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與法治苦盡甘來
為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關於在中小學設立法治知識課程的要求,從2016年起,將專義務教育小學和初中起屬始年級「品德與生活」「思想品德」教材名稱統一更改為「道德與法治」。將小學、初中政治課更名為「道德與法治」,無疑是教育主管部門對依法治國戰略的響應。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決定》明確要求,「把法治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從青少年抓起,在中小學設立法治知識課程」。《中央宣傳部、司法部關於在公民中開展法治宣傳教育的第七個五年規劃(2016-2020年)》,將青少年作為法治宣傳教育的重點對象,提出堅持從青少年抓起,把法治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當今,法治成為每個公民不可或缺的基本素養,無論是作為法治建設的基礎工程,還是作為學生成長的素質工程,將法治納入義務教育內容體系乃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要求。
『貳』 道德與法治我們既要什麼什麼又要把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條有滋味這才是最什麼的做
道德與法治,我們既要精打細算、量入為出,又要把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條、有滋有味,這才是最明智的做法。
『叄』 求論「美育教育與和諧教育」的論文,2000字左右,十萬火急,感謝!!
和諧教育為什麼
現實依據——改革開放30年來,我國社會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教育系統亦不例外。但隨著改革的深入發展,社會深層次的矛盾凸現,改革進程已進入「黃金發展期」與「風險凸顯期」並存的特殊發展時期。在社會轉型期,人們對教育以及教師職業給予更大的期盼,但在生活方式等方面,教師對青少年的影響力卻居於末位。這充分顯露出社會對教師(教育)的極大期待以及教師(學校)無能為力的窘狀。
有學者將教育領域的基本矛盾歸結為:人的自由發展與人的社會化之間的矛盾;統一的基本素養要求與個性差異之間的矛盾;書本知識與實踐經驗關系之間的矛盾;教師本位和學生本位之間的矛盾。
除此之外,教育領域尚存在其他諸多的矛盾,比如:優質教育需求擴大與供給有限、自主辦學與政府監管、教育投入(教育公平)與教育效益、素質教育與應試教育、教育價值的普適性與多元化、教育的傳承與創新、精英教育與普及教育、課程設計的通識性與職業化等,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失衡」現象,有的甚至還相當嚴重。事實上,社會乃至教育界自身對學校教育批評甚厲,如有學者分析學校不正常的教學狀態,將其歸納為「教學失衡、教學專制、教學偏見、教學阻隔」四類「教學疾病」。陶行知在上世紀20年代曾批評當時中國教育患了「外國病」、「花錢病」、「富貴病」,如今這三種病不僅未去,還出現了新的病症,如「時髦病」(不斷追逐花樣翻新)、「寒熱病」(忽冷忽熱,跟著感覺走)、「名人病」(拉大旗作虎皮)等等。
教育與社會、教育界內部存在著的種種矛盾與沖突激發人們思考:如何超越分歧,以和諧理念統領人們的思想,進而真正促進教育的「和諧」發展?
歷史依據——和諧教育是中外教育發展史上的理想目標,從古希臘的和諧教育思想到中國先秦時天人合一的價值追求都顯示這一點。在西方,和諧是教育思想的核心概念。雅典教育中指導教育實踐的基本理念就是身心的和諧發展。希臘以嚴整、和諧思想為美學精神,表現一種高度控制的激動,以及充滿自信平衡的精神力量,這些都成為希臘的理性教育精神。只有實現了和諧發展才能從根本上實現人類的全面發展,實現人的個性的充分和自由發展,才能實現人與社會發展的統一。這也是馬克思主義和諧、自由、全面教育思想的精髓所在。
未來依據——未來社會的發展要求人類和諧相處,這就需要和諧教育的引領。20世紀60年代以來,多元文化主義的觀點在英美等西方國家產生並流行,在多元文化主義的影響下,英國大力倡導多元文化教育,強調在所有學校中確立多元文化課程;美國在白人學校課程中,也引入不同於主導性價值觀的文化,強調多樣性的觀點,推行弱勢民族集團和全球社會的多元文化教育。實際上,多元文化主義的諸多觀點現在已大大超出了西方的界限,而成為一種世界性的共識。著名人類學家費孝通也認為,國際社會已進入「一個全球性的戰國時代」,世界上各種文化都在接觸和交流,各種文化應該「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
和諧教育是什麼
胡錦濤總書記指出:「我們所要建設的和諧社會,應該是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在教育過程中,和諧的實質是人的教育活動之間相互聯系和作用、動態發展的機制和狀態。和諧教育既是一種思想、理論,也是一種理想、追求,同時又是一種實踐活動,它包括了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自我、人與超我四個層面的和諧。
人與自然的和諧。人首先是自然的一部分,在征服自然的過程中,人與自然的矛盾加劇,生態環境被嚴重破壞,從而提出生態教育、綠色教育的命題。在學校教育中,如何使學生養成善待自然、關愛地球的思想意識和行為習慣非常重要。學校本身就應是一個人與環境和諧相處的地方。
人與社會的和諧。正確處理人與社會的關系要注意兩個方面,一是法治教育,一是道德教育。法治教育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是最為缺乏的資源之一,因為專制社會中的法家教育思想及舉措與當今世界以公民權利和義務為基礎的法治教育是根本不同的。中國傳統的「法」是皇帝的一人法,而現代法治國家的「法」是公民社會的契約,這是古今之「法」的根本區別。中國需要從學校到政府廣泛開展法治教育。如果缺乏法治觀念,在社會轉型期就會出現社會不穩定的大問題。同時,誠信教育是德育的重要內容。「誠」者「忠」也,中國傳統德育里的核心概念就是「忠孝」。孔子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是做人的道德底線,是中華美德普世價值的格言,是歷久彌新的古訓。守法教育與誠信教育是促成社會和諧穩定的當務之急,也是社會健康軀體的雙足,缺一不可。
人與自我的和諧。人應追求完整的世界,既有物質的需求,也有精神的需求,並要使兩者保持合理的張力。人與自我的和諧是一種具有不同時代內涵的動態過程,它依隨不同時期社會變化和人們的需求而有所不同。如古希臘時代身心和諧的人,文藝復興時代全面自由發展的人,中國古代仁智合一的君子、賢人,五四新文化運動後德智體美和諧發展的人等。和諧的個體是具有充分活力的,並顯現為人的成長需求。
人與超我的和諧。人與超我指的是神靈世界與世俗世界的和諧。人的個體生命是有限的,但人追求生命的價值是無限的,宗教和信仰能向人們提供精神的出路。教育的最高境界當是靈魂的感召。從某種意義上說,教育與信仰有著內在的關聯,甚至可以說,信仰是真正教育的天然要求。因為,真正的教育不僅有現實的關懷,還會有終極的關懷,而終極關懷只能由信仰來承載。西方宗教教育注意把宗教信仰和民族精神及社會教化結合起來,把對「上帝」的虔誠和對國家的真誠緊密聯系在一起,通過宗教教育使公民形成一種民族精神和社會價值。目前世界上有形形色色的宗教,影響到不同國家和地區的廣泛人群。如何使信念教育或宗教教育轉化為和諧教育的一部分,值得思考。
和諧教育怎麼辦
目標與過程的統一。和諧教育是理想目標,但這並非意味著和諧教育僅僅是人類的理想,可望而不可即,它實際上是貫穿於人類教育的發展過程中,也可落實在具體的學校教育中。和諧教育的過程是學生享受幸福、體驗快樂的過程。由於受傳統「頭懸梁」、「錐刺股」苦讀精神的影響,人們往往視學習過程是吃苦和痛苦磨練的過程,在克服困難取得成績後,才有所謂「苦盡甘來」的說法。實際上,隨著近年體驗經濟、服務經濟等概念的流行,人們已擺脫了以往純粹的物質享受和增長為指標的經濟學模式;同樣,教育領域里,如何使學習過程與學習目標整合並在學習過程中體驗幸福和成長的思想正在贏得共識。
外部與內部的統一。改革開放前,教育主要充當的是政治的工具,之後則往往成為經濟的工具,作為傳播文化的手段之一,它又被視為社會的一個重要服務部門。今天的教育除了要為經濟、政治、文化等部門服務外,還應堅守獨立的教育立場,某種程度上還要超越社會現實,引領政治、經濟、文化向著更加人性、和諧的方向發展。當代學校教育要成為社會各要素的粘合劑、潤滑膏,自身要成為社會核心的和諧元素。建設和諧社會,需要和諧教育;沒有和諧教育,就沒有和諧社會。和諧教育與和諧社會的發展是彼此互動的。從教育自身內部而言,要力爭結構的和諧(普通教育與職業教育;高等教育與基礎教育;學校教育與社會教育等)、課程的和諧、課堂的和諧以及師生的和諧等。
理論與實踐的統一。教育學是最具實踐品格的學科知識,和諧教育的理論一定要與實踐相結合。在建設和諧社會的過程中,教育系統要發揮自身的引領作用,並主動參與社會其他系統的建設,為其他領域的健康發展貢獻力量;在教育系統中,要努力營造良好的和諧氛圍,打造和諧校園,使學校生活本身成為和諧的場所。
變革與傳承的統一。傳承與變革是教育的兩大屬性,前者旨在將人類文明的火把不斷地傳遞,後者促成人類社會持續向前發展。進入知識經濟時代,社會發展變化非常之快,「速度決定勝負,創新決定存亡」。於是,人們對改革更加關切,這導致近代以來中國社會在不斷推進改革的進程中,對教育領域的寶貴資源沒有很好地消化、整理、積淀,因而缺乏一種堅實、穩固並能夠不斷支撐、建設起新東西的基礎。在社會歷史進程中,要注意改革、發展與穩定的關系。在教育系統里,這三者的關系同樣需要協調統一。
學習與生活的統一。當今社會正向終身教育、學習型社會轉軌,學習不僅僅是青少年的專利,也不再僅僅是謀生的手段,同時又成為人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甚至就是日常生活。因此學習質量不僅表現為對知識的把握、能力的提高,同時也是豐富精神生活,體驗感受幸福的過程。有學者指出,近些年來我國教育界引進了許多西方教育思想,大多是教學的、技術層面的內容,卻很少涉及學生精神世界的培養。因此,提倡素質教育,就是要讓學生和諧全面地發展。當學習與生活統一之際,才是學生的生命質量提升之時。
蔡元培在《普通教育與職業教育》中說道:「所謂健全的人格,內分四育,即體育、智育、德育、美育。」美育以陶冶我們的情操為目的,從而使我們具有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美的品格、美的素養,具有欣賞美和創造美的能力。
1. 德育不能包括美育。
我國原來的教育方針是不列入美育的,把它視為德育的一部分或手段,認為美育沒有獨立的價值,這主要是受蘇聯的影響。美育與德育互相配合、補充、滲透,但不能互相代替,它們的性質、社會功用都有所區別。
(1) 性質。
美育和德育同作用於人的精神,引導青少年追求人生的意義和價值,但它們是有區別的。
德育主要是樹立行為規范,使人獲得自覺的道德意識觀念;美育則是通過熏陶、感發,「興發」人的精神,激勵、凈化升華人的精神境界。德育注重理性、思想的層面,作用於人的「良知」,理性道德;美育作用於人的感性、情感、無意識層面,潛移默化地影響人的氣質、性格、胸襟等深層因素,在此層面德育是無能為力的。
(2) 社會作用。
德育強調調整人與人的關系和規范,建立社會倫理、秩序、規范,避社會行為的「失序」。美育著眼於保持個體人精神的平衡、和諧、健康,使情感具有文明的內容,促進理性和感性的溝通,使之協調發展。席勒在《美育書簡》中提出,人類存在著感性和理性相脫離的現象:感性脫離理性使人變成動物;理性脫離感性使人變得僵死。現代社會追求功利、物質,競爭使人的精神壓力增加,產生大量的心理疾病,而緩解這種狀態更多的要靠美育,要在精神的深層施加影響。美育是通過精神和諧來維護人與人之間的和諧的。荀子說:樂使人血氣平和,從而達到家庭、社會的和諧,這在現代社會顯得日益重要。
現代社會的動亂,社會心理、情緒的因素顯得越來越突出,有些社會動亂不是因為政治、經濟原因。而美育發揮了維護社會安定的作用,而社會安定已成為一個國家的發展的重要因素。
這種區別和聯系,在中國古代的有關理論中就有論述,認為德為「禮」的教育,主要建立「序」;美育為「樂」,內容為「和」--人與人、人與自然的和。德育和美育互相補充、互相配合,「禮樂相濟」,但不能相互代替。
2. 加強美育是培育重新人才的需要。
「重新是民族進步的靈魂」,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目標,在此,美育有著智育不可替代的獨特功能。這可從三個方面體現。
(1) 美育激發人的創造沖動,培養審美直覺和想像。
審美的核心是要創造審美「意象」,科學家的科學發現到最後往往不是憑理性而是靠直覺,這樣的事例很多。這種想像力的培養是靠美育。智育主要是培養人的邏輯推理能力,而美育培養人的想像力和洞察力。孔子說:「詩可以觀」,是指直觀洞察。美育培養人的形象思維,發掘人的右腦潛能。
(2) 美和「真」的關系。
自然界形式美的特徵--簡潔、對稱、和諧--啟發人的聯想和發明,很多科學家的發明往往由追求美的形式走向真理,「一個方程式的美比其符合實驗結果更重要。」「發明就是選擇,這要由科學美感來支配。」美感對科研發明重新具有重要的作用,這種美感要由美育來培養。
(3) 成就大事業,需要建立廣闊平和的胸襟,這有賴於美育。
人若心煩氣亂、眼光短淺,必不可有所成就,做不成大事業。比如城市山水園林,能夠拓寬心胸。我國古代的大思想家往往游歷祖國的山河,為的是拓寬心胸,心胸小了是不行的,古代的「樂教」、詩教就是為了拓寬人的胸懷,認為豪傑、聖人的教育要通過詩教來「興心」「盪濁」。
審美是超越功利的,對人成就事業有很大作用,這已得到現代心理學的映證。除了智商(IQ),情商(EQ)日益受到人們的重視,考試成績高的不一定就能成就大事業。
3. 加強美育是21世紀經濟發展的要求。
20世紀最後的20、30年出現了經濟發展的新特點和趨勢,要求國家的經濟、政府人員不僅要有經濟政治的眼光,還要具有美學的眼光和文化的頭腦。
(1) 60年代以來,商品的文化、審美價值逐漸超過其使用、交換價值。
名牌效應實際上是一種符號價值;人們挑選商品樣式超過實際功用,實際注重的是審美價值。提高格調、品味成為商品生產和銷售的大問題。我國的建築、旅遊、服裝產業的問題往往是因為格調低。例如北京的很多建築物,往往比例、色彩搭配不對,產生一些常識性的問題,這主要因設計人員基本修養差,包括政府部門和批准部門的人員素質。導致北京建築整體的問題,貝律銘說,新建築很難搞「古都風貌」。這是美學問題、文化問題,需要各級人員的文化修養。又如旅遊業,我國的自然景觀很美,但人為建築和導游的素質太差。設計、管理人員的文化修養,包括流通部門、政府部門,他們的文化修養成了制約經濟發展的「瓶頸」。
(2) 21世紀最大的產業有兩個:信息產業(高科技)和藝術產業。
目前高科技產業已被認識,但藝術產業還並未被認識。高科技的發展與人和人之間的關系發展並不同步,物質提高了,反而使人之間的關系冷漠。從筒子樓到單元房,使得鄰居多年互不相認。而「數字化生存」將給人類社會帶來巨大的問題,這並不是人類的理想社會,必須要加上「藝術化生存」。到那時,人們對藝術的要求會更迫切,高科技要與高情感需求結合,藝術產品將會更被需求。現在已經產生工業產品向藝術產品轉移的端倪。我國文化資源非常豐(轉載自中國教育文摘http://www.edUzhai.net,請保留此標記。)富,但長期未受到重視,或僅限於低層次利用。21世紀的藝術產業將有廣闊的前景,可能是經濟發展的新增長點。
由此可見,發展美育是經濟發展的直接要求。
綜上所述,美育列入教育方針是一個極好的契機。21世紀中國的復興,要使人民發揮原創性和智慧;而哲學、史學、藝術的教育,正是可以激發人的原創性的教育。美育可以使我們民族在新的世紀為世界貢獻一批大師。為在高科技、數字化社會中保持精神的平衡和社會安定,為使經濟持續增長,將美育列入教育方針是完全必要的。這是蔡元培先生(甚至可以上溯到孔子),提倡美育精神的繼承和發揚,也是對時代呼喚的積極回應。
二、美育從多方面提高人的素質和文化品格
美育的實施,不等於開設幾門美育的課程,而應貫穿於全部教育環節中、貫徹在整個社會生活中。從兩個方面談。
1. 空間方面,即整個社會生活。
營造優良健康的社會文化環境。特別是大眾傳媒,其人文價值導向到底是什麼。現在電視的影響面非常大,但其文化內涵、價值、格調都存在很多問題,它對下一代人的影響不容忽視,從事傳媒工作的人員應具有「理論責任感」。
2. 時間方面,美育應貫穿人的一生。
一生的教育應從胎教開始,幼兒園、小學、中學、大學,而大學畢業後的教育更重要,直至退休後的精神生活。
美育對人生的影響是多方面的,可以歸納成幾點。
(1) 培養審美能力。
美育培養對感性世界無限風的形式的感受,體育對內涵豐富意韻的感受。如果常用功利的眼光看待事物,會使世界千篇一律、暗淡;轉用審美的眼光看待世界,世界則無限豐富。美育培養人體驗人生的意義、價值的能力。這有別於科學的認識--發現本質規律,得到知識體系。美育是體驗人生的價值,審美能力即體驗人生的能力。
(2) 培養想像力。
(3) 培養創造的慾望。
審美即發現,發現即創造。審美創造審美意象。鄭板橋畫竹有「眼中-胸中-手中」之竹的區別,這就是創造。藝術欣賞也是這樣,心的過程也就是審美創造的過程。
(4) 培養珍惜美好事物的情操。
美育可以使人了解美好事物的不可重復性、獨特性,並了解美好事物對生活的意義。藝術作品具有「多義性」、不確定性,這是藝術不同於理論、政作品的區別。產生美感的差異性和豐富性,因審美者的差異、更因作品本身的無限性與不確定性而起。
(5) 培養對個性的尊重。
科學成果是普遍性規律,是可重復的,而審美活動是獨特的、一次性的,是獨創、不可重復的。「群籟雖參差,適我無非新」。個性不同,審美體驗不同。美育培養廣泛趣,培養寬胸襟和人文氣氛。
(6) 培養群體意識。
藝術活動具有共同和社會化的功能,能調整人與人、人與社會的關系。孔子說:「詩可以群」,它可以培養群體意識,在現代社會針對人與人日益疏遠的傾向,美育顯得更加重要。
(7) 培養寬廣平和的心境。
美育可以拓寬胸襟,是成就事業的必要條件。藝術有凈化功能,可把過分極端的情感釋放出來而達到平和。
(8) 培養超越的精神。
人的感性存在(空間、時間)是有限的,但有追求無限、永恆和自由的要求,這就是超越的要求。審美可以用自己所特有的方式滿足人們的這種需求。審美帶有令人解放的功能,可以超越生存的有限。蔡元培提出「以美育代宗教」,後來有很多人批評這個觀點,認為「幼稚」,認為宗教除了認識,還有社會方面、人性方面和心理依賴等,僅用教育是無法取代的。人類發展有可能消除宗教,但人的精神的超越需求是永恆的,除了宗教,只有審美活動具有使精神超越的功能,這是一種積極的超越。從這個意義上來理解「以美育代宗教」,就有了新的價值。
八個方面,可歸結為,美育是人(精神)的最高層面,可以提升人生的境界。
三、美育與提高人的人生境界
人生是有限的,但每個人的人生意義價值不同,構成不同的人生境界。表現在內在心理稱為「胸襟」或「格局」。表現為言談舉止賊為「氣象」。古代思想家強調,不僅要增加知識學問,更重要的是拓胸襟,提氣象,升境界。北大老一輩學者稱蔡元培先生有「光風霽月」的氣象。除知識外,更要注重人文內涵,追求完美的人生。現在提倡學生的自由發展,但也要引導,價值有高低之分,要引導學生追求更高的價值。
人生有三個層面:一為俗物層面,柴米油鹽,這是人生存所必需的,還有如工作中的應酬,不可脫離。第二層面為事業,為國為家建功立業,可以是多方面的:科研、經商、藝術……,最昊能夠把個人價值與國家需要統一起來。第三為審美的、詩意的層面。人需要做事,但要有些詩意。這個層面沒有直接的功利,但是又是成就事業切實需要和不可缺少的。
這三個層面應當恰當地搭配,不能把某個部分過分膨脹。只有事業的成功不一定就最完美。這三個層面也會相互影響。有時,事業的本身就具備了或可以上升到審美層面;審美能力的提高也會促進事業的成功甚至俗物層面的充裕。審美使人「脫俗」或「免俗」:振其暮氣,盪其濁氣。三個層面互現、互滲,從事業、俗物的層面可以看到格調和情趣。前兩個層面依賴人生體驗,美育的最高層面是提高人生的境界。
『肆』 道德與法治是什麼意思
法律屬於制度的范疇;而道德則屬於社會意識形態的范疇。
法律規范的內容主要是權利與義務,強調兩者的衡態;道德強調對他人、對社會集體履行義務,承擔責任。法律規范的結構是假定、處理和制裁或者說是行為模式和法律後果;而道德規范並沒有具體的制裁措施或者法律後果。
法由國家的強制力保證實施;而道德主要憑借社會輿論、人們的內心觀念、宣傳教育以及公共譴責等諸手段。
法是按照特定的程序制定的,主要表現為有關國家機關制定的各種規范性文件,或者是特殊判例;而道德通常是潛移默化的。法必然要經歷一個從產生到消亡的過程,它最終將被道德所取代,人們將憑借自我道德觀念來實施自我行為。
(4)道德與法治苦盡甘來擴展閱讀:
法治實際上包含了許多層面的含義,它是指一種治國的方略、社會調控方式,法治是與人治相對立的一種治國方略。法治強調以法治國、法律至上,法律具有最高的地位。亞里士多德就明確提出「法治應當優於一人之治」。
法治還是指一種法律價值、法律精神,一種社會理想,指通過這種治國的方式、原則和制度的實現而形成的一種社會狀態。
總的來說就是法治包括實質意義上的法治和形式意義上的法治,也就是強調兩者的統一,形式意義上的法治強調「依法治國」、「依法辦事」的治國方式、制度及其運行機制。實質意義的法治強調「法律至上」、「法律主治」、「制約權力」、「保障權利」的價值、原則和精神。
『伍』 道德與法治的作文600
什麼是法律?法律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的行為規范;是由國家立法機關制定或認可的;是對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約束力的行為規范;是以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行為規范。所以我們又常常把法律稱為「國法」。
因此,一直以來,法律給我們的感覺就是很遠的。其實,法律就在我們身邊,因為法律與道德是分不開的,那麼法律與道德的關系又是什麼樣的呢?
有這么一個故事:
某村的張大爺一生操勞,撫育了六個兒子,他用全部財力和滿身疾病換來了兒子們的成家立業。長子承包村裡的魚塘,一年純收入三萬余元,但對老人卻「一毛不拔」,其他幾個兒子也拒絕贍養老人。張大爺孤獨地住在村外簡陋茅屋裡,靠鄰里接濟度日,也無錢看病,村委會幹部多次出面調解,要求六個兒子共同贍養老人,但六個兒子卻互相推脫,老人的生活一直無人照顧,村裡人對此義憤填膺,主動幫助老人打官司。法庭調解無效後,判決六個兒子每年共同支付張大爺三千元贍養費,共同承擔醫療費用。
這樣的故事經常在我們身邊發生,在道德無法差遣人們去負起應負的責任時,法律就會體現出它的強制性。
大千世界,紛繁復雜,法律制定得再多,也不能詳盡地規范社會生活的所有方面,法律可以嚴禁遺棄、拒絕贍養老人的行為,但卻無法使人們自覺地尊敬老人。道德則涉及社會生活的一切方面,深入人們的心靈,以特定的方式在更廣的范圍內約束人們的思想和行為。
所以,法律與道德是相輔相成的,法治與德治同樣重要,必須把兩者結合起來。現在的中國便是實行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其根本目的就是為了保證人民群眾真正成為國家的主人。因此,我們應為自己是中國人而感到驕傲。
那麼,我們青少年該如何護法、維德呢?
我們應該要增強法制觀念,自覺地守法、護法,又要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質和道德水平。以此,來維護法律與道德。
『陸』 道德與法治的關系,二者應如何相互促進
道德與法律相互滲透、相互依賴。道德與法律是建立在一定經濟基礎之上的上層建築,都是調整人與人之間、人與社會之間關系的行為規范,都可以成為指引、評價人們行為的尺度,具有一定的制約作用。法律側重對人們的外部行為進行調整,道德則更多的規范人們的內心世界,二者從不同角度作為人們社會行為的調節者,維持社會的公秩良序,使之和諧、文明、健康地發展。
道德與法律相互補充、相互作用。法律是人們共同生活下所必需的社會秩序保障系統,是調整當今社會經濟、文化、道德、思想等各種社會關系的巨大整合器,具有強制性和權威性。但是法律功能是有限的,它不可能完全覆蓋所有生活空間,一般說,違反法律的行為也違反了社會道德,但違反道德的行為卻不一定違反法律,法律作為一種成文的規范,有相對穩定性,不可能頻繁變動,因此法律對於社會具有滯後性,單純依靠法律是不充分的,道德在此時的作用就顯而易見。
(6)道德與法治苦盡甘來擴展閱讀:
道德對於人們的約束機制,是它能夠在不良行為發生前阻止其發生,具有前傾性,則重治本;而法律則適應實際造成嚴重後果的不良行為,後發制人,側重治標,二者緊密聯系,相和益彰。法律離不開道德的支持、配合,道德也需要法制的保障和輔導,既要發揮教育的感化育人作用,又要同法制的強制功能有機的結合起來,只有一手抓道德,一手抓法制,才能取長補短,互相促進,保證精神文明、物質文明建設健康快速有效地發展。
『柒』 通過學習思想道德與法治收獲了什麼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12-27
『捌』 為什麼要主動學習(道德與法治)
面對新世紀的挑戰,適應科學技術飛速發展的形勢,適應職業轉換和知識更新頻率加快的要求,一個人僅僅靠在學校學的知識已遠遠不夠,每個人都必須終身學習。終身學習能力成為一個人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
在未來發展中,我們的學生是否具有競爭力,是否具有巨大潛力,是否具有在信息時代輕車熟路地駕馭知識的本領,從根本上講,都取決於學生是否具有終身學習的能力,使學生在基礎教育階段學會學習已經成為當今世界諸多國家都十分重視的一個問題。
正如《學會生存》一書中所講的:「未來的文盲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沒有學會怎樣學習的人」而終身學習一般不在學校里進行,也沒有教師陪伴在身邊,全靠一個人的自主學習能力。可見,自主學習能力已成為21世紀人類生存的基本能力。
(8)道德與法治苦盡甘來擴展閱讀
培養自主學習能力有助於提高課堂學習效率的大幅度提高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關鍵,更是課堂教學所必需的。
課堂上的自主性學習並非獨行其事,而是指學生不盲從老師,在課堂前做好預習,課堂上熱情參與,課後及時查漏補缺,充分發揮主動性、積極性,變老師要我學為我要學,擺脫對老師的依賴感。真正意識到學習是自己學來的,而不是教師或其他人教會的,自己才是學習的管理者,這些有助於提高課堂學習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