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世無道德
A. 亂世不可以用典這個辯題怎麼說呀
你說的「亂世不可以用典」中的「典」是「典章制度」的「典」。
所以通俗了講就是:在亂世中不能夠運用典章制度和法令法規。
而一般我們是這樣說的:亂世用重典。
一點淺見,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B. 韓信是對是錯
估計是說的是韓信在齊地擁兵數十萬為什麼不造反
因為在韓信的思維里還是想著恢復戰國的分封制度(劉邦其實也是這樣想的,後來改主義了)
所以他以為自己可以安守齊國這塊土地
足矣足矣
問題在於他沒有劉邦的地痞氣質
還是拘泥在諸如報恩、不被後人恥笑的思維里
這種對自己有很多道德要求的人
往往是不能夠在亂世中勝出的
人說亂世出英雄
這是奉承話
我說亂世無道德
亂世多無賴
很不幸,我們人類的歷史很多時候是無賴創造的
我們俗人還把這種氣質稱為「帝王之氣」
從結果看,韓信肯定是錯了
但是在當時、當地、以韓信的道德水準、思維模式,他是在做最符合自己心意的選擇,怎麼可以算錯呢
人生無論對錯,因為無法從頭來過
C. 二戰內容電影名字
南斯拉夫天才導演Emir Kusturica的《Underground》是一部偉大的電影,他以一種含淚的幽默、憂傷的狂野呈現了一部南斯拉夫國家的政治史詩。這部政治史詩濃縮了庫斯圖里卡的創作理念和藝術表現力,並將其推向極至。故事情節荒誕曲折而發人深省,引人審視與懷疑所置身的意識形態世界的虛無。被瘋狂的歷史風暴席捲的瘋狂的人們,則展示了這個國家的民族性格:在隱忍和期待中堅強,在戲謔和歌唱中樂觀, 在亂世中身不由己和忘卻道德。[1]
影片通過三位主人公——知識分子和投機商馬高、他的朋友黑仔、他們共同的愛人娜塔莉——傳奇般的人生展現了導演對南斯拉夫這個民族的理解與復雜情感。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的首先自然是離奇的故事情節和主人公復雜飽滿的性格,可以說,這里除了伊萬,沒有一個絕對無辜的人物,尤其是馬高、黑仔與娜塔莉,統統都是地道的說謊者,他們欺騙別人,也自欺欺人。
片中反復出現的兩句經典對白是馬高對娜塔莉起誓:「從不說謊。」然後娜塔莉陶醉而又傷心地回答:「撒謊撒得多麼漂亮!」黑仔和馬高都是真心愛著娜塔莉的,但對於前者來說,這愛是他個人英雄主義的一種浪漫化體現;對於後者,這愛同革命、參政、走私軍火一樣,是他投機人生的一筆成功的財產。對娜塔莉來說看起來她似乎人盡可夫,為了生活得安全舒適,她可以對黑仔賣弄風情,無視馬高的謊言,甚至接受納粹敵人的追求。導演有意將這位女主人公塑造得矯揉做作,影片前半部她身上還處處閃現著清純與無知,後半部時則剩下人前世故的搔首弄姿和人後痛苦的醉酒沉歡了。三個人其實都無道德。庫斯圖里卡告訴斯拉夫人不需要道德,不同的是娜塔莉的不道德令人同情,黑仔因其粗鄙而更顯荒謬,引人發笑,馬高的性格則最為立體復雜。 這部電影名字是「地下」可能是你要找的
D. 無知識的道德可怕,無道德的知識更可怕.
道德,是一個社會或國家的人們,為了規范人類自身,長期約定俗成的品質和德行版。權
如果沒有知識,只是一味地要求自己或他人遵從道德規范,那麼在實施中,道德必然不能跟上時代的步伐,顯得太過機械,沒有說服力,甚至成為一紙空文;比如:不努力上進的婚姻的一方,無法要求對方永遠遵守感情專一;還比如沒有知識,只一味地安分守己,終究不能有大的發展,不能更有益於自身、社會和國家。
同理,擁有知識,卻放縱自己的情感和慾望,就會因為居於知識的高度和地位,成為太多知識不如他的人的一個反面的樣板,而人的慾望是無法真正有效科學地控制的,因此對社會和國家所造成的精神上的危害是難以想像的;比如一些知識分子,縱欲無視婚姻的存在,使得他人效仿;還比如國家培養出的一些高等人才,為了自己的物質需要,卻到國外發展為別的國家服務。
因此,家庭、單位、國家和社會的發展和穩定,需要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並以法律老保障道德的實施;使先進的知識、穩定社會的道德相互協調起來,成為發展前行的強勁動力。
E. 求短小的民間流傳的鬼故事
雪女
傳統的日式妖怪,婦孺皆知,在深山中居住,和人差不多,有著美麗的外表,常常把進入雪山的男人吸引到沒人的地方,和他接吻,接吻的同時將其完全冰凍起來,取走其靈魂食用,雪女的孩子叫雪童,在日本認為雪童就是帶來冬天第一場雪的妖怪。雪女皆為絕世美女,身穿白色和服,一頭淡藍色的長發,生性冷酷,是山神的屬下,掌管冬季的雪。 幼年的雪女對人無害,成年的雪女會將其喜愛的人類男性永遠冰凍起來,帶回居住的山洞中擺放起來, 供其觀賞。
傳說——
相傳在日本民初,因 為民智未開,老一輩的人民特別相信一些神只妖怪的傳說,甚至於認為大自然的災厄便是 由神只鬼怪們負責掌控的,所以才有雪地里的雪女怪談。
只要是有人在冰天雪地的惡劣環境中迷路,一定會遇到吸食人氣維生的雪女,而且善惡 莫測的妖怪雪女,會故意玩弄男人善變不忠貞的劣根性,她有時會故意留下一位飽受驚嚇 的人類男性,
威脅他,要想活命必須信守「承諾」,遵守魔界法則,不得告訴其他人有關她 的存在與其和她相遇的這件事,否則被背叛的雪女必定會前去索奪男子的性命,以告誡妖怪法則。
然而想活命的男性必定會驚慌失措地求取雪女的信任,並承諾回去之後必定信 守承諾,不告訴其他人有關雪女的種種行徑,可是喜歡考驗男子定性的惡女雪女,
接下來 會偽裝成平凡賢淑的人類女子,故意找上這位與她定下承諾的男子,博得男子的好感,並 進一步與他結為連理,與她生下孩子,一輩子跟隨在身旁,監視著男子是否能信守承諾,
和 她平安無事相守一輩子到老,可是那一段難以忘懷的驚險遭遇總是時時纏繞著男子疑惑 又害怕的心,終於直到有一天,男子下定決心將與雪女相遇的真相告訴他身邊最親昵的太太,
希望她能分憂他的惡夢,可是男子萬萬沒想到枕邊人卻是他午夜夢回中最害怕的夢饜 ,原來他長久日子以來是與敵人共枕,破壞了「承諾」,雪女只好含淚殺死與他共生小孩 的男子,並傷心地帶著孩子重回冰天雪地之中。
這個古老的雪女傳說,最早是記載在日本妖怪小說,古典聊齋「小泉八雲的怪談」之中, 它充分述說了妖怪冰冷不留情的特性並藉由這個背叛的故事反映男女之間亦親亦離的 婚姻以及屬於女子纖細善感又敢愛敢恨的風情面貌,雖然這個古老傳說既悲傷又冷酷。
----------------------------------------
河童
在日本稻河神社附近都有一個小湖,名救身湖,湖中常有河童出現,由於河童在日本是家喻戶曉的,所以有很多的說法,比較常見的是:鳥頭人身著有龜殼,頭頂有一碗狀的凹鏡,內有滿水,如其生命,水無則死,雙手相通可伸縮,能以屁的力量飛天。在《百鬼夜行》《百物志》《萬鬼錄》《妖怪物語》……常常見的民俗書籍中都有記載。
河童的傳說,最早起源自中國黃河流域的上游,古時候叫做「水虎」又名「河伯」。戰國時代初期,在魏國鄴縣這個地方。每年雨季一到,河水暴漲氾濫成災,常常奪去許多人的生命和財產,當地的巫女以「河伯娶妻」為藉口串通官員大肆斂財,並且必須犧牲掉年輕女子取悅河伯。直到鄴縣來了一位名叫西門豹的新縣令,才將「河伯娶妻」的迷信破除,後來提到「河伯娶妻」自然讓人聯想到以智取來抵抗暴政的故事典型。
「河伯」傳到了日本之後,變成了家喻戶曉的「河童」。據說有一位名叫九千坊的頭目,帶領著河童一族從中國輾轉來到九州的球磨川雲仙溫泉一帶的地方住了下來。他經常率領著部下出現在村莊里,惹出許多麻煩,由於他擁有能夠將馬拉到河邊的怪力,所以村裡的人都敵不過他。知道此事極為震怒的熊本城主加藤清正,利用河童最討厭的猿將為害百姓的河童好好地教訓了一番,從此以後河童只好乖乖地住在熊本縣築後川。後來成為水天宮的使者,其分社位在江戶之赤羽河岸有馬氏的宅邸,(久留米殿下)後來移到日本橋附近。
據說,加藤清正為了打敗九千坊,將河童引到會噴出硫磺氣的地獄谷去,不僅在河川里放毒,還把燒燙的石頭往水池裡丟,最後聚集了河童最討厭的山猿,群起攻之,九千坊因為硫磺的熱氣,使得頭上盤中的水逐漸消失,具有法力的他,總算束手就擒,只好求城主放他一馬,答應從此不再為害地方,這就是河童的傳說之一。
-------------------------------
天狗
天狗與河童、鬼可並稱三大最知名的日本妖怪,其中天狗無疑是山林妖怪中最具震懾力的代表。
「天狗」一詞同樣來自中國。《山海經-西山經》有雲:「陰山……有獸焉,其狀如狸而白首,名曰天狗,其音如榴榴,可以御凶。」如文中所述,最初的天狗是可以御凶的吉獸,但後來演變成用來形容彗星和流星,古人將天空奔星視為大不吉,所以天狗也變成了凶星的稱謂。日本最早關於天狗的記載見於《日本書紀》,也是用來比喻彗星和流星。在日本,天狗因其形貌也被稱作天狐,直到平安時代,日本的天狗也還是《山海經》中所述的形象。
中世紀開始,日本的天狗慢慢走上自己的演變之路。今天我們熟悉的天狗形象已經和其最初的形象相去甚遠,一般認為《今昔物語集》中記載的一種能飛天、依附人身,被稱作「鷹」的怪物和佛教中一種也被稱作「天狗」的鴟形怪物可能是現代天狗的原型。最初天狗的形象是鳥喙人身,長著一對羽翼的「烏鴉天狗」形象。而鳥形天狗最著名的傳說就是日本第一大魔王崇德上皇啦,保元之亂中兵敗的他在流亡中含恨而死,臨終發下毒誓「願為日本之大魔,為皇戮民,為民弒皇,此國永為亂世」,並咬舌以血寫下詛咒經文,其怨靈遂化作金色大鳶身姿的天狗為害人間。在認為天狗是怨靈作亂的傳說中,崇德上皇向來是天狗首領。
而鼻高天狗形象的由來則應歸因於佛教、修驗道等宗教元素的融入。鐮倉時代,天台宗僧人因其修為高深成為欲超越佛教權威者的眾矢之的,當時的《是害坊繪卷》就描繪了天狗挑戰天台僧卻慘敗的故事。傳說當時中國來的天狗曾向日本天狗求助,但日本天狗表現傲慢,而傲慢即為「鼻高」,所以這個故事可說是鼻高天狗由來的源頭。後來又慢慢出現了天狗為修行不夠,無法放棄執著、妄念的修驗道僧人死後所化的說法。這些修行者因其佛性免於墮入地獄、餓鬼、阿修羅、畜生四道,但又無道德心故而也無法升入天道,最終被放逐至六道輪回之外的天狗道。此時關於天狗是怨靈的說法已經勢微,而因為修行者通常隱於深山靈峰,天狗的傳說中又加入了山嶽信仰的元素,天狗的形象也和山神在一定程度上重疊起來。再加上民眾對修行者的敬畏之心,於是天狗們不僅鼻子高,武功也是絕頂。對於一些離奇事件或無法解釋的現象,也往往算在天狗的頭上,於是就有了「神隱」、「天狗倒」、「天狗笑」、「天狗礫」等等傳說……在室町末期今天為我們所熟悉的鼻高天狗形象終於確立——紅面高鼻,身生雙翅,身著修驗道行者服,手持金剛杖或太刀、羽毛團扇,腳穿單齒高木屐,隨身帶著隱匿身形用的蓑衣,生性傲慢身懷絕技,上天入地無所不能……
-------------------------------------
二口女
《百鬼夜行》中記載:女子不檢點,隨地大小便、有夫偷人、淫*下流的被稻荷神發現,而附身的,家中死過孩童(不滿2歲),殺死自己幼兒的,被其童附身,在後頸會出現一口,且不停的要吃東西,最終將被附身人吃死(也可以說是撐死的)是很危險的妖怪,就算是你住的地方附近有過死童也有可能被附身。
傳說——
千葉縣有個男的在妻子死去後另娶了一個妻子,這個後母只疼愛自己所生的孩子,對前妻留下的孩子萬般刻薄,甚至連飯也不給吃,最後某一天前妻的孩子就這樣凄慘地餓死了。
在這個孩子死了後的第49天,砍柴回來的男人手裡的斧頭不小心碰傷了妻子的後頭部,奇怪的是這個傷口怎麼也治不好,到了後來竟然發現那傷口開始慢慢地形成一張嘴的模樣,更令人吃驚的是連舌頭和牙齒也出現了。
這個傷口常常疼的不得了,但奇怪的是只要把食物放進去就不疼了。而這個時候他妻子總是不自覺地對著空氣喊著「對不起!對不起!」……
另外還有一個傳說,說是一個愚昧的農夫,他的擇妻標準是「不吃飯」!!,結果這么變態的條件也有人滿足了。但是,在以後的日子裡,農夫發現他的妻子是沒有吃飯,但廚房裡的飯卻每天都減少。感到奇怪的農夫某一天出去後立即偷偷地溜了回來,躲在天井想看看到底是怎麼回事。
結果,他看到了他妻子的後腦竟然出現了一張嘴,然後把頭發變成蛇一樣的觸手去端飯喂後腦的嘴吃飯……
如果說前面的那個是俳徊在人間的怨靈的話,那麼後面這個簡直就是妖怪了。
---------------------------------------
魅魍魎的傳說在中國遠古就有了——
大約四千多年以前,炎黃二帝爭天下,炎帝之子蚩尤被俘後,做了黃帝的一名隨從,後來找機會逃了出來,回到炎帝的身邊去,力勸炎帝重起戰事,洗雪阪泉之恥。但是,炎帝已經年邁力弱,又不忍因自己發動戰爭而讓百姓遭殃,沒有聽從蚩尤的建議。蚩尤只好去發動他的兄弟們,又召集了南方的苗民,以及山林水澤間的魑魅魍魎等鬼怪,率領大軍,打著炎帝的旗號,向黃帝發起了挑戰。黃帝聽到蚩尤發動大軍也不禁大吃一驚,他想施以仁義感化蚩尤,但蚩尤並未被感化,雙方在逐鹿展開了大戰。蚩尤使用魔法,擺出了毒霧陣,把黃帝的軍隊圍困起來。但是,黃帝駕著謀臣風後發明的指南車,指揮軍隊沖出了毒霧陣。蚩尤又派魑魅魍魎去作戰,黃帝則叫兵士們用牛角軍號吹出了龍的聲音,嚇跑了這些鬼怪們。
由此可見魑魅魍魎不管在古時還是現在都是指一些雜牌小妖,傳到日本反而變有名了,據說魑魅魍魎專吃美女,外表大多以高大、紅身、尖耳、頭長角為主要特徵,日本民間傳說在荒野無人的深山,山下四野又多古老的森林。走長途的人,尤其是走夜路的,常常遇上山魈鬼怪、魑魅魍魎,都是木、石、禽、獸變的。
----------------------------------------
煙之羅
它輕輕的在空中飛來,纏著人的頸項,令人窒息至死,是一隻頗可怕的妖怪,用刀之類加以物理攻擊是不能把斬開的,但用黑鐵漿染黑過的牙齒,就可以把它咬開,因些,一反木棉經常出現的地方,就算是男人也染黑鐵漿,另外,一反木棉的同類在日本各地也存在,名稱也各不相同,比較有代表性的有愛知的布團披等。在有的敘述中一反木棉還有吸附人體精力`過度發泄精華的害處
--------------------------------------------
橋姬
見於《明治妖記》,是一些痴情女子的怨氣,由於痴愛他人又不能和心愛的人在一起就從橋上跳到水中自殺,如果晚上有男子過橋,就會出現,並把其引到水中溺死,如果有女子過橋,就會強行拉其入水,據說在日本女子不能輕易自殺,只能投河自殺,所以這種妖怪被稱為比較可憐的妖怪。
日本語「橋姬」一詞,除了特指橋頭女神之外,還被用來指稱江戶時代,站在橋邊的私娼以及位於橋場附近的「茶屋」里的私娼。
---------------------------------------------
貓又,
據說貓有九條命,當貓養到9年後它就會長出一條尾巴,每9年長一條,一直會長9條,當有了9條的貓又過了9年就會化成人形,這時貓才是真正有了9條命,在中國也叫九命貓妖。貓又位於鳥山石燕《百鬼夜行》之前篇陰之卷。是相當具有靈氣的邪妖,也是在民間被認為最接近與現實的妖怪。一般的貓又都是具有10年歲數以上的老貓,最明顯的特徵是兩尾分岔成二股,妖力越大,分岔越明顯,在光線較暗的情況下貓又其背中部在發光,極品的貓又則是純粹的兩尾貓了,碰見了他可不是好事,是非常兇殘的,利用不遜色於喪犬的憐牙力齒,能將山中的其他妖獸撕裂得粉碎後吃掉,同時也會咬傷人類和家畜。此外還能像雜耍木偶戲一樣用妖力招手操控屍體。不過貓妖也有惡搞的一面,那便是喬裝於美女與老太婆來欺騙路人........不過這樣的前提往往是其先已吃掉了所要變為對象的那個人,至於為什麼要吃人的原因其實也就是為了維持自己的生命,既然它具有了一定靈力,或感知人類內心的想法,那它就需要某些東西來維持他所具有的這種獨特本領,那就是吃人。但若說到恐怖的一面,應該還是屍變,所以古人叮囑的不要讓貓類接近與墳的謹句還是流傳了下來。
雖然貓又沒列入日本三大國妖之類,但對於日本的影響卻是廣泛而深入的,關於此的周邊趣文也相當的多,比如有專門同好組建的貓又同盟,他們對貓又的研究之深令人汗顏,而他們的據點就包括日本有名的旅遊勝地「貓又山」,(另稱勝三山)位於貓又谷內,附近還有有名的金太郎溫泉,另外兩處分別是位於新瀉縣三島郡三島町的貓又大明神和黑部峽谷鐵道的貓又站,之所以選擇這些地方,據說這三處都是貓又出現比較頻繁的地方,有興趣有條件的朋友們不妨去探索探索。
---------------------------------------------
入內雀
傳說有一種鳥,會把蛋下在人的身上,這種鳥的蛋比人的毛孔還小,當它出生後就把人的內臟做食物,最後吃空才飛出人體,這就是入內雀。另外有鍾說法是又人長成了雀,被以為是妖怪。
---------------------------------------------
黑冢
明間傳說一極端危險的妖怪,總是襲擊單身女子,獵其頭收藏,據說黑冢生前是一好色老頭,調戲良家婦女被村人亂棒打死,死後怨念不滅,借一老婦的屍身化為厲鬼,專門報復女子,總之古時民間女子單獨夜行時遇見黑冢會用黑炭圖黑面部,讓黑冢認不出自己是男是女或許能逃過一劫。
溺之女
溫泉旅店經常出沒的妖怪,如果看見浴池裡泡這個美女,千萬不要貿然靠近,也許她站起來,你就會發現她浸在水中的部分全是骸骨
姑獲鳥
小孩死掉的孕婦所化,偷別人家的小孩來養,非常怕狗。
百目妖
在西歐傳說中多以巨型怪獸居多的百目怪傳到日本變成一全身上下都有眼睛的女妖,據說該女妖專門誘惑男人奪人雙目為己用,如果被她奪滿一百隻眼睛就會變成無法收服的大魔頭。
傳說一法師去收復她時,她已有98隻眼睛,98隻眼睛發出的邪光令法師無法動彈,為了不被妖怪湊滿百目,法師自毀雙目,最後用佛香之灰封住了百目妖頭上的兩只主眼才將其收服。
般若
佛教的「般若」是指佛的智慧,而著這里是一個女鬼的面部,表示的是「憤怒的相」,其實更主要的是要表示女性的「嫉妒」。
又有一說這幅畫最重要的是「眼睛下面的痣」,甚至還有「眼睛下面的痣的女孩子是不幸的」這種傳言,真不知道為何會這么說;不過當看著一個女孩子變成了鬼,這肯定是不幸的吧。 傳說是地獄的守門大鬼怪
鵺
一種動物,據說有著烏鴉的外表,黑天鵝的翅膀,鷹的利爪,鰻魚的尾巴,有著牛的力量,是非常有爭議的一種妖怪,只要是它認定你是壞人,那你就不可能活過24個小時,而且它殺人的手法萬分殘忍,是不能用語言描述的,可是如果它認定你是好人,那你一生都會被他保護。所以也有人把它作為供奉的對象。
發鬼
百鬼夜行》有載:古有一女子為保持自己的美貌,殺死無數處女,以其血沐浴,終身不老,死後依舊害人,因為只要外貌,所以以發為身,又名邪門姬。
垢舐鬼
住在像腐朽的房子和打掃不到的浴池的一些地方,偷偷的用長舌頭舐吃著人的污垢的妖怪。無害。在文獻里有所描繪。
小豆婆
這個還是一個有名的妖怪,還有一個名字叫{磨小豆}。在沒有人煙的,可以聽到溪流的聲音的地方,可以聽到磨小豆的聲音。所謂聲音怪物的一種,具體來說「小豆研ぎましょうか、人とって食いましょうか(磨小豆吧,吃人肉吧~~好像是哈~~格格看看)」,就是這樣的聲音。。。。這個是在東京青梅市獨特的妖怪,可能是因為以磨小豆為主,所以就叫「小豆婆」。
油澄清
一般在山路上出現的妖怪,「以前呀!這邊常有叫油澄清的妖怪出現吶!」「現在也常出現吧!」總以比恐怖還害怕為形式的民間傳說登場的妖怪。油澄清的名字的由來是沒有的~只是在油瓶的下面。
座敷童子
這次介紹的是稍稍有些日本風格的妖精。它會以小孩子的姿態附在家中,傳說只要有座敷童子在,家族就會繁盛。如果在一起玩耍的夥伴中,你看到的明明都是熟悉的面孔,卻總感覺比最開始時要多出一人,這時候多半就是它搞的鬼。座敷童子是個只能被小孩子看到身形的很老實的妖怪。
在座敷童子的傳說流傳最廣的日本東北地區,人們甚至還為童子們修建了很多「住所」(現在可成了當地名勝啦!)。雖說是「只能被小孩子看到」,可現在的孩子有不少事要做,看起來比大人還要忙,這種時代的小孩子真的還能看到座敷童子么?如果他們已經看不見了,那麼座敷童子要和誰玩兒好呢?嬰兒時期,小孩子們總是會目不轉睛地盯著某個空無一物的地方呢喃或傻笑,說不定那裡就有個座敷童子吧。如果將能否看到座敷童子,作為區分大人和孩子的方法,那比起從前,人們可是越來越急、越來越早地結束童年,變成大人了呢。80年的人生中,能被叫做「孩子」的時代也不過短短的幾年而已,想一想總覺得有些悲傷。話雖這么說,可像我這種感覺遲鈍的人,不僅近在眼前也無法看到它,不留意的時候踢到或坐到它上面也有可能。可是,雖然看不到,確實是在心裡想著「會不會在這兒呢?」的大人也還是有的,所以座敷童子,要打起精神來啊!
座敷童子:雖然只要有它守在家裡就會家族繁盛這一點的確不錯,可是卻也有傳說它離開的話家族就會衰敗,從某種意義上說也是蠻恐怖的,說是妖怪,其實也可以作為一種神明吧。如果真是只能被小孩子看到的話……也無所謂啦,只是大家要多多留心,不要讓座敷童子孤單呀!
(這個是冰最喜歡的妖怪拉~覺得好可愛~(*^_^*)
另一種解說:
座敷童子,附在家中的游戲夥伴
這個稍稍有些日本風格的妖精。它會以小孩子的姿態附在家中,傳說只要有座敷童子在,家族就會繁盛。如果在一起玩耍的夥伴中,你看到的明明都是熟悉的面孔,卻總感覺比最開始時多出一人,這時候多半就是它搞的鬼。座敷童子是個只能被小孩子看到身形的很老實的妖怪。也因為如此,常常有一些自私的家庭會請法力高深的法師,以結界困住他們,控制他們的自由。傳說千萬不要若惱了座敷童子不然你會……
青行燈
以古時捕獲百鬼之名而出名的女鬼。
怪談百物語。百物語中,點一百根臘燭,貼在藍色的紙上,恐怖有故事一講完,就滅掉一根蠟燭,到屋子裡全黑的時候,妖怪就會來。就是這樣的怪談會。為了製造出恐怖的效果,講鬼故事時蠟燭後面會出現藍色的影子~
(鬼罌粟外賣:百人講鬼故事人太多,一般是7個人在一個小學校什麼的教室里來玩,一個人講完後跑到別一間沒人的教室滅掉蠟燭再跑回來,當第七個人講完第七個鬼故事,會出來第八個人~~那個就是鬼~~
骨女
生時被人侮辱、欺負、蹂躪的女子,憤恨而死後,化為厲鬼向人索命,因為只剩下一堆骨頭,所以會用人皮偽裝自己,在中國叫畫皮鬼(出自《聊齋志異》)它所報復的對象多為男性,而且多是些品性不良者,在《百鬼夜行》中有比較詳細的記載,所以日本民俗學家一般都會用它來做研究對象。
鬼一口
在高橋葉介的學園怪談里出場過,就像某種深海魚類頭前面那個發光的誘餌一樣,美女是鬼首前面的誘餌,長在它的長舌頭上,作出快被吞噬的慘狀引誘人來救她,然後把人吃掉。
道成寺鍾
一個寺廟的鍾化為妖怪,專把人變成和尚,而且會忘記自己以前的事。
飛緣魔
吸取人精氣的艷遇妖怪。
於菊蟲
傳說皿屋敷的菊蟲是很大的,有怨念的蟲子。像有有這樣的恨的東西地方是已經經過了很多年的草木呀,鳥呀,蟲子等等的化不開的怨氣的。叫做於菊蟲的蟲子,樣子是像蝴蝶的蟲繭一樣的。
黑牙鬼
只是讓你看它的牙,然後驚笑,嚇人的鬼,無害。
三味長老
在畫図百器徒然袋可以看到它的樣子。被名人所使用、然後舍棄的三味線妖怪。三味線一貼到人的和服上就出現一種讀書的樣子。典型的付衰神的一種。
白粉姥姥:
白粉姥姥多在大雪紛飛的夜晚現身於石川縣能登半島附近;傳說白粉姥姥的的臉龐毫無血色,而出現時總是一身雪白的和服,且頭頂大傘、手拿拐杖和酒壺。當沒化妝的女性在路上不巧遇見白粉姥姥時,姥姥便會以酒壺中的化妝用白粉(白色蜜粉?)來塗滿這名女性的臉。算是個貫徹女性愛美主義的「親切」妖怪。
獺
好象報恩的..和中國的仙鶴差不多
網剪
網前是手像螃蟹鋏,身體像蝦。這個妖怪在夏天,蚊賬就好像一下子被尖銳的東西切開了。蚊悵有著不可思義的力量~~~還有~把對魚民很重要的魚網惡作劇的切斷,這就是「網剪」的工作!!鳥山石燕以「網剪」為名記載下來,其他的書以「網切」為記載下來。
犬神
「犬神」本身指的是狗的幽靈,以四國為中心流傳的犬神則是被「犬神使」作為「蠱毒」用來詛咒對手,讓他們被付身的東西。蠱毒是一種由中國流傳過去的使用昆蟲或者動物的幽靈來詛咒別人的方法。被犬神所依附的人會喪失自我,會在昏迷的狀態下做一些十分古怪的事情,或者莫名其妙的發高燒。象「狐憑」一樣,由一些家族會世代繼承犬神的操縱權,他們被稱為「犬神筋」。普通人在繼嗣犬神的時候一定要邀請犬神筋的人,如果對他們不尊敬的話,就會導致災難的哦。
「白児」是服侍「犬神」的兒童身姿的妖怪。據說是被狗咬死了的孩子的魂。
金主
出沒於城市,襲擊有錢人,奪來的錢會分給貧窮的人,義賊妖怪(忘了那種行俠仗義給窮人錢的叫啥了~)。但是樣子是危險的老人。是好人還是壞人??
天井舐
就是屋子裡的天棚消道夫。性質應該跟垢嘗相似.
目鼻無
沒有眼睛鼻子的一堆肉。這東西是什麼呀!!(這不是偶說地,原文就這么寫地)沒有什麼特別的傷害。就是在城市中晃晃憂憂的存在著。
滑瓢
就是住店,啜茶,不知道什麼時候就不見了,不是壞妖怪。但是為什麼叫它妖怪之王呢!非常有知識的沒有實感的迷一樣的大妖怪。
塗壁
記載在「妖怪談義」里,築前(現在的福岡縣)的遠賀郡的海岸出現。趕夜路時,有看不見的牆,哪都過不去。這就是塗壁的工作。
蛤女房
時候的傳說中,變為女人和人結婚的蛤妖怪。物語自體有鶴的報恩這個典故。
吞酒童子
一個有著英俊少年外表的妖怪,專門勾引處女,將她們的乳房割下來做食物..- =凸.....,在一些地方還有說是外表為變化的,是一個真正的處女殺手。
傳說
在平安時代中期,在大江山有個叫做酒吞童子的鬼帶領著一群鬼居住在那裡。吃人肉的酒吞童子令人害怕,這樣的事情也傳到了都城中。這時,池田中納言的女兒失蹤了。大陰陽師「安倍晴明」占卜的結果是被大江山的鬼捉去了。對事態發展十分憂慮的一條天皇命令當時十分有名的豪傑「源賴光」去征討酒吞童子。去捉鬼王的人中除了源賴光和四天王(渡邊綱、坂田公時、卜部季武和錐井貞光)以外還有藤原保昌,共六人。在出發與惡魔作戰之前,他們去了清水八幡、住吉和熊野三處神社請求神的保護。
在途中有上千名的武者趕來相助,於是六個人說:「對手是魔物。如果去這么多人的話只會把它嚇跑去別的國家,還是用計策取勝比較好」於是一行人繼續前進,一直來到一個開滿了櫻花的山腳,在那裡他們遇到了三個老人。「你們是去征討酒吞童子的人吧?請帶上這個神便鬼毒酒和星兜。但凡是鬼,都喜歡酒。它對人來說是妙葯,而對鬼來說就是猛毒了。祝你們好運!」三個老人指點他們去鬼所在的石屋後就消失了,原來他們就是清水八幡、住吉和熊野三處神社的神。這件事使大家十分振奮,於是繼續進發,終於到達了鬼所在的石屋。
當然鬼對他們的到來十分的懷疑,但是在賴光的巧舌和美酒的濃香下漸漸解除了戒備。(也有的故事中說他們為了解除鬼的疑心去吃姑娘的肉)賴光等一行人受到了盛大酒宴的招待,鬼們也在酒力下不知不覺睡著了。看到時機已到,賴光眾人潛入酒吞童子的房間。在酒宴上化身做童子的酒吞童子此時現了原形,3米多長的身子,火紅的頭發,頭上生有兩支角,沉沉的睡著。不過它確實是鬼中的能者,在賴光拔刀的瞬間突然醒來,無奈在神酒的葯力下無法動彈。「我就是賴光,你納命來吧!」隨著叫喊刀光一閃,酒吞童子的頭顱被太刀斬斷。但是鬼的頭顱依然不死,飛舞在空中向賴光襲來。賴光利用星兜才逃脫大難。頭領被殺的眾鬼們想要攻擊賴光一行,但是身體被神酒約束無法行動,最後也被一一解決了.
F. 如何客觀的評價嘉靖是一個怎樣的皇帝
有能力,無道德,有權謀,無責任的昏庸的能君。他可以保證正常情況下王朝不崩潰,卻不能保證百姓吃飽穿暖無凍餒之苦。他不能挽救亂世中王朝的崩潰,卻能保持衰弱的王朝不滅亡。
嘉靖皇帝朱厚熜是明朝第十一位皇帝,他是明憲宗朱見深之孫、興獻王朱祐杬之子。本來按照皇位繼承順序,嘉靖帝跟皇帝寶座基本上「八竿子打不著」。可是,在正德十六年(1521年)的時候,明朝最會玩的正德皇帝朱厚照意外去世。由於正德帝沒有子嗣,所以朱厚熜這個堂弟意外地撿到了這么一個天大的便宜。
嘉靖皇帝自幼就非常聰明,也正是這個原因才使得當時的內閣首輔楊廷和極力推舉他成為大明王朝的新君。歷史上有過許多次在政權交接之際,權臣擁立蠢貨當皇帝,以便於讓自己掌控朝政的事情。而作為朝廷實際一把手的楊廷和卻選中了極為睿智的朱厚熜來繼承皇位,可見這位年過六旬的老爺子對大明王朝真的是鞠躬盡瘁。
簡介
嘉靖皇帝極為聰明,以他的聰明才智,完全有能力讓大明王朝重新煥發生機。可是他卻將智謀完全用在了帝王權術方面。雖然他在位期間一直有處理國家事務,但他的出發點不是為了江山社稷,而只是為了維護自己的無上權威。他迷信方士所說的「二龍不能相見」的鬼話,長期不與自己的兒子相見,父子親情若有若無。
嘉靖帝在位四十多年時間里,大明王朝國力沒有什麼起色,雖然有人將他在位前期稱為「嘉靖中興」,但實際上這個所謂的中興並沒有取得多大的成就,遠遠比不上在他之前的「弘治中興」和在他之後的「萬曆中興」。嘉靖帝的最大問題在於他明明有能力可以做的很好,但他卻荒廢了這四十多年的時間,把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玩帝王權術和煉丹修道上面去了。如果要用一句話來評價嘉靖皇帝的話,那就是:他不是個好人,也不是個好皇帝!
嘉靖帝在位後期,明朝的總體實力有所下滑,不過遠沒到瀕臨亡國的程度。雖然他算不上是個好皇帝,但明朝「始亡於嘉靖」這個鍋,嘉靖皇帝表示他是不會背的!
G. 看了<亂世佳人>,你是怎麼想的
我是比較欽佩郝思佳或者叫斯佳麗,她面對生活困難的勇氣,以及對自己所愛的人的執著.只可惜她沒有早些看清究竟誰是她真正愛的人,不過終究她還是認識到了.總之這本書或說這部影片能給人以一定的思考,以及給人帶來面對生活和愛情困苦時所必須的勇氣.不愧為佳作.
H. 關於品德,道德的成語
愛民如子 舊時稱贊某些統治者愛護百姓,就象愛護自己的子女一樣。
出處:《禮記·中庸》:「子,庶民也。」漢·劉向《新序·雜事一》:「良君將賞善而除民患,愛民如子,蓋之如天,容之若地。」
愛人以德 愛人:愛護別人;德:德行。按照道德標准去愛護人。泛指對人不偏私偏愛,不姑息遷就。
出處:《禮記·檀弓上》:「君子之愛人也以德,細人之愛人也以姑息。」
敗德辱行 敗壞道德和操守。
敗化傷風 指敗壞社會道德風氣。
出處:參見「敗俗傷化」。
敗俗傷風 指敗壞社會道德風氣。
出處:參見「敗俗傷化」。
敗俗傷化 指敗壞社會道德風氣。
出處:《漢書·敘傳下》:「侯服玉食,敗俗傷化。」
秉節持重 保持節操,謹慎穩重。
出處:《後漢書·伏湛傳》:「[伏湛]遭時反覆,不離兵凶,秉節持重,有不可奪之志。」
不撓不折 不彎曲,不屈服。形容節操剛正,意志堅強。
出處:宋·劉炎《邇言》:「夫觀錢塘江潮,猶猛士之肝膽決裂,義士之怒發沖冠。觀仙都天柱,猶直臣之氣,不撓不折,社稷之佐,拓地擎天。」
才高行潔 才智高超,操行純潔。
出處:漢·王充《論衡·逢遇》「才高行潔,不可保必尊貴,能薄操濁,不可保必卑賤。」
蒼松翠柏 蒼:青色。翠:青綠色。指四季常青的松柏。比喻具有高貴品質、堅定節操的人。
出處:清·蕭執中《勉縣定軍山武侯墓楹聯》:「古石幽香名士骨;蒼松翠柏老臣心。」
草靡風行 比喻道德文教的感化人。同「風行草偃」。
草偃風從 比喻道德文教的感化人。同「風行草偃」。
草偃風行 比喻道德文教的感化人。同「風行草偃」。
出塵不染 比喻身處污濁的環境而能保持純潔的節操。
出處:宋·周敦頤《周濂溪集·愛蓮說》:「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蓮而不妖。」
大節不奪 大節:臨難不苟的節操;奪:喪失。指面臨生死關頭,仍不改變其原來志向。
出處:《論語·泰伯》:「臨大節而不可奪也。」
大逆不道 逆:叛逆;道:指封建道德;不道:違反封建道德。舊時統治階級對破壞封建秩序的人所加的重大罪名。
出處:《史記·高祖本紀》:「天下所不容,大逆無道。」《漢書·楊惲傳》:「為妖惡言,大逆不道,請逮捕治。」
導德齊禮 指用道德誘導,用禮教整頓,讓百姓歸服。
出處:先秦·孔子《論語·為政》:「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蹈節死義 蹈:履行,實行。堅守節操,以身殉義。
出處:《晉書·元帝紀》:「惟有蹈節死義,以雪天下之恥,庶贖斧鉞之誅。」
道存目擊 一個人具有深厚的道德修養,人們只需一接觸便能感受得到。
出處:《莊子·田子方》:「子路曰:『吾子欲見溫伯雪子久矣,見之而不言,何邪?』仲尼曰:『若夫人者,目擊而道存矣,亦不可以容聲矣。』」
道德文章 指思想品德和學識學問。
出處:宋·辛棄疾《漁家傲·為余伯熙察院壽》:「道德文章傳幾世,到君合上三台位。」
道高德重 道德高尚,很有威信。
出處:艾蕪《回家》:「水元伯伯打發人來叫丁永森到他家去坐,丁永森知道定是講這件不愉快的事情的,但因為水元伯伯是這村裡道高德重的人,沒法子違反他的命令,就只好硬著頭皮去了。」
道義之交 交:交情,友誼。有道德有正義感的交往和友情。指互相幫助,互相支持的朋友。
出處:清·李綠園《歧路燈》第三十八回:「道義之交,只此已足,何必更為介介。」
德薄才鮮 自謙道德修養不足,才能薄弱。
德高望重 德:品德;望:聲望。道德高尚,名望很大。
出處:《晉書·簡文三子傳》:「元顯因諷禮官下儀,稱已德隆望重,既錄百揆,內外群僚皆應盡敬。」
德厚流光 德:道德,德行;厚:重;流:影響;光:通「廣」。指道德高,影響便深遠。
出處:《穀梁傳·僖公十五年》:「天子七廟,諸侯五,大夫三,士二,故德厚者流光,德薄者流卑。」
德配天地 指道德可與天地匹配。極言道德之高尚盛大。
出處:《莊子田子方》:「夫子德配天地,而猶假至言以修心。」
德重恩弘 重:崇高、深厚;弘:通「宏」,大。道德高尚,恩惠廣大。形容普施恩德。
出處:唐·韓愈《袁州刺史謝上表》:「顯榮頻煩,稱效寂蔑,又蒙赦其罪累,授以方州,德重恩弘。」
砥節奉公 磨礪名節,奉行公事。
出處:《明史·周延傳》:「延顏面寒峭,砥節奉公。權臣用事,政以賄成,延未嘗有染。」《明史·梁材傳》:「砥節守公如一日,帝眷亦甚厚。」
砥節厲行 指磨礪操守和品行。同「砥節勵行」。
出處:漢·蔡邕《郭有道碑文》:「若乃砥節厲行,直道正辭。」
砥節礪行 指磨礪操守和品行。同「砥節勵行」。
出處:王闓運《曾孝子碑文》:「惟先生姿度朴堅,砥節礪行,穎敏足以成學,迂誠足以矯世。 」
砥礪風節 磨煉品格、節操。
出處:《元史·魏初傳》:「請自今監察御史按察司官,在任一歲,各舉一人自代。所舉不當,有罰。不惟砥礪風節,亦可為國得人。」
砥身礪行 猶言砥節礪行。指磨礪操守和品行。
出處:《梁書·儒林傳序》:「建國君民,立教為首,砥身礪行,由乎經術。」
定於一尊 尊:指具有最高權威的人。舊指思想、學術、道德等以一個最有權威的人做唯一的標准。
出處:《史記·秦始皇本紀》:「語皆道古以害今,飾虛言以亂實,人善其所私學,以非上之所建立。今皇帝並有天下,別黑白而定一尊。」
篤信好學 篤信:忠實地信仰。指對道德和事業抱有堅定的信心,勤學好問。
出處:《論語·泰伯》:「子曰:『篤信好學,守死善道。』」
度己以繩 繩:糾正,約束。指一定的道德標准要求自己,使自己的行為合乎法度。
出處:《荀子·非相》:「故君子之度己以繩,接人則用抴。」
風骨峭峻 峭峻:山又高又陡。形容人很有骨氣,剛直不阿。也比喻詩文書畫雄健有力的風格。
出處:唐·韓愈《感春》詩:「孔丞別我適臨汝,風骨峭峻遺塵埃。」
風行草偃 偃:倒伏。風一吹草就倒下。比喻道德文教的感化人。
出處:《論語·顏淵》:「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
風行革偃 風一吹草就倒下。比喻道德文教的感化人。
出處:《論語·顏淵》:「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
高風亮節 高風:高尚的品格;亮節:堅貞的節操。形容道德和行為都很高尚。
出處:宋·胡仔《苕溪漁隱從話後集》卷一:「余謂淵明高風峻節,固已無愧於四皓,然猶仰慕之,尤見其好賢尚友之情也。」
高節清風 高節:高尚的氣節;清風:清廉的作風。氣節高尚,作風清廉。比喻人品高潔。
出處:明·孫明儒《東郭記·人之所以求富貴利達者》:「高節清風今已矣,英雄須識時宜。」
高山景行 高山:比喻道德崇高;景行:大路,比喻行為正大光明。指值得效法的崇高德行。
出處:《詩經·小雅·車轄》:「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古聖先賢 聖:品德智慧極高。賢:有才能有道德。古代的聖人賢者。
出處: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一百十八回:「剛才二奶奶說的古聖先賢,我們也不懂。」
光明磊落 磊落:心地光明坦白。胸懷坦白,正大光明。
出處:《晉書·右勒載記下》:「大丈夫行事,當礌(磊)落落,如日月皎然。」宋·朱熹《朱子語類》卷七十四:「譬如人光明磊落底便是好人,昏昧迷暗底便不是好人。」
果行育德 以果斷的行動培養高尚的道德。
出處:《易·蒙》:「君子以果行育德。」
厚德載物 舊指道德高尚者能承擔重大任務。
出處:《周易·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輝光日新 常指一個人在道德、文學、藝術等方面日有長進。
出處:《周易·大畜》:「剛健篤實,輝光日新。」
積雪封霜 形容操守高潔堅貞。
出處:《南史·齊江夏王鋒傳》:「常忽忽不樂,著《修柏賦》以見志,曰:『……沖風不能摧其枝,積雪不能改其性。』」
箕山之節 箕山:古代傳說唐堯時的隱士許由、巢父隱居的地方。節:名節,節操。指歸隱以保全節操。舊時用以稱譽不願在亂世做官的人。亦作「箕山之志」、「箕山之操」。
出處:《呂氏春秋·求人》:「昔堯朝許由於沛澤之中,曰:『……請屬天下於夫子。』許由辭曰:『為天下之不治與?而既已治矣。自為與?啁噍巢於林,不過一枝;偃鼠飲於河,不過滿腹。歸已君乎!惡用天下?』遂之箕山之下,穎水之陽,耕而食,終身無經天下之色。」
堅貞不屈 堅:堅定;貞:有節操;屈:屈服、低頭。意志堅定,決不屈服。
出處:《荀子·法行》:「堅強而不屈,義也。」《後漢書·王龔傳》:「王公束修厲節,敦樂爇文,不求苟得,不為苟行,但以堅貞之操,違俗失眾,橫為讒佞所構毀。」
堅貞不渝 堅守節操,決不改變。
出處:徐遲《牡丹》:「她們不屈不撓、堅貞不渝,任何考驗不足以動搖她們。」
竭誠盡節 竭:盡。誠:忠誠。節:節操。表現出最大限度的忠誠與節操。
金石不渝 像金石一樣不可改變。形容堅守盟約、節操等。
盡誠竭節 誠:忠誠。節:氣節,義節。竭盡自己全部的忠誠和義節。亦作「盡節竭誠」、「盡心竭誠」、「盡忠竭力」、「盡忠竭誠」、「盡忠竭節」、「竭忠盡節」。
進德修業 修業:推廣、擴大功業。提高道德修養,擴大功業建樹。
出處:《周易·乾》:「君子進德修業。」
進德脩業 指增進道德與建立功業。
就正有道 向有學問和有道德的人請求指正。
出處:《論語·學而》:「就有道而正焉。」
舉善薦賢 賢:有才能,有道德的。保舉推薦品德好、有才能的人。
出處: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一百二十回:「舉善薦賢,乃美事也;卿何薦人於朝,即自焚其奏稿,不令人知耶?」
磊落光明 襟懷坦白,光明正大。
出處:《明史·王恕馬文升劉大夏傳贊》:「綢繆庶務,數進讜言,跡其居心行已,磊落光明,剛言鯁亮,有古大臣節概。」
禮壞樂崩 古代制禮,把它當作社會道德、行為的規范;把制樂人微言輕教化的規范。形容社會綱紀紊亂,騷動不寧的時代。
出處:《漢書·武帝紀》:「蓋聞導民以禮,風之以樂。今禮壞樂崩,朕甚閔焉。」
禮義廉恥 古人認為禮定貴賤尊卑,義為行動准繩,廉為廉潔方正,恥為有知恥之心。指封建社會的道德標准和行為規范。
出處:《管子·牧民》:「何謂維?一曰禮,二曰義,三曰廉,四曰恥。」
良金美玉 成色好的赤金,無瑕的美玉。比喻文章十分完美。也比喻人道德品質極好。
出處:唐·徐夤《避世金馬門賦》:「豈異嚴霜降處,難傷夫翠竹青松;烈火焚時,不損其良金璞玉。」《舊唐書·楊炯傳》:「李嶠、崔融、薛稷、宋之問之文,如良金美玉,無施不可。」
論德使能 選拔有道德的人和使用有才能的人。論,通「掄」。
蔑倫悖理 指違背道德和倫理。
出處: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14回:「備聞襄公淫妹之事,默然自嘆:『似此蔑倫悖理,禽獸不如。」
名德重望 猶德高望重。道德高尚,名望很大。
母慈子孝 母親慈祥愛子,子女孝順父母,是封建社會所提倡的道德風范。
逆道亂常 指違背道德綱常。
出處:唐·李公佐《謝小娥傳》:「如小娥足以儆天下逆道亂常之心,足以觀天下貞夫孝婦之節也。」
寧死不辱 寧願被處死也不肯受辱。
清風峻節 清廉正直的風尚,高尚峻偉的氣節。
出處:唐·韓愈《朝奉大夫尚書度支郎中充天章閣待制王公行狀》:「公雍容侍從之列,以清風峻節,為一時所畏。」
清風亮節 比喻人品格高尚,節操堅貞。
清身潔己 指保持自身節操,身體力行。
人慾橫流 人慾:人的慾望嗜好;橫流:泛濫的意思。指社會風氣敗壞,人們放縱情慾,不顧道德正義。
出處:宋·陸九淵《語錄》上:「後世人主不知學,人慾橫流,安知天位非人君所可得而私?」
仁人志士 原指仁愛而有節操,能為正義犧牲生命的人。現在泛指愛國而為革命事業出力的人。
出處:《論語·衛靈公》:「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仁義道德 泛指舊時鼓吹的道德規范。
出處:唐·韓愈《原道》:「後之人,其欲聞仁義道德之說,孰從而聽之。」
三從四德 封建禮教束縛婦女的道德標准之一。
出處:《儀禮·喪服·子夏傳》:「婦人有三從之義,無專用之道。故未嫁從父,既嫁從夫,夫死從子。」《周禮·天官》:「九嬪掌婦學之法,以九教御:婦德、婦言、婦容、婦功。」
三綱五常 三綱:指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五常:指仁、義、禮、智、信。封建禮教提倡的人與人之間的道德規范。
出處:《白虎通·三綱六紀》:「三綱者,何謂也?謂君臣、父子、夫婦也。」漢·王充《論衡·問孔》:「五常之道,仁、義、智、信也。」
喪天害理 做事兇狠殘忍,全無道德。
殺身成仁 成:成全;仁:仁愛,儒家道德的最高標准。指為正義而犧牲生命。後泛指為了維護正義事業而舍棄自己的生命。
出處:《論語·衛靈公》:「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傷風敗化 指敗壞社會風俗。多用來遣責道德敗壞的行為。同「傷風敗俗」。
出處: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一一一回:「世人都把那淫慾之事當作『情』字,所以作出傷風敗化的事來,還自謂風月多情,無關緊要。」
傷風敗俗 傷、敗:敗壞。指敗壞社會風俗。多用來遣責道德敗壞的行為。
出處:唐·韓愈《論佛骨表》:「傷風敗俗,傳笑四方,非細事也。」
申禍無良 申:重復。申禍:第二次遭禍事。無良:形容自己沒有道德。重遭禍事,是因為自己沒有道德而造成的。
繩墨之言 可以作為准繩、合乎道德聖智的言論。
聖帝明王 本指上古道德智能卓越的君主。後泛稱歷代英明的帝王。
出處:漢劉歆《移書讓太常博士》:「漢興,去聖帝明王遐遠,仲尼之道又絕,法度無所因襲。」
詩禮傳家 指以儒家經典及其道德規范世代相傳。
拾金不昧 金:原指錢財,現泛指各種貴重物品;昧:隱藏。拾到東西並不隱瞞下來據為己有。指良好的僕人道德和社會風尚。
出處:清·吳熾昌《客窗閑話·義丐》:「乃呼里長,為之謀宅於市廛,置貨立業且表之以額曰『拾金不昧』。」清·《歧路燈》第一百八回:「把家人名分扯倒,又表其拾金不昧。」
世道人情 泛指社會的道德風尚和人們的思想情感等。同「世道人心」。
世道人心 泛指社會的道德風尚和人們的思想情感等。
出處:《明史·儒林傳序》:「所關於世道人心者甚鉅,是以載籍雖繁,莫可廢也。」
守節不移 堅守節操,決不改變。亦作「守節不回」。
碩望宿德 猶言德高望重。道德高尚,名望很大。
松筠之節 松與竹材質堅韌,歲寒不凋,因以「松筠之節」比喻堅貞的節操。筠,竹。
歲寒松柏 比喻在逆境艱難中能保持節操的人。
出處:先秦·孔子《論語·子罕》:「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
泰山北斗 泰山:東岳,在山東省泰安市;北斗:北斗星。比喻道德高、名望重或有卓越成就為眾人所敬仰的人。
出處:《新唐書·韓愈傳贊》:「自愈沒,其言大行,學者仰之如泰山北斗雲。」
完名全節 指名節得以保全。
巍巍盪盪 形容道德崇高,恩澤博大。
出處:語出《論語·泰伯》:「大哉堯之為君也!巍巍乎!唯天為大,唯堯則之。盪盪乎,民無能名焉。」朱熹集註:「巍巍,高大之貌;盪盪,廣遠之稱也。」
小人得志 小人:指道德低下或行為不正派的人。指人格卑下的人人取得了權勢。
出處:南朝·宋·何承天《為謝晦檄京邑》:「若使小人得志,君子道消。」
孝悌忠信 指孝順父母,尊敬兄長,忠於君主,取信於朋友的封建社會的應具備的道德標准。
出處:明·周楫《西湖二集·祖統制顯靈救駕》:「凡遇人,只勸人以『孝悌忠信』四字。」
新人新事 具有新的道德品質的人和體現新的高尚社會風尚的事。
一本正經 原指一部合乎道德規范的經典。後用以形容態度莊重嚴肅,鄭重其事。有時含諷刺意味。
出處:晉·葛洪《抱朴子·百家》:「正經為道義之淵海,子書為增深之川流。」
飲泉清節 指廉正清白的節操。
出處:《晉書·良吏傳·吳隱之》載:隆安中,吳為廣州刺史,經石門,「有水名貪泉,飲者懷無厭之欲」,吳「至泉所,酌而飲之,因賦詩:『古人雲此水,一歃懷千金。試使夷齊飲,終當不易心。』」抵任後,吳「清操逾厲」。
英風亮節 高尚的風格和節操。
出處:毛錡《悼念周恩來總理》詩:「可欽可敬的周總理,英風亮節堪師表。」
玉振金聲 比喻文章道德之盛。
出處:《梁書·徐勉傳》:「網羅經誥,玉振金聲,義貫幽微,理入神契。」唐˙楊炯《從弟去溢墓誌銘》:「至如白雪回光,清風度曲,崔亭伯真龍之氣,揚子雲吐鳳之才,莫不玉振金聲,筆有餘力。」
仗節死義 指堅守節操,為正義而死。
出處:宋·蘇軾《上皇帝書》:「前山陽亡徒蘇令,縱橫史士,臨難莫肯仗節死義者,以守相威權素奪故也。」
貞風亮節 猶言高風亮節。
出處:南朝宋傅亮《故安成太守傅府君銘》:「高明遠德,系軌於時;貞風亮節,流聲累葉。」
貞高絕俗 高尚堅貞的節操超出普通人。
貞松勁柏 以松柏的堅貞勁直,比喻人的高尚節操。
出處:金元好問《題石裕卿郎中所居四詠·雪岩》:「貞松勁柏四時春,霽月光風一色新。」
正己守道 道:道德。端正自己,嚴格遵守道德標准。
至誠高節 至:最。最忠誠,最高尚的節操。形容人品高尚。
出處:《魏書·儒林傳·徐遵明傳》:「至誠高節,堙沒無聞,朝野人士,相與嗟悼。」
至人無夢 至人:指思想道德等方面達到最高境界的人。品德高尚的人,不會做想入非非的夢。
出處:清·錢彩《說岳全傳》第五十九回:「自古至人無夢,夢境忽來,未必無兆。」
忠孝節義 泛指封建統治者所提倡的道德准則。
出處: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二十回:「民知有忠孝節義,不知妄作邪為。」
尊賢使能 尊重並使用有道德,有才能的人。
出處:《孟子·公孫丑上》:「 孟子曰:『 尊賢使能,俊傑在位,則天下之士皆悅而願立於其朝矣。』」
不為五斗米折腰 五斗米:晉代縣令的俸祿,後指微薄的俸祿;折腰:彎腰行禮,指屈身於人。比喻為人清高,有骨氣,不為利祿所動。
出處:《晉書·陶潛傳》:「吾不能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鄉里小人邪。」
道高益安,勢高益危 益:更加;勢:權勢。道德越高尚,為人處事好,就越安全;權勢越大,更容易濫用權力,剛愎自用,就越危險。
出處:《史記·日者列傳》:「道高易安,勢高益危。居赫赫之勢,失身且有日矣。」
寧為玉碎,不為瓦全 寧做玉器被打碎,不做瓦器而保全。比喻寧願為正義事業犧牲,不願喪失氣節,苟且偷生。
出處:《北齊書·元景安傳》:「豈得棄本宗,逐他姓,大丈夫寧可玉碎,不能瓦全。」
順道者昌,逆德者亡 符合道德的就可以昌盛,違逆道德的就遭到滅亡。同「順德者昌,逆德者亡」。
順德者昌,逆德者亡 符合道德的就可以昌盛,違逆道德的就遭到滅亡。
I. @德行萬物:無德之輩,亂世禍根,其不知萬物應安其位正而昌!什意思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10-09
J. 為什麼亂世道教出佛教隱,盛世則反
這是教義使然。道家追求自然,要順應歷史的軌跡行事,盛世一切平靜,陰陽平衡,自己當然避世修行了。亂世陰陽錯亂,要順從天意,救民於水火。而佛教講陰陽輪回,逆來順受,盛世或可行得通,得到發展,但是亂世這么講,等於送死,誰信你,也只好藏起來等待盛世再出來發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