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塵的法學
㈠ 佛教的六根是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對應的六塵是什麼
六根:眼(視覺)耳(聽覺)鼻(嗅覺)舌(味覺)身(觸覺)意(感覺),又稱內六根
六塵:色聲香味觸法(對應「六根」,例如色對眼、聲對耳),又稱外六境
㈡ 慧能受法 翻譯
慧能,一作惠能,原籍范陽(今北京大興、宛平一帶)人,俗姓廬。父名行瑤,早年做官,後來遭貶,於唐武德三年(620)被流放至嶺南新州(今廣東新興)娶當地李氏女為妻,唐貞觀十二年(638)二月初八日生下慧能。慧能三歲時,父親不幸亡故,母守志鞠養,孤兒寡母,窮苦無依,生活極為艱辛,在如此境遇中長成的慧能,聰穎早慧,事母至孝,日日砍賣柴,奉母度日。不覺光陰荏苒,慧能已長大成人。
慧能二十四歲那年,一日去市上賣柴,忽聞有人誦讀佛經,據說慧能「一聞經語,心即開悟」,便問客人讀的是什麼經?客人告訴他,讀的是《金剛經》。又問客人從何處來?如何得到此經?客人雲:我從蘄州黃梅縣(今湖北黃梅縣西北)東山寺來,那裡有禪宗五祖弘忍大師在主持傳法,門徒有一千多人,我前往禮拜,總得以聽受此經。慧能一聽。心生羨慕,萌發了去黃梅跟從弘忍大師學習佛法的念頭。客人本是一位熱心的信徒,見慧能對佛法如此虔誠,便贈送他十兩紋銀,讓他回去安置好老母的衣食生活,再到黃梅去參見五祖弘忍大師。
慧能辭別母親後,便來到黃梅求見弘忍。據說,慧能一見弘忍,弘忍便問他:「汝何方人,來此山禮拜吾,汝今向吾邊,復求何物?」慧能回答說:「弟子是嶺南人,新州百姓,今故遠來禮拜和尚,惟求作佛,不求余物。」弘忍說:「汝是嶺南人,又是葛獠身與和尚不同,佛性有何差別?」此語一出,使弘忍大為震驚,方知慧能是大根器之人,先令慧能在寺內隨眾作勞役,於碓房踏碓舂米。從此,慧能將勞作與修持相結合,雖然天天幹活,可是時時刻刻在靜慮修禪,用功修行,所謂「願竭其力,即安於井臼;素刳其心,獲悟於梯稗。」慧能忘身為道,不避艱苦,供養眾人,盡心竭力。
慧能就這樣在寺中度過了八個月,一天,弘忍想物色繼承人,就把眾學徒召集起來,讓每人寫一首偈、寫得最好的就被定為繼承人。當時弘忍的門徒中,學業最佳、聲望最高的是神秀上座,神秀恐負眾望,就作了一首偈寫在牆上,偈曰:
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
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
這首偈顯然表達了神秀漸修成佛的見解。弘忍認為此偈未能見性,只到門外。慧能得知神秀所作偈後,就知其對佛法的理解並不到家,於是也作了一偈,因為不識字。就請別人代寫在神秀那首偈的旁邊。偈曰:
菩提本無樹,明鏡說非台;
佛性常清凈,何處有塵埃!
這首偈表明了慧能頓悟成佛的見解。從神秀與慧能的兩首偈來看,神秀的四句偈是抓住了人的身心兩個要素,將它們比喻為「菩提樹」、「明鏡台」、要求人們「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這里的「塵埃」、是指「六塵」,即色、聲、香、味、觸、法六境,一般認為此「六塵」與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接觸,由於「六識」的貪著取捨,會造成人心的染污,所以教人要「時時勤拂拭」。此偈給人留下一個精進不懈的修行者的形象。對於引偈,對於此偈,弘忍盡管認為「只到門前,尚未得入」,但又告訴門人「凡夫依上偈修行,即不墮落」。正是有了神秀偈語的未見本性,總引出慧能的得法偈,也就是說慧能的得法偈是有針對性的,四句偈語完全是針對神秀的偈語而發的。因為神秀仍然執著於身心色相,所以慧能說:「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這主要在於打破修持中對身心的執著。由於神秀將染凈、聖凡絕對地對立起來,把污染看作是外在的因素,因而要求人們「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但在慧能看來,凡生種種法生,心滅種種法滅,染凈聖凡關鍵在於自心一念,心生善端即為善,心生惡念即為惡,心性自然,本來清凈。所以,慧能說:「佛性常清凈,何處有塵埃。」可以看出,慧能主要是從本然的心體上來批評神秀的,慧能這短短的四句偈,不僅概括了以後南宗禪對神秀禪法種種批評的精神要旨,而且也確立了慧能在禪門中的地位。
果然五祖弘忍一見此偈,便知慧能已悟徹佛法大意。只是礙於當時眾門徒在旁,未作認可,於夜半三更時喚慧能至方丈室,以袈裟遮住燈光,為慧能開示說法,講解《金剛經》。慧能一聞,言下便悟。弘忍又將衣法傳與他,並告訴他「為六代祖。將衣為信稟,代代相傳,法即以心傳心,當令自悟。」弘忍恐有人知傳法事後加害慧能,便連夜親自送他渡江南下。
慧能走後,弘忍眾門徒得知衣法已南下,結夥數百人追來,有一僧名惠明,於大庾嶺上追及慧能,慧能把法衣置石頭上,惠明不肯取衣,對慧能說非爭法衣,只願求聞佛法。慧能即於嶺於為其講說禪法,令其得悟。慧能為了躲避爭奪衣體的追殺,曾一度在嶺南一帶「雜居止於編人」,「混農商於勞侶」,約在弘忍逝世之後兩年,即唐儀鳳元年(676),慧能覺得奪衣缽的風波漸漸平息,便來到廣州法性寺(今光孝寺),當時正值印宗法師在講《涅盤經》,慧能聽到二僧在辯論關於風吹幡動的問題,一個說是風動,一個說是幡動,爭認不下,慧能來到二僧面前說:「不是風動,不是幡動,仁者心動。」一語驚四座,也引起印宗法師的注意。印宗久聞黃梅衣法南來,今看到慧能談吐不凡,便猜想是稟受衣法者,一問果真如此。遂請慧能拿出衣缽,眾人禮拜。印宗向慧能請教弘忍禪法,慧能引《涅盤經》講了一番「佛性是不二之法」的道理。印宗法師聞之,歡喜合掌,自嘆弗如,稱自己的講經「猶如瓦礫」,而慧能的說法「猶如真金」,願拜慧能為師,遂邀佛門大德和德高望重的信眾來參加慧能的剃發受戒儀式。印宗自己親自為慧能落發,並請智光律師為之授戒。這樣,慧能總算正式出家為僧。從此,他的嫡傳身份也就公之於天下。光孝寺中至今仍有瘞發塔、風幡堂等遺跡。慧能受戒後,在法性寺菩提樹下弘揚東山法門,收徒傳法,逐漸名振嶺南,前來求法學禪的人日益增多,法性寺難以容納諸多僧眾。次年春,慧能辭別印宗法師,離開法性寺,率領弟了來到韶州曹溪寶林寺,僧俗相送者有三千餘人。
慧能早年在赴黃梅求法途中,便路經曹溪,並與當地村民劉志略結為兄弟,受到村民的禮遇,此次重返故地,在當地官民的支持下,大建寺院,廣收門徒,使曹溪法門名播天下,從此,南宗便從嶺南興起,曹溪寶林寺成為嶺南禪學中心。時任韶州剌史的韋琚慕慧能之名,特邀慧能下山至韶州城裡的大梵寺為眾說法,僧尼道俗參加聽講者有上千人,門人法海記錄整理當時的開法情況編成了《六祖施法壇經》,此為中國禪宗的主要經典,也是我們今日研究慧能及南宗思想的重要參考資料。
慧能在曹溪弘化數十年,門徒眾多,被人稱為嶺南活佛,影響越來越大,引起唐王朝的關注。王維在《六祖能禪師碑銘》中記載說:「九重延想,萬里馳誠,思布發以奉迎,願叉手而作禮。則天太後、孝和皇帝,並敕書勸諭,征赴京城。」慧能面對王室的征詔,均託病力辭,保持了弘忍以來山林佛教的特色。
唐玄宗先天二年(713),慧能回到新州,圓寂於國恩寺,世壽七十四歲,其肉身由新州遷回曹溪寶林寺供養,唐憲宗追贈「大鑒禪師」謚號,塔曰:「元和靈照。」宋太宗加謚「大鑒真空禪師」,詔新師塔曰「太平興國之塔」。宋仁宗迎慧能真身入大內供養。加謚「大鑒真空普覺禪師」。宋神宗加謚「大鑒真空普覺圓明禪師」。此外,許多歷史名人如王維、柳宗元、劉禹錫等都為慧能撰寫過《碑銘》。
以上我們根據歷史文獻中有關慧能生平事跡的記載,大致勾畫出其生平的輪廓,盡管這一描述是粗線條的,但至少我們知道,慧能出身貧寒、沒有文化,只是憑著對佛法的天才悟性,總贏得五祖弘忍大師的賞識,將衣法傳授給他。慧能經過三十多年的辛苦經營,終於確立了他的曹溪法門,奠定了他在中國禪宗史上的地位。
據《壇經》載,慧能門徒很多,弟子「三五千人,說不可盡」,直接受法者有「十弟子」。《景德傳燈錄》錄其有名的法嗣四十三人,立傳者十九人。實際後來最為知名的是青原行思、南嶽懷讓、荷澤神會、南陽慧忠、永嘉玄覺、曹溪法海等。他們得法後,大多各化一方,其中以青原行思、南嶽懷讓二家弘傳最盛。南嶽一系衍化出臨濟、溈仰二家。青原一系發展為曹洞、雲門、法眼三家,即禪宗五家法流。禪宗法脈不僅在中國得到迅速發展,而且流傳海外,遠播歐美。直至今天會世界對禪宗的信仰和研究仍風靡一時,形成了一股「禪宗熱」。
㈢ 六塵中的法指什麼
一、色塵 《俱舍論》卷一記載,色境有二種: ?顯色:指顯現的顏色,有青、黃、赤、白、雲、煙、塵、霧、影、光、明、暗等十二種。 ?形色:指物體的形狀,有長、短、方、圓、高、下、正、不正等八種。 《瑜伽師地論》卷一,在顯色、形色之外,增加表色,使得色塵的分類更加完備。即凡是行、住、坐、卧、取、舍、屈、伸等種種動作形態,明顯的表現於外,可以令人看見的,稱為表色。 二、聲塵 聲塵,指耳根所能接收到的聲波,是耳識所分別的對象。《俱舍論》卷一記載,聲音大致可分為八種。依發聲的物體有感覺與否,先大別為有執受大種因之聲與無執受大種因之聲。執受,是心、心所的異名。大種,指地、水、火、風四大種。凡是聲音發自有情的四大種者,稱為有執受大種因之聲,如人的語言、拍手的聲音等;凡是聲音發自非有情的四大種者,稱為無執受大種因之聲,如佛陀以神通力變作化人的言語、錄音帶所發出的音聲,或木、石、流水、落葉等所發的聲音等。然後,再根據聲音是有意義或無意義,而分為有情名之聲、非有情名之聲。更由不同物類發出的響聲,給予人產生愛惡的情緒反應,又分為可意聲、不可意聲。 ┌—可 意 聲:好 語 聲 ┌—有 情 名—┤ │└—不可意聲:惡 語 聲 有執受大種為因—┤ │┌—可 意 聲:好拍手聲 └—非有情名—┤ └—不可意聲:惡拍手聲 ┌—可 意 聲:化人好語 ┌—有 情 名—┤ │└—不可意聲:化人惡語 無執受大種為因—┤ │┌—可 意 聲:木石好聲 └—非有情名—┤ └—不可意聲:木石惡聲 三、香塵 香塵又稱香境,是鼻根所嗅的東西,鼻識所分別的對象。《俱舍論》卷一記載,香可分為四種: ?好香:指嗅了使人感到舒適喜悅,有益身心,並且能夠增長福業者。 ?惡香:指嗅了使人感到局促緊張,無益身心,並且不能增長福業者。 ?等香:等,是均等的意思。不太強,不太弱,恰到好處者,稱為等香。 ?不等香:指太強、太弱,出於均等以外者。 四、味塵 味塵,指舌根所嘗的味道,是舌識分別的境界。《俱舍論》說味有六種:甘、醋(酸)、咸、辛、苦、淡。《品類足論?辯五事品》則將味分為可意、不可意、順舍三種。 五、觸塵 觸塵,指身根感覺的境界,是身識所分別的對象。《俱舍論》說觸有十一種:堅、濕、暖、動、滑、澀、重、輕、冷、飢、渴。前四項屬能造觸,是依四大種(地、水、火、風)所產生的觸,是一切觸的所依;後七項屬所造觸,是因所依的四大種增盛程度不同而有所差異。 六、法塵 法塵指第六識(意識)所緣的對境,又名法處、法界。廣義而言,指過去、現在、未來三世的一切諸法,也就是意根、意識對六塵全體的作用。 由於六塵的關系,使我們在心裡涌現好、壞、美、丑、高、下、貴、賤等分別妄想,所以六塵又名「六妄」;能衍生種種執著煩惱,令善心衰減,所以也稱為「六衰」;能劫持一切功德法財,因此叫做「六賊」。 煩惱如何產生?「色不迷人人自迷」,色是因緣和合而有的假色,它的自身並沒有善惡的分別,是我們的眼根攀緣外境所造成的結果。因此「情人眼裡出西施」,情人不一定美如西施,只不過是眼識妄起造作分別而已。其它如聲、香、味、觸、法等塵所以會令我們起惑造業,莫不由於其它五根、五識向外馳求執取,而產生種種貪染愛著的結果。 佛教特別舉出六塵的過患,目的在於提醒修行者,要時時注意密護六根門頭,不要被虛幻的外境所眩惑左右。
㈣ 六塵之一的法塵,具體指什麼
法塵指第六識(意識)所緣的對境,又名法處、法界。廣義而言,指過去、現在、未來三世的一切諸法,也就是意根、意識對六塵全體的作用。
㈤ 什麼是禪宗的六根、六塵、六識
【六根】
(名數)眼耳鼻舌身意之六官也,根為能生之義,眼根對於色境而生眼識,乃至意根對於法境而生意識,故名為根。大乘義章四曰:「六根者對色名眼,乃至第六對法名意,此之六能生六識,故名為根
【六塵】
(名數)色聲香味觸法之六境也,此六境有眼等六根入身以坌污凈心者。故謂之塵。圓覺經曰:「妄認四大為自身相,六塵緣影為自心相。」凈心誡觀下曰:「雲何名塵?坌污凈心觸身成垢,故名塵。」法界次第上之上曰:「塵以染污為義,以能染污情識,故通名為塵也。」
【六識】
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這是六根對色、聲、香、味、觸、法之六塵而生的見、聞、嗅、味、覺、思的了別作用。因為是八識中之前六識,故常被稱為「前六識」。
【十八界】
六根六塵六識。總此三六為十八界。何以名界界。性別為義
㈥ 佛教中的六塵指什麼
六塵的內容
一、色塵
《俱舍論》卷一記載,色境有二種:
顯色:指顯現的顏色,有青、黃、赤、白、雲、煙、塵、霧、影、光、明、暗等十二種。
形色:指物體的形狀,有長、短、方、圓、高、下、正、不正等八種。
《瑜伽師地論》卷一,在顯色、形色之外,增加表色,使得色塵的分類更加完備。即凡是行、住、坐、卧、取、舍、屈、伸等種種動作形態,明顯的表現於外,可以令人看見的,稱為表色。
二、聲塵
聲塵,指耳根所能接收到的聲波,是耳識所分別的對象。《俱舍論》卷一記載,聲音大致可分為八種。依發聲的物體有感覺與否,先大別為有執受大種因之聲與無執受大種因之聲。執受,是心、心所的異名。大種,指地、水、火、風四大種。凡是聲音發自有情的四大種者,稱為有執受大種因之聲,如人的語言、拍手的聲音等;凡是聲音發自非有情的四大種者,稱為無執受大種因之聲,如佛陀以神通力變作化人的言語、錄音帶所發出的音聲,或木、石、流水、落葉等所發的聲音等。然後,再根據聲音是有意義或無意義,而分為有情名之聲、非有情名之聲。更由不同物類發出的響聲,給予人產生愛惡的情緒反應,又分為可意聲、不可意聲。
┌—可 意 聲:好 語 聲
┌—有 情 名—┤
│ └—不可意聲:惡 語 聲
有執受大種為因—┤
│ ┌—可 意 聲:好拍手聲
└—非有情名—┤
└—不可意聲:惡拍手聲
┌—可 意 聲:化人好語
┌—有 情 名—┤
│ └—不可意聲:化人惡語
無執受大種為因—┤
│ ┌—可 意 聲:木石好聲
└—非有情名—┤
└—不可意聲:木石惡聲
三、香塵
香塵又稱香境,是鼻根所嗅的東西,鼻識所分別的對象。《俱舍論》卷一記載,香可分為四種:
好香:指嗅了使人感到舒適喜悅,有益身心,並且能夠增長福業者。
惡香:指嗅了使人感到局促緊張,無益身心,並且不能增長福業者。
等香:等,是均等的意思。不太強,不太弱,恰到好處者,稱為等香。
不等香:指太強、太弱,出於均等以外者。
四、味塵
味塵,指舌根所嘗的味道,是舌識分別的境界。《俱舍論》說味有六種:甘、醋(酸)、咸、辛、苦、淡。《品類足論‧辯五事品》則將味分為可意、不可意、順舍三種。
五、觸塵
觸塵,指身根感覺的境界,是身識所分別的對象。《俱舍論》說觸有十一種:堅、濕、暖、動、滑、澀、重、輕、冷、飢、渴。前四項屬能造觸,是依四大種(地、水、火、風)所產生的觸,是一切觸的所依;後七項屬所造觸,是因所依的四大種增盛程度不同而有所差異。
六、法塵
法塵指第六識(意識)所緣的對境,又名法處、法界。廣義而言,指過去、現在、未來三世的一切諸法,也就是意根、意識對六塵全體的作用。
由於六塵的關系,使我們在心裡涌現好、壞、美、丑、高、下、貴、賤等分別妄想,所以六塵又名「六妄」;能衍生種種執著煩惱,令善心衰減,所以也稱為「六衰」;能劫持一切功德法財,因此叫做「六賊」。
煩惱如何產生?「色不迷人人自迷」,色是因緣和合而有的假色,它的自身並沒有善惡的分別,是我們的眼根攀緣外境所造成的結果。因此「情人眼裡出西施」,情人不一定美如西施,只不過是眼識妄起造作分別而已。其它如聲、香、味、觸、法等塵所以會令我們起惑造業,莫不由於其它五根、五識向外馳求執取,而產生種種貪染愛著的結果。
佛教特別舉出六塵的過患,目的在於提醒修行者,要時時注意密護六根門頭,不要被虛幻的外境所眩惑左右。
肆‧結語
無論是財、色、名、食、睡等五欲,或是色、聲、香、味、觸、法等六塵,都能令我們流轉六道,不過它們之所以造成禍害,並不在於其自身的不凈,而在於人心的愚痴無明、貪愛染著。好比拳頭的本身是沒有好壞的,但是用來打人,就是壞事,必須立刻阻止;用來捶背,就是好事,不妨多多益善。經雲:「法非善惡,善惡是法。」所以我們每天生活在五欲六塵之中,應抱持一種不貪不拒的中道態度,時時返觀自
省。
㈦ 佛家的「六塵」指什麼
六塵
一、色塵
《俱舍論》卷一記載,色境有二種:
顯色:指顯現的顏色,有青、黃、赤、白、雲、煙、塵、霧、影、光、明、暗等十二種。
形色:指物體的形狀,有長、短、方、圓、高、下、正、不正等八種。
《瑜伽師地論》卷一,在顯色、形色之外,增加表色,使得色塵的分類更加完備。即凡是行、住、坐、卧、取、舍、屈、伸等種種動作形態,明顯的表現於外,可以令人看見的,稱為表色。
二、聲塵
聲塵,指耳根所能接收到的聲波,是耳識所分別的對象。《俱舍論》卷一記載,聲音大致可分為八種。依發聲的物體有感覺與否,先大別為有執受大種因之聲與無執受大種因之聲。執受,是心、心所的異名。大種,指地、水、火、風四大種。凡是聲音發自有情的四大種者,稱為有執受大種因之聲,如人的語言、拍手的聲音等;凡是聲音發自非有情的四大種者,稱為無執受大種因之聲,如佛陀以神通力變作化人的言語、錄音帶所發出的音聲,或木、石、流水、落葉等所發的聲音等。然後,再根據聲音是有意義或無意義,而分為有情名之聲、非有情名之聲。更由不同物類發出的響聲,給予人產生愛惡的情緒反應,又分為可意聲、不可意聲。
┌—可 意 聲:好 語 聲
┌—有 情 名—┤
│ └—不可意聲:惡 語 聲
有執受大種為因—┤
│ ┌—可 意 聲:好拍手聲
└—非有情名—┤
└—不可意聲:惡拍手聲
┌—可 意 聲:化人好語
┌—有 情 名—┤
│ └—不可意聲:化人惡語
無執受大種為因—┤
│ ┌—可 意 聲:木石好聲
└—非有情名—┤
└—不可意聲:木石惡聲
三、香塵
香塵又稱香境,是鼻根所嗅的東西,鼻識所分別的對象。《俱舍論》卷一記載,香可分為四種:
好香:指嗅了使人感到舒適喜悅,有益身心,並且能夠增長福業者。
惡香:指嗅了使人感到局促緊張,無益身心,並且不能增長福業者。
等香:等,是均等的意思。不太強,不太弱,恰到好處者,稱為等香。
不等香:指太強、太弱,出於均等以外者。
四、味塵
味塵,指舌根所嘗的味道,是舌識分別的境界。《俱舍論》說味有六種:甘、醋(酸)、咸、辛、苦、淡。《品類足論‧辯五事品》則將味分為可意、不可意、順舍三種。
五、觸塵
觸塵,指身根感覺的境界,是身識所分別的對象。《俱舍論》說觸有十一種:堅、濕、暖、動、滑、澀、重、輕、冷、飢、渴。前四項屬能造觸,是依四大種(地、水、火、風)所產生的觸,是一切觸的所依;後七項屬所造觸,是因所依的四大種增盛程度不同而有所差異。
六、法塵
法塵指第六識(意識)所緣的對境,又名法處、法界。廣義而言,指過去、現在、未來三世的一切諸法,也就是意根、意識對六塵全體的作用。
由於六塵的關系,使我們在心裡涌現好、壞、美、丑、高、下、貴、賤等分別妄想,所以六塵又名「六妄」;能衍生種種執著煩惱,令善心衰減,所以也稱為「六衰」;能劫持一切功德法財,因此叫做「六賊」。
煩惱如何產生?「色不迷人人自迷」,色是因緣和合而有的假色,它的自身並沒有善惡的分別,是我們的眼根攀緣外境所造成的結果。因此「情人眼裡出西施」,情人不一定美如西施,只不過是眼識妄起造作分別而已。其它如聲、香、味、觸、法等塵所以會令我們起惑造業,莫不由於其它五根、五識向外馳求執取,而產生種種貪染愛著的結果。
佛教特別舉出六塵的過患,目的在於提醒修行者,要時時注意密護六根門頭,不要被虛幻的外境所眩惑左右。
㈧ 佛教中的「五蘊」、「六根」、「六塵」、「十八界」分別是什麼意思,有何出處,謝謝!
一、 五蘊
梵語pan~ca-skandha,巴利語pan~ca khandha^。又作五陰、五眾、五聚。三科之一。蘊,音譯作塞健陀,乃積聚、類別之意。即類聚一切有為法之五種類別。
(一)色蘊(梵ru^pa -skandha),即一切色法之類聚。
(二)受蘊(梵vedana^ -skandha),苦、樂、舍、眼觸等所生之諸受。
(三)想蘊(梵sam!jn~a^ -skandha),眼觸等所生之諸想。
(四)行蘊(梵sam!ska^ra -skandha),除色、受、想、識外之一切有為法,亦即意志與心之作用。
(五)識蘊(梵vijn~a^na -skandha),即眼識等諸識之各類聚。
五蘊系總一切有為法之大別,在俱舍等所立七十五法中,總類聚有為之七十二法為五蘊,唯識家則立百法,合有為之九十四法攝為五蘊,皆不包括無為法。
五蘊通有漏、無漏及善、不善、無記三性,故諸論中亦以各種名稱說明其種別,如大毗婆沙論卷七十五等,在五蘊之中,特以屬於有漏者名為五取蘊。大乘義章卷八本更就有漏、無漏及三性,總立九種,即:
(一)生得善陰,
(二)方便善陰,
(三)無漏善陰,
(四) 不善五陰,
(五)穢污五陰,
(六)報生五陰,
(七)威儀五陰,
(八)工巧五陰,
(九)變化五陰。
其中前三者為善,第四為不善,後五者為無記;又第三屬無漏,其餘均屬有漏。又摩訶止觀卷五上及大乘法苑義林章卷五本等,亦各出其說。
小乘多數派別由對五蘊之分析,得出「人無我」之結論,主張「人我」為五蘊之暫時和合,唯有假名,而無實體。大乘學說不僅否認五蘊和合體(人我)之真實性,亦否認五蘊本身之真實性,進而發展'法無我』之理論。
二、六根
梵語s!ad! indriya^n!i。又作六情。指六種感覺器官,或認識能力。為十二處之內六處,十八界之六根界。
根,為認識器官之意。即眼根(視覺器官與視覺能力)、耳根(聽覺器官及其能力)、鼻根(嗅覺器官及其能力)、舌根(味覺器官及其能力)、身根(觸覺器官及其能力)、意根(思惟器官及其能力)。前五種又稱五根。
五根乃物質上存在之色法,即色根。有二種之別,生理器官稱為扶塵根,以四大為體,對取境生識僅起扶助作用;實際起取境生識作用者稱為勝義根,以四大所生凈色為性。對此,意根則為心之所依生起心理作用之心法,即無色根。
據有部之說,前剎那之六識落謝於過去,意根即是引起次剎那六識之等無間緣。故六識之作用,須常以意根為所依(通依)。然前五識除依意根之外,另有特定之根為其所依(別依);意識則僅依意根,並無其他特定之根。
瑜伽行派等則由唯識義上說六根,主張六根、六境均為內識所變。又六根可視為我人之身心全體,如法華經說讀誦、書寫經典,六根即可清凈。[俱舍論卷一至卷三、成唯識論卷一、順正理論卷六、大乘阿毗達磨雜集論卷一](參閱'五根』1137、'六境』1298、'六識』1312、'根』4131)
三、六塵
依於六根所接之塵有六:謂色、聲、香、味、觸、法,是為六塵。塵即染污之義,以能染污情識之故。
一 色謂眼所見者,如明暗質礙等。以能染污眼根,故謂色塵。
二 聲謂耳所聞者,如動靜美惡等。以能染污耳根,故謂聲塵。
三 香謂鼻所嗅者,如通塞香臭等。以能染污鼻根,故謂香塵。
四 味謂舌所嘗者,如鹹淡甘辛等。以能染污舌根,故謂味塵。
五 觸謂身所感者,如離合冷暖等。以能染污身根,故謂觸塵。
六 法謂意所知者,如生滅善惡等。以能染污意根,故謂法塵。
此之六塵,尚有其他六欲、六入、六處、六境、六賊等名義,茲不繁及。
四、十八界
梵語as!t!a^das/a dha^tavah!。乃指在我人一身中,能依之識、所依之根與所緣之境等十八種類之法。界為種類、種族之義。謂十八種類自性各別不同,故稱十八界,又作十八持。出自《俱舍論》卷一:「法種族義是『界』義……如是一身或一相續有十八類諸法種族,名十八界。」
即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能發生認識之功能),及其所對之色、聲、香、味、觸、法等六境(為認識之對象),以及感官(六根)緣對境(六境)所生之眼、耳、鼻、舌、身、意等六識,合為十八種,稱為十八界。
十八界中,除去六識,則為十二處,而六識實際亦由十二處之意處所展開,依此,十八界或十二處攝盡一切法。
(8)六塵的法學擴展閱讀
五蘊的眾生意義
五蘊組成生命的自體,世間有很多的生命在活動,佛教把這些生命分為無情生命和有情生命兩種。
(一)無情生命:有生理現象,沒有精神活動,也沒有我執,稱為無情生命。好像植物、依靠我們的身體生活的細胞等,都是無情生命。
(二)有情生命:有生理活動,也有精神活動,並且執著我、愛我、愛他所執著的我,這樣的有情生命才有資格稱為有情眾生。
佛陀說眾生是由名、色組成的聚合,這個名色略分為五種類聚--五蘊。
⑴ 名:我們的精神活動,不可見,但知道它的存在,唯有名字,故稱之為名。此名既是我們的心,它又可分為心、意、識或八識。
⑵ 色:生理的活動,它有色相可見,是屬於物質的。在五蘊中的色主要是指我們的身體--身根。故名色是心法和色法,心和色組成我們的身體和精神活動。
㈨ 佛教中的五蘊、六根、六塵、十八界分別是什麼
五蘊:色蘊、受蘊、想蘊、行蘊、識蘊五種;
六根:指六種感覺器官,或認識能力。眼、耳、鼻、舌、身、意;
六塵:指色塵、聲塵、香塵、味塵、觸塵、法塵;
十八界:這是以人的認識為中心,對世界一切現象所作的分類。或說,人的一身即具此十八界。包括能發生認識功能的六根(眼界、耳界、鼻界、舌界、身界、意界),作為認識對象的六境(色界、聲界、香界、味界、觸界、法界)和由此生起的六識(眼識界、耳識界、鼻識界、舌識界、身識界、意識界)。共十八界。
「五蘊」、「六根」、「六塵」、「十八界」的出處很多,很多佛經都有說明,最詳盡應該是《楞嚴經》,該經通過對世間的「五蘊」、「六根」、「六塵」、「十八界」剖析,達到破妄顯真,達諸佛理的目的。
*《楞嚴經》是佛教上的一部極重要的大經,可說是一部佛教修行大全。因為此經在內容上,包含了顯密性相各方面重要的道理;在宗派上則橫跨禪凈密律,均衡發揮,各得其所;在修行的次第上,則更是充實、圓滿:舉凡發心、解、行、證、悟,皆詳盡剖析開示——從教令正發心起,經循循善誘的破惑、見真(明心見性)、依性起修(設壇結界、於實際上起正修行),並詳細開示了一切凡聖境界(二十五聖圓通、三界七趣眾生),令於聖境起企慕、而於凡外得知解,從而不受迷惑、不入岔道;又詳述六十位修證(三漸次、干慧地、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四加行、十地、等覺、妙覺)令行者於菩提道上知所趣向;最後更廣開示五陰魔境,及其破除之法,俾於菩提道上能克服魔怨留難,所修圓滿成就。
㈩ 佛教中「六根」、「六塵」具體指的是什麼
【 六根 】 《 佛學大詞典 》 梵語s!ad! indriya^n!i。又作六情。指六種感覺器官,或認識能力。為十二處之內六處,十八界之六根界。根,為認識器官之意。即眼根(視覺器官與視覺能力)、耳根(聽覺器官及其能力)、鼻根(嗅覺器官及其能力)、舌根(味覺器官及其能力)、身根(觸覺器官及其能力)、意根(思惟器官及其能力)。前五種又稱五根。五根乃物質上存在之色法,即色根。有二種之別,生理器官稱為扶塵根,以四大為體,對取境生識僅起扶助作用;實際起取境生識作用者稱為勝義根,以四大所生凈色為性。對此,意根則為心之所依生起心理作用之心法,即無色根。據有部之說,前剎那之六識落謝於過去,意根即是引起次剎那六識之等無間緣。故六識之作用,須常以意根為所依(通依)。然前五識除依意根之外,另有特定之根為其所依(別依);意識則僅依意根,並無其他特定之根。瑜伽行派等則由唯識義上說六根,主張六根、六境均為內識所變。又六根可視為我人之身心全體,如法華經說讀誦、書寫經典,六根即可清凈。〔俱舍論卷一至卷三、成唯識論卷一、順正理論卷六、大乘阿毗達磨雜集論卷一〕(參閱『五根』1137、『六境』1298、『六識』1312、『根』4131) 【 六根 】 《 丁福保佛學大辭典 》 (名數)眼耳鼻舌身意之六官也,根為能生之義,眼根對於色境而生眼識,乃至意根對於法境而生意識,故名為根。大乘義章四曰:『六根者對色名眼,乃至第六對法名意,此之六能生六識,故名為根。』六根中前五根為四大所成之色法,意根之一為心法。但小乘以前念之意識為意根,大乘以八識中之第七末那識為意根。 【 六根 】 《 三藏法數 》 [出首楞嚴經] 根即能生之義。謂六根能生六識。故名六根。一眼根謂眼能於色境盡見諸色。瑜伽論雲。能觀眾色。是也。二耳根謂耳能聽聞眾聲。瑜伽論雲。數由此故。聲至能聞。是也。二鼻根謂鼻能齅聞香氣。瑜伽論雲。數由此故。能嘗於香。是也。四舌根謂舌能嘗於食味。瑜伽論雲。能嘗眾味。數發言論。是也。五身根謂身為諸根之所依止。瑜伽論雲。諸根積聚。是也。六意根謂意於五塵境界。若好若惡。悉能分別也。(五塵者。色塵。聲塵。香塵。味塵。觸塵也。) 【 六根 】 《 陳義孝佛學常見辭匯 》 眼、耳、鼻、舌、身、意。眼是視根,耳是聽根,鼻是嗅根,舌是味根,身是觸根,意是念慮之根。根者能生之義,如草木有根,能生枝幹,識依根而生,有六根則能生六識,亦復如是。其中何根生何識,各有其界限,不相混,例如眼根只能生眼識,並不能生耳鼻等識,余可類推。 六塵 一、色塵 《俱舍論》卷一記載,色境有二種: ?顯色:指顯現的顏色,有青、黃、赤、白、雲、煙、塵、霧、影、光、明、暗等十二種。 ?形色:指物體的形狀,有長、短、方、圓、高、下、正、不正等八種。 《瑜伽師地論》卷一,在顯色、形色之外,增加表色,使得色塵的分類更加完備。即凡是行、住、坐、卧、取、舍、屈、伸等種種動作形態,明顯的表現於外,可以令人看見的,稱為表色。 二、聲塵 聲塵,指耳根所能接收到的聲波,是耳識所分別的對象。《俱舍論》卷一記載,聲音大致可分為八種。依發聲的物體有感覺與否,先大別為有執受大種因之聲與無執受大種因之聲。執受,是心、心所的異名。大種,指地、水、火、風四大種。凡是聲音發自有情的四大種者,稱為有執受大種因之聲,如人的語言、拍手的聲音等;凡是聲音發自非有情的四大種者,稱為無執受大種因之聲,如佛陀以神通力變作化人的言語、錄音帶所發出的音聲,或木、石、流水、落葉等所發的聲音等。然後,再根據聲音是有意義或無意義,而分為有情名之聲、非有情名之聲。更由不同物類發出的響聲,給予人產生愛惡的情緒反應,又分為可意聲、不可意聲。 ┌—可 意 聲:好 語 聲 ┌—有 情 名—┤ │ └—不可意聲:惡 語 聲 有執受大種為因—┤ │ ┌—可 意 聲:好拍手聲 └—非有情名—┤ └—不可意聲:惡拍手聲 ┌—可 意 聲:化人好語 ┌—有 情 名—┤ │ └—不可意聲:化人惡語 無執受大種為因—┤ │ ┌—可 意 聲:木石好聲 └—非有情名—┤ └—不可意聲:木石惡聲 三、香塵 香塵又稱香境,是鼻根所嗅的東西,鼻識所分別的對象。《俱舍論》卷一記載,香可分為四種: ?好香:指嗅了使人感到舒適喜悅,有益身心,並且能夠增長福業者。 ?惡香:指嗅了使人感到局促緊張,無益身心,並且不能增長福業者。 ?等香:等,是均等的意思。不太強,不太弱,恰到好處者,稱為等香。 ?不等香:指太強、太弱,出於均等以外者。 四、味塵 味塵,指舌根所嘗的味道,是舌識分別的境界。《俱舍論》說味有六種:甘、醋(酸)、咸、辛、苦、淡。《品類足論?辯五事品》則將味分為可意、不可意、順舍三種。 五、觸塵 觸塵,指身根感覺的境界,是身識所分別的對象。《俱舍論》說觸有十一種:堅、濕、暖、動、滑、澀、重、輕、冷、飢、渴。前四項屬能造觸,是依四大種(地、水、火、風)所產生的觸,是一切觸的所依;後七項屬所造觸,是因所依的四大種增盛程度不同而有所差異。 六、法塵 法塵指第六識(意識)所緣的對境,又名法處、法界。廣義而言,指過去、現在、未來三世的一切諸法,也就是意根、意識對六塵全體的作用。 由於六塵的關系,使我們在心裡涌現好、壞、美、丑、高、下、貴、賤等分別妄想,所以六塵又名「六妄」;能衍生種種執著煩惱,令善心衰減,所以也稱為「六衰」;能劫持一切功德法財,因此叫做「六賊」。 煩惱如何產生?「色不迷人人自迷」,色是因緣和合而有的假色,它的自身並沒有善惡的分別,是我們的眼根攀緣外境所造成的結果。因此「情人眼裡出西施」,情人不一定美如西施,只不過是眼識妄起造作分別而已。其它如聲、香、味、觸、法等塵所以會令我們起惑造業,莫不由於其它五根、五識向外馳求執取,而產生種種貪染愛著的結果。 佛教特別舉出六塵的過患,目的在於提醒修行者,要時時注意密護六根門頭,不要被虛幻的外境所眩惑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