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老子道德經有沒有

老子道德經有沒有

發布時間: 2022-05-04 15:56:44

⑴ 四書五經里有沒有道德

  1. 四書五經里沒有《道德經》。

  2. 四書五經是四書和五經的合稱,是中國儒專家的經典書籍。四書又屬稱為四子書,是指《大學》、《中庸》、《論語》和《孟子》。五經是《詩經》、《尚書》、《禮記》、《周易》和《春秋》等五本儒家經典的合稱,是「六經」、「七經」、「九經」、「十二經」、「十三經」的一部分。

  3. 《道德經》,又稱《道德真經》、《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春秋時期老子(即李耳)所作的哲學著作。在秦時《呂氏春秋·注》稱為《上至經》,在漢初則直呼《老子》。自漢景帝起此書被尊為《道德經》,至唐代唐太宗自認是老子李耳之後,曾令人將《道德經》翻譯為梵文。唐高宗尊稱《道德經》為《上經》,唐玄宗時更尊稱此經為《道德真經》。古代馬王堆版是上篇《德篇》和下篇《道篇》不分章,現代通行版本共81章,前37章是《道篇》,後44章為《德篇》。《道德經》這部神奇寶典被譽為萬經之王,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名著之一,對中國哲學、科學、政治、宗教等產生了深刻影響。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統計,《道德經》是除了《聖經》以外被譯成外國文字發布量最多的文化名著。

⑵ 老子的《道德經》原文內容是什麼

01.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

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02.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矣;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

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

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03.不尚賢, 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

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智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

04.道沖而用之,或不盈。淵兮似萬物之宗。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誰之子,象

帝之先。

05.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天地之間,其猶橐迭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

。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06.穀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

07.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

08.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

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09.持而盈之不如其己;揣而銳之不可長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遂身退,天之

道。

10.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專氣致柔,能如嬰兒乎?滌除玄覽,能無疵乎?愛國治民,能無為乎?天門

開闔,能為雌乎?明白四達,能無知乎。

11.三十幅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

之用。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12.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是以聖人

,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

13.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何謂寵辱若驚?寵為下。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何謂貴大患若身

?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故貴以身為天下,若可寄天下。愛以身為天下,若

可托天下。

14.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摶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為一。其上不皦

(jiǎo),其下不昧,繩繩不可名,復歸於無物。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謂惚恍。迎之不見其首,隨

之不見其後。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謂道紀。

15.古之善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夫唯不可識,故強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猶兮若畏四鄰;儼

兮其若容;渙兮若冰之將釋;敦兮其若朴;曠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濁;澹兮其若海;飉(liáo,風的聲音)兮

若無止。孰能濁以靜之徐清。孰能安以動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16.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復。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靜,是謂復命;復命曰常,知常

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沒身不殆。

17.太上,下知有之。其次,親而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貴言,

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自然。

18.大道廢有仁義;慧智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

19.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此三者,以為文不足。故令有所

屬,見素抱朴少私寡慾。

20.絕學無憂,唯之與阿,相去幾何?善之與惡,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眾人

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獨泊兮其未兆,如嬰兒之未孩;儡儡(lěi,羸弱)兮若無所歸。眾人皆有餘,而

我獨若遺。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獨昏昏;俗人察察,我獨悶悶。眾人皆有以,而我獨

頑且鄙。我獨異於人,而貴食母。

21.孔德之容惟道是從。道之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

。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閱眾甫。吾何以知眾甫之狀哉!以此。

22.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是以聖人抱一為天下式。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

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古之所謂∶曲則全者」豈虛言哉!誠

全而歸之。

23.希言自然。故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孰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況於人乎?故從事於道

者,同於道。德者同於德。失者同於失。同於道者道亦樂得之;同於德者德亦樂得之;同於失者失於樂得

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24.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其在道也曰∶餘食贅形

。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

25.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強

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

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26.重為輕根,靜為躁君。是以君子終日行不離輕重。雖有榮觀燕處超然。奈何萬乘之主而以身輕天下。

輕則失根,躁則失君。

27.善行無轍跡。善言無瑕謫。善數不用籌策。善閉無關楗而不可開。善結無繩約而不可解。是以聖人常

善救人,故無棄人。常善救物,故無棄物。是謂襲明。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師。不善人者善人之資。不貴其

師、不愛其資,雖智大迷,是謂要妙。

28.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溪。為天下溪,常德不離,復歸於嬰兒。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為天

下式,常德不忒,復歸於無極。知其榮,守其辱,為天下谷。為天下谷,常德乃足,復歸於朴。朴散則為

器,聖人用之則為官長。故大制不割。

29.將欲取天下而為之,吾見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為也,為者敗之,執者失之。夫物或行或隨、或

覷或吹、或強或羸、或挫或隳。是以聖人去甚、去奢、去泰。

30.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強天下。其事好還。師之所處荊棘生焉。軍之後必有凶年。善有果而已,不敢

以取強。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驕。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強。物壯則老,是謂不道,不道早已。

31.夫佳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君子居則貴左,用兵則貴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

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勝而不美,而美之者,是樂殺人。夫樂殺人者,則不可得志於天下矣。

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將軍居左,上將軍居右。言以喪禮處之。殺人之眾,以悲哀泣之,戰勝以喪禮處

之。

32.道常無名。朴雖小天下莫能臣也。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賓。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將知止,知止可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猶川穀之於江海。

3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知足者富。強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

,壽。

34.大道泛兮,其可左右。萬物恃之以生而不辭,功成而不名有。衣養萬物而不為主,常無欲可名於小。

萬物歸焉,而不為主,可名為大。以其終不自為大,故能成其大。

35.執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太。樂與餌,過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無味。視之不足見。聽之不足聞

。用之不足既。

36.將欲歙之,必固張之。將欲弱之,必固強之。將欲廢之,必固興之。將欲取之,必固與之。是謂微明

。柔弱勝剛強。魚不可脫於淵,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37.道常無為,而無不為。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化。化而欲作,吾將鎮之以無名之朴。無名之朴,夫

亦將無欲。不欲以靜,天下將自定。

38.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下德無為而有以為。上仁為之而無以

為。上義為之而有以為。上禮為之而莫之以應,則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

。失義而後禮。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薄。處

其實,不居其華。故去彼取此。

39.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為天

下貞。其致之。天無以清將恐裂。地無以寧將恐廢。神無以靈將恐歇。谷無以盈將恐竭。萬物無以生將恐

滅。侯王無以貞將恐蹶。故貴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是以侯王自稱孤、寡、不穀。此非以賤為本邪?非

乎。至譽無譽。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

40.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

41.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

。進道若退。夷道若纇。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廣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質真若渝。大方無隅。大器晚成

。大音希聲。大象無形。道隱無名。夫唯道善貸且成。

42.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人之所惡,唯孤、寡不穀,而

王公以為稱,故物或損之而益,或益之而損。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強梁者,不得其死。吾將以為教父。

43.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無有入無間,吾是以知無為之有益。不言之教,無為之益天下希及之。

44.名與身孰親。身與貨孰多。得與亡孰病。是故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

長久。

45.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沖,其用不窮。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靜勝躁,寒勝熱。清

靜為天下正。

46.天下有道,卻走馬以糞。天下無道,戎馬生於郊。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

矣。

47.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其出彌遠,其知彌少。是以聖人不行而知。不見而明。不為而成。

48.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不為。取天下常以無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

天下。

49.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

德信。聖人在天下,歙歙(xīxī,無所偏執的樣子)焉,為天下渾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聖人皆孩之。

50.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動之於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

之厚。蓋聞善攝生者,陸行不遇凶虎,入軍不被甲兵。凶無所投其角。虎無所用其爪。兵無所容其刃。夫

何故?以其無死地。

51.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命而常自

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長之育之。亭之毒之。養之覆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52.天下有始,以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復守其母,沒身不殆。塞其兌,閉其門,

終身不勤。開其兌,濟其事,終身不救。見其小曰明,守柔曰強。用其光,復歸其明,無遺身殃。是為習

常。

53.使我介然有知,行於大道,唯施是畏。大道甚夷,而人好徑。朝甚除,田甚蕪,倉甚虛。服文彩,帶

利劍,厭飲食,財貨有餘。是謂盜誇。非道也哉。

54.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脫。子孫以祭祀不輟。修之於身其德乃真。修之於家其德乃餘。修之於鄉其德

乃長。修之於邦其德乃豐。修之於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觀身,以家觀家,以鄉觀鄉,以邦觀邦,以天下

觀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55.含德之厚比於赤子。毒蟲不螫,猛獸不據,攫鳥不摶。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全作,精之

至也。終日號而不嗄,和之至也。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氣曰強。物壯則老。謂之不道,

不道早已。

56.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是謂玄同。故不可得而親。不可得而疏。

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貴。不可得而賤。故為天下貴。

57.以正治國,以奇用兵,以無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諱而民彌貧。民多利器國家

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泫起。法令滋彰盜賊多有。故聖人雲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

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朴。

58.其政悶悶,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禍尚福之所倚。福尚禍之所伏。孰知其極,其無正。正

復為奇,善復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是以聖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劌。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59.治人事天莫若嗇。夫唯嗇是謂早服。早服謂之重積德。重積德則無不克。無不克則莫知其極。莫知其

極可以有國。有國之母可以長久。是謂深根固柢,長生久視之道。

60.治大國若烹小鮮。以道蒞天下,其迨ㄞ哄非其鬼不神,其神不傷人。非其神不傷人,聖人亦不傷人。

夫兩不相傷,故德交歸焉。

61.大國者下流,天下之交。天下之牝。牝常以靜勝牡。以靜為下。故大國以下小國,則取小國。小國以

下大國,則取大國。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國不過欲兼畜人。小國不過欲入事人。夫兩者各得所欲,

大者宜為下。

62.道者萬物之奧。善人之寶,不善人之所保。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人之不善,何棄之有。故

立天子、置三公,雖有拱璧以先駟馬,不如坐進此道。古之所以貴此道者何。不曰∶求以得,有罪以免邪

?故為天下貴。

63.為無為,事無事,味無味。大小多少,報怨以德。圖難於其易,為大於其細。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

下大事必作於細。是以聖人終不為大,故能成其大。夫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是以聖人猶難之,故終

無難矣。

64.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謀。其脆易泮,其微易散。為之於未有,治之於未亂。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

之台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為者敗之,執者失之。是以聖人無為故無敗,無執故無失。民之從事

常於幾成而敗之。慎終如始則無敗事。是以聖人慾不欲,不貴難得之貨。學不學,復眾人之所過,以輔萬

物之自然而不敢為。

65.古之善為道者,非以明民,將以愚之。民之難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國,國之賊。不以智治國,國

之福。知此兩者,亦稽式。常知稽式,是謂玄德。玄德深矣、遠矣!與物反矣。然後乃至大順。

66.江海之所以能為百穀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穀王。是以聖人慾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

以身後之。是以聖人處上而民不重,處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樂推而不厭。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67.天下皆謂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細也夫。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 二

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慈故能勇,儉故能廣,不敢為天下先故能成器長。今舍慈且勇,舍儉且廣,舍

後且先,死矣!夫慈以戰則勝,以守則固。天將救之以慈衛之。

68.善為士者不武。善戰者不怒。善勝敵者不與。善用人者為之下。是謂不爭之德。是謂用人之力。是謂

配天之極。

69.用兵有言,吾不敢為主而為客。不敢進寸而退尺。是謂行無行。攘無臂。扔無敵。執無兵。禍莫大於

輕敵。輕敵幾喪吾寶。故抗兵相加哀者勝矣。

70.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宗、事有君。夫唯無知,是以我不知。知我者希,

則我者貴。是以聖被褐懷玉。

71.知不知上,不知知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聖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72.民不畏威,則大威至。無狎其所居,無厭其所生。夫唯不厭,是以不厭。是以聖人自知不自見。自愛

不自貴。故去彼取此。

73.勇於敢則殺。勇於不敢則活。此兩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惡孰知其故。天之道不爭而善勝。不言而善應

。不召而自來。繟(chǎn,舒緩)然而善謀。天網恢恢疏而不失。

74.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若使民常畏死,而為奇者,吾得執而殺之,孰敢。常有司殺者殺。夫代司

殺者殺,是謂代大匠斫。夫代大匠斫者,希有不傷其手矣。

75.民之飢以其上食稅之多,是以飢。民之難治以其上之有為,是以難治。民之輕死以其求生之厚,是以

輕死。夫唯無以生為者,是賢於貴生。

76.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

兵強則滅,木強則折。強大處下,柔弱處上。

77.天之道其猶張弓與。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餘者損之,不足者補之。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

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孰能有餘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聖人為而不恃,功成而不處。其不

欲見賢邪!

78.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以其無以易之。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是以聖人雲,受國之垢是謂社稷主。受國不祥是為天下王。正言若反。

79.和大怨必有餘怨,安可以為善。是以聖人執左契,而不責於人。有德司契,無德司徹。天道無親常與

善人。

80.小國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雖有舟輿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使民

復結繩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81.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聖人不積。既以為人己愈有。既

以與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

⑶ 道德經是不是又名老子

道德經 1.指《老子》。《史記.老子韓非列傳》:"關令尹喜曰,子將隱矣,強為我著書。於是老子乃著書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餘言而去。"漢河上公作《老子章句》,分為八十一章,以前三十七章為《道經》,後四十四章為《德經》,故有《道德經》之名。但1973年長沙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土的《老子》抄寫本,《德經》在《道經》之前。道教奉為主要經典之一。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 著 在卷帙浩繁的中國書海當中,有一卷薄而又薄可能在國外擁有最多的譯者和讀者的書,這本書名叫《老子》或《道德經》。《道德經》是解釋道教哲學的主要經文。 這是一本微妙費解的書,文筆極其隱晦,可有許多不同的解釋。「道」這個主要概念通常被譯為「方法」或「道路」。但是這個概念有點兒含糊其辭,因為《道德經》本身一開始就說:「『道』,說得出的,它就不是永恆不變的『道』;『名』,叫得出的,它就不是永恆不變的『名』。」①但是我們可以說,道的大體意思是「自然」或「自然法則」。 道教認為,人不應該與道作斗爭,而應該服從道,按照道來辦事。積極追求得到權力或積極尋求行使權力,與其說是不道德的倒不如說是愚昧無知和徒勞無益的。道是不可消滅的,人們在生活中應力求順道而行。一個道教徒可能會指出水是無限柔軟的,它馴順地流向最低點,甚至對最弱的力也不加抵制,但是它卻是不可毀滅的,而最硬的岩石是最終會被磨掉的。 對個人來說,通常應提倡純朴和自然,應避免使用暴力,如同避免一切追名逐利的行為一樣。人們不應該尋求改造世界,而應該尊敬世界。對政府來說,稍有消極的政策通常也是最英明的政策。規章繁冗,通過更多的法律或嚴厲施行舊法律通常會使事情弄得更糟。高稅賦,雄心勃勃的政府計劃和發動戰爭,這一切都是與道教哲學的精神背道而馳的。 按照中國的傳說,《道德經》的作者是一位名叫老子的人。據說他是孔子的同時代人,但比孔子年長。孔子生活在公元前六世紀,從《道德經》的內容和風格上來看,沒有幾個現代學者認為它是這么早期的作品;有關該書的實際創作日期問題,存在著許多爭論(《道德經》本身未提到一個具體的人物、地點、日期或歷史事件)。但是公元前320年是一個靠得住的估計--與實際日期的誤差在八十年以內--也許比這個誤差范圍還要小得多。 這個問題引起了對有關老子其人的生卒年及甚至對有關其人的真偽的許多爭論。有些權威相信老子生活在公元前六世紀這個傳說,因而斷定他沒有寫《道德經》。其他學者指出他只不過是傳說中的人物。我個人的觀點僅為少數學者所接受,我認為:(1)老子實有其人,是《道德經》的作者;(2)他生活在公元前四世紀;(3)老子是孔子較年長的同時代人的傳說純屬虛構,是後來的道教哲學家為給老子及其著作塗脂抹粉而編造的。 值得注意的是在早期的中國作家當中,孔子(前551-479)、墨翟(前5世紀)和孟子(前371-289)既沒有提到老子,也沒有提過《道德經》;但是莊子--一位公元前三世紀譽滿全國的道教哲學家卻反復地提到過老子。 由於甚至對老子的存在都有爭論,我們對他的生平詳情就應該持懷疑的態度。但是下列的說法有很多的出處:老子誕生和生活在中國的北方;他在一個時期里很可能在國都洛陽當過歷史學家或在朝中任守藏室的史官;老子不是他的原名而是一個尊稱,大體意思是「大師」;他結過婚,有個兒子,叫聰;聰後來成為魏國的將領。 雖然道教開始時基本上是一種非宗教哲學,但是卻最終由此掀起了一場宗教運動。然而雖然作為一種哲學的道教繼續以《道德經》中所表達的思想為基礎,但是道教不久就被芸芸眾生的迷信信念和習慣所囊括,這些信念和習慣相對說來同老子的說教沒有什麼關系。 假定老子實際上是《道德經》的作者,那麼他的影響確實很大。這部書雖然很薄(不到六千中文字,因此足以用一張報紙登載),但卻包含著許多精神食糧。整個系列的道教哲學家都用此書來作為他們自己思想的起點。 在西方,《道德經》遠比孔子或任何儒家的作品流行。事實上,該書至少出版過四十種不同的英文譯本,除了《聖經》之外遠遠多於任何其它書籍的版本。 在中國,儒教大體上是占統治地位的哲學。當老子和孔子的思想之間出現鮮明的對立時,中國人大都遵從後者。但是老子大體上深受儒家弟子的尊敬。況且在許多情況下,道教思想直接被儒教思想所吸收,因此對數以百萬計的自稱非道教徒的人都有影響。同樣,道教對於佛教哲學,特別是對禪宗佛教的發展有著顯著的影響。雖然今天沒有幾個人自稱是道教徒,但是除了孔子以外,再沒有哪一位中國哲學家對人類思想的影響象老子那樣廣泛和持久。 以上內容節選於《歷史上最有影響的100人》(邁克爾.哈特 著)書。

⑷ 《道德經》和《老子》有什麼區別

沒有區別。《道德經》和《老子》是同一本書。

《老子》又稱《道德經》,它成書於我國春秋末期,作者是老聃。這是一部充滿智慧的著作。《老子》一書言簡意賅,博大精深。內容極為豐富。在書中,老子以其獨有的視角,探究了宇宙的形成、萬物的本源、國家的治理等一系列重大的哲學和政治問題。

提出了「道」、「自然」、「無為」等著名哲學概念,成為中國哲學的基石。《老子》包含了一個完整的思想體系,它開辟了研究天道人倫的道路,關注天人關系,為後世學者所推崇。

《老子》一本書,雖然只有5000多字,但內容之豐富,恐怕很少有書可以與之相比。所以任何對它的概括和描述,都只能掛起來。這就是為什麼我讀它從不厭倦。

(4)老子道德經有沒有擴展閱讀:

1、著書出關

大約公元前485年(周敬王三十五年、魯哀公十年),老子看到周王朝越來越衰敗,就離開故土,准備出函谷關去四處雲游。把守函谷關的長官尹喜很敬佩老子,聽說他來到函谷關,非常高興。可是當他知道老子要出關去雲游,又覺得很可惜,就想設法留住老子。

2、死後加封

相傳老子長壽,大約於公元前471年死於秦國,享年一百零一歲。《莊子·養生主》有:「老聃死,秦失吊之,三號而出。」胡適認為,老子至多不過活了九十多歲。

公元666年(唐高宗乾封元年)封老子為太上玄元皇帝。公元1013年(宋真宗祥符六年)加號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

⑸ 《道德經》是不是就是《老子》

道教經典《道德經》(又名《老子》)

《道德經》通行八十一章本

一 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二 章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較,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甫居。夫唯甫居,是以不去。

三 章
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智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

四 章
道沖而用之或不盈。淵兮,似萬物之宗。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先。

五 章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天地之間,其猶橐龠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六 章
穀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

七 章
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久。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也,故能成其私。

八 章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九 章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梲之,不可長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

十 章
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專氣致柔,能嬰兒乎?滌除玄覽,能無疵乎?愛國治民,能無為乎?天門開闔,能為雌乎?明白四達,能無知乎?生之畜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十 一 章
三十幅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眼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十 二 章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是以聖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

十 三 章
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何謂寵辱若驚?寵為下,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何謂貴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故貴以身為天下,若可寄天下;愛以身為天下,若可托天下。

十 四 章
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繩繩兮不可名,復歸於無物。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謂恍惚。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謂道紀。

十 五 章
古之善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夫唯不可識,故強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猶兮若畏四鄰;儼兮其若客;渙兮其若凌釋;敦兮其若朴;曠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濁;孰能濁以靜之徐清?孰能安以動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十 六 章
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復。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靜,靜曰復命。復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沒身不殆。

十 七 章
太上,不知有之;其次,親而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貴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自然。

十 八 章
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混亂,有忠臣。

十 九 章
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此三者以為文不足,故令有所屬:見素抱朴,少私寡慾,絕學無憂。

二 十 章
唯之與阿,相去幾何?善之與惡,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眾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獨泊兮,其未兆;沌沌兮,如嬰兒之未孩;傫傫兮,若無所歸。眾人皆有餘,而我獨若遺。我愚人之心也哉!俗人昭昭,我獨昏昏。俗人察察,我獨悶悶。澹兮,其若海;飂兮,若無止。眾人皆有以,而我獨頑且鄙。我獨異於人,而貴食母。

二十一章
孔德之容,惟道是從。道之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曰眾甫。吾何以知眾甫之狀哉?以此。

二十二章
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蔽則新,少則得,多則惑。是以聖人抱一為天下式。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古之所謂「曲則全」者,其虛言哉?誠,全而歸之。

二十三章
希言自然。故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孰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況於人乎?故從事於道者同於道,德者同於德,失者同於失。同於道者,道亦樂得之;同於德者,德亦樂得之;同於失者,失亦樂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二十四章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其在道也,曰餘食贅形。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

二十五章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二十六章
重為輕根,靜為躁君。是以君子終日行,不離輜重,雖有榮觀燕處超然。奈何萬乘之主而以身輕天下?輕則失根,躁則失君。

二十七章
善行,無轍跡;善言,無瑕謫;善數,不用籌策;善閉,無關楗而不可開;善結,無繩約而不可解。是以聖人常善救人,故無棄人;常善救物,故無棄物。是謂襲明。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師;不善人者,善人之資。不貴其師,不愛其資,雖智大迷,是謂要妙。

二十八章
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溪。為天下溪,常德不離,復歸於嬰兒。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為天下式,常德不忒,復歸於無極。知其榮,守其辱,為天下谷,為天下谷,常德乃足,復歸於朴。朴散則為器,聖人用之,則為官長,故大制不割。

二十九章
將欲取天下而為之,吾見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為也,不可執也。為者敗之,執者失之。是以聖人無為,故無敗,故無失。夫物或行或隨,或歔或吹,或強或羸,或載或隳。是以聖人去甚,去奢,去泰。

三 十 章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強天下,其事好還。師之所處,荊棘生焉。大軍過後,必有凶年。善者,果而已,不敢以取強。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驕,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強。物壯則老,是謂不道,不道早已。

三十一章
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君子居則貴左,用兵則貴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勝而不美,而美之者,是樂殺人。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將軍居左,上將軍居右。言以喪禮處之。殺人之眾,以悲哀泣之,戰勝,以喪禮處之。

三十二章
道常無名。朴雖小,天下莫能臣。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賓。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命而自勻。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將知止,知止可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猶川穀之於江海。

三十三章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知足者富,強行者有志。不失其所久。死而不亡者壽。

三十四章
大道汜兮,其可左右。萬物恃之以生而不辭,功成而不名有。衣養萬物而不為主,可名於小;萬物歸焉而不為主,可名於大。以其終不自為大,故能成其大。

三十五章
執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太。樂與餌,過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無味,視之不足見,聽之不足聞,用之不足既。

三十六章
將欲歙之,必固張之;將欲弱之,必固強之;將欲廢之,必固興之;將欲取之,必固與之。是謂微明。柔弱勝剛強。魚不可脫於淵,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三十七章
道常無為而無不為。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化。化而欲作,吾將鎮之以無名之朴。鎮之於無名之朴,夫將不欲。不欲以靜,天下將自定。

三十八章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下德有為而有以為。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上義為之而有以為;上禮為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前識者,道之華而愚只始。是以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薄;處其實,不居其華。故去彼取此。

三十九章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為天下貞。其致之也:謂天無以清,將恐裂;地無以寧,將恐廢;神無以靈,將恐歇;谷無以盈,將恐竭;侯王無以貞;將恐蹶。故貴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 是以侯王自稱孤、寡、不穀。此非以賤為本也!非乎?故至譽無譽。是故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

四 十 章
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

四十一章
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進道若退;夷道若纇。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廣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質真若玉。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道隱無名。夫唯道,善貸且成。

四十二章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人之所惡,唯孤、寡、不穀,而王公以為稱。故物或損之而益,或益之而損。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強梁者不得其死。吾將以為教父!

四十三章
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無有入無間,吾是以知無為之有益。不言之教,無為之益,天下希及之。

四十四章
名與身孰親?身與貨孰多?得與亡孰病?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

四十五章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沖,其用不窮。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躁勝寒,靜勝熱。青靜為天下正。

四十六章
天下有道,卻走馬以糞;天下無道,戎馬生於郊。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四十七章
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其出彌遠,其知彌少。是以聖人不行而知,不見而明,不為而成。

四十八章
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取天下常以無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四十九章
聖人無常心,以百姓之心為心。善著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聖人在天下,歙歙焉;為天下,混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聖人皆孩之。

五 十 章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動之於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蓋聞善攝生者,陸行不遇兕虎,入軍不被甲兵。兕無所投其角,虎無所搓其爪,兵無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無死地。

五十一章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長之育之,亭之毒之,養之覆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五十二章
天下有始,以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復守其母,沒身不殆。塞其兌,閉其門,終身不勤。開其兌,濟其事,終身不救。見小曰明,守柔曰強。用其光,復歸其明,無遺身殃,是謂襲常。

五十三章
使我介然有知,行於大道,唯施是畏。大道甚夷,而人好徑。朝甚除,田甚蕪,倉甚虛。服文采,帶利劍,好飲食,財貨有餘,是謂盜竽。非道也哉!

五十四章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脫,子孫以祭祀不輟。修之於身,其德乃真;修之於家,其德乃余;修之於鄉,其德乃長;修之於邦,其德乃豐;修之於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觀身,以家觀家,以鄉觀鄉,以邦觀邦,以天下觀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五十五章
含德之厚,比於赤子。毒蟲不螫,猛獸不據,攫鳥不搏,骨弱進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朘作,精之至也。終日號而不嘎,和之至也。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氣曰強。物壯則老,謂之不道,不道早已。

五十六章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塞其兌,閉其門;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是謂玄同。故不可得而親,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貴,不可得而賤,故為天下貴。

五十七章
以正治國,以奇用兵,以無事取天下。無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諱,而民彌貧;人多利器,國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盜賊多有。故聖人雲:「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朴。」

五十八章
其政悶悶,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孰知其極?其無正也,正復為奇,善復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是以聖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劌,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五十九章
治人事天莫若嗇。夫唯嗇,是謂蚤服。蚤服謂之重積德;重積德則無不克;無不克則莫知其極;莫知其極,可以有國。有國之母,可以長久。是謂深根固柢,長生久視之道。

六 十 章
治大國,若烹小鮮。以道蒞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傷人。非其神不傷人,聖人亦不傷人。夫兩不相傷,故德交歸焉。

六十一章
大邦者下流,天下之交也。天下之牝,牝常以靜勝牡,以靜為下。故大邦以下小邦,則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則取大邦。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邦不過欲兼畜人,小邦不過欲入事人。夫兩者各得其所欲,大者宜為下。

六十二章
道者,萬物之奧,善人之寶,不善人之所保。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人之不善,何棄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公。雖有拱、璧、以先四馬,不如坐進此道。古之所以貴此道者何?不曰求以得,有罪以免邪!故為天下貴。

六十三章
為無為,事無事,味無味。大小多少,抱怨以德。圖難於其易,為大於其細。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是以聖人終不為大,故能成其大。夫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是以聖人猶難之,故終無難矣。

六十四章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謀,其脆易泮,其微易散。為之於未有,治之於未亂。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台,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為者敗之,執者失之。是以聖人無為古故無敗,無執故無失。民之從事,常於幾成而敗之。慎終如始,則無敗事。是以聖人慾不欲,不貴難得之貨;學不學,復眾人之所過,以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

六十五章
古之善為道者,非以明民,將以愚之。民之難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國,國之賊;不以智治國,國之福。知此兩者亦稽式。常知稽式,是謂玄德。玄德深矣,遠矣,與物反矣,然後乃至大順。

六十六章
江海之所以能為百穀王,以其善下之,故能百穀王。是以聖人慾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後之。是以聖人處上而民不重,處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樂推而不厭。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六十七章
天下皆謂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細也夫!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慈故能勇,儉故能廣,不敢為天下先,故能成器長。今舍慈且勇,舍儉且廣,舍後且先,死矣。夫慈,以戰則勝,以守則固。天將救之,以慈衛之。

六十八章
善為士者,不武;善戰者,不怒;善勝敵者,不與;善用人者為之下。是謂不爭之德,是謂用人之力,是謂配天古之極。

六十九章
用兵有言:「吾不敢為主,而為客;不敢進寸,而退尺。」是謂行無行,攘無臂,扔無敵,執無兵。禍莫大於輕敵,輕敵幾喪吾寶。故抗兵相若,哀者勝矣。

七 十 章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宗,事有君。夫唯無知,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則我者貴。是以勝任被褐懷玉。

七十一章
知不知,上矣;不知知,病也。聖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七十二章
民不畏威,則大威至。無狎其所居,無厭其所生。夫唯不厭,是以不厭。是以聖人自知不自見,自愛不自貴。故去彼取此。

七十三章
勇於敢則殺,勇於不敢則活。此兩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惡,孰知其故?是以聖人猶難之。天之道,不爭而善勝,不言而善應,不召而自來,繟然而善謀。天網恢恢,疏而不失。

七十四章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若使民常畏死,而為奇者,吾得執而殺之,孰敢?常有司殺者殺,夫代司殺者殺,是謂代大匠斫。夫代大匠斫者,希有不傷其手者矣。

七十五章
民之飢,以其上食稅之多,是以飢。民之難治,以其上之有為,是以難治。民之輕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輕死。夫唯無以生為者,是賢於貴生。

七十六章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強則滅,木強則折。堅強處下,柔弱處上。

七十七章
天之道,其猶張弓歟?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餘者損之,不足者補之。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孰能有餘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聖人為而不恃,功成而不處,其不欲見賢。
七十八章
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以其無以易之。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聖人雲:「受國之垢,是謂社稷主;受國不祥,是為天下王。」正言若反。

七十九章
和大怨,必有餘怨,安可以為善?是以聖人執左契而不責於人。有德司契,無德司徹。天道無親,常與善人。
八 十 章
小國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雖有舟輿,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使民復結繩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八十一章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聖人不積,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

⑹ 老子道德經全文及譯文

下載:
老子道德經全文譯文 .txt


第一章

[原文]

道可道也①,非恆道也②。名可名也③,非恆名也。無名④,萬物之始也;有名⑤,萬物之母也⑥。故恆無欲也⑦,以觀其眇⑧;恆有欲也,以觀其所徼⑨。兩者同出,異名同謂⑩。玄之又玄⑾,眾眇之門⑿。



[譯文]


「道」如果可以用言語來表述,那它就是常「道」(「道」是可以用言語來表述的,它並非一般的「道」);「名」如果可以用文辭去命名,那它就是常「名」(「名」也是可以說明的,它並非普通的「名」)。「無」可以用來表述天地渾沌未開之際的狀況;而「有」,則是宇宙萬物產生之本原的命名。因此,要常從「無」中去觀察領悟「道」的奧妙;要常從「有」中去觀察體會「道」的端倪。無與有這兩者,來源相同而名稱相異,都可以稱之為玄妙、深遠。它不是一般的玄妙、深奧,而是玄妙又玄妙、深遠又深遠,是宇宙天地萬物之奧妙的總門(從「有名」的奧妙到達無形的奧妙,「道」是洞悉一切奧妙變化的門徑)。



[注釋]


①第一個「道」是名詞,指的是宇宙的本原和實質,引申為原理、原則、真理、規律等。第二個「道」是動詞。指解說、表述的意思,猶言「說得出」。

②恆:一般的,普通的。

③第一個「名」是名詞,指「道」的形態。第二個「名」是動詞,說明的意思。

④無名:指無形。

⑤有名:指有形。

⑥母:母體,根源。

⑦恆:經常。


⑧眇(miao):通妙,微妙的意思。

⑨徼(jiao):邊際、邊界。引申端倪的意思。

⑩謂:稱謂。此為「指稱」。

⑾玄:深黑色,玄妙深遠的含義。

⑿門:之門,一切奧妙變化的總門徑,此用來比喻宇宙萬物的唯一原「道」的門徑。

⑺ 《老子》跟《道德經》是同一本書嗎

是同一本書 。

《老子》又稱《道德經》,它成書於我國春秋末期,作者是老聃。這是一部充滿智慧的著作。《老子》一書言簡意賅,博大精深。內容極為豐富。在書中,老子以其獨有的視角,探究了宇宙的形成、萬物的本源、國家的治理等一系列重大的哲學和政治問題。

並且提出了「道」、「自然」、「無為」等等著名的哲學概念,成為中國哲學的基石之作。《老子》中包含了一個完整的思想體系,它開辟究天道言人事,注重天人關系的研究道路,一直為後世學者所尊崇。

《老子》一書,字數雖只有五千餘言,但內容之豐富,恐怕沒有幾本書能與之相比。所以任何對它的概括和說明,都只能是掛一漏萬。也正是如此,所以才對它百讀不厭。

(7)老子道德經有沒有擴展閱讀

人物生平

1、著書出關

大約公元前485年(周敬王三十五年、魯哀公十年),老子看到周王朝越來越衰敗,就離開故土,准備出函谷關去四處雲游。把守函谷關的長官尹喜很敬佩老子,聽說他來到函谷關,非常高興。可是當他知道老子要出關去雲游,又覺得很可惜,就想設法留住老子。

於是,尹喜就對老子說:「先生想出關也可以,但是得留下一部著作。」老子聽後,就在函谷關住了幾天。幾天後,他交給尹喜一篇五千字左右的著作,然後就騎著大青牛走了。據說,這篇著作就是後來傳世的《道德經》。

2、死後加封

相傳老子長壽,大約於公元前471年死於秦國,享年一百零一歲。《莊子·養生主》有:「老聃死,秦失吊之,三號而出。」胡適認為,老子至多不過活了九十多歲。

公元666年(唐高宗乾封元年)封老子為太上玄元皇帝。公元1013年(宋真宗祥符六年)加號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

⑻ 老子的道德經主要講了什麼

《老子》一書又稱《道德經》,是道家老子的傳世名作,這本傳世名作在春秋戰國時期,一經問世,便在諸子百家間引起不小的轟動,而在後市,道家老子思想更是以道教為主要載體,穿越千年時光,流傳至今。那麼《老子》一書主要講了什麼?這個問題雖「大」,但我們也可以概括著說。不同視角之下,我們可以說《老子》整本書在講「道」,也可以說《老子》整本書都在說「無」。

3、總結

也就是說,當我們就《老子》一書中內涵的道家老子學說體系來看,可以說這本書主要在講「道」。但即便是「道」這個名字,也是老子強行取的,畢竟「道可道,非常道」;所以,就以研究世界本原的視角來看,可以說《老子》一書在講「無」。

當然,以上也是個人的一點小心得,也僅僅是選取了兩個角度來說《老子》一書中的主要內容,不同視角之下看到的「寶藏」是不一樣的,所以有不同觀點很正常。千人千面,期待我的看法可以給您帶來一點點收獲,如果有不同看法也正常,歡迎交流討論。

⑼ 道德經是不是老子寫的,還有老子有沒有一本書叫做<老子>

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陽,謚曰聃,楚國苦縣(今鹿邑縣)人。約生活於公元前571年至公元前471年之 間,曾做過周朝的守藏史。晚年在陳國居住,後出關赴秦講學,不知所蹤。

老子遺留下來的著作,僅有《五千文》即《老子》,也叫《道德經》。它是老子用韻文寫成的一部哲學著作。它是道家的主要經典,也是研究老子哲學思想的直接材料。《老子》被俄、日、德、英等國視為古代哲學中的奇葩而翻譯出版,深受各國讀者喜愛。
一、老子和《老子道德經》

老子是我國古代的哲學家。他是道家學派的創始人,是中國,也是全世界最早具有樸素辯證法思想的偉大哲學家。
老子的平生事跡,很不清楚。司馬遷在《史記》一書里,給他寫了一個傳記,但是寫得很簡單。我們只知道他姓李,名耳,字聃。他是楚國苦縣人(今河南省鹿邑縣)。也有人說他是陳國相人。苦縣和相是一個地方,原來屬於陳國,後來楚國出兵滅陳,就成為楚國的地方了。後來的人都稱他為老子。"老"是年高德重的意思,"子"在古代是對男子的美稱,大概凡是有學問有德行的人,都可以得到這個稱號。
老子做過周朝的史官。後來因為周朝衰亡,老子西出函谷關,不知所終。相傳老子出關時,騎著青牛,到了我國西北沙漠以西的地方。
老子經過函谷關的時候,關令尹喜知道他將隱去,請老子著書。於是老子寫下了五千字,這就是他唯一的著作《老子》。
老子的生卒年代,已經不知道了。歷史學者們作過許多的研究,也有過不少爭論,但是老子究竟是什麼時候的人,直到現在還沒有一致的看法。相傳孔子曾經向老子請教過學問,因此有人估計,老子的年歲應當長於孔子。孔子生在周靈王二十一年(公元前551年),老子大約生在周靈王初年(公元前570年左右)。但是也有一些學者認為,孔子向老子請教學問在的傳說是不可靠的。根據老子的思想學說來看,老子比孔子晚,大約是戰國時代的人。
老子的思想主張,大都保存在他的著作《老子》這本書里。《老子》共八十一章,分上下兩篇,一共只有五千多字。後來的人又稱它為《老子道德經》,因為這本書所講的是道與德的問題。另外又有稱它為"道德經五千言"、"老子五千文"的。
《老子》這本書,後人作了許多註解。最通行的有漢河上公注,魏王弼注和清魏源的《老子本義》。
由於老子的生平歷史我們知道的太少了,《老子》這本書是老子親手所著的呢,還是老子其人和《老子》一書的關系並不很密切?在這個問題上也有爭論。目前學術界還沒有取得完全一致的意見。但是,較多的人比較傾向於這樣的說法:老子是孔子以前的人,現在我們所見到的《老子》一書,並不是老子親手所著,其中的主要思想卻是屬於老子的。它的成書時間不會晚於戰國中期。
我們知道,先秦的典籍很少是由一個人執筆寫成的,而是由各學派的人不斷地補充、發展,經過很多年代才成為一本固定的書。例如《易經》這部書,從它的形成到寫成今天的《易經》的樣子,至少經過了五百年,甚至更長的時間。
《老子》這本書,文詞很簡短,比較艱深難懂。它雖然經過後人的增訂補充,但是其中的主要思想仍然是老子的創見。現在我們就通過《老子》這本書,來了解老子的哲學、政治思想和他在中國歷史上的地位和影響。

二、對天帝的否認,"道"的思想

老子是古代中國較早否認天帝的哲學家。
古代的中國人,以為宇宙間的事物都有神在統治著。最高的神就是天,或者稱為天帝。天帝是有意志的,它有知識,能喜能怒。當它喜歡的時候,它就降福給人們;當它發怒的時候,災禍就來臨了。天帝有著最大的權威,它統治著宇宙萬物,統治著每一個人。它不僅是天上的主宰,也是大地和人世間的主宰,人間的帝王,也是要受它的管轄的。所以人人都對天帝存在著敬畏的心情。這種觀念,到了春秋時期才開始起了一些變化。
春秋時期的中國社會,無論在政治、經濟、文化和思想各個方面,都有顯著的變動。舊的世襲貴族的勢力逐漸衰落,新興的地主階級開始成長。這時期諸侯之間進行著持續不斷的戰爭,連年不斷的大宗軍費和貴族生活的奢侈,加重了人民的負擔,激起了人民的怨恨和憤怒,爆發了人民的反抗。這種劇烈的階級變化和斗爭的現實,使得當時一些頭腦比較清醒的統治者,逐漸認識到人民的力量,認識到僅僅用爆力壓迫是不行的。因而不得不去注意人民的意向。一些先進的思想家對於天帝統治人民的威力有了懷疑,認為天帝也是要考慮人民的要求的。天帝的絕對權威地位開始動搖了。老子就是較早的從哲學方面有意識地、明確地否認天帝的思想家。
老子說:"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天地是無情的,天地對於萬物,如同人對於草結成的用來祭祀的狗一樣,用過之後,就拋棄了,沒有什麼愛憎。這個比較的意思在說明萬物的生長運行,並沒有什麼神的意志在支配著。
老子這種否認天帝支配萬物的意思,和春秋時期人們所認識到的自然科學知識,有著密切的關系。根據記載,當時的歷史學家已經知道冬至、夏至的周期。又發現木星十二年一循環的規律,定出了十二年為一周天的歲星紀年法。公元前七世紀初,對朔日的推算已經能夠達到大體正確。這些都使人認識到天也有它一定的運行規律,並不能隨意行動。所以天的觀念,在人們心中逐漸地具有了科學的意義。
因此,老子否認天帝為至高無上的權威的學說,不是憑空產生的,而是有它的社會歷史條件和自然科學知識發展的根據的。
老子否認天帝的存在後,提出了一個"道"來作為天地萬物的本源。老子說,道是"象帝之先"的,帝是古代一貫相傳的最大權力的天神,但在老子看來,道在帝之前就已經有了。老子對於他所提出的道,作了許多解說。他說:這個道不是尋常的、一般的道理,而是天地的原始,萬物的根本。它在天地萬物生長以前,就已經有了。它永遠不變地存在著,不停地在天地萬物中間運行著。天地萬物都是由它產生的,它是宇宙的母親,沒有它,就沒有宇宙。
老子又說,道是一種看不見形狀,聽不見聲音,捉摸不到的一種混混沌沌的東西。當你遇見它的時候,看不見它的前面;跟著它的時候,又看不見它的後面。這是多麼神秘呵!但是,它又是什麼地方都存在的很平常的東西。
繼承老子學說的一個很有名的哲學家莊子曾經說過一個寓言故事。這個故事是這樣的:
有一個名叫東郭子的人,問莊子說:"你經常說的什麼道,究竟在哪裡呢?"
莊子回答說:"道是什麼地方都存在的。"
"到底在什麼地方呢?請你明白告訴我。"東郭子又問。
"在螻蛄和螞蟻的身上"。莊子說。
"怎麼這樣低下呢?"
"在小米和稗子裡面。"
"怎麼更加低下了呢?"
"在瓦甓裡面。"
"豈不是愈來愈低下了么?"
"在大小便裡面。"
東郭子聽說"在大小便裡面",覺得莊子愈答愈不成話,便不再問下去了。
莊子對東郭子說:"你要我明白告訴你道在什麼地方,我只有把它說得低下些,才顯出道是什麼地方都存在的,你為什麼不高興呢?"
這個故事說明世界上一切事物,大至宇宙天地、小至螻蛄、瓦甓,都包含著道。所以,道是什麼地方都存在的。它不依賴人們的主觀意志,客觀地存在著。莊子故意把道形容得那麼低下,目的就在於打破大家對道的神秘觀念。

三、"無為而治"與"小國寡民"
《老子》一書中,提出了如何治理國家的政治主張,描述了老子所追慕嚮往的理想世界的圖景。
如何治理國家呢?老子認為最好採取無為而治的辦法。什麼是老子所追慕嚮往的理想世界呢?是小國寡民的原始社會。
《老子》一書中,處處都貫徹著無為的思想。無為就是無所作為。老子認為理想的統治者治理國家,是讓人民去過自由自在的生活,不要去干涉他們。用無所作為聽其自然發展的辦法,來達到治理好國家的目的。
在老子看來,虛無的東西才是最有用的東西。道本身不就是空虛而看不見的嗎?它的作用卻是這樣偉大。例如車輪,如果沒有中間的圓洞,就不能轉動了。我們用的茶杯、磁碗等器皿,如果沒有空的地方,就不能裝東西。門戶如果沒有空處,就不能出入。房屋如果沒有空處,怎麼能住人呢?因此老子說,無和空才是有用的。我們對待事情,無為正是有所作為,"無為而無不為",就是這個意思。如果人人按照無為的准則去過日子,去作人,國家按照無為的准則去治理,這樣一切事情就能辦理得很好了。
老子說,天下的禁令越多,人民越陷於貧窮。民間的武器越多,國家越陷於混亂。人們的技術越巧,越引起許多反常的事情。法令越分明,盜賊反而不斷地發生。老子反對用刑、禮、智這些東西來治理國家。他反對重稅,反對強大的兵力,反對工商業,反對知識和文化。認為這些都是違反了無為而治的原則的。
老子一再告訴統治者,如果違反了無為而治的原則,就會引起人民的變亂,以至無法維持和鞏固自己的統治。統治者最好是放任無為,讓人民覺得只有個政府存在罷了,而實際上有政府和沒有政府都是一樣。這樣人民自然會順從,自然會變得朴實,自然會富裕起來。理想的君主,只不過是人民的一個首長,他的地位雖然在人民之上,但是人民不會感到他是一個負擔和威脅。
老子又是主張愚民的。他認為高明的統治者治理人民,應該是削弱人民的志向,使人民愚昧無知。讓人民吃飽了飯,筋骨堅強,能夠很好地去勞動,過著沒有知識、沒有慾望、沒有企求的生活。老子說出了人民越無知,對於統治者就越有利的道理,後世統治階級所採取的愚民政策,從老子這里得到了啟示。
老子歌頌著原始的樸素和淳厚,他懷戀著古代的原始社會,認為物質的進步和文化的發展,毀壞了人民的淳樸,給人民帶來了痛苦。所以他說,只有拋棄了智慧,人民才有百倍的利益。只有拋棄了文化學問,才能免於憂患。老子指斥了階級社會所謂仁義的虛偽性,智慧和知識用於欺詐造成的惡果,這是老子思想中的進步因素。但是,老子不加區別地反對一切的文化,把階級社會不合理的制度帶給人民的災難和痛苦,也說成是由於知識文化所帶來的,這當然是很錯誤的。
老子理想的社會是:"小國寡民。使有什佰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雖有舟輿,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使民復結繩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不相往來。"
把這段話譯成現代的語言是這樣的:
"領土不大,人民稀少。即使有許多器具,也不使用。使人民不用生命去冒險,不向遠方遷移。即使有船和車,沒有地方乘坐它。即使有武器裝備,也用不著。使人民再用古代結繩記事的辦法。吃得香甜,穿得舒服,住得安適,滿足於質朴的風俗和生活習慣。鄰近各國互相望得見,雞鳴狗叫互相聽得見,而人民直到老死,不相往來。"
老子所追慕嚮往的社會,正是遠古的原始社會,這自然是永遠不可能再出現了。老子的幻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在春秋戰國時代戰爭頻繁,生活動盪不安,統治階級對人民的剝削殘酷的情況下,人民迫切要求安靜休息和減輕剝削的願望。但是,小國寡民的理想,是違反社會歷史發展的規律的。老子希望出現許多分裂的、彼此獨立的小國,人民在每一個小國里,過著落後的原始生活,這與國家的統一,與日益發展的物質文化,不正是背道而馳嗎?因此我們可以說它是一種保守落後的思想。

四、光輝的辯證法
老子學說的精髓,是他的辯證法思想。
老子觀察了天地萬物發展變化的情況,觀察了社會歷史與政治方面的成與改、存與亡、新與舊、福與禍等對立物的雙方面的相互關系,發現了事物內部所具有的一些辯證規律。
老子說過一句很有名的話:"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這句話後來的人常常引用。這就是說,禍是造成福的前提,而福又含有禍的因素,它們並不是永恆不變的。好事和壞事是可以互相轉化的,在一定的條件下,福就會變成禍,禍也能變成福。
漢朝有一部叫《淮南子》的書,這部書的內容很多是根據老子的思想寫成的。其中有一個"塞翁失馬"的故事,很生動地說明了"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的道理。
故事是這樣的:
從前有一個人,住在距離塞上不遠的地方。有一天,他養的一匹馬忽然逃到塞外去了。鄰人們都替他惋惜,他的父親卻說:"怎知道這不會成為一件好事呢?"
過了幾個月,那匹馬又跑回來了,並且帶來了一匹匈奴的駿馬。鄰人們又都來慶賀,他的父親說:"怎知道這不會變成一件壞事呢?"
家裡有好馬,他又是一個喜歡騎馬的人,結果墮馬跌折了腳骨。鄰人們都來慰問,他的父親說:"怎知道這不會成為一件好事呢?"
過了一年,匈奴兵大舉入侵,附近的青壯年大都在戰爭中犧牲了,他卻因為跛腳未能出征,和父親一起保全了性命。
這就是後來人們常常說的"塞翁失馬,焉知非福"這一成語的由來。
這個故事裡所說的好事和壞事,都是從個人和家庭狹隘利益的角度出發來衡量的。但是,它反映了我國古代人民和古代思想家從實際生活經驗中,初步臆測到好事和壞事可以互相轉化的辯證法原理。
"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的道理,說明老子沒有把對立物的雙方看作死的、凝固的東西,而是看作生動的、可以變動的東西。
《老子》一書中,許多地方還深刻地論證相反相成和物極必反的道理。事物是在矛盾中發展的。老子說:有和無是彼此相生的,難和易是彼此相成的,長和短只有彼此比較才出現,不同的聲音產生諧和,前後互相對立而有了順序。
物極必反:事情在變化中向它相反的方面過渡,到了一定的時候就完全成為相反的東西。老子說:向相反的方向變化,是道的運動。這種變化,不是由於別的外來的原因,而是因為事物自身就包含著它的反面的東西。老子根據這種道理,總結出了一套政治斗爭的經驗。老子一再告誡統治者,必須去掉那些極端的、奢侈的和過分的措施,那樣會使問題走向另一個極端,結果就會把天下搞壞,就會失去天下。
高明的統治者是能夠保持住自己正面的地位不向相反的方向發展的。如何去做呢?是使自己處柔弱的地位,而使對方處於剛強的地位,剛強已極,就要轉化到它的對面,歸於失敗。這個道理叫做柔弱勝剛強。為了證明柔弱勝剛強的道理,老子舉 了許多的例子。他說:天下沒有比水更柔弱的東西了,而攻擊堅強的力量沒有能勝過它的。又例如:人活著的時候是柔弱的,死的時候便變得堅硬。萬物草木活著的時候柔軟,死了就變得枯槁。所以堅強的東西應屬於死亡一類,柔弱的東西應屬於生存一類。軍隊強大了就會破滅,樹木強大了就會摧折。柔弱是勝過堅強的。
相傳有這樣一個故事:老子的先生常樅病了,老子去看望他。常樅向老子張開嘴問道:
"你看,我的牙齒還有嗎?"
"沒有了。"老子回答說。
"舌頭還在嗎?"
"在的。"
"懂了沒有?"常樅問道。
"先生的意思是說:硬的早掉了,軟的卻還在。是嗎?"老子回答說。
"你說的對。"
這個故事也是說明柔能勝剛的道理。
老子還初步意識到量的積累可以引起質的變化。他說,合抱的大樹,由細小的萌芽產生;九層的高台,從一堆泥土築起;千里的遠行,從腳上第一步開始。所以老子又告誡統治者說,事物還穩定的時候,它的穩定容易維持。事物還脆弱時,容易消融。事物還微細時,容易打散。要在事物還未發生前先把它辦好,要在事物還未混亂之前先把它理好。
老子發現並了解事物的矛盾性要比一般的古代哲學家更廣泛更深刻。但是,另一方面我們也應該看到,老子的辯證法思想是不完備的、自發的、樸素的。老子的思想中,也還有著形而上學的觀點。例如老子常常用靜止的觀點去看世界,他所理想的國家,就是永遠孤立和沒有發展變化的。老子雖然承認自然的運動,但是,這種運動只是反復的循環而已。又例如老子發現了強弱互相轉化的規律,這雖然是老子辯證法中光輝的貢獻,但是,他把弱能勝強,當作絕對的規律,不能認識強弱形勢的互相轉化不是無條件的,而是有條件的。另外,老子的辯證法中,雖然有矛盾的觀念,卻缺乏積極斗爭的思想。老子學說的精神,不是要發展矛盾,解決矛盾,向前推進,而是要阻止發展,保持原狀以至向後倒退。不過盡管如此,我們仍然可以說,在馬克思主義的唯物辯證法傳入中國以前,古代哲學家中老子確是具有辯證法思想的偉大的哲學家。
五、對後世的影響

因為老子提出了關於道的學說,後來的人就稱老子的哲學學派為道家。
老子是道家學派的創始人。到莊子時,道家思想有了很大的發展。後來的人談到道家時,老子和莊子兩人常常是並提的。
道家在我國歷史上有很重要的地位。它對我國封建社會思想的發展,有很大的影響。《老子》一書是中國封建時代知識分子喜歡閱讀的著作。
道家思想的影響,從哲學方面來看,魏晉南北朝的玄學,宋朝的理學,都和道家思想有密切的關系。
我國古代哲學家,研究人生的問題比較多些,例如對於生活的態度,道德的修養這些問題,是十分注重的。但是,對於宇宙的形成,自然的發展等問題,注意比較少。老子關於道的學說,第一次提出了比較系統的宇宙觀,對後來的哲學家有很大的影響。
在政治方面,漢朝初年的黃老學說提倡休養生息的政策,就是以老子無為而治的思想為主要內容的一種政治學說。歷代的封建統治階級,也常常採用老子所闡明的駕馭臣民的法術,來加強他們的權力,鞏固統治。
另外要說到的是老子和道教的關系。
道教是我國唯一的土生土長的宗教,它是漢朝末年張道陵所創立的。這種宗教混雜了巫術、神仙、鬼神、陰陽五行等內容,專門講求長生不老、畫符驅鬼等迷信。道教創立以後,就尊奉老子為祖師。
道教既然是張道陵所創立的,為什麼要尊奉老子為祖師呢?這是有一定的緣故的。
老子的生平事跡,在很早的時候就失傳了,所以連漢朝的司馬遷對老子的記載都很不清楚。當時大概有不少關於老子的傳說,例如說他因為修道,活了二百來歲,他的學問是如何淵博高深,像孔子這樣的大學者都要向他請教等等,所以漢朝時候的人,對老子是非常崇拜的。
秦漢的時候,信仰神仙的風氣很盛行,相傳秦始皇曾經派了五百個童男和五百個童女到海外去找尋仙葯。大約漢朝初年,老子也和神仙聯系在一起了。後來對老子的渲染愈來愈多,成了一位活神仙。道教創立後,為了吸引群眾的注意和信仰,就尊奉這位活神仙為祖師,尊稱他為"太上老君",《老子》這部書,也就成為道士們誦讀的經文了。
道家和道教是不相同的,一個是哲學派別,一個是宗教,各不相干。由於老子的緣故,有人把道教和道家混為一談,其實它們並不是一回事。

六、結 語

老子是我國古代偉大的哲學家。
老子否認天帝的存在,打破了天帝的崇高地位,提出道來作為天地萬物的本源,並且把天地萬物的生長、運行和滅亡,看成是自然的作用,並沒有什麼神的意志在支配。這種思想,在當時是有很大的進步意義的。
老子在政治思想方面,主張無為而治。他的理想世界,是遠古時代原始的小國寡民的社會。
老子觀察了天地萬物和社會歷史中新與舊、成與敗、存與亡等對立物雙方的變化情況,提出了許多辯證法思想,這是我國古代哲學史上放射出來的極為光輝的思想火花,是值得我們特別珍視和感到驕傲的一份歷史遺產。
老子在我國思想史上的地位是十分重要的。他是道家學派的創始人,他的學說對中國封建社會的政治和思想,都有很大的影響。

⑽ 老子的道德經是什麼內容

(一)應天順民,無為而治:

 老子說"治大國,若烹小鮮。以道蒞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傷人。非其神不傷人,聖人亦不傷人。夫兩不相傷,故德交歸焉。"

 這正如柳宗元《種樹郭橐傳》一文中所說;"....順其性,使根舒展,故土培實,既然已,勿動勿慮,去不復顧。移栽時,謹細珍視若子,植後聽之任之若棄,全其天姓而不害其長而已。他植者則不然,根拳而土易。其培之也,若不過焉則不及。苟有能反是者,則又愛之太殷,憂之太勤,旦視而暮撫,已去而復顧,甚者爪其膚以驗其生枯,搖其本以觀其疏密,而木之性則離矣。雖曰愛之,其實害之;雖曰憂之,其實仇之。....官府治理也似後者,好煩其令,摧種摧收,若甚憐焉,而卒以禍。"

 柳宗元記傳其事,囑為官者戒。事自躬親者尚且如此,如果上令頻示,有因層層宣告,以至事成三豕涉河變其實質者;有因中間滑吏,藉此拉大旗作虎皮,任意發揮,裝神弄鬼,殘民自肥者;有因政令煩苛,動多忌諱,民無所措手足者:結果百姓得到的是福焉?禍焉?德國詩人海涅說過:"我播下的是龍種,而收獲的卻是跳蚤",這句話用來表述濫施政令在傳播過程中,產生的結果往往與其本意大相徑庭是頗為貼切的。

 上失無為,下多妄作。老子深刻認識到了這一點,所以問道:"愛民治國,能無為乎?"並囑曰:"行於大道,唯施是畏"。

 但是,無為並非不為,而是不私意妄為。要做到這一點就應該,"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意思就是說聖人治天下,也應效法"道常無為而無不為"營造了宜於萬物生長的環境,而任萬物自由生發,不替萬物做主宰的作法:盡量不用繁雜的關卡衙門、苛刻的政刑法令來滋擾百姓,不給奸胥猾吏留有可乘之機;不用一己或少數人的意志取代百姓的意志,不以救世主、百姓代言人自居來強奸民意;而是用宏觀調控來營造適宜的環境,讓人民"全其天性而不害其長",使百姓各安其居,各樂其業,任意自便,休養生息。做到這樣可謂是:"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自然"。



(二)見素抱朴,淳樸民風:

 老子崇尚本真,真誠,反對最高境界的道德含義。本真狀態就是超出一切世俗羈絆,依天性自然而為。它是超道德的,是不言道德而自然合乎道德。《黃帝內經》中所謂:"天之在我者,德也"。老子認為道不涉及倫理性,仁義禮智是把人為的東西強加於人的天性,扭曲損害了人本性的自然。只有人返本歸真,民抱質朴,方能達到長治久安。

 老子說:"古之善為道者,非以明民,將於愚之。民之難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國,國之賊;不以智治國,國之福。知此兩者,亦楷式,常知楷式,是謂玄德。玄德深矣,遠矣,與物反矣,然後乃至大順" ,孔子也說過:"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智)之"。 這意思都是說,善以道治國者,可聽任人民依其淳樸的天性隨由自便,而不可讓其薰染得智詐奸滑。用智治國,則下亦以智應,惟務穿鑿,不循自然,以致奸詐斯生,上下相欺,國將無寧日。明曉這道理,便應"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營造一憨厚淳樸的大環境,不以機智陷害民心,非以察察為明,與智故反,然德性博化,使智詐不作,禍亂不起,使復至於大順,此真可謂是崇本息未之道,。

 老子說:"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矣;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矣!"因為"有無相生",立一美善之名在此,必有百偽美善者雜糅其間,長此以往,將使人離質尚文,漸至逐末忘本。巨奸大滑便運用手段、利用權勢、操縱輿論、炮製出各種"當然對"和"可惡罪"來蒙蔽人民。魯迅說:"我先前總以為人是有罪,所以槍斃或坐監的。現在才知道其中的許多,是先因被人認為"可惡",這才終於犯了罪。

 嚴復評論老子之道曰:"其所為若與物反,而其實以至大順。而世之讀老者,尚以愚民訾老子,真痴人前不得說夢也!"



(三)官清法正,國泰民安:

老子曰:"大道廢,有仁義","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謂至德之時,人皆仁義,故仁義不見,及人君失道,世風危殆,乃倡仁義禮之名甚至用法律"沖氣以為和"作為救濟。孔子說:"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柳宗元說:"禮之大本,以防亂也",這都是說,仁義禮法乃是權宜之計,救濟之策,以此來保持社會整體的和諧與安定。但魚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故司馬遷在《史記》中說:"善者因之,其次利道之,其次教誨之,其次整齊之,最下者與之爭。"老子曰:"朴散則為器,聖人用之,則為官長,故大制不割。"

 是什麼原因使得大道頹廢,以致把人民薰染得智詐奸滑了呢?老子說:"民之飢,以其上食稅之多,是以飢。民之難治,以其上之有為,是以難治。民之輕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輕死"。因為人君欲多則費大,費大則稅重,稅重則民飢。上以利慾先民,民亦爭厚其生,故輕死而求利不厭。

 當政者以權謀私,用暴力壓迫人民,橫征暴斂,貪污腐化。上行下效,民眾則以巧偽謀利,各種左道旁門便叢生滋起。上下都在謀私利,不管公益,國家就要窮苦紛亂了。在上者不能無為無事而使之自化,方且嚴刑法以誅之,明號令以禁之,而貪官猾吏舞文弄法魚肉百姓,窮民則相率而為盜。故"法令滋彰,而盜賊多有矣。"

 老子說:"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將知止,知止可以不殆。"既然淳樸的大道頹廢了,飾偽萌生,仁義禮法乃為救濟的無奈之舉,為人君者,亟應知止勿進也。知止之道奈何?大學雲:"為人君,止於仁;為人臣,止於敬;為人父,止於慈;與國人交,止於信。"為法治者,應止於公正嚴明。

 老子說:"我無欲,而民自朴","見素抱朴,少私寡慾","道常無為而無不為。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化。化而欲作,吾將鎮之以無名之朴。鎮之以無名之朴,夫亦將不欲。不欲以靜,天下將自定"。當政者抱其質朴以示下,將"濁以靜之徐清","復歸於朴"。百姓"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社會將弊絕風清,國泰民安。

全面理解老子哲學思想,修身處事治國平天下

中華民族有著悠久燦爛的傳統民族文化。老子作為我國古代一位偉大的哲學家、思想家,他的哲學思想、以及流經幾千年形成的道家學說,可以說是源遠流長,內容博大精深,影響永不泯滅。

人們常常要求哲學不要在"形而上學"的迷霧中周旋,而應向現實生活奉獻確切的知識,或提出可立即遵循的行為准則。其實老子早就對世人明確指出了安身立命與處世治國的正確策略,只是因為中國歷代都是君王專制,而老子政治的基點卻是以民為主,若公開倡揚老子之學,實在難以名正言順,然而治國富民卻又離不開老子之道,所以就形成這么一種現象:凡是撥亂反正的時代,必定以道家學術為師法,到了太平時期,便"內用黃老,外示儒術"了。

老子對自然和社會作了高度的概括,把規律從渾沌的整體中分離出來,使之如此清晰化和秩序化,由宇宙論延伸到人生論,再由人生論延伸到社會政治論,都是人的理性可以把握的東西。它有著完整的邏輯體系作為基礎,具有很強的科學性和前瞻性。老子哲學的可貴之處就在於他科學地揭示了自然界、人類社會發展變化的普遍規律,為後人認識事物,處理與事物的關系,規范人類自身行為,提供了明智的方法。

老子指出的道的三大法則,我們若能理解,則將智周萬物,微妙玄通;為人處事的三要點,我們若能厲行,則將身安事遂,事半功倍;安邦治國的三原則,我們若能實踐,社會則將政通人和,國泰民安。所以,我們若能對老子之道"活學活用"便可如莊子所謂:"明此以南面,堯之為君也;明此以北面,舜之為臣也;以此處上,帝王天子之德也;以此處下,玄聖素王之道也。以此退居而閑游,江海山林之士服;以此進為撫世,則功大名顯而天下一也。"

熱點內容
吳春燕民法 發布:2024-11-05 21:22:09 瀏覽:286
最新勞動法2013全文 發布:2024-11-05 19:11:30 瀏覽:105
比較中美涉外婚姻法的文化差異 發布:2024-11-05 18:47:44 瀏覽:561
勞動法離職後工作服的規定 發布:2024-11-05 18:42:47 瀏覽:855
勞動法直接辭職有工資嗎 發布:2024-11-05 18:36:40 瀏覽:117
玉溪紅塔區法院 發布:2024-11-05 18:35:12 瀏覽:204
2017勞動法流產假 發布:2024-11-05 14:20:40 瀏覽:255
頂級律師年薪 發布:2024-11-05 13:45:14 瀏覽:652
徐金桂行政法背誦2017 發布:2024-11-05 13:12:32 瀏覽:68
上訴法院流程 發布:2024-11-05 11:37:58 瀏覽: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