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茶經道德經

茶經道德經

發布時間: 2022-05-04 15:53:43

1. 墨經,春秋經,道德經,茶經,哪個屬於經部

春秋經,經部是儒家作品中的

2. 《道德經》《墨子》《論語》《三十六計》《孫子兵法》《莊子》等等書籍的簡要評價和重點!

對《道德經》的評價 《道德經》作為一部文約,義豐,歷來被學人們稱為「哲理詩」,從深層次對社會、人生等問題深入思考,而且無論古代還是當代,不論中國還是國外,都是影響巨大的哲學著作。然而在高中教材里卻不見其蹤影,這可說是高中教材的最大遺憾! 《道德經》中提倡的「無為」思想、「不爭」的思想,對於遏制時下名利泛濫的現象是頗有意義的!《道德經》中的「三寶:慈、儉、不敢為天下先」對提高個人素質修養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道德經》中的辯證思想、精闢的比喻更是叫人嘆為觀止。 《道德經》中涉及哲學、倫理學、政治學、軍事學等諸多學科,對於高中生來講,能品味如此廣博的精神食糧,確實是再好不過的選擇了! 《道德經》博大精深,實為不可多得的巨著!在某些方面對《道德經》的點評未有定論,然而未有定論的著作恰恰是最好的課文!因為這對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文學鑒賞能力是其他任何文著所不能企及的。 另據學者研究,老子原著並無分章,後世分章純屬多餘 《墨子》一書大部分是墨子弟子對他的言行記錄,也有一部分是後學者著作。 墨子的思想:主要是「兼愛」和「非攻」,另外主張「尚賢」、「節用」、「節葬」、「非樂」。 《墨子》散文特色:「三表法」注重對客觀事理的剖析,注意用事實論證,注意實際效用;以邏輯嚴密著稱。 《論語》主要是記述孔子言談行事的一部書。它以記言為主,是一部語錄體著作,由孔子弟子和再傳弟子於戰國初編纂成書。 孔子的基本核心是講「仁」和「禮」。 《論語》散文的突出特點:吸收和靈活運用大量口語虛詞,使說話人的語氣、性格得以逼真地表現,且語言洗練、含蘊豐富,風格明快。 《莊子》一書中《內篇》是莊子自著,《外篇》《雜篇》出於門人和後學者之手。全書思想相同,風格一致。 莊子的自然哲學、人生哲學和理想境界。 《莊子》散文藝術;想像豐富,構思奇特,詞彙豐富,描寫聲形畢肖;善於運用寓言故事說明道理。 評價孫子兵法: 目前,將孫子兵法與商戰相結合的著作越來越多,而很多人忽視了對原文的通讀。 合諸子百家之長啟迪企業經營管理、對個人快速成長都非常有用,啟智慧之法門,取古今之東西;吸天地之靈氣,融兵法之精髓;成卓越之精英,創商戰之輝煌的一番超值享受。 在當今社會,尤其是一個中國人,應該把孫子兵法作為基本的一項修煉,這是競爭環境所必需的,一點兵法都不懂,很難成大事。 《三十六計》: 《三十六計》是根據我國古代卓越的軍事思想和豐富的斗爭經驗總結而成的兵書,是中華民族悠久文化遺產之一。「三十六計」一語,先於著書之年,語源可考自南朝宋將檀道濟(?—公元436年),據《南齊書.王敬則傳》:「檀公三十六策,走為上計,汝父子唯應走耳。」意為敗局已定,無可挽回,唯有退卻,方是上策。此語後人賡相沿用,宋代惠洪《冷齋夜話》:「三十六計,走為上計。」。及明末清初,引用此語的人更多。於是有心人採集群書,編撰成《三十六計》。但此書為何時何人所撰已難確考。

3. 如何理解陸羽及茶經所提倡精行儉德

說起中國茶道,不得不提被世人稱為「茶聖」的唐人陸羽--中國茶道的開山始祖。

茶聖 陸羽

他的科學巨著《茶經》,內容僅7000多字,卻起到了開風導俗的巨大作用,為飲茶制定了典型模式,也體現出了品飲方式的精神細則。其權威性不但在技術層面,還體現在茶道始創的文化層面。

《茶經》內容博大精深,在關注茶發展歷史和唐代茶文化經驗的同時,也提出了「精行儉德」的茶道理論。陸羽心目中,「精行儉德」既是做人的標准,又是處事的原則。從時代背景來看,在陸羽之前的魏晉南北朝時期,社會風氣普遍奢侈糜爛,不少文人精神不振,不思報國,這種風氣在唐代仍在延續,人們追求刺激,貪圖享受。顯然這不符合陸羽的茶道思想,因而他力倡廉簡之風。

故此,《茶經》在第一章便開宗明義的指出:茶作為飲品最適宜於那些行為專誠、德行謙卑、嚴於律己的人。它反映了陸羽作為儒者淡泊明志、寧靜致遠的心態,著重以茶示儉,以茶示廉,其樸素古、淡泊的用意與注重修身養性、齊家治國的理想追求是一致的。

「精行儉德」作為陸羽《茶經》中茶道道德觀的核心,貫穿於《茶經》全文,而且也奠定了中國茶道的傳統文化內涵。

4. 按照經史子集四分發,下列書籍屬於經部的是那個 詩經 金剛經 道德經 茶經

經部主要包括易、詩、禮、書、春秋五經,其中詩即詩經。而金剛經、道德經、茶經都不是儒學經典,屬於子部。

5. 佛家思想與中華茶道

茶禪一味~ 茶與「坐禪」修行有很大關系,茶可以消除坐禪帶來的疲勞,且能提神醒腦,去魔祛邪,淡泊去欲,和膝互敬之功能。古人將茶概括為「十德」,以茶散郁氣,以茶驅睡氣,以茶養生氣,以茶驅病氣,以茶樹禮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嘗滋味,以茶養身體,以茶可行道,以茶可雅志,於是有了「茶禪一味」的哲學命題。

6. 按照經、史、子、集的四分法,下列書籍中屬於經部的是: A、墨經 B、春秋經 C、道德經 D、茶經

答案為B。
經部,收錄的是儒家經典。主要包括十三經、古樂、文字等方回面書籍,以及解答釋經書的著作,儒家經典了"十三經"為代表,它包括《周易》、《尚書》、《詩經》、《周禮》、《儀禮》、《禮記》、《春秋左傳》、《春秋公羊傳》、《春秋谷粱傳》、《論語》、《孝經》、《爾雅》、《孟子》。
史部,主要是各種體式的史書,如紀傳體、編年體、紀事本末體、別史、雜史等。紀傳體,了"二十四史"為代表,它們都是官修的正史;……雜史,如《朝野僉載》。史部還包括地理著作、政書、目錄書等。
子部,收集先秦以來諸子百家及釋道宗教的著作。此部范圍廣,收書也比較復雜,有哲學書,也包括算術、天文、生物、醫學、農學、軍事、藝術、宗教的著作,也包括筆記小說和類書。子部中也有一些帶有迷信色彩的書籍,如相宅、相墓、占卜、命書、相書等及其有關書籍。
集部,收歷代詩文集、文學評論及詞曲方面的著作。一人著作的集子稱別集,多人著作合編一起的集子稱為總集。別集,如李白的《李太白全集》:白居易的《白氏長慶集》、韓愈的《韓昌黎集》等。總集,如《昭明文選》、《全唐詩》等。文學評論,如《文心雕龍》、《滄浪詩話》。集部以文學書為主,但又不限於文學書。

7. 陸羽在《茶經》中,提出了什麼道德

陸羽在《茶經》中提出一個觀點:為飲,最宜精行儉德之人 。意思是茶葉作為飲料,最適宜品行端正有節儉美德的人。 除此之外,還有在《茶經·五之煮》也提到:茶性儉,不宜廣,則其味黯澹。意思是茶的性質比較節儉,水不宜多放,多了,它的味道就淡薄。

一、觀點提出的背景

陸羽所提出的觀點,是在唐宮的人喜歡用金銀茶具來煮茶的情況下,所以陸羽所表達的觀點我覺得是更偏向於他覺得任何人都可以飲茶,無論是高官貴族,還是下到貧賤的農民,他覺得茶這個玩意適合有節儉美德的人來品嘗,重點不在於一定要用什麼高貴的茶具來煮茶,即使是最簡單的茶具也是可以煮茶的。茶在陸羽看來是個大眾化的飲品。

8. 中國歷史上出過那些奇書

中華哲思十大奇書:《周易》《道德經》《論語》《莊子》《春秋繁露》 《肇論》《六祖壇經》《二程遺書》《焚書》《三民主義》 中華

兵戰十大奇書:《孫子兵法》《六韜》《吳子兵法》《司馬兵法》 《尉繚子》《三略》《李衛公問對》《太白陰經》《虎鈐經》《百戰奇法》

中華史地十大奇書:《尚書》《左氏春秋》《山海經》《史記》《漢書》 《水經》《大唐西域記》《資治通鑒》《百夷傳》《揚州十日記》

中華藝文十大奇書:《詩經》《楚辭》《漢賦》《唐詩三百首》《宋詞三百首》《元曲三百首》《古文觀止》《西廂記》《水滸傳》《紅樓夢》

中華學術十大奇書:《說文解字》《文心雕龍》《史通》《困學紀聞》 《四書集注》《尚書古文疏證》《文史通義》《新學偽經考》《宋元戲曲考》《清代學術概論》

中華考工十大奇書:《周髀算經》《九章算術》《汜勝之書》《考工記》 《齊民要術》《夢溪筆談》《農書》《授時歷經》《天工開物》《農政全書》

中華醫葯十大奇書:《黃帝內經》《神農本草經》《難經》《傷寒論》 《金匱要略》《針灸甲乙經》《脈經》《千金要方》《本草綱目》《溫病條辨》

中華術數十大奇書:《鬼穀子》《太弦經》《周易參同契》《黃帝宅經》《葬經》《太乙金鏡式經》《六壬神定經》《遁甲符應經》《麻衣神相》《柳庄相法》

中華娛藝十大奇書:《樂記》《禽經》《茶經》《林泉高致》《法書要錄》《棋經》《北山酒經》《獸經》《牌經》《閑情偶寄》

中華諧謔十大奇書:《笑林》《啟顏錄》《艾子雜說》《雪濤諧史》《解慍編》《笑府》《笑史》《笑典》《笑得好》《笑林廣記》

9. 中國茶道有多少年歷史

中國飲茶起源眾說紛紜:追溯中國人飲茶的起源,有的認為起源於上古神農氏,有的認為起於周,起於秦漢、三國的說法也都有,造成眾說紛紜的主要原因是因唐代以前「茶」字的正體字為「荼」,唐代茶經的作者陸羽,在文中將荼字減一畫而寫成「茶」,因此有人說茶起源於唐代。但實際上這只是文字的簡化,而且在漢代就已經有人用茶字了。陸羽只是把先人飲茶的歷史和文化進行總結,茶的歷史要早於唐代很多年。
1、神農說 唐·陸羽《茶經》:「茶之為飲,發乎神農氏。」在中國的文化發展史上,往往是把一切與農業、與植物相關的事物起源最終都歸結於神農氏。而中國飲茶起源於神農的說法也因民間傳說而衍生出不同的觀點。有人認為茶是神農在野外以釜鍋煮水時,剛好有幾片葉子飄進鍋中,煮好的水,其色微黃,喝入口中生津止渴、提神醒腦,以神農過去嘗百草的經驗,判斷它是一種葯而發現的,這是有關中國飲茶起源最普遍的說法。另有說法則是從語音上加以附會,說是神農有個水晶肚子,由外觀可得見食物在胃腸中蠕動的情形,當他嘗茶時,發現茶在肚內到處流動,查來查去,把腸胃洗滌得乾乾凈凈,因此神農稱這種植物為「查」,再轉成「茶」字,而成為茶的起源。
2、西周說 晉·常璩《華陽國志·巴志》:「周武王伐紂,實得巴蜀之師,……茶蜜……皆納貢之。」這一記載表明在周朝的武王伐紂時,巴國就已經以茶與其它珍貴產品納貢與周武王了。《華陽國志》中還記載,那時並且就有了人工栽培的茶園了。
3、秦漢說 西漢·王褒《僮約》:現存最早較可靠的茶學資料是在漢代,以王褒撰的僮約為主要依據。此文撰於漢宣帝神爵三年(公元前59年)正月十五日,是在茶經之前,茶學史上最重要的文獻,其文內筆墨間說明了當時茶文化的發展狀況,內容如下:
舍中有客。提壺行酤。汲水作哺。滌杯整案。園中拔蒜。斫蘇切脯。築肉臛芋。膾魚炰 鰲。烹茶盡具。哺已蓋藏。舍後有樹。當裁作船。上至江州。下到煎主。為府椽求用錢。推紡惡敗。傻索綿亭。買席往來都洛。當為婦女求脂澤。販於小市。歸都擔枲。轉出旁蹉。牽牛販鵝。武陽買茶。楊氏池中擔荷。往來市聚。慎護奸偷。
「烹荼盡具」,「武陽買荼」,經考該荼即今茶。由文中可知,茶已成為當時社會飲食的一環,且為待客以禮的珍稀之物,由此可知茶在當時社會地位的重要。近年長沙馬王堆西漢墓中,發現陪葬清冊中有「□一笥」和「□一笥」竹簡文和木刻文,經查證「□」即「檟」的異體字,說明當時湖南飲茶已有飲茶習俗。

熱點內容
印度勞動法裁員補償 發布:2025-01-11 21:07:39 瀏覽:247
醫療機構器械管理條例 發布:2025-01-11 21:06:04 瀏覽:45
注會經濟法中擔保的時間 發布:2025-01-11 21:05:09 瀏覽:379
貴州保護條例 發布:2025-01-11 21:00:27 瀏覽:122
改年齡的法律知識 發布:2025-01-11 20:48:30 瀏覽:370
勞動法第三十八條的內容 發布:2025-01-11 20:12:40 瀏覽:399
建管所涉及的法律法規 發布:2025-01-11 20:07:44 瀏覽:359
reach法規第七條 發布:2025-01-11 19:57:29 瀏覽:125
民事訴訟法18條19條 發布:2025-01-11 19:07:54 瀏覽:238
民法中的監護 發布:2025-01-11 18:17:39 瀏覽: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