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公司法的立法現狀

公司法的立法現狀

發布時間: 2022-05-06 17:30:11

Ⅰ 比較新舊公司法差別

建議你去這看看很全的http://www.bjgz.org.cn/dtxt_017.asp

一、新《公司法》部分
新《公司法》針對1993年《公司法》(以下簡稱「舊《公司法》」)的局限性,尤其是重安全、輕效率;重防弊、輕興利;重管制、輕自治;重國有、輕民營;重倡導、輕操作等一系列弊端進行了重大改革。這對促進我國《公司法》吸收國際先進的立法理念,提高公司乃至民族經濟的競爭力,鼓勵投資興業、發展經濟具有重大意義。
1、關於修改注冊資本制度的規定
舊《公司法》規定,有限責任公司的注冊資本最低限額為:以生產經營為主和以商品批發為主的公司為人民幣50萬元,以商業零售為主的公司為人民幣30萬元,科技開發、咨詢、服務性公司為人民幣10萬元,並要求一次繳清。實踐中,各方面一致認為,這一規定數額過高,不利於民間資本進入市場。要求注冊資本一次性繳足,也容易造成資金閑置。同時,從目前公司登記管理的情況看,根據公司經營內容分別規定不同的最低注冊資本額實際意義不大。作為回應,新《公司法》取消了按照公司經營內容區分最低注冊資本額的規定,統一將有限責任公司的最低注冊資本額降至人民幣3萬元。同時允許公司在首次出資額不少於注冊資本20%的前提下在2年內分期繳清出資,其中,投資公司可在5年內繳足。

對於股份有限公司而言,我國目前股份有限公司數量較少的根本原因是舊《公司法》規定的股份有限公司注冊資本過高,許多投資者對股份有限公司制度望而卻步。股份公司制度被束之高閣,甚至變成了少數投資者(尤其是國有企業)的奢侈品和專利品。為把股份公司制度重塑為公眾投資者都能享用的公共產品,新《公司法》第81條果斷地將股份有限公司注冊資本的最低限額從1000萬降至500萬元人民幣,並允許公司全體發起人的首次出資額不得低於注冊資本的20%,其餘部分由發起人自公司成立之日起2年內繳足;投資公司可以在5年內繳足。如此一來,發起人只要在公司設立前繳足100萬元注冊資本,公司即可成立,股份有限公司的設立門檻大幅降低。
2、關於擴大出資的范圍的規定
舊《公司法》規定,貨幣、實物、工業產權、非專利技術與土地使用權可以作為公司出資。隨著社會的發展,該規定不足以囊括創造公司財富的各種資本來源。是否應當允許其他財產,如股權、債權、房屋使用權、勞務、著作權、投資基金、票據等作價出資,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

新《公司法》第27條擴大了股東出資的方式,規定「股東可以用貨幣出資,也可以用實物、知識產權、土地使用權等可以用貨幣估價並可以依法轉讓的非貨幣財產作價出資;但是,法律、行政法規規定不得作為出資的財產除外。」因此,債權、股權、采礦權、探礦權等均可作為出資財產。同時,房屋使用權、勞務、票據等有價財產也將有可能成為公司出資的形式之一。

根據新《公司法》第27條之規定,在諸多的出資形式中,貨幣出資金額僅需要不低於有限責任公司注冊資本的30%即可,其他的出資形式可以高達公司注冊資本的70%。這就廢除了舊《公司法》有關知識產權出資不超過20%的規定,放寬了知識產權出資額,有利於鼓勵高科技公司的健康成長。
3、關於取消公司對外投資的限制的規定
舊《公司法》第12條第2款規定,公司對外投資不得超過凈資產的50%。許多公司受該規定的限制而不得不放棄一些營利前景甚好的項目。該限制嚴重阻礙了許多公司投資業務的拓展。社會各界對於「50%」限制的立法理由及其合理性表示質疑。同時,該條規定在實踐中也未能充分發揮其作用。不少鋌而走險的公司違反該規定而開展轉投資活動,但公司登記機關難以及時掌握必要的信息,致使這些公司仍能順利通過年檢。為消除公司對外投資活動中存在的不合理的法律障礙,新《公司法》第15條廢除了公司對外投資的限制,明確規定:「公司向其他企業投資,除法律另有規定外,不得成為對所投資企業的債務承擔連帶責任的出資人」(第15條)。

同時,針對目前一些公司,尤其是上市公司的大股東或者實際控制人通過提供擔保轉移公司財產的現象,新《公司法》還進一步要求:公司為公司股東或者實際控制人提供擔保的,必須經股東會或者股東大會決議,並且該股東或者受實際控制人支配的股東不得參加該擔保事項的表決(第16條)。
4、對禁止關聯交易作出原則規定
針對實踐中存在的關聯交易問題,新《公司法》增加一條原則性規定:公司的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不得利用其關聯關系損害公司利益;違反規定進行關聯交易,給公司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這一規定確立了規制關聯交易的法律基礎和原則,具體操作辦法可以根據實踐的需要,由行政法規、司法解釋進一步加以明確(第21條)。此外,還對上市公司增加一項規定:上市公司董事與董事會會議決議事項所涉及的企業有關聯關系的,不得對該事項行使表決權,也不得代理其他董事行使表決權;出席會議的無關聯董事人數不足三人的,應當將該事項提交股東大會審議(第125條)。
5、關於股東訴訟制度的規定
為了進一步保護股東,特別是中、小股東的利益,新《公司法》從以下方面做了完善:

一是規定董事、高級管理人員執行公司職務時違反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公司章程的規定,給公司造成損失的,股東可以書面請求監事會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監事執行公司職務時違反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公司章程的規定,給公司造成損失的,股東可以書面請求董事會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監事會或者董事會收到股東書面請求後拒絕提起訴訟,或者自收到請求之日起30日內未提起訴訟,或者情況緊急、不立即提起訴訟將會使公司利益受到難以彌補的損害的,股東有權為了公司的利益以自己的名義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二是規定董事、高級管理人員違反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公司章程的規定,損害股東利益的,股東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三是股東會或者股東大會、董事會的會議召集程序、表決方式違反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公司章程,或者決議內容違反公司章程的,股東可以自決議作出之日起60日內,請求人民法院撤銷決議。

四是針對有些有限責任公司的大股東利用其對公司的控制權,長期不向股東分配利潤的問題,新《公司法》增加規定,公司連續五年不向股東分配利潤,而公司該五年連續盈利,並且符合《公司法》規定的分配利潤的條件的,對股東會該項決議投反對票的股東可以請求公司按照合理的價格收購其股權。自股東會會議決議通過之日起60日內,股東與公司不能達成股權收購協議的,股東可以自股東會會議決議通過之日起90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五是研究借鑒其他國家的立法例,規定股東可以申請法院解散公司,進行清算。應當說,公司解散,在正常情況下應當由公司自行決定。只有在特殊情況下,通過其他途徑不能解決的,法院才可以依股東的申請解散公司。據此,新《公司法》增加一條規定,公司經營管理發生嚴重困難,繼續存續會使股東利益受到重大損失,通過其他途徑不能解決的,持有公司全部股東表決權10%以上的股東,可以請求人民法院解散公司。
6、關於一人有限責任公司的規定
為利於社會資金投向經濟領域,新《公司法》允許一個自然人或一個法人出資設立有限責任公司。但同時為了更好地保護交易安全,降低交易風險,新《公司法》設計了多項防弊措施:
(1) 比多元股東公司更高的注冊資本底限(10萬元人民幣),且股東應一次足額繳納章程所載出資額,而不得分期繳納。
(2) 一個自然人只能投資設立一家一人公司,且一人公司不能再設立新的一人有限責任公司。
(3) 姓名或名稱披露要求。一人公司應在公司登記中註明自然人獨資或法人獨資。
(4) 特別股東決策要求。一人股東行使股東會決策范圍內的決策權應以書面形式作出,並由股東簽字後置備於公司。
(5) 法定強制審計。自然人投資設立的一人公司在每一會計年度終了時應編制財務會計報告,並經會計師事務所審計。
(6) 法人人格濫用推定製度。根據新《公司法》第64條的規定,倘若一人公司的股東不能證明公司財產獨立於股東自己的財產的,應當對公司債務承擔連帶責任。
7、關於公司法人人格否認制度的規定
實踐中存在一些公司股東濫用有限責任逃避債務和法律義務,損害債權人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的情況,對此,新《公司法》增加規定:公司股東不得濫用股東權利損害公司、其他股東的利益,不得濫用公司法人獨立地位和股東有限責任損害公司債權人的利益;公司濫用股東權利給公司、其他股東造成損失的,應當依法承擔賠償責任;公司股東濫用公司獨立法人地位和股東有限責任,逃避債務,嚴重損害公司債權人利益的,應當對公司債務承擔連帶責任。
8、取消對公司提取公益金的強制性要求
舊《公司法》規定:公司分配當年稅後利潤時,應當提取利潤的5%至10%列入公司法定公益金。但考慮到公司提取公益金主要是用於購建職工住房,住房分配製度改革以後,按照財政部的有關規定,企業已經不得再為職工住房籌集資金,公益金失去了原有用途。實踐中出現了大筆公益金長期掛賬閑置、無法使用的問題。因此,新《公司法》刪除了有關公司提取公益金的規定。

Ⅱ 請談一談你對我國公司法立法之改革

公司法修改中的幾個問題:

一、進一步借鑒國外的成功經驗,適應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要求

我國公司法在起草時,借鑒了國外許多經驗或國際通例。但是,當時對國外許多作法未來得及全面、認真地研究和考慮,一些好的經驗未能吸取。經過六年多的研究和實踐中的比較,人們對有些經驗的認識明朗化了,因而現在有可能在更大范圍內借鑒國外成功的作法。

1、降低法定資本最低限額。 現行公司法規定有限責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注冊資本最低限額普遍高於其他國家,不利於吸引國外的投資。現在,我國尚保留外商投資企業法律制度。一旦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實行「國民待遇」,實行企業法律制度一元化,過高的注冊資本最低限額將意味著過高的投資「門檻」,影響國外投資者的積極性,也不利於調動國內投資者的積極性。

2、股份有限公司實行折衷授權資本制。 現行公司法對股份有限公司注冊資本的規定,還存在著忽視公司資金使用效率的問題。換言之,股份有限公司實行法定資本制,使有些公司在募足資本後,不能將資金充分利用起來,導致部分資金閑置或者用於非經營活動。有鑒於此,有必要仿效國外普遍的作法,實行折衷授權資本制,即在公司章程中規定注冊資本總額和第一次應募足的資本額。只要第一次應募足的資本額募足了,公司即可合法成立。注冊資本總額和第一次募足的資本額之間的差額,由公司股東大會授權董事會在一定期間內募足。該期間的長短,由公司法明確作出規定。

3、公司設立實行准則主義。為簡化投資手續, 應在公司法修改中確認公司設立的准則主義,即公司依公司法規定的條件在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注冊登記而成立。當然,在公司設立的准則主義之後,特殊行業的營業許可仍可存在,這是符合國際通例的。

4、結合我國公司運營中已經出現的問題, 借鑒國外行之多年的作法,應對股東(特別是控股股東)濫用有限責任原則採取相應對策,即規定「股東違反誠實信用和權利濫用禁止原則,濫用公司法人人格和股東有限責任原則,應對公司的債務承擔連帶責任。」

二、簡化有限責任公司的規則,突出有限責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區別

我國公司法規定了有限責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兩種公司形式,其用意是讓投資者根據自己的判斷對兩者作出選擇。但是,現行公司法的規定,沒有突出兩者的差別。為了突出有限責任公司簡便易行的特點,可否在公司法修改中作如下改革:

1、仿效國外大多數國家和地區的作法, 總結外商投資有限公司的經驗,不再設置股東會。同時,組織機構的職權作相應調整。

2、限定設董事會、監事會的范圍, 擴大現行公司法中只設執行董事和一兩個監事的作法。

3、明確允許設立一人公司, 取消有限責任公司至少有兩個股東的規定和有關國有獨資公司的規定,實行投資主體平等待遇的原則。

三、公司立法與國有企業改革立法宜分別進行

制定公司法時,恰逢在我國實行現代企業制度。而國有大中型企業實行公司製作為國有企業實行現代企業制度的有益探索,又成為人們的一種共識。因此,公司法容納了不少國有企業改革的內容。由於公司立法與國有企業改革立法的混同進行,使公司法中出現了不少僅為國有企業改革或國有投資主體規定的規則,導致規則之間的不協調,不利於公司法的實施。國內外的經驗表明,國有企業改革是一項自身特點很突出的問題,將其與其他立法(包括公司立法)一起進行,不利於解決這些問題。相反,單獨立法則有利於解決國有企業改革的特殊問題。依此思路,有關國有企業改革的特殊問題,諸如國有企業改革中國有財產保護、國有職工的安置、土地使用處置、國有資產的運營體制、國有股股權的行使等等,可以單獨制定為一個立法文件,譬如命名為「國有企業改製法」。而公司法修改則不必再與國有企業改革扭在一起,只需完善公司應遵循的共同規則,包括國有企業改建為公司後遵循的規則。

四、公司法的修改應充分體現公司法的精神

公司法的基本精神是以法律的形式塑造公司法律人格,並在公司所有與公司經營分離的前提下,以完善的公司治理結構實現其法律人格。與此相比,現行公司法中尚存在一些不協調之處,甚至有個別明顯違背之處,要作相應的調整。

1、現行公司法第4條第三款規定,「公司中的國有資產所有權屬於國家。」顯然,這與同一條中第一、二款規定的精神沖突。因為,所有股東出資後僅有股權,而不再對其作為出資的財產享有所有權和直接控制權。同時,公司則享有對所有股東出資形成的公司財產的全部法人財產權(首先是法人財產所有權)。為此,應刪除第三款的規定或修改為「公司中的國有股股份屬於國有出資人」。

2、借鑒國外經驗,結合中國實際情況, 規定出席股份有限公司股東大會股東所代表的表決權法定數額,以避免在實踐中代表表決權過少比例的股東主宰股東大會現象的屢屢出現。

3、糾正現行公司法第35條第二款規定和第38 條第(十)項規定之間的沖突。前者,股東向股東以外的人轉讓出資,須經全體股東過半數同意。後者,作為股東會會議決議事項通過,須依「資本多數決定原則」。為求其貫徹公司法精神的一致性,應統一為後者。

4、實行「獨立董事」和「外部監事」制度, 強化公司的監督機制。現行公司法中已確認股東大會對董事、監事的監督,董事會對董事長、經理的監督,監事會對董事、經理的監督。但是,監督流於形式的問題比較突出。所以,可考慮引進國外的經驗,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會和監事會的部分成員中,依照法定程序,由既非股東代表又非員工代表,與公司沒有利害關系的公司外部人士充任,專司公司監督職能。當然,鑒於公司組織機構引入外部成員僅是為了實現監督,結合到我國公司組織體制中已專設監事會負責監督,也可考慮僅設「外部監事」。

還應注意到,現行公司法中有許多關於由國務院作出規定的授權,而國務院在公司法實施多年後仍未作出規定。這表明,一方面,涉及公民、法人投資權利和相關民事、商事權利的行使,應由立法機關直接作出規定;另一方面,國務院無力對此作出規定。在這次公司法修改中,應由立法機關統一完善。

Ⅲ 問:我國《公司法》對一人公司的規制謝了!

我國《公司法》對一人公司的規制如下,首先何為一人公司?所謂一人公司,是指一個股東(自然人或法人)投資,並由該股東持有公司全部出資或所有股份的有限公司,包括有限責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一人公司有廣義和狹義之分,狹義的一人公司僅指一個自然人股東持有公司全部出資額或股份的公司:廣義的一人公司指一個自然人股東或一個法人股東或一個財政主體持有公司全部出資額或股份,或者名義上具有多個股東但實際上為一個股東所控制的公司。

在公司發展形式的歷史沿革上,一人公司最初以一種事實形態出現。世界各國的立法對一人公司的態度一般都經歷了普遍禁止到逐步有條件承認存續中的一人公司,再發展到承認一人公司合法性的發展歷程。在我國,一人公司即一人有限責任公司,是指只有一個自然人股東或者一個法人股東的有限責任公司。公司對公司的全部財產享有法人所有權,並以公司全部財產對外承擔責任;股東除享有一般股東權之外,還享有股東大會、董事會、監事會甚至經理的權利。

經過我從網上,教科書上的學習,初步了解到我國公司法對一人公司的規制:
①實行嚴格的資本確定原則,《公司法》對於有限責任公司的注冊資本最低限額規定為3萬元人名幣並且允許分期繳付出資,但對一人有限責任公司注冊資本的最低限額規定為10萬元人民幣並且一次性繳付
②限制自然人設立一人公司的數量,對於一個自然人,只能設立一個一人有限責任公司,而且該一人有限責任公司不能設立新的一人公司
③確立一人公司的法人人格否認制度
④加大一人公司的處罰力度,這是為了保障一人公司的健康有序發展。

我國法律對一人公司的態度並非完全一樣,它因公司的不同類別而有所差異。並且,設立時的形式意義的一人公司僅允許在個別公司類別(外商獨資公司、國有獨資公司)存在;
設立後的形式意義的一人公司則在較廣的范圍內缺乏法律的規范。
這種立法現狀所造成的法律後果在於:
首先,公司法僅允許設立外商獨資公司和國有獨資公司兩種形式意義上的一人公司,體現了立法對內資與外資、非國有資本與國有資本的區別對待,即國家法律重視外資和國有資本,而歧視內資和非國有資本;因為法律地位的不平等,兩種資本在市場競爭的舞台上很難展開公平的較量,這種做法違背了我國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目的,同樣也不利於市場經濟的發展。
其次,公司法禁止其他形式的一人公司的設立,必定會導致規避法律行為的大量出現。因為有限公司以有限責任為其基石,一旦失去有限責任的保護,公司股東的經營風險將大大增加,隨著現代市場經濟關系的越來越復雜,任何類型的投資者都希望在經營活動中受到有限責任的保護,個人企業主同樣也不例外。
但是我國的公司法並沒有廣泛的承認一人公司,之所以不廣泛的承認一人公司的原因主要是:
①一人公司欠缺社團性。
②承認一人公司將使傳統公司法面臨較大沖突。
③承認一人公司對保護公司債權人利益不利。
④一人公司極易濫用公司法人格。
⑤中國的信用制度尚不健全。

Ⅳ 公司法在我國經濟法律體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公司法的地位 公司法的地位系指公司法在整個法律體系中的地位及其重要性程度。公司法在整個法律體系中的地位問題,學界一直存在爭論,認識不一,歸納起來有三種不同的主張:第一種主張把公司法編入民法典;第二種主張把公司法編入商法典;第三種主張公司法應以單行法形式出現。 從世界其他各國公司法的立法體例看,公司法在法律體系中的地位不外乎有三種形式:第一種情形是在民商合一的某些國家中,公司法是民法典之組成部分,如瑞士民法典、前蘇聯民法典。第二種情形是在民商分立的某些國家中,公司法是商法典之組成部分,如法國、德國的商法典便把公司法納入其中。第三種情形是公司法以單行法的形式獨立出現,這種立法體例在英美法體系國家盛行,北歐一些國家如瑞典等國效仿。從我國目前的民商立法情況來看,採用的是民商合一體例。由於公司法內容涉及多種的法律關系,不僅涉及民事法律關系,而且涉及行政法律關系、刑事法律關系,甚至還涉及涉外法律關系,我國公司法以單行法的形式出現。我國公司法是我國法律體系中一個極為重要的法律部門,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必不可少的法律。 二、公司法的作用 我國公司法的頒布和施行,標志著我國公司法律制度的正式確立。公司法的作用循其立法宗旨有以下幾方面: ( 一 ) 確立現代企業制度,完善企業法人制度 《中共中央關於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指出,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是發展社會化大生產和市場經濟的必然要求,是我國國有企業改革的方向。而公司是我國現代企業形態之中的一種最基本的和最重要的企業形態。公司法正是適應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需要,為確認和規范公司的組織和行為而制定的法律。 ( 二 ) 規范公司的組織和行為 公司法是組織法和行為法的統一。公司法對公司從產生到消滅的整個過程中的組織和行為關系均作出規定,包括公司組織和行為的一般原則,公司的設立、變更、解散,公司的能力,公司章程,公司的資本和財產,組織機構,財務會計以及公司與股東、股東相互之間的關系,等等。 ( 三 ) 保護公司、股東、職工和債權人的合法權益 公司法規定了公司享有的各種權利,如享有全部法人財產權,能夠自主經營、自負盈虧,可以享有其他的民事權利,等等,使公司的運作具有可靠的保證。 公司法賦予股東分紅權、投票權、公司終止時的剩餘財產分配權、股東訴訟制度等保護股東包括中小股東的權利,確保股東包括中小股東的合法利益。 公司法通過規定公司監事會中的職工代表比例、對有關問題應當聽取公司職工的意見和建議以及職工代表的產生方式,切實保護職工利益。 公司法通過規定法定資本制、各種公示和通知制度等,維護交易安全,保護債權人的合法權益。 ( 四 ) 維護社會經濟秩序,促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 公司是最為重要的市場主體和基本的市場經濟微觀基礎,公司的結構是否健全、公司的行為是否規范,直接涉及到社會經濟秩序的穩定。歷史的經驗告訴我們,一些組織和公司設立和運作的不規范,嚴重擾亂社會經濟秩序,破壞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健康發展,諸如大股東侵害中小股東利益等等。公司法則通過規范公司的組織和行為,維護社會經濟秩序,健全市場經濟基礎,促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

希望採納

Ⅳ 公司法問題

明確約定出資比例,實際股東的權利與義務,股權轉讓的限制等條款;保證公司其他股東對代持協議予以簽字確認;明確名義股東擅自轉讓實際出資人股權時,實際出資人的損失如何計算。
1.公司需要在法律框架內運作。目前,最具體的法律文件是《公司法》。《公司法》頒布以來,經過多次修改,內容不斷完善。因此,這些問題包括公司的注冊資本以實物支付,一人也可以成立公司,由擔保權擔保的財產,由擔保抵押設定的財產,不允許作為投資。例如,只有土地交付,但沒有轉讓登記;土地已轉讓但未交付;第三種情況,既沒有交付土地,又沒有辦理土地轉讓手續。
2.上述三起案件均視為虛假投資。第一,轉讓登記程序;第二種情況,用於交付程序;在第三種情況下,應同時辦理交付和轉移手續。股權可以用作資本,並應考慮轉讓。債權一般不能作為出資。土地承包權、采礦權、探礦權均可出資。但價格應在評估後確定。發起人以自己的名義和他人為擬設立公司的利益簽訂的合同有效,設立公司的權利和義務由公司繼承。發起人以擬設立公司名義與他人訂立合同的,該合同視為有效。
3.撤資包括以貸款形式或通過虛假合同轉移所有資金。有限責任公司股東不履行出資義務或者足額抽回出資的,股東會不得取消其股東資格,但公司章程另有明確規定的除外。新《公司法》的立法理念更適應市場經濟的需要,體現了鼓勵投資、簡化手續、提高效率的精神,取消了許多不必要的干預,廢除了公司設立審批制度,降低了強制性標准,加強當事人意思自治,突出公司章程制度建設的影響。
拓展資料:
為進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結構,加強股東權益保護提供製度保障。中國公司法中的公司有其特定的適用范圍:
1) 根據屬地主義原則,它是根據公司法在中國設立的公司;
2) 組織形式限於有限責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
3) 立法中沒有規定其他組織形式,實踐中也不允許建立其他組織形式。

Ⅵ 你對我國公司法立法之改革的看法

一、降低公司的運營成本。 1、降低注冊資本的最低限額。現行公司法規定的有限責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注冊的資本最低限額普遍高於其他國家和地區。過高的注冊資本的最低限額不利於調動出資人的積極性,並且有可能在一定程度是不利於外資的進入。因此,注冊資本最低額的限制應根據公司的經營方式的不同而靈活的掌握。 2、減少制度規則為公司設立增加的成本。為了簡化投資設立的手續,我國公司法的改革應確認公司設立的准則主義,即公司依公司法所規定的條件在工商行政機關注冊登記而成立。以前公司的設立方式有特許主義,行政許可主義,通過這兩種方式設立的公司都需要政府的審查。公司設立依准則主義並不是排斥政府的一切審查,它只是要廢除政府主管部門對公司法人成立的審批,而不是廢除公司登記機關的審查。公司實行准則主義設立的方式是在糾正市場准入的限制的競爭中向前邁進了一步,提高公司的透明度,減少了不必要的成本。 二、不斷改進和完善公司治理,降低公司的經營風險。 公司治理是指所有者,主要是股東對經營者的一種監督和制衡機制,即通過一種制度安排來合理地配置所有者與經營者之間的權利與責任關系。公司治理的目標是保證股東利益的最大化,防止經營者對所有者利益的背離,其主要特點是對股東、董事會、監事會及管理層所構成的公司治理結構的內部治理。 1、健全股東大會制度,落實股東大會作為權力機構的法律地位。股東大會是股東行使監督權、表決權和知情權等一系列權利的重要平台。在中國,股東大會只是具有形式上的權利並無實際上的權利,有些公司的股東大會被大股東操縱控制,而有些股東大會議事程序不規范。因此,在公司法的改革中,應在健全股東會的具體規則上加以詳細的規定,確保股東大會及時、順利地召開,使有表決權的股東能夠按自己的內心真意行使表決權,保護股東合法的權益,推進股東大會運轉的科學性和民主性。 2、完善董事會制度。董事會是一個通過召開會議集體行使表決職權的機關。一般情況下,董事會是由若干董事組成,通過董事行使表決權來做出決定。不同的董事會制度對董事會的獨立性及科學的決策的公正性、合理性的影響很大。因此構建一套合理的董事制度對完善公司治理至關重要。 其一,設立專門委員會。完善董事會制度應從董事會的組織機構入手,保證董事會有一定的獨立性,避免董事會成為大股東操縱公司的工具。目前,外國公司董事會制度就是在董事會下設立各專門委員會,以保證董事會能做出獨立、合理公正的決議。 其二,完善董事會的動作機制。健全的公司組織機構是完善董事會制度的前提,但是公司機構的有效運作是實現組織機構設置的目的,保障董事會能夠對公司的經營、市場的變化做出迅速的反應,並且能迅速化解經營中出現的風險。它主要包括董事會權力的完善,議事方式和表決程序的完善及對董事會會議瑕疵救濟的完善。首先,董事會的權力是私法上權力,不同於公法上的行政權力,它是一種私法自治的擴張和補充。董事會實際上代行著公司的權力。其次,從董事會的議事方式和表決程序是上看,董事會的會議頻率應合理化,而不用強制的法律條文加以規定。同時,為了避免董事會成為某些人爭權奪利的工具,董事會必須牢牢掌握會議議程,如明確會議前的准備工作,完善並嚴格遵守董事會會議召集程序,而不能任憑經營者操縱董事會會。 3、有效發揮監事會的監督職能,是保證公司治理中權力制衡機制的重要方面。在我國,監事會職能虛化的現象十分嚴重,上市公司出現了內部人控制,大股東侵害小股東的利益,公司股東利用職權進行違規的關聯交易或對披露的財務報表造假等一系列問題。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我國的上市公司監事會監督不力,也因此引發了社會經濟問題。首先,法律規則沒有完全體現監事會制度的本意,許可權不完備、手段缺乏、義務不充分。其次,信息嚴重不對稱導致監事會無法監督。公司的信息最容易被接近信息的執行業務的董事,經理層獨占,監事會完全依靠經理層提供的信息進行監督,或根本得不到應有的信息而無法行使監督權。因此,保持獨立性是監事會有效履行監督權的根本前提,而且監事會要形成激勵約束機制,強化監督會的責任,保障監事會責、權、利之間相互協調,才能充分發揮監事的積極性,確保監事會的監督作用。 三、不與WTO 規則相悖。 為更好地與國際上各國及WTO規則的順利接軌,我國應在公司法改革中實現外商投資企業與公司法的並軌,賦予外商投資企業國民待遇。我國從1979年陸續制定了三部外商投資企業立法,這三部外商投資企業立法對於吸引和規范外商投資企業的設立與經營管理發揮了重要作用。但是隨著我國加入世貿組織,這三部法律已不在符合國際的公司治理結構,也大大落後於中國現行公司立法。為了鼓勵外商投資,應盡快廢止這三部外資企業立法,實現外資立法與公司法的並軌。

Ⅶ 關於我國的新《公司法》

一、《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八次會議於2005年10月27日修訂通過,自2006年1月1日起施行。 二、新《公司法》的主要立法特點: 新《公司法》摒棄了舊《公司法》中諸多限制性條款,為各種資本的運營提供了良好的法律保證。新《公司法》與舊《公司法》相比較,其立法特點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鼓勵投資興業。新《公司法》不再根據公司不同產業分別規定最低注冊資本,而是統一將有限公司最低注冊資本降至3萬元;同時允許較大數額注冊資本分期繳納。有限公司注冊資本由「在公司登記機關登記的全體股東實繳的出資額」改為「在公司登記機關登記的全體股東認繳的出資額」。新《公司法》降低了投資的門檻,大大提高了中小投資者的積極性。另外,新《公司法》放寬了股東出資方式,增強了公司的資本實力。 二是善待國有公司與民營公司。新《公司法》將國有股東與其他股東之間的制度歧視廢棄,為民營公司提供了與國有公司地位相同的平台。在新《公司法》制度下,民營有限責任公司只要具備《證券法》規定的公司債券發行條件,就可以和國有投資的有限責任公司一樣發行公司債券,從而突破了民營企業融資的瓶頸。 三是鼓勵公司自治除弊。新《公司法》尊重公司與股東的自治、自由、民主和權利,大幅減少了行政權和國家意志對公司正常經營的不必要干預。新《公司法》在公司的設立、經營、治理乃至於公司解散清算等環節大膽放手鼓勵公司與股東自治,擴大了公司的商事權利能力與行為能力。 四是強調社會責任。新《公司法》在公司設立、治理、運營、重組等各個環節的適用與解釋中弘揚了公司社會責任精神,強調公司必須「承擔社會責任」。新《公司法》不僅將強化公司社會責任理念列入總則條款,而且在分則中設計了一套充分強化公司社會責任的具體制度。這是我國社會主義公司法的一大特色,也是我國立法者對世界公司制度的一大貢獻。 五是操作性強。新《公司法》的可操作性與可訴性不僅表現在公司法自身的細密規定,而且表現在公司法預先規定粗線條的基本法律制度,並為日後最高人民法院起草公司法司法解釋和法官、仲裁員行使自由裁量權預留「制度介面」。「制度介面」密切銜接法律和司法解釋之間的法律適用關系,確保公司法律制度的完整性、統一性。 六是強化和保護投資的信心。新《公司法》強化股東權利的保護,不僅在總則中重申股東的常見權利,而且將股東權保護的精神貫穿於整部法律。如既強調保護股東的自益權(財產權利),也強調保護股東的共益權(監督與控制權利);既重視實體法律規范的完善,也重視程序法律規范的完善;既囊括股東身份取得後的權利保護問題,也覆蓋股東身份取得過程中的權利保護問題;既覆蓋了公司正常存續過程中的股東保護問題,也要照顧到公司購並重組時的保護問題等。 三、 新公司法將公司的形式分為兩種,有限責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並對其中兩種有限責任公司,即一人有限責任公司及國有獨資公司,作了特別規定。 如有疑問請補充問題,如有幫助請採納。

麻煩採納,謝謝!

Ⅷ 公司法的立法概況

我國的《公司法》由第八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五次會議於1993年12月29日通過,自1994年7月1日起施行。
根據1999年12月25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三次會議《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的決定》第一次修正
根據2004年8月28日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一次會議《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的決定》第二次修正
2005年10月27日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八次會議修訂
2005年10月27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四十二號公布自2006年1月1日起施行
新《公司法》共十三章二百一十九條,原法中只有二十餘條內容未變。其他條款內容均有所添加或刪改。新法條款數量略有減少,但立法體系與法律結構更為合理嚴謹。
新《公司法》的立法理念更為適應市場經濟之需要,體現了鼓勵投資,簡化程序,提高效率的精神,取消了諸多不必要的國家干預的條款,廢除了股份公司設立的審批制,減少了強制性規范,強化當事人意思自治,突出了公司章程的制度構建作用,為進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結構,加強對股東權益的保護提供了制度保障。
此後,《公司登記管理條例》於2005年12月18日修訂頒布,隨《公司法》於2006年1月1日起施行。

Ⅸ 各國公司法發展情況

一.美國的公司立法
1.美國各州的公司法
按照美國憲法規定,有關公司的立法屬於各州的許可權范圍,所以各州各自分別立法,每個州都有自己的公司法,而沒有聯邦統一的公司法。美國的公司法以成文法為主,成文法又以州法為主。當然,美國各州以及聯邦法院在解釋成文法的過程中,又分別積累了大量的案例,形成了各州及聯邦法院的"案例法"。
現在美國各州有關公司的立法雖然不完全統一,但差別不是很大。由於特拉華州公司法(Delaware Corporate Law)規定比較靈活,設立程序簡單方便,很多州外的公司以及外國的公司往往選用該州的公司法登記注冊。據統計,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的公司中有1/3以上是在特拉華州注冊的,所以該州享有美國的"公司天堂"的美譽,其立法機構和最高法院也就成為了美國現代公司法的主要來源和權威。現在,紐約州的最高法院和州公司法也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
2.聯邦公司成文法
美國聯邦沒有統一的公司法,而只是由國會通過的有關公司的成文法,主要是兩個方面:
一是反托拉斯法和反不公平競爭法。托拉斯(trust)原意是指信託,通俗地說,信託就是將財產交給別人代管。19世紀末,信託被一些大財團用來作為實行壟斷的工具。例如,1879年,洛克非勒成立的"標准石油"(standard oil)公司,為了擠垮競爭對手,用各種手段把美國90%的煉油實施集中於一個由9個受託人組成的信託,形成了美國石油工業的托拉斯。各種大企業聯合的托拉斯,由於其形成的市場勢力和採用的競爭手段,一方面侵害了農民和工人的利益,另一方面也殘酷無情地擠垮了大量同業中的中小企業。對此,以美國西部的農民為中心,掀起了全國范圍的反托拉斯運動。迫於公眾壓力,美國國會接受了參議員謝爾曼的提案,l890年制定了《反對不法限制和壟斷,保護交易和通商的法律》,即所謂的《謝爾曼法》,並於1903年在司法部內設立了獨立的反托拉斯司。但由於該法規定的模糊性,政府和法院的消極態度,使《謝爾曼法》在初期的適用成為一紙空文,美國許多大工業托拉斯實際上正是在該法頒布以後發展起來的。 在社會輿論的強大壓力下,為了彌補《謝爾曼法》的缺陷,1914年又頒布了《克萊頓法》和《聯邦貿易委員會法》。《克萊頓法》明確並增加了反托拉斯的規定,《聯邦貿易委員會法》則規定了不正當競爭為非法,設立聯邦貿易委員會來執行反托拉斯法。這兩項法律通過後,由於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和二十年代經濟一度的繁榮,反托拉斯法在當時並未得到執行,一直到三十年代羅斯福新政時,在美國最高法院宣布促進壟斷和管理經濟的全國工業復興法違憲之後,政府才轉變態度,發動了一場大規模的反托拉斯運動。
二是證券發行和交易法。20世紀30年代的經濟危機造成許多公司和金融機構倒閉,導致美國金融和證券市場陷入混亂。為了整頓股票市場,美國聯邦政府通過了"1933年證券法"和"1934年證券交易法"。

3.示範商業公司法(model business corporation act)
為了使各州相同對象的立法能夠統一,美國的一些法律機構擬訂了相關方面的示範法供各州議會參考。如果有若干州採用,就改為統一法,如統一商法典、統一合夥法等。美國全國律師委員會1950年起草,並於1984年修訂了美國《示範商業公司法》(下稱《示範公司法》),它本身沒有法律約束力,但它對各州《公司法》的制定影響很大。
二.英國的公司法
英國是資本主義經濟發展最早的國家,也是股份公司出現最早的國家之一。1600年成立的英國東印度公司就是股份公司的典型代表。英國的公司法主要採取了成文法的形式,同時輔之以判例原則。英國最早的公司立法可以追溯到1835年頒布的《貿易公司法)(The Trading companies Act of 1835);1844年英國頒布了《合股公司法}(The Joint stock companies Act 1844);1855年為了刺激私人投資,制定了《有限責任法》(The Limited Liability Act 1855)。1862年英國又制定了新《公司法》(The company Act),1908年制定了統一的《公司法)。英國的公司法經常修改,新公司法通過後,原有的公司法就失效了。英國最有影響的是1948年頒布的《公司法》,1961年、1967年、1970年、1976年和1980年分別通過了對1948年公司法的修正案,1989年又對公司法作了最新的修改。
此外,1963年頒布的《股份轉讓法》、1958年通過的《防止欺詐(投資)法)、1949年頒布的《公司清理規則》以及其他法律中有關公司的規定。1890年通過的《合夥法》和 1907年通過的《有限合夥法》主要是調整普通合夥和有限合夥,即大陸法系國家公司法調整的無限公司和兩合公司。
英國公司法的特點之一是英國公司法主要調整有限責任公司與股份有限公司,調整的范圍較廣泛包括證券及破產等內容;特點之二是比較靈活、自由。英國的公司法沒有規定公司資本的最低限額,沒有規定法定公積金制度等;特點之三是具有多邊性,公司法隨著經濟的發展需要而不斷修改,特別是現在進一步修改而與歐盟大陸法系國家的公司制度相統一。
三.法國的公司法
法國1807年的商法典第一編第三章設有關於公司的規定,其中分為人的公司和物的公司。後者因經濟發展的影響而作了較多的修改,並頒布了單行法作為補充。最重要的是1866年公司立法,對股份有限公司的法規大幅修改。1966年戴高樂執政時,法國從新制定了一部全面規定各種公司形式的完整的、統一的公司法,即《商事公司法》。
四.德國的公司法
德國是民商分立制的國家,關於商事組織的規范分別集中《德國民法典》和《德國商法典》中。民法中調整的是社團和合夥的標准模式;商法中調整的是民事合夥的變體,即普通商事合夥(無限公司)、有限合夥(兩合公司)、隱名合夥(隱名公司)、股份公司和股份兩合公司。繼1892年德國頒布了有限責任公司單行法後,商法典中的股份有限公司和股份兩合公司的內容也從商法中分離出來,頒布了《股份及股份兩合公司法》(下稱《股份公司法》)。
五.日本的公司法
在企業組織形式上,日本主要是公司制。公司主要有四種類型:股份有限公司、無限公司、兩合公司、有限責任公司。日本稱股份有限公司為株式會社,把有限責任公司稱為有限會社。關於公司的組織和活動的法律規范最重要的《商法》第2編。戰後,日本受美國的影響,對商法公司篇及有限公司法作了多次修改。但是日本既沒有像法國那樣將公司法從商法分離出來,也沒有像德國那樣將股份法從商法中分離出來,而拘泥於商法的體系與條文,所以商法公司篇的條數和內容都比較凌亂。此外,日本還公布實施了《有限公司法》、《商法特例法》、《商業登記法》、《附擔保公司債信託法》、《公司更生法》等。
六.我國的公司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於1993年12月29日八屆人大五次會議通過,並於1994年7月1日正式施行。這標志我國企業立法體系打破舊體制下按所有制和行業立法的傳統模式,注重市場經濟發展中所有制主體多元化的現實,借鑒國際規范,建立起按企業的組織形式和法律形態立法的新體系。
《公司法》共有十一章230條條文,分別是第一章總則,第二章有限責任公司的設立和組織機構,第三章股份有限公司的設立和組織機構,第四章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份發行和轉讓,第五章公司債券,第六章公司財務、會計,第七章公司合並、分立,第八章公司破產、解散和清算,第九章外國公司的分支機構,第十章法律責任,第十一章附則。在公司法中有限責任公司與股份有限公司兩種公司分別規范,實際上其中較多條款是重復的。本教材中沒有分開討論兩種公司的形式。
《公司法》從法律上確立了我國現代企業制度的基本框架,明確產權界定,強調公司經營自主,企業擺脫政府行政部門的干預,國家只對企業進行宏觀調控和監督。該法還明確規定公司內部建立責任、權力分明的激勵和約束相結合的機制,即建立股東大會、董事會和監事會這種現代公司治理結構;另外還有關於發行股票和公司債券、股份有限公司上市的、公司解散和結算等規定。其中也有根據我國長期以來國有企業佔主導地位而制定的國有獨資有限責任公司的特別規定。
隨著市場經濟的逐步形成,《公司法》的部分條款已不能適應新的情況。1999年12月25日召開的九屆人大十三次會議對《公司法》進行了第一次修改,但由於當時條件所限,僅是局部微調。這次修改主要涉及兩個方面:增加了國有獨資公司設立監事會的規定;增加了支持高新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的發展。近來,《公司法》的進一步修改正在醞釀之中。

Ⅹ 公司法的社會現實意義

我國市場經濟和市民社會得以初步建立的主要標志,與其說是契約關系和契約制度的建立,毋寧說是公司和公司制度的萌芽和發展。
我國《公司法》計有230條之多,頒布於1993年12月29日,距今已近9年。由於我國公司實踐起步較晚、公司法理論研究薄弱、起草時間倉促等原因,致使《公司法》條文存在著原則性較強、可操作性較差、法律漏洞較多的不足。全國人大常委會於1999年12月25日作出的《關於修改公司法的決定》,增設了國有獨資公司監事會,放鬆了高新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發行新股和申請股票上市的條件,允許在證券交易所內部為高新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股票開辟第二板塊市場。這些修改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但畢竟不是對《公司法》的全面修正。《公司法》的修改既要立足於我國的公司實踐,還要大膽借鑒發達國家的先進立法例、判例與學說,考慮到全球化時代和網際網路時代的新情況,突出新公司法的前瞻性、可預期性、嚴謹性、開放性、實用性和可操作性。

修改公司法是我國抓住「入世」機遇,保護國內外投資者投資熱情的需要。在資本市場國際化、全球化的今天,資本已經變成沒有國界和「國籍」的高度流通資源。川流不息的國際資本,總是傾向於流向那些法律環境比較好、投資預期比較穩定以及投資者的權利較有保障的國家和地區。如果我國《公司法》不作出相應調整,不但有可能導致國際資本流向其它國家(包括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從而使我國錯過難得的商業機會;而且有可能導致國內民間資本的外流。雖然尚無確切的內資外流統計數字,但內資外流的現象已經存在,這與《公司法》的不完善不能說沒有一點因果關系。在現實生活中,不僅上市公司的中小股東利益屢屢受到損害,就是非上市公司的股東也存在合法權益受到侵害的現象。

修改公司法是我國資本市場走向法治的需要。現代公司是現代社會和現代國家的縮影。市場經濟是法治經濟。衡量資本市場法治化程度的重要標志是看,公司法治的完善程度如何。為了更加公平、高效地協調好公司、股東、董事、監事、經理、雇員、供應商、債權人、競爭者、政府、社會中介機構等諸多當事人之間的利益關系,必須通過建立健全主體制度、行為制度、權利制度和責任制度落實各方當事人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使其各行其道,各得其所。公司的設立、投融資和治理結構等諸多領域能否擺脫人治的烙印,步入法治軌道,關鍵在於是否有一部現代化的公司法。

修改公司法是我國提高公司競爭力,乃至民族經濟競爭力的需要。公司是民族經濟的細胞。公司是否具有競爭力,取決於公司對資本、勞動力和管理等生產資源的整合和開發能力。公司制度的設計初衷就是降低交易成本和代理成本,最大限度地利用法人制度和股東有限責任制度提高公司和投資者的商事活動效率。市場經濟發達國家無不是公司法健全的國家。

修改《公司法》應遵循的原則

(一)既強調公司與股東自治,也要維護交易安全。

新《公司法》與現有《公司法》相比,應當進一步突出公司自治與股東自治,加大民事法律規范、任意性法律規范和保護性規范的比重,並慎重擬訂禁止性規范。為擴張公司的意思自治空間,新《公司法》應當允許公司章程和股東協議在不違反強行性法律規定、誠實信用原則和公序良俗原則,就公司內部的治理關系作出安排。新《公司法》還應廢除或者限制傳統的經營范圍制度對公司權利能力和行為能力的不合理限制。為保護投資者的投資自由,有必要簡化公司設立、重組程序,對各類公司(包括有限責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乃至上市公司)的設立採取以登記制為原則,以審批制為例外的立法態度,限制審批制范圍,取消不合理的登記前置程序,進一步擴大公司登記制的適用范圍。根據國民待遇原則,對於外商投資企業的設立也應採取這一立場。原則上,對於包括外國投資者在內的股權轉讓行為,都不應當再以政府主管部門的審批為生效條件。為確保投資者選擇企業組織形式的自由,有必要承認一人公司等多種公司組織形式。又如,股東協議可以規定股東不按照出資比例享有分取股利。例如,甲乙兩股東可以約定,出資比例為90%的股東可以享有60%的股利,出資比例為10%的股東可以享有40%的股利。

當然,為維護公司對外關系中的交易安全,《公司法》需要納入一些必要的行政法律規范、強制性法律規范和管理性規范。例如,新《公司法》應當進一步健全公司資本制度,規范股東出資形式,強化資本減少限制原則和資本維持原則。新《公司法》還應進一步改進公司公示制度,確保公司債權人和投資者的知情權。在擴張公司自治和股東民主范圍的同時,更要注重強化登記機關和登記行為的公信力。公司財務會計制度也應進一步與國際會計標准接軌。

(二)既要大膽移植國際立法經驗,又要著力解決國際立法經驗的本土化。

公司和公司制度是舶來品。為了最大限度地吸引外資、留住內資,我國《公司法》修改應當盡可能多地參照國際慣例(並不一定寫入WTO規則),與世界發達國家的公司法接軌。例如,WTO《與貿易有關的投資措施(TRIMS)的協議》的內容只涉及與貨物有關的投資措施的效力問題,而未對成員國的一般投資政策作出系統規定。但為了強化國內外投資者對我國企業法律制度的信心,我國《公司法》修改就不能僅僅滿足於《與貿易有關的投資措施(TRIMS)的協議》的要求。而是要主動借鑒WTO主要成員國(包括英美法系與大陸法系)的先進立法經驗,構築良好的投資法律環境。當然,對發達國家公司法經驗的吸收借鑒應當從中國國情出發,實現國際經驗的本土化。在對兩種截然不同的國外立法例(如英美法系的單層制與大陸法系中的雙層制)進行借鑒時,應當本著洋為中用、擇善而從、實用優先的原則,決定取捨。

(三)新《公司法》應當涵蓋公司設立與運營中發生的主要法律關系。

新《公司法》既要解決好企業進入市場的問題,簡化公司設立程序;也要解決好企業退出市場的問題,填補公司解散程序中的立法空缺,如清算人缺位的問題;更要解決好公司治理和投融資中的難點問題。例如,我國現行《公司法》以若乾股東設立獨家公司的「核心公司家庭」為假定調整對象。當時,立法者尚未預料到公司作為股東設立子公司、子公司復出資設立孫公司、孫公司又出資設立曾孫公司的「四世同堂乃至五世同堂公司家庭」在現實經濟生活中的重要性。有必要借鑒發達國家的立法例,從規范母公司與子公司之間的關聯交易、建立公司集團的合並財務會計報表制度、保護子公司債權人與小股東的合法權益方面,實現對母公司利益、子公司債權人利益及小股東利益的均衡保護。從單純規范單一公司,到同時規范單一公司與公司集團,反映了立法者對公司法律現象的認識規律,體現了現實經濟生活對立法的迫切需要。對於現行《公司法》的漏洞均應予以彌補。

(四)既強調公司的營利性和股東利益最大化,也強調公司的社會責任。

公司是以營利為目的的社團法人。公司法歷來把最大限度地營利,實現股東利益的最大化視為公司的最高價值取向。近現代公司法的歷史就是一部為股東權保護而奮斗和努力的歷史,公司法實際上就是股東權保護法。股東權的保護程度如何,不僅直接關繫到股東個人的切身利益,而且關繫到公司制度本身的存廢,並進一步波及於公司的勞動者、經營者、消費者、債權人、交易客戶、公司所在地居民、公司所在地政府乃至全社會的利益,可謂牽一發而動全身。股東權保護所具有的經濟意義與政治意義不言自明。

國際公司法學界對公司社會責任的討論日趨熱烈,越來越多的人們呼籲公司不能僅僅以最大限度地為股東們賺錢作為自己的唯一存在目的,而應當最大限度地考慮股東利益之外的其他所有社會利益,包括職工利益、消費者利益、債權人利益、中小競爭者利益、當地社區利益、環境利益、社會弱者利益及整個社會公共利益。正確處理好強調公司社會責任與強調股東權保護之間的辯證統一關系將是修改《公司法》不斷變革和前進的動力。強調公司社會責任與強調股東權保護在新《公司法》中具有同等重要的意義。例如,既要保護股東的權利(含自益權與共益權),也要強化股東的足額出資義務。又如,為制裁投資者在投資及經營中的欺詐行為和違反誠實信用原則的行為,應當導入公司法人資格否認理論或者掀去法人面紗理論,明確規定濫用法人資格的股東對公司債務承擔無限連帶責任。

(五)《公司法》的穩定性與開放性兼顧的原則。

為保護中外投資者的合理法律預期,《公司法》理應具有相當的穩定性,避免朝令夕改。因此,凡是看準的《公司法》制度改革,應當盡可能一步到位,避免由於逐步推出改革而干擾投資者對法律環境的長遠預測。當然,實在不具備一步到位條件的立法改革,也應逐步推進,避免立法偏激冒進,缺乏可操作性。但立法者並非聖賢,無法對未來的公司法律現象先知先覺。因此,只能隨著對公司法律現象的不斷認識,而不斷修改立法。例如,馬車時代的公司法與互聯網時代的公司法應當有所不同。新《公司法》理應對股東大會的電子化等問題作出回應。難怪,近年來西方國家的公司立法變化頻仍。就《日本商法典》而言,近年來每隔一兩年就修改一次,在1997年時竟然先後於5月、6月和12月修改了三次。

此外,《公司法》修改還應堅持保護股東權利與預防股東權利濫用相兼顧、立法目標理想化與公司現實多元化相統一、壓縮行政權作用空間與鼓勵司法權適當介入相兼顧的原則。

熱點內容
吳春燕民法 發布:2024-11-05 21:22:09 瀏覽:286
最新勞動法2013全文 發布:2024-11-05 19:11:30 瀏覽:105
比較中美涉外婚姻法的文化差異 發布:2024-11-05 18:47:44 瀏覽:561
勞動法離職後工作服的規定 發布:2024-11-05 18:42:47 瀏覽:855
勞動法直接辭職有工資嗎 發布:2024-11-05 18:36:40 瀏覽:117
玉溪紅塔區法院 發布:2024-11-05 18:35:12 瀏覽:204
2017勞動法流產假 發布:2024-11-05 14:20:40 瀏覽:255
頂級律師年薪 發布:2024-11-05 13:45:14 瀏覽:652
徐金桂行政法背誦2017 發布:2024-11-05 13:12:32 瀏覽:68
上訴法院流程 發布:2024-11-05 11:37:58 瀏覽: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