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單選孔丘將禮視為立法

單選孔丘將禮視為立法

發布時間: 2022-05-06 02:10:16

Ⅰ 孔丘將禮視為立法 司法的指導原則,體現在哪兒

孔丘將禮視為立法、司法的指導原則,具體表現在(ABCD )。
A.主張"正名"
B.主張"禮樂征自天子出"
C.主張"父子相隱"
D.反對"鑄刑鼎"

Ⅱ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後面題目。(5分)①定公問:「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對曰:「君使臣以禮


小題1:孔子講求君臣相處時都要遵循周禮,都要受到約束。但是「使、事」說明君臣是有尊卑之分的。(1分)孟子更加強調君臣之間的平等關系。(1分)
小題2:上下級都有各自責任和義務;下級不能唯上級是從,要遵循制度的原則;上級與下級只是工作上的關系,人格上應該是平等的。(內容1點1分,語言流暢,表達清晰1分)

Ⅲ 孔子以禮治國的含義

中國傳統模式

傳統的中西方文化由於體系、經濟形態、維系社會的基礎、地理環境以及社會心理和價值取向等方面的不同,造成了治國模式上的根本差異。概言之,中國傳統的治國模式為禮治,即以統治者制定的倫理化的法律或法律化的倫理規范調整社會關系,強調政治社會化、政治倫理化;西方傳統的治國模式為法治,即以統治者亦必須執行和遵守的、與倫理分離的�法律規范調整社會關系,以維持社會的穩定和秩序。分析、論證中西傳統治國模式的本質區別,不僅有一定的學術意義,而且對於理解黨的十五大確立的依法治國方略,完成中國由傳統禮治向現代法治國家的轉換,也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禮是中國古老的社會現象

商代甲骨卜辭中就有「禮」字。《說文解字》曰:「禮,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可見,它是遠古時代人們祭神求福的一種儀式,也是中國最早的行為規范體系。隨著國家的出現,禮逐漸被統治者利用,禮的內容也由過去的單純習俗儀式,發展成為約束人們婚姻、血統、親續、君臣等社會關系的一種開放性的行為規范。

禮被確定為治國模式始於西周王朝,確切地說始於周公。「先君周公制周禮」,鑒於周初社會的動盪和復雜的形勢,為了更有效地統治幅員廣大的新建國家,在繼承「夏禮」、「殷禮」的基礎上,著手將分散零亂的禮進行編排、修補和厘訂,使之系統化、制度化和規范化。其基本精神是別尊卑、序貴賤,在區分等級差別的前提下納天下於一統,在宗法政治基礎上建立大一統王朝長治久安。

至春秋戰國時期,儒家竭力主張禮治,反對法家的「法治」。與西周相比,表面看來是「禮崩樂壞」,但實際上只是禮的實際范圍有所變化,禮的形式有所改變,而禮的本身並沒有被廢棄。相反,禮在改造中獲得了新生。特別是經過荀子的改造,「隆禮重法」,將禮與法有機結合起來,對後世影響很大。西漢武帝時期,「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成為封建社會正統的政治思想。孔子所倡導的「為國以禮」即成為中國傳統的治國模式,以後歷代王朝,加以完善,相沿未改,一直到清朝。當代美國學者D·布迪在研究了中國傳統的禮與法律的關系後認為:「古代聖賢創造了禮,而現實社會的混亂,是因為人們不了解禮,不能以禮規范自己的行為造成的。」這種觀點基本符合中國傳統政治的實際,也為中外學者所公認。

禮的觀念與學說影響到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調整著人與人、人與天地宇宙的關系。「道德仁義,非禮不成;教訓正俗,非禮不備;分爭辯訟,非禮不決;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禮不定;宦學事師,非禮不親;班朝治軍,蒞官行法,非禮威嚴不行;禱詞祭祀,供給鬼神,非禮不誠不庄。」

禮是中國傳統治國模式的根本價值

張晉藩先生認為,禮體現了中國古代民族的心理狀態與思維方式,因其為仁義忠信之體現與外化,因此,禮本身也就成為了一種值得追求的價值,可以作為衡量一切的標准。「先王之立禮也,有本有文。忠信,禮之本也;義理,禮之文也。無本不立,無文不行。禮也者,合於天時,設於地財,順於鬼神,合於人心,理萬物者也。」儒家最高的理想國莫過於「天下為公」的大同之世,但此理想難於在現實中建立,退而求其次,即為「天下為家」的小康之世。以此達到「以正君臣,以篤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婦,以設制度,以立田裡,以賢勇知,以功為已」的目的。與此同時,儒家認為:禮的作用在於區分上下貴賤尊卑,維持等級制度,孝親尊君,進而穩定社會秩序,加強君主專制。正因為如此,中國歷代統治者、政治思想家均將禮視為治國安邦的根本指導原則。《左傳》雲:「禮,王之大經也。」「禮,經國家、定社稷、序人民、利後嗣者也。」

孔子主張以禮治國,認為「不學禮,無以立。」提出「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耳且格。」歷代儒家莫不將禮看成修身治國屢試不爽的法寶。孟子「仁政」主張的理論基礎是「性善論」,而在人性中孟子強調仁、義、禮、智四端,並將禮看成體現仁義,進而實現「王道」的重要途徑;荀子吸收諸子百家思想,認為禮是治國安民之本。他說:「禮之於正國家也,如權衡之於輕重也,如繩墨之於曲直也。故人無禮不生,事無禮不成,國家無禮不寧。」他的禮法一體論為後世統治者所崇。

禮治是中國傳統政治的基本傾向

調整社會、治理國家,無外乎兩種主要手段,即法律規范和道德規范。中國古代治理國家,兩者兼用,以後者為主。二者的結合融通,即為禮。誠如近代學人章太炎先生在其所著《檢論》中言:「禮者,法度之通名,大別則官制、刑法、儀式是也。」中國古代的「法」有多種含義,但常用是指刑,尤今之刑法、刑罰。西周時期,實行「禮治」,刑被禮所包容,刑即禮的一部分。禮不僅具有道德教化的作用,而且具有法律意義,人們的行為違禮即被視為觸刑。婚姻之禮廢,則夫婦之道苦而淫辟之罪多矣;鄉飲酒之禮廢,則長幼之序失而爭斗之獄繁矣;聘射之禮廢,則諸侯之行惡而盈溢之敗起矣;喪祭之禮廢,則臣子之恩薄而倍死忘生者眾矣。」二者功用有別,目的一致。禮是靈魂、統帥、總的原則,而刑則是禮的條文化、具體化。西漢至清末,刑雖成為獨立規范體系,不再為禮的一部分,但與禮比較,刑仍處於從屬地位。借用中國傳統哲學范疇,禮為「體」,而刑為「用」。即所謂「禮法合一」。

中國古代以農為主,工商業不甚發達,由此導致古代法律規范體系是諸法合體,刑重民輕。但這不能說中國古代沒有民事法律規范,只不過是沒有形成獨立的民事法典而已。那麼,社會上大量的民事法律關系用什麼來調整呢�一部分由刑法調整,更大部分,特別是社會中普遍存在的「戶婚土田」所謂「細故」,直接用禮來調整。自西周以來,用禮調整社會成員的身份、財產、繼承等重要民事關系。中國古代地方上司法與行政合一,而地方行政長官自隋唐以後絕大部分來源於科考。他們飽讀詩書,深諳禮的規范,因此以禮斷案,駕輕就熟。誠如近人蔡元培先生所言:「我們古代有禮、法之別。法者,刑法也;而今之所謂民法,則頗具於禮。」綜上所述,禮治作為一種治國模式,它高居於其他模式�如中國傳統的「法治」和治國手段之上,成為中國傳統政治的基本傾向。

眾所周知,專制主義是中國傳統政治結構的本質特徵。在奴隸社會就形成了以王為代表的奴隸主貴族專制政體。秦朝建立封建專制中央集權的政治制度後,經過二千多年的發展演變,不斷得到強化。正像梁啟超先生在其所著的《中國專制政治進化論》中所指出的:「專制政治之進化,其精巧完滿,舉天下萬國,未有若吾中國者也。萬事不進,而惟有專制政治進焉。」作為一種極端的等級制度、特權制度,它的基本內涵是「君上有權,而臣民無權」。而禮的基本精神和政治功用即為「明分、別異、序等級」。即對專制主義確認與維護,是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重要理論根據。

Ⅳ 孔子講「仁」,孟子講「義」,荀子講()(法、術勢、禮)

孔子講「仁」,孟子講「義」,荀子講「禮」。

在國家治理上,荀子非常看重「禮」。荀子認為禮從區分與調節不同人的利慾關系中產生。在治禮的過程中,不能只顧及人的慾望,而要讓物與欲兩者相持而長,在物質的增長和慾望的增長之間保持平衡。

在荀子看來,人的天然本性是追求利慾的,而禮的作用則在對人的利慾的無限追求作出限制,二者之間不免有沖突。為了確保公共秩序的正常運轉,禮的遵循不免要訴諸於一種強制性。由此,禮轉為法。因此,荀子常有「禮法之樞要」「禮法之大分」的提法,而以禮法並稱。

在荀子那裡,禮是介於義和法之間的一個范疇。在義禮並稱時,禮多是指道德。在禮和法並稱時,禮多指制度。荀子說禮是法之大分時,既是指禮為立法的原則,又是指禮作為原則的道德立場。

法的制定和形式不純屬利益分配的問題,還有一個道義問題;法的一律化打破了貴族和平民的界限,使一切人平等。但是禮的持守卻仍然使得有學養的人們不至於沉落。荀子可以說是顧及到現實的利慾追求和必要性而又堅持道德理想,力求在二者之間保持平衡的思想家。

(4)單選孔丘將禮視為立法擴展閱讀

荀子,名況,字卿,華夏族,戰國末期趙國人 。著名思想家、文學家、政治家,時人尊稱"荀卿"。西漢時因避漢宣帝劉詢諱,因"荀"與"孫"二字古音相通,故又稱孫卿。曾三次出任齊國稷下學宮的祭酒,後為楚蘭陵令。

荀子對儒家思想有所發展,在人性問題上,提倡性惡論,主張人性有惡,否認天賦的道德觀念,強調後天環境和教育對人的影響。其學說常被後人拿來跟孟子的'性善論'比較,荀子對重新整理儒家典籍也有相當顯著的貢獻。

Ⅳ 孔子的政治主張中"制國以禮"中的禮具體指什麼

以「禮」為支柱的治人之學實際上就是孔子的治國思想。孔子繼承了西周以來把禮作為治國之經緯的思想,認為禮是治國之本,形成了以禮樂教化治國安邦的總體思路。 孔子不滿當時「天下無道」,動盪不安的社會,抱著強烈的憂患意識和救世情懷,奔游列國,汲汲以求,倡導「德化」、「禮治」。他說:「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為政》)他提出「為國以禮」(《先進》),集中表達了他對禮在政治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認識。 孔子對周禮抱著很尊敬的心態,而在實際上又有所損益。在繼承中創新,目的是為了救世。孔子是十分崇尚「周禮」的,在《論語》中多次談到自己對西周禮樂的嚮往。子曰:「周監乎二代,鬱郁乎文哉,吾從周。」(《八佾》)「周之德,其可謂至德也。」(《泰伯》)「如有用我者,吾其為東周乎!」(《陽貨》)「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復夢見周公。」(《述而》)這態度談和感情畢竟是有一定的保守性的,因為周禮再好,也只是代表一個逝去了的時代,盡管那個時代曾經確實是輝煌的。 如果孔子果真面對當時禮崩樂壞的社會形勢,一味地維護周禮,那他肯定是一個地地道道的保守派。但是,事實上,他對周禮也有許多不滿之處,並在推崇周禮的前提下,對周禮進行了許多「損益」。如「周禮」重視祭祀鬼神,而孔子在回答樊遲問知時則主張:「務民之義,敬鬼神而遠之,可謂知矣。」(《雍也》)子路問事鬼神的問題,孔子明確地告訴他:「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先進》)他的弟子都認為「子不語怪,力,亂,神。」(《述而》)孔子重人事輕鬼神,革新了「周禮」的基本精神。又如「周禮」規定的宗法制、世襲制在孔子這里也被打破了,他提出了的「舉賢才」(《子路》)打破了親親尊尊,主張「學而優則仕」(《子張》),向社會打開了取士的大門。 孔子通過對周禮的損益創造性地提出了「仁」的思想,使之他整個思想體系的制高點,並與「禮」配合,在修己的同時治人,在人的倫理道德完善的基礎上實現社會的良好秩序。參考:孔子的思想體系

Ⅵ 孔子主張為國以禮,禮主要體現在那些方面,

孔子主張以禮治國,認為「不學禮,無以立.」提出「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耳且格.」歷代儒家莫不將禮看成修身治國屢試不爽的法寶.孟子「仁政」主張的理論基礎是「性善論」,而在人性中孟子強調仁、義、禮、智四端,並將禮看成體現仁義,進而實現「王道」的重要途徑;荀子吸收諸子百家思想,認為禮是治國安民之本.他說:「禮之於正國家也,如權衡之於輕重也,如繩墨之於曲直也.故人無禮不生,事無禮不成,國家無禮不寧.」他的禮法一體論為後世統治者所崇.

Ⅶ 春秋時期的法律制度

春秋時期的法律制度
(一)春秋戰國是中國古代社會從奴隸制向封建制轉變的時代。社會的基本特點是「禮崩樂壞」,封建制逐步確立。
儒家是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中最早形成、最有影響的一個最大的學派。孔丘是儒家的創始人,其貢獻在於提出並建立了以「仁」為核心、以「復禮」為目的的思想體系,作為整個儒家的理論基礎,並構建了儒家法律思想的體系。孟柯沿襲孔丘的思想體系,荀況對孔丘的思想發展較大,是儒法合流、禮法統一的先行者。
儒家維護「禮治」、提倡「德治」、重視「人治」、維護「禮治」,即要求建立以家庭為本位、以倫理道德為中心、以宗法等級為基礎的法律制度和意識形態,要求以「禮」作為指導立法和司法的基本原則。提倡「德治」,即認為法律僅僅是確立和維護「君臣父子」等道德准則的輔助手段,主張「教化」,反對不教而殺;在法律和道德的關繫上,相對來說,輕視法律及其強製作用,重視道德感化作用。重視「人治」,即指重視統治者個人尤其是最高統治者在治理國家過程中的決定作用,提倡「聖賢」治國,主張將立法、司法權集中於「英明」的君主手中。
法家是戰國時期代表新興地主階級利益、主張「以法治國」的一個學派。法家主張「變法」、要求「以法治國」「一斷於法」。法家學派的鼻祖是戰國初期的李悝。
(二)春秋末期的法律制度發生重大變革,就是鄭、晉兩國最早出現的「鑄刑鼎」事件,公布了以保護私有財產為中心的成文法律。「鑄刑鼎」事件的出現,標志著中國古代成文法的產生。
1.春秋末期,首先創製成文法的是鄭國的子產。公元前536年,子產「鑄刑鼎」,將法律條文鑄在鼎上,公布於眾。這是中國古代第一次公布法律。此舉遭到晉國大夫叔向他的抨擊。
2.公元前503年,鄭國執政殺鄧析而用《竹刑》。《竹刑》原為鄭國大夫鄧析所私自編撰,並無法律效力,後經國家認可,才具有法律效力。
3.公元前513年,晉國大臣趙鞅、荀寅將該國法典鑄在鐵鼎上,公布於眾。但遭到了孔子的反對。
4.鄭、晉兩國相繼鑄刑鼎的事件是中國法律歷史上一件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法律事件。它宣告了「刑不可知,則威不可測」的中國奴隸製法律形態的結束和成文法的誕生,標志著中國古代法律步人了一個新的時代。
(三)鄭、晉兩國的成文法之後,戰國時期新興地主階級紛紛登上各諸侯國的政治舞台,進行變法改革,制定成文法,掀起了一場轟轟烈烈的成文法運動。成文法運動的發祥地三晉地區的魏國,產生了成文法運動的豐碑《法經》;在秦國,出現了成文法運動的集大成者《秦律》。
(四)《法經》
《法經》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系統的封建成文法典,它是戰國時期魏國李悝制定的,是成文法運動的結晶,對後世有深遠的影響。
《法經》共有《盜法》《賊法》《國法》《捕法》《雜法》《具法》六篇。《盜法》和《賊法》是關於懲罰危害國家安全、傷害他人及侵犯財產的法律規定。《囚法》(也稱《網法》)是關於囚禁和審判罪犯的法律規定。《捕法》是關於追捕盜賊等的法律規定。《雜法》主要是關於盜賊以外的其他犯罪與刑罰的規定,起著具體加減作用。
《法經》的基本特點是:保護新興地主階級的私有財產和人身安全;維護君主專制制度和封建統治秩序;體現法家重刑輕德的思想;開創編纂成文法典新體例。
(五)商鞅在秦孝公重用下,實行變法,對秦國法律制度進行重要改革,主要內容有:
1.改法為律。商鞅對《法經》做了許多重要補充,以《法經》為藍本創立了秦國的法律體系。
2.重農獎功,富國強兵。頒布墾草令、分產令等,實施廢井田、開阡陌的土地政策,從法律上確認了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合法性。為獎勵軍功,頒布《軍爵律》,這對廢除世卿世祿制有重要意義。
3.明法重刑。制定了一系列的執行重刑的具體措施,主要有族刑連坐、行刑重輕、不赦不宥、刑用於將過和獎勵告奸等。
商鞅變法為秦國的政治經濟發展奠定了基礎。商鞅的法律理論與實踐都為秦朝各代君主所接納,以至直接影響到秦的「法峻刑嚴」,為封建法律的嚴酷

Ⅷ 孔子為什麼高度重視禮儀

孔子是儒學學說的創始人和集大成者,他的哲學思想提倡「仁義」,「禮樂」,「德治教化」,以及「君以民為體」。他創立的儒學思想,滲入中國人的生活,文化領域中,同時也影響了世界上其它地區。

對孔子的經歷記載比較全面,在那個禮樂崩壞的年代,幼年的孔子便對禮儀非常感興趣,表現出了自己的與眾不同,他常將祭祀用的禮器(俎豆)擺設起來,練習行禮演禮,作為一種游戲。可見,孔子從小對此感興趣,長大後(三十歲後),孔子主要從事教學,這給孔子提供一個教授和傳遞個人思想的平台。

孔子的主要思想中,「禮」是一個方面,全面的提法是"仁、義、禮"(孟子延伸為"仁、義、禮、智",董仲舒擴充為"仁、義、禮、智、信"),晚年修訂六經,即《詩》《書》《禮》《樂》《易》《春秋》。其思想影響中國兩千餘年。

熱點內容
吳春燕民法 發布:2024-11-05 21:22:09 瀏覽:286
最新勞動法2013全文 發布:2024-11-05 19:11:30 瀏覽:105
比較中美涉外婚姻法的文化差異 發布:2024-11-05 18:47:44 瀏覽:561
勞動法離職後工作服的規定 發布:2024-11-05 18:42:47 瀏覽:855
勞動法直接辭職有工資嗎 發布:2024-11-05 18:36:40 瀏覽:117
玉溪紅塔區法院 發布:2024-11-05 18:35:12 瀏覽:204
2017勞動法流產假 發布:2024-11-05 14:20:40 瀏覽:255
頂級律師年薪 發布:2024-11-05 13:45:14 瀏覽:652
徐金桂行政法背誦2017 發布:2024-11-05 13:12:32 瀏覽:68
上訴法院流程 發布:2024-11-05 11:37:58 瀏覽: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