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第八十一章
『壹』 請教,老子「道德經」第81章所說「聖人不積,既以為人已愈有,既以為人已愈多」從真善美進行闡述。謝謝
[原文]
信言來①不美,源美言不信。善者②不辯③,辯者不善。知者不博④,博者不知。聖人不積⑤,既以為人己愈有⑥,既以與人己愈多⑦。天之道,利而不害⑧。聖人之道⑨,為而不爭。
[譯文]
真實可信的話不漂亮,漂亮的話不真實。善良的人不巧說,巧說的人不善良。真正有知識的人不賣弄,賣弄自己懂得多的人不是真有知識。聖人是不存佔有之心的,而是盡力照顧別人,他自己也更為充足;他盡力給予別人,自己反而更豐富。自然的規律是讓萬事萬物都得到好處,而不傷害它們。聖人的行為准則是,做什麼事都不跟別人爭奪。聖人不為自己積攢什麼:既然一切都是為了世人,自己就愈發擁有了;既然一切都已給了世人,自己就愈發豐富了。
『貳』 幫忙翻譯一下《老子》第八章第九章第三十三章第四十章
第八章
1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
2 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3 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
4 夫唯不爭,故無尤。
譯文
1 最高的善像水一樣。水善於滋養萬物,而不與萬物相爭。
2 它處身於眾人所厭惡的地方,所以跟道很相近。
3 居身,安於卑下;存心,寧靜深沉;交往,有誠有愛;言語,信實可靠;為政,天下歸 順;做事,大有能力;行動,合乎時宜。
4 唯有不爭不競,方能無過無失。
第九章
1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
2 揣而銳之,不可常保。
3 金玉滿堂,莫之能守。
4 富貴而驕,自遺其咎。
5 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
譯文
1 抓在手裡冒尖兒流,自滿自溢,不如罷了吧。
2 千錘百煉的鋒芒,也長不了的。
3 金玉滿堂,你能守多久呢?
4 富貴而驕,是自取災禍啊!
5 大功成了,名份有了,自己便隱去,這正是上天之道。
第三十三章
1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2 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
3 知足者富。
4 強行者有志。
5 不失其所者久。
6 死而不亡者壽。
譯文
1 能識透別人,算有智慧;能識透自己,才有光明。
2 能戰勝別人,算有力量;能戰勝自己,才是真強。
3 知足的人富有。
4 攻克己身、順道而行的人有志氣。
5 持守本相、不失不離的人可以長久。
6 肉身雖死、生命活著的人才叫長生。
第四十章
1 反者道之動7,弱者道之用。
2 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
譯文
1 相反,是道的運動所在。柔弱,是道的力量所在。
2 天下萬物都生於實有,實有出自虛無。
『叄』 我們在路上丨道德經第八十一章中的15個成語
正確。
簡介:
《道德經》是春秋時期老子(李耳)的哲學作品,又稱《道德真經》、《老子內》、《五容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為其時諸子所共仰,是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來源。道德經分上下兩篇,原文上篇《德經》、下篇《道經》,不分章,後改為《道經》37章在前,第38章之後為《德經》,並分為81章。
『肆』 《老子》第八十一章 的解釋
【原文】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善者不辯,辯者不善;
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聖人不積。
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
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
【解釋】
(1)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這說明信、美、善、辯、知、博是六個相對獨立的維度--認識上的真不同於審美上的美,倫理上的善不同於邏輯上的辯,道維度的明不同於學維度的博--人在某一維度的突出將會導致其他方面的不足。言下之意就是說:有為與不足緊相伴隨,理想的行為方式不是同時向自身堆砌這一切,而是在它們之間保有無為而無不為的柔弱靈動。這種不堆砌就是"不盈"。
(2)聖人不積,從承繼的上文看,不積是指不積名——即不向自身堆砌信、美、善、辯、知、博等德能表觀;從開啟的下文看,不積還指不積功果財富。所以,"聖人不積"是指聖人不積名、利、功、果。即不滯於名,不系於物。
【譯文】
真實的表述不見得漂亮,漂亮的表述不見得真實;善良的人不見得擅長道義之辯,擅長於道義之辯的不見得善良;明於道的人不見得博學,博學的不見得明於道。聖人不堆積這些德能表觀以及功果財富的附贅。他盡力幫助人民,他自己也更充實;他盡量給予人民,他自己也更豐富。理想的行為方式是順導萬物而不妨害萬物,聖人的行為准則是雖有作為但不與人爭。
【評析】
本章是道論的終結。在紛紜流變的事件叢林之中,老子所奉行的基本准則就是不滯於名而柔弱靈動,不系於物而多有奉獻,對一切利而不害,為而不爭。
越是不積的河道越有可能成為萬流奔湊的大道。萬化皆流,而聖人是"天下溪",唯其不積,萬物才源源"自來";唯其不積,才歷久而常新;唯其不積,才可以容受更多的源流從他流經而擁有最多的源流。能夠認識到在不積之中,在輔萬物之自然的放養之中"成其私"、"成其大"、"已愈有"、"已愈多",說明老子對耗散的成長方式,以及共生共長、互利互惠的生存耦合之可能,都是深有認識的,這是潛藏的耗散結構分枝的萌芽。
『伍』 《老子》第二章 第三十八章 第四十一章 第四十八章 第六十章的主旨
1第二章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矣。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矣。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恆也。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美與不美是對立互存的,善惡是彼此相生的,有無、難易、長短、高下、音聲、前後、這都是自然中常見的矛盾,此話用樸素辯證的觀點解釋了世界上事物是相反相成的,反是矛盾的斗爭性,成是矛盾的統一性。所以聖人應無為、無言任由天道作用於萬物。天道是自然的,不會有情感的去為事物的成形作開始,事物成就了也不作為己有,對物有功卻不自居,功成後也不把成就當做什麼,正是如此,才能長久地運化萬物。即聖人也應如此順應道的作為。)
2第三十八章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下德無為而有以為。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上義為之而有以為。上禮為之而莫之應, 則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薄;處其實,不居其華。故去彼取此。
(最上層的德性本是自然、不拘泥形式的,正是如此才算得上真正的德。而稍次等次的德性是人為的、有所固滯的,因為有了人的主觀限制使得此德有所遺損而算不上真正的德。完美的德行所體現的無為是自在、天然的而無所不為,是無限的。有所缺失的德雖也無為,但只是形式上的無為而內容上卻缺失了德的完全本性,如此而有所作為,是有限的。道之下層是德,德之下層是仁,仁追下層是義,義之下層是禮。最上的仁接近道而無以為,但已不如道自然,上義已是只能有所為,上禮難以實施,那麼統治者就強制地張開手臂把人們捆縛在一起。此句就是說道本是完整的、自然無為的,然後人心失去了道,就下降了層次,轉而有了仁義,仁義不行而又有了禮節,禮節難施就強行硬制。禮是混亂的開始,仁是禍害的荼毒,只有自然的天道才是本體,道所展現的才是聖人應該去學習的。)
3第四十一章 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進道若退,夷道若纇,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廣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質真若渝,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道隱無名。夫唯道,善貸且成。
(上等的人聽到了真理就默默的勤奮修習,中等的人則似乎有所感受而有所疑惑,下等的人則只會自大的嘲笑,這種人不笑就難以變得謙虛來認識真理。所以說真正的大道似乎有所愚昧晦暗,修習之路上的前進似乎也像在倒退等等都是用一對對立的對象來說明了此中有彼,彼中有此的辯證觀點,同時也揭示了矛盾雙方到了一定的量的積累(到「大」的水平)可以發生質變的道理。
4.第四十八章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取天下常以無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老子認為學習平常知識要日益積累學識,但是學道就要日益有所減損,所謂絕聖棄智,達到了遺忘到無所忘的境界,就能清凈無為而事實上卻無所不為的以一無而應萬有之境界。那麼像這樣的人才能治理國家,如果他的心胸做不到空若無物還在乎得失,那麼就不足以把天下的操勞交給他。)
5第六十章治大國,若烹小鮮。以道蒞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傷人;非其神不傷人,聖人亦不傷人。夫兩不相傷,故德交歸焉。
(治理大國,應好象煎烹小魚。用「道」來治理天下,那麼鬼也就不靈(不作祟興災)了;不是鬼不靈了,而是它起的作用不傷人了;不是它起的作用傷不了人,而是聖人也根本不想傷人。鬼神和聖人都不傷害人,所以自然的德性都回復到人民身上了。)
除最後一條網路直接復制的,其他都是個人的合理理解。。。。
『陸』 老子第五十七章到八十一章翻譯
『柒』 《道德經》第十八章在論述一個什麼哲學道理
第十八章 [原文]
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
道德相生相剋。生產和再生產統一理論。
從《道德經》到《資本論》……最新長文,《保衛資本論》書評導讀。。。。
《資本論》的邏輯究竟怎樣練成?
——兼談如何寫《保衛<資本論>》
許光偉:《<資本論>的邏輯究竟怎樣練成?——兼談如何寫<保衛資本論>》,
《經濟理論與政策研究》第8輯,經濟科學出版社 2015年。
該著全名為「保衛《資本論》——經濟形態社會理論大綱」,由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於2014年出版。
基金項目:
【《資本論》與中國經濟學實踐創新研究】項目
(2015年度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規劃基金項目
「《資本論》與中國經濟學實踐創新研究」的項目號:15YJA790073)
閱讀關注,交流提高。凡讀《道德經》者,明《資本論》邏輯也,中國經濟學入門也!
P16-P36
摘 要:善讀善用《資本論》,同時,也要善於進行中華轉化;注意從中發掘中國元素,以開放的態度統一中華歷史和世界歷史,創造新的工作境界和新的理解境界——「國學馬克思主義」。一句話,沒有民族內涵和工作體式作為支撐,任何門類或流派的經濟學都將不可避免地淪為理論空殼,免除不了成為一堆邏輯的空殼。這是現代語境中「創建中國政治經濟學」的一個必然要求。嚴格意義看,《資本論》是「12部史」:轉化史I、轉化史II、資本生產史;運動史I、運動史II、資本流通史;生活史I、生活史II、資本積累史;范疇史I、范疇史II、資本批判史。表明馬克思的航程乃是「歷史」到「邏輯」,再到「歷史」。它的內在的方法、邏輯和工作話語是「歷史唯物主義發生學」,這是中華條件下的馬克思的「我的辯證方法」工作語境,由此,我們可以在歷史探究方面合並敘述「農業史的經典著作——《道德經》」和「工業史的經典著作——《資本論》」。《資本的生產過程》可以說明為歷史發生學的「邏輯」;《資本的流通過程》可以說明為系統發生學的「邏輯」;《資本主義生產的總過程》可以說明為現象發生學的「邏輯」;《剩餘價值理論》可以說明為認識發生學的「邏輯」。其首篇則是對以上邏輯的一個「導引」以及「總括」。將歷史發展過程說明為由這些「史」的內容和形式的統一規定所構築,乃是升華了《資本論》的工作邏輯。這是絕對的歷史主義和行動主義,自然是對「結構主義」、「科學主義」、「形式主義」的最大反動。進一步又可以說,《道德經》和「《資本論》的「研究同構」乃是確立了社會科學的根基。
關鍵詞:《資本論》;《道德經》;邏輯;辯證法;發生學;歷史;理論;批判;事的科學
道,可道,非恆道:答《大道重出》
『捌』 「人之道,為而不爭」是什麼意思。。
出自《道德經》第八十一章:「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為而不爭。」
第 八十專一章: 」 聖人之道, 為而不爭。」屬這里老子將「為」和 「不爭」區別開來了。聯繫上文,「為」是指「聖人無積, 既以為人」 和「既以與人」。「既以為人」是說一切為了他人,「既以與人」 是說將自己的一切無私地給予他人。聖人正是在這種意義上「不爭」的。應當說, 「為」就包含著「斗爭」的意思, 包括與天斗、與地斗、與人斗, 但聖人的這種「斗」, 都是為了無私奉獻於他人特別是人民。所以他「不爭」的是個人的名利地位。綜上所述, 老子所說的「不爭」除了第三章講的防止和反對世俗賢人爭名位和第七十三章講的「天之道不爭」之外, 皆是指在名利地位面前, 要謙下、發揚高風格、不與人爭名、不與民爭利, 相反還應當將自己的一切無私奉獻於他人特別是人民。
『玖』 老子第八十一章的意思
真實的表述不見得漂亮,漂亮的表述不見得真實;善良的人不見得擅長道義之辯,版擅長於道義之權辯的不見得善良;明於道的人不見得博學,博學的不見得明於道。聖人什麼都不積蓄,他盡量為了別人,而自己就越富有;他盡量給予別人,而自己就越豐富。天的道路是利於萬物而不會殘害,聖人的道路是有所作為而不去爭論。
本章是 道德經 的最後一章、應該是全書正式的結束語。本章採用了格言警句的形式,本章是道論的終結。在紛壇流變的事件叢林之中,老子所奉行的基本准則就是不滯於名而柔弱靈動,不系於物而多有奉獻,對一切利而不害,為而不爭。這與我們所要構建的和諧社會在理論上是有共同點的。
『拾』 《老子》第二章 第三十八章 第四十一章 第四十八章 第六十章的主旨
老子《道德經》首章之尾句言:「玄之又玄,眾妙之門」。形容「道」之深邃,為宇宙萬物及其規律之總門戶。作者在此以虔誠輕叩之態,譯注和研究《道德經》,嘗試以入「道」境,「以觀其妙」。編寫和出版本書,旨在:弘揚老子思想,汲取先哲智慧,提高道德素養,利益人類社會。
《道德經》古往今來版本眾多而各異。本書以西漢文帝時之《老子河上公章句》本為藍本,同時參照戰國時之竹簡本、漢初時之帛書本以及三國時之王弼本等古本,並借鑒歷代有關注家學者之成果,經過反復推敲而加以校定。本書按81章排列順序,依據河上公本排出,帛書本與之不同者加以說明。對較為難懂的字、詞均進行注釋,其中,對有爭議的字、詞則參考歷代名家之注釋並予以註明。各句大意,採取直譯和意譯相結合的方式,力求通俗易懂。為幫助讀者更易於把握,文中主旨對全章之主要意義作了概括總結。每一章最後附有札記,介紹了注家對河上公本之該章標題的見解和對該章的分析,以便讀者拓展視野。
作者通過如上幾個方面,既介紹了前人研究的成果,又參以己意,不囿於成說,提出了不少新得新見,深入地討論了老子思想的精神實質,並且引經據典,深入淺出地幫助初學者能較好地理解老子思想的原義。所有這些對我們進一步學習和研究《老子》,皆有著十分重要的參考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