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佛法學偏了

佛法學偏了

發布時間: 2022-05-04 18:26:31

A. 為啥信佛人太迷信,是可能走偏了

佛法講究正信,反對迷信。迷信是一種迷失正確觀念和目標,違反正知正見的迷惑顛倒的信仰。

但很多人,他不知道什麼是正知正見,也不理解迷信的真正道理,衡量迷信是以自己認知層度來定義的。比如善惡因果,他根本不信因果,善惡混淆,他就會認為因果就是迷信。就是因果管用也認為迷信。

B. 感覺所學的佛法用處不大該咋辦啊

日常工作、學習、生活的地點以及在家裡、在鬧市,在任何一個地方,只要與人接觸,處處是「佛法」,處處是道場。人人平等,人人又因慧眼慧心慧根不一樣,接受能力受局限,所以「感覺所學的佛法用處不大」也是正常的。不用急,平靜下來,慢慢學佛學「佛法」,必有成績,必成佛。

C. 佛教的理論是不是在不斷積累和變化,很多地方已經偏離了釋迦牟尼的本意

好多僧人在寫書,寫自己的心得,寫對佛經的解釋。他們寫的東西不能稱之為經。可是他是站在自己悟到的基礎上寫的,算不算佛法呢?世人比較迷茫了。

很多高人、活佛都說過這個事情,也譴責過他們。他們是在分散初學佛法之人的注意力。他們沒有修煉圓滿,不能度人,寫出來的東西也沒有更深的內涵。即使他們都是善意的,想幫助那些不識古語,或梵文的佛學修行者理解(翻譯過來的佛經除外,這里特指那些根據自己理解寫的對佛經解釋的書),但是實際上他們已經在干擾他人修行了。如果世人花了很多時間在看他的書,而不是佛經,那他是幹了一件好事還是壞事呢?諸位都知道,人的一生本是定好了的,或許這個人下一刻就生命終結了,因為信了他,看了他的書,而與真正佛法失之交臂,其罪過會有多大??一個尚在修行的人是無法理解大智大慧的佛祖話語中真正意義的。如果他對佛祖的話感同深受,完全明白,他還修行什麼呢?他寫這些東西不是誤人子弟嗎?他隨便哪么一解釋,可能比較信賴他的人,就認為佛祖講的是這個意思了。佛祖為了度人吃盡苦頭,闖過無數阻礙,而學法者,為得法不知受過多少苦難與迷惑,若是因為他寫的東西誤人子弟......
亂佛法者,罪之大,難以想像,也天理難容。

D. 有的人一學佛就走偏,難道不學佛反而比較好嗎

【網友提問】頂禮師父,您說:一些人沒有學佛前還比較好,一學佛就變得傲慢偏激,原因就在於用「講理」取代了「講愛」。那這些學偏的人比不學佛更不好?還是因為他們學佛還是有功德的。
【學誠法師】不是不要學佛,是不要學錯。只要能夠改正,如理修行佛,對自他的利益是深遠無窮的。

E. 有些佛法學了之後做不到或者是一落實就會出各種各樣的問題該咋辦啊

其實沒有做不到,而是你不想做,借用孔子的話:力不足者,中道而廢;今汝畫,你自己首先認為你做不到,那麼你就真的不可能做到,出現問題不可怕,這是初期難免的問題,一是你自己理解的不夠清楚,二是你的業障,沒理解清楚就繼續學習,業障也早晚會消除,如果你半途而廢,那才是真正的失敗。

F. 我學佛是不是學偏了

在家佛子,收入應分為四分

其一,自用
其一,應急
其一,儲蓄
其一,布施

在家佛子,應學 善生經,南傳的 吉祥經

佛法:
建立在 因果業力 的基礎之上,
一切因緣生,一切因緣滅,

凡夫的 因果業力
一切所執,虛幻的六道幻相,皆是 無常(無永恆),無我(無有主體,什麼是我,什麼是他,一切不過是 四大合和,以及四大合和之上 所現的 五陰 而已)。

因其所執,皆是無常,無我,到頭來,夢幻一場,所求之目的,一無所得,而得因果業力之實苦,所以其所 求 實是真空。

一切 六道之因,心中的 貪 嗔 痴,及 心 口 身 的行業,

聖賢的 因果業力
以 四真諦(苦),空,十二因緣 為思維對象,離一切 六道幻相,以 八正道 為行為准則,漸得無執著,(先以 念住 成就,而生於各種覺知中 以智慧 破除各種 相,直至根本無明處,其處有大光明,破此光明,得心解脫,無明的光明,在此境之前,就象是狗糞在黃金之前一樣。
心無執著,身心清凈,而後得 知宿世生活,得 知因果業力,得 知苦集滅道,此為三明,三法印也,

此時,心已解脫,無再有 生 死之業力,不再沉於六道。
得此心境者,無 貪 嗔 痴 ,無愛,無恨,無我,無人,無壽者,無眾生,心無一切相,無一切執著,就象一個無底之桶,雖然還在裝水,但已無承載,心即如是。

因而心境泰然,因而被惡不嗔,被善不貪,如實了知,一切真實,因而不痴。

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凈其意,是諸佛教,
前面兩句,四無量心,慈悲解脫,
後面兩句,觀察_思維 四真諦,十二因緣,無我,無常等,是智慧解脫。

行善非本質,其實還是業,但是解脫之助緣,其實是修心,心行是本質,沉輪與解脫,全在心向行。

切記:佛法只對有緣者說,信受者說,
對於無緣,不信受者,不與其說,只能為他種下得渡因緣,
能不能得到佛法的濟渡,一切皆要看他的 身 口 意 的行業,及緣分了。

有想學佛法者,請到 網路的 原始佛教 貼吧 去,
不想學佛法者,請勿打擾,以免自亂其心,自作其業。

G. 我來說說為什麼很多人學佛學偏了

您好,funan1069為您服務,現在是末法時代,楞嚴經上說,末法時代邪師說法如恆河沙,也就是說現代社會,人們的貪嗔痴,貢高我慢,自私自大,名利心太重,又被他人或者環境所引誘,導致像《地藏經》上說的,起心動念無不是罪,無不是業。
我認為現代社會,學佛學偏了,除了是以上說的貪嗔痴等原因,還有就是風氣,換言之就是環境,和尚假和尚,算命遍山有,人們的邪知邪見把宗教變成了迷信,把對佛菩薩的尊重,變成了對領導的行賄。
我師傅講過,荼毒最深的有兩種佛教,「功利佛教」和「作秀佛教」。顧名思義,功利佛教就是現代人以為佛可以通天徹地之能,有點石成金之功,把經文裡面的功德福德聖像和神通,簡單粗淺的理解為,有神仙的力量,於是就來求保佑,就想著給一丟丟的買香或者功德箱的錢,就能保佑大富大貴,殊不知,佛法是清凈心,出離心,人人都有佛性,拜佛是拜自己的清凈心,有清凈心出離心,自己也有神通的,佛不是貪官污吏,不是說你燒香越大,給錢越多,就越保佑你,這個是典型的官僚主義行賄受賄思想。
第二種,「作秀佛教」,為了名利,為了權,為了收錢,為了斂財,有的寺廟,違背本心,違背本性,搞什麼法事來斂財,搞什麼作秀的活動,搞一些非法的活動和集會,包括放生法會等等,不為大家一起發心做好事,只為了寺廟的面子或者斂財,殊不知,吃素就是直接的放生,刻意的放生,放了又被人撈起來,又賣給放生的人,這有何意義?

H. 佛教存在缺點嗎

一、當前佛教在發展方向上出現四大偏差,這是扭曲正法的集中體現。
(一)、輕繼承重創新;
佛陀入涅槃時,回答弟子阿難四大問題,頗具深意。第一,集結佛經,經首置如是我聞。這是強調對佛經應不容置疑的繼承,因佛經非妄想所成,乃佛清凈圓滿性海之流露。第二,以戒為師。這是佛對處於無佛時代的眾生尋求正法安置的指路明燈,依戒而行則是正法,反之,邪師說法、人行邪道。第三,依四念處(觀身不凈、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住。這是佛指示修行法要,無此安心法門,非正法。第四,於惡性比丘行默擯。追捧與打擊惡性比丘皆不如法,不提供方便,促其懺悔,方為正法。
當前有人借「與時俱進」之義,大肆鼓吹佛教理事創新說,這是極其危險的。必須清楚認識佛法的真理性,豈容篡改。佛法闡述諸法實相(一切事物的真相),佛法傳播堅持隨緣不變,不變隨緣,此即是理事無礙,事事無礙的大圓滿境界。「與時俱進」反映隨緣,還要明確堅持真理才是不變。
(二)、輕內涵重外延;
佛教的內涵是覺而不迷、正而不邪、凈而不染,這是三寶的真實義。信仰佛教的核心是對佛教理論的信解受持,從而引發自身的廣泛實踐,達到覺悟、正見、清凈,因此對佛法的弘揚當置首位。
目前國內的寺院,大多重視基本建設(外延)即寺院硬體設施的建設,對於寺院軟體建設(教育功能、文化功能、學術功能、實修功能、慈濟功能、接引功能)嚴重忽視,致使寺院成為旅遊景點,迷信空間,娛樂場所。由於長期疏於佛教教育,造成甚至包括佛教徒在內的大多數眾生視寺院為滿足自身貪、瞋、痴的工具(盲目燒香磕頭祈福),視出家人為看相算命的所謂「大師」以及能消災免難的「神漢」,還有通過世間傳播渠道誤認為僧人皆是爭強斗勝的「俠客」,這是當前佛教界不能不重視的嚴峻事實。當然,我們也欣慰地看到很多獻身於弘法,致力於修行的出家人,於此末法,艱苦卓絕,為法忘軀,發願再現正法景象,可惜人微言輕,力不從心,杯水車薪!如果佛教的內涵再得不到佛教界廣泛的重視,末法的腳步將越走越快,難以遏制。
(三)、輕出世重入世:
這里的出世是指修無為法,佛於《金剛經》中明確開示:「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而無為法則是解脫生死、超越輪回、究竟涅槃。這里的入世是指行有為法,即眾生在因果連續相中生死輪回。有人妄言佛教宣揚「不二法門」,何來出世與入世?我們必須明了佛陀圓滿證得根本智(知法總相---真空)與後得智(知法別相---妙有),方能真入「不二法門」,空有不住,從容中道;而凡夫虛妄分別,牢固執著,煩惱重重,六道輪回,難得自在,豈可輕言入「不二法門」。
六祖慧能大師雲:「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猶如求兔角」,他強調的是為尋求覺悟的入世,「青青翠竹悉是菩提,鬱郁黃花無非般若」。前輩高僧大德也曾提倡「人間佛教」,那是指以出世之精神做入世的事情。當前,佛門中盛行的所謂「入世」,即寺院建設競相攀比豪華,僧人生活彼此較量享受,普通居士學佛只求人天福報,佛之教誨:「有頭陀行,我法久存」拋諸腦後。以覺悟為宗旨的入世,變為貪戀紅塵的攀緣;以接引為前提的入世,變為污染墮落的陷阱;參學變為旅遊,慈悲只為賺錢。大多數寺院誦戒、禪(佛)七、閉關、結夏安居、閱藏、講經早已廢棄,相反,以盈利為目的而舉行的開光、奠基、上樑等熱鬧場面絡繹不絕。從歷史上幾次滅佛事件可以清楚看到,僧團是否如法是佛法興衰的標志。在此強烈呼籲,僧團應圍繞出世住持正法,居士應以如法為標准護持佛法。只有如此,方可真正紹隆佛種,續佛慧命。
(四)、輕實證重說理:
佛教自古以來就有「說理者多,實證者少」之現象,末法時期尤為突出。本來研究分析講解三藏無可厚非,佛法應依文字般若,入境界般若,證實相般若。但佛法確非說理能解決所有問題,他具有極強的實踐性。佛法之大次第分為信(善根生信)、解(智慧生解)、行(依理實踐)、證(究竟圓滿),說理只是信解之基礎,不能涵蓋整個佛法。佛法非科學(通過實驗了解宇宙,提供應用。)、非哲學(運用思辨認識宇宙,指導生活。)、非文化(積累共識形成思想,影響社幷會。)、非宗教(啟發信仰產生凝聚,引導超越。),而是對法界(豎窮三際,橫遍十方)有情(六道眾生)與無情(宇宙自然環境)真相的如實闡述,他能夠指引科學的發展方向,深化哲學的理性思考,提供文化的有益延續,明確宗教的歸宿層次。當前,社幷會與佛門各種佛教研究、教學機構應運而生,花樣繁多,的確對佛教的傳播起到積極作用,但也為文字禪(執著文字相)、口頭禪(講理頭頭是道,生活處處煩惱)、狂禪(錯解佛法,撥無因果)提供了生存平台,使佛教成為文化、學術、知識,加劇了對佛教的歪曲。
解行並重,一直是佛門的優良傳統,不能廢棄。《楞嚴經》中佛陀弟子阿難自責:「恨無始來,一向多聞(重理),未全道力(輕行)。」佛教如果放棄實證,佛法則形同虛設。目前佛門中有關實證的事宜過於單一,多數僧人只通過早晚上殿做功課,平時承接佛事進行修持,這是遠遠不夠的。遙想祖師大德,日中一食,夜不倒單,精進不已,最終生死自在,堪稱楷模。因此,出家人應減少社幷會活動,把時間多用於用功辦道上,生死事大,無常迅速,此生不了道,披毛帶角還啊!不可掉以輕心。

二、戒律廢棄:
《佛遺教經》雲:「汝等比丘,於我滅後,當尊重波羅提木叉(戒律),如暗遇明,貧人得寶,當知此則是汝大師,如我住世,無有異也。」佛陀創建佛教,包含兩大內容:一是法(依經明理),二是律(依戒制行)。所謂「導之以法,齊之以律」,這二者相應協調,方為佛教之整體。戒律梵名有三:一名「屍羅」,此義「清涼」;二名「毗奈耶」,此義「調伏、善治」;三名「波羅提木叉」,此義「別解脫、處處解脫、隨處解脫」。是故,《四十二章經》雲:「佛子,離吾數千里,憶念吾戒,必得道果。在吾左右,雖常見吾,不順吾戒,終不得道。」可見戒為行道成道之基。戒的功能為防非止惡,是出生一切功德善法之根本。
當前佛門輕戒、棄戒、破戒現象非常嚴重,既破壞佛門清凈庄嚴形象,又障礙眾生依佛法得到利益。其具體表現為:
(一)、部分僧人公然結婚生子,以出家為職業,養家糊口,甚至為積蓄財產,偷盜行騙,此風有愈演愈烈之勢。
(二)、「狂禪」氣焰囂張,以曲解「一切法皆是佛法」,「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淫怒痴即戒定慧」等為借口,恣意妄為,無惡不作。
(三)、部分道場為迎合世俗,拉攏信眾,積累財富,公然擺攤看相算命、抽簽打卦,推薦頭香高香。有些道場甚至以演世俗言情武打戲劇吸引信眾。
(四)、大多數僧人誦戒廢棄,道場出售「戒牒」、「皈依證」之事時有發生。
(五)、部分僧人、居士在道場大肆喝酒啖食葷腥,蓄養宰殺牲畜,賭博取樂。
(六)、目前,很多佛教內外人士不解佛陀制戒緣由乃眾生離苦得樂之必須,修行成道之基礎,豈容凡夫妄心肆意篡改。他們打著「與時俱進」旗號,鼓吹時代不同,佛教戒律也應發展、創新、改革,這造成佛教界極大地思想混亂,也為視佛制戒律為束縛的佛教徒,找到為所欲為,廢棄戒律的理由。
世尊曾在多部經典中描述末法現象,今天已成現實。在此希望廣大正信佛弟子,必須清楚認識戒律的殊勝意義,無戒(行為准則),即無定(如如不動),更無慧(通達實相)。我們雖無力扭轉末法,但有力量堅持正法,絕不能同流合污,隨緣墮落。《華嚴經》雲:「戒為無上菩提本,應當具足持凈戒,若能堅持於凈戒,是則如來所贊嘆。」

三、修行虛偽:
在講述這個問題之前,首先要明確修行的概念。佛法諸種詞典對此皆從不同角度,說法不一。概括起來修行含義有三,第一,依佛說之妙理(諸法實相);第二,事佛說之妙行(自凈其意);第三,證佛說之妙果(究竟涅槃)。虛偽是指不真實(虛假),不如法(偽裝)。末法修行虛偽表現如下:
(一)、大多數佛教徒在佛教義理上所下功夫不夠,難以樹立正知正見,在具體實踐上必然出現偏差。執理廢事走入「狂禪」者有之,執事廢理盲修瞎練者更勝。因此,必須堅持依理(三藏所闡述之理)、依法(祖師所行持之法)、依戒(所受清凈戒之儀)、依師(善知識大德之教)、依印(成就者印證之說),否則事倍功半,南轅北轍,欲升反墮。
(二)、修行佛法與日常生活嚴重脫節,既不能寓修行於生活,也不能寓生活於修行。斷煩惱、了生死、利眾生是修行的基本目的,但修無為法之效果需要通過有為法得以體現。「持戒心凈利眾生,防非止惡證菩提」之不二修行理念與實踐,當放於衣食住用行中檢驗。如修行不與日常生活中斷滅貪嗔痴相聯系,即是流於形式,顯現修行的虛偽性。
(三)、只求人天福報特別是現實利益,已成當前僧俗弟子修行之桎梏。末法修行多依大乘,小乘法門漸微。而大乘乃發大心(利眾生,成佛道)、修大行(離四相,絕百非)、感大果(福報具,智慧足)、裂大網(斷煩惱,轉境界)、歸大處(了生死,入涅槃), 凡自私自利發心,企圖以修行滿足貪嗔痴之眾生,即是修行虛偽,無有是處。修行虛偽,不能了脫生死輪回,亦於惑(迷惑顛倒)、業(恣意妄為)、苦(天災人禍)不得自在。
(四)、末法時期,佛教重外延(道場設施),輕內涵(了脫生死)。僧人除早晚上殿做功課,平時承接佛事(祈福、延壽、超度、往生)外,大都忙於各種活動(接待應酬、慶典集會、參觀旅遊),疏於修持;居士也喜歡熱鬧場面,熱衷形式,放棄實修。祖師提倡的「報怨行(信因果)、隨緣行(無分別)、無所求行(除迷惑)、稱法行(斷煩惱)」四行,以及「恭敬修(深信誠心)、無余修(具足智福)、無間修(勇猛精進)、長時修(堅持不懈)四修,為我們指明了修行的方向與方法,依此則是真實修行。自度才能有效度他,不可不知;沉溺於事務,如無智慧,造業不斷;僧俗佛教弟子應知輕重緩急,處理好日常事務與精進修行之關系。

I. 學佛學偏了不知道該怎麼辦

南無阿彌陀佛!改過來就好了,不要迷信,要正信。看一下《走近佛教》,樹立自己正確的信仰。另外,剛開始最好看以往大德的開示,不要亂看。建議您看下 印光法師 宣化上人等祖師大德的開示。特別是宣化上人,因為他講的都是白話文,而且很多是給外國人講的,如果外國人能聽懂,中國人自然能看懂。淺顯易懂

J. 為什麼世間法則和佛教說的相反了

阿彌陀佛。世間法和佛法不矛盾,世間法和佛法都是業力感召的。古代的世間法是禁止墮胎的,現在人由於貪嗔痴三毒煩惱太重,才不禁止墮胎的。虎毒還不食子呢!現在人居然把墮胎當兒戲。

熱點內容
吳春燕民法 發布:2024-11-05 21:22:09 瀏覽:286
最新勞動法2013全文 發布:2024-11-05 19:11:30 瀏覽:105
比較中美涉外婚姻法的文化差異 發布:2024-11-05 18:47:44 瀏覽:561
勞動法離職後工作服的規定 發布:2024-11-05 18:42:47 瀏覽:855
勞動法直接辭職有工資嗎 發布:2024-11-05 18:36:40 瀏覽:117
玉溪紅塔區法院 發布:2024-11-05 18:35:12 瀏覽:204
2017勞動法流產假 發布:2024-11-05 14:20:40 瀏覽:255
頂級律師年薪 發布:2024-11-05 13:45:14 瀏覽:652
徐金桂行政法背誦2017 發布:2024-11-05 13:12:32 瀏覽:68
上訴法院流程 發布:2024-11-05 11:37:58 瀏覽: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