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法學不利

法學不利

發布時間: 2022-05-05 18:04:56

法學專業就業前景是不是很差

法學的就業前景,其實就是你自己的人生態度,只要你有一個好的心態去面對,法回學和其他任何學科一樣答的。這本不存在什麼難易,好壞,只要你喜歡,努力了,法學絕對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另外,那要看你為什麼選擇法學了,很多人是為了自己的就業,為了自己的前途,那樣的話,學法學會很累,也很難學好。我們法學生,為什麼學法學,為的應該是社會和諧,秩序安定。為的是別人的就業,別人的前途,這是新一代的法學生應該肩負起的責任。
空話很多,但是道理應該都懂,只要你還堅信理想與信念的力量能夠擊敗空洞乏味的現實,創造更美好的未來,我覺得,你會是一個很好的法學生,我們歡迎這樣的人加入我們的行伍。
但是,這個世界總是五光十色,紙醉金迷,迷惑的無數的自以為理性的人們,希望你一路走好!

❷ 英語專業改行學法律的利與弊求過來人指教

我試著談談我的看法吧
我覺得,英語專業改學法學,就可以把你的英語優勢應用到法律之中,如果要學習英美法的話如虎添翼,好多考研考國際經濟法的本科都是學英語的,裡面的好多專業術語(legal english)對於像我這樣本科學法學、英語一般的人來說相當困難。(說點題外話,現在中國律師可以說已經飽和,競爭相當激烈,特別是年輕律師,但是高端律師,比如說懂英.美.法的律師相當少,如果你能夠在這一塊有所建樹,前途一片光明)
說說不利的方面吧。半路出家,就是在法律的基本理論方面可能會有所欠缺,當然這一點也算不上什麼不利,你完全可以努力一點補過去

❸ 試論述法律的局限性

在當代,西方法學家關於法律局限性的探討,與二千多年前柏拉圖早期學說中那
種蔑視法律、力倡「人治」的思想主張有所不同。歷史在經歷了17、18世紀的歐洲啟
蒙主義思想、19 世紀的馬克思主義思潮、20世紀的自然法復興運動,以及資本主義民
主主義國家的出現和社會主義國家的建立之後,法治主義逐漸佔了主導地位,並成為
一種世界性的歷史潮流。人治主義隨著封建君主國的逐漸瓦解而遭到摒棄。在這樣的
歷史大背景下,赤裸裸的人治主義主張已不多見,但對法律利弊的爭論和關注並沒有
停止。與過去不同的是,法學家們將視線轉向了在法治主義范疇內對法律局限性的探
討。
20世紀初興起於歐洲大陸的利益法學,是當代西方對法律缺陷問題揭露較多的一
個法學派別。利益法學批判了上世紀末本世紀初統治德國法律界的概念主義法學關於
「實在法律制度是無缺陷的」這樣一個理論假設。利益法學的代表人物菲利普·赫克
指出,概念主義法學的這一理論假設是虛幻而與事實不相符合的,任何一種實在法律
制度必然都是不完整的,有缺陷的,而且根據邏輯推理的過程,也並不總能從現存法
律規范中得出令人滿意的結論。利益法學的一個主要理論觀點是:法律規范構成了立
法者為解決種種利益沖突而制定的原則和原理。而為了做出一個正義的判決,法官
須弄清立法者通過某條特定的法律規則所要保護的利益,這樣,就形成了法官對成文
法和制定法的依附性。而事實上,每一個法律規范或制度體系都是有缺陷的,不可能
包攬無遺,在實在法所未規定的情況下,甚至在作為整體的法律制度沒有為解決利益
沖突提供任何根據的情況下,法官就會變得無所適從。這樣,就需要法官善於發現法
律的目的,通過法官個人的合理解釋尋求解決利益沖突的辦法。法國的自由主義法學
家弗朗索瓦·惹尼也指出:法律的正式淵源並不能覆蓋司法活動的全部領域,總是有
某種領域要依靠法官的自由裁量權來決定,在這種領域中,法官必須發揮其創造精神
和能動性。這種自由裁量權不應當根據法官那種不受控制的、任意的個人感情來行
使,而應當根據客觀的原則來行使。〔12〕20世紀初產生於德國的自由法學運動,也
是在對法律的缺陷做出分析之後,主張擴大法官的司法裁量權,要求法官根據正義與
公平去發現法律。自由法學家並不想解除法官忠實於成文法的一般義務,但他們認
為,當實在法不清楚或不明確的時候,法官就應當根據占支配地位的正義觀念來審理
案件。如果連這些正義觀念也無法確定,法官就應當根據其個人主觀的法律意識來判
決。〔13〕從柏拉圖時代到當代的一些西方法學流派,關於法律的缺陷的評判總是與
主張擴大法官的自由裁量權相關連。凡主張擴大法官自由裁量權的觀點,其理論前提
就是認為法律總是存在著不完整、不周全、不明確、不清楚、不合理等等缺陷,擴大
法官的自由裁量權力,依靠正義和公平觀念處理案件,會彌補法律的上述缺陷,這並
不違背法官忠實於法律、向法律負責的法治精神。這是當代西方法學家探討法律利弊
問題的一個新特點。
在東方,法律的作用及其利弊問題也為法學家們所關注。被譽為近代日本啟蒙思
想之父的日本思想家福澤諭吉,在對西方文明進行考察之後,對法律的利弊作了深刻
的剖析。他指出:不論為欲或為利,必須老老實實遵守商業的法規,只有遵守法規才
能進行交易,從而促進文明的進步。在現代的人類世界上,除了家庭和親友之外,不
論政府、公司、買賣、借貸,一切事物莫不依據法規辦事。〔14〕福澤諭吉對法律的
作用評價道:就目前情況而論,促進世界文明的工具,除了法制之外並無其他更好的
辦法。厭惡事物外形,而拋棄其實際效能,是智者所不為的。他認為,道德只能行之
於人情所在的地方,而不能行之於法制的領域。法制的效能雖然也能達到人情的目
的,但是從它所表現的形態看,法制和道德似乎是完全相反、互不相容的東西。
〔15〕 另一位東方學者、阿爾及利亞現代思想家穆罕默德·貝賈維,也對法律的
作用及利弊作了深刻的分析。他指出:法律是社會的固有現象,離開社會就無法設想
法律的存在。法律是社會現實的結果,或者說是包含所有經濟、歷史、文化和其他成
分的社會環境的產物。他指出:人們已清楚地意識到法律中包含的奇特而又富有成果
的矛盾,即法律的真實本質和它的真正作用之間的矛盾。法律本質上看來是進化的,
但其作用卻又是保守的。一方面,法律反映了變化著的社會現實,盡管肯定會出現差
距和延遲,它卻必須適應這一現實,就這一點看它是進化的;另一方面,法律作為社
會關系的表現方式,對產生它的社會環境起著決定性或者說穩定性作用。因此,它加
強並捍衛各種既定做法(秩序),排斥任何可能危及這些做法(秩序)的變革,就這
一點講,它又是保守的。運動和惰性,變革和守舊是兩對永遠影響法律的現狀和法律
的未來的因素。每當社會經濟結構和關系發生變化,法律常常在較遲一段時間之後就
適應這種變化,以便使變化能鞏固下來。但是,在保證和捍衛業已取得的進步的同
時,法律又成為社會經濟關系重新向前邁進的阻力。這種阻力雖說不是不可克服的,
但的確會造成延遲。隨後,當社會經濟關系的新發展越來越清楚,范圍越來越少時,
它們所代表的現實和作為障礙的法律之間不斷嚴重的脫節現象變得越來越突出,這種
狀況一直持續到矛盾相當突出,舊法律結構由於明顯的不足和迅速地衰退而解體,法
律准則就不再是神聖的了。

❹ 法律條文中的不利後果具體指什麼

關於「承擔不利後果」的理解,用一般的文理解釋就可以了,就是用平常語文回白話的解釋答就是這個短語的本意。
我感覺你不明白是對民事爭議的舉證責任的不清楚,民事爭議及仲裁一般舉證原則都是「誰主張,誰舉證」,然後我在反問你個問題你就明白了「你說我們向法院或仲裁主張的是對自己有利的還是不利的?對啊,當然是對自己有利的了」,如:別人說你欠他錢,你反駁說:我不欠。你的這個反駁就是你的主張,你要為你的主張找證據,法庭上只是空口說白話是沒有任何意義的,要有證據伴隨。在回頭看你剛才的主張是不是對自己是有利的?(主張一旦成立了,你可就不用還錢了啊)
但如果你沒有證據怎麼辦,會有什麼後果?結論是:法院會當你什麼都沒說過,只有對方說的你欠他錢(當然對方也是個主張他也要有借條等證據佐證的),你的反駁法院不採納。結果是什麼?對,你點還錢,這個後果對你來說有利嗎?不利吧! 現在明白了嗎?
呵呵,好久沒解答過這樣下定義的問題了,希望以上回答對你有幫助,其它問題歡迎給我留言~

❺ 有人說法學就業前景不好,你怎麼看

任何時候,單純從所學專業的角度,來分析就業前景的好壞,其實都不科學。因為,再熱門的行業,也有學習不好的學生(還要考慮畢業院校),再冷門的專業,也有對口的工作機會。甚至可以說,有的時候,冷門專業,反而就業前景更好一些。

咱們還是先來說說法學這個專業吧。其實,法學專業是一個大學科,往下細分,還是能分出很多類別來,今天只是從綜合角度考慮。

同樣是身邊的例子,那些轉行的人雖然衣食無憂,但相比那些一直堅守在法學一線的畢業生來說,發展空間,明顯是後者要大得多。小編認識的很多人,雖然在畢業的頭幾年顯得有些落寞甚至落魄,可如今不是成了大律師,就是在公檢法舉足輕重,這都是之前很多人想不到的。

所以,怎樣選擇,還是看你個人的努力了。

圖片來源於網路,侵刪。

❻ 法學專業的現狀怎麼樣

如果你想混日子,請遠離,大學如果你一天不能學習8小時以上,請遠離,口才不好,跟陌生人交流困難,也請遠離。法學畢竟精英學科,大浪淘沙。

❼ 科以法律上的不利後果是什麼意思

科有兩種意來思:
(1) 審理獄訟;判刑源 [pass a sentence]。如:科罪(判處罪刑,依律斷罪);科半(指依刑律減半判罪);科決(審理判決);科案(審理查究案件)
(2)判定(刑罰):科處、科罰。
科以法律上的不利後果應當是判定承擔法律上的不利後果,具體是什麼不利後果還得看法律規定。

❽ 學法學有哪些負面影響

冬天會比別人更冷,需要多買帽子,因為頭發都掉光了。

❾ 不利變更禁止原則是什麼含義、內容。。。

不利變更禁止原則,是現代許多國家和地區指導與規制復審程序的一項基本原則,其基本含義是指,復審機關對申請人提交其復審的案件,在作出處理決定時原則上不能將申請人置於較復審前更加不利的境地。就是說既不能加重申請人的法律責任,也不能減損申請人的既得利益,申請人的負擔不得因申請復審而超過復審之前。一般認為,確立不利變更禁止原則的主要目的在於:其一,消除當事人怕申請對自己不利的顧慮,保證復審制度的貫徹落實而不致形同虛設;其二,確保申請人充分利用復審程序維護其合法權益;其三,有利於提高復審工作質量;其四,有利於加強復審監督工作的開展。
從現代復審程序的發展和完善歷程來看,不利變更禁止原則首先在刑事二審程序中得到廣泛適用,即我們通常所說的「上訴不加刑原則」,之後,人們先後將其引入民事二審程序、行政訴訟程序(行政訴訟中稱之為「起訴不加重原則」)以及行政救濟(註:行政救濟這個名詞,在世界各國都不是實際立法中的法定用詞,而是法學理論研究中所採用的一個術語,因此,關於行政救濟的語義問題,各國行政法研究者見仁見智,提出了多種不同的見解,有最廣義說、廣義說、狹義說、最狹義說。參見:張正釗,韓大元。比較行政法[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8.735-736.筆者在本文里采最狹義說,僅指行政復議制度。)程序中。目前,域外已有許多國家和地區——如法國、日本、奧地利、我國台灣地區——在行政救濟制度中規定了不利變更禁止原則。從我國的實際看,不利變更禁止原則已經在刑事訴訟法、行政訴訟法及相關司法解釋中有了明確規定,(註:我國現行《刑事訴訟法》第190條規定,第二審人民法院審判被告人或者他的法定代理人、辯護人、近親屬上訴的案件,不得加重被告人的刑罰。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55條規定,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不得加重對原告的處罰。)我國民事訴訟法中雖無明確規定,但通過對民事訴訟法規定的處分原則、上訴權、上訴審查范圍進行分析,我們有理由認為,我國民事二審程序中實際已確立了禁止不利變更原則。[1]也就是說,在司法救濟程序中,我國已確立了不利變更禁止原則。那麼,在我國行政救濟程序中是否也確立了類似的原則呢?我國現行《行政復議法》第28條規定,復議機關可以變更被申請人的行政行為;《國家賠償法》第8條規定,復議機關的復議決定加重損害的,復議機關對加重的部分履行賠償義務。從上述法律規定可以看出,復議機關審理復議案件,其決定可以加重申請人的損害,置申請人於較之復議前更加不利的境地。由此可見,在行政救濟程序中,我國尚未確立不利變更禁止原則。

❿ 法學考公務員有哪些利弊

法學專業畢業生在考公務員時有優勢,法學的就業方向為律師, 各類企事業單位,合同擬定、法律咨詢、訴訟處理, 司法機關,檢察輔助人員、檢察官等。弊端在於那些迫切的希望在事業上有一番大作為的話公務員會限制發展,更適合選擇一些更加靈活的平台來施展。

隨著依法治國基本國策的確立,從長遠來看,法學專業作為「朝陽」專業,其畢業生的就業是大有發展前景的。再者,社會各界的法治民主意識日益增強,對法學專業的人才需求迅速增長。

法學知識和能力:

1、掌握法理學、憲法學、民法學、商法學、知識產權法、刑法學、民事訴訟法學、刑事訴訟法 學、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國際法、國際私法、國際經濟法、環境資源法、勞動與社會保障法等法學 基礎知識。

根據不同的專業方向(如法學理論、刑事法學、民商法學、經濟法學、行政法學、國際法 學、環境法學等)系統深入地掌握該方向的知識體系。

2、深刻掌握法學學科的科學思維方法和研究方法,具備扎實的專業知識和廣博的基礎知識 素養、求實創新精神、科學素養、公正的品質、綜合分析素養、法律意識和法律至上的法治精神;精 通法律,熟悉法律和相關業務。

3、能將所學的基礎理論與專業知識融會貫通,靈活地綜合應用於法學和法律實務之中。畢 業生應特別具備以下幾方面的能力:

熱點內容
巴中文明行為促進條例 發布:2025-01-11 16:56:01 瀏覽:566
宰殺家禽法律法規 發布:2025-01-11 16:24:48 瀏覽:237
在我國會計法規 發布:2025-01-11 16:23:10 瀏覽:556
袁世凱立法稱帝 發布:2025-01-11 15:26:46 瀏覽:733
大同肖律師 發布:2025-01-11 15:25:57 瀏覽:13
兒童虛擬游戲法規 發布:2025-01-11 15:23:05 瀏覽:111
車鎖有問題廠家法律責任 發布:2025-01-11 15:17:47 瀏覽:577
2017勞動法主動辭職 發布:2025-01-11 15:15:24 瀏覽:403
法律公司開業典禮新聞稿 發布:2025-01-11 14:24:52 瀏覽:494
中華全民共和國合同法 發布:2025-01-11 14:20:17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