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萊立法
⑴ 你覺得汶萊的地理位置優越嗎
汶萊達魯薩蘭國(馬來語:Negara Brunei Darussalam,又稱為汶萊伊斯蘭教君主國;Negara意為「國家」,而Darussalam意為「和平之邦」,寓意警惕,並求安定),簡稱汶萊(Brunei),是一個君主專制國家。汶萊位於亞洲東南部,加里曼丹島西北部,北瀕中國南海,東南西三面與馬來西亞的沙撈越州接壤,並被沙撈越州的林夢分隔為不相連的東西兩部分。海岸線長約162公里,有33個島嶼,總面積為5765平方公里。屬熱帶雨林氣候。汶萊古稱渤泥,14世紀中葉伊斯蘭教傳入,建立蘇丹國。1888年淪為英國保護國,1941年被日本佔領,1946年英國恢復對汶萊控制。1984年1月1日完全獨立。汶萊是個以原油和天然氣為主要經濟支柱的國家,占整個國家國內生產總值50%。在東南亞,石油儲量和產量僅次於印度尼西亞,居第2位。汶萊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國家之一,2016年人均GDP為26939美元,位居世界第26。汶萊達魯薩蘭國位於加里曼丹島北部,北瀕南中國海,東南西三面與馬來西亞的沙撈越州接壤,並被沙撈越州的林夢分隔為不相連的東西兩部分,總面積為5765平方公里,水域率為8.6%。汶萊雖然國土面積狹小,但是境內卻流淌著好幾條河流,其中較大的有白拉奕河、都東河、淡布倫河和汶萊河。白拉奕河為汶萊最大的河流,發源於汶萊和馬來西亞沙撈越交界的山區,由東南向西北,縱貫白拉奕區全境,最後注入南中國海,全長32公里,河谷盆地出產水稻。河口為沼澤地,河道已部分疏浚,可通航。都東河由南往北流經都東區境內,注入南中國海。
⑵ 全球十大君主制國家有哪些
對世界上大多數國家來說,國王和女王掌權的時代早已過去。今天的王室成員可能擁有大量財富和名人地位,但大多數王室沒有真正的政治影響力。
就好比跟英國的女王、瑞典的王室、菲律賓王室、和日本的王室一樣。
然而,在以下的十個國家中,仍然有王室的存在!
1:汶萊
汶萊的國土面積很小,大多數人都不會注意到這個彈丸之地。它坐落在婆羅洲島北部海岸的一塊小陸地上,整個國家幾乎完全被馬來西亞包圍。由於這個小國的石油資源儲備財富,該國的國王是哈桑納爾·博爾基亞,他的身價約為200億美元。
2:史瓦濟蘭(非洲東南部國家)
史瓦濟蘭,一個夾在南非和莫三比克之間的小國。
現任國王姆斯瓦蒂,在18歲時就繼承了王位。他有權直接任命眾多議會成員,只有少數議員是由普選產生的。
3:沙烏地阿拉伯
阿曼王國是阿拉伯半島上另一個擁有國王的國家。
阿曼王國相當的繁榮,這個國家被認為比阿拉伯半島其他神權國家更加開放和自由。醫療和教育是該國政府支出的主要部分。
⑶ 汶萊參加過獨立戰爭嗎
1945年9月,英國人卷土重來,汶萊又被置於英國的軍事管制之下。1946年7月,英軍將政權移交給民政當局。其後,經濟恢復迅速,石油產量逐年增長。與此同時,民族民主運動也逐漸興起。20世紀50年代後半期,汶萊出現第一批政黨,最早成立的是人民黨。在民族民主運動壓力下,英國被迫同意於1959年頒布憲法,撤銷駐扎官,實行部分內部自治和行政改革,建立地方議會和立法會議。規定國防、治安和外交事務由英國管理,其他事務由汶萊蘇丹政府管理。
1962年開始議會選舉,人民黨獲得絕大多數議席。這時,馬來亞聯合邦在英國支持下,正積極推行包括汶萊在內的馬來西亞計劃,汶萊人民堅決反對加入馬來西亞。以此為契機,同年12月8日,在人民黨領導下,汶萊人民掀起大規模武裝起義。英國殖民當局出兵鎮壓,起義迅告失敗。人民黨成員流亡國外。隨後,汶萊政府開始實施緊急狀態法令。
⑷ 汶萊政府有政黨嗎
汶萊議會(馬來語:Brunei Parlimen),汶萊1959年頒布的首部成文憲法規定設立立法會,由其實施審議立法的權力,並定期舉行汶萊議會選舉。1962年,汶萊人民黨在選舉中獲勝,試圖組建政府並阻止汶萊加入馬來西亞聯邦。因28世蘇丹的堅決反對,人民黨遂發動武裝起義,旋被鎮壓。
⑸ 東盟國家政治體制有哪四種
1、人民代表制國家:越南、寮國
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是亞洲的一個社會主義國家。位於東南亞的中南半島東部,北與中國廣西、雲南接壤,西與寮國、柬埔寨交界,國土狹長,面積約33萬平方公里,緊鄰南中國海,海岸線長3260多公里,是以京族為主體的多民族國家。
2、議會共和制國家:新加坡
新加坡共和國,舊稱新嘉坡、星洲或星島,別稱為獅城,是東南亞的一個島國,政治體制實行議會制共和制。新加坡北隔柔佛海峽與馬來西亞為鄰,南隔新加坡海峽與印度尼西亞相望,毗鄰馬六甲海峽南口,國土除新加坡島(佔全國面積的88.5%)之外,還包括周圍63個小島。
3、總統共和制:印度尼西亞、菲律賓
印度尼西亞共和國,是東南亞國家,首都為雅加達。與巴布亞紐幾內亞、東帝汶和馬來西亞等國家相接。由約17508個島嶼組成,是全世界最大的群島國家,疆域橫跨亞洲及大洋洲,也是多火山多地震的國家。
4、君主制國家:泰國、柬埔寨、馬來西亞、汶萊
泰王國,是一個位於東南亞的君主立憲制國家。泰國位於中南半島中部,其西部與北部和緬甸接壤,東北邊是寮國,東南是柬埔寨,南邊狹長的半島與馬來西亞相連。
5、軍政府國家:緬甸
緬甸聯邦共和國,是東南亞的一個國家,也是東南亞國家聯盟的成員國。西南臨安達曼海,西北與印度和孟加拉國為鄰,東北靠中國,東南接泰國與寮國,首都為內比都。
⑹ 汶萊地理位置
( 資料來自汶萊駐中國使館)
國名: 汶萊達魯薩蘭國(Brunei Darussalam)
獨立日:1月1日(1984年)
國慶日:2月23日(1984年)
國旗:呈橫長方形,長與寬之比為2∶1。由黃、白、黑、紅四色組成。黃色的旗地上橫斜著黑、白寬條,中央繪有紅色的國徽。黃色代表蘇丹至高無上,黑、白斜條是為了紀念兩位有功的親王。
國徽:呈紅色。一彎新月環抱著一根棕櫚樹干,其上為展開的雙翼,雙翼之上為一頂華蓋和一面旗幟,這象徵汶萊信奉伊斯蘭教和蘇丹至高無上。在新月中央用馬來文寫著「永遠在真主指導下,萬事如意。」中心圖案兩側有兩只手臂,表示人民向真主祈求,人民對蘇丹和政府的擁護。國徽底部的飾帶上寫著「和平之城——汶萊」。
國家政要: 蘇丹哈吉·哈桑納爾·博爾基亞(Haji Hassanal Bolkiah),1967年10月繼承王位。王儲穆赫塔迪·比拉(Al-Muhtadee Billah),1998年8月冊封為王儲。
自然地理:國土面積5765平方公里。汶萊達魯薩蘭國位於加里曼丹島北部,北瀕南中國海,東南西三面與馬來西亞的沙撈越州接壤,並被沙撈越州的林夢分隔為不相連的東西兩部分。 沿海為平原,內地多山。東部地勢較高,西部多沼澤地。1989年森林面積為2千平方公里,森林覆蓋率為45%。1980─1989年森林面積年平均遞減3.5%。屬熱帶雨林氣候,炎熱多雨。
人口:總人口約35萬(2004年),其中馬來人佔67%,華人佔15%,其他種族佔18%。汶萊的國語為馬來語,通用英語,國教是伊斯蘭教。
首都:斯里巴加灣市(Bandar Seri Begawan)
簡史:汶萊古稱渤泥。自古為酋長統治。15世紀伊斯蘭教傳入,建立蘇丹國。16世紀中葉,葡萄牙、西班牙、荷蘭、英國等相繼入侵這個國家。1888年,汶萊淪為英國的保護國。1941年,汶萊被日本佔領,1946年英國恢復對汶萊的控制。1959年,汶萊與英國簽訂協定,規定國防、治安和外交事務由英國管理,其他事務由汶萊蘇丹政府管理。1971年,汶萊與英國重新簽約,規定除外交事務和部分國防事務外,汶萊恢復行使其他所有內部自治權。1978年,汶萊蘇丹赴倫敦就主權獨立問題同英國政府談判,並締結了友好合作條約。根據條約,英國於1984年1月1日放棄了其掌握的汶萊外交和國防權力,汶萊宣布完全獨立。獨立以後,蘇丹政府大力推行「馬來化、伊斯蘭化和君主制」政策,鞏固王室統治,重點扶持馬來族等土著人的經濟,在進行現代化建設的同時嚴格維護伊斯蘭教義。
政治:汶萊是一個「主權、民主和獨立的馬來穆斯林君主國」。1956年9月29日頒布第一部憲法。獨立後它的基本條款繼續有效。1971年和1984年曾進行重要修改。憲法規定蘇丹為國家元首,擁有行政權。全部立法議員由蘇丹任命。
經濟:汶萊是東南亞第三大產油國和世界第四大液化天然氣生產國。石油和天然氣的生產和出口是汶萊的經濟支柱,占其國內生產總值的36%和出口總收入的95%。石油儲量和產量僅次於印度尼西亞,居東南亞第二, 液化天然氣的出口居世界第二位。 1990年人均收入15200美元,人均國內生產總值1.9萬美元,是世界最富的國家之一。近年來,汶萊政府大力推行經濟多元化和私營化政策,力圖改變過分依賴石油和天然氣的單一經濟結構。
外交:汶萊奉行不結盟和同各國友好的外交政策,1984年2月24日加入聯合國。汶萊視東盟為其外交基石,與東盟各國關系密切,1984年1月7日成為東盟第六個成員國。汶萊積極發展同伊斯蘭國家間的關系,是伊斯蘭會議組織成員國。汶萊1994年4月15日成為世界貿易組織成員國。
與中國關系:1991年9月30日,汶萊與中國建交。2004年9月,蘇丹哈桑納爾對中國進行工作訪問,兩國發表聯合公報。 中國與汶萊友好合作關系穩步發展。
風土人情:在近幾年,汶萊的旅遊業取得了突破性進展。主要旅遊景點有:世界上最大、最現代化及最豪華的努魯爾·阿里·賽義夫汀清真寺、水上村落——艾爾村、現代化住宅區——斯里區、邱吉爾紀念館、騰雲殿、汶萊博物館等。
⑺ 汶萊的國名為
汶萊的國名為汶萊達魯薩蘭國。
汶萊位於東南亞的婆羅洲北岸。汶萊和馬來西亞的砂拉越、沙巴合稱北婆三邦,是一個君主專制國家。
古稱浡泥。14世紀中葉伊斯蘭教傳入,建立蘇丹國。16世紀初國力處於最強盛時期。16世紀中期起,葡萄牙、西班牙、荷蘭、英國等相繼入侵。1888年淪為英國保護國。1941年被日本佔領。1946年英國恢復對汶萊控制。1971年與英國簽約,獲得除外交和國防事務外的自治。1984年1月1日完全獨立,並於同年1月7日加入東盟。
汶萊政體
汶萊自1984年1月1日獨立之日起即正式宣布「馬來伊斯蘭君主制」(MIB)為國家綱領。其內涵為:國家維護馬來語言、文化和風俗主體地位,在全國推行伊斯蘭法律和價值觀,王室地位至高無上。該綱領將伊斯蘭教確認為汶萊國教,反對政教分離。蘇丹在汶萊獨立時宣告汶萊是一個享有主權、民主和獨立的馬來伊斯蘭君主制國家。汶萊是一個「主權、民主和獨立的馬來穆斯林君主國」。
1956年9月29日頒布第一部憲法。獨立後它的基本條款繼續有效。1971年和1984年曾進行重要修改。憲法規定,蘇丹為國家元首,擁有全部最高行政權力和頒布法律的權力,同時也是宗教領袖。設宗教、樞密、內閣、立法和世襲等5個委員會(1984年獨立後,立法委員會停止運作,內閣委員會改為內閣政府),協助蘇丹理政。
⑻ 汶萊是什麼性質的國家
汶萊,全名汶萊達魯薩蘭國,又稱為汶萊伊斯蘭教君主國,是一個君主專制國家。
1、汶萊的政體是君主專制政體。蘇丹在汶萊獨立時宣告汶萊是一個享有主權、民主和獨立的馬來伊斯蘭君主制國家。汶萊是一個「主權、民主和獨立的馬來穆斯林君主國」。1956年9月29日頒布第一部憲法。獨立後它的基本條款繼續有效。1971年和1984年曾進行重要修改。憲法規定,蘇丹為國家元首,擁有全部最高行政權力和頒布法律的權力,同時也是宗教領袖。設宗教、樞密、內閣、立法和世襲等5個委員會(1984年獨立後,立法委員會停止運作,內閣委員會改為內閣政府),協助蘇丹理政。
2、補充介紹蘇丹:蘇丹指一個在伊斯蘭教歷史上一個類似總督的官職,作為稱謂是最近才出現的翻譯。是阿拉伯語中的一個尊稱,最初是阿拉伯語中的抽象名詞「力量」、「治權」、「裁決權」,後來變為權力、統治。最後,它變為對一個特殊統治者的稱號,被這種蘇丹統治的地方,一般都對外號稱擁有獨立主權或完全主權。被蘇丹統治的地方,無論是王朝還是國家都可以被指為「蘇丹國」。
⑼ 我想要一下汶萊的詳細資料
汶萊概況
www.XINHUANET.com 來源: 新華網
【字體:大 中 小】 【背景色 】
國名: 汶萊達魯薩蘭國(Brunei Darussalam)
獨立日:1月1日(1984年)
國慶日:2月23日(1984年)
國旗:呈橫長方形,長與寬之比為2∶1。由黃、白、黑、紅四色組成。黃色的旗地上橫斜著黑、白寬條,中央繪有紅色的國徽。黃色代表蘇丹至高無上,黑、白斜條是為了紀念兩位有功的親王。
國徽:呈紅色。一彎新月環抱著一根棕櫚樹干,其上為展開的雙翼,雙翼之上為一頂華蓋和一面旗幟,這象徵汶萊信奉伊斯蘭教和蘇丹至高無上。在新月中央用馬來文寫著「永遠在真主指導下,萬事如意。」中心圖案兩側有兩只手臂,表示人民向真主祈求,人民對蘇丹和政府的擁護。國徽底部的飾帶上寫著「和平之城——汶萊」。
斯里巴加灣市中心融伊斯蘭與
馬來建築風格於一體的建築物
國家政要: 蘇丹哈吉·哈桑納爾·博爾基亞(Haji Hassanal Bolkiah),1967年10月繼承王位。王儲穆赫塔迪·比拉(Al-Muhtadee Billah),1998年8月冊封為王儲。
自然地理:國土面積5765平方公里。汶萊達魯薩蘭國位於加里曼丹島北部,北瀕南中國海,東南西三面與馬來西亞的沙撈越州接壤,並被沙撈越州的林夢分隔為不相連的東西兩部分。海岸線長約161公里,沿海為平原,內地多山地,有33個島嶼。東部地勢較高,西部多沼澤地。屬熱帶雨林氣候,炎熱多雨。年均氣溫28℃ 。 感受「袖珍之國」汶萊
人口:37.01萬(2005年),其中馬來人佔67%,華人佔15%,其他種族佔18%。汶萊的國語為馬來語,通用英語,國教是伊斯蘭教,其他還有佛教、基督教、拜物教等。
2004年2月23日,准備參加
國慶日慶祝活動的青少年在
國家體育場合影
首都:斯里巴加灣市(Bandar Seri Begawan) ,位於汶萊-穆阿拉區,面積16平方公里,人口約6萬。原稱汶萊市,從十七世紀起即成為汶萊首都,1970年10月4日改為現名。
行政區劃:分區、鄉和村三級。全國劃分為4個區:汶萊-穆阿拉(Brunei-Muara)、馬來奕(Belait)、都東(Tutong)、淡布隆(Temburong)。區長和鄉長由政府任命,村長由村民民主選舉產生。
簡史:汶萊古稱渤泥。自古為酋長統治。15世紀伊斯蘭教傳入,建立蘇丹國。16世紀中葉,葡萄牙、西班牙、荷蘭、英國等相繼入侵這個國家。1888年,汶萊淪為英國的保護國。1941年,汶萊被日本佔領,1946年英國恢復對汶萊的控制。1959年,汶萊與英國簽訂協定,規定國防、治安和外交事務由英國管理,其他事務由汶萊蘇丹政府管理。1971年,汶萊與英國重新簽約,規定除外交事務和部分國防事務外,汶萊恢復行使其他所有內部自治權。1978年,汶萊蘇丹赴倫敦就主權獨立問題同英國政府談判,並締結了友好合作條約。根據條約,英國於1984年1月1日放棄了其掌握的汶萊外交和國防權力,汶萊宣布完全獨立。獨立以後,蘇丹政府大力推行「馬來化、伊斯蘭化和君主制」政策,鞏固王室統治,重點扶持馬來族等土著人的經濟,在進行現代化建設的同時嚴格維護伊斯蘭教義。
斯里巴加灣市的阿里·賽福鼎
清真寺
政治:汶萊是一個「主權、民主和獨立的馬來穆斯林君主國」。1956年9月29日頒布第一部憲法。獨立後它的基本條款繼續有效。1971年和1984年曾進行重要修改。憲法規定,蘇丹為國家元首,擁有全部最高行政權力和頒布法律的權力,同時也是宗教領袖。設宗教、樞密、內閣、立法和世襲等5個委員會(1984年獨立後,立法委員會停止運作,內閣委員會改為內閣政府),協助蘇丹理政。
經濟:汶萊是東南亞第三大產油國和世界第四大液化天然氣生產國。石油和天然氣的生產和出口是汶萊的經濟支柱,占其國內生產總值的36%和出口總收入的95%。石油儲量和產量僅次於印度尼西亞,居東南亞第二,液化天然氣的出口居世界第二位。人均國內生產總值1.9萬美元,是世界最富的國家之一。近年來,汶萊政府大力推行經濟多元化和私營化政策,力圖改變過分依賴石油和天然氣的單一經濟結構。 感受汶萊的富有和安樂
汶萊警察
新聞出版:汶萊新聞社是文唯一官方新聞機構,創建於1959年。主要報紙:《婆羅州公報》,日報(英、馬來文);《汶萊燈塔》,周報(馬來文)。汶萊廣播電視台創建於1957年5月,是汶萊唯一的廣播電視台。廣播電台擁有兩個廣播網,一個用馬來語和方言,一個用英語、華語和廓爾喀語廣播,現每天播音超過30小時。電視台從1975年起開設彩色電視頻道,播放馬來文和英文節目。
外交:汶萊奉行不結盟和同各國友好的外交政策,1984年2月24日加入聯合國。汶萊視東盟為其外交基石,與東盟各國關系密切,1984年1月7日成為東盟第六個成員國。汶萊積極發展同伊斯蘭國家間的關系,是伊斯蘭會議組織成員國。汶萊1994年4月15日成為世界貿易組織成員國。
與中國關系:1991年9月30日,汶萊與中國建交。2004年9月,汶萊蘇丹博爾基亞對中國進行工作訪問,兩國發表聯合公報。2003年兩國雙邊貿易額達3.46億美元,平均每年增加1億美元。2005年4月國家主席胡錦濤對汶萊進行國事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