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韓非子名言
『壹』 與法治有關的名言警句
1、憲法復,就是一張寫著人民權利的紙。制——列寧
2、法律有權打破平靜。——馬·格林
3、法寬則刑者少,刑者少則民為恥矣。――崔敦禮
4、法是一套權威性的審判指南或者基礎。――龐德
5、聖人能生法,不能廢法而治國。――管子
6、立善防惡謂之禮,禁非立是謂之法。――傅玄
7、人民的幸福是至高無個的法。——西塞羅
8、法律面前是人人有發言權。——西塞羅
9、法大行,則是為公是,非為公非。――劉禹錫
10、法律是一種強制性秩序。――凱爾森
11、法律只不過是我們意志的記錄。――盧梭
『貳』 韓非經典語錄
韓非經典語錄匯總如下
1. 事在四方,要在中央。聖人執要,四方來效。
譯文:具體事務交由各級負責人去執行,而君主應保證中央權力的鞏固。只要君主能在准確把握全局,那麼四方的臣民就會效勞。
2. 君見惡,則群臣匿端;君見好,則群臣誣能。
譯文:如果是君主所厭惡的,那麼群臣就會將其隱匿起來;如果是君主所喜好,那麼群臣就會弄虛作假來迎合。
3. 倒言反事以嘗所疑。
譯文:故意正話反說或正事反做,來試探臣下。
4. 制在己曰重,不離位曰靜。重則能使輕,靜則能使躁。
譯文:權柄在手就是所說的重,不離本位就是所說的靜。持重者能夠控御輕浮者,寧靜者能夠克制急躁莽撞
5. 眾人助之以力,近者結之以成,遠者譽之以名,尊者載之以勢。
譯文:眾人會全力幫助他,身邊的人樂於結交他,遠方的人真心贊譽他,權高位重的人也會推崇他。
6. 君人者釋其刑徳而使臣用之,則君反制於臣矣。
譯文:君主聽憑臣下私自施予刑罰與恩德,這樣一來就會反為臣下所控制。
7. 使殺生之機,奪予之要在大臣,如是者侵。
譯文:生殺予奪之權落在臣下手中,如此一來君主就有失勢的危機
8. 愛多者則法不立,威寡者則下侵上。
譯文:過於寵溺臣下,法令就難以確立。缺乏威嚴就會被臣下欺凌
9. 愛臣太親,必威其身;人臣太貴,必易主位。
譯文:過於寵信臣下,必然會危及君主自身;臣下權勢過重,必然有篡位之心
10. 人主無威而重在左右。
譯文:君主維修喪失轉而要仰仗臣下了。
11. 凡人之大體,取捨同者則相是也,取捨異者則相非也。
譯文:大凡人的本性,都是觀點相同的就相互肯定,觀點不同的就相互反對,說明∶君主應使臣下的是非取捨同於自己的意志。
12. 恃人之以愛為我者危矣,恃吾不可不為者安矣。
譯文:依賴別人出於愛為我效力就危險了,依賴別人不得不為我效力才能平安。
13. 人主之患在於信人,信人則制於人。
譯文:君主最大的禍患就是信人臣下,信任臣下就反為其所制約。
14. 君臣之利異,故人臣莫忠,故臣利立而主利滅。
譯文:君臣之間的利益是相對立的,所以沒有臣下是忠誠的,所以臣下得到利益,君主的利益就會喪失。
15. 無私賢哲之臣,無私事能之士。
譯文:不能親近賢明的臣下,也不偏愛頗具才幹之士。說明∶只保持工作關系,防止工作以外的關系,以免形成不良裙帶、黨群
『叄』 韓非子名言名句大全
1.法莫如顯,而術不欲見。(法一定要讓人明了,而術一定不能被人覺察)
2.虛則知實之情,靜則知動者正。(置身事外,才會看清真相;保持冷靜,才能制定出行動原則)
3.虛靜無事,以暗見疵。(保持虛靜無為的狀態,往往會從隱蔽的角度得知他人的行為漏洞)
4.故去喜去惡,虛心以為道舍。(所以應該將親近好厭惡等情緒一並拋棄,才能成功地使用權謀之術)
5.君無見其所欲。(君主不應該表露自己的喜好)
6.去好去惡,臣乃見素;去舊去智,臣乃自備。(君主隱藏自己的好惡,才會得見臣下的本來面目;拋去舊有的成見,不顯露自己的智慧,才會讓臣下各守其職)
7.人主好賢,則群臣飾行以邀君欲,則是群臣之情不效。(君主喜歡任用賢能之士,那麼臣下就會自我粉飾迎合來君主)(說明∶還是讓大家各司其職,別把希望寄託在個別的賢能之士身上,防止權利的偏移)
8.群臣見素,則大君不蔽矣。(群臣本來的面目顯現出來,那麼君主就不會收到蒙蔽了)
9.是故去智而有明,去賢而有功,去勇而有強。(不用智慧可以明察,不顯賢能可以成就大業,不逞勇武依然強大)
10.見而不見,聞而不聞,知而不知(看見就好像沒看見,聽到好像沒聽到,知道好像不知道)
11.君見惡,則群臣匿端;君見好,則群臣誣能。(如果是君主所厭惡的,那麼群臣就會將其隱匿起來;如果是君主所喜好,那麼群臣就會弄虛作假來迎合)
12. 倒言反事以嘗所疑。(故意正話反說或正事反做,來試探臣下)
13. 制在己曰重,不離位曰靜。重則能使輕,靜則能使躁。(權柄在手就是所說的重,不離本位就是所說的靜。持重者能夠控御輕浮者,寧靜者能夠克制急躁莽撞)
14.事在四方,要在中央。聖人執要,四方來效。(具體事務交由各級負責人去執行,而君主應保證中央權力的鞏固。只要君主能在准確把握全局,那麼四方的臣民就會效勞)--國家的大權,要集中在君主(「聖人」)一人手裡,君主必須有權有勢,才能治理天下
15.眾人助之以力,近者結之以成,遠者欲之以名,尊者載之以勢。(眾人會全力幫助 他,身邊的人樂於結交他,遠方的人真心贊譽他,權高位重的人也會推崇他)
16. 君人者釋其刑徳而使臣用之,則君反制於臣矣。(君主聽憑臣下私自施予刑罰與恩德,這樣一來就會反為臣下所控制)
17.使殺生之機,奪予之要在大臣,如是者侵。(生殺予奪之權落在臣下手中,如此一來君主就有失勢的危機)
18.愛多者則法不立,威寡者則下侵上。(過於寵溺臣下,法令就難以確立。缺乏威嚴就會被臣下欺凌)
19.愛臣太親,必威其身;人臣太貴,必易主位。(過於寵信臣下,必然會危及君主自身;臣下權勢過重,必然有篡位之心)
20.人主無威而重在左右。(君主維修喪失轉而要仰仗臣下了)
21.佯愛人,不得復憎也;佯憎人,不得復愛也。(假裝憎惡,就無法對其再加以憎惡;假裝憎惡,就無法再對其施以恩惠)
22.樹橘柚者,食之則甘,嗅之則香;樹枳棘者,成而刺人。故君子慎所樹。(種植橘柚,吃起來是甜的,聞起來是香的;而種植荊棘,長大了卻會刺傷人。)(說明∶栽培人時應個格外謹慎)
23.夫有材而無勢,雖賢不能治不肖。故立尺材於高山之上,則臨千仞之溪(xi1),材非長也,位高也。(有才幹而沒有權勢,即使是賢人也無法控御不肖之徒。一尺長的木材樹立在高山之上,就能俯瞰萬丈深淵。這並非是木頭長,而是它所處的地位高。)
『肆』 法治的名言警句大全
1.法不阿貴,繩不繞曲。
——韓非子
2.治民無常,唯法為冶。
——韓非子
3.家有常業,雖飢不餓;國有常法,雖危不亂。
——韓非子
4. 石以砥焉,化鈍為利;法以砥焉,化愚為智。
——劉禹錫
5.治國無法則亂,守法而弗變則悖,悖亂不可以持國。
——呂不韋
6.法者,所以禁民為非而使其遷善遠罪也。
——歐陽修
7.法治比任何一個人的統治來得更好,所謂法治,應包含兩重含義:已成立的法律獲得普遍的服從,而大家做服從法律又本身是制定良好的法律。
——亞里士多德
8.法治意味著,政.府除非實施眾所周知的規則,否則不得對個人實施強制。
——哈耶克
9.法治概念的最高層次是一種信念,相信一切法律的基礎,應該是對於人的價值的尊重。
——陳弘毅
10.法律提供保護以對抗專斷,它給人們以一種安全感和可靠感,並使人們不致在未來處於不祥的黑暗之中。
——布魯納
11.法者,非從天下,非從地出,發乎人間,合乎人心而已。
——慎到
12.要使事物合乎正義(公平),須有毫無偏私的權衡;法律恰恰正是這樣一個中道的權衡。
——亞里士多德
13.法制時代的來臨,實際標志著公眾表達願望的不可逆轉,同時也標志著人們對公平正義的渴望。
14.在這樣一個社會意識增強的時代,對法制的忠誠,即是對民本的回歸。
15.一個人的迷失可以被原諒,但一種法制觀念的缺失,就會積淀成社會之傷。
16.如果社會走的太快,法制跟不上,那麼是否可以停停腳步等等他,一個人的旅途不如兩個人的平坦。
『伍』 貪如火,不遏則燎原;欲如水,不遏則滔天.出自哪裡
出處:戰國·韓非《韓非子》
原文:貪如火,不遏則燎原;欲如水,不遏則滔天。
譯文:貪念如同大火,不遏制就會迅速蔓延,慾念如同洪水,不控制就會形成災難。
賞析:這句話勸解人管理好自己,不要讓貪婪與慾望控制自己,讓自己身陷泥淖不能自拔。在物慾橫流、誘惑無處不在的當下,很多人因經不起金錢、權力、美色的誘惑,在「糖彈」面前「翻身落馬」,敗下陣來,教訓極為深刻。
(5)法治韓非子名言擴展閱讀
《韓非子》是法家學派的代表著作,共二十卷。韓非(約公元前280~233年),戰國時期韓國人,為韓國公子,與李斯同學於荀子,喜好刑名法術之學,為法家學派代表人物。
全書由五十五篇獨立的論文集輯而成,裡面的典故大都出自韓非,除個別文章外,篇名均表示該文主旨。
其學說的核心是以君主專制為基礎的法、術、勢結合思想,秉持進化論的歷史觀,主張極端的功利主義,認為人與人之間只有利害而沒有仁愛,強調以法治國,以利用人,對秦漢以後中國封建社會制度的建立產生了重大影響。
『陸』 古代法治思想名言警句
1、寧正以逆眾意執法而違私志。
2、歷法禁,自大更始,則小臣不犯矣。
3、徒善不足以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
4、當事而立法,因時而制禮。
5、法度者,政之至也,而以法度者,不可亂也。
6、言出為箭,執法如山。
7、罪疑惟輕,功疑惟重。與其殺不辜,寧失不經。
8、法令所以導民也,刑罰所以禁奸也。
9、刑過不避大臣,賞善不遺匹夫。
10、天下從事者,不可以無法儀,無法儀而其事能成者無有也。
11、盡忠益時者雖仇必賞,犯法怠慢者雖親必罰。
12、設若上無道栓,則下無守法。
13、法大行,則是為公是,非為公非。
14、夫立法令者,以廢私也,法令行而私道廢。
15、立法之業,益上第一關鍵,覘**之盛衰強弱者,皆於此焉。
16、善製法者,為匠人之用矩,不善製法者,如陶人之用型。
17、君臣上下貴賤皆從法,此謂為大治。
18、人之道在法制,其用在是非。
19、法出於儀、威於義。
20、刑入於死者,乃罪大惡極。
21、制治於未亂,保邦於未危。
22、聖人之為國也,觀俗立法則治。
23、執法如山,守身如玉。
24、天下有定理而無定法。
25、法令既行,紀律自正,則無不治之國,無不化之民。
26、不宜偏私,使內外異法也。
27、非法不言,非道不行。
28、舉直錯諸枉,則民服。舉枉錯諸直,則民不服。
29、其身正,不令則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30、君子所以尊者,令。令不行,是無君也,故明君慎令。
31、國無常強,無常弱;奉法者強,則國強,奉法者弱,則國弱。
32、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
33、夫立法之大要,必令善人勸其德而樂其政,邪人痛其禍而悔其行。
34、故治國無其法則亂,守法而不變則衰。
35、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柒』 有關法治的名言名句
1、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孟子
2、徒善不足以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孟子
3、法不阿貴,繩不繞曲。——韓非子
4、法者,天下之程式也,萬事之儀表也。——管子
5、國不可無法,有法而不善與無法等。——沈家本
6、憲法,就是一張寫著人民權利的紙。 ——列寧
7、法律是顯露的道德,道德是隱藏的法律。——林肯
8、我們成為法律的奴隸,是為了能夠保有自由。 ——西塞羅
9、你所說的話不一定正確,但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伏爾泰
10、法律就是秩序,有好的法律才有好的秩序。——亞里士多德
11、法律的基本原則是:為人誠實,不損害他人,給予每個人他應得的部分。——查士丁尼
12、人無信不立, 國無法不安。
13、普法是國家安康的基石 守法是為人處事的根本。
14、誠信塑造美麗人生 法治鑄就平安中國。
15、法律的保護比個人的保護更有力。
16、好的習慣比好的法律更有價值。
17、任何權力都不得位於法律之上。
18、保護惡就是侵害善。
19、法律不會強迫一個人去做他不可能做到的事情。
20、 好人因為愛好美德而憎恨犯罪,壞人因為恐懼刑罰而憎恨犯罪。
21、以身試法者愚 ,以法維權者智。
22、絆人的樁不在高,違法的事不在小。
23、在民法慈母般的眼神中,每個人就是整個國家。——孟德斯鳩
25、人一出生就口含一枚金幣,一面寫著平等,一面寫著自由,這枚金幣叫人權。——盧梭
26、法無授權不得為,法無禁止不得罰。
『捌』 關於「法治」的一句名言
1、當秩序成了混亂的時候,就不得不用混亂來維持秩序,拯救法律了。——內羅曼·羅蘭
2、不以規矩容,不能成方圓。——孟子
3、一個國家如果綱紀不正,其國風必須頹敗。——塞內加
4、公正的法律限制不了好的自由,正因好人不會去做法律不允許的事情。——弗勞德
5、立法者三句修改的話,全部藏書就會變成廢紙。——基希曼
6、法律的真正目的是誘導那些受法律支配的人求得他們自我的德行。——阿奎那
7、徒善不足以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孟子
8、在世界各主要禮貌中,中國是距離法治最為遙遠的一種,甚至與歐洲構成了兩極相對的反差。——滋賀秀蘭
9、法律是為了保護無辜而制定的。——愛略特
10、法律的力量應當跟隨著公民,就像影子跟隨著身體一樣。——貝卡利亞
11、在一切能夠理解法律支配的人類的狀態中,哪裡沒有法律,那裡就沒有自由。——洛克
12、疏法勝於密心,寬令勝於嚴主。——呂坤
13、法立於上則俗成於下。——蘇轍
14、人們嘴上掛著的法律,其真實含義是財富。——愛獻生
15、法不阿貴,繩不繞曲。——韓非子
『玖』 中國古代思想家韓非子名言"法之為道,前苦而利長."是什麼意思
用法治思想來治理國家,前期推行起來非常困難,但是後期的效益是非常可觀的。就好比商鞅變法,前期被秦國舊氏族極力阻撓,但是後期卻讓六國俯首稱臣,這就是法治的作用。
『拾』 韓非子名言
自勝謂之強。(能夠戰勝自己的人才是強者)
自見之謂明。(能夠認清專自己的人才是明智屬的)
舉世有道,計入有計出(做事情要有一定的原則,既要算計得道的,也要算計失去的)
欲成其事,先敗其事。(事情有時候要做成他卻往往要先敗壞它)
言無二貴,法不兩適。(除了君主的命令,沒有第二尊貴的言論,國家的法令不能同時迎合公私雙方)