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獨立立法權的城市立的什麼法

獨立立法權的城市立的什麼法

發布時間: 2022-05-05 16:07:11

1. 獨立立法權是什麼意思看到有獨立立法權的城市,有點不解。求告訴。

就是獨立於立法權的意思。
中國法學界目前對立法概念的解釋不下十餘種,其中內最普遍的容有所謂廣義立法、狹義立法、和介乎廣義狹義之間的立法等觀點。而由於對廣狹范圍的理解也不一樣,因此,對立法概念的最普遍解釋至少有四種:第一,立法是指最高國家權力機關和它的常設機關,依據法定許可權和程序制定、修改和廢止法律這種特定的規范性文件的活動。第二,立法是指從中央到地方享有立法權的國家機關制定、修改和廢止法律規范的活動。第三,立法是指一切國家機關,即從中央到地方的各級國家行政機關,依照法定許可權和程序制定、修改和廢止各種不同的規范性 文件的活動。第四,立法是指一切有權制定、修改和廢止法律和法規的國家機關,依據法定許可權和程序制定、修改和廢止法律和法規的活動。

2. 立法自治權與獨立立法權有什麼區別

自治是在 統一立法的基礎上,是一種上下關系,,獨立的立法權則以統一的法回律為基礎,,自治立法答比如少數名族,他們用的也是我國的基本法,但能變通能自己在基本法的框架下立法。獨立的則如香港澳門,跟我們大陸完全是兩個法律體系,他們不用大陸的民法刑法這些,算是自己來。更典型的獨立立法是美國,,聯邦法律與各州之間的法律關系

3. 國務院批准18個較大城市具有立法權,是哪幾個

分別為:吉林市、唐山市、大同市、包頭市、大連市、鞍山市、邯鄲市、本溪市、撫順市、齊齊哈爾市、青島市、無錫市、淮南市、洛陽市、寧波市、淄博市、蘇州市、徐州市。

「較大的市」是一個法律概念,是為了解決地級市立法權而創設的。一旦獲得「較大的市」地位,就擁有了地方性法規和地方政府規章的立法權。

國務院共四次審批了共19個「較大的市」。其中,重慶因升格為直轄市而不再是「較大的市」,所以目前國內實際存在的經批準的「較大的市」只有以上18個。

(3)獨立立法權的城市立的什麼法擴展閱讀:

地方性法規可以就下列事項作出規定:

1、為執行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需要根據本行政區域的實際情況作具體規定的事項。

2、屬於地方性事務需要制定地方性法規的事項。

2014年8月25日,立法法修正案草案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立法法修正案草案提出,除省會市、經濟特區所在地的市以及國務院批準的較大的市外,其他設區的市均享有較大的市地方立法權。

草案對地方立法權的范圍限製作出規定:較大的市制定地方性法規限於城市建設、市容衛生、環境保護等城市管理方面的事項。

4. 立法制度的地方立法

地方立法,指特定的地方國家政權機關,依法制定和變動效力不超出本行政區域范圍的規范性法律文件活動的總稱。
這里所說的特定的地方國家政權機關,在中國現階段,指憲法和立法法確定的可以制定規范性法律文件的地方國家機關,以及根據授權可以立法的地方國家機關。依法,指依照憲法、法律、法規和授權決定規定的立法許可權、程序和其他要求。效力不超出本行政區域范圍,與「在本行政區域范圍」不盡相同。前者既可以指效力在本行政區域全部范圍都有效,又可以指在本行政區域范圍的部分區域有效;後者則可以被人誤解為任何法都在本行政區域全部范圍有效。由於事實上不是每個法都在本行政區域全部范圍都有效,因此前者比後者確當。規范性法律文件,是地方立法的各種法的形式的總稱,在中國現階段包括地方性法規、地方政府規章、自治條例、單行條例、特別行政區的法律和其他規范性法律文件、被授權的主體制定的效力及於一定地方行政區域的規范性法律文件。
地方立法是相對於中央立法而言的立法,是構成國家整個立法的一個重要方面。不少國家的地方立法本身也是個體系,由多類別、多層次的立法構成。中國地方立法由一般地方立法、民族自治地方立法和特區地方立法所構成。特區立法又包括經濟特區和特別行政區兩方面立法。在一般地方立法和民族自治地方立法內部,又有層次的區別。
對中國地方立法的含義,至今仍然有一些較為普遍的誤解。一是對地方立法的主體作過狹或過廣的理解,把地方立法僅看作國家權力機關進行的活動,或是把地方立法主體擴大到所有的或過多的地方國家機關。二是對地方立法的法的形式作過狹或過廣的理解,把地方立法僅看作產生和變動地方性法規的活動,或認為所有地方國家機關的規范性文件都是地方立法的法的形式。三是對地方立法的行政區域范圍、法的效力范圍作過狹或過廣的理解,或限定在省一級,或擴大到縣一級。為正確理解地方立法的含義,應當消除這些誤解。 第一,地方立法具有地方性。
地方立法的主體只能是地方國家機關。中央國家機關不能是地方立法的主體,即使中央國家機關制定專門解決地方問題的法律、法規,如全國人大制定《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這樣的立法活動也不屬於地方立法的范疇。地方立法的任務是解決地方問題,尤其是注重解決應當以立法解決而中央立法不能或不便解決的問題。地方立法可以有或應當有鮮明的地方特色,其基本原則之一是要從本地實際出發,保持地方特色。地方立法的效力范圍限於本地行政區域內。
第二,地方立法更具復雜性。從總體上說,地方立法比中央立法更復雜。
首先,地方立法有更多的關系需要處理。在中國,制定地方性法規,至少要處理六種關系:與憲法和法律的關系;與行政法規的關系;與部門規章的關系;與地方政府規章的關系;與上級或下級地方權力機關及其常設機關的地方性法規的關系;民族自治地方制定地方性法規還要處理與自治條例、單行條例的關系。
其次,地方立法調整的社會關系更具體,在總體上規定的事項更多,許多不宜由中央立法解決的問題便由地方立法解決,這也增加了它的復雜性。
再次,各地經濟、政治、文化等發展不平衡的情況,在使地方立法異彩紛呈的同時,也使地方立法復雜化。當然,地方立法更具復雜性,是從地方立法的總體情況來說的,不是任何一種地方立法,都比中央立法更復雜。
第三,地方立法具有從屬與自主兩重性。
一方面,地方立法與中央立法相比,處於相對次要的地位,一般要以中央法律、法規為依據,或不能與其相抵觸。在立法功能方面,地方立法一般都負有貫徹實施中央法律、法規的責任。在中國,地方立法還有補充中央法律、法規以及先行一步為中央立法積累經驗的任務。一國法制統一原則還要求地方立法的法的體系、法的形式或淵源及其他有關方面,應當與中央立法保持一定的協調性。
另一方面,地方立法作為一國立法體制的組成部分,也有相對獨立的地位,地方立法存在的主要原因之一,是要以地方立法的形式調整地方社會關系、解決地方問題,它可以在不與中央法律、法規相抵觸的前提下,獨立自主地立法,積極地解決應當由自己解決的問題。地方也可以根據本地情況,在堅持或顧及法制統一的前提下,在法的體系、法的形式或淵源及其他方面,自主地形成自己的風格。在有的國家,地方立法的從屬性是更主要的屬性;在另一些國家,自主性是更主要的屬性;還有些國家,這兩重屬性平分秋色。在中國現階段,地方立法對中央立法的從屬性,下級地方立法對上級地方立法的從屬性,是更主要的屬性。認清地方立法具有從屬與自主兩重性,就要防止兩種片面性:一是只看到地方立法從屬於中央立法的一面,把地方立法當作單純是為執行、補充中央立法和為中央立法積累經驗存在的,在地方立法問題上視野狹窄,認識保守,缺乏應有的主動性、積極性。一是過於強調地方的特殊性,把地方立法看成是可以脫離國家法制大局的一種純粹的地方性活動,陷入偏狹的地方主義泥坑。
第四,城市立法在地方立法中逐漸占據重要位置。城市尤其是重要城市在現代生活中的重要地位決定了它們應當行使地方立法權。城市的發展狀況是社會文明發展狀況的標志。在現代社會,城市承擔著比一般地方繁重和復雜得多的組織、管理經濟文化和其他方面事項的職責,日益成為整個政治、經濟、法制、科學、文化、教育和居住的中心。城鄉融合的過程,城鄉差別消滅的過程,主要是更多鄉村實現城市化的過程。美國約有三分之二的人口、英國約有五分之四的人口生活在城市。這些情況,再加上城市自身的人口密度大、社會分工細、生活節奏快、矛盾和復雜問題多的特徵,決定了應當注意給予城市特別是重要城市地方立法權。西方國家的市議會一般都有地方立法權。中國雖然自古以農立國,但今天城市的發展速度也頗為可觀,居住在城市(包括市轄縣)的人口已近4億,工農業總產值佔全國總額的85%以上。城市的地位和作用在中國社會生活中日益突出,尤其是這些年來,城市經濟體制改革狀況如何,漸成整個改革成敗的關鍵。因而城市地方立法也十分必要和重要。

5. 哪些省市擁有獨立立法權

香港特別行政區的立法機關制定的法律須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無須報中央人民政府備案。備案不影響該法律的生效。

6. 我國哪些機關有立法權,他們制定的法律統稱為什麼

1、凡是立法機關都有立法權.2、凡是有立法權的機關都是立法機關.3、我國的立法機關是人大和人大常委會.4、在行政機關中,只有國務院擁有立法權.正確答案是:1、凡是立法機關都有立法權.2、凡是有立法權的機關都是立法機關.3、我國的立法機關是人大和人大常委會.4、在行政機關中,只有國務院擁有立法權.正確答案是:1對、2錯、3錯、4錯.如果你對這幾句話沒有判斷正確,或者不知道正確的說法是什麼,那麼,你就有必要對這一問題進行進一步的學習和了解. 現有觀點與結論:按照我國現行《憲法》和《立法法》的規定,正確的觀點應該是:立法機關:《憲法》第五十八條和《立法法》第七條都規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行使國家立法權.」由此可見,全國人大和全國人大常委會是我國的立法機關.除此之外,其他任何國家機關都不是立法機關.享有立法權的機關:《立法法》第七條規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國家機構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制定和修改除應當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的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第五十六條規定:「國務院根據憲法和法律,制定行政法規.」第六十三條規定:「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根據本行政區域的具體情況和實際需要,在不同憲法、法律、行政法規相抵觸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規.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根據本市的具體情況和實際需要,在不同憲法、法律、行政法規和本省、自治區的地方性法規相抵觸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規,報省、自治區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准後施行.本法所稱較大的市是指省、自治區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經濟特區所在地的市和經國務院批準的較大的市.」第六十六條 規定:「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會有權依照當地民族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的特點,制定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自治區的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准後生效.自治州、自治縣的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報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准後生效.」第七十一條規定:「國務院各部、委員會、中國人民銀行、審計署和具有行政管理職能的直屬機構,可以根據法律和國務院的行政法規、決定、命令,在本部門的許可權范圍內,制定規章.」第七十三條規定:「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可以根據法律、行政法規和本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地方性法規,制定規章.」由此可見,在我國,享有立法權的國家機關包括:1、國家權力機關系統(人大和人大常委會)的:全國、省、自治區、直轄市、較大的市的人大及常委會,自治州、自治縣的人大.2、國家行政機關系統(政府及政府下設機構)的:國務院、國務院各部委、央行、審計署、具有行政管理職能的國務院直屬機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除此之外,其他國家機關都不享有立法權.由此可見,凡是立法機關都有立法權,享有立法權的機關不一定都是立法機關.這些享有立法權的機關,享有的許可權大小不同,所立法律法規名稱不同,法律法規的效力也不同.具體如下:享有立法權的機關立法類別立法名稱效力高低全國人大修改憲法,制定、修改基本法律××法憲法最高(1級)基本法律(2級)全國人大常委會基本法律外的其他法律××法3級國務院行政法規條例、規定、辦法、暫行條例、暫行規定4級省、自治區、直轄市、較大的市人大和人大常委會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單行條例條例、規定、實施辦法、規則5級自治區、自治州、自治縣人大自治條例、單行條例條例2級(特殊法)省、自治區、直轄市政府地方政府規章規定、辦法6級較大的市政府地方政府規章規定、辦法7級國務院各部委、央行、審計署、具有行政管理職能的國務院直屬機構部門規章規定、辦法6級 進一步的討論:關於立法機關和立法權的討論似乎到此結束,實則不然.立法權與立法機關的內在一致性問題細心的人會發現一個問題:享有立法權的機關范圍要大於立法機關,也就是說,有很多享有立法權的機關不是立法機關.為什麼享有立法權,而不能稱為立法機關?可能有三種解釋:1、只有全國人大和全國人大常委會才有完全自主的立法權,其他國家機關的立法活動必須依照憲法和全國人大與全國人大常委會制定的法律,或者根據授權,屬於從屬性的不完全的立法活動,所以,只有全國人大和全國人大常委會才可以稱為立法機關.2、各級政府的是行政機關、執行機關,地方人大和人大常委會的主要職責是落實國家各項法律法規,他們的主要職責都不是立法,只有全國人大和全國人大常委會的主要職責是立法.所以,只有全國人大和全國人大常委會才能稱為立法機關.3、只有制定「法律」的機關才能叫做立法機關,那些制定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單行條例、規章的國家機關只享有一定的立法權,而不能稱為立法機關.三種觀點都有一定道理,但是,也都存在明顯不足.第一種觀點最具有說服力.但是也存在一些問題,那就是沒有看到我國立法的實際情況.在我國,由於大多數法律都規定的比較寬泛,缺少操作性,所以,絕大多數法律都需要國務院及其部委制定行政法規和部門規章.再加上中國地區差異較大,地方,尤其是少數民族自治地方享有了較多的權力,可以制定較多的地方性法規和規章.最終的結果就是,在我國的立法體系中,國務院和地方分享了更多的立法許可權,甚至出現了沒有行政法規、部門規章、地方性法規和規章,法律就無法得到貫徹落實的情況.尤其是國務院,不但可以根據憲法和法律制定行政法規,而且在尚無法律規范的領域,國務院可以先行制定行政法規,此時,國務院的行政法規就代替了法律的作用,具有了更高的法律效力.人大被稱為「橡皮圖章」和政府實際享有的較多的立法許可權不無關系.第二種觀點雖然陳述的是實際情況,但是,卻沒有抓住問題的關鍵.「主要」與「次要」是相對的.全國人大和全國人大常委會除了制定和修改法律,還有很多職責,比如監督、人事任免、重大事項決定等等.隨著中國法律體系的逐漸完善,未來立法在全國人大和人大常委會工作中的分量會越來越輕.所以,很難說立法就是其主要職責.所以,以此為理由說明全國人大和全國人大常委會是立法機關是站不住腳的.第三種觀點中存在兩個問題:一是立法權中的「法」和立法機關中的「法」的含義問題.二是什麼是「法」的問題.先來討論第一個問題,無論什麼是「法」,立法權中的「法」和立法機關中的「法」的含義都應該是一致的.否則就會出現邏輯上的混亂.如果只有法律才能稱為「法」,那麼,全國人大和全國人大常委會既享有立法權,又是立法機關.其他的國家機關制定的就不是「法」,因而享有的也不是立法權,也不是立法機關.如果我們承認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規章都是「法」,那麼,制定這些法的機關享有的當然是立法權.至於是不是立法機關,則需要再加上「是否享有完全、自主的立法權」這一條標准,做進一步的區分,分出立法機關和非立法機關.所以,判斷是否享有立法權,關鍵看是否能夠進行立法活動.判斷是否是立法機關,關鍵看這種立法活動是否是完全、自主的. 什麼是「法」?那麼,到底什麼是法?按照馬克思主義的觀點,法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並以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反映統治階級意志的規范體系.法的幾個主要特徵是:法是調整人的行為的規范;法由國家制定或認可,並具有普遍約束力;法規定了權利和義務;法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根據上述定義,我們可以看出,不僅「××法」是法,從憲法、法律,到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規章、自治條例、單行條例,都是法.而且,從我國的司法實際看,最高人民法院根據法律做出的司法解釋發揮著很重要的作用.有時候比法律還要重要.所以,從廣義上說,最高院的司法解釋其實也是「法」,也是一種立法活動.從我國的執法實際看,很多政府部門的紅頭文件的規范性更強,其實,也是廣義上的「法」.由此看來,如果從最廣義的角度理解「法」,在我國實際享有立法權的國家機關是很多的,也可以說,在我國,凡是國家機關都享有立法權. 其他相關問題:1、各級人大和常委會都是國家權力機關,但並非都享有立法權,更不都是立法機關.只有全國、省、自治區、直轄市、較大的市的人大及常委會,自治州、自治縣的人大享有立法權.只有全國人大和全國人大常委會是國家立法機關.2、我國的全國人大和常委會雖然是立法機關,但從性質上看,是我國最高權力機關.西方三權分立制度下的議會,只能稱為立法機關,而不能稱為權力機關.3、全國人大隻能修改憲法,但不能制定憲法.制定憲法需要成立專門的制憲委員會.全國人大常委會只能解釋憲法,監督憲法實施,不能修改憲法,更無權制定憲法. 4、國務院從性質上說是國家最高行政機關、最高執行機關,但是,也享有一定的立法權,即制定行政法規的權力.1對、2錯、3錯、4錯.如果你對這幾句話沒有判斷正確,或者不知道正確的說法是什麼,那麼,你就有必要對這一問題進行進一步的學習和了解. 現有觀點與結論:按照我國現行《憲法》和《立法法》的規定,正確的觀點應該是:立法機關:《憲法》第五十八條和《立法法》第七條都規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行使國家立法權.」由此可見,全國人大和全國人大常委會是我國的立法機關.除此之外,其他任何國家機關都不是立法機關.享有立法權的機關:《立法法》第七條規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國家機構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制定和修改除應當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的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第五十六條規定:「國務院根據憲法和法律,制定行政法規.」第六十三條規定:「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根據本行政區域的具體情況和實際需要,在不同憲法、法律、行政法規相抵觸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規.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根據本市的具體情況和實際需要,在不同憲法、法律、行政法規和本省、自治區的地方性法規相抵觸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規,報省、自治區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准後施行.本法所稱較大的市是指省、自治區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經濟特區所在地的市和經國務院批準的較大的市.」第六十六條 規定:「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會有權依照當地民族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的特點,制定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自治區的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准後生效.自治州、自治縣的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報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准後生效.」第七十一條規定:「國務院各部、委員會、中國人民銀行、審計署和具有行政管理職能的直屬機構,可以根據法律和國務院的行政法規、決定、命令,在本部門的許可權范圍內,制定規章.」第七十三條規定:「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可以根據法律、行政法規和本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地方性法規,制定規章.」由此可見,在我國,享有立法權的國家機關包括:1、國家權力機關系統(人大和人大常委會)的:全國、省、自治區、直轄市、較大的市的人大及常委會,自治州、自治縣的人大.2、國家行政機關系統(政府及政府下設機構)的:國務院、國務院各部委、央行、審計署、具有行政管理職能的國務院直屬機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除此之外,其他國家機關都不享有立法權.由此可見,凡是立法機關都有立法權,享有立法權的機關不一定都是立法機關.這些享有立法權的機關,享有的許可權大小不同,所立法律法規名稱不同,法律法規的效力也不同.具體如下:享有立法權的機關立法類別立法名稱效力高低全國人大修改憲法,制定、修改基本法律××法憲法最高(1級)基本法律(2級)全國人大常委會基本法律外的其他法律××法3級國務院行政法規條例、規定、辦法、暫行條例、暫行規定4級省、自治區、直轄市、較大的市人大和人大常委會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單行條例條例、規定、實施辦法、規則5級自治區、自治州、自治縣人大自治條例、單行條例條例2級(特殊法)省、自治區、直轄市政府地方政府規章規定、辦法6級較大的市政府地方政府規章規定、辦法7級國務院各部委、央行、審計署、具有行政管理職能的國務院直屬機構部門規章規定、辦法6級 進一步的討論:關於立法機關和立法權的討論似乎到此結束,實則不然.立法權與立法機關的內在一致性問題細心的人會發現一個問題:享有立法權的機關范圍要大於立法機關,也就是說,有很多享有立法權的機關不是立法機關.為什麼享有立法權,而不能稱為立法機關?可能有三種解釋:1、只有全國人大和全國人大常委會才有完全自主的立法權,其他國家機關的立法活動必須依照憲法和全國人大與全國人大常委會制定的法律,或者根據授權,屬於從屬性的不完全的立法活動,所以,只有全國人大和全國人大常委會才可以稱為立法機關.2、各級政府的是行政機關、執行機關,地方人大和人大常委會的主要職責是落實國家各項法律法規,他們的主要職責都不是立法,只有全國人大和全國人大常委會的主要職責是立法.所以,只有全國人大和全國人大常委會才能稱為立法機關.3、只有制定「法律」的機關才能叫做立法機關,那些制定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單行條例、規章的國家機關只享有一定的立法權,而不能稱為立法機關.三種觀點都有一定道理,但是,也都存在明顯不足.第一種觀點最具有說服力.但是也存在一些問題,那就是沒有看到我國立法的實際情況.在我國,由於大多數法律都規定的比較寬泛,缺少操作性,所以,絕大多數法律都需要國務院及其部委制定行政法規和部門規章.再加上中國地區差異較大,地方,尤其是少數民族自治地方享有了較多的權力,可以制定較多的地方性法規和規章.最終的結果就是,在我國的立法體系中,國務院和地方分享了更多的立法許可權,甚至出現了沒有行政法規、部門規章、地方性法規和規章,法律就無法得到貫徹落實的情況.尤其是國務院,不但可以根據憲法和法律制定行政法規,而且在尚無法律規范的領域,國務院可以先行制定行政法規,此時,國務院的行政法規就代替了法律的作用,具有了更高的法律效力.人大被稱為「橡皮圖章」和政府實際享有的較多的立法許可權不無關系.第二種觀點雖然陳述的是實際情況,但是,卻沒有抓住問題的關鍵.「主要」與「次要」是相對的.全國人大和全國人大常委會除了制定和修改法律,還有很多職責,比如監督、人事任免、重大事項決定等等.隨著中國法律體系的逐漸完善,未來立法在全國人大和人大常委會工作中的分量會越來越輕.所以,很難說立法就是其主要職責.所以,以此為理由說明全國人大和全國人大常委會是立法機關是站不住腳的.第三種觀點中存在兩個問題:一是立法權中的「法」和立法機關中的「法」的含義問題.二是什麼是「法」的問題.先來討論第一個問題,無論什麼是「法」,立法權中的「法」和立法機關中的「法」的含義都應該是一致的.否則就會出現邏輯上的混亂.如果只有法律才能稱為「法」,那麼,全國人大和全國人大常委會既享有立法權,又是立法機關.其他的國家機關制定的就不是「法」,因而享有的也不是立法權,也不是立法機關.如果我們承認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規章都是「法」,那麼,制定這些法的機關享有的當然是立法權.至於是不是立法機關,則需要再加上「是否享有完全、自主的立法權」這一條標准,做進一步的區分,分出立法機關和非立法機關.所以,判斷是否享有立法權,關鍵看是否能夠進行立法活動.判斷是否是立法機關,關鍵看這種立法活動是否是完全、自主的. 什麼是「法」?那麼,到底什麼是法?按照馬克思主義的觀點,法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並以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反映統治階級意志的規范體系.法的幾個主要特徵是:法是調整人的行為的規范;法由國家制定或認可,並具有普遍約束力;法規定了權利和義務;法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根據上述定義,我們可以看出,不僅「××法」是法,從憲法、法律,到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規章、自治條例、單行條例,都是法.而且,從我國的司法實際看,最高人民法院根據法律做出的司法解釋發揮著很重要的作用.有時候比法律還要重要.所以,從廣義上說,最高院的司法解釋其實也是「法」,也是一種立法活動.從我國的執法實際看,很多政府部門的紅頭文件的規范性更強,其實,也是廣義上的「法」.由此看來,如果從最廣義的角度理解「法」,在我國實際享有立法權的國家機關是很多的,也可以說,在我國,凡是國家機關都享有立法權. 其他相關問題:1、各級人大和常委會都是國家權力機關,但並非都享有立法權,更不都是立法機關.只有全國、省、自治區、直轄市、較大的市的人大及常委會,自治州、自治縣的人大享有立法權.只有全國人大和全國人大常委會是國家立法機關.2、我國的全國人大和常委會雖然是立法機關,但從性質上看,是我國最高權力機關.西方三權分立制度下的議會,只能稱為立法機關,而不能稱為權力機關.3、全國人大隻能修改憲法,但不能制定憲法.制定憲法需要成立專門的制憲委員會.全國人大常委會只能解釋憲法,監督憲法實施,不能修改憲法,更無權制定憲法. 4、國務院從性質上說是國家最高行政機關、最高執行機關,但是,也享有一定的立法權,即制定行政法規的權力.

7. 289市擁有立法權的是哪些市

目前還是草案,一般規定擁有立法權的城市是省會城市和省內較大城市。具體可參考:

根據25日首次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修正案(草案)》,擬將過去49個較大的市才享有的地方立法權擴大至全部282個設區的市。這些設區的市可就城市管理方面的事項制定地方性法規。

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主任李適時25日在對草案進行說明時表示,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目前設區的市普遍有根據本地實際制定地方性法規的需要。落實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遵循在中央的統一領導下,充分發揮地方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的原則,賦予設區的市均具有地方立法權是必要的。同時,考慮到設區的市數量較多,地區差異較大,這一工作需要本著積極穩妥的精神予以推進。

根據草案,除省會市、經濟特區所在地的市以及國務院批準的較大的市外,其他設區的市均享有較大的市地方立法權。同時,草案對地方立法權的范圍限製作出規定:「較大的市制定地方性法規限於城市建設、市容衛生、環境保護等城市管理方面的事項。」

草案提出,草案規定的其他設區的市,開始制定地方性法規的具體步驟和時間,由省、自治區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根據本省、自治區所轄的設區的市的人口數量、地域面積、經濟社會發展情況等因素確定,並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據介紹,自1984年至1993年,國務院根據地方組織法的規定,分4次批准了19個設區的市享有較大的市地方立法權。目前,在全國282個設區的市中,享有地方性法規制定權的有49個,包括27個省會市、18個經國務院批準的較大的市(其中,重慶市在1997年經全國人大批准為直轄市)以及4個經濟特區所在地的市,尚沒有地方立法權的233個。

8. 中國有多少個城市是獨立立法權具體數字!~城市名稱

49個,分別是:抄
1)18個共四批公襲布的城市:
唐山、大同、包頭、大連、鞍山、撫順、吉林、齊齊哈爾、無錫、淮南、青島、洛陽(1984年10月批准,重慶市是在這一批公布的,已經升格為直轄市)
寧波(1988年3月批准)
淄博、邯鄲、本溪(1992年7月批准)
徐州、蘇州(1993年4月批准)
2)5個經濟特區:深圳、珠海、汕頭、廈門、喀什(這里談論的是經濟特區中屬於較大的市的那些經濟特區。海南是省,不是城市。)
3)27個省級政府所在地=22個省會(大陸上的省份)+5個自治區首府
目前共有50個「較大的市」=18+5+27。
在中國282個地級市中,僅僅這49個「較大的市」具有地方立法權,喀什市是縣級市。

9. 獨立立法權的城市好嗎

獨立立法權的城市好。
立法權就是制定、修改和廢止法律的權力。在資本主義國家,作為立法機關的議會還享有提出法案的權力。這里的法是指狹義的法,不包括行政法規和地方性法規,中國只有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才有國家立法權,也只有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才是國家立法機關。
立法權構成國家的主權,這通過法律來組織和調整一切。

熱點內容
民法中的監護 發布:2025-01-11 18:17:39 瀏覽:606
央視社會與法平安365幾點 發布:2025-01-11 18:01:47 瀏覽:966
巴中文明行為促進條例 發布:2025-01-11 16:56:01 瀏覽:566
宰殺家禽法律法規 發布:2025-01-11 16:24:48 瀏覽:237
在我國會計法規 發布:2025-01-11 16:23:10 瀏覽:556
袁世凱立法稱帝 發布:2025-01-11 15:26:46 瀏覽:733
大同肖律師 發布:2025-01-11 15:25:57 瀏覽:13
兒童虛擬游戲法規 發布:2025-01-11 15:23:05 瀏覽:111
車鎖有問題廠家法律責任 發布:2025-01-11 15:17:47 瀏覽:577
2017勞動法主動辭職 發布:2025-01-11 15:15:24 瀏覽: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