聞職業道德原則、道德權利、道德義務和道德規范等一系列問題的基本看法。

在馬克思主義關於新聞職業道德的一系列觀點和理念中,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其基礎和核心,它是決定和統率其它內容的東西。

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共產黨人的根本宗旨,是無產階級各項事業的基本方針,同時也是社會主義職業道德建設的基石。

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中指出:"共產黨人不是同其他工人政黨相對立的特殊政黨。他們沒有任何同整個無產階級的利益不同的利益。""共產黨人強調和堅持整個無產階級的不分民族的共同利益"。(《共產黨宣言》,第36-37頁,人民出版社)按馬克思和恩格斯的觀點,共產黨人是為無產階級和人民大眾的利益而存在,而戰斗的。

毛澤東的表述則更加明確。他指出,"全心全意地為人民服務,一刻也不脫離群眾;一切從人民的利益出發,而不是從個人或小集團的利益出發;向人民負責和向黨的領導機關負責的一致性;這些就是我們的出發點。"他還說:"應該使每個同志明了,共產黨人的一切言論行動必須以合乎最廣大人民的最大利益,為最廣大人民群眾所擁護為最高標准。"(《毛澤東著作選讀》,下冊,第591、592頁,人民出版社)

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不但體現著社會主義新聞事業的工作宗旨和工作方針,也包含著黨和國家對社會主義新聞工作者的道德要求,它是馬克思主義新聞職業道德觀的基本內涵和核心內容。

1991年1月,中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第四屆理事會第一次全體會議正式通過了《中國新聞工作者職業道德准則》。這個准則後來又經1994年4月和1997年1月兩次修訂,成為全國新聞界共同遵循的職業道德規范條例

這個准則規定了對新聞工作者的六項基本要求,即"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堅持正確輿論導向;遵守憲法、法律和紀律;維護新聞的真實性;保持清正廉潔的作風;發揚團結協作精神"。

這六條准則包括了對新聞工作者在政治、思想、業務多方面的道德要求,是馬克思主義新聞職業道德觀及其行為實踐的一種具體表述和體現。六條准則集中表述了一個核心思想:即新聞工作者必須忠於人民、忠於祖國、忠於真理;必須對人民負責、對國家負責、對社會負責、對事實負責、對法律負責。它充分體現了黨和人民對新聞工作者在品質和作風方面的嚴格要求,每個新聞工作者都應當用它來規范自己的言行。回答時間:2007-7-2 11:46 |

我不是瞬弟弟

㈦ 科爾伯格道德階段理論是什麼

這一知識點在歷年教師招聘考試中曾多次考察,考察形式以客觀題為主,即單選題、多選題、判斷題形式出現。出題角度分為兩種情況,一是側重識記類考查,二是側重理解類考查,尤其是兒童道德發展各階段特點的理解。

(一)道德兩難故事法

道德兩難故事是指在一個故事中提出兩個相互沖突而難以抉擇價值問題,讓兒童聽完故事後,回答一系列的問題,以此判斷其道德發展的水平。在科爾伯格採用的「道德兩難故事法」中,最典型的是「」海因茲偷葯」的故事。

科爾伯格圍繞這個故事提出了一系列問題,讓被試參加討論,如:海因茲該不該偷葯?為什麼該?為什麼不該?海因茲犯了法,從道義上看,這種行為好不好?為什麼?通過大量的研究,科爾伯格提出了三水平六階段理論。

(二)三水平六階段理論

科爾伯格提出了三水平六階段理論。三水平指前習俗水平、習俗水平、後習俗水平。六階段是指每個水平中又可劃分為兩個不同的階段。

水平一:前習俗水平(0~9歲)

處於這一水平的兒童,其道德觀念的特點是純外在,對權威的外在服從。這一水平包括2個階段。

㈧ 什麼是道德

定義道德
[586] (2005-10-28)

論道德的書不少,國外的有斯密的《道德情操論》、尼採的《論道德的譜系》、康德的《論道德情感》;國內最早的有老子的《道德經》。而涉及道德的評論則多如牛毛。

老子的道德經講述的是世事生、化、轉變的存亡道理,太過深奧,現今的道德理論和概念與〈道德經〉所描述的相去太遠了。而各種關於道德的論述是什麼情操、情感、同情心、善、…等等,我認為都言之未盡,故此湊個熱鬧也來小議道德。

以前對道德論述都難以有固定的定義,在此我對道德定下頗具共性的定義,具體描述如下:道德是社會的一種共同期望值,人們對它有追求達到的需求。

社會期望值有許多,容易達到和遵守的就成為了法律,次一級的期望就成為了准則和規范。難以達到的,大家又都很希望完成的標准就成為了道德。

道德不是固定不變的,不同社會、文化、宗教、群體會形成不同的道德觀念,這是因為不同的期望值所造成的;不同的時間也會形成不同的道德觀念,因為事物隨著時間的變化而發展,因此期望值也發生變化。

社會對不同的人群會有不同的道德要求,同樣的男歡女愛,在平常人來說無可厚非,可是對於禁慾或節欲的僧侶或教士來說就是相當不道德的事。平常人通過幫別人的忙獲得利益就沒什麼可說的,可是如果是領了工資花納稅人錢的官員通過幫別人的忙來獲取利益就是不能容忍的不道德的腐敗行為。從以上的兩個例子來看道德的標準是不確定的,難以統一的,這也是道德的統一定義遲遲沒出現的原因。

但是,人類也有一些共通的、統一的道德標准,助人、不欺騙、尊老敬幼、熱愛國家、熱愛民族、……,這些都是人類共同的期望值。

一個國家和社會除了歷史習慣形成的期望值也即道德觀念外,還有一些期望值即道德觀念需要當政者來進行引導的。如對國家建設貢獻大的、見義勇為的進行獎勵就可以形成見義勇為和爭為國家做貢獻的社會風氣,久著這些就會形成期望值變為道德觀念,相反的事物就會被視作不道德的。因此政府的政策和措施對於社會道德觀念的形成至關重要,保持一貫性很有利於觀念的形成。

在國際社會中道德的觀念經常的發生沖突。恐怖分子認為道德的為宗教和親友復仇的觀念,在帝國主義者來講就會認為是不道德的,這就是道德的沖突。宗教和文化不同的沖突看似難以調解,可實際實行起來卻不難。看看新加坡,不同的種族、文化、宗教在一起和平的相處,就知道儒家文化的魅力。英國著名歷史學家就預言過:「今後的中國是融合全人類的核心」。

期望值出來後,也即道德標准被人接受後,它還有發生作用的機制。當有些人做了不道德的事後,法律懲罰不了時,道德就起作用了。因為大家認可的標准被公然的踐踏,也就必然的引起公憤,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就會不與來往或限制他的行動,總體的效果就是使不道德者受到即期或遠期的損失。例如:美國侵略伊拉克,幾乎全部國家都認為是不 道德的,可是有沒有什麼的懲罰機制,可是大家對它這種做法的戒備與提防致使美國的影響力下降,因此也增加了美國的各種政治成本和其他的成本,總體的、長期的令美國遭受損失。迫使美國現在就逐步改變自己的策略。這就是道德的作用機制。因此中國的 「己所不欲,勿施他人」是長期的歷史經驗所得出的結論。

因此道德的定義可以是這樣的:道德是社會或特定群體的共同期望值,是一種行為的標准,人們對這樣的標准有努力達成的期望。道德有限制和懲罰不道德的有力機制。

㈨ 道德的科學內涵是什麼如何理解道德的本質

道德的一般本質:道德是一種社會意識.道德的特殊本質:道德是一種特殊的調節規范體系;道德是一種實踐精神.
道德的本質
倫理學是研究道德的科學.一個比較完整的倫理學體系,一般都應該包含兩大部分:規范道德和理論倫理(道德哲學).前者所要解決的問題是:人應當怎樣做.後者則是人為什麼要這樣做.一般說來,道德信條體現在一定的風尚習俗之中,幾乎每一個人都能說出幾條道德箴言,從現實生活中將它們整理歸類並不難,問題在於這些箴言和信條的依據.所以後者才為研究的主要對象,人們不僅需要了解人的行為怎樣才符合道德,而且還要進一步了解道德何以成為道德.
具體的道德規范是多種多樣的,判斷一個人的行為可以用這些規范作為准繩;可是要判斷已知的道德規范何以就是一定道德的,就不能以道德本身作為標准,應當尋找道德以外的淮繩,即道德的目的性.
約翰.密爾的功利主義認為,功利乃是道德的目的,人的本性就是追求快樂,趨樂避苦的.密爾認為這是一個公理,是經驗事實.他說:「只有人真正見到這個東西才能夠證明這個東西是見得到的,只有人聽到這個聲音才能夠證明這個聲音是聽得見的,同理,我覺得只有人真正慾望這個東西才是這個東西是可欲的那個意見所可有的證明.」這就是說,快樂之所以是人的最終目的就是因為人們在事實上是以此為目的的.對於快樂的可欲性,密爾說:「不是極樂狂喜的生活,而是痛苦少而暫,快樂多而有變化,並且主動的快樂比被動的斷然佔多數的生活,全部生活中間有一些片刻的極樂.」人追求的快樂本質上乃是精神上的.所以密爾反駁責難者道,如果說快樂論是豬的主義,不是功利論者把人降格到豬的水平,而是那些攻擊者把人與豬等同起來了,因為在他們看來,人除了享受豬的快樂之外.好象就沒有別的快樂可享受似的.
密爾認為,道德之所以必需,就在於乃是追求快樂的工具.而公道與否的外在標准則是功利.人們認為不公正的行為往往是人的自由權利受到侵犯,或者財產受到侵犯,或者阻止別得到他應得的東西,或者一個人得到了他不應得的東西以失信等等.公道的行為恰好反過來:留重別人的自由和財權,獲得自己應得的一份,守約等等.另外,道德之所以成為必需,還在於人們需要互相幫助,建立友誼,制訂契約.社會生活關系決定了建立一定的道德就在於確保這種關系.只有無損他人,共同生活才能保證.
那麼,既然人人追求快樂,道德的普遍約束力又從何而來呢?這要靠理性的利害權衡,靠人類以往的全部經驗.——這是密爾的所謂「聯想原理」.「人類由經驗知道各種行為的趨勢;人生的一切利害上打算並一切道德上規律都是依據於這種經驗的.」通過以經驗為依據的理性權衡,我們就能知道獲得功用的最佳方式,而這個最佳方式是道德方式.道德歸根到底不過是對最好的行為方式的認識和規定.我不說謊,因為我的理性告訴我,人與人之間相互信任比說謊帶來的好處大得多;我不偷竊,因為我知道,偷竊是要受到懲罰的,況且我也有自己的財產要保護;我反對某些個入侵害公氮因為我明白,公益中也有我的一分.總之,目的論使我知道我該追求什麼,理性讓我知道我該怎樣追求,由此產生道德.
就此把功利主義理解為利己主義,那就錯了.功利主義的道德原則是追求「最大多數人的最大幸福」.密爾說:「功利主義認為行為上是非標準的幸福並不是行為者一己的幸福,乃是一切與這行為有關的人的幸福.例如,功用主義需要行為者對於自己的與別人的幸福嚴格地看作平等,象一個與事無關而仁慈的旁觀者一樣.從拿撒勒的耶穌的黃金律內,我們見到功用倫理學的全部精神.待人象期望人待你一樣,愛你的鄰人象愛你自己.做到了這兩件,那就是功用主義的道德做到理論的完備」.根據聯想原理,外在事物與人本性的某種願望有著真實的聯系.密爾認為這一自然基礎就是人類的社會感情,「人是天然的社會動物」,人的社會性深入人的情感就形成人的社會感情.這是產生利他主義的心理基礎.
人與人之間是需要合作的.既有合作,就會產生出公共利益為他們的共同目標.共同目標的形成使「他們自己的目的和別人的目的變成同一了;至少他們暫時覺得別人的利益就是他們自己的利益.一切對社會的聯系的加強,並社會的一切健康的發展,使人人覺得在實際上顧到他人福利於自己更為有利.這種加強與發展也使人人越把自己的感情與別人的福利化為一體或是至少自己感情越變越對別人利益加以實際上的重視.他後來就覺得自己是一個自然重視別人的人」.社會產生合作,合作產生共同利益,繼而產生共同的追求目標.這是利他主義產生的社會基礎.由此,利己和利他得到了統一.
因此,密爾主張要盡可能地保證個人利益和社會利益的合諧一致.他說,要使人們將最大幸福主義作為自己的實踐道德,「功利主義有兩個訓令:第一,法律與社會組織應該使個個人的幸福或利益,盡量與全體利益調合.第二,教育與輿論對於人的品格是有極大的影響力的,在達兩方面應該利用這種影響在人心中把他一已的幸福與全體的幸福緊密聯結.尤其是,為關顧全體幸福而應有的那種種積極的與消極的行為,應該與他自己的幸福相聯系.」
那麼,道德規范和道德原則該如何實施呢?密爾認為道德習慣的形成有兩條途徑:第一是利用外部制裁,造成苦與樂同道德之間的倫理聯想,從而使遵循道德成為習慣.第二,廣泛的社會生活、共同的利益把人們聯系在一起,久而久之,在個人身上培養一種社會感情即在個人的心目中既有自己的分量,亦有他人的位置.
功利主義由邊沁創立,密爾發揚廣大,成為體系.盡管今天功利主義作為學派早已不復存在,然而,功利主義的思想影響是深遠的,也是極有參考價值的.尤其是在約翰.密爾的這本著作中,功利主義倫理觀發揮的淋漓盡致,其銳利的論戰筆調和完備的理論體系,更令人倍加嘆服.

熱點內容
古田縣人民法院 發布:2025-01-12 01:10:23 瀏覽:489
行政法哪些法規重要 發布:2025-01-12 01:08:44 瀏覽:407
試論述國際商法的基本作用 發布:2025-01-12 00:03:41 瀏覽:725
華東政法大學東方法學 發布:2025-01-11 23:36:41 瀏覽:222
司法部公證管理規章有哪些 發布:2025-01-11 23:03:26 瀏覽:269
法人變更了還承擔法律責任 發布:2025-01-11 22:45:01 瀏覽:485
關於黨支部上牆張貼的規章 發布:2025-01-11 22:11:03 瀏覽:146
在職法律碩士報名條件 發布:2025-01-11 22:10:51 瀏覽:764
醫生的診斷證明有沒有法律效力 發布:2025-01-11 22:04:02 瀏覽:647
江蘇省法律援助機構接待的來訪咨詢量 發布:2025-01-11 21:56:07 瀏覽:8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