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康德道德律令

康德道德律令

發布時間: 2022-05-07 02:11:58

① 康德所言的道德律令的三條法則是什麼

康德的道德律令體現在「普遍立法」、「人是目的」、「意志自律」三大道德法則之中。

(1)「普遍立法」,即個人行為的標准必須可以成為普遍規律;

(2)「人是目的」,即人的行為必須把人當作目的,而不是當作工具。康德提出人是目的,強調意志自律和道德原則的普遍有效性﹐它體現了康德道德的人道主義和人文情懷。

(3)「意志自律」,每個有理性者的意志都是頒布普遍規律的意志,即道德主體不受外界因素制約,為自己規定法則。善良意志作為自己的主人服從自己的立法,從而實現真正的自由。



(1)康德道德律令擴展閱讀

道德律在西方,智者安提卡、西塞羅以及托馬斯,阿奎那等對此都作過探討。早期稱為「未寫出的法律」,主要表現為「黃金定律」,即《聖經》中耶穌的箴言:「你們願意人怎樣對待你們,你們也要怎樣待人。」

法國伏爾泰認為,根據道德的自然規律制定的道德律是:像你希望別人對待你那樣去對待別人。

聖多瑪斯以為,自然道德律的最基本內容和原則是「行善避惡」,這是人類原始而基本的倫理經驗。除此之外,自然道德律也包括人類一些生存上的基本需要,例如:生活、繁殖、理性的生活、社會生活、基本人權……等。

台灣當代學者王臣端認為:倫理生活的最大規律,就是以人性作基礎根據理智指導生活,並認為道德律的最大原則是「行善避惡,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馬克思主義反對從抽象的人性中引申出「共同」、「永恆」的道德律。

② 康德法律道德的名言

1、自律原則是唯一的道德原則。——康德
2、思維無直觀是空的,直觀無概念是盲的。——康德
3、人是萬物的尺度。——康德
4、我不能讓人變得更好,除非他們身上還殘存著善良;我不能讓人變得更聰明,除非他們身上還有些許理智。——康德
5、既然我已經踏上這條道路,那麼,任何東西都不應妨礙我沿著這條路走下去。——康德
6、理性一手拿著自己的原理,一手拿來著根據那個原理研究出來和實驗,奔赴自然。——康德
7、酒能使人出語輕快,酒更能使人一吐衷情。酒,因而成為一種道德的性質成為搬運率直之心的物質。——康德
8、我從不擔心被證明有錯,卻擔心被誤解。——康德
9、大海之所以偉大,除了它美麗、壯闊、坦盪外,還有一種自我凈化的功能。——康德
10、橫波一盼,說話一句,勝過世界上的一切知識。——康德
11、凡是在理論上正確的,在實踐上也必定有效。——康德
12、事實上只有三種人適合結婚:傻瓜、惡棍和牧師。牧師習慣受縛於義務,惡棍希望他的太太不貞,傻瓜則相信他的太太是忠實的。——康德
13、哲學無法教授,哲學永遠是思想者的事業。——康德
14、知識分子是敢於在一切公共場合運用理性的人。——康德
15、一種在直觀中被給予的雜多的統覺,它的這種完全的同一性包含著一種表象的綜合,並且只有通過這種綜合的意識才是可能的。——康德
16、一切必然性在任何時候都以一種先驗的條件為基礎。——康德
17、世界上有兩件東西能震撼人們的心靈:一件是我們心中崇高的道德標准;另一件是我們頭頂上燦爛的星空。——康德
18、凡人的一舉一動,必是社會准則。——康德
19、良心是一種根據道德准則來判斷自己的本能,它不只是一種能力;它是一種本能。——康德
20、自然的美是一個美的事物,藝術的美是一個事物的美的表現。——康德
21、道德首先被要求的是支配自己。——康德
22、生得偉大者,笑對無常。——康德
23、美,是道德上的善的象徵。——康德
24、對顯象的雜多的把握在任何時候都是漸近的。各部分的表象相繼而起。至於它們是否也在對象中相繼,則是反思的第二點,它並不包含在第一點中。——康德
25、羞怯是大自然的某種秘密,用來抑制放縱的慾望;它順乎自然的召喚,卻永遠同善、德行和諧一致。——康德
26、哲學的義務是,去除因誤解而生的幻想。——康德
27、為一個判斷中的各種不同表象提供統一性的同一種功能,也為一個直觀中的各種不同表象的純然綜合提供統一性,用一般的方法來表達這種功能就叫做純粹知性概念。——康德
28、痛苦就是被迫離開原地。——康德
29、美最忌諱的是使人反感,而和崇高相去甚遠的是令人失笑。因此男人最痛苦的是你說他無能,女人最討厭你說她醜陋。——康德
30、將人視作手段,而不以人本身為目的,這永遠都是錯誤的。——康德
31、自由不是想干什麼就干什麼,而是想不幹什麼就不幹什麼。——康德
32、思想無內容則空,直觀無概念則盲。——康德
33、活動或運動是人體健康的導師。——康德
34、當愛情需要我的時候,我沒有資格去享用它,當我需要愛情的時候它卻離我而去。——康德
35、道德確實不是指導人們如何使自己幸福的教條,而是指導人們如何配享有幸福的學說。——康德
36、沒有信仰的人類生活與獸類生活無異。——康德
37、一個人的缺點來自他的時代,他的美德和偉大卻屬於自己。——康德
38、啟蒙就是讓人有勇氣去自己思考。——康德
39、所謂自由,不是隨心所欲,而是自我主宰。——康德
40、有學問,然後有先見;有先見,然後能力行。——康德
41、發怒,是用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康德
42、我們所有的知識都開始於感性,然後進入到知性,最後以理性告終。沒有比理性更高的東西了。——康德
43、只要你盡職盡責,人們都會由衷地對你尊敬。——康德
44、三樣東西有助於緩解生命的辛勞:希望,睡眠和微笑。——康德
45、盡管我們的一切知識都是以經驗開始的,它們卻並不因此就都是從經驗中發源的。——康德
46、工作是使生活得到快樂的最好方法。——康德
47、一個人沒有信心,第二天都不想起床。——康德
48、我已選擇了一條路,將要終身實行;我要繼續我的事業,任何事都不能加以阻擋。——康德
49、審美觀念生起許多思想而沒有任何一特定的思想,即一個概念能和它相切合,因此沒有語言能夠完全企及它,把它表達出來。——康德
50、想要成就大事業,要在青春的時候著手。——康德

③ 康德的道德律的產生

得先從法國網路全書學派發展起來的唯理論和英國經驗主義之間的,矛盾開始,這裡面有個人需要注意,那就是休謨。他先是從對於命題的分析上手否認了理性,否認了具有超感官的知識來源。然後又否定了道德的應然性。為此康德寫了純粹理性批判來回答第一個問題,用實踐理性批判來回答第二個問題,而這兩者的驗證方法是不同的,純粹理性批判是建立對於先天綜合判斷確證的一套知識體系,然後再用此對於各個現實內容進行確證(xxxxxxx如何可能?)而實踐理性批判則不同,道德律如何產生?這個問題沒有意義,也沒有任何確證方法,因為從一開始哲學家就必須假定此存在(因為你沒有任何經驗來源來對這個東西進行分析),而是藉此認為:既然要讓一個道德的普遍准則確立,而這又是一個無法證明的東西,那麼我們就必須確定一個絕對的「善」,這個「善」就是上帝。康德先是對於科學派利用證明的方法來考慮上帝是否存在嗤之以鼻,通過一大堆分析得出了一個結論上帝是無法證明的,它是為了道德律令的存在而必然被假定的存在。如此康德的神學體系可以說已經完成了,我們可以了解到道德律所包含的內容1.道德律具有最高普遍性,具有最高普遍性的准則2.道德律是一種自我命令,因為有一個最高存在「上帝」,所以道德律的實現實際上具有一定的強制性,而實際上就牽扯到了」自由「,在康德那裡,或者在那個時代,對於自由的理解和我們是不一樣的,實際上他們是將自由與感性對立,實際上當時德國的狂飆突進作家,思想家都對這個對立的東西進行了各自不同的闡述(席勒的美育書簡不錯你可以看一下),在康德那裡,人類因為道德律的出現所以可以擺脫感性世界的束縛,達到內在的自我命令的狀態,達到了真正的自由。

④ 康德三大道德律是什麼

您好:康德的三大道德律為:普遍的行為法則,人是目的以及意志自律。(詳見《實踐理性批判》)……以下,我參照一些資料進行簡要的說明。 1、普遍的行為法則——「要只按照你同時認為也能成為普遍規律的准則去行動。」……後來康德又對此准則做了一點延伸,即「你的行動,應該把行為准則通過你的意志變為普遍的自然規律。」這一經過變化了的定言命令,在突出行為准則需具備普遍性的同時,強調了如何實現准則向法則轉變的關鍵在於人自身的意志,法則體現著對意志的命令,准則則體現著意志的選擇,那麼當我們回憶起定言命令表達著的是自身即為意圖目的,而不是作為其他目的的手段時,我們知道了與這個道德律令相關聯的意志就只能是我們的善良意志了。因為「善良意志,並不因它所促成的事物而善,並不因它期望的事物而善,也不因它善於達到預定的目標而善,而僅是由於意願而善,它是自在的善。」 2、人是目的——「你的行動,要把你自己人身中的人性,和其他人身中的人性,在任何時候都同樣看作是目的,永遠不能只看作是手段。」 該律令是在保證普遍性同時解決實踐原則的質料問題,即目的的依據。康德指出,人之作為有限理性存在者是作為自在目的而存在著的,在任何時候都只能被當作是目的而不是手段,人在目的王國中是有尊嚴而不是僅有價值的。正因為人是最終的自在目的,人類的善良意志是自在的善,這才促使我們將道德律令看作是行為的直接決定者,道德畢竟是人性中的道德,道德上的善正是善良意志本身。「只有道德以及與道德相適應的人性,才是具有尊嚴的東西。」 3、意志自律——服從定言命令的人類自身就是道德規律的立法者。任何規律皆為自由的,道德規律亦不例外。人類正是在立法的參與過程中,體現出人的自在目的性。人的尊嚴、人的法則也因透顯著與規律必然吻合的意志,才成為徹底善良的意志。「他之所以崇高,並不由於他服從道德規律,而是由於他是規律的立法者,並且正因為如此,他才服從這一規律。……既不是恐懼,也不是愛好,完全是對規律的尊重,才是動機給予行為以道德價值。只有在其准則可能是普遍立法的條件下才是行動的意志,才是人們可能的理想意志,才是固有的尊重對象。人類的尊嚴正在讓他具有這樣的普遍立法能力,雖然他同時也要服從同一規律。」對道德律的尊重最終實現的是對人性自身尊嚴的尊重,這樣的一個道德律才是唯一值得尊重也是配得上服從的規律。

⑤ 怎麼理解「有二事焉,恆然於心;敬之畏之,日省日甚:外乎者如璀璨星穹,內在者猶道德律令」

康德有言,「有二事焉,恆然於心;敬之畏之,日省日甚:外乎者如璀璨星穹,內在者猶道德律令。」自然律和道德律,值得驚嘆和敬畏。而在浩渺未知的大自然之間,哪怕只是感悟「日月不同光、晝夜各有宜」的辯證與激越,亦是指引人類在文明路上勇往直前的本源。

黑格爾說,一個民族有一群仰望星空的人,他們才有希望。今天或許也可以說,正是有一群仰望星空的人,人類才會不斷進化,地球才會因此美好。

相關信息:

作為科學界大IP的黑洞,也許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將之來龍去脈搞懂,但這並不妨礙全人類為這張照片而激動、而瘋狂。就像伽利略的望遠鏡照破了亞里士多德的宇宙觀一樣,人類對世界、對自然、對人自身的宏觀與微觀探索,總是在文明的認知版圖上一次次撥亂反正、一步步開疆闢土。

這個過程也許是篳路藍縷的,抑或是頭破血流的,甚至是險象環生的,但始終有人為真知而摒棄門戶與界別的成見、跳脫世俗與傳統的窠臼,協力為探求未知世界而孜孜以求。

⑥ 怎樣理解康德的三個絕對道德律令

1、「普遍立法」,即個人行為的標准必須可以成為普遍規律;

2、「人是目的」,即內人的行為必須把人當作容目的,而不是當作工具;

3、「意志自律」,每個有理性者的意志都是頒布普遍規律的意志,即道德主體不受外界因素制約,為自己規定法則。

道德律令,是德國康德用語。指先天的可作為道德基礎的普遍法則與條件。

(6)康德道德律令擴展閱讀

康德的批判哲學認為,道德的形成不是建立在個人的、特殊的、經驗的感受之上,而是建立在一切道德判斷之上的先驗規則之上。只有從純粹理性的意志中衍生出來的先驗規則,才能適用於所有的時代和所有的人。

道德規律是道德建設不可或缺的。道德律令以絕對命令的形式出現,說明它是強制性的。康德認為人不僅受理性的控制,而且受物質慾望的誘惑。他們必須克服這種強迫形式的經驗慾望。

⑦ 怎麼理解邊沁的功利主義哲學和康德的絕對道德律令

邊沁的功利主義哲學:按照看來勢必增大或減小利益有關者的幸福的傾向,亦即促進或妨礙這種幸福的傾向,來贊成或非難任何一項行動。任何法律的功利,都應由其促進相關者的愉快、善與幸福的程度來衡量的。

康德的絕對道德律令:指總是按照那些同時可以成為普遍規律的規則行事。絕對命令是善良意志的自律,絕對命令是針對假言命令而言的,假言命令以經驗為基礎,是有條件的,而真正的道德命令是絕對的。這一命令適用於所有人,絕對命令無須涉及其他目的,其自身就是必然的一個行動。

(7)康德道德律令擴展閱讀

邊沁的功利主義哲學的意義:

1、功利主義首先是判斷一個行為對錯的標准,通過兩個要素,快樂和痛苦去判斷。邊沁:自然把人類置於兩個強有力的主人的控制之下:痛苦和快樂。只有他們才能向我們指出應當做什麼,並決定了會做什麼。

2、人的行為是遵循一個苦樂原則的,這也是人本性的一種傾向—追求快樂,逃避痛苦。邊沁正是在此基礎上,提出他的功利主義學說,他的功利主義本質就是一種快樂主義。

3、功利主義的的這個功利是一種功效,是對快樂和幸福功效的追求,對痛苦功效的逃避。

4、邊沁的功利主義是以個人為出發點的,但歸宿是社會。


⑧ 康德所言的道德律令的第二條法則是什麼

你好,它們是
1.普遍法公式:要只按照那種你同時希望能夠成為普遍法則的准則去行動。
2.自在目的公式:你永遠不會將人性,無論是你自身中的人性還是其他人身中的人性,僅僅看做手段,而是始終同時將其看作目的。
3.自律公式:永遠只按照我們中的這樣一種意志准則行動,這種意志同時可以把自身看作普遍立法。

⑨ 康德的先驗意識和道德律令是什麼意思,簡單准確的表達下。一定要簡單。不需要詳細解釋

樓上抄渺渺說的理論沒錯,不過襲你可能不是很理解。我給你舉例說明一下,「先驗」即先於「驗」,這個「驗」就是我們能夠感知、檢驗的客觀存在,是「後果」,先驗就是導致我們感知到客觀世界之所以如此的一種可能存在的「前因」。比如:你剛走出門口,忽然上面掉下來一個花盆,你看到花盆掉下來是「經驗的」,你推測花盆掉下來的原因這個「先於驗的存在」。可能是風吹的;可能是小孩子不小心碰的;也可能是有人故意的,但是你並沒有感知到花盆掉下來的「因」,你只是憑著「果」來推測,所以「先驗」的存在不用置疑,而「先驗」的方式有很多可能,且你又無法去驗證它。 至於「道德律令」,我認為僅僅一句話就可以說明:「不願自身及自身所在乎的東西受到傷害,當這個范圍擴展到群體時就是:我不傷人,人亦不傷我。」這就是道德律令。

⑩ 康德的那句很經典的話是什麼啊,頭上的星空和內心的道德法則

康德經典語錄如下:

「有兩種東西,我對它們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們在我心靈版中喚權起的驚奇和敬畏就會越來越歷久彌新,一個是我們頭頂浩瀚燦爛的星空,另一個就是我們心中崇高的道德法則。」

這是人類思想史上最氣勢磅礴的名言之一,它刻在康德的墓碑上,出自康德的《實踐理性批判》。每當想起這句話時,內心原本被壓抑的美好的情操都會被調動出來 , 感到自己的人格得到了凈化 。

伊曼努爾·康德是世界公認的近代最偉大的哲學家之一,整個一生住在東普魯士的柯尼斯堡,出生於德國柯尼斯堡,也逝世於德國柯尼斯堡。康德是德國古典哲學創始人,是近代西方哲學的集大成者,其學說深深影響著近代西方哲學。

他最有代表性和影響力的是他的「三大批判」,即《純粹理性批判》、《實踐理性批判》和《判斷力批判》這三部著作。

熱點內容
一元麻將群規章制度 發布:2025-01-11 10:51:36 瀏覽:808
經濟法專業可以兼學民商法專業嗎 發布:2025-01-11 10:36:34 瀏覽:600
勞動法的發展 發布:2025-01-11 09:41:38 瀏覽:404
烏蘭察布市中級人民法院 發布:2025-01-11 09:29:57 瀏覽:349
電影辯護人的法律知識 發布:2025-01-11 09:27:57 瀏覽:56
學校辦公室衛生規章制度 發布:2025-01-11 09:27:04 瀏覽:425
法治防控疫情宣傳 發布:2025-01-11 09:26:09 瀏覽:216
律師申請執業材料 發布:2025-01-11 09:14:28 瀏覽:551
衡量社會道德好壞 發布:2025-01-11 09:14:24 瀏覽:286
涇源縣人民法院 發布:2025-01-11 08:58:21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