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法治和禮治發生在兩種不同的社會

法治和禮治發生在兩種不同的社會

發布時間: 2022-05-04 17:05:28

Ⅰ 傳統禮治與現代法治的本質區別33

傳統中國基本上是一個以「禮治」維系的社會,而並非如西方社會主要依靠「法律」來治理。考察與分析中國傳統政治文化與現代法治理念的內在矛盾,探求適合中國國情的從傳統到現代的法治模式轉換,這樣的考察和探討對於未來中國的法治建設既有其理論價值,也具有一定的實踐意義。 本文從中國與西方政治文化基本特徵的比較研究入手,對中國傳統「禮治」與西方法治兩種政治文化觀念在歷史淵源和現實意義上的差異進行認真對比分析,並通過對中國傳統「禮治」一脈相承的反思和對西方法治的普適性價值的理性思考,深入考察與分析中國傳統政治思想與現代法治理念的內在緊張與矛盾沖突,揭示了中國重建「法治」和法律秩序的三大文化障礙:即傳統政治文化的「權力至上」傳統對現代法治「法律至上」原則的排拒;傳統「禮治」的特殊性精神與現代法律的平等性和普遍性原則的沖突;以及傳統法文化的工具性取向與以保障人權和自由為目的的現代法治理念的沖突。這種沖突與互不相容進一步揭示,在中國這樣一個缺乏法治傳統的大國從事法治建設,其復雜性和艱巨性也是空前的。在歷史的考察中國百年法治進展緩慢及傳統「禮治」對法治建設阻礙的現象後,對現代法治模式轉換進行了探討:中國法治建設的成效,關鍵是取決於我們能否盡快地確立一種機制,以實現傳統「禮治」向現代法治模式的轉換。具體說來,應從思想觀念與法律制度兩方面入手,使執政者和全體公民真正接受現代法治的理念,養成尊重法律、自覺守法的習慣;同時通過建立完善的法律制度繼承傳統政治文化的優秀成果,實現政治與法律文化的創新,即完備和完善立法、執法、司法和法律監督制度,健全法律體系、確立法律權威、保證司法公正、實現監督有效。 本文旨在說明:現代中國法治建設任重而道遠,它既要遵循共性的法治規律, 又要適應個性的國情差異;既要效法西方法治成功經驗,又要承受傳統「禮治」 根深蒂固的影響;既要吸納外學,又不能割裂傳統。由此,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 會主義法治國家,必須承認西方法治文化的價值,從中借鑒和汲取寶貴資源,作 為構築中國法治文化基礎的有機組成部分。同時應對傳統「禮治」文化重新予以 定位,對原有的價值觀進行重塑,將其激活,更新傳統觀念,對於欠缺法治成長 的精神根基,必須進行創造性的轉換,吸收西方法治精華,對中西文化進行整合, 以實現中國傳統政治文化的現代轉換,為實現法治國家奠定堅實的文化基礎。

Ⅱ 鄉土中國對禮俗社會的解釋

鄉土中國》解讀

《鄉土中國》解讀

——中國社會的鄉土本色,一個以禮俗為主導的熟人社會

(Mr.tang根據賈紅翔講解稿整理)

今天咱們來聊一本關於中國鄉村的經典社會學著作。生在中國,您知道中國的特性是什麼嗎?中國的鄉土社會是如何構成的?上世紀40年代,中國老一輩社會學家的代表人物費孝通先生,在大學開了一門鄉村社會學課程,並將其講課內容集結成一本小書出版,這便是在世界社會學界都頗有影響力的著作——《鄉土中國》。一開篇,費先生就開宗明義地指出,從基層上看,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那些土頭土腦的鄉下人,他們才是中國社會的基層。如今中國城鄉二元分離十分嚴重,城裡人看不起鄉下人,覺得他們土氣,但是費先生覺得這個「土」字用的很好,他認為土地是鄉下人的命根,中國歷來是個農業社會,老百姓靠土地謀生,因而常常固定在一片土地上,俗話說的好,安土重遷嘛,人們為了從事農業生產、抵抗災害,家家戶戶喜歡聚居成村,但相隔一定距離的村莊之間就很少往來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農民每天的生活都是相似的,他們接觸的人也是相似的,無非就是街坊鄰里、同村親戚朋友,這樣的社會是一個沒有陌生人的社會,生活形態是固定的,這便是土氣的一種特色,因為只有直接依賴於泥土的生活,才會像植物一般的在一個地方生下根,這些生了根在一個小地方的人才能在悠長的時間中從容地去摸熟每個人的生活,像母親對於她的兒女一般,陌生人對於嬰孩的話是無法懂的,但是對於母親來講都清清楚楚,甚至還能聽出沒有用字音表達的意思。這一下我們就明白了,中國的傳統鄉土社會本色在於熟悉,因為熟悉,大

-1-

家相處不需要現代社會抽象的法律和規則,只需要掌握手段和目的之間的個別關聯就行了,不同於以城市為主導的現代法理社會,鄉土社會是一個以禮俗為主導的社會。

一、鄉下人比城裡人笨嗎?知識結構不一樣!

上世紀二三十年代,晏陽初、陶行知等教育學家推崇平民教育,認為中國的頑疾在於平民的「愚、貧、弱、私」,通俗點兒說,就是中國老百姓愚笨、貧窮、體弱多病、自私。怎麼辦呢?應該讓文字下鄉,對農民進行掃盲和教育。不過費孝通卻對這一教育理念有不同的看法,他認為,城裡人往往覺得鄉下人愚蠢,沒見過世面,但來到鄉下的城裡人和進城的鄉下人,他們的驚奇和不明白是一樣的,比如鄉下人沒見過汽車,城裡人也沒見過麥子呀。為什麼費老要舉這么一個例子呢?他認為城裡人和知識分子,經常對農民有一種偏見,覺得他們愚蠢,其實他們並不是智力不如人,而只是知識結構與所謂的文化人不一樣罷了!鄉村不同於龐大而且流動性很強的城市(人與人之間要很久才能見一次面),鄉村社會是一個面對面社會,聯系靠喊,(在這山坡喊一嗓子,「二狗子你家牛跑啦」,那邊也扯著嗓子回一句,「知道啦」),而且鄉下人是有話就當面說明白,也不需要求助於文字、寫個文章什麼的來表達,因此即使向農民推廣了文字,他們平時也不寫信,文字不會有太多實際的用途,文字久了不用,一樣會忘記。他們只需要記得節氣、日子,知道什麼時候刮風,什麼時候下雨,就足以應對農村的生活了。有朋友可能就要說了,鄉下人如果遇到靠個人經驗解決不了的事情該怎麼辦呢?費孝通說,鄉村是固定的社會,語言足以傳遞各代際之間的經驗,年輕人解決不了的問題可以請教年長

的,因為鄉下人世世代代生活都是這樣過來的。費老的這種觀點是非常具有社會學眼光的,「觀察而不幹涉」。當然這些經驗在我們今天的社會中是否還能適用,就需要我們自己去思索了。

Ⅲ 鄉土中國對禮俗社會的解釋

禮俗社會是費孝通在《鄉土中國》中從社會秩序維持的角度提出的一個概念,它相對於法理社會而言。 我們喜歡劃分「人治」和「法治」, 費孝通提出「禮治」的概念,他認為禮治社會是並不能在變遷很快的時代中出現的,這是相同社會的特色。
中文名
禮俗社會
外文名
gemeinschaft
出處
鄉土中國
特點
相對於法理社會而言
概念
禮俗社會是費孝通在《鄉土中國》中從社會秩序維持的角度提出的一個概念,它相對於法理社會而言。按照通常的做法,我們喜歡劃分「人治」和「法治」,認為傳統社會是「人治」,而現代社會是「法治」。費孝通認為「人治」概念容易讓人誤解,似乎傳統社會是個人按照自己主觀意願,隨心所欲進行統治;而「法治」的實質是「人依法而治」,其實也具有人的因素,因而「人治」與「法治」的劃分並不準確。於是,費孝通提出「禮治」的概念,他解釋說:「人治和法治之別,不在於人和法這兩個字上,而是在維持秩序時所用的力量,和所依據的規范的性質。」(P49)如果說現代社會是法理社會,則鄉土社會是「禮治」的社會。從性質上說,「禮並帶有文明的或是慈善的的意思,禮也可以是殺人的、野蠻的」。(P49)「禮是社會公認的合式的行為規范,合乎禮的就是說這些行為是做得對的,對是合式的意思。"(P50)禮和法一樣都是行為規范,「但禮和法不同的地方是維持規范的力量」,「法是靠國家的權力來推行」,「維持禮這種規范的是傳統」(P50)「傳統是社會所積累的經驗。行為規范的目的是在配合人們的行為已完成社會的任務,社會的認為是在滿足社會中各分子的生活需要。」「禮並不是靠一個外在的權力來推行的,而是從教化中養成了個人的敬畏之感,使人服膺;人服禮是主動的。」(51)「禮治從表面看去好像是人們行為不受規律拘束而自動形成的秩序。其實自動的說法是不確,只是主動地服從成規罷了。」「禮治的可能必須以傳統可以有效地應付生活問題為前提。鄉土社會滿足了這前提,因之它的秩序可以用禮來維持。」(P52)「在一個變遷很快的社會,傳統的效力是無法保證的。不管一種生活的方法在過去是怎樣有效,如果環境一改變,誰也不能再依著法去應付新的問題了。所應付的問題如果要由團體合作的時候,就得大家接受個同意的辦法,要保證大家在規定的辦法下合作硬度共同問題,就得有個力量來控制各個人了。這其實就是法律。也就是所謂「法治」。」(P52)「法治和禮治是發生在兩種不同的社會情態中。這里所謂的禮治也許就是普通所謂人治,但是禮治一詞不會像人治那樣容易引起誤解,以致有人覺得社會秩序是可以由個人好惡來維持的了。禮治和這種個人好惡的

Ⅳ 法治,人治,禮治和德治的區別和聯系是什麼

法治與人治
從某種意義上而言,法治是個舶來詞。遍考我國現代之經、史、子、集,我們都無從找到"法治"這兩個字的組合。
1 根據學術界的通常觀點,最早使用"法治"一詞的是梁啟超。他在《先秦政治思想史》中首次提出了"人治主義"和"法治主義"的概念,並用之來概括中國儒法兩家的政治主張。自此,"法治"一詞才在中國傳播開來。
在一些中國法學家所編寫的工具書上,往往認為法治應該包含兩層內容:其一為中國古代法家提出的治理國家應該專用 法律 的主張,這些思想家往往認為,一個國家只要有明確而穩定的法律制度,一切行動都依法而行,則國家可治;其二為西方資產階級在革命時期為反對君主專制和封建特權而提出的依據法律治理國家的政治主張,法治的要素往往包括法律至上、頒布憲法、"三權分立"等,從法律上保障公民的自由權利。
2 這樣,我們所說的法治實際上是兩個不同含義的片語所組成,且這兩種法治的內涵、價值等諸多方面都有著較大的差異乃至是大異其趣。我們當今所言的"法治"一般是指後一層涵義,因此,在這意義上而言,"法治"並非在中國傳統政治思想的土壤上產生出的概念,而是西學東漸的產物。而我國先秦所謂的法治一般被稱為"中國傳統法治"。
3 中國傳統法治思想的出現,是作為儒家的"德治"思想、墨家的"兼愛"思想的對立物出現的。在當時諸侯紛爭、動盪不安的 時代 ,法家不承認德治、禮治能夠實現國家的富強。"夫古今異俗,新故異備。如欲以寬緩之政治急世之民,猶無轡策而御悍馬,此不知之患也。
"4"今世皆曰,尊主安國者,必以仁義智能,而不知卑主危國者必以仁義智能也。故有道之主,遠仁義,去智能,服之以法,是以譽廣而名威,民治而國安。
"5 國內大多數學者所認為的中國傳統法治是相對於"禮治"、"德治"而言的,西方法治則是相對於"人治"而言的結論從這方面看也是不無道理的。
6 誠然,"人治"的定義及其與"禮治"、"德治"的關系還是學術界尚待廓清的問題。
7談到"人治",大多數人會想起儒家的"為政在人","其人存,則其政舉,其人亡,則其政息。
"8但是我們應該知道,在政治制度中,無論是人的因素還是法的因素都是不可或缺的,法治中有人的因素,人治中有法的因素,因為"徒法不足以治國、徒善不足以為政"。當然,我們如果把人治國家當成一種 歷史 上所存在的政體形式的話,那麼它就不是一般地強調人在治理國家的作用,而是表示一個人或者少數人具有改變或者決定國家命運的權利和作用,因此我們也不能夠以當今的人的因素在制度中的重要作用而肯定人治國家的合理性。在這個意義上而言,"劃分法治與人治的最根本的標志,應該是在法律與個人(或少數執政者)的意志發生矛盾沖突的時候,是法律的權威高於個人意志?還是個人意志凌駕於法律之上?凡是法律權威高於任何個人意志的治國方式都是法治,凡是法律權威臣服於個人意志的治國方式都是人治。
" 9 回歸到一個常識性的主題上來,就是要回答法大還是權大的問題。
中國 傳統法治思想,確是從實現國富民強,加強君主專制權力的基礎出發,來論證法治的合理性的。"尚法不尚賢"並不是對"人治"的否定,把中國傳統法治思想概括為人治下的法治或者說本質上的人治主義也是符合事實的。同時,中國的傳統法治較多是"刑"的角度去 分析 和把握,"信賞以盡能,必罰以禁邪","賞罰不信,則禁令不行。
"10更多地帶有工具理性的色彩,在排斥"德治"的同時往往採取一種非道德的 政治 學說,把法治與價值判斷相分離。
從一定意義上而言,西方政治文明 發展 的過程便是民主與法治兩大觀念相輔相成不斷融合沉澱的過程。
11古希臘政治學家亞里士多德認為法治應該包含兩層含義:"已成立的 法律 秩序獲得普遍的服從,而大家所服從的法律又應該本身是制定的良好的法律。
"12亞里士多德的法治觀奠定了西方綿延不絕的法治傳統。由此而言,法治包括了兩方面的含義:第一,法治的實施要拒絕人治,第二,法治的價值追求至善。亞里士多德通過對人性進行深入分析後,指出"讓一個人來統治,這就在政治中混入了獸性的因素。常人既不能完全消除獸欲,雖最好的人們未免有熱忱,這就往往在執政的時候引起偏向。法律恰恰正是免除一切情慾 影響 的神祉和理智的體現。
13在一些西方政治學辭典中,大多數學者對"法治"的解釋也大體圍繞這兩個方面的問題進行闡發。
14 英國著名法治思想家哈靈頓曾經論述到,"共和國是法律的王國,而不是人的王國。"
15 就第二層含義而言,法治中所體現的價值追求在經歷了歷史的積淀之後現在仍然是西方自然法學派所倡導的一個核心理念。

Ⅳ 《鄉土中國》中禮治和法治的區別與聯系

禮治,被混同抄於舊禮教,在上世襲紀初倡導新文化而同舊禮教決裂時被一並拋棄,差不多已經一個世紀了。在謀求建立近代法治國家時,德治、禮治都曾被當成和法治截然不相容的東西,而遭到全盤否定。

其實,這既是對德治與禮治的誤解,也是對法治的誤解。要了解禮治的當代意義,必須正確認識禮與禮治的根本性質,禮治與德治、禮治與法治的內在聯系,以及禮和禮治在維系當代各倫理性實體中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的積極作用。

倫理與道德、倫理與法理、法理與道德之間的歧義乃至沖突,現今超過以往任何時代,這就要求禮與禮治必須進行再創造。而革新及再創造,則應當從人們的生活實踐中,從各地方、各族群的民間習俗中,吸取豐富的營養。

要對現今既有的各種禮儀進行認真的調查、研究和總結,在已有的基礎上加以提升,並使之更加系統化、完善化。讓禮和禮治成為現代國家德治與法治的得力輔弼,是當代中國人不可推卸的責任。

Ⅵ 法家的法治和儒家的禮治的關系是什麼

法家中的法治是主張,俢建法律,用法律統治管理百姓,儒家禮治主張用禮儀規范人的行為,看似沒有關系。實則,在封建王朝的通知中,往往禮法結合,進行通知。二者在實際應用中應該是相輔相成的。

Ⅶ 鄉土中國禮治和法治的區別

費孝通老先生的《鄉土中國》雖然只是薄薄的一冊,讀起來卻極有味,費老先生對鄉土中國的深深情感更是充滿字里行間。讀罷此書,受益無窮。

不過在該書關於《禮治》這一個章節,讀了後,還有稍許不同感受。

該章節首段摘錄如下:

普通常有以「人治」和「法治」相對稱,而且認為西洋是法治的社會,我們是「人治」的社會。其實這個對稱的說法並不很清楚的。法治的意思並不是說法律本身能統治,能維持社會秩序,而是說社會上人和人的關系是根據法律來維持的。法律還得靠權力來支持,還得靠人來執行,法治其實是「人依法而治」,並非沒有人的因素。

由此費老先生推論出說:

這樣說來,人治和法治有什麼區別呢?如果人治是法治的對面,意思應當是「不依法律的統治」了。統治如果是指社會秩序的維持,我們很難想像一個社會的秩序可以不必靠什麼力量就可以維持,人和人的關系可以不根據什麼規定而自行配合的。如果不根據法律,根據什麼呢?望文生義的說來,人治好象是指有權力的人任憑一己的好惡來規定社會上人和人的關系的意思。我很懷疑這種「人治」是可能發生的。

所謂人治和法治之別,不在人和法這兩個字上,而是在維持秩序時所用的力量,和所根據的規范的性質。

對於費老先生提出的禮治說法,我覺得頗有道理,以此來表述中國傳統的社會治理模式也無不可。關鍵是,費老先生對於法治的理解,我認為有所偏頗了。

中國傳統社會有沒有法律?中國當代社會有沒有法律?都不能說沒有,但是中國的歷史上也好,現當代也好,能稱得上法治社會嗎?肯定不能。那麼假如承認費老先生所謂中國的傳統統治模式是禮治,那麼當代社會還是禮治可以概括么?顯然不再像費老先生所說:「禮是合式的路子,是經教化過程而成為主動的服膺於傳統的習慣。」而能解釋了。

Ⅷ 法治、人治、禮治和德治的區別和聯系是什麼

區別:

1、概念不同

法治,謂根據法律治理國家,與「人治」相對。

人治是「法治」的對稱。又稱「賢人政治」,是關於依靠執政者個人的賢明治理國家的治國方式和理論主張。

德治是中國古代的治國理論,是儒家學說倡導的一種道德規范,被封建統治者長期奉為正統思想。

禮治是春秋戰國時期儒家主張以禮治國的思想學說。荀子認為,禮使社會上的人在貴賤、長幼、貧富等封建等級制中都有恰當的地位

2、理念不同

法治是依法治理國家,社會主要法制思想鄧小平所提出的觀點。

人治以人來治理國家,是封建主義社會的弊端,封建社會已經滅亡是不可行的。

禮治和德治是闡述的是同一個觀點,禮儀道德是衡量一個國家的基本准則,但是用禮儀和道德治理國家,那也就是說這個國家的法律沒有強制性了,如半夜睡覺不關門,人人如己。

3、來源不同

從某種意義上而言,法治、人治是個舶來詞。遍考我國現代之經、史、子、集,我們都無從找到"法治"這兩個字的組合。

如德治、禮治則是在我國傳統的著作如《禮記》等等中可以找到、證其淵源的。

聯系:

1、就中國政治思想發展本身而言,在中國近代以前專制、人治思想是政治思想的主流,而從中國近代鴉片戰爭開始則逐漸向民主、法治思想轉變,而德治貫穿社會生活。

2、法治社會是基於人、禮、德演變過來的,如果沒有了人文、缺少了禮儀更別說道德那也就是說法治不健全沒有了說服力只有強制性,可見法治是社會進步所產生的。

3、都是根據當時社會需要而產生的。

Ⅸ 古代的「禮治」和現代的「法治」有什麼不同

禮制是現代政治的制度,也就是制度要比法律更重要。因為法治也必須有人和制度的回保障才能實施,如答果領導者自私自利,貪贓枉法怎麼實現法治?如果制度不完善,讓邪惡的人擔任了領導有怎麼辦?這就需要規定不同的層級要有不同的道德要求和物質要求,也就是以禮治國。

熱點內容
改年齡的法律知識 發布:2025-01-11 20:48:30 瀏覽:370
勞動法第三十八條的內容 發布:2025-01-11 20:12:40 瀏覽:399
建管所涉及的法律法規 發布:2025-01-11 20:07:44 瀏覽:359
reach法規第七條 發布:2025-01-11 19:57:29 瀏覽:125
民事訴訟法18條19條 發布:2025-01-11 19:07:54 瀏覽:238
民法中的監護 發布:2025-01-11 18:17:39 瀏覽:606
央視社會與法平安365幾點 發布:2025-01-11 18:01:47 瀏覽:966
巴中文明行為促進條例 發布:2025-01-11 16:56:01 瀏覽:566
宰殺家禽法律法規 發布:2025-01-11 16:24:48 瀏覽:237
在我國會計法規 發布:2025-01-11 16:23:10 瀏覽: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