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哈佛法學評論

哈佛法學評論

發布時間: 2022-05-04 08:55:03

1. 洞穴奇案的十四位法官的判決分別代表哪些法學流派的觀點

別說內容了,你若能買到這本書,通知我一下。

法理學「永恆的洞穴」

解讀富勒的「洞穴探險者案」

本文要說的案例是美國著名法學家富勒在1949年《哈佛法律評論》中所虛構的洞穴探險者案(Lon Fuller,「The Case of the Speluncean Explorers」,62 Harvard Law Review 616,1949)。事實上,即便在多次讀過這則案例後,筆者在敘述這一

案例的事實之時仍舊有一種心悸。這種心悸不僅來自於案件情節的起承轉合與跌宕起伏,更來自於案件當事人在身處絕境時的殘酷但或許是合理的選擇行為。在為讀者展現了這個法律、道德與人情相交錯的案例後,富勒更以當時最具代表性的五種法律解釋理論撰寫了五篇判詞。閱讀這五篇判詞,我們如同穿行在法哲學歷史的長河中,最終到達了法律的幽微要渺之處。筆者希望讀者帶著下面的問題來閱讀本文,「如果你是負責審理此案的法官,你將做出何種判決?」
案件事實

案件發生在兩千多年以後,4299年春末夏初的紐卡斯國。那年5月上旬,該國洞穴探險者協會的維特莫爾等五位成員進入位於聯邦中央高原的石灰岩洞探險。但當他們深入洞內時發生了山崩,岩石擋住了石灰岩洞的唯一出口。五位探險者發現受困後就在洞口附近等待救援。由於探險者未按時回家,他們的家屬通知探險者協會,一個營救隊伍火速趕往出事地點。

由於洞穴地點地處偏遠,山崩仍在繼續,營救工作的困難大大超出了事前的預計,而在營救過程中的一次山崩更是奪去了十名營救人員的生命。與此同時,洞穴內五位探險者的情況也不容樂觀。他們隨身所帶的食物有限,洞內也沒有可以維持生命的動物或植物,探險者很可能會在出口打通前餓死。就在被困的第二十天,營救人員獲知探險者隨身攜帶了一個可以收發信息的無線設備。洞外人員迅速通過通訊設施給受困的探險者取得了聯絡。

當探險者問到還要多久才能獲救時,工程師們的回答是至少需要十天。受困者於是向營救人員中的醫生描述了各自的身體狀況,然後詢問醫生,在沒有食物的情況下,他們是否有可能再活十天。當醫生給出否定的回答後,洞內的通訊設備沉寂了。八小時後,通訊恢復,探險者要求再次與醫生通話。維特莫爾代表本人以及四位同伴詢問,如果吃掉其中一個成員的血肉,能否再活十天。縱然很不情願,醫生還是給予了肯定的答復。維特莫爾又問,通過抓鬮決定吃掉他們中的哪一個是否可行。這當然是個醫生無法回答的問題。當政府官員和牧師都不願意回答這一問題時,洞內就沒有再傳來任何消息。在探險者被困洞穴的第三十二天,營救終獲成功。但當營救人員進入洞穴後,人們才得知,就在受困的第二十三天,維特莫爾已經被他的同伴殺掉吃了。

根據四位生還者的證詞,在他們吃完隨身攜帶的食物後,是維特莫爾首先提議吃掉一位同伴的血肉來保全其他四位,也是維特莫爾首先提議通過抓鬮來決定吃掉誰,因為他身上剛好帶了一副骰子。四位生還者本來不同意如此殘酷的提議,但在探險者們獲得外界的信息後,他們接受了這一建議,並反復討論了保證抓鬮公平性的數學問題,最終選定了一種擲骰子的方法來決定他們的命運。擲骰子的結果把需要犧牲的對象指向維特莫爾,他於是被同伴吃掉了。

四位探險者獲救後因營養失調而住院治療。出院後,四位獲救者被指控謀殺維特莫爾。初審法庭經過特別裁決確認上面所述的事實,根據紐卡斯國刑法的規定,法官判定四位被告謀殺維特莫爾的罪名成立,判處絞刑。四位被告向紐卡斯國最高法院提出上訴。

法院意見與判決

紐卡斯國最高法院由五位法官組成,他們分別是特魯派尼、福斯特、基恩、漢迪和唐丁。現在他們的判決將決定四位被告的命運。

特魯派尼首席法官在富勒筆下基本上扮演了案情敘述者的角色,這讓他所闡釋的維持初審原判的理由非常簡單。特魯派尼認為,作為民主國家的法官,他的職責就在於根據法律條文的平常含義來做出自己的判決,而不能在立法機構所制訂的法律條文加入自己的價值偏好。刑法規定:「任何故意剝奪他人生命的人都必須被判處死刑。」雖然同情心會促使法官體諒被告當時身處的悲慘境地,但法律條文不允許有任何例外。在做出這一宣判後,特魯派尼提議通過行政長官的赦免來限製法律在本案中的嚴苛性。從其簡明扼要的判詞來看,特魯派尼顯然是法律形式主義和法律實證主義的代言人。

第二位法官福斯特主張推翻初審法院的判決,並為此提出了兩項各自獨立的理由說明。首先,福斯特認為紐卡斯國的刑法並不適用於這些受困於洞穴絕境中的探險者。根據社會契約理論,自然狀態下的人們正是為了在文明社會里的和平共存才成立了政治國家,這一契約也構成了國家法律的強制力基礎。但在五位探險者受困於洞穴時,現實的困境決定了他們並非處於「文明社會的狀態」,而是處在社會契約論所說的「自然狀態」。在這種自然狀態下,維特莫爾所提出並經所有人同意的生死協定就構成了他們的社會契約,也是在本案中應該適用的有效法律。「我們各個法律分支……的共同目標都在於促進與改善人們的共存狀態,調節共存狀態下相互間關系的公正和平等。當人們可以共存的這一前提不復存在,就像案例中極端的情景下,生存只有通過剝奪他人的生命才成為可能時,支撐我們整個法律秩序的基本前提也失去了它的意義和作用。」其次,福斯特承認被告的行為違反了法律的字面含義。但法律的古老諺語就是「一個人可以違反法律的表面規定而不違反法律本身。」任何法律規定都應該根據它的明確目的來獲得合理解釋。刑事立法的主要目的在於阻止人們犯罪,福斯特運用正當防衛的先例來類推被告人行為的正當性。福斯特的判詞集中體現了目的論的解釋方法:法官在解釋法律時必須考慮法律的合理目的,這與特魯派尼法官的立場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站在特魯派尼的立場,或許可以說福斯特的法律解釋理論可能造成司法僭權。我們看看福斯特是如何回應這一潛在挑戰的,「我前面運用的推理絕沒影響對實定法的忠誠,盡管它提出了合理忠誠和不合理忠誠的問題。沒有任何領導會要一個不能領會言外之意的僕人。再笨的女傭都知道,當她被告知『削掉湯羹的皮,撇去馬鈴薯的油脂』時,她的女主人只是口誤而已……糾正明顯的立法錯誤和疏漏不會取代立法者的意志,只是使其意志得到實現。」

第三位法官基恩投下了維持初審法院判決的第二票。作為一個法律形式主義者,基恩法官一開始就說:「我不想討論的問題是關於這些人所作所為的對錯善惡。這同樣是個無關法院職責的問題,因為法官宣誓適用的是法律,而不是個人的道德觀念。」基恩接下來講道:「本案的所有困難從何而來?那就是未能區分本案的法律問題和道德因素。坦率地說,我的同事不願意接受法律要求判決被告有罪的事實,我也同樣如此。但與我同事不同的是,我尊重我的崗位職責,它要求我在解釋和適用聯邦法律的時候,把我個人的偏好拋在腦後。」在成功挑戰目的解釋論後,基恩法官提出了民主政治中立法至上的原則。「從這個原則中引申出來的是法院有義務忠實適用制定法,根據法律的平實含義來解釋法律,不能參考個人的意願或正義觀念。」在這一基礎上,基恩法官得出了自己的結論,被告確實「故意剝奪了維特莫爾的生命」。

第四位出場的漢迪法官主張撤銷本案初審的有罪判決,這讓雙方在前四輪的較量中打成了平手。漢迪法官是最高法院內的法律現實主義與實用主義者,漢迪法官就指出,「這是一個實用智慧的問題,它無關乎抽象的理論,而關繫到人類的現實。」「政府是一種人類事務,人們不是被報紙上的言詞或抽象的理論所統治,而是被其他人所統治。如果統治者理解民眾的感情和觀念就會帶來仁政。但如果統治者缺乏這種理解,民眾感受到的只能是暴政。在所有的政府分支中,司法部門最容易失去與普通民眾的聯系。」那麼民眾的常識和意志是什麼?漢迪提出了主流媒體的一個民意調查,「你認為最高法院應該如何處理洞穴探險者?」大約百分之九十的受訪者認為應該寬恕被告或僅給予象徵性的處罰。民眾的態度顯而易見。因為「法庭應該考慮民情」,被告的被控罪名不成立。

鑒於四位法官的表決形成2比2的平手,最後出場的唐丁法官的態度就決定了被告的最終命運。唐丁法官的判詞首先把靶子指向福斯特法官:如果說本案應該適用「自然法」,那麼我們這些並非處於自然狀態的法官又從何處取得了解釋自然法的權力的呢?而針對福斯特的目的解釋理論,唐丁法官認為法律的目的有時是難以確定的,有時是多重的,目的與目的之間有時也會出現沖突。在批判了福斯特的立場後,唐丁法官或許可以按照法律的文本做出被告有罪的判決。但唐丁還是在最後道出了自己身處的兩難困境:一方面無法接受福斯特的意見;另一方面,「當我傾向於維持初審判決,我又顯得多麼荒謬,這些將被處死的人是以10名英雄的生命為代價換來的。」唐丁法官最終做出最高法院歷史上沒有先例的裁決:宣布退出對本案的判決。

由於唐丁法官的棄權,最高法院五位法官的立場出現了戲劇性的平局,而這意味著初審法院的判決得到維持。4300年4月2日上午6時,四名被告人被執行死刑。

法理學「永恆的洞穴」

在《洞穴探險者案》一文中,富勒用五位法官的判詞給我們勾勒出他那個時代的法哲學圖景。構成這幅圖景之中軸的是自然法學與實證法學的爭論,在文章中則表現為福斯特法官與基恩法官之間的沖突。而在本文中,富勒教授也像基恩法官要求的那樣褪去了自己在學術論爭中的理論偏好。如果讀者事先並不了解富勒教授的學說理論,讀完此文後或許仍然無法給富勒教授做出定位。從實體立場上講,富勒或許更接近文中的福斯特法官,但富勒仍然借用唐丁法官之口說出了自己理論的缺陷所在。本文更為匠心獨具的地方在於富勒設計了一個2比2的平局,這一設計讓讀者們能夠更加獨立地做出自己的判斷。

從《洞穴探險者案》一文發表以後,西方世界的法理學和法律解釋理論也發生了深刻的變化,這些變化促使後世的學者競相續寫富勒教授的案例。1980年,達瑪竇教授在《斯坦福法律評論》的論文中將德沃金的權利理論適用至洞穴探險者案。因為富勒筆下的五位法官都是男性白人,埃斯克里奇教授在1993年組織了七位持女權主義或批判種族理論的學者寫作了七篇新的法官意見。在《洞穴探險者案》發表半個世紀之時,《哈佛法律評論》邀請六位學者續寫了六篇法官意見。有意思的是,六位新法官再次就被告是否有罪的問題打成3比3的平手。這六位作者中不乏中國法學界耳熟能詳的人物。芝加哥大學的桑斯坦教授根據自己的類推推理理論做出了被告有罪的判決,而哈佛法學院的德肖維茨教授則以德伯克大法官的名義寫作了被告無罪的意見。德肖維茨甚至在判詞中假設人類在第三個千禧年的一場宗教戰爭導致了自然法觀念的遺失,從而在自己法律實證主義的立場內根據「法不禁止即自由」的原則做出了被告無罪的宣判。而在香港地區新近出版的《洞穴奇案的十四種判決》一書中,薩伯教授又為本案添設了一個情節:當年的洞穴中還存在著一個與四位被告共謀犯罪的第六人。圍繞著對第六人的審判,薩伯教授根據法理學在半個世紀內的新發展撰寫了九篇判詞。

富勒教授的洞穴探險者案在法理學的歷史上挖下了一個「永恆的洞穴」。他在文中探討了充滿分歧的法律和政治哲學問題:從法律解釋的理論,法官司法的過程,再到民主體制下的權力分立,如同繪制了一幅關於法理學歷史長河的知識地圖,雖然這幅地圖無法引領我們走出法律的迷宮,但至少可以幫助我們確定自己法理學中的位置。這篇文章的重要性或許可以用耶魯法學院教授埃斯克里奇1993年發表的一篇論文標題來表明:《「洞穴探險者案」:20世紀法律解釋精要》。

(《洞穴奇案的十四種判決》,〔美〕薩伯著,陳福勇、張世泰譯,香港商務印書館2006年5月出版)

2. 法律與道德沖突的經典案例

法律分析:

洞穴奇案。《洞穴奇案》講述了美國20世紀法理學大家富勒1949年在《哈佛法學評論》上發表的舉世聞名的「假想公案」:洞穴探險人受困山洞,水盡糧絕,無法在短期內獲救。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

第四條 立法應當依照法定的許可權和程序,從國家整體利益出發,維護社會主義法制的統一和尊嚴。

3. 「一個人可以違反法律的表面規定而不違反法律本身」這句話什麼意思

這是法理學啊~~
美國法學家富勒1949年在《哈佛法學評論》上發表的假想公案《洞穴奇案》Lonfuller - "THE CASE OF THE SPELUNCEAN EXPLORERS"

富勒通過構思這個虛擬案件,然後提出了很多觀點:
1. 尊重法律條文----特魯派尼法官---有罪判決
2. 探究立法精神----福斯特法官---無罪判決
3. 法律與道德的兩難----唐丁法官---棄權
4. 維持法治傳統----基恩法官---有罪判決
5. 以常識來判斷---漢迪法官---無罪判決
…………
(不只是這五個法官,裡面寫了十四個法官呢)

你所說的這句話是福斯特法官的觀點中的一項。更多的內容也寫不下,網上有很多免費的共享文件,下一個自己詳細看看吧。

4. 誰有哈佛法律評論之經典合輯及影響美國司法程序的案例

在美國法的發展史上,《哈佛法律評論》作用之重要無容置疑,在各個領域,它都為後人留下了值得反復誦讀的經典文獻。憲法學領域又何嘗不是如此。賽爾教授的「美國憲政理論的淵源與范圍」一直是憲法學必讀的經典,即使是司法審查最積極的擁護者也迴避不了他對這項制度的謹慎質疑。威克斯勒教授的「走向憲法的中立原則」在法學論文引用率上一直排行第一,超過了霍姆斯1897年的絕世經典「法律的道路」。這對於法理學「排行老大」的中國來說,也許是一件匪夷所思的事情。

翻譯《哈佛法律評論》的經典論文,對幫助中國讀者理解美國憲法的意義也是顯而易見的,我無須贅言。事實上,這正是這本文集的主要目的所在,也是選擇文獻的主要標准。畢竟,它所面向的是中國讀者,因而要為中國讀者服務,幫助中國讀者理解美國憲政的淵源、歷史和現狀。入選這本文集的文章主要有兩類。一類是歷史地位不可動搖的、對美國憲法發展產生持久影響的經典名作,譬如上述兩篇以及切菲教授對言論自由的評論;另一類則是活躍在當今舞台的知名學者對美國憲法(學)發展的相當晚近的概括,其中有的雖然可能僅反映了一家之言,但人們仍然能從中了解到美國憲法在某個方面的最新概況。總的來說,對前者的標准更高一些。時光對人的記憶來說宛如大浪淘沙,不斷銷蝕著思想的影響。對於一般的論文,年代越久遠,影響力越微弱;只有真正的經典才能像一壇陳年老酒那樣,藉助時間發揮出越來越濃郁的醇香。更晚近的作品究竟屬於哪一類,要看我們的眼力和造化了。在我們現在看來,它們代表了這個階段憲法學說的里程碑,盡管以後也許會被更高的豐碑所遮蓋。

哈佛法律評論協會曾在1967年出版過一個憲法的集子,收集了當時比較有代表性的十餘篇論文。我們採用了其中四篇。其餘的盡管是某個領域的階段性總結,但似乎對今天的意義已經不那麼大了,因而必須為更新的綜合(synthesis)所替代。我們主要從Lexis-Nexis網上搜索了憲法幾個主要領域的論文,將我們認為有潛力成為經典的(畢竟這是需要時間檢驗的事情)放到現在的這本文集,構成了目前的八篇文章。



這幾篇文章都和司法審查有關系。美國是第一個探討這個問題的國家,其歷史至少從1803年的馬伯里訴麥迪遜開始。在這個里程碑的判例中,馬歇爾(C.J. Marshall)領導的聯邦最高法院在沒有憲法明確授權的情況下為自己建立了司法審查權。這種做法立刻引發了幾乎所有「法律人」參與的爭論,這場爭論延續至今。賽爾教授在判決90年後發表的「美國憲政理論的淵源與范圍」顯然不是第一篇質疑和界定這項權力的論文,但無疑是最有權威性和代表性的一篇。事實上,或許是因為司法審查已經成為既成事實,賽爾並不質疑這項權力的憲法依據,而是在勉強承認其存在的基礎上限制這項權力的范圍。這也是現代絕大多數懷疑者所採取的思路。畢竟,這項制度已經存在兩個世紀之久;除了某些「極端分子」之外,今天已很少有人會斷然否認司法審查的正當性。爭論的焦點一直是法官應如何並在什麼范圍內行使這項非同尋常的權力。賽爾的這篇論文系統闡述了憲法的嚴格解釋主義,並使之成為美國司法哲學的一個重要流派。雖然有些判決未必明確引用他的文章,但是從判決思路上顯然可以看到這篇論文幾乎無處不在的影子。

威克斯勒教授則多少站在另外一邊,至少看上去是如此。一開始,他先論證司法審查實際上是有條文依據的。這也和大多數人的信仰不同。大多數人都像漢德法官(J. Hand)那樣認為,司法審查是憲法沒有規定但對於維護憲法權威來說確實是必要的權力。威克斯勒卻相當令人信服地證明,雖然憲法沒有明確提到司法審查,但是從憲法規定的結構上能邏輯地讀出這項內在權力。這么說來,威氏是司法審查的積極擁護者了。其實不然,他接著筆鋒一轉,轉而主張司法審查必須依照某種「中立原則」。憲法授權法院進行司法審查,但這並不表明法院可以任意行使這項權力,隨便將自己的價值、理念和政治主張摻合到憲法文本中去;假如這樣做,法官就「越界」了,且威克斯勒舉出了美國法官在判決過程中「越界」的許多實例,包括像「校區種族隔離案」(Brown v. Board of Ecation)這樣的社會影響巨大且至今為民眾所稱頌的判例。可以不誇張地說,這是一篇迄今為止討論這個主題的最具建設性的論文,也是這個領域的難以逾越的里程碑。它一方面代表著自馬伯里決定以來的學術論辯之總結,另一方面又清晰指明了一個新的起點、新的方向、新的思路。此後,人們對司法審查和司法職能的學術探討多建立在這篇論文的基礎上,因而其引用率那麼高,也就不足為奇了。

司法審查這個潘多拉的盒子首先是由首席大法官馬歇爾打開的,因而本書如果沒有一篇關於他的文章將是不妥當的。法蘭克福特大法官的論文專門是為了紀念馬歇爾誕辰200周年而作,也是本書惟一的一篇來自司法實務界的文章。對於中國讀者來說,法蘭克福特並不是一個聽起來那麼熟悉的名字。如果說馬歇爾、霍姆斯、布萊克或道格拉斯等人都是因為標新立異而聞名,那麼法蘭克福特則是一位以嚴謹和中庸著稱的大法官,嚴格保持著一位法官所應有的中立和低調。在這個意義上,他比那些家喻戶曉的政治化人物更能代表美國法官共同體,他對同行馬歇爾的評價也因此而更為公允。盡管在美國的憲政文化之下,司法審查或許是一項遲早都要出現的憲政制度,但是說馬歇爾通過馬伯里決定改變了美國憲法的歷史,應該並不算過譽之詞。當然,馬伯里案只是一個起點;通過詮釋其後的一系列憲法判例史上的里程碑,法蘭克福特法官進一步探討了司法職能的本質,並再次對司法超越界限的可能性發出警告,而這種警告和前面兩篇論文的主旋律是相當和諧的。



如果以上三篇是專門關於司法審查的論文,本書的其它論文則是從更具體的視角探討同樣的問題。阿克曼教授的文章是要「超越」1938年的卡羅琳產品案,更准確地說是其中的一個腳注——大名鼎鼎的「第四腳注」(Footnote 4)。可別小看它只是一個腳注,它對美國憲法的影響力實在是非同小可。即使美國憲法如此簡練,你也可以不知道其中某些不那麼重要的條文,但是卻不可以不知道這個腳注;如果美國法學院的學生不知道這個腳注意味著什麼,那麼可以肯定他通不過憲法學的期末考試。為什麼?因為在這個腳注中,首席大法官斯通(C.J. Stone)闡明了法院在什麼時候可以或應該對立法加大審查力度。什麼時候?在民主和法治「失靈」的時候。斯通法官在「第四腳注」中列舉了幾種情況,其中一種是「分散和孤立的少數族群」 的利益受到法律上的歧視。我們知道,民主在程序上就意味著多數主義規則:如果民主程序正常進行,那麼社會中的多數選民將最能代表自己利益或觀點的候選人選入議會;議會代表中的多數通過法律,使之最有效地反映多數人的利益和觀點。但是如果多數人的某些利益或觀點並不那麼無辜——如果他們侵犯了少數人的基本利益,那又該如何呢?在民主和法治國家,除非你能喚起多數人的支持或同情,你是沒有希望的;譬如你和你的同類只佔這個社會的十分之一,你很可能會發現多數人壓在你頭上,對你們進行任意的歧視,而且是以神聖的「法律」的名義!在美國歷史上,種族歧視正是以法律的形式強加在黑人等有色人種身上,而這些法律都是通過民主程序制定的。

在這種情況下,既然民主幫不了你的忙,你只有靠法院了,也就是希望由法院宣判這種法律違反了憲法第十四修正案對所有人的平等保護;當然,如果這個社會就是清一色的歧視,法院也不見得幫得了你,但多一個依靠總沒有壞處。斯通大法官指的就是這個意思:正是在民主和尋常的法治不能可靠地得到憲法所要求的結果時,法院應該也可以發揮其獨特的作用——應該,是因為歧視的受害者不能依靠議會或總統這類通過民主選舉產生的政治機構,因而法院在憲法面前責無旁貸;可以,是因為反正民選機構不能有效發揮其憲法職能,因而法院代行其職並無越位之嫌。注意到卡羅琳產品案宣判於1938年,正值羅斯福總統新政之後,法院的威信跌落到僅次於「蓄奴案」(Dred Scott)的最低點。事實上,最高法院在這個案例的判決中明確信奉司法節制主義,全面退出對立法和行政的司法干預。然而,「第四腳注」為司法復興埋下了伏筆:畢竟,在某些情況下,這個國家還是需要司法干預的。通過這個腳注,斯通法官界定了現代法院在民主社會中的司法職能,進一步發展了美國的政治制衡理論,並為法院日後對取消美國的政治與法律歧視發揮巨大作用做好了理論准備。種族最終被宣判為「嫌疑歸類」(suspect classification),法院將以「理論上嚴格,實際上致命」的眼光來審視涉及種族的立法:一旦涉及任何種族歧視,這部法律就面臨「死刑」了。在美國歷史上,起到這種作用的判例屈指可數,足見「第四腳注」舉足輕重的地位。

當然,「第四腳注」畢竟只是一個腳注,斯通法官不可能在此將所有問題說清楚。這也就引發了阿克曼教授的挑戰。他並不質疑「第四腳注」的出發點:司法機構可以在民主政治機構「失靈」的情況下發揮更大的作用,但他質疑腳注表述的准確性:「顯明和孤立」的少數群體是否真的在民主社會中無能為力?如果諸如種族等群體在今天並非如此,那麼司法繼續給予其特殊保護就等於「弄錯對象」了,而其他真正需要得到司法保護的群體卻受到忽視。通過逐個澄清概念誤區,阿克曼指出「第四腳注」的措辭具有誤導性:需要特殊保護的其實不是「顯明和孤立」的少數群體,而是「隱性與分散」的少數群體,譬如婦女、窮人和同性戀者——有時甚至是多數群體,因為他們的集體行動面臨著組織成本的巨大障礙。通過這篇論文,阿克曼與其說是挑戰或「超越」卡羅琳產品案,不如說是更新了「第四腳注」在現代社會的意義。



注意上文的全部討論有一個前提:「如果民主程序正常進行」,但這個前提顯然不是自動成立的。如果這個前提不成立又如何?我們知道,在當今世界上,幾乎所有國家都宣稱自己是「民主」的,但民主程序運行良好的國家並不多,不少國家賄選、舞弊現象相當嚴重。如果徒有紙上的規定,實際上「選」出的議員並不能代表社會上多數人的利益和立場,那麼其所制定的法律在社會效果上如何,便可想而知了。如何防止這種情況發生,保證民主程序依法進行?這又是民主本身無能為力的事情了,因為在選舉的那一刻,被選舉的那個政治機構其實已經解體了,所以根本無法保證新的人選符合憲法要求。民主過程必須得到法治的保證,否則就註定是虛假的民主;為了保證民主過程的法治化,法院又必須發揮其應有的作用。事實上,這是「第四腳注」命題的延續。「第四腳注」也確實提到了這種情況:限制政治程序的立法應受到更嚴格的司法審查。如果法律禁止某個人群參與選舉過程,那麼他們肯定不能指望通過選舉和立法來保護自己的權益了。在這種情況下,法院有理由對此類立法進行更嚴格的審查;法院這么做非但不和民主原則相沖突,反而恰恰是在制度上幫助民主「運轉起來」。

皮德斯教授的論文涉及范圍更廣。選舉過程不僅可能受到法律限制(例如美國在大約半個世紀以前對種族的限制),而且還可能受到種種因素的扭曲,例如選區人口分布的不均衡、選區形狀的不規則以及法律對競選資金的規制等等。另外,盡管法律規定本身沒有什麼問題,實際操作過程卻可能會出現形形色色的問題,如自動識別選票的機器可能誤讀或忽略某些有效選票等高度技術性問題。2000年的美國總統大選是一個最貼切的例子。如果某個關鍵的選區在統計選票中有爭議,法院應有何作為呢?選舉是一個政治過程,但並不是法院所不能插手的「政治問題」(political question)。對於這樣的問題,法院可以說是最有資格管了:相對於其它機構(如國會——總統自己顯然是不能插手的,尤其是如果他像在2000年大選中那樣作為候選人捲入爭議的話),法院的獨立和公正受到更可靠的保障。問題是法院在處理這類問題過程中應尊重什麼限度,遵循什麼原則。如果司法審查的標准不妥當,那麼沒有什麼能保證法官比平常人更公正或客觀,所謂的司法判決也就不過是少數幾個人按照自己主觀意念的投票結果而已。(在2000年總統大選所引發的「戈爾訴布希」判決中,這種情況可能真的發生了。)皮德斯教授對這類問題有深入的研究,早先曾和他人一起主編《民主之法》(The Law of Democracy: Legal Structure of the Political Process)一書,可以說是集這個領域的各種判例與理論之大成。在最近的「民主政治的憲法化」這篇文章中,他梳理、總結和評判了最高法院近年來的判例,進一步闡述了民主通過司法而憲法化(judicial constitutionalization)這個新鮮的主題,並發展了一套鑒別司法審查正當性的標准,讀來令人耳目一新。

當然,民主依賴一系列制度保障,只有司法保障是遠遠不夠的。司法是對民主以及所有憲法權利的最直接也是最後的一道屏障,但如果沒有言論和新聞自由,沒有充分和自由的辯論與交流,沒有選民與候選人的准確信息,我們能指望這樣的「民主」能產生什麼政府呢?如果等到選舉那一天再來關心整個過程的合法性,只恐怕專制的生米要煮成熟飯了。這是為什麼言論與新聞自由對於民主如此重要,同時也是為什麼政治言論的自由是如此重要。兩者其實反映了同一個命題:言論自由之所以重要,之所以不能受到政府的隨意控制和干預,正是因為它對於民主社會發揮著一種不可替代的作用。這就是霍姆斯和布蘭代斯(J. Brandeis)法官在兩次世界大戰之間的一系列反對意見中所闡述的偉大思想。聯邦憲法第一條規定:「國會不得剝奪言論和新聞自由。」這么簡短的一句話意味著什麼?他們將其理解為,言論在一般情況下是不受控制的,除非言論將產生「清楚與現存的危險」(clear and present danger);法院應當嚴格審查限制言論的法律,防止其對言論自由構成過重的負擔。這一思想在切菲教授那裡獲得了系統化。在1941年的《美國的言論自由》一書中,他為「清楚與現存危險」的憲法標准提供了理論依據,並促使這一標准作為少數意見逐步為多數意見所接受。

然而,「清楚與現存的危險」標准本身就存在著至少兩種截然不同的解讀。一種解釋認為它要求法院平衡言論的種種社會後果,然後決定政府是否可以限制言論。另一種解釋則認為「平衡」路徑太主觀、太不確定、給法官的自由裁量權太大,以至於不可能為這項至關重要的自由提供有效保障;事實上,在兩次大戰之間及之後一段時期,最高法院的多數意見正是基於霍姆斯法官的「清楚與現存危險」標准,將被告發表反戰言論的自由給「平衡」掉了。因此,為了保證言論自由不受政府的控制或剝奪,法院應該採取「絕對」(categorical)保護路徑:凡是屬於憲法保護范圍內的言論,一律不受政府幹涉,就這么簡單。雖然只有少數人採取看上去極端的第二種路徑,其中亦不乏傑出者。法官中有布萊克(J. Black),學者中則有切菲的老師邁克爾約翰教授。後者將言論自由和民主自治緊密相連,系統發展了言論自由的絕對保護理論。但是「吾愛吾師,吾尤愛真理」。在此收入的這篇短評中,切菲教授為自己和霍姆斯法官辯護,並責怪其師「劍走偏鋒」。這是關於言論自由兩大門派的交鋒。孰是孰非,讀者讀後自有公斷。



和皮德斯教授的文章一樣,普斯特教授的論文也是對聯邦最高法院最近一屆開庭期的評判和總結。《哈佛法律評論》每年都會請一位知名學者(一般是憲法學領域)寫一篇繼往開來的「前言」(Foreword),回顧和梳理過去一年的判例進展,展望新的一年的司法成就。2002年是非同尋常的一年,因為最高法院在這一年以出人意料的方式判決了好幾個意義重點的案例,從根本上改變了以往對州政府侵犯同性戀袖手旁觀的態度,並明確肯定了大學校園里的「糾偏行動」(affirmative action)的合憲性。「糾偏行動」有時也被稱為「反向歧視」(reverse discrimination):它是一種法律上的「歧視」,不過和一般的歧視正好相反,它「歧視」的不是少數群體或政治上的弱勢群體,而正是制定法律政策的強勢群體自己,其目的是補償少數或弱勢群體在歷史上受到的歧視和不公待遇,並促使他們早日強大起來,足以通過民主政治過程保護自己的利益。譬如加州大學醫學院曾明確為非裔或西裔等少數族群保留錄取名額,這種做法當然照顧了少數族群的需要,但其顯然的後果是損害了部分白人考生的利益。如何對待這種「歧視」?最高法院相當部分的法官至今仍然認為,「反向歧視」和一般歧視沒有區別,都屬於「嫌疑歸類」,因而都適用於嚴格審查標准。斯通法官假如在世,很可能會反駁這種不分青紅皂白的做法,因為「反向歧視」的對象並不是「分散和孤立」的,因而並不需要特別的司法保護。不過在實際適用過程中,多數法官對糾偏行動的審查標准似乎並不那麼嚴格,一般允許大學為了校園的「多樣化」(diversity)而規定有利於少數族群的錄取政策,只是不得明確規定限額。但從1970年代中期最高法院首次接觸這個問題之後,「多樣化」是否能為糾偏行動提供憲法依據,一直是一個未決懸案。2002年,密西根大學的錄取政策又惹其社會風波,辯論雙方都通過媒體積極造勢。最高法院下達了折中判決,繼續否定限額制度等糾偏行動的合憲性,但明確肯定「多樣化」可以作為糾偏行動的憲法依據。保守派人士沒有覺得太「吃虧」,自由派人士則宣稱這是一個劃時代的「勝利」。

初看起來,這個判決似乎有點意外,因為美國最高法院現在是由保守主義者佔多數,年邁的首席大法官倫奎斯特(C.J. Rehnquist)是其代表。2000年總統大選案中5:4的判決,清晰顯示了共和黨略占優勢的法院構成。盡管在理論上人們都贊同威克斯勒教授的「中立原則」,因而法官究竟信奉什麼意識形態應該是不相關的,但是「應該」歸應該,實際上所有人都明白法官是不可能絕對中立的。尤其在涉及政治和政策立場的案例中,法官的判決必然受到其意識形態的影響。這樣一來,如何理解2002年自由派在糾偏行動和同性戀訴訟中的重大「勝利」?普斯特教授試圖從文化的角度來解釋這些看上去不好理解的判決。他認為,法官的解釋過程並不是像一般想像的那樣獨立,而是受到社會文化的影響和約束。事實上,法官的任務正是詮釋社會主流意識形態對憲法的理解。正是通過法院的文化解釋,抽象的憲法在具體案例中獲得了實定法的權威。或許也正是通過文化對法官個人的約束,「中立原則」才成為可能。

最後,卻伯教授的論文多少代表了法學領域的「另類」。具有數理功底的他試圖用相對論和量子力學等近代物理學原理,來昭示司法過程的性質及其社會作用。不錯,法院是受社會約束的,但反過來司法活動也積極地改變甚至塑造社會。就和傳統物理學割裂了物體和觀察者之間的聯系那樣,傳統的法理學也割裂了法院作為審判者和被審判的那部分社會之間的聯系。現代量子力學揭示,觀察過程將改變被觀察的對象,盡管這種變化在宏觀是微小的。同樣的,司法判決也改變著有待判決的事實本身。法官必須理解,在「彎曲」(而不是像傳統認為的那樣筆直)的憲法空間中,他的判決將影響他對待決案件本身的認知,並將改變受判決影響的社會。法官必須清楚地意識到自己和社會「交織於一個復雜的意義網路」,意識到判決不只是一種被動的「觀察」,而是主動塑造社會的「行為」。惟有如此,司法過程才能獲得其應有的責任感。

美國憲政歷程:影響美國的25個司法大案
本書主要作者簡介
序言
前言
美國聯邦最高法院略論
第一章
保守的美國革命產生了長壽的聯邦憲法
第二章
美國憲政法治的捍衛者:最高法院的九尊護法神
第三章
美國憲法的英國普通法淵源
第四章
最高法院至高無上的權力是誰給的?
——馬伯里訴麥迪遜案(1803)
第五章
契約神聖原則與大學自治傳統
——達特茅斯學院訴伍德沃德案(1819)
第六章
聯邦至上原則和憲法默許的權力
——馬卡洛訴馬里蘭州案(1819)
第七章
打破地方保護主義
——吉本斯訴奧格登案(1824)
第八章
引發美國內戰的司法判決
——斯科特訴桑弗特案(1857)
第九章
總統大還是最高法院大?
——從梅里曼訴訟案到米利根訴訟案
第十章
從受害者到勝利者:華人官司對美國法律的貢獻
——益和訴霍普金斯案(1886)
第十一章
20世紀美國反托拉斯壟斷的第一槍
——北方證券公司訴美國案(1904)
第十二章
爭取勞工權益的漫漫長路
——有關勞工權益的幾個案子
第十三章
當愛國主義碰上宗教和言論自由
——有關國旗致敬和《效忠誓詞》的三個案子
第十四章
戰時的公眾自由和種族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裔美國人被拘留案
第十五章
吹響結束種族隔離制度的號角
——布朗訴托皮卡教育管理委員會案(1954)
第十六章
校園祈禱與「分離之牆」
——恩格爾訴瓦伊塔爾案(1962)
第十七章
「政治棘叢」中的平等選舉權
——貝克訴卡爾案(1962)
第十八章
公正審判與對窮人的司法援助
——吉迪恩訴溫賴特案(1963)
第十九章
對新聞自由的挑戰:誹謗還是輿論監督
——《紐約時報》公司訴薩利文案(1964)
第二十章
不厭其煩的告誡與刑事被告的權利
——米蘭達訴亞利桑那州案(1966)
第二十一章
選擇權與生命權的漫長較量
——羅訴韋德案(1973)
第二十二章
「帝王總統」的自我彈劾
——美國訴尼克松案(1974)
第二十三章
如今在美國究竟誰歧視誰?
——加州大學董事會訴巴基案(1978)
第二十四章
星條旗保護焚燒它的人
——得克薩斯州訴約翰遜案(1989)
第二十五章
新聞自由與公正審判的兩難抉擇
——羅德尼?金訴洛杉磯市警察局案(1992)
第二十六章
程序公正與「世紀審判」
——橄欖球明星辛普森涉嫌殺人案(1995)
第二十七章
總統難產引發的司法大戰
——布希訴戈爾案(2000)
第二十八章
美國政府為何總跟微軟過不去?

5. 誰來介紹一下巴拉克·奧巴馬

巴拉克·奧巴馬,全名:巴拉克·海珊·奧巴馬二世(Barack Hussein Obama II)。
北京時間2008年11月5日,根據美國總統大選計票結果,奧巴馬正式當選為美國第四十四任總統,從而成為了美國歷史上第一位進入全國大選階段的黑人候選人、並且成功當選的第一位黑人總統。
編輯本段個人簡介
奧巴馬1961年8月4日生於美國夏威夷,父親是來自肯亞的黑人,母親是堪薩斯州的白人。1983年畢業於哥倫比亞大學,1985年到芝加哥參加社會工作。1991年畢業於哈佛法學院,獲得法學博士學位,是第一個擔任哈佛法學評論主編的非洲裔美國人,並在此期間獲得了全國范圍的認可。1996年,奧巴馬從芝加哥當選為伊利諾伊州國會參議員並在之後的3年中連任;2000年,在競選美國眾議院議員席位失敗後,奧巴馬將主要精力投入到伊利諾伊州的參議工作中。
奧巴馬演講
2004年7月,美國民主黨召開全國代表大會,奧巴馬被指定在第二天做「基調演講」。(所謂「基調演講」,就是民主黨人闡述本黨的綱領和政策宣言,通常由本黨極有前途的政治新星來發表,1988年做「基調演講」的人就是時任阿肯色州州長的柯林頓。)奧巴馬不負眾望,他親自撰寫演講稿,並發表了題為「無畏的希望」(The Audacity of Hope)慷慨激昂的演講。在演說中他提出消除黨派分歧和種族分歧、實現「一個美國」的夢想。該演講後,奧巴馬成為全美知名的政界人物。同年11月,奧巴馬順利的以高達70%的選票當選聯邦參議員。
2007年2月10日,奧巴馬在伊利諾伊州斯普林菲爾德市正式宣布參加2008年美國總統大選,並提出了重點在「完結伊拉克戰爭以及實施全民醫療保險制度」的競選綱領。2008年1月4日,在俄亥俄州民主黨初選大會上,奧巴馬贏得了38%的支持率,領先於知名度高於自己的約翰·愛德華茲以及希拉里·柯林頓,在民主黨諸位候選人中領跑。2008年6月3日,奧巴馬票數領先於希拉里·柯林頓,被定為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同年8月23日,在民主黨全國代表大會上奧巴馬被正式提名,從而成為了美國歷史上首個非洲裔總統大選候選人。
2008年11月5日,奧巴馬擊敗共和黨候選人約翰·麥凱恩,正式當選為美國第四十四任總統。
編輯本段家庭背景
奧巴馬的父親老奧巴馬是肯亞人,母親安·鄧納姆是美國一名白人女教師。兩人婚姻沒有維持多久,只生下奧巴馬一個孩子。後來奧巴馬隨母親與繼父在印度尼西亞生活4年。
兒時的奧巴馬與母親Ann鄧納姆出生在美國堪薩斯州威奇托,後來隨父母移居夏威夷。在夏威夷,鄧納姆與肯亞留學生巴拉克·奧巴馬(老奧巴馬)相遇並結婚,生下一個兒子,取名巴里,即如今的參議員奧巴馬。這一段婚姻沒有維持多久,隨著老奧巴馬離家前往哈佛大學深造告終。鄧納姆後來與印尼留學生羅羅·素托羅結婚,並於1967年來到印尼,也把6歲的巴里帶到印尼。
奧巴馬10歲時回到夏威夷,與外祖父母生活在一起。鄧納姆帶著她與素托羅生的女兒瑪亞又回到印尼。鄧納姆熱衷於印尼民間婦女工藝品的製作,比如織布、編筐,成為個中能手。瑪亞現在是夏威夷大學一名教授。蘇爾亞庫素瑪回憶說:「我們都是母親,我們一起談論,對於一個母親來說,與孩子分離有多麼難過,但她(鄧納姆)更關心對巴里(奧巴馬)的教育。」
奧巴馬青年時到印尼看望母親,蘇爾亞庫素瑪初次見到這名未來參議員。她說:「鄧納姆為他驕傲。我記得,當奧巴馬成為《哈佛法律評論》月刊歷史上首位黑人主編時,鄧納姆充滿驕傲。」
奧巴馬的父母離婚後,在聽說父親1982年在肯亞死於車禍前,奧巴馬只見過父親一次。盡管與父親相處時間不長,但遺傳自父親的膚色,在他的政治生涯中成為一面旗幟。他的回憶錄1995年首次出版,名為《父親的夢想》。從政後,奧巴馬借用了父親的名字(巴拉克),在每天別人對他的稱呼中,感受父親留下的烙印。
老奧巴馬出生在肯亞西部一個貧窮的小村莊,當過放牛娃,後來因為一個很偶然的機會去美國讀書,與鄧納姆相遇,生下奧巴馬。奧巴馬的祖母和許多親戚如今仍住在那個小村莊,老奧巴馬1982年因車禍去世後也埋在村內。1992年時,奧巴馬初訪家鄉,把未婚妻領進門。老奧巴馬的生平比較復雜。他在肯亞時就娶了第一個妻子柯齊亞,並育有兩個孩子,兒子羅伊和女兒奧瑪。
按照奧巴馬的說法,父親從沒真正離開柯齊亞。但鄧納姆說,老奧巴馬確實與柯齊亞分開,但「由於結婚時是一個鄉村婚禮,所以也沒有文件證明離婚」。老奧巴馬和鄧納姆在夏威夷的婚姻也許也沒有適當的文件證明。奧巴馬在回憶錄中說:「這段婚姻如何開始和何時開始依然弄不清,有些細節我永遠沒勇氣弄清。」老奧巴馬離開鄧納姆和兩歲的兒子去哈佛讀書後,後來帶著另一名美國女人露絲回到了非洲。露絲成為他的第三任妻子,在肯亞為他生了兩個兒子,其中一個兒子死於車禍。但是,老奧巴馬還經常探望柯齊亞。
然而,就是在這樣一個家庭中成長起來的孩子,卻心懷著自己的「美國夢」,一步步走向成功…
編輯本段成長之路
奧巴馬身世復雜、經歷坎坷,但長大後,在芝加哥市組織慈善事業,逐漸積累名聲。在哈佛大學法學院就讀期間,成為《哈佛法律評論》首位黑人主編——這個位置通常被視為法律專業學生畢業後進入美國最高法院當法官秘書、進而步步高升的敲門磚,但奧巴馬畢業後,卻選擇了芝加哥一家專門受理民權訴訟的小型律師事務所。
奧巴馬之後選擇從政,連任3屆伊利諾伊州州參議員,2004年在民主黨全國代表大會上脫穎而出,將知名度擴大到全美。當年,他贏得國會參議員選舉,成為美國歷史上第5位黑人聯邦參議員。蘇爾亞庫素瑪說:「你知道,擁有一個白人母親、一個黑人父親,還到過印尼,這使他和他的母親一樣,容易對各種人產生認同感。」一些美國社團把奧巴馬當作一種證明,融合可以超越種族。美國布魯金斯學會的公眾政策研究人員威廉·高爾斯頓說:「我認為,美國選民已經准備支持具體表現美國夢的領袖。」
弗吉尼亞大學政治學教授拉里·薩瓦托認為,奧巴馬公布自己身世可以吸引選民,無論存在何種爭議。薩瓦托說:「美國人喜歡成功的故事。」蘇爾亞庫素瑪說,她可以想像到奧巴馬母親的「熱烈表現」,「如果她知道巴里,她的孩子在競選美國總統,她會有多麼驕傲」。
編輯本段參選歷程
200多年前的美國總統大選,亞伯拉罕·林肯只能坐著馬車來巡迴演講;七八十年前,為了獲得勝利,富蘭克林·羅斯福已可以拿著廣播喇叭進行宣傳;到了肯尼迪時代,在電視上面對萬千觀眾發表演說成為了常態。
奧巴馬競選網站首頁
2008年美國大選,不管是民主黨的奧巴馬、希拉里,抑或共和黨的麥凱恩,都爭先恐後開設個人網站,宣傳政治綱領、播放競選廣告,發布即時動態,同時也收集民意民聲。矽谷的一位資深專家評論:「能夠利用網路全部潛力的競選者,將在總統大選中脫穎而出。」《紐約日報》也認可這一點:「2008年,決定總統大選結果的關鍵因素不是誰更懂政治,而是誰更懂網路。」
互聯網,這種最開放、最民主的媒介形式,已深度參與到選舉的政治事務中。奧巴馬,47歲的黑人偶像,憑借著平民出身、經歷復雜的優勢,打出「革新」、「夢想」的旗號,在一臉陽光的帥氣中,成為了最會利用互聯網工具的人。美國聯邦選舉委員會公布的資料顯示,奧巴馬在今年1月份收到的3600萬美元捐款中,有2800萬美元是通過互聯網募集到的,而且,其中90%的捐款,單筆金額都在100美元以下。
和傳統的通過競選集會,以及舉行募款餐會的模式大不相同的是,奧巴馬得到的這些小額捐款,多半是自發的網上轉賬。這應該被看作一個信號。美國國會規定,每個人向總統候選人捐助選資金,不得超過2300美元。因此,美國總統候選人必須爭取盡可能多的捐款者,才能在籌款額上壓倒其他對手。
早在2007年第一季度初選時期,他小試牛刀,被人稱為「菜鳥」的他「一鳴驚人」:通過互聯網,獲得了10萬人的捐款,人數是希拉里的兩倍!捐款數額也超過了希拉里。從那時開始,奧巴馬就擁有一個「網路提款機」。《時代周刊》評論:「奧巴馬所得的100美元募款,可能來自數千位不計名的普通支持者,但帳面上無法看到的數據,將在未來的選票數量上體現,人們期待著這樣的驚喜。」
在奧巴馬的個人競選網站(http://www.barackobama.com)上,粉絲們在網站上輸入自己的郵政編碼,就能得到所在地區為奧巴馬進行助選活動所具有的信息列表,並據此加入支持奧巴馬的團體。戈倫博格說:「這些集會吸引了社區人群的極大興趣。人們一回家就上網捐款。而這些人以前從沒捲入過競選活動。」相形之下,奧巴馬的黨內對手——希拉里,也在自己的官方網站上設置了類似的「郵編定位」功能,以聚攏和發展支持者,但效果遠遜於奧巴馬。原因是,奧巴馬進入了互聯網的WEB2.0時代。「這是互聯網時代,奧巴馬知道經常上網和有時間在網上發表言論的人都不是有錢人,因為有錢人大都沒那麼多時間,也不會自降身份與窮人一起爭論」,一位奧巴馬的支持者表示,「如果以支持人數作為評判,奧巴馬無疑將獲勝。」
編輯本段「奧巴馬現象」
所謂「奧巴馬現象」,就是2008年總統大選初選中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奧巴馬掀起的政治旋風。作為美國歷史上第一位參選總統的黑人,奧巴馬將「希望」和「變化」作為自己的競選口號,一次次突破人們的預期,不斷刷新美國政治史新紀錄,形成了2008年美國總統大選中一股巨大的政治能量,對傳統的選舉格局構成了真正的挑戰。奧巴馬在短短兩年多的時間里就已在政壇造成一股旋風,甚至有人把「奧巴馬現象」拿來與前總統肯尼迪1960年挾帶強大人氣進軍白宮來相提並論。
如今「奧巴馬」這個名字在美國已成為首屈一指的政治品牌。並且「奧巴馬」這個名字已經改變了英語,美國社會出現了一批以「奧巴馬」為詞頭的新名詞,如「奧巴馬女孩」、「奧巴馬風暴」、「奧巴馬搖滾」、「奧巴馬十月」等等。《華爾街日報》甚至驚呼:面對「奧巴馬大潮」,希拉里還沒有被淹死本身就足以說明她是一位多麼出色的政治家。《紐約時報》專欄作家布魯克斯在《當魔術消失的時候》文章中,認為「奧巴馬狂熱」已經變成「奧巴馬失落變態癥候」。現在,「O.C.S.」已經變成一個英文新字,出現在美國政治議論之中。就是在這種「奧巴馬狂熱」現象下,眾多選民被迷得神魂顛倒,助他寫下一系列連勝的戰績。

「奧巴馬現象」的根本原因是奧巴馬代表著希望和信心,迎合了選民求變的心理。這種變分為幾種:面對美國內外交困,選民需要變革,需要一個能帶領美國走出困境的領導人;選民需要希望和信心,需要一個給美國帶來新方向的領導人;美國面臨一個「戰後嬰兒潮」到「後嬰兒潮」的世代交替的變化,選民需要一個清新的、超越黨派利益彌合分裂的「後嬰兒潮」領導人。總之,奧巴馬成為變革的代言人。選民需要一個領導美國走出困境的領導人。共和黨執政七年來,經濟不振,財政巨額虧空,美元貶值,物價飛漲,還有次貸危機,使人民生活日趨艱難,沒有醫療保險的人數已經高達5000萬。二戰嬰兒潮的一代人,即將達到退休年齡,將來有可能面臨政府無力支付社會保險基金的困境。
對外方面,反恐越反越恐,伊戰越陷越深,盟國離心離德,外交乏善可陳,國際影響日益削弱。盡管國力依然強大,科技領先,但內外決策失誤已經給美國利益帶來了很大損失,影響到了選民的利益。此時不改,更待何時。在這種情況下,人心思變,對於白白耗費財政資源,過度干預國外事務,以及國會陷於兩黨爭議,為了支付戰爭費用而削減社會福利開支的做法,招致強烈不滿。盡管奧巴馬沒有開出如何變革與施政的清單(施政綱領要在黨代會上產生),但「變革」的主題思想卻是說到了選民的心坎上,成為他產生巨大影響力與號召力的一個重要因素。選民需要一位給與美國新希望和信心的領導人。
美國精神的深處存在著一些共同的理想和信念,這些理想和信念能讓美國人不論是在繁榮時還是在逆境時,都能始終保持一種集體良心而不失望,並能讓不同膚色、不同信仰、不同階層、不同黨派的美國人共同努力。近年來,特別是「911」以後,美國的這些共同的理想、價值理念和希望在不斷萎縮,美國開始日益走上分化。奧巴馬承諾,如果他成為美國總統,他將使整個美國在共同使命感的感召下團結起來,使美國的歷史翻過近年來政治四分五裂、願望一再落空的灰色一頁。同時,依循美國政治的慣例,奧巴馬還要讓大家知道這種新美國人的根源――最原始的美國夢。於是在競選中他不斷重復「改變」、「希望」和「相信」這幾個關鍵詞,使他成功地把自己變成了肯尼迪的接班人、新美國的象徵。
正如希拉里的一位顧問所說,希拉里能打敗任何對手,但奧巴馬不是一位參選人――他代表了一種運動。他不是在推銷某一套政策,他是在推銷一種願景;他展示的是對一種信念的忠誠,對人們實現信念的力量的忠誠。而這種信念就是變革,這就是為什麼人們並不關心其政策細節的原因:夢想本身就已經足夠。
美國企業研究所學者邁克爾·巴龍認為,美國的選民結構每隔16年會有重大改變,而經過世代交替的選民比較願意冒險選擇新人。所以16年之癢起到了重要作用。《新聞周刊》的專欄記者艾特指出,其實選民求變的情況在1992年柯林頓擊敗老布希當選總統就已有先例。柯林頓46歲時當選總統,是第一位「戰後嬰兒潮」時代入主白宮。今年46歲的奧巴馬是「後嬰兒潮」的時代人。
其實這可以從歷史來尋找根源,比如從二戰結束一直到老布希,美國總統基本上都是二戰老兵,從將軍到上校,然後到中尉,開始是艾森豪威爾將軍,肯尼迪是校級軍官,老布希是尉級軍官,到了柯林頓時代,二戰老兵基本上就淡出了政治舞台,接下來就是「戰後嬰兒潮」這一批,他們的代表人物就是柯林頓和小布希。到目前為止,他們正好執政16年,從美國世代交替的角度來說,這批人也開始淡出政治舞台,「後嬰兒潮」的人要起來了。奧巴馬今年46歲,正好代表了「後嬰兒潮」這批人,所以,這也是奧巴馬給很多人以希望的一個原因。

「奧巴馬現象」產生的一個更大的背景是,美國自20世紀60年代以來在民權運動方面的確取得了相當大的進展。
20世紀60年代美國發生了轟轟烈烈的民權運動,其主要內容就是美國黑人反對種族隔離和歧視,爭取民主權利的運動。經過60年代的民權運動,美國打破了一些很有能力的黑人人才進入美國主流社會的障礙,現在美國政壇上活躍著很多黑人領導人和政治家,包括小布希政府中也有鮑威爾、賴斯。顯然,通過60年代的民權運動以後,相當的一部分黑人精英進入了美國的主流社會,而且幫助美國在解決種族問題上取得了相當大的進展。這是「奧巴馬現象」產生的最大背景。沒有這一背景,「奧巴馬現象」就沒有存在的理由。
「奧巴馬現象」產生與媒體追求轟動效應也不無關系。媒體首要任務就是收視率,這是媒體存在的利益根本,所以追求轟動效應也就成為媒體的應有之意,這自然形成了選民從中和跟風的心理。
媒體的追求轟動效應。奧巴馬的接連取勝,不僅增加了奧巴馬本身的自信和凝聚力,對選民、特別是那批本來就在希拉里和奧巴馬之間晃盪的中間選民也產生很大的影響,產生從眾心理也是一種必然。至於希拉里所抱怨的「美國媒體對她不夠友善」問題,並且,媒體喜歡炒作,一般不會一邊倒地傾向奧巴馬或者希拉里,但是奧巴馬最近連勝,媒體對他的贊譽之詞會更多一點。因為媒體靠收視率為生的。
另外,奧巴馬受到更多媒體青睞,還在於奧巴馬是新人,身上有更多的新聞點可以發掘。還有,奧巴馬畢竟是年輕人,如前一段落所述,奧巴馬對網路等新興媒體也更重視,也更容易和這些人合作和交流。媒體對於他「開辟了一個新時代」等大張旗鼓的報道,對他人氣的聚集和籌資都很有利。
編輯本段政治觀點
一、經濟
奧巴馬:反對布希政府對年收入在25萬美元以上富裕階層的減稅政策。
麥凱恩:支持延續布希政府的減少收入稅政策,並打算將企業稅的稅率從35%減至25%。
二、貿易
奧巴馬:敦促就北美自由貿易區協定重新談判,以加強有關勞工和環境方面的條款;支持與秘魯之間達成自由貿易協定。
麥凱恩:支持與哥倫比亞、韓國和巴拿馬之間的自由貿易協定,並與27個歐盟成員國展開有關新自由貿易協定的談判;反對改變北美自由貿易區協定;支持開放新貿易市場。
三、伊拉克戰爭
奧巴馬:一直反對伊拉克戰爭,並在競選中承諾,如果當選總統,會在上任後16個月內從伊撤出美軍作戰部隊。
麥凱恩:在參議院投票支持對伊開戰,反對在戰爭撥款議案中附加撤軍時間表。他最近表示,如果當選總統,會在2013年實現在伊拉克設定的目標,並撤離駐伊美軍作戰部隊。
四、健康保險
奧巴馬:支持延續目前以僱主支付為主的健康保險制度;支持聯邦政府強制推行兒童全民健康保險計劃;設立國家健康保險項目。
麥凱恩:反對聯邦政府強制推行全民健康保險計劃,支持將目前以僱主支付為主的健康保險制度轉變為自由市場體系,並給低收入階層提供一定的稅務減免。
五、外交
奧巴馬:強調談判比軍事行動更重要,表示會與伊朗、敘利亞、朝鮮和委內瑞拉等國領導人談判。
麥凱恩:呼籲美國在國際外交舞台上發揮更積極有力的作用,承諾會推動重建美國與盟國之間的關系。
六、氣候變化
奧巴馬:承諾在2020年前將美國二氧化碳排放量減至1990年時的水平。
麥凱恩:支持在2050年前將美國二氧化碳排放量減少30%;呼籲通過發展清潔能源技術和使用可替代能源實現這一目標。
編輯本段成功當選
奧巴馬與拜恩在獲勝後
2008年11月4日,美國各大電視網公布的初步統計結果顯示,美國民主黨總統候選人、伊利諾伊州國會參議員巴拉克·奧巴馬在4日舉行的總統選舉中擊敗共和黨對手、亞利桑那州國會參議員麥凱恩,當選第56屆美國總統已成定局。據初步統計結果,奧巴馬已獲得297張選舉人票,超過當選總統所需的270張選舉人票;麥凱恩僅獲得145張選舉人票。
成功當選美國第四十四任總統後的奧巴馬在芝加哥發表講話,表示「這是屬於大家的勝利(this is your victory),美國即將開始改變(change has come to America)」。同時,他還感謝了自己的家庭和團隊,並且向對手麥凱恩表示敬意。麥凱恩也在隨後致電奧巴馬表示祝賀,奧巴馬也表示非常期待麥凱恩能夠加入未來的美國政府一起共事。
編輯本段著作
奧巴馬著作
在踏入政壇之前,奧巴馬出版了其青年及早期事業的回憶錄《我父親的夢想》。該書於1995年出版,並於2004年重印,新版本加入了新版前言和他在2004年民主黨全國代表大會上的演講稿。該書的音頻版本獲得了2006年格萊美獎的最佳誦讀專輯。
2004年12月,奧巴馬與三本書簽約,合約價值190萬美元。第一本書《無畏的希望》(The Audacity of Hope)在2006年10月出版 , 論述了奧巴馬的政治理念。該書自出版後在紐約時報圖書排行榜一直名列前茅。第二本書由於出版合約仍未公開,該書是奧巴馬和妻子、兩個女兒合著的兒童書,其利潤將贈予慈善機構。而第三本書的內容現在也尚未公開。
美國蘭多姆出版公司旗下的ThreeRivers出版公司表示,奧巴馬新書《我們相信的變革:巴拉克‧奧巴馬重續美國承諾的計劃》,將在2008年9月8日推出音頻和電子版本,然後於9月9日正式上市。這本書由奧巴馬親自作序,介紹自己的政策立場和這次總統選舉的重要意義。他的競選團隊成員也撰寫了一些章節,介紹奧巴馬在醫療保險、能源和國防安全等重要問題上的觀點。此外,該書還囊括了奧巴馬在競選期間發表的7次演講原文,包括他在宣布競選總統和出訪德國時的演講。
同名書籍《巴拉克·奧巴馬》同名書籍《巴拉克·奧巴馬》
出版社:清華大學出版社
頁碼:208 頁碼
出版日:2008年
ISBN:7302181209/9787302181200
內容簡介
2004年7月,巴拉克·奧巴馬在民主黨全國會議上一鳴驚人,而後閃耀政壇。時隔三年,這位來自伊利諾伊州的年輕國會參議員更以排山倒海之勢加入到美國總統寶座的有力爭奪當中,一段傳奇正在上演。正如他自己說的那樣:政治家也有自己的美國夢。
巴拉克·奧巴馬出生在美國堪薩斯州的肯亞人家庭,2歲那年的父母離異使其輾轉夏威夷和印度尼西亞。長大後,他曾經參加社區組織工作,服務選民,幫助社會下層民眾,逐步進入政界。憑借在2008年總統預選中的優異表現,奧巴馬讓越來越多的人相信,所謂夢想並非遙不可及。
作者簡介
希瑟·萊爾·瓦格納(Heather Lehr Wagner)在社會政治領域出版過30餘部著作,主要關注成功人士的生活經歷。她在杜克大學獲政治學學士,並在威廉與瑪麗學院獲政府學碩士學位,現與家人生活在美國賓夕法尼亞。

6. 法學Essay寫作引用可以使用哪幾種格式

一篇法學essay往往是在大量文獻引用和邏輯分析的基礎上得出研究成果。在美國的法學論文中,單篇論文的引用文獻往往都有上百個,我們甚至可能看到論文的引用部分所佔有的篇幅甚至比正文還多。對於這種近乎瘋狂的引用情懷,也遭到加拿大等其他國家法學家的諷刺(來自渥太華大學法學院優秀畢業生徐的轉述)。然而,無論文獻引用數量多少,我們需要做的基本功了解法學essay寫作中的引用格式和引用規范。下面同學們就跟Meeloun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引用規范包括兩個要求:一是對於參考借鑒必須註明出處,二是引用形式要統一
一、參考借鑒必須註明出處
在法學essay寫作中,引用的功能主要包括三個方面:(1)幫助讀者識別和調用相關文獻資源:Help readers identify and relocate the source work。(2)證明論文的觀點是經過充分研究得出的;Provide evidence that the position is well-researched。(3)尊重提出原觀點、理論的作者:Give credit to the author of an original concept or theory presented。此外,在閱讀一些論文的時候,我們經常看到一個引用泛化的現象,就是引用沒有體現上述功能。例如,將學界通識引用為個別知名教授的觀點,將一些基本事實、常識引用為個別文章的成果,等等。
二、引用形式要統一
引用形式要統一,是指引用的格式必須按照標准化的要求做到全文統一,並遵循有關要求。在英文論文寫作中,引用的格式有多種參考標准。在Google Scholar檢索中自動生成的Citation形式裡面,就有MLA、APA和GB/T 7714三種可選,其中第三個是中國國家標准化管理委員會發布的國家標准《文後參考文獻著錄規則》,在國內高校的畢業論文引用規范和理工科學術期刊中採用較多。此外,國際標准化組織(ISO)還發布了文獻引用格式的國際標准ISO 690:2010(Information and documentation--Guidelines for bibliographic references and citations to information resources),致力於推動文獻引用格式的國際協調一致。文獻引用格式的標准化,有利於促進文獻數據的信息化處理,進而服務於學術影響力評價等諸多方面。
目前,各種類型文獻引用規范都是推薦性的。各個研究機構、學術期刊往往會根據本領域文獻的特徵,選擇其中一種或者自創一種格式作為採用格式。在法學essay引用格式中,以《哈佛法律評論》等為主的期刊聯盟就自行制定了文獻引用體系的藍皮書,也即The Bluebook,該引用格式目前是英文世界法學文獻的主流引用格式。此外,APA、Martin也被諸多法學研究機構和學術期刊採用,故此,本文就分別介紹一下The Bluebook、APA、Martin的基本情況。
1.The Bluebook文獻引用格式
The Bluebook的英文全稱為The Bluebook:A Uniform System of Citation,中文全稱為《藍皮書:統一注釋體系》。在使用過程中,一般直接稱為藍皮書(The Bluebook),它是一本在美國使用最為廣泛的法律引用指南。藍皮書是由《哈佛法律評論》、《哥倫比亞法律評論》、《賓夕法尼亞法律評論》、《耶魯法律評論》的編委會共同參與編寫。藍皮書第一版出版於1926年,現在已經出到了第二十版。藍皮書是美國絕大多數法學院進行引用時參考的指南,也是美國絕大多數聯邦法院使用的引用格式。當然,美國最高法院有自己的引用格式,每個州在自己的法院系統里也只遵守自己制定的引用格式。
The Bluebook全書共計560頁,詳細的列舉了各類文獻的引用形式。在書中,你可以看到中文文獻的英文引用方式,也可以看到同一本文獻的多種引用形式。在每一類文獻的引用規范中,The Bluebook列舉了許多中不同情況、不同形式的引用形式,供讀者自己選擇。例如,對於著作,他列舉了一個作者、兩個作者、三個作者以上的不同引用形式,同時對於一個作者的著作又列舉了不同引用形式,供讀者自行選擇適用。在期刊論文、電子文獻等其他各類資源下,也盡可能窮盡各種形式進行舉例說明。
The Bluebook的詳盡引用規范,一方面得到大網路全書的贊譽,另外也因為其過於繁雜而飽受了許多批評。例如,芝加哥大學直接將藍皮書簡化改版為Maroonbook,以增加適用的便利性。總而言之,The Bluebook是法學論文寫作的必備書,但是並不需要使用者全文閱讀,而僅僅是在需要使用的時候查看。尤其對於其他引用規范沒有提到的偏門文獻,The Bluebook往往也可以讓你查到其引用形式。
The Bluebook雖然是必備必備工具書,但是其並未免費向社會提供,使用者必須用真金實銀去購買方可獲得。在The Bluebook發行的最初50年,該書的版權收益一直由《哈佛法律評論》100%佔有,《哥倫比亞法律評論》、《賓夕法尼亞法律評論》、《耶魯法律評論》到1974年時才意識到這一問題。最終經過爭論,《哈佛法律評論》分享40%收益,另外三家各分享20%的收益,《哈佛法律評論》負責生產和銷售。另外,記得在中國政法大學中歐法學院的課程中,講授Legal Research and Writing的美國教授曾經專門向TheBluebook版權方詢問,是否可以授權免費復印40餘本用於教學。The Bluebook的版權方明確回答,必須付費方可使用,最後由學校付費才取得復印數十本的權利。在Amazon,目前第20版的The Bluebook售價32美元左右。The Bluebook的電子版在網上無法免費獲得。對於其他途徑獲取電子版或復印版,各位可以根據著作權法的合理使用規則自行處理。
2.APA文獻引用格式
APA格式英文全稱為Publication Manual of the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即《美國心理協會刊物准則》。它是美國心理協會(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出版的,在包括法學在內的各個社會科學領域內廣泛採用的文獻引用規范。APA格式起源於1929年,當時只有7頁,被刊登在《心理學期刊(Psychological Bulletin)》。目前,APA已出版至第六版(ISBN 9781433805615),總頁數272頁。
在APA格式中,引注沒有The Bluebook那麼復雜,其採用的引用格式也比較容易被讀者記下和掌握。但是,APA對於法學論文中常見的案例引用等特殊情況,沒有作出說明,由此導致採用APA格式的法學論文都需要再配合The Bluebook使用。
為了對APA格式有直觀了解,舉例如下:
紙質著作:Finney,J.(1970).Time and again.New York,NY:Simon andSchuster.
紙質期刊論文:Nevin,A.(1990).The changing of teacher ecation special ecation.Teacher Ecation and Special Ecation:The Journal of the Teacher Ecation Division of the Council for Exceptional Children,13(3-4),147-148
APA的第6版還特別新增了Kindle電子版圖書的引用規范,例如:Eggers,D.(2008).The circle[KindleVersion].
APA格式也是受到著作權保護的作品,其售價為15美元左右。同時,在Google上可以檢索到該書第6版的電子版。
3.Martin文獻引用格式
Martin格式的英文全名是Introction to Basic Legal Citation,即《基本法律引用指引》。它是由康奈爾大學法學院前院長Peter W.Martin教授創作完成。Martin格式最初誕生於1993年,在2016年做了最新修訂,共計500頁。該格式比The Bluebook簡單易懂,同時還補充了APA格式對於法學論文引用的不足。此外,Martin格式的由作者通過互聯網免費向社會公開使用,可以不受紙質版出版周期限制而作出及時的修訂。
在Martin格式的第一章,其全面總結了主要的文獻引用形式,並做了詳細的講解。因此,對於初學者來說,直接看Martin格式的第一章就可以比較全面的掌握英文文獻引用的基本技巧。
總結
各類引用格式規范提供了多種參考格式,在沒有其他要求的情況下,同學們只需要保障文中前後一致即可。此外,上述英文引用格式是寫作英文論文所需要掌握和運用的。希望同學們都能掌握以上的法學essay的引用格式哦!回答來源於Meeloun,原文鏈接

7. 哈佛法學評論的介紹

哈佛法學院有十幾種各類法律方面的期刊,都是由學生編輯出版發行的。其中於1887年創刊的《哈佛法學評論》,則是其中最古老,最有份量的刊物。它是從十一月份到六月份發行的月刊。

8. 奧巴馬寫的3本書的名稱,英文的。

《哈佛法學評論》——《Harvard Law Review》

《無畏的希望》——《希望無畏:開墾美國夢的思考》(The Audacity of Hope: Thoughts on Reclaiming the American Dream)

《我父親的夢想》——《父親留下來的夢想:種族與傳統的故事》(Dreams from my Father: A Story of Race and Inheritance)

其中,《哈佛法學評論》似乎不是他寫的,而是由哈佛法學院高年級學生主編的法學期刊,而他是該評論一百年來的第一位黑人主編,不能說是作者。

9. 奧巴馬畢業於哪所學校

奧巴馬畢業的學校: 奧巴馬於1983於哥倫比亞大學畢業,於1991年在哈佛法學院畢業。 奧巴馬在1980年考入美國現排名第36位的文理學院——西方學院時,他的名字是巴里·奧巴馬。 奧巴馬童年在印度尼西亞度過,少年在美國夏威夷度過,大學本科在哥倫比亞大學讀國際政治關系。他畢業後的的第一份職業是在芝加哥最貧困的社區做社區組織者,後來考入哈佛大學法學院,並當選《哈佛法律評論》歷史上第一位非洲裔主編。 美國總統奧巴馬,於當地時間五月十三日晚出席亞利桑那州立大學春季畢業典禮並發表主題演講,但並未獲得學校頒發的榮譽學位。此前,該校已經宣布不會授予奧巴馬榮譽學位。 巴拉克·奧巴馬(1961- ),1961年8月4日生於美國夏威夷,父親是來自肯亞的黑人,母親是堪薩斯州的白人。1983年畢業於哥倫比亞大學,1985年到芝加哥參加社會工作。1991年畢業於哈佛法學院,是第一個擔任《哈佛法學評論》主編的非裔美國人。 奧巴馬的編年史

1961年8月4日生於美國夏威夷州檀香山

1983年獲哥倫比亞大學文學學士學位;

1991年獲哈佛大學法學院法學博士學位;

1992年結婚,育有二女;

1993-2004,Miner Barnhill & Galland律師事務所律師(伊利諾伊州芝加哥);

1996年,首次當選為伊利諾伊州參議員;

2004年,在伊利諾伊州首次當選為國會參議員。

10. 急求幾個關於法律和道德沖突的案例 最好有結果的案例。 不要太短。

1、洞穴奇案。

《洞穴奇案》講述了美國20世紀法理學大家富勒1949年在《哈佛法學評論》上發表的舉世聞名的「假想公案」:洞穴探險人受困山洞,水盡糧絕,無法在短期內獲救。

為了維生以待救援,大家約定抽簽吃掉其中一人,犧牲他以救活其餘四人。威特摩爾是這一方案的最初提議人,但在抽簽前又收回了意見。

其他四人仍執意抽簽,並恰好選中了威特摩爾做犧牲者。獲救後,這四人以殺人罪被起訴並被初審法庭判處絞刑。

這是美國20世紀法理學大家富勒1949年在《哈佛法學評論》上發表的假想公案,富勒還進一步虛構了最高法院上訴法庭五位大法官對此案的判決書。

作者編出這個案件並非空穴來風,而是以一些更為聳人聽聞的真實案例為基礎的。其中兩個最重要的案例,就是1842年美國訴霍爾姆斯案和1884年的女王訴杜德利與斯蒂芬案。

這兩個案件都是極端環境下的救生事件,都是在海難之後發生了殺人和追訴。在霍爾姆斯案中,殺人是為了讓嚴重超載的救生艇減輕負荷。在杜德利和斯蒂芬案中,殺人是為了給行將餓死的倖存者果腹。

2、2008年11月19日,福州鼓樓區某小學被一名不符合入學報名條件的新生之家長以返還原物為由告上法庭。
根據福州市教育局相文件規定,2008年福州市所有適齡入學新生按照所劃片區學校入學時必須提供戶口本、房產證及兒童預防接種證原件,且戶口本與房產證所記載的住址必須完全一致。

2008年8月20日,一位新生家長持戶口本及兒童預防接種證原件到鼓樓區一小學為其女兒報名上一年級,學校開具了一張收條給該家長。經過學校工作人員審查,發現該學生家長提交的證件中缺少報名必備的房屋產權證,於是當面告知該家長因證件不齊全不符合入學條件。

該家長當即表示要回去開具證明,並於當天上午持兩張小區物業證明到學校要求讓其女兒報名,並稱其家庭住址與戶口本上的地址是一致的,學校工作人員當場告訴該學生家長證明不能代替房屋產權證,並當場將兩張證明退給家長。

8月20日當天晚上,學校工作人員按照該家長提供的家庭住址上門家訪核實,發現該家長並不住在其向學校提供的家庭住址(事實上其實際家庭住址是在晉安區,其女兒小學劃片也應在晉安區)。

學校於8月22日通知該學生家長到學校領回證件,並告知因家庭住址不符合要求無法接受其女兒的入學報名。該學生家長22日到學校領取證件,學校工作人員要求其交回收條,該學生家長稱來時匆忙忘記把收條帶來,答應過一兩天帶來。

學校老師考慮到學生報名在即需要證件,就答應了家長先把證件退還給家長,收條沒有當場收回。令人意想不到的是 ,2008年11月19日,該學生家長作為學生的法定監護人以法定代理人的身份把學校告上法庭,要求學校返還原物即返還戶口本及兒童預防接種證。

其證據是學校的為其開具的證件收條一張。作為被告的學校進行了答辯,要求法院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並提供了證據。

本案件經過法院三度開庭,並由簡易程序轉為普通程序,2009年4月3日法院作出一審判決,駁回了原告的訴訟請求。原告不服,向福州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本案還在審理過程當中。

3、高樓中的1301室在除夕之夜著火,1401的某先生及時發現了火勢,並且作為一個素質公民,某先生報火警並且去找物業,由於是除夕之夜,所以消防員暫時趕不過來,物業先派人來滅火,但是無法正面進入1301,於是決定從14樓滅火。

但是14樓的住戶都不願意讓物業進入他們家裡作為滅火通道,這個時候某先生主動要求物業通過他們家來滅火,這時候所有的人都被疏散到了13樓,過了半個小時火勢被控制,物業得知消防員快到了,於是陸續從房中撤出,但是某先生發現樓道內水漫金山,往上看發現都是從他家裡溢出的。

他想上去看,但是被保安攔住,說火勢還沒有完全撲滅。這時某先生抓住一個物業人員詢問他是否關閉了消防龍頭,那人說忘記了。10分鍾後消防員來了,成功撲滅火勢,又10分鍾後消防員撤出。

這時某先生回家發現自己的木質地板已經完全濕透,室內有20cm的積水,半年之後完全腐爛,家裡電器完全不能使用,在梅雨季節滿屋子的蟲子,平均每平方米有上千條蟲子,無法住人,於是將物業告上法庭,但是物業以住戶沒有證據證明是他們所為,也可能是消防員所為,最終一審判決原告某先生敗訴。

4、2006年4月21日,廣州青年許霆與朋友郭安山利用ATM機故障漏洞取款,許取出17.5萬元,郭取出1.8萬元。事發後,郭主動自首被判處有期徒刑一年,而許霆潛逃一年落網。

2007年12月一審,許霆被廣州中院判處無期徒刑。2008年2月22日,案件發回廣州中院重審改判5年有期徒刑。

2006年4月21日晚10時,被告人許霆來到天河區黃埔大道某銀行的ATM取款機取款。結果取出1000元後,他驚訝地發現銀行卡賬戶里只被扣了1元,狂喜之下,許霆連續取款5.4萬元。當晚,許霆回到住處,將此事告訴了同伴郭安山。

兩人隨即再次前往提款,之後反復操作多次。後經警方查實,許霆先後取款171筆,合計17.5萬元;郭安山則取款1.8萬元。事後,二人各攜贓款潛逃。

同年11月7日,郭安山向公安機關投案自首,並全額退還贓款1.8萬元。經天河區法院審理後,法院認定其構成盜竊罪,但考慮到其自首並主動退贓,故對其判處有期徒刑一年,並處罰金1000元。

而潛逃一年的許霆,17.5萬元贓款因投資失敗而揮霍一空,今年5月在陝西寶雞火車站被警方抓獲。日前,廣州市中院審理後認為,被告許霆以非法侵佔為目的,夥同同案人採用秘密手段,盜竊金融機構,數額特別巨大,行為已構成盜竊罪。

遂判處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並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許霆隨後提出上訴,2008年3月,廣州中院認定許霆犯盜竊罪,判處有期徒刑5年。許霆再度上訴,2008年5月,廣東省高院二審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5、「辱母殺人案」一經曝光,就引發熱議,一是被刺殺者杜志浩的極端侮辱於歡母親的行為引起公憤,二是對當地警方沒有盡到應盡的責任引起質疑,三是當事人於歡被法院判處無期徒刑的結果引起公眾不滿。

「辱母案」從一開始可能就註定了悲劇,首先於歡為周轉資金而借款高利貸,後因欠款未能即使還上而招致暴力催款,中途母子二人有打過市長熱線110卻無人幫助,就在實發當天,警察還介入過此事,但只是說一句「要賬可以,但是不能動手打人」草草了事。

造成警察走後於歡看到母親被羞辱後,情緒崩潰,拿刀捅傷了三個催款人,其中杜志浩因失血休剋死亡,其他兩位一重傷一輕傷。

法院予以判處於歡無期徒刑的判決,一部分人認為法律即是法律無關於同情,一部分人認為,法律是為人而定,應該符合人性。歸根究底是法律和道德之間的沖突。

於法,法院認為,於歡拿刀捅傷他人不在正當防衛范疇,屬於故意傷人,並造成一死兩傷,又鑒於暴力催款行為惡劣判處於歡無期徒刑。

於德,人性上,如果親眼看到自己的母親收人百般凌辱,又求救無助的情況下,人的情緒會處於崩潰狀態,感受到人性的冷漠後,出於防止母親再受到非人的侮辱,當事人只能動起殺人的念頭,也可以說是預防性殺人。

(10)哈佛法學評論擴展閱讀:

法與道德的聯系

社會主義法與共產主義道德共產主義道德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是社會主義的重要特徵,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重要表現,是以共產主義思想為核心的。

它在思想建設方面的主要內容是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和科學理論,共產主義的理想、信念和道德,集體主義思想,為人民服務的獻身精神和共產主義的勞動態度,愛國主義和國際主義,等等。概括起來說,最重要的就是革命的理想、道德和紀律。

熱點內容
吳春燕民法 發布:2024-11-05 21:22:09 瀏覽:286
最新勞動法2013全文 發布:2024-11-05 19:11:30 瀏覽:105
比較中美涉外婚姻法的文化差異 發布:2024-11-05 18:47:44 瀏覽:561
勞動法離職後工作服的規定 發布:2024-11-05 18:42:47 瀏覽:855
勞動法直接辭職有工資嗎 發布:2024-11-05 18:36:40 瀏覽:117
玉溪紅塔區法院 發布:2024-11-05 18:35:12 瀏覽:204
2017勞動法流產假 發布:2024-11-05 14:20:40 瀏覽:255
頂級律師年薪 發布:2024-11-05 13:45:14 瀏覽:652
徐金桂行政法背誦2017 發布:2024-11-05 13:12:32 瀏覽:68
上訴法院流程 發布:2024-11-05 11:37:58 瀏覽: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