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立法法修改亮點
1. 什麼叫前款規定
在法律條款中,「前款規定」的意思是同一條法條較前面條款的規定。
法律是由編、章、節、條、款、項、目構成。
一部法律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第六十一條的規定,一般由編、章、節、條、款、項、目組成。編、章、節是對法條的歸類。
所以,在使用法律時只需引用到條、款、項、目即可,無需指出該條所在的編、章、節。因此,弄懂法律規范中條、款、項、目的含義,在執法活動中正確使用法律規范的條、款、項、目,對於規范執法行為,提高執法質量是大有益處的。
「款」是「條」的組成部分。「款」的表現形式為條中的自然段。每個自然段為一款。款前均無數字。有數字排列的不稱為款。
「款」的適用。款一般可以獨立適用。關於引用款時的數目的書寫一般應當使用中文,不用阿拉伯數字。如《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第五十四條第二款,不寫作《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第五十四條第2款。
(1)2015立法法修改亮點擴展閱讀:
2019年兩會《立法法》修訂的亮點
1、「收」稅權
目前,在全國現行的18個稅種中,只有個人所得稅、企業所得稅和車船稅這三種是經過人大立法的,其他都是依靠行政法規和文件來規定的,其收入占稅收總收入的70%。
在3月4日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新聞發布會上,發言人傅瑩介紹說,如果本次會議上立法法修改獲得通過,凡是開征新稅,都要通過全國人大制定法律。
立法法修正案草案完善了稅收法定的相關規定,使納稅人對稅收負擔有更加穩定的預期,這是此次立法法修改的一大亮點。
在對國家法律規定的稅種進行征稅時,可根據實際情況,在時間、步驟等方面由行政機關頒布行政法規來規范,短時間內還是需要由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授權進行部分稅收行政立法。
2、 下「放」立法權
草案將過去49個較大市才享有的地方立法權擴大至了全部284個設區的市。這可以解決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大量事務無法可依的情形,同時可以加快推進地方立法進程,倒逼地方政府提升依法行政水平。
地方有了立法權,就可以約束很多具體行為。比如城管執法、停車場管理等。賦予地方立法權,對文明執法、規范執法有重大意義。
此外,草案還增加了規定,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可以根據改革發展的需要,在部分地方暫停適用法律的部分規定。這是助力全面深化改革,實現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的立法和改革決策相銜接的體現,做到了重大改革於法有據。
讓地方擁有一定的立法權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保證政府的行政權力依法行使。立法法在「開閘」的同時也設定了限制,明確將立法許可權定在城鄉建設與管理、環境保護、歷史文化保護等方面的事項,確保地方立法符合上位法的規定,不偏離法治軌道。
對設區的市的立法工作人員素質和立法程序要嚴格規定,防止其按照行政思維主導立法工作。加強對地方政府立法工作的備案審查,防止地方保護主義盛行。
3、「管」地方規章
限行、限購、限號,這些城市管理中任性的舉措常常讓老百姓猝不及防。此次立法法修正案草案對部門規章和地方政府規章許可權進行了規范。
指出,制定部門規章,沒有法律或者國務院的行政法規、決定、命令依據,不得設定減損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權利或者增加其義務的規范,不得增加本部門的權力、減少本部門的法定職責。
我國立法工作中部門化傾向、爭權諉責現象較為突出。從體制、機制和工作程序上有效防止部門利益和地方部門保護主義法律化,是這次修改立法法著重要解決的問題。
必須用法律手段把伸向老百姓兜里的『那隻手』管住、管好。這一規定實施後,車輛號牌限購、房產限購等政策的「一夜出爐」將面臨民意博弈,以及地方國家權力機關的審查「掂量」。
立法的過程本身就是一個權力和利益的分配和平衡過程。以政府部門主導的立法,極易造成只強調部門權力和利益的現象,不可避免存在部門利益保護傾向。進一步明確和保障立法工作中人大的主導地位,切實將立法工作建立在堅實的民主參與基礎之上。
立法法的修改開啟了新形勢下我國立法改革的序幕。作為法律體系中起支架作用的重要法律,立法法的修改關乎國家政治制度的頂層設計,每一處修改都意義重大,必將對未來全面深化改革和法治建設進程產生重大影響。
2. 立法法與以前相比有何重要變動
一、立法法修正之前,我國立法比較隨性,主要體現在:
1、大部分法律是由主管行政部門負責起草的;
2、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起草制定的主要是基本法;
3、政府起草法律往往會把部門的利益法律法。
二、立法法修正案八大亮點:
1、全國人大及其成為匯可以決定行政管理等領域的特定事項授權在部分地方暫停適用法律的部分規定;被授權機關應報告授權據頂實施的情況;
2、賦予設區的市地方立法權;
3、明確「稅種的開征、停徵和稅收徵收管理的基本制度」只能由法律規定;
4、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權利或者增加其義務的規范,不得增加本部門的權力,減少本部門的法定職責;
5、全國人大有關的專門委員會、常委會工作機構可以提前參與有關方面的法律草案起草工作;
6、對於人大常委會會議審議中個別意見分歧較大的重要法律條款設立單獨表決制度;
7、全國人大的有關專門委員會和常委會工作機構可以對報送備案的規范性文件進行主動審查;可以將審查、研究情況向公民反饋,並可以向社會公開;
8、兩高在行使職權中遇到立法法規定情況的,應當向全國人大常委會提出法律解釋的要求或者提出制定、修改有關法律的議案;兩高做出具體應用法律的解釋,應該報全國人大常委會備案。
3. 修改《立法法》將帶來哪些影響
《立法法》修改會給國土資源管理帶來哪些影響?國土資源部政策法規司副司長魏莉華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主要有三方面重大影響:一是部門規章立法今後不能太「任性」,二是法律、行政法規的草案起草權將逐步縮小,三是設區的市一級國土資源主管部門的法制工作機構和法制隊伍建設亟待加強。
最大亮點是為重大改革明確法定路徑
《立法法》是規范立法活動的重要法律,也被稱為「管法的法」。魏莉華表示,這次修改是《立法法》頒布實施15年來的首次大修,主要是為了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關於立法改革的一系列重大舉措,切實提高立法質量,實現科學立法,民主立法。
4. 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修改有什麼意義
立法法修改,將使人民當家作主在法律制定權上得到更加突出的體現。專
立法法修改,將使屬中國法律進入可實施狀態。
立法法修改,將改變中國立法的部門化、行業化和地區化現象。
立法法修改,或許將為省管縣和省管市體制爭論劃上句號。
5. 《立法法》修改有哪些亮點
不論修改了些啥,能真正執行才是正途。
6. 如何評價這次《立法法》修改中的地方立法擴權
從推動國家治理現代化的角度來看,《草案》在擴大地方立法權方面所作努力,具有如下積極意義。
其一,有利於我國立法體制的完善。
其二,有利於在堅持中央統一領導的基礎上,充分發揮地方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7. 《立法法》的修改,體現了教材的那些知識
1. 立法法的修改體現了教材中的哪些觀點? (1)在我國,人民是國家的主人專,國家的一切權利屬於人民。屬 (2)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是實現人民當家作主的根本保障。 (3)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是國家最高權力機關,具有最高立法權。 (4)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是實現國家長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5)我國法律是人民意志和利益的體現,通過規定權利和義務,規范全體社會成員的行為。
8. 最新立法法比上一部立法法修改了那些條文
這次修改的主要內容包括:完善立法體制,發揮人大在立法工作中的主導作用,深入專推進科學立法、民主屬立法,完善制定行政法規的程序,加強備案審查,對司法解釋的規范和監督等。其中,對立法體制的規定作了如下修改:實現立法和改革決策相銜接,賦予設區的市地方立法權,落實稅收法定原則,對部門規章和地方政府規章許可權進行規范。
修改後的立法法分為「總則」「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規章」「適用與備案審查」「附則」6章,共計105條.
9. 《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修改了哪些內容
一、將第一條修改為:「為了規范立法活動,健全國家立法制度,提高立法質量,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發揮立法的引領和推動作用,保障和發展社會主義民主,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根據憲法,制定本法。」
二、將第五條修改為:「立法應當體現人民的意志,發揚社會主義民主,堅持立法公開,保障人民通過多種途徑參與立法活動。」
三、將第六條修改為:「立法應當從實際出發,適應經濟社會發展和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科學合理地規定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權利與義務、國家機關的權力與責任。
「法律規范應當明確、具體,具有針對性和可執行性。」
四、第八條增加一項,作為第六項:「(六)稅種的設立、稅率的確定和稅收徵收管理等稅收基本制度」。
第六項改為第七項,修改為:「(七)對非國有財產的徵收、徵用」。
第八項改為第九項,修改為:「(九)基本經濟制度以及財政、海關、金融和外貿的基本制度」。
五、將第十條改為兩條,作為第十條、第十二條,修改為:
「第十條授權決定應當明確授權的目的、事項、范圍、期限以及被授權機關實施授權決定應當遵循的原則等。
「授權的期限不得超過五年,但是授權決定另有規定的除外。
「被授權機關應當在授權期限屆滿的六個月以前,向授權機關報告授權決定實施的情況,並提出是否需要制定有關法律的意見;需要繼續授權的,可以提出相關意見,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決定。
「第十二條被授權機關應當嚴格按照授權決定行使被授予的權力。
「被授權機關不得將被授予的權力轉授給其他機關。」
六、增加一條,作為第十三條:「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可以根據改革發展的需要,決定就行政管理等領域的特定事項授權在一定期限內在部分地方暫時調整或者暫時停止適用法律的部分規定。」
七、將第十四條改為第十六條,增加一款,作為第二款:「常務委員會依照前款規定審議法律案,應當通過多種形式徵求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的意見,並將有關情況予以反饋;專門委員會和常務委員會工作機構進行立法調研,可以邀請有關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參加。」
八、將第二十六條改為第二十八條,增加一款,作為第二款:「常務委員會會議審議法律案時,應當邀請有關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列席會議。」
九、將第二十八條改為第三十條,修改為:「列入常務委員會會議議程的法律案,各方面意見比較一致的,可以經兩次常務委員會會議審議後交付表決;調整事項較為單一或者部分修改的法律案,各方面的意見比較一致的,也可以經一次常務委員會會議審議即交付表決。」
十、將第三十一條改為第三十三條,修改為:「列入常務委員會會議議程的法律案,由法律委員會根據常務委員會組成人員、有關的專門委員會的審議意見和各方面提出的意見,對法律案進行統一審議,提出修改情況的匯報或者審議結果報告和法律草案修改稿,對重要的不同意見應當在匯報或者審議結果報告中予以說明。對有關的專門委員會的審議意見沒有採納的,應當向有關的專門委員會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