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道德法律論

道德法律論

發布時間: 2022-05-07 20:26:34

道德與法律的區別

法律分析:法律與道德的區別是:

1、產生的社會條件不同。道德與人類社會的形成同步,法律是私有制、階級和國家出現後才有的。

2、表現形式不同。法律不論是成文法還是判例法都以文字形式表現出來,道德的內容則主要存在於人們的道德意識中,表現於人們的言行上。

3、體系結構不同。法律是國家意志的統一體現,有嚴密的邏輯體系,有不同的位階和效力。道德雖然有共產主義道德、社會主義道德、社會公德、職業道德以及家庭美德之分,但不具有法律那樣的嚴謹的結構體系。

4、推行的力量不同。法律當然主要是靠廣大幹部群眾自覺守法來推行,但也要靠國家強制力來推行;道德則主要靠人們內心的道德信念和修養來維護。

5、制裁的方式不同。違法犯罪的後果有明確規定,是一種硬約束;不道德行為的後果,是自我譴責和輿論壓力,是一種軟約束。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四條 對任何人犯罪,在適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許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權。

Ⅱ 如何理解近現代意義憲法的概念 從中西方角度論述

一、西方憲法思想及對審計文化的影響憲法是近代西方資產階級革命的產物,它深植於西方思想文化土壤中的,本身又是西方歷史長期衍生的一種復雜的意識形態。西方憲法思想的文化基礎根源於古希臘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等思想家的理論,後在近代的洛克、盧梭和孟德斯鳩等人的理論中得以形成和完善,集中體現在以下幾個理論論述中:
(1)人性自然論。西方傳統認為人性就是人的自然屬性。人天生趨於快樂或避開痛苦,國家和法律應當盡可能保證人的快樂。人首先像其他動物一樣有自我保護的本能與慾望,人在社會中有對幸福追求的權力,具體表現為對財產、權力、地位和名譽的追求等,政府和法律應當保護人們的這種追求。
(2)人民主權論。主權的歸屬主要有三種觀點:一是主權在君,即君權神授,是君主專制的代名詞;二是主權在國家,主要指極權國家;三是主權在民,即「天賦人權」。西方的民主在權的思想源遠流長,最早可以追溯到古代希臘和羅馬。現代大多數西方國家的憲法仍然體現著這種思想,例如,在美國憲法序言中,就相當簡潔明了地表達了「天賦人權」的思想:「我們,合眾國的人民,為了組織一個更完善的聯邦,樹立正義,保障國內的安寧,建立共同的國防,增進全民福利和確保我們自己及我們後代能安享自由帶來的幸福,乃為美利堅合眾國制定和確立這一部憲法。」
(3)法治論。同人民主權思想相聯系,很多西方政治思想家提倡法治。亞里士多德認為理想國家應該是這樣一個國家:在其中,最高權力歸根結底寓於法律。人的統治,即使是最聰明的人統治,都沒能達到法律般的不偏不倚。法治思想在西方國家的憲法中得到了充分體現,主要內容包括:憲法是國家的最高法律,遵守憲法的法律是每個官員應盡的義務;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司法獨立;保護公民自由的司法程序等。
(4)分權論。孟德斯鳩在《論法的精神》中系統地闡述了分權的思想:把國家權力劃分為立法、行政、司法三權,分別由三個不同的國家機關行使,相互達到一種制衡。在西方國家中,美國受三權分立影響最大,其1787年聯邦憲法中充分體現了「三權分立,相互制衡」的觀點。
(5)道德法律化論。西方的思想家普遍認為法律應當包容著理性、正義等道德成分或道德要通過法律的保證才能實現,西方國家在制定憲法時把社會公認的道德因素考慮進去,試圖以法律外在的剛性約束來保證和發揮道德所具有的內在作用,使社會個人的權利和自由得到法律的平等對待和保護,並能夠使公共安全和利益得到保證。
西方憲法思想的基調是「民主」、「自由」、「分權」、「法治」,它對西方國家的審計文化有很大的影響,具體體現在:
(1)審計監督的對象。「天賦人權」的核心思想是,任何人具有一定與生俱來的權利,這些權利不是任何強權恩賜的。相反,政府的權力卻是民眾授予的,民眾授予的權利必須受到限制,不受限制的權力是非常危險的。西方傳統文化認為「人本惡」,如聖經所述,人有「七宗罪」——饕餮、貪婪、懶惰、淫慾、傲慢、嫉妒和暴怒。而政府也是由人組成,設計有效的審計監督制度來約束政府,以保證「納稅人的錢」安全和有效,是非常必要的。審計監督的對象是有限權力的政府。
(2)審計服務的對象。西方國家普遍重視對立法機關提交審計報告,審計結果往往向公眾公布,這表明了審計服務的最終對象是人民,而立法機關由於受人民委託而成為具體的直接的審計服務對象。這與人民主權論的保持是一致的。
(3)審計體制模式選擇。為了更好地監督政府,為民眾服務,對於審計機關的設置,西方國家普遍採用的是獨立設置的模式,即將審計設置在政府體制之外。例如,英美為代表的立法模式,法國、西班牙為代表的司法模式,德國和日本為代表的獨立模式,獨特的瑞典行政模式(不同於一般行政模式),都是民主人權論和分權論的等憲法思想的很好體現。這樣高獨立性的審計機構設置,有利於維護和實現人民主權。
(4)審計工作的制度保障。按照道德法律論,審計工作中體現的道德要求必須通過有效的法律制度予以保證。西方各國的法律、制度和審計准則中對於審計獨立性及其維護獨立性的相關措施就規定的非常具體和全面。例如,對於審計長的任期通常都規定比較長,以使審計長處於一種超然的境地從而避免政府變更對其所領導的審計工作獨立性的影響。
二、中國憲法思想及對審計文化的影響
雖然現代中國的憲法是舶來品,但是它的制定必然要受到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中國經歷了幾千年的封建社會,許多傳統的、主流的思想文化,逐漸匯入了中國的憲法思想河流中,這些思想文化影響巨大,意義深遠。
(1)人性社會化論。自古以來,中國傳統就認為,人之所以為人,就在於其的社會屬性而不是自然屬性。這種思想可以追溯儒家思想的「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的思想。這種思想認為,人天生是善良的,之所以現實中存在著那麼多的丑惡現象,是因為社會的人追求利益而失去善性所致。這與前面提到的西方「人性自然論」及西方傳統思想中的「人性本惡論」是完全相反的。
(2)人民民主論。中國共產黨人對主權和民主的看法不同於西方「人民主權論」,認為民主應該是屬於絕大多數人的民主,這絕大多數人是指廣大的勞動人民群眾。中國的憲法對主權的表述與西方憲法不一樣,即不直接採用人民主權的字樣,而採用國家的一切權力屬於人民,人民行使國家權力的機關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的表述。
(3)人治論與法治論。中國傳統思想主張人治。儒家認為「為政在人」,認為君主「一言可以興邦,一言可以喪邦」等論述都是人治思想的體現。雖然,法家主張以法治國,但很多法家學者也表明,法律為統治者所制定,是統治者手中的工具。
由於中國歷史上缺乏法治傳統,人們重視權威與人治,因此現代中國的法治建設歷經艱難。真正的依法治國是從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才開始的。直到1999年憲法修正案才明確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實行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這是法治論思想第一次明確地直接寫進了中國憲法。
(4)集權論與民主集中制論。中國歷史上的政治家和思想者大多偏向於集權。儒家思想提倡以仁義禮樂作為維護封建統治的工具,其目的就是為了加強封建中央集權。從秦朝開始就建立起來的封建中央專制集權制度,直到辛亥革命才被打破。

Ⅲ 道德和法律的區別

法律與道德的區別如下:
1、產生的社會條件不同,道德與人類社會的形成同步,法律是私有制、階級和國家出現後才有的;
2、表現形式不同,法律不論是成文法還是判例法都以文字形式表現出來,道德的內容則主要存在於人們的道德意識中,表現於人們的言行上;
3、體系結構不同,法律是國家意志的統一體現,有嚴密的邏輯體系,有不同的位階和效力。道德雖然有共產主義道德、社會主義道德、社會公德、職業道德以及家庭美德之分,但不具有法律那樣的嚴謹的結構體系;
4、推行的力量不同,法律當然主要是靠廣大幹部群眾自覺守法來推行,但也要靠國家強制力來推行;道德則主要靠人們內心的道德信念和修養來維護;
5、制裁的方式不同,違法犯罪的後果有明確規定,是一種「硬約束「,不道德行為的後果,是自我譴責和輿論壓力,是一種「軟約束」;
6、法律與道德適用的范圍不同,法律是劃分罪與非罪,合法與違法的標准,道德則主要是劃分善與惡的界限,這兩種界限在一定的范圍內可以互相重疊,也可以互相獨立。
法律與道德之間具有密切聯系,二者相互影響,相互滲透,相互作用。同時,作為社會上層建築的不同部分,法律與道德又有顯著的區別。
思想道德為法律的制定、發展和完善提供價值准則,是社會主義法律正當性和合理性的重要基礎;思想道德能夠促進人們自覺尊法學法守法用法。
法律通過對思想道德的基本原則予以確認,為思想道德建設提供國家強制力保障。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官職業道德基本准則》
第四條 牢固樹立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忠於黨、忠於國家、忠於人民、忠於法律,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捍衛者。

Ⅳ 法律和道德分別是如何產生的(請解釋說明)

道德是生活於一定物質條件的人們以善與惡、正義與非正義、光榮與恥辱、公正與偏私等標准來評價人們的言行、並靠人們的內心信念、傳統習慣和社會輿論維持的規范、原則和意識的總稱。法律與道德的關系問題是法學理論的一個永恆的話題。二者有內在的必然聯系,又有明顯的區別。了解這個問題,對我們理解法的概念有助益,同時,對我們制定良好的、符合民心、民意的法律是必不可少的。 法律與道德相同之處是:第一,它們都是人們的社會行為規范;第二,它們的內容是互相滲透的。在社會上占統治地位的道德要求常常明文規定在法律里。例如我國憲法第24條、第46條、第51條等條款中,就明確規定了作為社會主義道德基本內容的「五愛」以及社會公德的要求。在憲法的其他條款和一系列法律中,也直接規定或隱含了道德的要求。第三,二者建立在同一經濟基礎上並隨著經濟基礎的發展變化而發展變化。在經濟基礎基本不變而經濟體制有了變化、生產力有了很大發展的情況下,法律和道德也會隨之發生變化。例如,我國實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後,憲法作了修改,法律、法規正在進行大量的立、改、廢,道德也發生了變化。第四,二者的目標是一致的。它們追求的都是社會秩序安定,人際關系和諧,生產力發展,人們生活幸福。 法律與道德的區別是: 第一,產生的社會條件不同。道德與人類社會的形成同步,法律是私有制、階級和國家出現後才有的。 第二,表現形式不同。法律不論是成文法還是判例法都以文字形式表現出來,道德的內容則主要存在於人們的道德意識中,表現於人們的言行上。 第三,體系結構不同。法律是國家意志的統一體現,有嚴密的邏輯體系,有不同的位階和效力。道德雖然有共產主義道德、社會主義道德、社會公德、職業道德以及家庭美德之分,但不具有法律那樣的嚴謹的結構體系。 第四,推行的力量不同。法律當然主要是靠廣大幹部群眾自覺守法來推行,但也要靠國家強制力來推行;道德則主要靠人們內心的道德信念和修養來維護。 第五,制裁的方式不同。違法犯罪的後果有明確規定,是一種「硬約束」;不道德行為的後果,是自我譴責和輿論壓力,是一種「軟約束」。
參考內容:法律界網站法務通VV

Ⅳ 論法律與道德的異同

古人雲:「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孔子的《論語》為我們今天的道德更是貢獻不少······
這些都詮釋了道德與法律是一對孿生兄弟,也詮釋了道德與法律既有區別也有聯系。
常言道:「以德服人,以法治國。」
道德是建立在一定社會經濟上的思想關系,是一種特殊的社會意識形態或上層建築,道德是以善惡為標准,調節人們之間和個人之間與社會之間關系的行為規范。法律屬於上層建築范疇決定與經濟基礎,並為經濟基礎服務。法律就是國家按照統治階級的利益和意志制定和認可的並由國家強制執行的行為規范總和。道德與法律的關系是大家熱議的話題,對二者的關系說法很多,其次之間既有聯系又有區別的。
道德與法律的區別:
法律和道德是兩種不同行為規范,他們的產生原因,調整對象、調整范圍、表現形式、調整機制、評價標准等方面各有不同。
第一、法律與道德產生的條件與消亡各不相同。根據馬克思主義關於國家與
法的說法,國家是階級矛盾不可調和的產物。因此,法律的產生以國家強制力為後盾的行為規范。沒有國家就沒有法律,國家的性質決定法律的性質。而道德則不以國家的產生為前提,早在原始社會就已經有了道德的存在。在一種社會形態之內,通常只能存在一種同一性質的法律。卻可能存在幾種不同性質的道德。如在社會主義國家以前,少數先進人物與革命導師就已經具備了社會主義的道德和道德的品質。法律既然隨著國家的產生而產生。也必然隨著國家的消亡而消亡。但是,在法律消亡之後,道德依然存在。
第二、法律和道德調整的對象范圍有所不同。在現代國家法律調整的對象僅
限於人們的外在行為,單純的思想或動機不是法律所調整的對象在古代社會曾經有過「腹誹」、「莫須有」等以思想定罪的荒謬案件這種情形與現代的法治原則是格格不入的。而道德所調整的范圍也比法律要廣泛。例如婚姻關系是法律與道德共同調整的對象,但是愛情關系、友誼關系通常只受道德的調整不不受法律的調整。
第三、法律與道德表現的形式與調整機制各不相同。許多道德規范表現為一
種抽象的原則與信念。違反道德規范後果是行為人要受社會輿論的譴責,以及行為人自身的自責、內疚、懺悔。而法律是以國家強制力為後盾的行為規范。在現代國家,法律規范則必須規定明確,具體的行為模式與行為後果。違反法律規范的後果,是由相應的國家機關追究行為的法律責任
第四、法律與道德的評價標准不相同。道德評價具有「揚善懲惡」的特點其
評價所針對的主要是違法犯罪行為。找通常下,違反法律的行為必定違反道德,當違反道德不一定違反法律,所以道德的評價標准比法律的評價標准更加廣泛。
法律與道德的聯系:
他們都是屬於上層建築,都是為一定的經濟基礎服務的他們是兩種重要的社會調控手段,自人類進入文明社會以來,任何社會在建立維持秩序時,都不能不
1/2
同時藉助於這兩種手段,只不過有所偏重罷了。兩者是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相互推動的。社會主義思想道德集中體現了精神文明建設的性質和方向,對經濟社會的發展具有巨大的能動作用。思想道德,體現著人們協調各種關系處理各種問題時所表現出的非善惡的判斷能力和行為選擇能力,是政治素養、道德品格和法律意識的綜合體。
總之,法律與道德互動機制的另一方面還有法律的道德化。因為法律也不是萬能的,它有自身的局限性。一是法律所適用的范圍與道德相比狹窄得多,而且法的穩定性往往也就是它的滯後性;二是在現實生活中,人們的行為變化萬千,豐富多彩,用僵硬的、機械的規則,難以取代充滿個性色彩的現實生活的「個案」。這就需要道德的補充,無論立法、執法全過程中都離不開道德的支撐。可見,法律與道德是不可分離的有機整體。因此,科學地評價法德之間的關系,並合理地開發利用這兩種資源,對於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無疑具有現實而深 遠的意義。
但願人人都以道德和法律來約束自己,做一個合格的四有公民!

Ⅵ 怎樣理解法律與道德的關系

淺議法律和道德的關系 法律和道德歷來是哲學家、法學家所探討的熱點,圍繞著兩者的關系,西方法學誕生了許多流派,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自然法學和分析實證主義法學。法律和道德既有相同點,又有不同之處。正確理解法律和道德的關系,對於我們的立法和司法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 一、自然法學派的觀點 自然法學派認為法律就是道德,著名的法諺是「惡法非法」。道德是一種在實然法律之上的應然法,它要求立法者制定的法律必須是符合道德的要求,否則將不能稱之為法律。這種道德觀念在自然法學派內部也有一個演進的過程。古希臘時期,這種道德主要是指自然理性。如亞里士多德所說的城邦社會之間的「主僕關系」,智者學派認為是一種自然秩序。在資產階級革命啟蒙思想家眼中,由於倡導人權,這種道德主要是指人類理性。如盧梭認為法律是公共意志。而在工業化革命之後,道德的觀念逐漸社會化,富勒認為道德是人們所能接受的社會准則。無論道德的觀念千差萬別,但是法律作為法的表現形式,其內容必然是道德的體現,這是自然法學的根本觀點。不可否認自然法學在正義、人權的進步和發展問題上具有巨大貢獻,但是其只注重法律內容,忽略法律形式,使法學研究具有片面性和依附性。 二、分析實證主義法學派的觀點 分析實證主義法學派認為法律和道德具有根本區別,著名的法諺是「惡法亦法」。道德和法律都是社會規范的形式,而法律只是國家頒布的具有國家司法強制性的手段,不論法律的好與壞,是否具有價值等等,不能因為法律不符合社會道德要求而否認法律的內在屬性。如奧斯丁所說,法律是「主權者的命令」,哈特認為法律僅是一種「規則」。分析實證法學派把法律和道德區別開來,把法律作為一種科學研究,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法律的發展,但其只注重法律的形式,不問法律的內容,對於法律和道德的關系難免狹隘。 三、筆者觀點 馬克思主義哲學認為,內容和形式是辨證統一的,內容決定形式,形式反映內容,但又具有相對的獨立性。道德和法律作為社會的上層建築,都是由一定歷史條件的社會物質生活條件決定。拿我們社會主義法律而言,由於生產力的不斷發展,人們必然產生某種需求,這種需求最初表現為對人們道德行為的渴望,慢慢地這種渴望需要轉化為共同的社會會准則,當國家把這種需求以法律的形式表現出來,明確權利和義務時,法律就誕生了。可見,法律和道德是相互聯系又相互區別的意識形態。筆者認為,道德和法律是內容和形式、目的和手段的關系,法律是社會道德表現的一種形式,而這種形式本身又具有相對的獨立性,如美國的羅爾斯所言,法律具有其自身的「程序價值」。

Ⅶ 如何正確理解道德與法律的關系

1、道德是法律的理論基礎。
道德理論、理念、觀點、學說是法律理論、理念、觀點、學說產生、形成和發展的前提,沒有道德理念、思想的更新和發展,沒有道德理念、原則、信條不斷地轉化為 法律理念、原則、規定和規范,就沒有法律理論、法律規定、法律制度的更新和發展,就不可能形成法律大廈的堅實地基。
2、道德是法律的價值基礎,是判斷、評價法律的價值尺度。
道德是衡量良法與惡法的標准, 是引導人們進行法律制度、 法律秩序建設和改革的指針。沒有道德及價值觀念體系作為基礎,法律就缺乏內在支柱,它的合法性將最終失去。
3、道德是法律運作的社會基礎。
法律權威、力量、合法性的發揮和實現是建立在道德這一基石之上的。法治的形成和實現都離不開道德信念的支持,人們的道德水平越高,守法的程度也 越高,選擇法律所認可的合法行為的程度也越高。
在具體的法律運作過程中,人們的道德信念和道德水平的高低,特別是法官、律師、檢察官、警察的道德信念、原則、水平的狀態, 直接影響法律的實施和實現。
4、道德是法律的補充,它具有彌補法律漏洞的作用。

Ⅷ 道德與法律的論文

道德與法律的嬗變

內容摘要:法律與道德猶如車之兩輪、鳥之兩翼不可分離,二者的關系是一個歷史與現實中永恆的話題。人類的法律發展史告訴我們,從法律的產生到法治的實現就是一個道德法律化和法律道德化交互演進的過程。道德法律化強調人類的道德理念鑄化為法律,即善法之形成過程;法律道德化強調法律內化為人們的品質、道德。

關鍵詞:禮;道德法律化;法律道德化;法治;德治

不管法治這張天網如何恢恢,總有漏網之魚;不管法治調整的范圍多麼廣闊,總有鞭長莫及的地方。從這種意義上來說,凡是法治不及之處,皆是德治用武之地,法治不可能完全取代德治。〔1〕德治是指在社會治理中對道德自律、道德教育、道德建設的重視和適用。法治與德治在社會治理中應是相輔相成、相互呼應的,即法律與道德雙管齊下、「綜合治理」。中國古代的法律實際上是一種二元體制,就是兩種體系或淵源、形態的法律並存。一種是國家制定法,一種是「禮法」、「德法」。這兩種社會調節手段相互配合,把各種社會現象納入其調整范圍。而我國當代社會法律是唯一的社會調節手段,道德作為另一種調節手段存在嚴重缺位。這樣的一元法體制亟待調整。因此,有必要考察我國古代「禮」與「法」的關系,吸收其合理內核,建立起德法並治的二元法體制。

一、中國古代道德與法律關系之考察

「德」,在西周時是一個融道德、政治、信仰、策略為一體的綜合概念。它要求統治者敬天孝親,對己嚴格,與人為善,只能在不得已時才使用刑罰,而使用時必須慎重。儒家對「德」加以繼承和發展,一方面突出了「德」的政治意義,主要包括寬惠使民和實行仁政,認為「德」是治理國家、取得民心的主要方法;一方面抬高了「德」的地位,認為「德」高於君權與法律,是行政、司法的指導方針,即主張「德主刑輔」。〔2〕儒家的這種德治是以「禮」做為根本內容的。「禮,履也,所以事神致福」。〔3〕禮的起源與宗教、祭祀、宗法有關,它體現了社會中的宗法身份等級,同時作為身份社會的古代中國也促成了禮的繁衍,兩者互為支架。但禮的范圍很難界定,它包羅萬象,無所不在,既可以是個人生活的基本信仰,又可以是治理家、國的根本綱領;它是對他人做道德評判和法律裁斷的最後依據,又是社會所有制中所包含的基本精神;它一方面細膩地對人的行為做出准則式規定,另一方面又對社會的方方面面作理論上的抽象。再論及「法」,「灋,刑也,平之如水;灋,所以觸不直者去之,從去」。〔4〕「平之如水」,有公平、正義之義。因此要正確理解禮與法的關系,就必須將其放入中國古代這片土壤中,以中國傳統的視角來審視。

(一)道德的法律化

所謂道德的法律化,主要側重於立法過程,指的是立法者將一定的道德理念和道德規范或道德規則藉助於立法程序以法律的、國家意志的形式表現出來並使之規范化、制度化。

1、周公制禮,引禮入法

周公制禮就是對夏殷之禮進行整理補充、厘訂,使禮的規范進一步系統化,禮的原則趨於法律化。「禮,經國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後嗣者也。」〔5〕「道德仁義,非禮不成;教訓正俗,非禮不備;分爭辯訟,非禮不決;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禮不定;宦學事師,非禮不親;班朝治軍,涖官行法,非禮威嚴不行」。〔6〕「夫禮,天之經也,地之義也,民之行也」。〔7〕周禮所確定的基本原則是「親親」、「尊尊」。親親與尊尊的一致性,表現了族權與王權的統一。「事無禮則不成,國無禮則不寧」。〔8〕禮與刑在性質上是相通的,在適用上是互補的,違禮即是違法,違法即是違禮,出禮入刑。但是禮與刑的適用對象各有所側重。正所謂「禮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

2、獨尊儒術,德主刑輔

漢儒董仲舒以天人感應說為德主刑輔的哲學基礎,以陰陽五行相輔相成之理,來論證德主刑輔符合天道運行的規律。「天道之大者在陰陽。陽為德,陰為刑;刑主殺而德主生,是故陽常居大夏,而以生育養長為事;陰常居大冬,而積於空虛不用之處,以此見天之任德而不任刑也……王者承天意以從事,故任德教而不任刑。刑者不可任以治世,猶陰之不可任以成歲也。為政而任刑,不順於天,故先王莫之肯也」,「聖人多其愛而少其嚴,厚其德而減其刑」,〔9〕即「德主刑輔」。

漢朝的道德的法律化一方面表現為把符合儒家原則的通過法律表現出來,另一方面表現為董仲舒的春秋絕獄,即在司法中引經絕獄。董仲舒對春秋絕獄的解釋是:「春秋之聽獄也,必本其事而原其志:志邪者不待成,首惡著罪特重,本直者其論輕。」由此可見,「春秋絕獄」的要旨是:必須根據案件事實,追究行為人的動機;動機邪惡者即使犯罪未遂也不免刑責;首惡者從重懲治;主觀無惡念者從輕處理。此絕獄固然是要解決法律使用過程中的問題,但如果從一個更大的層面上看,就是他同時在重建古代法的倫理結構。

案例一:甲有子乙以乞丙,乙後長大,而丙所成育。甲因酒色謂乙曰:汝是吾子。甲以乙本是其子,不勝其忿,自告縣官。仲舒斷之曰:甲生乙,不能長育,以乞丙,於義已絕矣。雖杖甲,不應坐。〔10〕

案例二:甲夫乙將船,會海風盛,船沒溺流死亡,不得葬。四月,甲母丙即嫁甲,欲皆何論?或曰:甲夫死未葬,法無許嫁,以私為人妻,當棄市。議曰:臣愚以為,《春秋》之義,言夫人歸於齊,言夫死無男,有更嫁之道也。婦人無專制擅恣之行,聽從為順,嫁之者歸也,甲又尊者所嫁,無淫行之心,非私為人妻也。明於決事,皆無罪名,不當坐。〔11〕

通過春秋絕獄中的案例可看出,它在親親、尊尊等總的原則上與漢律是相同而且互補的,也就是說經義與律令絕不可能水火不容。所以,我們完全可以說漢朝法律即使體現了完全意義上的法家思想,但內中也有許多基本合乎儒家信條的內容。這表明了儒、法兩種思想實際所具有的共同文化背景,也表明了他們在早期法律實踐中的融會貫通。

3、德禮為本,刑罰為用

唐朝繼續並發展了漢魏晉以來的法律儒家化的潮流,使體現宗法倫理關系的禮,基本上法律化了,以至「一準乎禮」成為對唐律的主要評價。具體說來,第一,禮指導著法律的制訂。如貞觀修律時根據「為臣貴於盡忠,虧之者有罪,為子在於行孝,違之者必誅,大則肆諸市朝,小則終貽黜辱」.〔12〕儒家教條,調整了謀反大罪應誅連父子、祖孫、兄弟的血親范圍。第二,禮的基本規范直接入律。如祖父母、父母在,子孫別籍異財者,徒三年,子孫違反教令,供養有缺者,徒二年。第三,定罪量刑於禮以為出入。第四,禮法由互補,發展為統一的體用關系。《永徽律疏》序言中明確宣布:「德禮為政教之本,刑罰為政教之用,猶昏曉陽秋相須而成者也。」

(二)法律的道德化

以上考察反映的是中國古代傳統道德法律化的過程。下面再談另一主題——法律的道德化。法律與道德是兩種性質不同而有關系密切的社會現象,中國古代社會的「出禮入刑」產生了雙重結果:一方面,道德訓誡具有了法律的威勢,另一方面,法律規范同時要行道德的職能。所謂法律的道德化,主要側重於守法的過程,指的是法律主體把守法內化為一種道德義務,以道德義務對待法律義務。請看下面兩個案例:

案例三:吳重五家貧,妻死之時,偶不在家。同姓吳千乙兄弟與之摺合,並挈其幼女以往。吳重五歸來,亦幸其女有所歸,置而不問。未幾,吳千乙、吳千二將阿吳賣與翁七七為媳婦,吳重五亦自知之。其事實在嘉定十三年十一月。去年八月,取其女歸家,至十一月,復嫁給李三九為妻,……阿吳既已嫁李三九,已自懷孕,他時生子合要歸著。萬一生產時,或有不測,則吳重五、李三九必興詞訟,不惟翁七七之家不得安跡,官司亦多事矣。當廳引上翁七七,喻以此意,亦欣然退廳,不願理取,但乞監還財產,別行婚娶。阿吳責還李三九交領。吳千乙、吳千二、吳重五犯,在赦前且免於斷引,監三名備元受錢會,交還翁七七。〔13〕這篇判詞絕妙之處不僅在於它解決了一起糾紛,更在於它注重當事人之間關系的調停,以避免日後再因此事起糾紛。執法者著意由道德上立論,使案件的判決合情、合理、合法。從這樣的意義上,可以認為中國古代法律受道德原則支配,為道德精神浸染。

案例四:謝登科控戚徐有才往來其家,與女約為婚姻,並請杖殺其女。余曰:「爾女已字人乎?」曰:「未」。乃召徐至,一翩翩少年也。斷令出財禮若干勸放,謝以女歸之。判曰:城北徐公素有美譽江南,謝女久擅其才名,既兩美之相當,亦三生之湊合,況律雖明設大法,禮尤貴順人情,嫁伯比以為妻,雲夫人權衡允當,記鍾建之大負我楚季革,從一而終,始亂終成,還思補救,人取我與,畢竟圓通,蠲爾嫌疑,成茲姻好。本縣亦冰人也耳,其諏吉待之。〔14〕此案為兒女自由戀愛引起,謝登科以女兒私訂終身,違反了禮法「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戒律,而執法官卻對傳統禮法重新釋義,「律雖明設大法,禮尤貴順人情」,促成一段美好姻緣。這二則判例說明一個問題:當時的執法者已將法律內化為道德,追求一種超法律的境界。

(三)中國古代禮與法關系嬗變的特點

縱觀中國古代的「禮」與「法」的關系,道德法律化與法律道德化的嬗變過程表現出如下特點:1、儒家的「仁、義」思想是「禮」與「法」嬗變的基礎。儒家的思想在中國幾千年的封建社會中

熱點內容
勞動法的發展 發布:2025-01-11 09:41:38 瀏覽:404
烏蘭察布市中級人民法院 發布:2025-01-11 09:29:57 瀏覽:349
電影辯護人的法律知識 發布:2025-01-11 09:27:57 瀏覽:56
學校辦公室衛生規章制度 發布:2025-01-11 09:27:04 瀏覽:425
法治防控疫情宣傳 發布:2025-01-11 09:26:09 瀏覽:216
律師申請執業材料 發布:2025-01-11 09:14:28 瀏覽:551
衡量社會道德好壞 發布:2025-01-11 09:14:24 瀏覽:286
涇源縣人民法院 發布:2025-01-11 08:58:21 瀏覽:22
經濟法與商法哪個好 發布:2025-01-11 07:57:36 瀏覽:224
認罪認罰改革與法律援助 發布:2025-01-11 07:55:34 瀏覽: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