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藝術人文道德

藝術人文道德

發布時間: 2022-05-04 14:40:15

⑴ 藝術素養包括哪些方面

1、自然科學知識修養,人類社會已進入知識經濟時代,科技成為第一生產力在社會生活中日益顯示其巨大作用, 並進入藝術創作的方方面面。它既是藝術表現的對象之一,也是藝術創作、傳播的工具與手段。

2、社會科學知識修養,藝術表現的對象以人為中心藝術與社會密切相關,只有具備豐厚的人文社會科學知識才能更好地了解社會, 了解人,與之進行更好溝通,產生廣博而深刻的人生感受與社會體驗,形成獨特的真知灼見。

3、藝術理論知識修養,盡管藝術各門類知識不同,但作為人類的精神產品有相通的共性。只有廣泛獵世界經典名畫取不同藝術門類的知識並融會貫通,才能揚長避短提高理論知識修養。

提高藝術素養的具體途徑:

注重社會實踐,社會實踐還包括深入人民群眾了解人民群眾疾苦體察群眾的現狀這是藝術家修養的必由之路,這是藝術家的創作源泉之一。聯系群眾才能體驗人民的思想感情,保持藝術生命的永不枯竭。

藝術工作是項技藝性強的工作需扎實的藝術基本功這要求藝術創作者拳不離手曲不離口,勤學苦練。戲曲演員要堅持練聲文學工作者要堅持練筆,繪畫工作者要堅持寫生。無論任何藝術門類,其藝術修養都須建立在大量練習基礎上。無大量練習不會有堅實藝術功底,創作就不可能達到較高藝術成就。

⑵ 一個藝術家的道德水平是否必然會影響其藝術高度

一個藝術家的能力是她各方面人文素質的體現。道德水平不是評判藝術家的唯一標准,但卻會切切實實影響到她的藝術修為。


我想藝術家在很多人心目中都是一個高雅文藝的職業。那麼,對藝術家下一個確切的定義是什麼呢?是指具有較高的審美能力和嫻熟的創造技巧並從事藝術創造勞動而有一定成就的藝術工作者。


無論從哪一方面來說,做一個有道德的人總是沒錯的。我相信,心懷道德和善意的人總會走得更遠。

⑶ 簡述藝術與道德的關系

道德與藝術既不是絕對對立的,也不是完全同一的。它們既有本質區別,又相互影響。道德同宗教一樣,同是藝術發展的動力或阻力。藝術與道德的辯證統一關系主要表現在:

一、道德促進或阻礙藝術的發展

1、高尚的道德情操促進藝術的發展:當藝術作品表現進步的道德准則和高尚的理想情操時,往往產生持久的、強烈的藝術感染力,促進藝術的發展。共產主義道德是最先進的道德准則。崇高的、進步的道德准則是藝術發展的強大動力。

2、落後的、腐朽的、丑惡的道德阻礙藝術的發展:莫泊桑是十九世紀法國天才的現實主義藝術家。他的許多小說真實地反映了普法戰爭前後的法國社會生活,揭露了資產階級的怯懦無恥、偽善自私,深刻地描寫了那個時代的世態人情。

如果莫泊桑循著這條道路繼續前進,或許可以出現與巴爾扎克同樣的耀眼光輝。但是落後的道德准則成為他前進道路上不可逾越的障礙,像陰雲一樣遮住了天才之星的光輝。托爾斯泰在高度評價莫泊桑某些短篇小說的同時,尖銳地指責莫泊桑「道德上的污穢」。

二、藝術反過來可以影響和改造人們的道德觀念:這種改造主要表現在藝術作品對人民群眾的道德教育作用上,同時也起到移風易俗的作用。

(3)藝術人文道德擴展閱讀:

藝術的教育作用,是指藝術作品能夠對人們起到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的作用。優秀的藝術作品的重要性,不僅在於我們可以從中看到豐富的,忠實的生活圖畫,而且還因為它體現了藝術家的正確觀點,具有教育作用。藝術作品在描寫社會生活的同時,體現著藝術家對生活的評價和看法。優秀的藝術作品總是幫助欣賞者認識生活的同時,教育著欣賞者對人,對生活採取正確的看法和態度。

⑷ 藝術家應該具備怎樣的人文素養

1、藝術家要熱愛祖國,熱愛人民,是祖國的藝術家
人民的藝術家,民族的瑰寶。
2、藝術家要熱愛生活,要有濃郁的生活氣息,說白了
就是要接地氣,為人民群眾服務。
3、藝術家要有高尚的情操和道德品質,潔身自好,
引領社會潮流,做表率。
4、做好藝術傳承,將自己的所學留給後入,不斷將藝術
發揚光大。

⑸ 求藝術人文特徵的定義,望高手指點

中國古代商業消費時代的藝術人文特徵的發展起源於宋、明之時,並且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繁榮的商品經濟在幾個世紀的時間里促使千百年來占統治地位的具有濃厚農耕文明時代特徵的社會人文精神發生變化,佛教構築的虛幻世界結束了,世俗文化蓬勃發展,在此基礎上以復古為特徵的實用唯理主義哲學思想興起,並長期在思想界占統治地位,但最終又遭到了於明代後期興起的反傳統主義和實學精神的批判。

在宋明時代,中國古代社會人文思想發展史上是一個值得濃墨重彩椽筆書寫的重要時段。其時,商品經濟空前發達,商業收人已成為社會的重要財富,商業力量影響到了社會各個層面。經濟基礎上的這種變化,不但促使封建國家的運作機制趨於完備,經濟結構趨於合理,而且還涉及到了層次更多,更廣泛。
20世紀90年代,中國大規模的城市建設和逐步深化的市場經濟,逐漸積累了社會財富,提高了國民生產總值,促進了中國社會從生產型向消費型的社會轉換。中國社會不再因生產力不足而限制消費,相反卻因生產的相對過剩而鼓勵消費以維持、拉動和刺激生產。「消費時代」已名正言順地成為中國現在進行時態的強勢語境。
現代消費時代的變化主要表現三個方面:一視覺消費化,二泛媒介化,三消解藝術生產者與藝術消費者的界限。
消費時代這種藝術觀照對象和受眾主體的變化所形成的新的文化命題,自然也造就了消費時代的藝術人文特徵。這些特徵主要表現在審美認識的游戲化轉向、精神俯視的物慾化轉向和類關懷的個體性轉向等方面。
審美認識的游戲化轉向
審美認識的轉向,是美術在消費時代從審美教育的認識關懷轉向審美休閑的娛樂性關懷。
一個不容忽視的歷史現實:』85新潮美術之後,美術從政治的美術、社會的美術、文學的美術、責任與工具的美術,回到形式的美術、語言的美術、本體的美術和文化的美術。90年代以來,隨著中國消費社會的逐漸顯形,美術創作逐漸走向大美術的媒介整合,逐漸顯露出追逐視覺消費的休閑娛樂性。這種意識形態工具角色和文學角色的淡化,意味著美術已演變為意識形態的邊緣而成為大眾消費市場的商品。④它不必再負載傳統的重壓,因襲沉重的歷史包袱,扮演認知說教的角色,而以一種輕松游戲的心態並通過與金錢交換的方式來實現藝術的價值。

因此,作為文化消費的視覺藝術,在通過消費實現社會價值時所表現出的人文關懷,更多的是與受眾的親和性與娛樂性。消費時代最典型的藝術,都不是那些被動性的經典藝術種類,而是具有強烈參與性、互動性的裝置、影像和行為藝術。這種人文關懷的目的,也是游戲化大於審美教育化。正是從消費文化的游戲化角度,你才能在威尼斯異域情調的文化之旅中,解讀蔡國強獲威尼斯第48屆雙年展國際獎的《威尼斯收租院》時空錯置與文化錯置所形成的游戲性的沖突和對比;你才能在歐美休閑一族的女士們中,體驗徐冰在異質文化圈書寫出一種跨越文化差異「新語言」的趣味性;你才能在宗教信仰與儀式最濃郁的國土,闡釋谷文達人發裝置《聯合國》在不同的種族和地區產生的游戲圖騰的文化反響。這些作品無關於生活、情感,無關於個性、風格,也無關於形式和美感,它們運用的修辭手法,諸如復制、挪用、戲仿、反諷,幾乎是諷刺與幽默綜藝晚會最常見的娛樂手段。由此可見,這些作品的非審美性,更多的是站在漫畫化、喜劇式的游戲角度,把重大的、嚴肅的、甚至是深刻的社會、人生和文化問題化解在幽默的戲謔與機智的娛樂中。社會、人生和文化問題,本來是沉重的,但消費時代的這些新媒介藝術卻把它變得像相聲、小品里的段子似的輕松和愉悅。這正是消費文化大眾化的典型表徵。
精神俯視的物慾化
精神俯視的物慾化,使消費時代的人文關懷失去了悲壯的意味。如果說,消費時代的視覺藝術是「慾望的感性顯現」,那麼,它所體現的人文關懷,是用精神的「低姿態」與生活對話。世俗的一切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顯得那麼重要。
審美認識的游戲化轉向,導致了以往社會那種精神詩意與神聖的失落。它所體現的人文特徵,往往是忽視或者放棄精神、情感的訴求,消解生產型社會藝術的道德感召和現實批判。羅丹(Auguste Rodin)的雕塑《老娼婦》(又名《歐米哀爾》)以藝術的嚴肅性表達了悲劇性的人文關懷。在這個用凝固性的雕塑語言表達的真、善、美的道德批判中,「老娼婦」形象通過創作主體的「精神俯視」所呈現的憂患意識反而獲得了精神凈化。而參加首屆北京國際美術雙年展的瞿廣慈的《英雄》,把本是「英雄」的形象日常化,那裡已沒有「英雄」非凡的氣概和崇高的精神,只有挾裹在詼諧戲謔中的玩世不恭。羅丹的《老娼婦》和瞿廣慈的《英雄》所表現出的審美變化,揭示出消費時代的藝術人文特徵,已發生了從理想、憂患、崇高的精神悲劇性,向實利、詼諧和休閑的精神玩偶性的轉換。被商業殖民化的視覺審美,把「美」作為慾望的感性顯現。精神俯視之所以物慾化,是和現實生活的審美化或藝術化分不開的。在生產型社會,人們一方面更多關注產品的物性特徵、使用與實用價值,另一方面也因清貧的物質困窘而用豐贍的精神作為補償。如果說,生產型社會強調的往往是藝術的生活化,在強調藝術與生活聯系的同時,因現實社會物質的困窘而使藝術與生活分離、生活不等於藝術,生活只有通過藝術的「超越與理想化」,才能達到逼近而超越生活的一種藝術審美境界;那麼,在消費型社會,藝術與生活的關系已發生了某種變化,即生活的審美化。在這種新型的關系中,因物質產品的消費性特徵而強調藝術對生活的「進入與現實化」,追求的是一種生活酷似藝術審美的人生境界。⑤可見,精神俯視的物慾化是生活審美化的結果:人們一方面更多地關注商品的符號價值、文化特性與形象價值,另一方面則是這種「詩意」的物質和審美化生活消解了整個社會的精神維度,當審美化成為消費時代衡量生活質量的尺度與杠桿時,物質困窘社會的藝術人文關懷,就從精神俯視轉化為精神的「低姿態」。
類關懷的個體性轉向
類關懷的個體性轉向,是以社會生產的相對過剩為基礎的。馬克思曾在為創作《資本論》而寫下的《1857—1858年經濟學手稿》中把「以物的信賴性為基礎的人的獨立性」作為人類社會發展的第二大形態。他認為:「在這種形態下,才形成普遍的社會物質變換,全面的關系,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體系。」 ⑥顯然,類關懷的個體性轉向,是社會物質文明高度發展的結果,是社會精神文明的進步。
「英雄」和「理想」在消費時代的失落,揭示出「個體關懷」在現代文明中凸現的社會價值。在生產型社會中,物質尚不能完全滿足個體生活的消費,因物質貧困而產生對富裕生活與社會平等意識的嚮往,因物質貧困也使得個體與個體之間相互依存,類意識是生產持續性發展的必要社會意識,「精神俯視」的憂患意識也是生產型社會最典型的人文關懷。只有物質的貧困,才有精神的苦難;只有精神的苦難,才有理想和英雄。可以說,類意識和精神俯視都是「英雄主義」和「理想主義」的思想根源。群體利益,形成群體倫理的道德規范,建立在這種道德規范之上的人文關懷,也以道德批判作為主要的審美價值。現實主義所表達的人文關懷,實質上是生產型社會以「真」和「善」為道德批判的審美判斷。當社會進入消費時代後,因社會物質的變化而發生社會意識的某些轉化,物質文明的高度發展使個人消費獲得極大的滿足,「人」從群體的物質依賴中獨立出來,物質的豐贍使個體消費成為可能。而消費的實質,是個體慾望的實現。因此,消費時代的人文關懷更多地是從類關懷到個體關懷,作為類意識象徵的英雄主義與理想主義在消費時代失去了語境,個體意識、普通人的思想情感成為藝術表述的主題
消費時代是一個藝術個體關懷和個人化時代。藝術創作被各種個性獨特的創作理念所包圍,成為藝術家實驗新的創作載體與形式的跑馬場。錄像、攝影和數碼技術在記錄與表達個人感受時所具有的直接性,和年輕一代藝術家的知識結構、生活背景與心理需求十分吻合,他們以紀錄、拼貼、復制數字處理等不同方式構築的圖像世界,既捕捉了外部世界的變化,也營構了自我滿足的空間。他們的作品所顯示的人文關懷,往往不是對公共人文精神或人文問題的切入,而是「自我視角」的「個體關懷」。正像波伊於斯(Joseph Beuys)的許多作品一樣,他的《油脂椅》顯然不會產生公共性的人文意義,那「黃油」和「毛氈」所產生的人性溫暖,只屬於他個人的經歷和體驗。因為越是個人化、個性化的東西,越需要新的表現形式來支撐。為把個人獨特的生命體驗、人性感悟方式表現出來,個性化的觀念與語言追求便再所難免。而個性化觀念與語言追求,也將賦予藝術以全新的面貌,給人全新的視覺審美體驗。這種對於都市人的個體意識關懷和全新的個體表達方式,更適應與符合消費時代人們的視覺。

⑹ 在美術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

小學藝術課程標准指出:「使學生的藝術能力和人文素養整合發展」。人文素養,即人文科學的研究能力、知識水平,和人文科學體現出來的以人為對象、是以人為中心的精神---人的內在品質,是一種為人處世的基本的德性、價值觀和人生哲學,科學精神、藝術精神和道德精神均包含其中。教師通過藝術課程培養其尊重、關懷、交流、合作、分享等人文素養。那麼如何在美術教學活動中關注學生的人文素養發展,從而實現培養人的尊重、關懷、交流、合作、自信、分享等人文素養發展的整體目標呢?我覺得可以從美術教材,美術史與美術課堂等方面挖掘培養學生人文素養的內涵,以下是我的實踐所得:
1、挖掘美術教材中體現人文素養的內容,營造具有人文氣息的美術課堂。
美術教材是美術教育的載體,通過教學內容實現美術教育目標。美術教材的編寫在每個時期都在不斷變化其教學內容。從二期課改前的教材看,它注重學生美術技能與技法的培養,教學內容專業性強,例如中國畫,素描,速寫,水粉,色彩以及雕塑等,從內容看是專業的美術學校教材的減縮版。但在二期課改之後有了很大的改變。二期課改小學美術課本充滿了「人文關懷色彩」,注重學生人文素養的培養,因此在教材中加入了與學生生活實際相關聯的內容以及許多中國以及西方的許多美術經典作品欣賞,使學生更多接觸到了人類文明發展中的經典的藝術作品與著名藝術家。從這里我們也感受到普通學校中小學美術課堂與專業學校培養專業美術人才在培養目標上有了很明顯的差異。美術課堂不再成為美術專業學校培養後備人才,而立足於面向全體學生,關注人文素養,提高人文精神,為學生的終身發展提供有力保障。美術課程改革「以人為本」把人的終身發展作為教育之本,這是教育界的「文藝復興」。在美術課堂教師注重學生內在精神培養,發揮學生個性,主張創造性思維等做法都大大的體現了美術學科的人文性。
但是在新課程背景下,老師們似乎還沒有完全意識到這一點。經常把美術課中的「美」與「術」分離。注重技法教學,忽視學生的情感體驗。沒有把美術的人文性體現出來。因此,對於有些學生就對美術技法學習失去興趣,技法學習枯燥,脫離學生實際需求,無法讓美術技法與學生的人生發展聯系起來。學生感覺學習美術技法跟學生本身關系,學多學少無所謂。長此以往就形成了學生對美術學習失去興趣。因此也會出現學生在小學低年級對學生充滿興趣但到小學高年級會失去對美術學習的興趣。美術課堂如果不能挖掘人文內涵,那麼學生畫來畫去是重復內容與形式,他們終究會對這些失去興趣。美術學習如何與學生的認知水平發展相關,與其它學科相關,與學生實際生活相關,老師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這些元素,並使得學生能真正從美術學習中體驗到美術是生活的升華,是人類智慧的結晶,是文化的傳承。從而自覺自願接受藝術熏陶,形成基本人文素養,樹立人生觀與價值觀。
例如在小學五年級《漫畫人物》教學中要多引導學生從人物性格出發,人物外形設計上體現人物個性,課堂中可以圍繞漫畫人物個性分析進行展開,欣賞熟悉的漫畫形象分析其個性特點。而不單純強調漫畫人物使用誇張的表現技法。學生從單純的關注技法學習上轉移到關注人本身上,這也正是當下美術課堂需要正本清源之處。我們把太多的精力放在了如何畫上,而比較少的向學生解釋為什麼這樣畫的原因,畫與人,畫與生活的關系,畫與學生自己的關系。
2、挖掘美術發展史中人文內涵,引導學生理解美術與人文的關系,提高人文素養。
一部人類文明史,也是一部藝術發展史。每個時期每個國家都有不同的藝術表現形式。老師要挖掘教材中的教學內容之間的關聯,努力給學生建立大美術觀。能把美術作品與歷史,作品與藝術家結合起來講解。使得學生能透過藝術作品,了解到藝術與人類與生活的關聯,每一件藝術作品都與一個藝術家有關,是藝術家創作了有血有肉賦予感情與個性的藝術作品,從而能用更廣闊的胸懷去欣賞不同國家不同時代不同流派的藝術形式,能用包容欣賞理解的眼光去欣賞美術作品,欣賞藝術作品的過程也是心靈與心靈對話的過程。
當學生面對古希臘的裸體雕塑《擲鐵餅者》感覺到無法理解時候,教師要讓學生理解古希臘人熱愛運動並對人體結構的認識有了長足的進步,在雕塑表現技巧上因此也比古埃及有了不同的表現形式,讓學生從藝術發展史的傳承與創新去理解古希臘雕塑;當學生面對《格爾尼卡》覺得無法看懂、無法欣賞、無法認同的時候,老師要從創作《格爾尼卡》的故事開始講起,並介紹一次世界大戰的背景與畢加索的藝術風格,讓學生明白藝術作品與歷史事件的關聯與藝術家的關聯,再讓學生進行聯想與解讀,他們必然會融入自己的反戰與反法西斯的情感去解讀作品;當學生在臨摹康定斯基作品,無法理解畫面色彩的雜亂與抽象點線面的時候,我們可以把抽象繪畫產生的緣由講給學生聽,讓他們體驗到藝術就是不斷的傳承與創新的道理,正因為有不斷追求新意的藝術家,才會有不斷變化的藝術形式與藝術作品產生。從文藝復興三傑到

⑺ 藝術與道德的關系

( 1 )道德與藝術的相互關系。東方美學比起西方美學來,更加重視道德與藝術的聯系。從總體上看,如果說西方美學史上大多是「哲人」對藝術的思考,那麼,中國美學史上多數則是「賢人」對藝術的要求。在先秦典籍中美即善,善即美。但在孔子看來,「善」比「美」更加重要,是更根本的東西,非常重視藝術的社會倫理道德功能。對於音樂,孔子就反對鄭聲,因為「鄭聲淫」;他認為《武》樂雖「盡美矣,未盡善也」,仍然不算上乘之作;只有《韶》樂,才達到了「盡美矣,又盡善也」的境界,堪稱上乘。
道德與藝術的緊密聯系表現在兩個方面:
一方面是道德影響藝術。這種影響首先表現在,一定時代和一定社會的倫理道德思想總是要通過藝術作品的主題、題材、情節、人物、思想性、傾向性、內在意蘊等體現出來。任何藝術,不管是文學、戲劇、電影、電視,還是建築、繪畫、音樂、舞蹈,總是一定時代的社會生活的反映,而社會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就是人們的道德生活,因此,藝術作品常常包含有道德的內容,通過塑造典型形象的手法來反映人們的道德面貌。著名的「托爾斯泰三部曲」,即《戰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復活》幾乎都深深觸及倫理道德問題。其次,道德對藝術的影響,尤其表現在作家、藝術家的世界觀和道德觀對藝術創作有重大的影響。藝術是社會生活在作家、藝術家頭腦中反映的產物,因而在描寫和表現人們的道德面貌與道德生活時,必然要融入作家、藝術家自己的道德評價和道德判斷。
另一方面是藝術影響道德。主要表現在藝術作品對人民群眾的道德教育作用上。由於藝術具有生動、感人的形象和特殊的魅力,因此,它對道德觀念的評價和道德行為的選擇都具有很大的影響。一部優秀的藝術作品,可以提高人們的道德水平和精神境界。
藝術對道德的影響,還表現在對於社會道德意識和道德觀念的改變產生一定程度的影響。例如,五四新文化運動和文學革命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它是一個以思想啟蒙為中心的文化革命運動。這場運動的主要內容就是宣傳科學與民主,反對舊道德和舊思想,提倡新道德和新思想,反對舊文學,提倡新文學,它是一場徹底地反對封建文化的運動。針對當時尊孔讀經的逆流,陳獨秀、李大釗、魯迅等發表了大量文章,批駁了以三綱五常為中心的封建禮教,嚴斥儒家的所謂「仁義道德」是「吃人」的教條。文藝方面,以魯迅《狂人日記》為代表的一批藝術作品,不但在中國文學發展史上劃出了一個嶄新的歷史階段,而且對社會道德意識和道德觀念的變化,也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藝術與道德之間有著一種特殊的關系,但是,作為兩種不同的文化現象,它們畢竟有著本質的區別。從范圍來看,藝術不僅可以反映人們的道德關系,而且可以表現人們的政治關系、經濟關系、法律關系等等,所以,藝術是從更廣泛的范圍來反映人們的社會生活。從方式來看,道德是以概念、原則和規范來反映人與人之間的關系,藝術卻是以形象來具體地描寫、刻畫或表現這種關系。從評價標准來看,道德評價和審美評價之間也存在著差異,前者常常以「善」為唯一標准,後者往往以「真善美」的統一作為標准,形成對藝術作品的道德評價和審美評價的歧異。
還應當看到,並非一切藝術作品都必須具有道德內容,如風景攝影、花鳥畫、器樂曲等,許多都不涉及道德內容。尤其需要指出的是,對於那些具有道德內容的藝術作品來說,也需要「寓教於樂」,也就是將道德內容有機地融合在藝術形象之中,使其化善為美,具有審美的教育作用,而不能夠乾巴巴地道德說教,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對欣賞者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
( 2 )藝術中的道德內容。道德是人們在社會生活中形成的各種倫理觀念和行為規范的總和,那些再現社會生活的藝術種類如文學、話劇、戲曲、電影、電視等,受道德的影響然更加明顯。文學作品在這方面的例子可以說是舉不勝舉。從戲劇來看,中外也有大量這方面的作品,尤其是19世紀挪威著名戲劇家易卜生的「社會問題劇」,包括《玩偶之家》、《社會支柱》、《國民公敵》等一系列作品,都是著力於再現挪威當時的現實生活,通過對愛情、婚姻、家庭、婦女地位等社會問題和道德問題的描寫,來剖析資本主義的道德墮落現象和種種社會弊病。
對於非再現藝術種類如建築、音樂、書法、實用工藝等也有道德因素的滲入。例如,雖然建築是一種實用藝術和表現藝術,但是中國建築藝術同其它藝術一樣,作為傳統文化體現出特定的倫理道德觀念。音樂作為一門表現藝術和聽覺藝術,不能直接地再現社會生活,但在音樂中也滲透著一定時代和社會倫理道德的因素,因此,中西方的歷代思想家們十分重視音樂的倫理教化作用。

⑻ 傅雷對道德,文化,藝術,歷史提出了怎樣的獨到見解

傅雷是一位著名的翻譯家,教育家,批評家。他出生在書香門第,後來留學國外,學貫中西,對道德文化藝術都有著自己獨到的見解。

1:書法上他認為「字寧拙毋巧、寧厚毋薄,保持天真與本色。切忌搔首弄姿,故意取媚。畫平豎直是基本原則。」將文人風骨和精神融合到藝術中。

2:他認為藝術是一把鑰匙。藝術不但不能限於感性認識,還不能限於理性認識,必需要進行第三步的感情深入。愛好藝術和從事藝術,要分開來看,不能混為一談。實際操作是一件事,愛好另外一件事情。

3:傅雷在寫給自己孩子的信件中說,不管從事什麼職業,先要學會做人。首先為人真誠,保有一顆「赤子之心」。

4:傅雷曾論評過很多文學大家的作品。比如張愛玲,因為活的太過真誠,他完全不說假話,真實的表達著自己的心。

⑼ 文藝復興時期藝術人文主義精神的體現是什麼

文藝復興是14世紀至16世紀在歐洲興起的一個思想文化運動,帶來一段科學與藝術革命時期,揭開了現代歐洲歷史的序幕,被認為是中古時代和近代的分界。馬克思主義史學家認為是封建主義時代和資本主義時代的分界。文藝復興的核心內容是人文主義思潮的興起。在狹義上,人文主義強調人的現實生活意義,強調對古希臘、羅馬思想的崇尚;廣義上則指與神學相異的人文學術,也具有人道主義、人性等含義。人道主義以及個人主義是人文思想體系的核心。中世紀的西歐是一個以神為核心的世界,文藝復興時代的思想家們則開始對神學提出挑戰,他們強調人的高貴,強調人生來就有尊嚴,有個性,有意志,以此反對中世紀把人作為神的奴僕和罪人的角色,以人性來對抗神性。人文主義者同時聲稱,人生來就有追求現世幸福包括利益和榮譽的慾望,他們把愛情歸結為「天性」,不受約束的「自然的力量」,把享樂作為生活的目標,以反對禁慾主義和「來世幸福」的說教。人文主義同時強調人生而平等,主張按知識和能力分貴賤,反對封建等級門第觀念,把追求智慧、知識、個人能力的多方面發展作為人的本性之一,以打破神學蒙昧主義。人文主義的興起,否定了以神為中心的中世紀意識形態,新的價值觀念、道德標准、行為規范、倫理原則出現,從而在思想上為西歐思想文化的近代轉型奠定了的基礎。文藝復興為隨後的思想變革鋪平了道路,在人文主義思潮興起之際,作為中世紀歐洲社會權威的教會越來越成為人們抨擊的對象,宗教改革和更新教會的呼聲逐漸高漲。16世紀,德國成為宗教改革的孕育地,從馬丁·路德對教會的腐敗發起猛烈攻擊開始,基督教新教運動迅速在歐洲大陸展開,中世紀歐洲的宗教統一局面被打破,教會的權威被削弱,鼓勵個人為物質利益而奮斗被確立為新的倫理價值觀念,成為資本主義的成長和發展的促進因素,同樣也為西方文化打上了更鮮明的近代印記。18世紀,在法國興起的啟蒙運動進一步推動了近代資產階級思想體系的確立。孟德斯鳩、伏爾泰、盧梭、狄德羅等一批啟蒙思想家用「人權」反對「王權」,用「人道」對抗「神道」,用民主對抗專制,用「人類理想」來否定中世紀的宗教迷信和教會權威,力圖建立一個「理性王國」。自由、民主、平等被看作天賦人權,成為資本主義制度與精神的基本象徵。 文藝復興時期的作品,集中體現了人文主義思想:主張個性解放,反對中世紀的禁慾主義和宗教觀;提倡科學文化,反對蒙昧主義,擺脫教會對人們思想的束縛;肯定人權,反對神權,屏棄作為神學和經院哲學基礎的一切權威和傳統教條;擁護中央集權,反對封建割據,這是人文主義的主要思想。其中,代表性作品有:但丁的《神曲》、薄伽丘的《十日談》、馬基雅維利的《君主論》、拉伯雷的《巨人傳》等。 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歌頌了人體的美,主張人體比例是世界上最和諧的比例,並把它應用到建築上,一系列的雖然仍然以宗教故事為主題的繪畫、雕塑,但表現的都是普通人的場景,將神拉到了地上。 人文主義者開始用研究古典文學的方法研究聖經,將聖經翻譯成本民族的語言,導致了宗教改革運動的興起。 人文主義歌頌世俗蔑視天堂,標榜理性以取代神啟,肯定「人」是現世生活的創造者和享受者,要求文學藝術表現人的思想感情,科學為人謀福利,教育要發展人的個性,要求把人的思想感情和智慧從神學的束縛中解放出來。提倡個性自由,因此在歷史發展上起了很大的進步作用。

⑽ 藝術教育的主要特點有哪些與道德教育的根本區別是什麼

藝術教育是培養人的感知美和鑒賞美的一種審美教育,目的是促進人的身心發展,藝術教育生動形象,呈現善良美好的情感,藝術教育為學前教育,基礎教育等都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教育條件,那麼藝術教育的特點有哪些?
藝術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倫理道德教育和行為規范教育一樣,互相配合又互相滲透,對於人的心理和精神素養方面發揮著一定的作用,藝術教育蘊含著豐富的情感,特點表現在:
1從本質上面來看,藝術教育同樣也是一種情感教育,以情感人,理在輕重也就是說,由於藝術蘊涵著豐富的情感因素在裡面,會引起審美主題的情感運動能夠,會讓心靈對美和藝術產生一種激情。
2藝術和其他意識形態區別也就在於藝術的審美價值,這是藝術最主要也是最基本的特徵,藝術家通過藝術來表達自己的審美意識和感受,欣賞著通過藝術的欣賞來獲得感知,同時也獲得了審美的需要,藝術教育是具有潛移默化的特點的,通過藝術活動,感受到真,善,美的熏陶,潛移默化的引起了思想感情和人生態度的改變。
3藝術教育的特點還在於寓教於樂,在藝術教育的指導下,主要通過藝術的欣賞活動,使人們的審美得到了滿足,獲得了精神的享受和審美愉悅心情,還通過藝術欣賞得到了滿足,有了積極向上的想法。

藝術教育與德育的關系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藝術教育與德育不是非此即彼的關系,而是相互融合的關系

自古以來,美與善就被看著是融為一體的。在我國,早在3000多年前的商周時期,就有了指向心性修養的「禮樂」活動,禮樂教育主要包括兩個方面:「禮」是指道德倫理教育活動,「樂」是指具有審美性質的藝術教育活動。這種禮法、技藝相結合的教育實際上是融德育和美育於一體的教育。在我國的早期音樂專著《禮記•樂記》中也明確指出:「凡音者,生於人心者也;樂者,通倫理者也。」作為古代美育的樂教,就是一種以社會的道德關懷為內核的綜合性的藝術教育。在西方,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就說過「善就是美」,亞里士多德也說過:「美是一種善,其所以引起快感,正是因為它善。」 [3](p41)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則認為,「審美教育同人的思想面貌的形成,同兒童和青少年審美和道德標準的形成,密不可分地聯系在一起」。[4](P179)這些都充分說明了藝術教育與德育之間的相融關系。

在現實教育中,一方面,美育和德育都是全面發展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他們的區別本來就只有相對意義,他們的教育對象和教育目的是同一的,因而它們也是以相融的關系而存在;另一方面,教育對象的審美判斷和道德判斷往往也具有一定的相融性。前蘇聯心理學家就曾對3000名不同國家的兒童作過調查,要求他們畫出最丑和最美的事物,並對自己的畫作出解釋。其中有這樣幾則寫在畫下面的說明:「消防隊員最美:他的頭盔是紅的,他整個人都是美的。消防隊員美是因為他勇敢,他搶救人。」(7歲)「最丑的是機器人:它身上什麼都不是人的。最美的是大自然,可以在草地上開心地玩,作游戲,還可以在河裡劃船。」(11歲)[5](p252)這個調查說明,從心理角度看,人的審美心理和品德心理在主體身上是可以完全相融合同一的;從客體角度看,人們對於美的物體和善的物體的判斷也完全可以是相融合同一的。同樣,在藝術教學中,我們也經常可以發現審美情感和道德情感在審美主體上產生共鳴的現象。比如學生在欣賞以英雄人物為題材的藝術作品時,會同時產生對藝術形象之美的贊嘆和對英雄人物的敬佩。也就是說,在同一過程中欣賞主體同時產生了審美情感和道德情感。因此可以說,藝術教育和德育並不是非此即彼的關系,而是相互融合、不分你我的關系。

2、藝術教育與德育不是從屬的關系,而是相輔相成的關系

藝術教育與德育的相輔相成關系表現在兩方面:一方面,藝術教育能夠促進德育的發展;另一方面,德育也能確保藝術教育發展的正確方向。在藝術教育中,因為審美活動本身具有儲善、導善和立善性,自然也就具備德育的附帶功能。「有了審美能力,一個人的心靈就能在不知不覺中接受各種美的觀念,並且最後接受同美的觀念想聯系的道德觀念」。[6](P557)這是被人們所廣泛認同的一面。

而實際上,不僅藝術教育能夠促進德育的發展,而且德育同樣能在一定程度上促進藝術教育的健康發展。自古以來,藝術創作都是與當時社會的公德和倫理觀念相適應的。沒有了道德倫理維度,藝術很可能會起到消極的、不健康的作用。就比如喪失倫理道德之維的行為藝術,以藝術的名義在人身上烙印、放血,或割人肉、食人肉甚至玩屍體。這樣的行為是毫無藝術性、毫無美感可言的,更無益於教化和人倫。如果將這種所謂的「藝術」搬上課堂,無疑只會加深青少年的道德危機,使教育陷入萬劫不復的深淵。所以,任何國家、任何時代的藝術創作都應該考慮作品的道德功能和社會責任,同樣,藝術教育只有在德育的正確指引下,才能更加健康地走下去。

我們認為,德育對藝術教育的這種影響主要表現在道德觀對於教育對象的審美、立美觀念的影響上。對於藝術教育來說,如何讓學生樹立正確的、積極向上的審美觀顯得非常重要。黃濟先生就曾這樣論及「審美觀」:「從美的發展歷程來看,審美教育不外創作和欣賞兩大方面……實現這些任務的前提,又不能離開正確的審美觀的樹立,因為沒有正確的審美觀,不僅談不上欣賞,也不可能有正確的美的創造。」[7](382)而正確的審美觀的確立,除了與良好的藝術學習和藝術修養有關,還與審美主體的人生觀和道德修養有關。正確的人生觀和良好的道德修養能夠幫助審美主體建立起健康向上的審美觀,而消極頹廢的人生觀和惡劣低下的道德品質不僅不能幫助審美主體建立正確的審美觀,相反會使審美主體離美越來越遠,從而走向丑惡甚至是罪惡的深淵。這樣的人是永遠不可能真正理解審美的含義的。正如同樣一座維納斯雕像,猥瑣的人看到的是性感,而有教養的人看到的是藝術形象之美一樣。班華先生就說過:「一個庸俗的、品質低下的人,是不可能作出很好的審美判斷的。」 他進而指出:「美育的任務之一,是糾正不良的趣味,引導學生同各種低級的、庸俗的審美趣味作斗爭。」[8](p340)所以,在藝術教育中適當地滲透德育的內容,不僅不會使藝術教育失去審美的本質,反而能促進學生形成正確的、積極向上的審美觀,從而進一步加深他們的審美體驗。

3、審美既是道德人生完成的手段,又是道德人所追求的最高目標

長期以來,人們都認為審美是實現道德的手段,「以美輔德」的觀念已經深入人心。藝術教育也從來都是作為德育的配角,起著在旁邊敲敲邊鼓的作用。而實際上,審美既是促成品德形成的工具和手段,又同樣是道德或理性的人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和目標。席勒曾在他的《審美書簡》中,一方面指出:「我們為了在經驗中解決政治問題,就必須通過審美教育的途徑,因為正是通過美,人們才可以達到自由。」「要使感性的人成為理性的人,除了首先使他成為審美的人,沒有其他途徑。」[9](p39,116)而另一方面他也指出審美自由是人的精神解放和力量和諧的最高狀態。席勒的這一觀點值得我們深思。在以往,人們都認為,人的發展過程是從自然的人到審美的人,再到道德的人。也就是說,成為有德性、有道德修養的人是人們所追求的最高目標。而藝術和審美一直都是充當著一個中介和橋梁的作用,從而也就使藝術教育成為了德育實現過程中的「手段」。實際上,我們仔細一想就不難發現,通過非功利的審美活動,能夠使人獲得超功利的主體自由,從而使道德得到凈化和提升,幫助人成為道德的人。而道德的人追求的目標又是什麼呢?毫無疑問,道德的人追求的自然是道德自由和精神解放,自然是人生終極的幸福感和價值體驗。而這一目的顯然又直接指向了審美,因為「只有審美的心境才產生自由」[9](p147)現代哲學家卡西爾曾指出,這種審美的自由「意味著我們的情感生活達到了它的最大強度,而正是在這樣的強度中它改變了它的形式。因為在這里我們不再生活在事物的直接的實在之中,而是生活在純粹的感性形式的世界中。在這個世界,我們所有的感情在其本質和特徵上都經歷了某種質變過程。情感本身解除了它們的物質重負,我們感受到的是它們的形式和它們的生命而不是它們帶來的精神重負。」檀傳寶教授也曾肯定地指出:「至境人生和德育的審美特性並非自然的事實,而是道德主體、道德學習主體和德育工作者所要追求的最高境界。」 [10](p175)只是,與從「自然-審美-道德」相比,從「自然-審美-道德-審美」中的審美是更高一階段的審美。這種審美不僅能給人以情感的慰籍,不僅能起到道德倫理的教化作用,更能激發人們對生存意義的感悟、理解、追問,並通過這種形式獲得一種精神的升華,達到人性自由的境界。這種精神上的升騰就如柏拉圖所描繪的當人們見到美時的那種喜悅的感受一樣:「給我們看的那些完整的、單純的、靜穆的、歡喜的,沉浸在最純潔的光輝讓我們凝視的偉大景象,它會在我們心裡產生一種虔敬,敬它如神,這是一種達到最高境界的神仙福分!」[11]p126這就是藝術所具有的獨特的終極關懷的價值和功能。因此,我們可以說,審美既是道德人生完成的手段,又是道德人所追求的最高目標。
綜上所述,我們從對美育和德育關系的探討中進一步廓清了藝術教育與德育之間的緊密聯系,並指出它們是一種相融、相成的聯系。因而,確認藝術教育的育德功能既不會導致藝術教育「德育化」,也不會使藝術教育成為德育的「附庸」,更不會讓藝術教育演變成道德教育。相反,只有理清了它們之間的聯系,才能將它們看成一個整體,才能讓它們最大可能地發揮各自的優勢,為對方,為整個教育做出應有的貢獻。當然,有一條基本准則我們必須堅守,即真正的藝術教育是作為一種審美的教育,而不是作為一種道德的教育或是德育的附屬教育而存在的。藝術教育要真正發揮出其育德功能,必須通過審美這個中心環節來完成,使學生在獲得審美體驗的前提下同時得到道德的提升。正如斯托洛維奇所說,雖然藝術教育「具有道德意義和政治意義,但是,無論藝術的道德影響還是政治影響,只有當它們有機地編織進藝術的審美效用和藝術效用中,才有可能產生。」[12](p246)也就是說,通過藝術教育育德的過程是間接的、潛移默化的,而不是直接的道德知識的灌輸和說教。只有把握好了這個「度」,才能使藝術教育的育德功能得以正確、有效的發揮。

再者,強調聯系並不能忽略區別,我們既不應認同絕對道德主義的觀點,也不能認同絕對唯美主義的主張。我們說,藝術教育和德育首先是作為各自獨立的學科領域而存在,它們有著自身特有的規定性,無論在教育內容、教育手段還是教育目標上都有著根本的區別。因而,即便我們再多麼強調藝術教育的育德功能或是德育的育美功能,但那畢竟是有限的。他們的區別和局限性表現在:藝術教育的主要功能和目的在於「育美」,而德育的主要功能和目的在於「育德」;藝術教育的核心在於「情」,而德育的核心在於「信」;藝術教育用「形象」來表達,其精神內涵具有不確定性和多義性;而德育注重用「概念」去說話,對道德實踐的指向性直接而鮮明;藝術教育由整體人格的達成走向道德角色的完成,而德育通過道德角色的實現完成整體人格的組件;等等。藝術教育育德無法像德育那樣將道德內容概念化和系統化地傳授,同樣,德育育美也無法做到如藝術教育般的形象和生動。所以,任何有關藝術教育萬能論或是德育神話論的現象都是虛妄的、不存在的。

熱點內容
改年齡的法律知識 發布:2025-01-11 20:48:30 瀏覽:370
勞動法第三十八條的內容 發布:2025-01-11 20:12:40 瀏覽:399
建管所涉及的法律法規 發布:2025-01-11 20:07:44 瀏覽:359
reach法規第七條 發布:2025-01-11 19:57:29 瀏覽:125
民事訴訟法18條19條 發布:2025-01-11 19:07:54 瀏覽:238
民法中的監護 發布:2025-01-11 18:17:39 瀏覽:606
央視社會與法平安365幾點 發布:2025-01-11 18:01:47 瀏覽:966
巴中文明行為促進條例 發布:2025-01-11 16:56:01 瀏覽:566
宰殺家禽法律法規 發布:2025-01-11 16:24:48 瀏覽:237
在我國會計法規 發布:2025-01-11 16:23:10 瀏覽: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