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禪與道德

禪與道德

發布時間: 2022-05-07 23:45:09

A. 禪是佛家的還是道家的啊坐禪具體是指什麼

禪是佛家的.

坐禪:意思是閉目端坐,凝志靜修。用心看著頭腦中紛飛的念頭,念頭會慢慢地靜下來,靜下來的頭腦則會出現一片晴朗的天空(比喻)。

禪:chán

(1)表示與佛教有關的事物 。如:禪門(佛教禪宗的教門);禪床(和尚用來打坐和睡覺的床)

(2)指禪房。如:禪室(禪房);禪閣(禪房)

(1)禪與道德擴展閱讀:

坐禪方法

一、單純放鬆肢體。

如意坐,或跏趺坐。眼微閉。直背。頭頸正。舌輕接上顎。面微笑。自然呼吸。意念之,全身細胞可自由呼吸--呼濁吸清。從頭頂發絲頭皮起,開始一點一點地放鬆。不緊張,給其自由自在,就是放鬆了。

一直往下,一點一點地,放鬆到腳趾。注意的一點是,放鬆的意念不用緊急和生硬,似有似無的感覺最佳。【重點放鬆的部位,是雙眼,特別是眼睛感覺緊澀和目痛頭痛的,這里可以搓熱雙掌,先溫熱按揉眼部,和十指從前額到後發梢梳理頭皮幾分鍾,效果最好。】

身體各個部位依次放鬆下去,一次約1-3分鍾。越慢的,放鬆的效果越好。越是慢的放鬆,越是精妙的功夫。

放鬆3次。是坐禪入靜的准備功夫。

二、結合腹式呼吸、收肛的「吞咽」動作,協調身體的放鬆。

即,口鼻自然呼吸。

腹式逆呼吸。

肛門吐納的功夫。

三者合一 。 和著放鬆的統一。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禪

網路-坐禪

B. 佛,道和禪各自是怎麼定義的三者之間的區別怎樣

三者的定義:

1、佛:梵語「佛陀」,是對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的簡稱,亦是佛教徒對修行圓滿的人的稱呼。梵文 Buddha音譯「佛陀」的簡稱,意譯為「覺者」、「知者」、「覺」。覺有三義:自覺、覺他(使眾生覺悟)、覺行圓滿,是佛教修行的最高果位。

小乘講的「佛」,一般是用作對釋迦牟尼的尊稱。大乘除指釋迦牟尼外,還泛指一切覺行圓滿者。宣稱三世十方,到處有佛。

2、道:作為哲學概念,最早出自黃帝時期《廣成子.自然經》,與漢字同在,與中華文明同在。是中華民族為認識自然為己所用的一個名詞,意思是萬事萬物的運行軌道或軌跡,也可以說是事物變化運動的場所。

3、禪,是一種基於「靜」的行為,源於人類本能,經過古代先民開發,形成各種系統的修行方法,並存在於各種教派。先秦時期就有關於此種行為的記載,但是未有固定稱呼。直至印度詞彙jana傳入,漢語音譯為「禪那」,後世便以「禪」字稱謂此類行為。

三者有2點不同:

1、三者的所存在的教派不同:

(1)、佛存在於佛教。

(2)、道存在於道教。

(3)、而禪經過古代先民開發,形成各種系統的修行方法,並存在於各種教派。

2、三者代表的含義不同:

(1)、佛代表的含義:如:佛天(佛;西天;美好的地方);佛化(佛的教化);佛光(佛所帶來的光明);佛會(佛菩薩眾聖會聚的地方);佛圖(佛塔);佛位(成佛正果之位)。

(2)、道代表的含義:「道」是推動宇宙運行最根本的規律,是「天」的意識,它不受時空的限制。意識分為意和識,意就是思考,就是基於概念達成目的的過程,識就是感受,就是詮釋概念的過程。

當去思考「道」時,它從一個巨巢中生生不息,於是萬物生,當去感受它時,天人合,於是萬物靜。道是宇宙最根本的力,它無時無處不在,它超越時空,即在變又不變,若一定有規律則「大道至簡」。

(3)、禪代表的含義:人生中的煩惱都是自己找的,當心靈變得博大,空靈無物,猶如倒空了煩惱的杯子,便能恬淡安靜。人的心靈,若能如蓮花與日月,超然平淡,無分別心、取捨心、愛憎心、得失心,便能獲得快樂與祥和。

水往低處流,雲在天上飄,一切都自然和諧地發生,這就是平常心。擁有一顆平常心,人生如行雲流水,回歸本真,這便是參透人生,便是禪。

(2)禪與道德擴展閱讀:

禪,通「蟬」,萬變而不離其宗,如蟬(蠶)與蛹,雞與蛋,因緣使然,輪回變化,無有先後,無有始終,不同時空,不同體態,終是其宗。禪變,禪讓,不論咋變或讓位與誰,終是其精神之延續。

禪首先要求追尋自我,其過程和手段,往往不順人情,不合知識,違反常理。禪不講知識,因此,不受知識的障礙,也更視知識為最大的敵人。知識教人起分別心,在知識領域里,人們會因此迷失了自我,甚至為邪知邪見所掌握,形成危害眾生的工具。

因為在禪師的心目中,花不一定是紅的,柳不一定是綠的,他們從否定的層次去認識更深的境界。他們不用口舌之爭,超越語言,因而有更豐富的人生境界。傅大士善慧說:「空手把鋤頭,步行騎水牛;人從橋上過,橋流水不流。」

這是不合情理的描述語句,完全是在與迷妄的分別意識挑戰,以破除一般人對知識的執著。掃除迷妄分別的世界,使人進入一個更真、更美、更善的心靈境界。禪語是不合邏輯的,但它有更高的境界;禪語是不合情理的,但它有更深的涵意。

C. 關於禪和道的區別

道是無法用語言說明的,要用心體會,正如<<老子>>第一章所說:"道可道,非常道".
一般人認為道指的是一切事物的規律,其實說的很片面,是遠遠不夠的,但是勉強可以這樣理解.你如果仔細言讀了
<<道德經>>之後估計會有更深的體會,
凡是對佛教有研究的人都知道,這個題目嚴格說來是有問題的,因為禪是不能講的。禪的境界是言語道斷,心行處滅,是與思維言說的層次不同的;但是,「妙高頂上,不可言傳;第二峰頭,略容話會」。為了把禪的境界介紹給大家,不得已,仍然要藉言語來說明。

現在的社會到處煩亂,物質生活奢侈浮華;但是,有不少人卻感到生活空虛,精神焦慮,苦痛倍增。所以,這個能解決生命問題,提高生命境界的禪學,乃在世界各地,引起知識份子和社會人士的重視。

「禪」可以開拓我們的心靈,啟發人們的智能,引導我們進入更超脫的自由世界。禪合乎真善美的條件;雖然不容易談,可是要知道什麼是禪,那我們就不能不盡力弄清楚。現在我分成三個部分來敘述,這三部分是禪的歷史、禪的內容與禪的修法。

一.禪的歷史 A

佛陀談經三百餘會,說法四十九年,三藏十二部經典浩瀚無涯,可是,這些無數的文字般若,與禪宗的起源並沒有直接的關系。相傳有一天,佛陀在靈山會上,登座拈起一朵花展示大眾,當時眾人都不明所以,只有大迦葉微笑了一下,佛陀當時就說:「吾有正法眼藏,涅盤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付囑摩訶迦葉。」佛陀於是將法門付囑大迦葉,禪宗就這樣開始傳承下來。

印度禪師代代相傳,第二十八祖菩提達摩到中國來,時值南朝梁武帝在位。梁武帝篤信佛法,曾經三次捨身同泰寺,布施天下僧眾,造橋建廟,依常人眼光看,真是功德無量。當達摩祖師見梁武帝時,梁武帝問他說:『我所做的這些佛教事業有無功德?』

達摩祖師說:『並無功德。』

梁武帝被潑了一盆冷水,心想我如此辛勞,怎麼會毫無功德?所以,他對達摩祖師的回答,並不滿意。

其實,從深一層面來說,梁武帝所得的只是人天果報,應屬福德,並非功德。在禪的立場看,達摩祖師所說,正是直心之言,但是卻不得梁武帝的欣賞,因此,達摩乃轉往嵩山少林寺面壁。

從這一段記載中,我們可以體會到禪的高妙,確實不能以一般的見解去論斷的。像梁武帝的這種用心,只求為善得福,並不是禪宗的究竟目標,即使有所得,也是人天福報而已,在禪師的眼裡,是與開悟的道無關。

神光慧可,河南人,少年精通世學,壯年在龍門香山出家,後入嵩山少林寺,拜謁達摩,要求開示,並請為入室弟子,達摩不準許,神光遂在門外佇候。時值風雪漫天,過了很久,雪深及腰。達摩見他確實真誠求法,允許入內。並問他:『汝究竟來此所求何事?』

神光答道:『弟子心未安,乞師安心。』

達摩喝道:『將心拿來,吾為汝安!』

神光愕然地說:『覓心了不可得!』

達摩這時居然說道:『吾與汝安心竟!』

神光慧可豁然大悟。煩惱本空,罪業無體,識心寂滅,無妄想動念處,是即正覺,就是佛道。若能會心,佛性當下開顯。

神秀博通三藏,為五祖弘忍座下的大弟子,講經說法,教化四方,當時的人,莫不以其為五祖的傳人。這時卻從南方來了一個惠能,根性甚利,雖處南蠻猶獦獠之地,求法熱忱,並不落人之後。

當他見到五祖時,五祖曾試探他說:『南方人沒有佛性。』

當時惠能答道:『人有南北,佛性豈有南北?』

五祖經他這一反駁,知道這人是頓根種姓,非常人所及。為了考驗他的心志,就要他到柴房舂米,暫避眾人耳目。

後來,五祖令眾人各舉一偈,以為傳法的依據,若是見性,即得衣缽,成為五祖傳人。這時大眾都以為衣缽非神秀莫屬,所以沒有人敢與他競爭。

當時,神秀日夜思量,終於提出一偈:

「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

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這一偈子,五祖認為雖然不錯,但卻仍未能見性。所以衣缽沒有傳給他。

惠能在柴房裡得悉此事,心想我也來呈一偈如何?遂央人替他把偈語題在牆上。這偈語是這樣的: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五祖見了,知道惠能已經見性。為恐其招忌,乃著人將偈拭去。然後到柴房敲門。問道:『米熟了沒有?』

惠能答曰:『早就熟了,只等著篩耳。』

五祖遂又在門上敲了三下,惠能會意,乃在半夜三更,到五祖座下,請他開示。

五祖傳授他《金剛經》,至「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時,惠能頓然大悟。五祖遂將衣缽傳他,並命他南行,以待時機。五祖送到江邊說:『我操船送你。』

惠能說:『迷時師度,悟時自度。』遂自行到南方弘化,終成為震爍古今的六祖。

從這些歷史記載,可知禪的風格確是相當獨特的,所謂教外別傳,不立文字,實是得其真機。但是由於禪門宗旨,並非人人能解,所以也常受人曲解。然而禪的機鋒教化,都是明心見性之方,全是依人的本性而予以揭露。他的原則是建立在「眾生皆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的道理上。所以進一步言「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又有多少人能把握這一層的意義?梁武帝的希求人天福報,不就是典型的一例嗎?至於今天誰才能直探禪門本源?這就要靠眾生求法的宏願和實踐了!

D. 佛教的禪與道家的道有什麼關系

佛教的禪與道家的道都是形而上的東西。禪是「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證悟到「無相心體」而稱「明心見性」;道是亦是指宇宙萬有的本體。名稱雖然不同,境界卻是一般。所以,皆屬不可說的范疇。因此,禪宗說「言語道斷」,道家語「道可道,非常道」就是這個道理。只有心證體悟才是。
今年五一節,雨中登崆峒山。遇到一個陽光的男大學生,兩人一路同行,途中他問我:「佛教和道教的區別是什麼?」

我當時被這樣深刻而復雜的命題難住,只好簡單的回答了兩者在最終目標上的差異:道教的修煉目標是要往生在三十三天,做一個最高的仙人,即太上老君所在兜率天;而佛教最終要往生三十六天之上,成就最高的佛果。

現在補充一些關於三教【正教】的知識:

三教教人做什麼樣的人?怎麼樣去做?

儒教,儒家:教人做一個人世間的好人-------遵守三綱【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五常【仁、義、禮、智、信,八德【八德:孝、悌、忠、信、禮、義、廉、恥】,成就一個仁者【有仁愛之心的,有道德的人】,積極進取,奮發有為,在世間有愛國愛民、建功立業、孝敬父母的好作為。

道教:做一個合乎天道,天人合一的長生不死的仙人大偉人-------為此必須清心寡慾,忘記世間的一切情感與名利,安貧樂道,遵守「提攜天地,把握陰陽」的無為而無不為的准則。當然也要積德行善,救助苦難,鑽研生命科學。

佛教:教人做一個奉獻一切,自度【自己】度人【一切生命】的超人--------為此要受持不殺生、不偷盜、不淫慾、不飲酒、不妄言等五根本戒,修行戒、定、慧三學,發願脫離苦海【斷絕貪、嗔、痴、慢】、跳出三界【欲界、色界、空界】,永斷生死輪回,進入不生不滅的涅槃境界。

基督教:世界三大宗教之一,教人做一個平等、博愛的人------為此必須懺悔過錯,一心向善,愛護一切人們,不做有害於他人的事情。

E. 禪宗是佛教視角下的道教老莊思想,怎麼理解

可以這么簡單的說,禪宗更像是道教外衣下的佛教。不過這個不能簡單的認為是相同體系和構架基礎的,只是在古代儒道佛文化不斷融合的大背景下,三教相互借鑒,相互補充。又如道教中的全真派則是借鑒了部分儒家和佛教的思想。

以下是參考:
在中國傳統思想中,儒佛道三家思想都重「人」,三家的理論歸根結底是要解決人如何生存處世這一人生根本問題。禪宗創立時期道家學說已經成熟,所以在特定歷史條件和社會環境下,禪宗以老莊思想學說為依託,藉助佛教大乘理論,提倡心性「本覺」思想,強調主體精神的自覺。
禪宗同傳統佛教的一致性僅僅表現在解脫俗世的出世心境上,但是在人生境界上,它表現出與道家相似的超越性。《道德經》第一、二兩章便說出了禪的形而上基礎,所以說禪師們最根本的悟力是和老莊的見地一致的。禪和莊子的關系體現在禪師身上最明顯的特質是強調內心的自證。這種自證,和莊子的坐忘、心齋和朝徹如出一轍。如果這種說法不錯,那麼可以說莊子的根本精神是禪的核心。
莊子「真人」的思想也影響很多禪宗的禪師,最顯著的是臨濟宗,這個宗派就以真人為最高境界。莊子提出「夫有真人而後有真知」,這是強調存在先於知,這也是禪宗修行禪的一大特色,禪宗也承認先存在而後能知。禪宗思想的心性論就是強調「我在故我思」,這是老莊思想的延伸。

F. 禪的含義是什麼

禪是梵語「禪那」的略稱,義譯為靜慮,是制心一處、思維觀修之義。禪,也是「禪定」的略稱。「禪定」一語是梵語「禪那」的略稱「禪」和梵語「三摩地」意譯(略譯「三昧」)的「定」的梵漢結合而成。「禪」是漢語中的外來語。禪那和三摩地都是印度各宗教所通用的術語。禪定還有瑜珈、止觀等異稱。

由禪引申出來相關聯的禪語是很多的,諸如:禪觀、禪定、禪心、禪意、禪味、禪風、禪機、禪悟,以至禪詩、禪畫,等等。

在印度,禪定可以說是最古老的一種修行的方法,早在佛教成立之前即已盛行。佛陀立教,把「戒、定、慧」立為基本三學,是每個佛教徒必須修持的根本法門。佛教傳入中國後,歷代祖師和各個宗派,無不以禪定或禪觀為其修行和立宗的根本。

關於禪,歷代禪師和古今研究禪的學者有關論述很多。很多論述對現今修習者的心理建設,有直接或間接的感染力。

台灣耕雲先生講禪是「無念、無相、無住」。無念是心離好惡、取捨、憎愛,遠離一切來自「前塵緣影」的分別想念,而非舍棄正念、正思維、無相,並不是否定外在一切事相,而是心不被外在的事物牽制。無住,是不讓心停留在任何一個地方而產生執著,念起即覺,覺之即忘,活潑無染。

「外於一切善惡境界,心念不起名為坐;內見自性不動為禪。」「外離相為禪,內不亂為定。外若著相,內心即亂;外若離相,心即不亂。本性自凈自定,若見諸境,心不亂者,是真定也。」禪宗六祖如是說。

從現代意義上來理解,禪是一種「冥想」,並用冥想的方法達到入定的境界。禪的內容,則是很難用言語文字表達的,必須親身去體證。

對於沒有修過禪的人,很難理解禪的內容,就像一個從未看過、吃過椰子的人,無論你如何形容椰子的顏色、形狀、味道,他都無法領會,除非他親自去品嘗。

對於尚未進入禪門的人,禪是不能用語言文字來說明的東西,也無法依靠語言文字的說明來了解它。但語言文字卻能引導或指示初學者如何去親自體驗它。因為禪的經驗就是「如人飲水,冷暖自知」,要靠自己品味。

G. 禪能帶給我們寫什麼

一段春風有兩般

南枝向暖北枝寒

現前一段西來意

一片西飛一片東

【宋·無德禪師】

禪是能夠讓我們契入生命底韻的法門,也可以說他是一種生活的智慧和藝術。通過它,我們可以拭亮自己的「法眼」,看清生命的意義,活出圓滿的人生。每一個人都需要禪的智慧,特別是生活在緊張、忙碌而又多欲的現代社會,更需要禪的洗滌。禪能洗去煩惱,恢復心靈的自由,披露生活的真情。

真正帶給我們快樂的是智慧,而不是知識。因為只有智慧才能保證自己活的有創意,能帶來光明的人生。然而什麼才是生活的智慧呢?

釋迦牟尼佛手拈一朵花,對著大眾微笑,在那拈花示眾和微笑間,已把所有的佛法都道盡了,把生活的智慧和藝術說的淋漓盡致了。

生命是那朵從未開到怒放,再到凋零的花。佛陀拈著花,告訴大眾,生命的意義就在自己手中,是自己掌握的自己,並應對它報以歡喜的微笑。接納自己,面對自己的環境和遭遇,實實在在的過現實的生活。生活的本質,就在於放開手中的「塵土」,然後才能張開雙手,握取生命的「明珠」。放下緊握的一切,才可能去工作,實現生命賦予的潛能;而當我們樂於將自己的所得布施於人他人時,才可體驗到生活的實現。

禪點燃如來的心燈,讓它流瀉著光明的智慧,照亮自己的心靈世界。所謂一燈能除萬年暗,禪燈是光明智慧,是生活的法門,是光明的創造性。清除一切阻礙、煩惱、不合理的慾望,就是「真空」;依據本質,好好生活,好好實現,即為「妙有」。放下虛榮,放下計較,放下不合理的抱負水準,活在如如實實的如來生活中,從涅磐妙心出發,那就是「真空妙有」。真空妙有的真諦即為禪。

萬古長空

一朝風月

生命的實現與生活的開展,需要寬廣的心理生活空間,因此,「放下」和「空」是每個人所必需的生活藝術和智慧。有了這些空間,便能發現「真我」的妙用。從空的法門放下一切塵勞和阻礙時,自己開始看清自己,了解自己,接納自己,真我如實呈現,那就是見性,發現自己就是「真如來」。那真正自己的實現,就像一朵花一樣,無比的自在和喜悅。投入喜悅自在的生活 時,我們會發現周遭的一切有情眾生,和自己是平等而同在的,一切眾生會在露出實現微笑。

寬容是性情的空間

懂得寬容別人,自己的性情就有了轉折的餘地,不容易發脾氣、鬧情緒。生活之中以肚量最為重要,它給我們廣大的思想空間、無量的性情空間,更給予我們無盡的歡欣。寬容使得我們表現出好的性情,同時也能引發別人的回響。禪者以空的行持,換來了性情的空間。人如果能實踐寬容,能夠在性情生活上看出空間,在生活上便顯得十分的微妙,處處順利和融洽。所以說,寬容是性情發生的力量和感召,給人以教育的寓意,是最為高貴的性情。

從容是作息的空間

禪家認為最庄嚴的生活態度是從容。人若能從容,作息就能游刃有餘。做任何事情都一樣,沒有充裕的時間,就會破壞工作效率,甚至影響到休息的安適。匆忙帶給人長期的緊張,帶來身心上的疾病和倦怠。所以要想作息正常,就必須注意安排時間。從容中,不急不徐,冷靜思考,善用智慧,因此能真正運籌帷幄,決戰千里。

節律是自我的空間

禪者告訴我們,如果沒有經過禪定,做到「外離相」,「內不亂」,就不能算是自由,要保持自由的思考就必須遵守是個法則,即四依戒律:依法不依人、依義不依語、依了義不依不了義、依智不依識。思考的戒律,使得我們生發智慧,不斷成長。生活的戒律能幫助我們自我控制,真正成為自己生活的主人。做一個生活的主動者,時刻保持高度的自製和禪定,就不會被境界、色相和物慾拖著走

布施是實現的空間

每個人都要懂得布施,那是生命實現的一部分。布施就對象而言是一種給予和犧牲,但就本人而言卻成為自我成長和實現的空間。人若有很多東西而不願意去布施,便體驗不出自我實現的喜悅。我們所以感到豐足有意義,是因為能有所貢獻。布施在生活中表現,工作中表現,布施使得我們和別人在生活層面得到圓滿交會的禪悅。

禪定是智慧的空間

禪者認為待人處事,要保持不被境界所牽動的態度,要保持不被貪欲蠱惑的定心,要保持不被冒犯所激怒的平靜。自己不被外界色相所誘惑,不被自己的貪婪、口真怒、愚痴、傲慢和疑心所牽動,維持醒覺的狀態,這時我們就能張開法眼,看清一切,打開智慧之窗,綻放醒覺的光芒,這就是禪定。有了良好的禪定,才有能力把握分寸,處理得當。冷靜是禪定,理智是慈悲,能修行禪定的人,不會輕易被冒犯激怒,反之,便是失去了智慧的空間。

單純是喜悅的空間

以單純的態度待人處世,便能保持喜悅;而單純的心志,更是專注於工作和獲得成功的條件。單純的人不起疑,不與人計較,有單純的理念去工作和生活。單純是人類才智的一部分,不但是心理健康的條件,也是喜悅自在的根源,因為心理平靜,待人和氣,所以無往不利,單純的人性情純凈,所以能保持真正的睿智。

法門——

正法眼藏——正確的人生觀,

摩訶——心量廣大有如虛空

般若——通過擴大心量和凈化心中煩惱所披露出來的智慧

波羅蜜——從煩惱的此岸到自由喜悅的彼岸。

摩訶般若波羅蜜——大智慧到彼岸,禪法精義,空的本旨。

真空妙有、涅磐妙心——清除一切,把心裡成見 放下來,把思想和情感的障礙放下來,把人際間的障礙放下來,把所學的知識放下來,把讀過的經典通通放下來。唯一實存的就是智慧,一種光明的創造性。

外離相——不被外在的現象所蒙蔽

內不亂——內在的獨立思考

四依戒律——依法不依人、依義不依語、依了義不依不了義、依智不依識。(做到依賴真理,而非個人,崇尚醒覺的思考和圓滿的真理,才可能走上康莊大道;我們讀書思考,研究學問,不只是對著知性的知識思考,更重要的是體驗其中的精義,把它變成我們生活的能力。此外,語言有局限,不夠精密,所以我們要善聽別人的語義,了解別人,寬容別人,增進彼此的了解;每個人都因追求煙幕彈人生,要注意和諧與圓融,更要注意了解人生的究竟,從而解脫煩惱、苦悶、偏見和貪婪,過上怡然豐足的生活。;生活必須依賴智慧和創造力,那是人類解決問題的保證,也是維持獨立思考的憑借。能給予我們指引的不是死的知識,靠不住的意識,而是善用知識和意識的智慧。)

不了義--貪婪,追求享福;了義――恬淡,布施。

禪定——自己不被外界色相所誘惑,不被自己的貪婪、口真怒、愚痴、傲慢和疑心所牽動,維持醒覺的狀態,這時我們就能張開法眼,看清一切,打開智慧之窗,綻放醒覺的光芒。

實相無相,微妙法門,

不立文字,教外別傳,

H. 如何理解禪和道二者的區別體現在哪裡不要說太高深的宗教語言,請用簡明易懂的話介紹

阿彌陀佛!
禪為佛教禪定,即打坐入定。
道在《道德經》中成為大,為道家最高境界,得道則仙!

熱點內容
經濟法與商法哪個好 發布:2025-01-11 07:57:36 瀏覽:224
認罪認罰改革與法律援助 發布:2025-01-11 07:55:34 瀏覽:803
執行法院查封房子 發布:2025-01-11 07:37:27 瀏覽:912
勞動法員工大病辭退賠償 發布:2025-01-11 07:16:06 瀏覽:506
用拖鞋打法官 發布:2025-01-11 06:53:26 瀏覽:644
法院存案年限 發布:2025-01-11 05:23:12 瀏覽:134
規章制度如何制定才能算有效 發布:2025-01-11 05:12:44 瀏覽:242
條令條例心得 發布:2025-01-11 04:31:28 瀏覽:907
勞動法規定補交社保嗎 發布:2025-01-11 03:51:07 瀏覽:466
華東政法大學法碩非法學 發布:2025-01-11 03:49:02 瀏覽: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